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技术初探
浅析人民胜利渠灌区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
浅析人民胜利渠灌区现存问题及改进方法作者:高婧钟昕辰来源:《卷宗》2013年第03期摘要:对人民胜利渠灌区现存问题从水量、水质、含沙量及土壤次生盐碱化方面做了简要分析,并就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提出了自身看法。
关键词:人民胜利渠;水量;水质;盐碱化0 前言人民胜利渠是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灌区工程由灌溉、排水、沉沙、机井等四项工程组成。
设计灌溉面积88.6万亩,实灌面积60万亩。
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汲县和新乡市郊区。
开灌以来,人民胜利渠从黄河引水294.95亿m3,设计流量60m3/s,加大流量85 m3/s。
然而随着人民胜利渠灌区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显露,若不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必定会导致供水量下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而阻碍工农业发展及人类正常生活。
1 现存问题1.1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近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利用量随之逐年提高,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
人民胜利渠的可引用水量明显不足,加上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仅0.4~0.5,导致实灌面积大幅减少,供需矛盾突出,灌区管理效益呈下滑趋势,并严重危及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农业漫灌现象尤为突出,不仅浪费水资源,污染深层地下水,还会造成盐碱化次生现象。
1.2污染情况,水质下降除了部分天然污染源,人类的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活动对天然水体造成的污染成为水资源主要污染源。
尤其是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工厂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各地段未处理达标的污水流入黄河及其支流,从而汇流入人民胜利渠。
自1970年开始,人民胜利渠开始向新乡市区供水,直接威胁120万人口身体健康状况。
虽然近几年加强了控污排污的管制,但其成效仍有待提高。
1.3灌区泥沙问题众所周知,黄河的含沙量世界第一,若要引黄灌溉,必然会引入大量泥沙。
即使设有沉沙池,但再大的沉沙空间也不抵日夜积累的沉沙量。
因此,除了建渠初期规划的9处沉沙池外,对如今的引水含沙问题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保持骨干渠道的输沙、沉沙、虑沙能力。
井渠结合灌溉技术管理体系研究
井渠结合灌溉技术管理体系研究[摘要] 井渠结合灌溉在我国北方灌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进一步理清了井渠结合灌溉技术的内涵,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建立科学的灌溉技术管理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溉技术;管理体系井渠结合灌溉是适合我国北方灌区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对于提高灌区改造的节水效果,防治土壤盐碱化具有重要作用。
各地灌区结合自身实际也都开展了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改造规划工作,把井渠结合应用于灌区改造的实践中,必将有利于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井渠结合灌溉技术概述井渠结合灌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北方灌区在原有渠灌系统基础上发展井灌逐渐形成的。
井渠结合灌溉是通过在引黄灌区的各级渠道边(主要为支、斗渠)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并输送到渠道中,用来灌溉农田的一项节水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灌溉期间不受渠道来水量限制,比较机动灵活,可以对作物进行适量和适时灌溉。
能够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减少渠道引水量,降低地下水位,从而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改良盐碱地有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优点:一是重复利用渠灌的渗漏水,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二是开源节流。
通过打井可以利用灌区的降水和侧向径流对地下水的天然补给,将渠道渗漏和田间灌溉入渗补给的地下水作为灌区新的水源,能够减少自河流或干渠的引水量,从而达到节省地表水资源的目的。
三是把地下含水层作为地下水库,对入渗的地表水进行调蓄,可以供河流来水少的季节或作物需水高峰时期灌溉之用。
四是根据不同季节对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求,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渠灌与井灌的时间和用水比例,有效控制地下水位,在利用地下水的同时防止土壤盐碱化,从而起到井排的作用。
五是通过井渠结合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和防止土壤盐碱化的目的。
渠井结合灌溉的节水措施一般分为3类:一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渠井双配套灌溉措施,进行井渠双灌,提高灌溉保证率,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潜水蒸发并防止土壤盐碱化,对平原灌区水量的季节性调节有利。
浅谈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评价
浅谈人民胜利渠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概念、内容及一般原则进行详细的阐述,结合我省人民胜利渠灌区灌溉情况分析了水资源供需平衡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区水灌溉项目可行性研究具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平衡一、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水资源及可供水量分析全灌区主要有三种水源:一是黄河水,经过全省引黄地区水的供求关系平衡后,保证率为50%时,分配给人民胜利渠的可引黄河水量为5.37亿m3;二是地表水,根据河南省水资源分区的地表径流量,按面积计算,保证率为50%时,地表水资源量为0.97亿m3,其可利用量为0.41亿m3;三是地下水,采用“河南省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中分区的水资源模数和可开采模数,经计算,地下水资源量为2.68亿m3,可开采量为1.84亿m3。
灌区可供水量计7.62亿m3。
(二)、灌区用水量分析全灌区供水对象有:农业灌溉、新乡市工业及生活、乡镇生活及乡镇企业、农村人畜等用水。
上述用水除农业采用灌溉定额乘灌溉面积外,其它均以2005年为基础,根据各业规划数量与用水定额相乘,预测2010年和2015年两个水平年的用水量。
1、农业用水根据灌区内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的要求,将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详见表2-1。
农业种植结构表(%)表2-1根据灌区“十五”期间节水改造实施情况和今后一段时间拟投资,2010年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万亩,2015年达到146.07万亩。
灌溉保证率为50%,各种作物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定额(见表2-2)。
各种作物灌溉定额表(单位:m3/亩)表2-2结合不同水平年作物种植结构,经计算,全灌区2010年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16.48 m3/亩,农业净用水量为1.73亿m3;2015年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20.50m3/亩,农业净用水量为3.22亿m3。
2、新乡市城市用水新乡市位于灌区范围之外的北部边缘处,其城市供水不完全靠人民胜利渠供给。
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
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摘要:本文介绍了井渠结合的必要性,分析了发展井渠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1井渠结合的必要性井渠结合的必要性在于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和防治土壤盐渍化。
1.1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大中型灌区经过续建配套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灌溉渗漏损失和浪费,但对改建后的渗漏损失仍不可低估。
原因之一是大中型灌区输水渠线长且渠道级数多,设想一个灌区由5级渠系组成,全部进行防渗处理,每级渠道水的利用率既使能达到0.94,则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73。
二是对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不能预期过高,一般田间灌溉的水利用率在0.60左右,要达到0.80应该说是偏高的。
若二者均取高限值,则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只能达到0.56。
换句话说渗漏损失将达到灌溉总引水量的44%。
若按现行的节水规范要求,大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50,中型灌区不低于0.60来考虑,则灌溉引水量的40%~50%为无益的损耗。
这部分无益损耗中如果有一半左右为渗漏损失补充地下水,即20%~25%的灌溉引水量将补入地下水。
1.2防治土壤盐渍化引水灌溉不可避免地要抬高地下水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将引起土壤盐渍化,严重时致使土壤弃耕。
如果灌区排水条件较差,就不得不采取加大灌水定额,淋洗土壤盐分来维持农业生产。
为防治灌区土壤盐渍化,建设有效的排水设施是灌区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选用不同的排水措施,如排水沟渠统或利用井灌排水。
但从管理使用和回归水利用条件来比较,井灌排水优于水平排水。
1.3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目前全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推动种植结构的调整,当地的优势农业和名优产品将得到发展。
灌溉也要为高效农业和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在灌区实行轮灌条件下,轮灌期一般较长,无法保证作物适时供水和勤浇浅灌。
在灌区内部正在兴起的设施农业,种植反季节的蔬菜、瓜果等作物,对适时适量供水要求高,而北方一些灌区冬季停水。
井渠结合——北方灌区建设的基本方向
井渠结合——北方灌区建设的基本方向前言北方是我国干旱地区较为集中的地区,不少地方处于水资源缺乏和水文条件恶劣的情况,这也给北方的农田灌溉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为了提高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加强北方灌区建设,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中,井渠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设方式,本文将就井渠结合在北方灌区建设中的基本方向进行探讨。
井渠结合的基本概念井管结合是指在古老的灌溉条件下,人们通过挖掘小井和修建小渠来实现农田的灌溉。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进化为现代化的灌溉形式。
井渠结合一般指在灌溉过程中,通过地下水井和地表水渠的双重作用,实现灌溉水的收集、运输和分配的一种综合性灌溉方式。
在北方地区,井渠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种植、林业、水利等方面。
井渠结合在北方灌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井管结合在北方灌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由于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紧缺,难以满足灌溉需要,因此,种植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井渠结合的优势,积极开展北方灌区的建设,提升水利设施的水平,实现北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北方灌区建设中,井渠结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十分有限,需要通过井渠结合的方式实现灌溉水的收集、运输和分配,从而实现水的最大化利用。
有效地利用水资源是北方灌区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井渠结合就是实现最大化利用的一种方式。
2. 降低灌溉成本井管结合可以通过自流灌溉等方式,减少灌溉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达到降低灌溉成本的目的。
因此,在北方灌区建设过程中,井渠结合可以实现资源节约,有效地降低了灌溉成本。
3. 提高土壤肥力在井管结合的灌溉方式下,水可以均匀分布到田间地头,从而促进了土壤的养分提供,使得农作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为其生长提供了更优良的环境。
同时,井管结合设计合理的话,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间接提高土壤肥力。
人民胜利渠灌区--建国后黄河下游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区
水利史话收稿日期:2019-05-09西12km 处的佳山峡内。
工程于1943年6月动工兴建,1947年5月建成投入运行。
当时称全国最大的土坝工程,为西北最大的水利工程。
建国后,历经五次加固扩建,达到现有规模,是一座以蓄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库。
鸳鸯池水库主要由土坝、溢洪道、输水洞和水电站等几部分组成。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2439hm 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2亿m 3。
总库容1.048亿m 3,属大(二)型水库。
土坝坝型为粘土心墙砂砾壳坝,全长240m,最大坝高37.8m 。
溢洪道总宽76m,最大泄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
1974年建成坝后电站一座,装机3台,1999年电站扩建增容机组1台,总容量达2.69MW,设计年发电量1400万kW·h 。
鸳鸯池水库与下游4km 处的解放村水库(总库容3905万m 3)和板滩水库(总库容500万m 3)联合调度运行,担负鸳鸯灌区8个乡镇、2个国营农林场10.7万人和3.07万hm 2耕地的灌溉防洪任务,是金塔人民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流进来碧水一潭,倒出去万石金粮”就是对鸳鸯池水库命脉作用的真实写照。
原国防部长彭德怀、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及国家2002年,鸳鸯池水库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鸳鸯池水库位于古丝绸之路要道,河西走廊大漠深处。
鸳鸯池因是我国第一座大型土坝水库而享誉中国水利史,因位于丝路古道、大漠戈壁而被称之为“塞上明珠”。
它东邻张掖,西迎敦煌,南连酒泉、嘉峪关,北通内蒙古额济纳旗。
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00km,312国道从鸳鸯池东边而过,酒航公路横跨鸳鸯池北侧直通航天城。
鸳鸯池以其独有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美景,使敦煌成为从古代飞天到现代航天旅游热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引用黄河水灌溉的大型自流灌区。
灌区总控制面积1486km 2,主要灌溉新乡、安阳、焦作市的8个县(市、区)47个乡镇的9.8万hm 2耕地。
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处理实践与研究
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处理实践与研究1、灌区简介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
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总面积1183km2.主要浇灌新、焦两市的8县(市、区)45个乡(镇)的土地,并承担新乡亿m3,引沙1981人民胜利渠开灌以来,根据泥沙的处理方式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
2.1结合沉沙改土处理泥沙的措施2.1.1渠首引水防沙要想解决灌区的泥沙问题,首先是要考虑在渠首尽可能的少引沙。
人民胜利渠开灌初期,闸前防沙主要是利用环流理论,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如凹岸建闸,锐角引水、修建拦沙潜堰、安设导流系统等,这些工程措施,使入渠含沙量减少10-30%,引沙比为0.9-0.7.之后,由于黄河主流南移,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办法。
即:在引水渠淤死时,用4PL—250型泥浆泵代替人工挖淤;在引水口门局部淤死或即将淤死时,用配备喷枪的机船将淤沙冲起,同时开闸拉渠;每次引水结束前,在机船尾部挂上拖具在引水渠中往返行使,拖起泥沙,浚深引水渠,延长停水期间的沙。
沉沙池是人民胜利渠灌区在1987年前解决泥沙问题的主要手段。
最早使用的沉沙池是湖泊型,后改为条型沉沙池,同时在管理上进行改进,在含沙量大时根据情况让浑水全部或部分流经沉沙池,在含沙量较小时可部分或完全不经沉沙池。
沉沙池运行管理中的几项技术指标如下:(1)可不经过沉沙池处理的来水含沙量灌区引水含沙量较小时,可不经沉沙池处理,直接进行灌溉,其上限值的确定以沉沙池下游渠道不淤积为条件。
若要不经沉沙池直接灌溉,来水含沙量应小于7kg/m3.(2)允许出池的含沙量、粒径上限值当引水含沙量较大,需经沉沙池处理时,沉沙池出口含沙量亦应控制在以下。
得的关系式求出合理的调节高度,以便管理人员操作。
沉沙池在还耕前,要利用汛期泥多沙少的特点,放淤0.3m左右的细泥覆盖层,以利耕作和高产。
2.2用浑水灌溉解决引黄灌溉中的泥沙问题使用沉沙池来处理引进灌区的泥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在80年代后期,沉沙池实际上已失去了作用。
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
井渠结合灌溉管理模式探讨摘要: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农业方面,井渠结合灌溉技术已渐趋成熟,但井渠结合灌区的运行管理机制尚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文章从井区灌溉管理的具体情况入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溉管理;管理模式1井渠结合灌溉发展现状井渠结合灌溉模式在上个世纪发展开来,我国北方一些灌区在原有渠灌系统基础上,适当发展井灌而逐渐形成的,这种灌溉模式便于实现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重复利用渠灌的渗漏水,提高了供水保证率与水资源利用率,调控灌区地下水位并能有效遏制土壤次生盐渍化,非常适用于水资源短缺地区。
由于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是北方灌区实现农业高效用水的发展方向。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浪费现象有些严重。
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给农业灌溉带来了压力,井渠结合开始由以排为主转向以灌为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融入到机井的运行管理中,承包、拍卖、股份合作、农民用水协会等管理形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机井的运行管理模式也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
2井渠结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管理不到位而导致机井未能发挥应有作用,使井渠结合灌溉发展迟缓,而其中运行管理费缺乏稳定保障、机井水价偏高是主要影响冈素。
2.1运行管理费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机井运转困难,损毁严重。
建设的机井,起初由大队(村)统管、队长兼管,后过渡为管井员专管,运行管理费由政府负担,良好的投入保证了机井的顺畅运转。
但随着国家油电费用补贴办法变动,使机井运行管理补贴中断,机井运行难以维继,最终导致大量机井报废。
机井老损、失效、报废极为严重。
2.2渠、井水水价存在差异,井水水价偏高,影响了农民使用井水的积极性。
枯水年,渠道供水少,井水利用率相对较高。
2.3宣传不到位。
群众对黄河缺水形势认识不足,使用井水积极性不高,机井管理投资人对投资机井的市场前景缺乏信心。
北方灌区井渠结合灌溉问题上
北方灌区井渠结合灌溉问题(上)张蔚榛解决我国农业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应是开源与节流并重,而井渠结合既可以可以利用地下水含水层对地面水灌溉补给的地下水进行调蓄,重复利用地表水灌区渠道渗漏和田间灌溉水深层渗漏补给的地下水进行灌溉, 实行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解决地面水供水与作物需水在季节上的矛盾,达到了开源的作用,又可以显著减少地表水的灌溉用水量和自河流和渠道的取水量,起到节流的作用。
因此,井渠结合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是北方平原渠灌区灌溉节水的重要措施。
我国地域辽阔,灌区的地形地貌、气象、土壤和地下水的补给等自然条件和现有水利设施条件差异很大,灌区井渠结合的方式,对地下水位控制要求,可以开发利用的地下水量与灌区井灌水量与地表水引水量的比例等均有显著不同。
以下将对井渠结合灌溉的有关问题分别进行论述。
一.我国北方平原灌区主要类型我国北方灌区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这一地区的灌溉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地下水灌溉的纯井灌区在降雨比较充足,或有一定的地下水侧向补给来源的地区,如当地地下水资源能满足农业用水要求时,可以采用地下水灌溉,结合工程与非工程(农艺和管理)节水措施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山东桓台创造了半湿润地区井灌的成功经验。
西北地区灌区降雨较少,除山前潜水溢出带侧向补给比较充足和灌溉面积较小的灌区可以采用井灌外,一般不宜采用单纯井灌。
2. 以利用地下水为主,采用沟渠引蓄地面水进行灌溉和补充地下水为辅进行灌溉的以井为主以渠补源灌区在有一定降雨量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在当地水资源不能满足农业用水要求时,在可能条件下应尽量采用井灌与渠灌相结合的方式联合运用地面水和地下水,力求在充分利用本地区水资源的条件下结合非工程节水措施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处于灌区下游有一定地下水侧向补给,并有良好淡水含水层的地区,可以采用以井为主,以渠补源的灌区类型。
除在灌溉季节引用部分地表水灌溉并结合补给地下水外,汛期还可以利用河道沟渠引蓄多余的地表水灌溉和补给地下水。
人民胜利渠灌区末级渠系的管理研究
14 缺 乏有效 的投入 机 制 .
税 费 改 革 之 前 , 级 渠 系 由 乡 、 两 级 管 理 , 然 投 入 不 末 村 虽
足, 但有 限的投入 以及利用“ 两工 ” 也能维持简单再生产 ; , 税费
改 革 后 , 消 了 “ 工 ” 政 府 退 出 了管 理 , 程 投 入 经 费 更 难 筹 取 两 , 工
千疮百孔 , 灌溉期间跑 、 滴 、 现象严重 , 冒、 漏 灌溉 水利 用系数 只
有 04 .。
1 1 用水 户协 会组 织需 要完 善 .
用水户协 会虽然 承担起 了管理 任务 , 但在工 程管护 、 织 组 灌溉和水费收缴等方 面 , 缺乏 经验 。在 目前情 况下 , 村级 用水 小组的建 立和运作 , 需要 得 到所在 村领 导 的支持 与协调 , 部 但 分村 干部不积极 配合 , 使得有些村 的用水小组难 以建 立。 用水户协会会长多 由乡政府 和水管单位推 荐 、 水户代表 用 选举产生 , 这些人 员有一定 的组 织协调能力 , 作热情高 , 工 在群 众中有一定 的声 望。协会 的工 作人 员 大 多是 由乡 、 推 荐而 村 来, 文化水平较低 , 有接 受过 职业培训 , 没 在渠 道管 护 、 水量 测 水方 面缺少经验 。多数 协会 缺少受 过专 业培 训 的会 计 和工程 技术人员 , 因此在账务处理 、 成本核算 、 用水 计划制订 以及末级 渠 系建设 和维修等方 面存在许多 问题 。
( 南 省 人 民胜 利 渠 管 理 局 , 南 新 乡 4 3 0 ) 河 河 5 0 3
摘 要 : 根据人民胜利渠灌 区多年来末级渠 系管理 经验 , 认为 以农 民用 水户协会 为管理主体的末级渠 系管理存 在的问题 有: 用水户协会组织需要完善 、 运行 费用不足 、 末级 渠系先 天投入不足 、 缺乏有效 的投 入机制 、 管理成本增 加 、 水户协会 用
人民胜利渠灌区发展节水灌溉酌制约因素及对策
利 渠 灌 区水 费 计 收 率 最 好 时 仅 达 到 6 %左右 :现 行 的黄河 下 游渠 首工 程 0 供水 价格 为 00 .1 .l00 2元/ . m3为河 南 省核 定农 业 灌溉 水 费标 准 的 2 .5 8 %. 7 是 灌 区 多 年 平 均 实 际 收 到 水 费 的 4 %。 6 由于灌 区水 费计 收难 度大 . 到位 率低 .维 持 简 单再 生 产 都 相 当 困难 . 已很 难 满 足灌 区 工程 设 施 的维 修 . 更 无 法 保证 灌区 正常 的管理 ( ) 河 水 保 证 率低 。 能保 证 4黄 不
规划农渠 6 2 0 4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长 27 8 m. 3 斗 k
农 渠 上建 筑物 规划 1 9 8 0座 目前 灌 5 区现有 斗 渠 3 1条 。 6 8 m: 有 9 长 5 .k 现 7 农渠 15 1条 , 6 83 m: 农 渠 6 长 8 .7k 斗 共 有 建 筑物 3 2 5座 。现有 斗农 渠 长 7
标 准 . 费 计 收 也 十 分 困 难 人 民 胜 水
黄 河 水 资 源 供 需 矛 盾 日渐 突 出 . 工 农 业 水 费 价格 也 在 逐 步提 高 。 因此 . 大 力 发 展 节 水 灌 溉 是 人 民胜 利 渠 灌 区 乃 至 沿 黄 各 引 黄 灌 区 的 必 由 之 路
农 田适时 灌溉 人 民 胜 利 渠 灌 区 引 水 口 位 于 黄
、
灌 区现 状 及 存 在 问题
1 溉现状 . 灌
人 民胜 利 渠 灌 区 位 于 河 南 省 北
部 黄 河 北 岸 , 新 乡 、 作 、 阳三 跨 焦 安
市 , 及新 乡 、 阳 、 嘉 、 津 、 涉 原 获 延 卫
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方面的探索
文章编号:209-7596(2021)05-0162-03基于人民胜利渠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方面的探索周在美(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河南新乡483000)摘要:人民胜利渠自开灌以来,致力于土壤次生盐碱化方面的研究。
文章阐述了灌区在土壤次生盐碱化方面的探索以及取得的的经验。
实践证明:要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搞好水盐监测工作是前提。
实行井渠灌溉,对调控地下水位,合理利用水资源,综合治理旱涝碱,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发展引黄灌溉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井渠;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经验中图分类号:S120.2文献标识码:B3基本情况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建设的第一个引黄灌区,252年完工即于当年开始灌溉农田,已有66a的历史。
除了保证农田正常灌溉以外,还向灌区内新乡等城市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在22世纪80年代还曾通过卫河把黄河水输送到省外,解决天津市缺水的燃眉之急。
人民胜利渠引黄灌溉的实践不仅改变了中国历史上“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而且创造了世界上利用多沙河流水资源的成功先例。
2在防治次生盐碱化方面所做的工作2.1加强水盐监测工作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与发展,是缓慢进行的,因为地下水位的上升和耕层土壤盐分的积累,都得有一个过程。
根据人民胜利渠灌区的教训,从1055年采取“大引、大蓄、大灌”,破坏了灌区水量平衡,引起地下水位恶性上升开始,到1061年灌区次生盐碱地大量发生止,经历了2_3a的时间。
因此,为了有防盐碱化的,水盐监工作十分重要的。
只有通过长期的、系统的水盐监测,才能了解水盐动态的现状及其运动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同时,即使对已经发生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土地,或者是老盐碱地的改良,也要通过水盐监测工作,在确知地下水埋深、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及其离子组成后,才能选用正确的改良措施。
也只有通过水盐监测,才能判断不同措施的改良效果。
因此,要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好水盐监工作前。
人民的胜利
阳春三月,迎着和煦的春光,笔者到人民胜利渠渠首进行采访。
遥望人民胜利渠渠首闸,只见在一片粉花绿叶的掩映下,闸门正上方刻着的“人民胜利渠”5个大字,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走近渠首闸,随着5孔闸门缓缓升起,黄河水奔涌而出,汩汩流向远方绿油油的麦田,仿佛流淌着人民治黄事业的漫漫历程。
开创悬河兴利新时代人民胜利渠即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建的第一座黄河兴利工程。
新中国成立之际,为治理黄河水文/徐晶琳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黄河下游进行规模宏大的第一次大修堤的同时,黄委在1949年11月的全国水利联席会议上提出兴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让黄河变害为利。
然而,围绕兴建这一工程,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一部分人认为,应该集中力量加强黄河下游的防洪工程建设,在黄河大堤上开口建闸,从头顶上的悬河里引水灌溉,古来未有,风险太大;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让黄河兴利是建设新中国的需要,利用可能的条件兴办中小型灌溉工程,助力沿河群众发展生产是必要的,且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已经具有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应人民胜利渠建成放水岁月沧桑52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04(上)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积极推进,尽快兴建。
经过反复论证,1950年10月,政务院批准了《引黄灌溉济卫工程计划书》。
1951年3月,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为了确保顺利施工,黄委成立了引黄工程指挥部,下设5个施工所、3个转运站、2个土木工程指挥部;奉命调往工地参与施工的500余名干部、1万多名工人在工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红旗运动”,工地与工地、班组与班组纷纷发起劳动竞赛,使得闸门修建、渠道开挖、水泥拌浆等工作的效率得到普遍提升。
1952年4月,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正式开闸放水。
“水峰到哪里,狂欢到哪里,远道的群众坐着船、火车、牛车赶来参观。
灌区群众像迎接自己亲人一样来迎接田间渠道的水。
”总干渠的水峰入卫河,欢声轰动了新乡,水手们欣喜若狂,连夜收拾搁浅的大船,准备顺水驶往天津。
谈人民胜利渠灌区可持续发展
谈人民胜利渠灌区可持续发展作者:琚龙昌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5期谈人民胜利渠灌区可持续发展琚龙昌(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河南新乡 453000)摘要:近些年来,黄河小浪底调水调沙,导致黄河主河槽不断刷深下切,黄河下游引黄口门引水困难。
如何改善引水条件,加强灌区水资源调控配置,满足灌区对黄河水的不同需求,追求高效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分析总结了人民胜利渠一些应对策略及具体做法,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人民胜利渠灌区;成效;可持续发展1 灌区概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效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修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它的兴建结束了“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成为“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
人民胜利渠灌区工程1950年规划设计,1951年3月开工修建,1952年4月举行开闸放水典礼,同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到人民胜利渠灌区视察,并亲手摇开了渠首引黄闸门。
1999年6月20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温家宝同志的陪同下到渠首视察,亲手摇启毛主席当年摇过的闸门,并题字留念。
灌区位于河南省北部黄河北岸,设计灌溉面积12.32万hm2,主要承担新乡、焦作、安阳三市12个县(市、区)57个乡镇的农田灌溉、抗旱补源、防汛排涝及新乡市城区和部分工业用水,受益人口近300万。
灌区有灌溉、排水、机井、沉沙四套工程系统组成,灌溉系统有总干、干、支、斗、农5级固定渠道组成,总干渠1条,长52.7km,干渠5条,长82.5km,各种建筑物4 676座;排水系统以卫河为总承泄区,有干、支、斗、农4级河沟组成,实行灌排分设的工程模式。
人民胜利渠开灌以来,在利用黄河泥沙沉沙改土,淤灌稻改,实行井渠结合盐碱地治理,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等方面广泛开展科研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昔日低洼荒凉的盐碱地变成高产稳产田。
目前灌区粮食产量由开灌前的89kg/667m2提高到1 050kg/667m2,是开灌前的11.8倍。
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初探
25
有效雨量 平均年 121. 1 148. 4 340. 8 264. 2 318. 5 中旱年 147. 8 147. 1 257. 3 185. 3 298. 8
干旱年 1 017. 0 376. 4 265. 4 751. 6 918. 2 3. 98 338. 4 1. 47 0. 37 0. 27
4 井渠结合灌溉的问题和思考
人民胜利渠井渠 结合灌 溉的 研究成 果曾 获部、省 级科 学 技术进步奖 , 但目前仍是自 发式 的井 渠结 合灌 溉。灌 区上 游 用井的极少 , 上中游在黄河水不能满足 需水时 , 才被 迫井灌 ; 灌区下游用井的较多 , 灌区 边缘 几乎 全是 井灌 , 渠水 主要 是 补充地下水。井渠灌溉没有统一规 划 , 统一建设 , 统 一管理 , 统一收费标准。灌区工程设 施由 国家 投资 兴建 , 井渠 设施 由 私人或集体出资兴建 ; 渠灌 水费 标准 由政 府定 价 , 井 灌水 费 标准 ( 只计 油、电 费 ) 随 油、电价 格的走 势而 变动 , 就目 前 情况来看 , 旱作年单位水费价格大约相当 , 水 作 ( 麦稻 连作 ) 年单位水费井灌大约是渠灌的 150% ; 渠灌 省时、省工 , 井 灌 每次都得安装 机、泵等。就 个人出 资而 言 , 井灌 的费 用大 大 高于渠灌 , 因 此 , 形成 有渠 水不用 井的 自发 式灌溉 , 为迫 使
2. 3
有效降雨
根据各 种作物生长期 的降 雨量和 灌区 忠义 实验场 提出 的
降雨有效利用系数 , 可算出各种作物不 同水文年 的降雨有效 利 用量 ( 见表 2) 。根据表 2 计算 作物的有效雨量和作物种植比 例 可计算出农田有效雨量 , 计算结 果见表 3。根据 忠义实 验场 35 年的水文资料分 析计算 , 湿润年 降雨量为 648. 5 mm, 平均年 为 533. 8 mm, 中旱年为 447. 0 mm, 干旱 年为 376. 4 mm 。
人民胜利渠灌区的引水问题及应对措施
人民胜利渠灌区的引水问题及应对措施1.概述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
从1952年春第一期工程建成,4月12日正式引水灌溉,人民胜利渠灌区灌溉事业从小到大,历经艰辛,已走过近60个春秋。
在不断探索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灌排并举、渠井结合、沉沙改土、科学用水”的灌溉模式,为黄河下游灌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灌区开灌初期,以农业灌溉为主,用水单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水的需求日益增加,灌区由初期为农业服务,逐步走上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服务的轨道。
到目前为止,人民胜利渠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地下水补源、生态供水和向灌区外供水等综合功能的大型灌区。
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突出,地位更加重要,已经成为新乡、焦作、安阳3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引水存在的问题2.1前50年的引水情况人民胜利渠建设初期,黄河主流靠近,北岸灌区引水十分方便。
20世纪60年代之后,黄河主流开始南移,靠一条长2km 的引水渠与黄河主流相连,由于黄河水位涨落频繁以及主流游荡不定,引水渠极易脱流或淤塞,引水渠的管理难度加大,给灌区引水带来诸多困难。
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一是对引水渠进行清淤。
20世纪70年代以前多采用人工清淤的办法,在每次灌溉之前,组织灌区群众到黄河滩挖引水渠,80年代后,灌区多采用机械清淤;二是加强引水渠管理。
停水期间,安排专人负责引水渠观测,若发现引水渠淤积或可能造成引水渠脱流时,渠首闸开启引水,拉住主流,拉通引水渠。
总的来讲,灌区前50年引水条件较好,引水流量也基本能够满足灌区工农业用水需求。
主要原因是有水位优势,引水渠比降大(1/800),即使在20世纪70-80年代黄河下游频繁断流,黄河流量100m 3/s 左右时,灌区仍可引水20~30m 3/s 。
2.2近期引水存在的问题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库建成蓄水,其运行模式是拦浑排清,把大量的泥沙拦在库中,一年中仅在调水调沙后期有2-3d 时间排沙,其他时间均下泄清水。
模袋混凝土护砌技术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引水渠的应用
模袋混凝土护砌技术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引水渠的应用【摘要】人民胜利渠灌区是一个重要的灌溉工程,为了保护引水渠,提高其抗冲刷和抗渗漏能力,采用了模袋混凝土护砌技术。
该技术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通过模袋混凝土在引水渠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引水渠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还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侵蚀。
施工方法简单易行,施工效果显著。
技术优势主要表现在抗冲刷性能和抗渗透性能方面。
模袋混凝土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引水渠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提高了灌溉效率,保障了农田灌溉需求。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该技术,提高其在灌溉工程中的应用水平,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提供更好的支持。
【关键词】模袋混凝土、引水渠、人民胜利渠灌区、技术应用、施工方法、效果分析、技术优势、总结、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人民胜利渠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工程,是为了解决当地农业灌溉需求而修建的。
引水渠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水流侵蚀和坍塌等问题的困扰,给灌溉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引水渠的护砌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近年来模袋混凝土护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模袋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护砌结构材料,具有抗冲刷、防渗漏、耐酸碱、抗老化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
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引水渠的建设中,模袋混凝土护砌技术可以有效地保护引水渠,并提高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通过深入研究模袋混凝土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引水渠中的应用,可以为提高灌溉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模袋混凝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2. 正文2.1 模袋混凝土的特点1. 强度高:由于模袋混凝土采用特殊的加固方法,使得其具有较高的抗压和抗拉强度,能够很好地抵抗外部力量的作用,保证护坡结构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2. 灵活性强:模袋混凝土可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模块化设计和调整,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护坡需求,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耐久性好:模袋混凝土采用高品质的混凝土材料和防腐蚀的设计,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和耐久性,能够长期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减少维护工作和成本。
人民胜利渠灌区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田间措施
人民胜利渠灌区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田间措施
朱留杰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2011(033)009
【摘要】人民胜利渠灌区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斗渠、农渠全部采用了混凝土U形渠道,田间灌水工程中推广短畦窄垄,达到了节水的目的.渠井结合工程布局方案包括机井合理密度、渠井位置、田面工程规格、配套排水工程布设等.以翟坡镇灌溉区为典型,进行了渠井结合工程的效益分析:666.7 hm2耕地工程建设需要投资105.64万元,每年可创经济效益74.14万元,还本年限为1.76 a,经济效益显著;渠井结合节水灌溉的田间工程措施还可调控地下水位,提高水的利用率,社会效益显著.【总页数】3页(P87-89)
【作者】朱留杰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河南新乡45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5
【相关文献】
1.井渠结合灌区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 [J], 周维博;李佩成
2.井渠结合灌区节水灌溉的有效途径 [J], 周维博;李佩成
3.井渠结合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报及适宜渠井用水比分析 [J], 周维博;曾发琛
4.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初探 [J], 杨林同
5.基于农户灌溉用水模型的渠井结合灌区渠井用水比例研究 [J], 徐芬芳;王芊予;段亦多;降亚楠;潘嘉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胜利渠灌区井渠结合灌溉技术初探
□王
瑞(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
摘要:引黄灌区靠近黄河自流灌区,引水便利,灌溉定额高,地下水丰富而不开采,水资源浪费严重;远离黄河的补源区,当地
水资源缺乏,地下水超采严重。
因此,引黄灌区采用地下、地上水联合运用是非常必要的,井渠结合技术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节水灌溉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人民胜利渠灌区积累了丰富的井渠结合灌溉经验。
关键词:人民胜利渠;井渠结合;灌溉技术
1.井渠结合节水灌溉的优点
1.1能保证适时灌溉:长期采用井灌,有水源不足,使地下水出现降落漏斗的可能。
实行井渠结合,就能使井渠有相互调剂补充,这样就能提高农田灌溉的保证率。
1.2能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地下水埋深长期维持在临界深度(2m)以内,在蒸发的作用下,表土会积盐,当耕层土壤含盐量达到3‰时,就会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
在引黄灌区实行井渠结合,渠灌渗漏可以弥补地下水量的不足,井灌又可以控制地下水位的上升,既合理利用了水资源,又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
1.3减轻引黄泥沙危害,节约用水量:在汛期黄河含沙量大,自流灌区地下水位又高,实行渠井结合,可以节约引黄水量,减少引进泥沙,减轻渠道淤积。
1.4用水管理的需要:人民胜利渠灌区的气候特点是冬春干旱,夏季多雨。
小麦冬灌多在12月上、中旬进行,日平均气温4℃左右,
正所谓“夜冻昼消”,出现渠水结冰、闸门冻结等现象。
另外,在汛期常有暴雨出现,此时渠灌,又会加重涝灾。
在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改渠灌为井灌,就会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井渠结合节水灌溉工程布局
同其它灌溉工程规划一样,井渠结合节水灌溉工程也要井、渠、路、林、电统一规划。
2.1工程布局2.1.1灌溉工程
2.1.1.1机井密度:机井密度设计考虑了两项原则:一是能够
满足农作物适时适量灌溉的需要,二是能够维持地下水稳定,不致因超采产生漏斗。
2.1.1.2渠井布置:在渠井结合地区为减少毛渠输水损失,农渠间距以100 ̄400m为宜。
根据灌溉面积大小,
斗、农渠采用变断面,斗渠采用D140、D80、D603种断面,农渠采用D60、D40、D303种断面。
机井位置定在农渠附近,以减少井到农渠的输水距离。
农渠比降宜小,并在每眼机井旁的农渠上建节制闸,以备调水之用。
2.1.1.3田间灌水工程布置:
田间毛渠或输水垄沟应沿农渠垂直方向布置,避免在农渠堤边上开设毛渠和垄沟。
根据田间灌水试验结果,畦田规格为:60m×(2.0~3.3m),畦埂底宽30cm,高>20cm。
灌水沟70m长为宜,间距1.0m,沟深18 ̄25cm之间。
2.1.2排水工程
井渠结合全部农田都要有排水设施,其标准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设计。
一般情况下,对于单向倾斜的地块可采用农渠与农排相临布置,对于农渠向两侧送水的地块可采用农渠与排水沟相间布置,然后由农沟汇入斗排。
采用干、支、斗、农逐级控制,分片建网,使排水工程蓄、泄兼备,综合利用。
2.1.3路、林、电工程
道路:按支、斗、农3级修路。
渠道与排水沟尽可能沿公路平行布置,以减少交叉建筑物。
规格支道路宽4 ̄5m,高出地面0.7 ̄1.0m;田间路宽3 ̄5m,高出地面0.3 ̄0.5m;生产路宽2 ̄3m,高出地面0.3m。
植树:在支、斗、农三级路两侧植树,树要植在渠堤的外坡脚下,株距一般为3m。
高、低压线路:机井浇地用的高压线路一般顺斗渠内侧布
作者介绍:王瑞,女,工程师,主要从事灌区灌溉管理
等工作。
!!!!!!!!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第7期
农村水利
H E N A N
置。
2.2工程指标
试区斗渠系统灌溉面积143.2hm2,所属农渠18条,平均每条控制面积约8hm2,斗农渠总长5081m,平均渠道长35.4m/hm2,全部用U型混凝土结构加以护砌,斗渠断面为D
80
,农渠断面有
D
40和D
60
两种,各类建筑物共250座,平均每1.74座/hm2。
机
井1眼/hm2。
3.井渠结合调度技术
3.1井渠结合灌水比例
从合理利用水资源出发,井渠结合的运用,重点是正确确定在不同水文年,不同引黄类别地区的井灌开采强度和井渠用水比例。
3.1.1计算方法
根据作物水分利用情况,农田需要的供水量E应包括有效降雨量P0、井灌有效水量M’井和渠灌有效水量M’渠3部分,即:
E=P0+M’井+M’渠(1)考虑到井灌输水距离短,灌水定额小等因素,认为井灌有效水量等于井灌开采量,即:
M’井=M井(2)渠灌有效水量M’渠为渠灌水量M渠和渠灌水利用系数η水之积,即:
M’渠=M渠·η水(3)所以:E=P0+M井+M渠·η水(4)当地下水采补平衡时,由于平原地区地下水运动很弱,在不考虑地下水径流补给的条件下,地下水补给量主要包括降雨补给和渠灌补给两部分,当采补平衡时,地下水开采量M井应等于补给量,即:
M井=β雨P+β渠M渠(5)E=(α+β雨)P+(β渠+η水)M渠(6)因(α+β雨)+δv=1
故(α+β雨)=1-δv
所以E=(1-δv)P+(β渠+η水)M渠
即:M渠=[E-(1-δv)P]/(β渠+η水)(7)式中:α─降雨量有效利用系数
P─降雨量(mm)
β雨、β渠─分别为降雨、渠灌补给系数
δv─降雨径流系数,非汛期δv=0,汛期0<δv<1当允许超采,使地下水位下降H时: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允许超量开采,要使地下水位下降H,此时的井灌水量,按下式计算:
M井=β雨P+β渠M渠+μH(8)将(8)代入(4)得:
E=(α+β雨)P+(β渠+η水)M渠+μH(9)H─允许地下水位下降值(m)
μ─土壤给水度
其余符号同前。
3.1.2计算结果及分析
利用上述各式,可以计算出渠井结合条件下的渠井用水量和渠井用水比例。
人民胜利渠灌区不同水文年年灌水总量及井灌占总灌水比例见下表1。
表1人民胜利渠渠井结合灌水比例成果表(单位:m3/hm2)
3.2井渠结合适宜灌水时期
根据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及影响灌水时间因素的分析:2-5月份宜采用渠灌。
麦黄水及晚秋播种时,最好采用井灌。
以便汛期来临腾空地下库容,减少和防止涝碱灾害,6-9月是汛期降雨频繁时期,地下水位上升较快,应充分利用有效降雨,不足时用井灌补充。
10月份,一般需灌小麦播前水,需水量较大,渠道较能适时适量灌溉;小麦冬灌应用井灌。
4.井渠结合节水灌溉的效果
4.1节水灌溉的效果
在渠井结合配水灌溉中,通过渠井不同灌水次数的试验分析结果:全年5次灌水,都用渠灌时,年总用水量5164m3/hm2;井灌1次渠灌4次时,总用水量4883m3/hm2。
井灌2次渠灌3次,总用水量4695m3/hm2。
以上3种处理的灌水费用分别为:82.6元/hm2,80元/hm2,73元/hm2。
可以看出井渠结合灌水比纯渠灌不但节水效果显著,而且灌水费用降低,且产量也提高0.5% ̄12.9%。
4.2混凝土“U”型渠的节水、减淤效果
4.2.1节水效果:混凝土“U”型渠道节水效益主要是由于它比土渠减少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结果。
4.2.2减淤效果:由于混凝土“U”型渠道的断面水力条件好,断面流速可比梯形混凝土渠增大11.4%,比土渠增大44.4%,因而年淤积量减少33.7% ̄57.5%。
5.结语
井渠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该主要技术要素的优化,不仅强化了该技术的资源配置功能,还突出了其节水功能。
今后,应对水资源统筹管理进行深入研究,使井渠结合节水灌溉技术更好地应用推广。
收稿日期:2011-12-
13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第7期农村水利
H E N 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