西王母不是传说山海经之西山经绝密研究(4)

合集下载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绝密研究(4)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绝密研究(4)

揭开千古之谜——山海经之南山经绝密研究(4)四、羽山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

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1、羽山在哪里?根据《南次二经》作者指引,我们从庐山向东走三百五十里,出现在眼前是有着“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一列山脉——黄山。

经本人研究,《南次二经》中的羽山就是今天安徽声境内的黄山(包括目前的黄山风景区及西黄山牯牛降景区一带)!2、黄山“其下多水”吗?黄山是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和流经地,南坡有流向钱塘江流域的新安江水系和流向鄱阳湖流域的昌江河水系;北坡有直接入长江的青弋江、秋浦河两大水系。

新安江:新安江是钱塘江的正源和上游,又称徽港。

源出休宁冯村五股尖(海拔1618米)北侧,上源流经祁门县,复入休宁以后称率水,它在屯溪纳横江后,称为渐江,江面展宽,流至歙县城南朱家村又有练江来汇,始称新安江。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

”新安江东流至街口附近,便直奔浙江省而去,干流自歙县流至街口,长约44公里,其集水面积有5944平方公里。

昌江河:也叫昌江,是流经安徽、江西两省的一条河流。

昌江发源于安徽祁门县大洪岭深处,向南流经景德镇,经鲇鱼山至鄱阳县注入鄱阳湖,全长二百五十三公里。

因昌江源自昌门(亦为阊门,即今祁门)汇入鄱江,取其首尾,故名昌江,故昌江河在安徽省祁门县境内又名阊江。

青弋江:清戈江古称"清水","冷水"或"泾溪","泾水"。

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过芜湖注入长江。

青弋江的正源称美溪河,源出黟县西北拜年山(海拔1137米)与黄金尖(海拔888米)之间的方坑南面。

西北向流,至杨家墩左有一小支流来汇;折北流,至张家折东北流,至大河口,右纳溪下河来水;大河口以下源流称清溪河,经清溪至周家坦,进入陈村水库库区。

青弋江属雨性河流,水位,流量随降雨量变化而变化。

秋浦河:亦名云溪河,跨祁门、石台、贵池三县(市)。

盘点《山海经》里的那些神——十一位女神

盘点《山海经》里的那些神——十一位女神

盘点《山海经》里的那些神——十一位女神1.西王母出自一:《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中的玉山原文: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西王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

出自二:《山海经》第十二卷——《海内北经》原文: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

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在昆仑虚北。

译文:西王母靠倚着小桌案而头戴玉胜。

在西王母的南面有三只勇猛善飞的青鸟,正在为西王母觅取食物。

西王母和三青鸟的所在地是在昆仑山的北面。

出自三:《山海经》第十六卷——《大荒西经》中的昆仑山原文: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译文:有人头上戴着玉制首饰,满口的老虎牙齿,有一条豹子似的尾巴,在洞穴中居住,名叫西王母。

西王母(来自网络)西王母是掌管刑罚与灾难的神,她头戴玉胜、豹尾虎齿,身边有三青鸟做她的使者。

传说西王母和她居住的瑶池就在昆仑山上,曾经还在瑶池宴请过周穆王和汉武帝。

昆仑山是众神聚集之地,一般人无法登上。

据说只有射日的后羿登上过一次。

后羿原是天上神人,因射杀了九个太阳,天帝就把他和他的妻子嫦娥一起打下凡尘。

身在凡尘就免不了生老病死,为了长生不老,后羿便登上昆仑山找西王母求取不死药。

西王母同情他的遭遇,就给了他两人份的不死药。

而嫦娥却趁后羿不在偷偷把药吃了,结果她独自升上了月宫,留下后羿一个人在凡间受苦。

2.精卫出自:《山海经》第三卷——《北山经》的发鸠山原文: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译文: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乌鸦,却长着花脑袋、白嘴巴、红足爪,名称是精卫,它发出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

浅析《山海经》的西王母形象

浅析《山海经》的西王母形象

浅析《山海经》的西王母形象作者:杨伊婳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07期摘要:当今西王母和善端庄,其实西王母形象经历了从“凶神”到“吉神”的转变过程。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以《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为研究对象,力求全面分析其中西王母形象的特点,从而探得形象出现与变化的原因,更好地理解西王母形象在《山海经》中的演变。

关键词:《山海经》西王母神话演变茅盾言:“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

”研究神话能够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的生活和思想,探寻其中某一具体神话的演变能够把握其背后的社会变迁。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神话对后世的影响是数一数二的,西王母的形象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

一、《山海经》概况《山海经》,全书共十八卷,以山为经,以海为纬,记载了上古神话、宗教、地理等多方面的状况,在神话志怪方面具有开山意义,也是神话学研究的重要参考。

依据袁珂先生的意见,《大荒经》缺少秦汉地名,成书于战国初年到中年,《山经》结构完整,成书于战国中年以后,而《海内经》成书约为汉代初年。

《山海经》的成书经历了很漫长的时期,内部的记载也因此展现出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二、《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明确记载有三部分。

(一)《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此山万物尽有。

”《西次三经·玉山》:“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王母“豹尾虎齿”的形象十分独特但有理可依,我国马家窑文化出土的虎装人形彩陶装饰和青海乐都柳湾出土的人虎特征并存的彩陶壶都证明了远古人民对人虎结合特征的重视。

又由于西王母居昆侖,可以推出西王母来自于西方。

《尔雅·释地》中也有记载:“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山海经与西王母

山海经与西王母

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 杻阳之山,其阳多赤金,其阴多白金.有兽 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 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怪水 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 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 其状如龟而鸟首虺尾,其名曰旋龟,其音 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南山经》) 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南山经》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 一臂国在其北,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 虎文,一目而一手. 虎文,一目而一手.(《海外西经》) 海外西经》
西王母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 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 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 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 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西王母
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 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 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 五残。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 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 则其国大穰。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 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 其国大水。 《西山经》卷二

昆仑山:天梯 《淮南子·地形篇》云:“昆仑之 淮南子·地形篇》 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 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 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 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 神,是谓太帝之居。” 神,是谓太帝之居。”
唐李冗的《独异志》 唐李冗的《独异志》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 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 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 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 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若天遣 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 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 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 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以障其面. 以障其面.今时人取妇执扇,象其事也。

西王母的简介

西王母的简介

西王母的简介总体简历西王母,尊称王母娘娘。

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

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

全真教的祖师。

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王母的全称即为西王母,中国几部最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

据说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

《山海经》版本中的西王母的形象是:“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意思就是西王母样子像人,长着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齿,会用像野兽一样的声音吼叫呼啸,蓬散着头发,戴着胜这种头饰,是上天派来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杀的神,居玉山中。

但也有神话版本说,《山海经》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

历史学有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

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几代西王母。

东汉末年,道教兴起,把作为上古先祖神祇的她纳入道教神话体系,并且逐渐演变为高贵的女神。

在后来的许多中国古代著作中,她开始成为天上的一位帝王,人类幸福和长寿之神,还传说她拥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神药,著名的月中仙女姮娥就是因为吃了她的神药而飞到月亮上的。

道教把王母娘娘的地位抬得很高,为道教统领三界所有女神仙的祖师,与东王公分别对男女神仙进行管理。

人物设定西王母“西王母”的称谓,始见于《山海经》,因所居昆仑山在西方,又叫西昆仑,故称西王母。

又称金母或金母元君,全称: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或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或太灵九光龟台金母元君,总称: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

在道教中地位极高,后因历史演变,民间宗教对她作了新解释,故广受信仰。

在中华道教形成和发展之路上,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据《集仙录》载:西王母即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又号太虚九光龟台金母元君,系先天西华至妙之气化生!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一词,出自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或称“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灵太妙龟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全称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是道教上古神灵,也是中国神话中的一位至高无上的女神。

浅析西王母原型

浅析西王母原型

又 西 三百 五 十 里 , 日玉 山 , 西 王母 所 居 也 。西 王母 状 如其 是 人 , 齿 豹 尾 而 善 啸 , 发 戴胜 , 司 天 之厉 及 五 残 。 虎 蓬 是
要 说明的是 , 以当时的生产水平而言 , 玉石 的开发 仍极其有 限 , 能够佩戴玉 饰的人 , 只能是极 少数 , 能够戴玉胜 的人 , 只能是最
一H 搴 IY r 壳 坛 SJU A UAL I N O论 Z U
浅析 西王 母 原型
闰红 艳
20 0 9年 1 2月( 第 10期 ) 总 2
延边 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英语 第一教研 室 , 吉林 延 吉 13 0 300
摘 要 : 秦 文 献 中 , 述 西域 昆 仑 的人 物 中 出现 频 率 最 高 , 先 描 世 间所 知 , 引 为 故 实 者 , 昆仑 山与 西 王 母 。” 王 母 的居 处 , 常 有 西
提 到 西 王母 与 昆仑 山 的关 系 。
关键词 : 西王母 ; 山海经》 昆仑山 《 ;
原型一词又被译为 “ 始模型” “ 原 或 民话 雏 形 ”其 词 源 出于 , 希 腊文 的 “rhtp " 词 , 义 为 “ 始 的或 最 初 的 形 式 ” 荣 格 ac e e 一 y 意 原 。
经》 里说 , 西王母 “ 啸”这与她的领袖地位相称 。 善 , 西王母发挥其 领导作用 时, 施行 啸声 , 啸乃王母形象之一大特征 。《 山经》 善 西
昆仑是 中国神话 中非常重要的神山 ,如同希腊神话 中的奥
林匹斯 山、 欧神话 中的阿司加尔 山一样的地位显赫。 北 但昆仑山
最具实质性的内涵则是 “ 不死之 乡” 山海经》 。《 中关于昆仑的记
事迹陈述最详者应属西王母 。古代典籍里最能够帮助 我们认识 神话西王母 的首推《 山海经》 该文通过分析《 , 山海经》 等古籍 , 从 西王母的形 象, 处及神职三方面浅析 西王母 的原型 。 居

从半兽人到女仙,从单身神祇到拥有配偶,关于西王母你知道多少?

从半兽人到女仙,从单身神祇到拥有配偶,关于西王母你知道多少?

从半兽人到女仙,从单身神祇到拥有配偶,关于西王母你知道多少?手记:提到西王母,大多数人会想到道教神仙体系中的王母娘娘。

但两者差别巨大,这在学界已经是一个常识问题了。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或许也知道二者并不等同,却对具体的差别鲜有了解。

小博读硕士时,曾简要梳理过西王母形象的历史演变,也曾给人大附小的孩子们讲过,本文就以自己以往的经验为基础,参考相关论文,作一科普式的梳理。

一、《山海经》中半人半兽、无性别状态的神较早的“西王母”的载述来自“小说之最古者”的《山海经》。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西山经》又说: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海内北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我们可以总结下《山海经》的西王母长得啥样——蓬发戴胜,豹尾虎齿而善啸,穴居,“状如人”,掌管“天之厉”和“五残”。

翻译成白话就是——头发长而且乱糟糟的(可能从未洗过),带着玉胜(玉制的发饰一类),长着老虎的牙齿、豹子的尾巴,经常号啸,身形和人一样,住在洞穴里。

掌管天灾、刑罚和杀戮之职。

这个形象,大概是下面这样的——或者这样的也差不多——总之,它是一个人、兽、神合体的形象。

西王母在后世的演变,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1.由于头戴玉胜,带有女性的特征,后世的西王母书写渐渐转向了女性。

但其实古代男性也戴玉饰的。

2.西王母所居住的玉山、昆仑山或者昆仑墟,应该只是昆仑群山中的一座,并没有后来书写中的专属感和与昆仑山那么亲密的关系。

3.西王母应该是来源于西方的诸神中的一位,从它形象描写和役使三青鸟等内容,有人认为可能是游牧民族崇拜的猎神一类图腾。

二、进入仙话的西王母:得道真人与不死女仙西王母神话进入中原后,在道家那里改头换面,西王母成为得道真人。

山海经西王母的故事

山海经西王母的故事

山海经西王母的故事
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一位仙女,在《山海经》中有记载,原为天上仙宫中的仙女,是三皇五帝之首伏羲的妻子,后来她被伏羲派往西方去寻找仙药,途中遭遇了困难,最终她因树形而定居在花果山,并以“西王母”之名在山洞中行法术救人。

传说西王母的身形清秀,生得美丽动人,头戴玉冠金簪,衣着白衣,面部肌肤白皙,目光如炬,手持金箍桶,胸前佩有黄金印章,腰间佩有灵芝,还拥有一对张开的翅膀,可以飞行。

西王母有很多神通,可以巧妙编织出美丽的网子,可以用网子抓住天上的仙草;可以制造出一种药水,服下去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可以用神术祈禳雨露,使水草茂盛;还可以救死扶伤,医治无数人的疾病。

西王母的传说

西王母的传说

西王母的传说西王母,全名为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简称王母,又称金母,俗称王母娘娘,是道教著名神仙之一。

关于西王母的来历,自古众说纷纭。

《山海经》里所描绘的西王母,是一个介于人兽、人神之间的图腾形象。

而在《庄子》、《淮南子》、《易林》等典籍中,西王母已经被改造成一位得道不死的仙家和掌“不死之药”的吉祥神。

《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博物志》等小说作品则进一步把西王母塑造成一位尊贵美丽、温柔多情、能诗擅歌的女王。

在道教的神仙谱系中,西王母又被崇奉为道家尊神、女仙领袖。

道教典籍《墉城集仙录》谓“西王母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

西王母的传说并非凭空杜撰。

据一些专家学者考察发现,距今3000-500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昆仑、祁连两大山脉之间的广阔地带,曾存在过一个游牧国度——西王母国,其国都就在今天的青海省天峻县一带。

大量的文献证明,西王母国许多部落都以女性为首领,苏毗部落(隋唐时期羌部族名称)是其中最有名、影响最大的一个,该部落的女王也就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久而久之,就被人们传说成法力无边、雍容华贵的女神了。

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西王母之邦与中原的黄帝、尧、舜以及商、周王朝保持了长期的友好关系,直至最后融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据《黄帝出军诀》、《玄女传》等记载,西王母曾“遣使授符”,并派她的徒弟九天玄女,帮助黄帝打败蚩尤。

《贾谊新书》亦记载,尧帝“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

《书灵淮听》中称:“舜受终西王母献益地图。

”《穆天子传》描述了周穆王到西王母之邦与西王母相见的情景。

西王母与周穆王互赠礼品,在瑶池筵宴上诵诗述志,表现出雍雅平和的女王风度。

不难看出,西王母部族是最早与中原民族密切交往的西部氏族之一。

西王母和黄帝、尧、舜、周穆王等中原帝王的会见是西部民族和中原民族和睦相处、亲如兄妹的写照。

甘肃泾川出土的西王母文物中有战国时期的龙提梁飞虎凤钮铜壶,该铜壶以虎为身,以龙为提梁,以凤为钮,造型精美绝伦,是上古时代中原国家与西王母部族在泾川一带交往的史证,也是西王母游牧部落虎的传人与中原农耕民族龙的传人融合的珍贵证据。

中国神话故事-神秘的西王母

中国神话故事-神秘的西王母

中国神话故事-神秘的西王母(生命神)西王母是掌管生命和医药的女神,她住在西海之南的昆仑山上,那里不仅遥远,而且十分危险。

要想到达昆仑山,必须穿过炎热广阔的沙漠,翻过寒冷险峻的雪山。

西王母的样貌和行踪都非常神秘,据说她有两种面貌:一面是凶恶的毁灭之神,她会严厉地对人间的恶行进行惩罚,甚至能夺走人的性命;另一面呢,却是美丽高贵的生命之神,掌握着让人永生的秘密。

不过呢,谁也没见过她的另一面。

《山海经》里记载她长着老虎一般尖利的牙齿,有豹子一样的尾巴,披散着头发,戴着一种叫“胜”的月牙似的装饰。

她在洞穴里居住,一发起怒来,就会发出巨大的啸声,展现出毁灭之神的威严,连山林里的野兽都害怕得发抖。

即使这样,很多年以来,仍然不停地有人前往西方,寻找西王母的踪迹。

是什么吸引他们不顾危险,一定要见到西王母呢?原因是西王母的手上有一样宝贝,那就是她研制的不死药。

只要吃了不死药,就能够长生,这对寿命只有几十年的人来说,可是非常大的诱惑。

不过至今为止,西王母只把不死药给过一个人——射日的英雄大羿。

从那以后,谁也没见到过西王母,更别提得到不死药了。

“没有人能到达昆仑山。

”人们讲述西王母的故事时,都会这么说。

不过也有人不相信,比如周穆王,他是一个有野心、爱冒险的国王,他信誓旦旦地说:“我不仅能到达昆仑山,还能见到西王母。

”他对西王母非常好奇:她是一位怎样的女神呢?真像传说中的那样凶恶吗?于是,他挑选了八匹最矫健的骏马,带着很多宝物,意志坚定地朝西方驶去。

他走了很久,路上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有时他会遇到大河拦路,有时他要爬过好几座高山,有时恶劣的天气让他寸步难行。

前面的路不知道还有多远,但是他从没想到放弃。

他一步一步走出沙漠,翻过雪山,走了几万里,终于来到昆仑山脚下。

“只要登上山顶,就能见到西王母了。

”周穆王加快了脚步。

到半山腰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狂风呼号。

这是西王母的考验,她想让周穆王知难而退。

西王母不想有人找到她,贪婪地索要不死药。

_山海经_西王母之神相_族属及其他

_山海经_西王母之神相_族属及其他

《山海经》西王母之神相、族属及其他[文章编号]1001-5558(2013)02-0177-06西北民族研究N.W.JournalofEthnology2013年第2期(总第77期)2013.No.2(Total No.77)●韩高年摘要:考察《山海经》、《穆天子传》及汉代文献中的西王母神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其中西王母的神相经历了由《山海经》中头戴面具祭厉鬼的司祭者,至《穆天子传》中能歌善舞的部族首领,再至秦汉以后典籍中美丽女神的演变过程。

除了神话演进本身的因素外,这主要是由于对西王母原初神相的误解所导致的。

故弄清西王母神相,对于正确判断其族属,进而探索这一经典神话的传播路径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从揭示《山海经》中西王母神相之原貌入手,就上述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山海经》;西王母;神相;族属中图分类号:K890文献标志码:A一对《山海经》中所载西王母神相的解读,以往学者们的观点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偏差。

①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回到《山海经》文本及其神话传播的语境。

《山海经》中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共计三条,为论述方便,兹引述如下。

《西山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勝,是司天之①茅盾认为西王母由先秦至汉魏经历了三个阶段。

此说见茅盾.中国神话研究ABC[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4~36.厉及五残。

有兽焉,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名曰狡,其音如吠犬,见则其国大穰。

有鸟焉,其状如翟而赤,名曰胜遇,是食鱼,其音如录,见则其国大水。

此处言“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勝”,似是一相貌似人的凶恶的动物形象。

此条材料所在之《西山经》是《山海经》中被公认较早且较为可靠的部分。

①学者们据其所在为“玉山”,其地在西北昆仑,因此断定其为西方之族。

沈福伟、斯维至认为西王母是塞种女王,②姚宝瑄则认为西王母是“羌戎氏族中信仰的原始萨满教中之萨满”。

《山海经·西山经》全文及翻译

《山海经·西山经》全文及翻译

《山海经·西山经》全文及翻译《山海经·西山经》全文及翻译西山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

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

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其脂可以已腊。

西四十五里曰松果之山,濩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其中多铜。

有鸟焉,其名曰[虫鸟]渠,其状如山鸡,黑身赤足,可以已[月暴]。

又西六十里曰太华之山。

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鸟兽莫居,有蛇焉,名曰肥[虫遗],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

其木多荆杞,其兽多?牛。

其阴多磬石,其阳多?琈之玉。

鸟多赤鷩,可以御火。

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痛。

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

其阳多铜,其阴多铁,其上有木焉,名曰文茎,其实如枣,可以已聋。

其草多条,其状台葵,而赤华黄实,如婴儿舌,食之使人不惑。

符禺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渭。

其兽多蔥聋,其状如羊而赤鬣。

其鸟多鴖,其状如翠而赤喙,可以御火。

又西六十里曰石脆之山。

其木多棕枏。

其草多条,其状如韭,而白华黑实,食之已疥。

其阳多?琈之玉,其阴多铜。

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

其中有流,以涂牛马无病。

又西七十里曰英山。

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

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不多[鱼丰]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其阳多箭[竹媚],其兽多?牛、羬羊。

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

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

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月付]。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

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有兽焉,其状如豚而白毛,〔毛〕大如[竹开]而黑端,名曰豪彘。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叶而无伤,木虫居之。

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

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

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其阴多赤铜,其阳多婴垣之玉。

西王母到底是什么人

西王母到底是什么人

“西王母”到底是什么人?在中国民间传说中,再也没有比“西王母”更富有传奇和浪漫色彩的了。

西王母——后来演化为王母娘娘——在几千年的传说中,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然而,正是这一家喻户晓的“西王母”,给后人留下了扑朔迷离的谜。

最早记载西王母的古籍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山海经》。

该书《海内西经》说:“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大荒西经》则描述了西王母的怪异形象:“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西山经》西王母的形象更吓人:“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带胜。

”但这种最原始的记载,由于《山海经》本身有许多谜未解开,因而人们难以据此作出明确的判断。

稍后的《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形象就可爱得多了。

据说三千年前,爱好旅游的周天子穆王驾车西巡,渡黄河、过沙漠、登昆仑、赴瑶池,拜会了人间神仙西王母。

据穆王的观察,西王母纯乎一位仪态大方的贵妇人,她“乘翠凤之辇而来……·曳丹玉之履,敷碧蒲之席,黄莞之荐,共玉帐高会。

”从此以后,西王母以女神兼贵妇人的形象呈现于人们心目中。

有关西王母的传说越说越奇、越来越多。

传说汉武帝也见过西王母,西王母还送给汉武帝几颗仙桃,这记载在《洞冥记》、《汉武帝外传》里。

东汉时,民间开始崇拜祭祀西王母,汉代砖画中便有“东王公”与“西王母”的神像。

到了唐代,西王母完全拟人化了,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明确地说:“西母姓杨,讳回。

治昆仑西北隅……字曰婉衿。

”西王母的女性形象已定型,后世壁画与塑像均作女像。

而且,西王母和嫦娥奔月的神话联系起来,又演化为辅佐玉帝的王母娘娘,西王母遂以王母娘娘的名称成为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女神。

然而,西王母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是神、是人还是怪物?西王母在古籍中的本来含义又是什么?西王母又地处何方?西王母的形象又是如何演化的?几千年来一直是个谜,迄今仍无定论,且不断产生各种新奇说法。

对于《山海经》里出现的“西王母”作何解释,有不同的意见。

山海经.西山经解密

山海经.西山经解密

四章西山经考证西山经所属的位置在今天的非洲,同时非洲也是海经部分中海外南经、海外西经、海内南经、海内西经、海内东经所描述的地区。

1.西山经概述《山海经》:右西经之山,凡七十七山,一万七千五百一十七里。

西山经山的数量和里程明细表西山经的范围包括除东北部之外的整个非洲大陆,非洲东北部和小亚细亚、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等共同组成了中山经系列。

西山经的四列山经涵盖了整个非洲的主要大山。

这四列山经的起点都位于非洲大陆的各个夹角处,在大洲的东部海岸从南往北依次是西次一山、西次二山、西次三山的起点,西部夹角处是西次四山的起点。

之所以夹角处成为各个山经的起点,原因在于夹角处都是大河的入海处,西次一山开始处的夹角是林波波河的入海处,西次二山开始的夹角是赞比西河的入海处,西次三山开始的夹角是朱巴河等众多河流的入海处,西次四山开始的夹角是尼日尔河的入海处。

这诸多河流的入海处都是冲积平原,适合人类居住,也就是说这些地方都是先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先民正是从这些地方逐步向远处发现了一座座大山,这些地方也就成了这四大山经的起点。

在五大山经中,西山经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要论重要性的话,可以说比肩中山经,我们最重要的大山,如果说中山经描述的是华夏统治的中心区域的话,西山经则描写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像昆仑山,像不周山,像流放三苗的三危山,像殛鲧于崇山的崇山,像西王母的玉山,还有我们的神州等都在这里。

在西山经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黄帝了。

他从神州出发,登上昆仑,在昆仑的附近有炎火之山,有弱水之渊,有赤青黑白四条河流,黄帝在这里搏击过野兽,有博兽之山,有猎杀保江的钟山,在西山经中记载了太多的上古神话,这每一个神话无不是历史的折射。

西次一山共列举了十九座山,距离分别是四十五、六十、八十、八十、六十、七十、五十二、百二十、七十、百五十、百七十、百八十、三百二十、三百五十、三百八十、百八十、二百、二百五十,累计二千七百一十七里。

《山海经》记载的是“凡西经之首,自钱来之山至于騩山,凡十九山,二千九百五十七里”,我们累计出来的山的数量和记载一致,里程比记载的少了二百四十里,这个微小的差别应该是传抄中的讹误。

西王母与昆仑山

西王母与昆仑山

西王母与昆仑山西王母与昆仑山前言西王母,即在中国民间广泛传颂的王母娘娘,究竟是历史人物还是纯粹的神话传说?《山海经》里多次说到的西王母,究竟是神王?人王?还是一个国家?或是三者兼而有之?周穆王西巡昆仑,见西王母,是确有其事,还是杜撰?古籍中聚讼纷纭,现代学者各执一端。

究其原因乃在于把一个需要实证考察的问题弄成了纯粹的文字猜谜或玄学游戏,结果是愈猜愈乱,莫衷一是。

本书将力求通过实地考察寻访,以历史地理考证、现实地理寻访为经,以现代考古学、文化人类学、民族民俗学为纬,结合典籍,相互印证,拨乱反正,还西王母以本来面目。

更力图从文化学的更大层面上来诠释从古到今久盛不衰的西王母现象。

圣山有色吐蕃王国、吐谷浑王国、西王母国、历史之谜层层洞开现今的青海湖(古称西海)周围,南抵昆仑山,北抵祁连山,即是古籍中所说的“昆仑之丘”。

在古代,这一片广褒的区域绝非如现代人所想象的蛮荒之地。

此地域既是公元七世纪时唐蕃交战的战场,亦是曾立国300余年的吐谷浑王国故地,更是距今3000至5000年前的西王母古国旧地。

在现今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一带发现的西王母石室,有汉代建于其对面70余米处的西王母寺作证。

我的探访揭秘就从这里开始——任何荒僻的土地,哪怕是现代文明的触角不曾抚摸的地方,只要一经文化的观照,立即就灵动起来,绚烂起来,赋予一种鲜活的味道和立体的动态。

不仅使人愿意走进,而且还要沉思徜徉;那样一种魔力的牵引,比一切世俗的诱惑都要深刻得多,也坦荡强烈得多。

这一刻,用神魔之惑牵引着我走近她的是地球上的哪一座山呢?是昆仑山。

是被古代中国人视为大地中心、世界之巅的昆仑山。

即使用现代中国人,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昆仑山依然是遥远、荒寒、神秘而不可测的,它使人联想到天之涯和地之角。

可是此刻,我的的确确是要去这座大山了。

别忘了,那里不是一座城市。

没有咖啡、没有冰淇淋、没有摇滚乐和流行曲。

当然,更没有涂着口红烫着波浪发的时髦女郎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山海经》知识点练习题阅读思考1.西王母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位神仙,后来经过道家的演绎,以王母娘娘的形象为世人所熟知。

阅读下列节选内容,回答问题。

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西山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日昆仑之丘。

有神一一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

——《大荒西经》视之年的三十,修短德中,天资掩蔼,容貌绝世。

——班固《汉武帝内传》(1)说一说《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

(2)根据材料,概括西王母的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可以从外貌、性格、品质等方面来比较。

(3)结合自己了解的关于王母的故事。

说说王母在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地位。

(4)中国的民间故事也有王母的形,你知道哪些?这里的王母是什么样的形象?2.《山海经》中记述了很多神的形象,你能说出几个吗?请选择其中一个神,说说书中记载的关于他(她)的故事。

3.《南山经》中描写了总计13座山,一共跨越8190千米。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举出《南山经》中记述的异兽。

(2)文中记述见异普则“其县多放士”“其郡县大水”“县有大繇”“天下安宁”的现象,食异普则“不疥”“无卧”“不妒”“不饥”的现象,想一想这些有奇特作用的异兽寄托了先民哪些愿望。

(3)在《山海经》的其他作品中,出现的异兽还有哪些?你能再列举一些吗?4.《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

这些神话既是我们研究原始社会难得得的珍贵资料,也是我们追寻上古先民精神的珍贵记忆。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

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工,其唱自议,是更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潮而不远,故为精卫,常街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北山经》荆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古籍中记载西王母真实形象:形貌像人,豹尾虎牙,而天神都怕这个!

古籍中记载西王母真实形象:形貌像人,豹尾虎牙,而天神都怕这个!

古籍中记载西王母真实形象:形貌像人,豹尾虎牙,而天神都怕这个!纵观世界历史每天为你推荐一些历史故事、世界历史人物趣事、野史秘闻、正史解读的历史知识文章。

致力于为您还原最真实的历史世界~公众号西王母在神话传说中十分神秘,被称王母,王母娘娘,瑶池金母等等,在道教神话生活在昆仑山,是女仙的首领,不仅如此西王母还掌管不死药,在《周易》、《归藏》、神话故事和《山海经》中都有相关描述,同是也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当然神话传说版本各不相同。

在《西游记》中王母娘娘就是西王母,掌管蟠桃,也有不死药的意思,她经常与玉帝齐坐金銮,俯视众仙,风姿绰约,传说上清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盘古之女,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可见西王母势力之大,影响之广。

然而西王母的形象真是影视剧那样吗,在古籍《山海经-西山经》中却是这样记载的: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

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这里说的是西王母住在玉山,而她的形象是形貌像人,长着豹一样的尾巴,老虎一样的牙齿,善于长啸,蓬散着头发,头上戴着首饰,掌管着天上的灾疫和五刑残杀。

这里的西王母形象非常吓人,可谓是恐怖,有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还善于大叫,整个就是人和兽的结合体。

而在附近的蠃母山上有一位天神叫长乘,长乘掌管着这座山,并且这位天神禀有天所具备的九种德行,长乘的形貌像人,也长着豹一样的尾巴,这座蠃母山上同样有很多玉。

《山海经》中对长乘的评价非常高,它具有天的九种德行,从外表和特征上看,西王母和它十分类似,但绝不相同。

西王母掌管着天上的灾疫和五刑残杀,那么五刑残杀是什么呢,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自夏代开始逐步确立,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总之是一种极刑,灾疫其实应该理解为灾难和病疫,如风火水灾,瘟疫疾病之类的。

可以说西王母的权力非常大,手段令人悚惧,可以想象古籍《山海经》中的天神,无一不惧怕西王母,这种行事作风和它的外貌倒是十分契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王母不是传说——山海经之西山经绝密研究(4)七、英山又西七十里,曰英山,其上多杻橿,其阴多铁,其阳多赤金。

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鱼丰】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其阳多箭【上竹下媚】,兽多【牛乍】牛、羬羊。

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1、英山在哪里?在石脆之山的附近,金寨县吴家店镇,我们找到了一座山,其山脉走向很象古文字“英”字,这就是西山经中的“英山”。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英山不是象《西山经》中记载的那样,在石脆之山的西边,而是在石脆之山的东边。

这说明,英山和石脆之山的位置方向,在整理过程中被弄颠倒了。

这种颠倒,在后面的山与山之间会多次出现。

古文字“英”英山2、杻橿是什么?先来说杻。

《尔雅》载:“杻,檍。

”《周礼考工记》载:“弓人为弓......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

”杻树,就是檍树,而檍树,是可以用来制作弓的,其材质仅次于柘木。

翻阅古书,我们发现,和柘并列出现的,除了《考工记》中的檍外,其他很多地方出现了“檀柘”的词语。

《管子·山国轨》载:桓公曰:“何谓别群轨,相壤宜?”管子对曰:“有莞蒲之壤,有竹箭檀柘之壤,有汜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之壤。

”《汉东方朔传》载:“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其山出玉、石、金、银、铜、鐡、豫章、柘檀,异类之物,不可胜原。

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

”《盐铁论·殊路》:“今仲由、冉求,无檀柘之材,隋和之璞。

”《后汉书·东夷传》:“乐浪,檀弓出其地。

”以上可见,弓是古代重要的兵器,制作弓的材料檍,不太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

最大的可能是,檀和檍是同一种木料,因檍、檀二字形近,后世存檀而废檍。

老马研究,这里的杻,就是今天的青檀树。

青檀树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常生于山麓、林缘、沟谷、河滩、溪旁及峭壁石隙等处,成小片纯林或与其他树种混生。

适应性较强,喜钙,喜生于石灰岩山地,也能在花岗岩、砂岩地区生长。

较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常在岩石隙缝间盘旋伸展。

青檀的枝皮纤维为制造驰名国内外的书画宣纸的优质原料,其木材坚实,致密,韧性强,耐磨损,供家具、农具、绘图板及细木工用材。

来看古文字“杻”和其生旁古文字“丑”再来看青檀树因青檀树扭曲分叉,形式“丑”字,故名“杻”,加上其木材密实、有韧性、耐磨损,所以适合用作造弓木材。

而大别山,是野生青檀树主要残存地之一。

接着来说橿。

《说文解字》载:“橿,枋也。

一曰锄柄。

”又载:“枋,枋木,可做车。

”这里的橿,就是今天的橿子栎。

橿子栎也是中国特有的树种,生于海拔500-2 700米的山坡、山谷杂木林中。

橿子栎和青檀一样,喜欢生长于石灰岩山地。

橿子栎木材坚硬,耐久,耐磨损,可供车辆、家具等用材;种子含淀粉60-70%;树皮和壳斗含单宁,可提取栲胶;还可作为优良薪炭材。

为了方便描述,老马为“英山”找了个参考坐标,即吴家店镇脱甲岭。

3、吴家店镇脱甲岭一带是否有铁矿和铜矿资源呢?答案是肯定的。

脱甲岭北侧的果子园乡,富有铁矿,即“其阴多铁”;脱甲岭南侧的张家畈镇,富有铜矿,即“其阳多赤金”。

位置示意图4、禺水在哪里?招水又在哪里?《西山经》记载,禺水的特征有三,其一发源于英山,其二流向向北,其三注入招水。

老马研究,这里的禺水,就是大别山的史河;这里的招水,就是史灌河下游的支流泉河。

其中竹根河是史河上游河流之一,发源于脱甲岭一带的“英山”,向北先后与牛山河、长江河、灌河等,最后在夏寨堰纳泉河,当地称史泉河,随后注入淮河。

5、(鱼丰)鱼是什么《西山经》记载(鱼丰)鱼特点有二,其一外形象鳖;其二叫的声音象羊。

老马研究,(鱼丰)鱼其实是甲鱼的一种因其背上的花纹象古文字凤“丰”而得名。

确切的讲,这里的(鱼丰)鱼指甲鱼的一个地方品种——固始甲鱼。

固始甲鱼特点是体色润泽,胶质丰富,其裙边厚实富有弹性,伸展平直,宽度达甲鱼自身宽度的1/3以上,营养非常丰富。

固始甲鱼的叫声是否象羊的叫声呢?这个待考,也希望能有固始本地的朋友提供相关资料。

古文字“丰”固始甲鱼6、箭(艹媚)是什么?这里的箭,就是中药鬼羽箭,为一年生直立草本,茎中部以下圆柱形,上部略带方柱形,不分枝或间有分枝,干后变成黑色,外形似箭,故名箭,也叫黑草。

鬼羽箭性寒味苦,入足厥阴经,具有破血、通经、杀虫的功效,主治经闭、症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等。

鬼羽箭而(艹媚)这种植物,就是今天的臭椿。

其果实椿荚,就是中药凤眼草,表面有细密的脉纹,膜质,微现光泽,中部具一条横向的凸纹,中央突起呈扁球形,内含种子一枚,种子扁圆形,种皮黄褐色,内有两片黄绿色肥厚的富油的子叶。

因椿荚整体外形象古文字“媚”,故名(艹媚)。

凤眼草主治痢疾、肠风便血、尿血、崩漏等。

古文字“媚”臭椿种子椿荚臭椿7、肥遗是什么?《西山经》记载肥遗的特征有四,其一外形象鹑;其二身体是黄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其三吃了它可以治疗疠病;其四能够杀虫。

而要弄清肥遗的真身,我们首先要搞明白,鹑是一种什么东西。

有的人说,鹑,不就是鹌鹑嘛,还有什么搞明白的?你如果真把鹑鸟当成鹌鹑,估计到死也搞不懂肥遗是什么;即使蒙对了肥遗是什么,也无法解释它为什么象鹑鸟。

要搞清楚鹑鸟的真身,我们还要从“鹑”字本身入手。

鹑字左边是声旁,右边是形旁,根据古代造字习惯,我们又得从其声旁“享”字入手。

《说文解字》载:“享,献也。

”又载:“献,宗庙犬,名羹献。

犬肥者以献之。

”《周礼·大司马》载:“献禽以祭祖。

”《诗经·小雅·楚茨》:“以享以祀。

”以上可见,“享”的本意是祭祀时进献肉类供品。

那么,用在鸟类上,这种鸟一定有某些特征和祭祀时献肉有关。

老马研究,其实鹑鸟,就是今天的伯劳鸟。

伯劳鸟嘴尖上有钩,以捕食昆虫为主。

一些体型较大的昆虫、蜥蜴、老鼠、蛇等,都是它们捕捉的对象。

伯劳鸟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把抓到的食物挂在树枝上,故又有屠夫鸟之称。

而这种习惯,和古代祭祀时进献祭品很像,所以古人把伯劳叫“鹑”。

伯劳鸟伯劳鸟把捕获的蛇挂在枝头知道了鹑鸟是伯劳鸟,那么稍微熟悉鸟类的朋友就会想到,肥遗,就是今天的黄鹂鸟。

黄鹂鸟和伯劳长得很像,即“其状如鹑”。

黄鹂鸟身体羽毛是黄色的,嘴巴是红色的,即“黄身而赤喙”。

疠病即中医上的“瘰疠”,好发于颈部及耳后,也可延及颌下及腹部,也即西医上的淋巴结核,本病的成因,先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热内生,或肺肾阴亏,痰火凝结等内在因素,痨虫(结核杆菌)得以乘虚侵入(《淮南子》载:“烦气为虫”)。

黄鹂鸟可入入药,具有补中益气、舒肝解郁的功能,即“食之医疠,可以杀虫”。

本章小结:1、英山:今金寨县、罗田县交界处吴家店镇一带山脉。

2、杻橿:杻即今青檀树,橿即今橿子栎树。

3、禺水:今大别山史河。

4、招水:今大别山泉河。

5、(鱼丰):今固始甲鱼。

6、箭:今鬼羽箭。

7、(艹媚):今臭椿。

8、鹑:今伯劳鸟。

9、肥遗:今黄鹂鸟。

八、竹山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

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

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多苍玉。

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其中多水玉,多人鱼。

有兽下,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豪彘。

1、竹山在哪里?因为山的顺序被打乱,所以找起来难度很大。

但是经过老马不懈的努力,还是找到了竹山所在。

原来,石脆之山、英山是插进来的,竹山应该紧跟符禺之山之后的。

从符禺之山向西走大约26公里,我们就会看见一座象竹子一样的山,这就是竹山。

参考坐标:湖北省大悟县彭店乡。

有图有真相。

竹山看得出来,老马的帖子里,有以谭其骧、顾颉刚、钱穆为代表的官学们的徒子徒孙们在故意捣乱。

他们摇头晃脑,自言自语,混淆概念,指鹿为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击异己,维护官学。

也是啊,你想想,如果老马的研究是对的,那么成千上万的研究所谓历史地理学的教授们、博士们、硕士们就是错的;如果老马的研究是对的,那这些人不就成了吃闲饭的吗?上百年的考古依据、考古成果以及汗牛充栋的论文、漫天飞的职称,还有那些扛着各种大旗的旅游景点,不就成为笑话了吗?本来呢,老马只想研究山海经,不想动这些人的奶酪。

但是这些人的表现,实在让老马忍无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老马决定向他们开炮,要把他们草包的真面目,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

因此,“竹山”这一章,老马决定换一下写法,那些动植物矿产的考证放到最后些,先考证地理,让铁的事实来粉碎那些官学们的灼灼谎言。

正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最近比较闲,老马就把他老人家请来打头阵。

今天时间有点晚了,明天,首战正式开始。

啊拉类兄台评书写得不错,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老马也来个东施效颦。

话说老马某日闲逛,偶遇杜甫,老马上前套近乎:“工部大人,听说你最近比较忙,怎么有时间出来逛街?杜甫说:“我忙,那是别人胡乱编排的,说什么弹琵琶、打CS什么的,这哪里是我的个性?忧国忧民才是我的基本爱好。

这不,钓鱼岛纠纷闹得沸沸扬扬,我老杜心急如焚。

但想操心也早不到操心的办法,发牢骚又无济于事,实在无聊得很哪,所以出来闲逛。

”老马拱手:“既然大人比较闲,老马斗胆想请杜大人帮个小忙如何?”杜甫回礼说:“有用得着俺老杜的地方,尽管开口,和谐社会,当人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事后记得请我喝老酒即可。

”老马说:“既然如此,老马也就不客气了。

老马是研究山海经的,在研究过程中因动了某些人的蛋糕,受到了当今官学的百般刁难和围攻。

现在老马要对官学的徒子徒孙门实施反攻,这第一仗,希望由大人来打。

大人有一首诗写得很好,流传千古:《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虽然只是一首诗,中间却涉及到了剑外、蓟北、巴峡、巫峡、襄阳、洛阳等六个地名。

一直以来,老马对“便下襄阳向洛阳”一句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当今官学地理,洛阳和襄阳二者相离甚远,也没有直接的水系相连接,中间还隔了重重高山,如何“便下襄阳向洛阳呢?官学对这个的解释说,这是您发挥的想象,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杜甫说:“想象?这些个搞官学的真够无耻的。

我作为一名诗人,在写景抒意时有可能用到夸张的手法,但是在用到地名时,绝对不会有什么想象,一是没有那么必要,而是这样会被同行笑话的。

如果当今官学的说法没有错,那就是我错了?如果这个搞官学的脑子没有问题,那就是我脑子有问题?为了我个人的声誉,这个杖我帮你打定了!看搞官学的他们互相吹捧的样,言必称谭老怎样,顾老如何,钱老语云,他们再老,还能有我老不成!”老马说:“工部大人的心情,老马是感同身受。

前些天老马买了那个好奇的婴儿纸尿裤,一股刺鼻的问道,象甲醛,象劣质油墨,又象劣质塑料,可好奇厂家楞是说他们的产品是不会有甲醛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