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第4章 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合集下载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课件第4章

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课件第4章
22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科技因素
❖ 科学技术决定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
产业布局。
❖ 科学技术决定着产业结构,进而影响产业布局。 ❖ 科学技术决定着交通运输方式,进而影响产业布局。
23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四)社会政治因素
❖ 人口因素 ❖ 历史基础 ❖ 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宏观调控 ❖ 国内、国际政治环境
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随着经济发 展及工业点的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 的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信线路 使之相联系,这一线路即为轴。点轴贯通就形 成了点轴系统。
17
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
(三)网络开发理论
❖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
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 理论。
7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
(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 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 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 业、林业、轮作式农业、 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 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 结论——随着离市场距离
增加,土地利用由耕作地
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
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
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
增加。
图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要是通过第一产业发挥作用。
❖自然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旅游业
的作用上。
21
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经济因素
❖ 区域分工对产业布局具有决定性作用 ❖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市场、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基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 集聚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五)地理位置因素

产业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期末知识点整理

1-3章第一章导论(教材)▲产业的含义: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某类相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第二章分工、产业分类和产业发展第二节产业分类(只限教材中的,在PPT中有);▲工业包含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个门类行业。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第三节产业发展(PPT)产业发展的含义: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

▲产业发展周期(内容比较多,见PPT中的蓝色字体部分):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第三章产业结构第一节产业结构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含义:指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次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和技术出口→进口→更新的产品开发……雁行发展模式:技术和资金限制(工业后发国家)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发展(教材或PPT):▲全球化的含义:是指人类从以往各个地域、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离原始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益自由、全面、大量、结合地流动,使得世界各国经济日益融合,各国经济的发展与外部世界经济变动日益相互影响和制约。

▲全球化的动因:各国拥有生产要素的不平衡、科技革命的大发展、跨国公司的大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PPT或教材P43):(1)带来新机遇:第一,提供了更多引进技术及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加速推进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二,广泛参加全球经济合作、争取到一些规则上的优惠待遇,为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

产业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山东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山东财经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产业经济学以()为研究对象。

A:总体B:个体C:结构D:产业答案:D2.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包括()A:产业结构B:产业组织C:产业关联D:产业布局答案:ABCD3.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中产业的含义是完全相同的。

()A:对 B:错答案:B4.产业经济学与宏微观经济学完全没有关系。

()A:对 B:错答案:B5.产业经济学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产业组织理论,另一部分是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

()A:对 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SCP范式中的P指的是()。

A:市场竞争B:市场行为C:市场绩效D:市场结构答案:D2.马歇尔冲突时指的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之间的冲突。

()A:错 B:对答案:B3.对产业组织理论形成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有()。

A:梅森B:克拉克C:贝恩D:张伯伦答案:ACD4.芝加哥学派认为,过分严格的反垄断政策会使美国经济丧失活力,反垄断政策的重点应该放在市场结构上。

()A:对 B:错答案:B5.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都反对哈佛学派的积极性反垄断政策,这两个学派认为垄断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暂时的,政府无须主动干预垄断。

()A:错 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在下列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中,()是能衡量市场上前几位企业市场份额占整个市场份额的比例。

A:洛伦兹曲线B:CRn指标C:基尼系数D:HHI指数答案:B2.以下是产品差异度量方法的是()。

A:交叉价格弹性B:广告密度C:产品差异因子D:托宾q值答案:ABC3.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

A:价格歧视B:产品差异C:进入壁垒D:市场集中度答案:BCD4.策略性进入壁垒强调在位者主动利用自身的在位优势通过各种策略性行为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A:错 B:对答案:B5.当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或经营两种以上劳务时,平均成本出现下降的现象称之为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没有任何联系。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产业经济学(完整版)
四个前提条件
( 1)市场中只有两家寡头企业,产品是同质的; ( 2)生产的单位边际成本相同,无固定成本,并且企业可以无限生产; ( 3)企业之间只进行一次竞争, 并且同时进行定价决策; ( 4)没有其他企业进入市场。
伯川德模型的均衡点
价格领先
“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失败的原因是因为: 各企业之间取得默契,其中一个企业提高价格,其
三、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还可以通过(不限于)如下措 施来实现:
首先是组织改革 其次是增加竞争 再者是促进政府和行政改革
第六节 非营利组织
一、非营利组织:定义与特征
非营利组织(non 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政府部门和 私人企业之外,以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为目的,不以营 利为目的的,从事志愿性、公益性活动的组织。
垄断
“垄断”(Monopoly),是指某种商品市场中 只有一个生产企业的状况。
如果某种商品市场中有两个以上的有限个供给 企业时,则称市场为“寡头垄断” (Oligopoly)。
中的企业个数正好是两个时,就称这种寡头垄 断为“双头垄断”(Duopoly)。
垄断竞争
与完全竞争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这是指在同类商品 的市场上,有许多生产企业,各企业在安排生产 时与完全竞争相同地、不考虑其他企业的产量, 但是各个企业的产品不同质,具有差异化的特点, 各自对应的市场需求曲线都是向右下方滑行的。
市场势力是一个企业在长期 内能够将价格提高到边际成 本以上而获取超额利润的能 力
对比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两 种极端情形,使我们理解市 场势力的基本方法。
D
Pm
E
Pc S G

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课件(共39张PPT)

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课件(共39张PPT)

满足国内市场
电子信息、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和食品饮料
消费曲线
生产曲线
进口
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第三节 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 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包括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 度化。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
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 的提高,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威性、涵盖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三、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 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 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四、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
产业间的社会再生产结构
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形成的比例关系 。 产业间的需求结构
指各个产业的消费量和投资量在需求总量中的比重。 产业间的投资结构
产业结构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产业结构的改进是经济协调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业结构的状况是经济效益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合 理化。
工业化发展阶段规律
但严格来讲,不少生产领域我们还仅仅是“加工车间”,因为很难以单纯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应有的利益和好处——— 苏州生产的美国罗技鼠标
,每只销售价约41第美元三,次中国产企业业只是分服得3务美业元;。
四、产业间的基本结构形态 产业机构发展沿着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方向演进;
➢ 标准产业分类法(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简称SIC)是为统一国 民经济统计口径而由权威部门制定和颁布的一种产业分类方法。具有权

07产业经济学

07产业经济学

罗斯托认为,经验已经证实了经济 增长中主导部门概念的合理性,即这三 种来自迅速增长部门的扩散效应的组合 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产业结构的其他效应
周振华在他的论著《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一 书中把产业结构效应分为结构关联效应、结构弹性效 应、结构成长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他在分析这些结 构效应的时候先设定了一些假定条件。他按照“同质 性”原则对产业进行定义,即一种产品由一个产业来 生产,诸多产品和诸多产业处于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中。 产业结构还存在其他一些结构效应,如供给效应和需 求效应等。
业部门就可以依据其距离创新起源的远近来确定各自
不同的相对地位。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即产业结构的变动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实现
的。
衡量产业优势地位主要有三种标准:
一是附加价值高低,附加价值高的产业就是占有优势地
位的产业; 二是产业产值,产值比重大的产业就是优势产业; 三是产业关联效应,受原材料供应影响较大的产业如果 后向关联效应大就说明它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受
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一个 国家的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其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 核心动因。惟有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结构的 转换能力,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机制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产业间优势地位的更迭 来实现的。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各个产业变动的综 合结果。它是以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为基础的,因为 只有单个产业部门的变动才会引起并导致整个产业结 构的变化。
优化配臵与再配臵,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 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包括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产业 结构优化的对象、产业结构优化的措施或手段、产业 结构优化的政策,等等。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就是要 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

产业经济学16本科第四章

产业经济学16本科第四章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二、范围经济的一般来源
范围经济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产生: 1.生产技术设备的通用性。 2.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多用途性。 3.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 4.声誉效应。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三、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 造成规模(或范围)不经济的原因主要有: 人工成本上升;激励和官僚影响;以及专门化资 源的分摊等三个方面。
第二节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因
五、规模经济与学习曲线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获得 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 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 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当人们获得经验以后, 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我们用进步比率(progress rate)来衡 量学习的效果。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 成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验。
提供的服务多样化,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则存在着 范围经济。 一般地,我们用平均成本函数的下降来定义规模经 济,而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来定义范围经济。也就 是说,如果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生产多种产品与分 离成两个或更多的企业进行生产时,整体生产的总 成本低于分离生产的总成本,则存在范围经济
三、范围经济
二、企业的适度规模
关于适度规模 理论上,一般运用平均成本曲线来确定企业的
适度规模;实践中,人们主要采用适者生存法、 工程分析法和成本-利润比较法等方法来衡量企 业的适度规模。 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平均成本法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平均成本曲线的变化过程:
我们借助于图来描述规模经济与平均成本、边 际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1.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产业经济学研究了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可能面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力量有所不同。

例如,垄断市场下企业可以通过设置高价格和限制竞争来获得超额利润,而竞争激烈的市场则要求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研究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可以帮助理解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2.资源配置与生产效率:产业经济学关注企业如何分配资源以实现最佳生产效率。

产业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学模型和统计方法来研究不同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

他们研究企业如何选择最佳生产规模、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以及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生产效率。

3.技术变革与创新:产业经济学研究了技术变革和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技术进步可以改变产业结构和组织,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产业经济学家研究创新的决定因素、创新与市场竞争的关系以及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产业经济学研究了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影响。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来鼓励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例如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竞争政策则旨在维护市场竞争,防止垄断和卡特尔行为的出现,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经济效率。

5.产业联盟与企业合作: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和产业联盟的形成。

企业可以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和市场拓展等目标。

产业经济学家关注合作行为的动机和效果,以及合作所带来的竞争和效率影响。

6.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产业经济学关注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问题。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和提供公共产品的情况。

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竞争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式干预市场,以提升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

7.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可能衰退,新兴产业可能崛起。

产业经济学家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机制和调整过程,以及相关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产业经济学研究了企业行为、市场结构和政府干预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率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多选1、产业的含义。

(1)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

(2)产业是某种同类属性的集合。

(3)产业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简答)2、由于费歇尔和克拉克子啊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作出的贡献,他们两人一起被公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3、三大产业分类法更多地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为三大类,即将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将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将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4、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经常用于研究(寡头垄断)、(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价、(企业兼并)和(反垄断)规制等问题。

名词1、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

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学科。

3、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顾名思义就是(产业)。

4、马歇尔冲突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单选)填空1、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关联方式分类法、三大产业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两大部类分类法、农轻重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等。

(简答、选择)2、三次产业分类法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

3、第三次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4、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5、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

6、(产业结构优化)是研究产业结构的目的。

7、静态分析主要考察研究对象在(某一时间点)上的现象和规律。

8、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认为系统的行为是由(系统的结构)所决定的。

9、。

10、单选1、按照这种分类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等。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产业经济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1.产业: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与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在国民经济中,从各类物质生产部门到提供各种服务的各行各业,都可以称之为产业. 产业既不是微观经济的概念,也不是宏观经济的范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经济概念。

微观企业的集合构成产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产业的集合与消费者和政府的经济活动构成国民经济. 产业经济学的任务是解释产业经济活动的规律.2.产业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分类理论、产业结构离了你、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规制和产业政策理论.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从理论前提到基本理论,再到理论应用;从产业的质的联系到量的关系;从产业的各层次、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到产业的发展. 狭义的产业结构专指产业在质上的构成及其经济技术联系;产业关联式指产业之间在量上的比例关系;产业布局则是指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 产业经济学的特点:一是研究的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研究耽搁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量,产业经济学则研究产业。

而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形成较晚。

三是产业经济学作为比较年轻的经济学分支,理论体系还不十分成熟、完善,需要研究的问题更多,发展的空间更大。

3.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人为世界时运动、变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事物之间存在着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等多方面的联系。

二、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工具:一、数学和统计学工具。

二、投入产出分析.三、社会调查和案例研究。

四、系统论。

五、博弈论.4.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从理论上看,产业经济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一门新的理论经济学科,填补了中观经济学研究的空缺,完善了理论经济学的体系,并且为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提供了新的重要理论基础。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产业经济学第四章

投入产出表的均衡关系
• 各产业的总产出=该产业的中间需求+该产业的最终需求
• 各产业的总投入=该产业的中间投入+该产业的毛附加价

• 各产业的总产出=各产业的总投入
• 各产业的中间需求合计=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合计
• 各产业的最终需求合计=各产业的毛附加价值合计
• 小结:本节主要介绍了 •■ 投入产出分析法
换关系的工具。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内生部分
最终需求部分

毛附加价值部分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诞生背景和理论渊源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投入产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魁奈“经济表”与投入产出表 • 马克思的再生产图式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与投入产出经济学 • 凯恩斯国民收入理论和投入产出经济学
第二节投入产出的理论基础
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模型是产业 关联分析的基本工具运用投入产出 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 模型来对产业间“投入”与“产出” 的数量比例关系进行分析。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表也称里昂惕夫表或产 业联系表。投入产出表是以矩阵的形式, 记录和反映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时期内 各部门之间发生的产品及服务流量和交
是相对稳定的,因此,评估(这些参数的)试验和度量(活动)就不 必每年重复进行。 ——瓦西 里· 列昂惕夫,1971
• 在产业经济学中产业关联是一个介 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之间的“中 观”领域。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 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 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它 包括如下内容:
• 一、产业间联系的纽带 • 1.产品、劳务联系 • 所谓产品、劳务联系是指在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一些产业部门为另一些产业部 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或者产业部门间相 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产品、劳务联系是 产业间最基本的联系。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产业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产业:生产经营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所组合的集合。

这些企业往往具有类似的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和经营管理等基本特性。

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政策理论、反垄断与管制理论。

第二章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和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规模不经济:因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提高的现象。

范围经济: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和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最大最佳规模:最小最佳规模:最小经济规模: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适者生存法:不同规模企业的竞争会筛选出效率较高的企业,所以,这是一种根据竞争的优胜劣汰规律,通过纵向对比,确定企业适度规模的方法。

水平一体化: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营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

垂直一体化: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混合一体化: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

多元化:多元化是特性不同的对象组合,业务的多元化指非相关、跨行业、多品类的业务组合。

第三章市场集中1、一般集中:表示在整个国民经济或全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最大若干企业所占的比重。

2、市场集中:描述特定市场的规模结构,衡量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以反映特定市场受到大型经济组织控制的状况。

3、产业集中: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前言一、课程定位和性质个量分析——微观:研究单个经济主体(企业、家庭)在市场上的行为规律。

总量分析——宏观:以国民收入理论为核心,研究国民收支平衡规律及问题解决。

产业分析的经济对象:构成国民经济总体的各子系统和各子系统之间关系的演化与发展。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经济领域中产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政策与发展规律的应用经济学科。

研究产业经济学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政策有效化、产业管理科学化均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导论掌握产业的内涵及分类方法,理解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重点:产业的概念、克拉克大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产业分类。

一、产业的内涵1.产业属于中观经济的范畴。

2.产业是具有某类共同特征的企业的集合。

3.产业伴随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4.产业具有多层次性——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二、产业的分类方法产业分类是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将企业的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分成不同的集合。

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有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结构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国际标准分类法、关联方式分类法等。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定义——克拉克大分类法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三类: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分类: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资生产部门,广义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资生产部门,广义上的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煤气、电力、供水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从第一和第二产业三场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资生产部门。

广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

产业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产业和产业经济学: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互相作用的经济活动构成的集合或系统。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互相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组织:指同一产业内公司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

这种公司间的市场关系重要涉及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产业构造和产业构造优化:产业构造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种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备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方式,或是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

产业构造优化是指推动产业构造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

产业关联:指产业间以多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产业政策:是一种国家的中央或地区政府为了其全局和长远利益而积极干预产业活动的多种政策的总和。

有效竞争: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助于维护竞争又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霍夫曼定理:指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

马歇尔冲突:产业内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与公司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产业布局: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

瓶颈产业和朝阳产业: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构造体系中未得到应有发展而已严重制约其她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产业。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时期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

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其经济含义是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

X非效率:指在垄断公司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备的低效率状态。

市场集中度:指市场上的少数公司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限度,它一般是用这几家公司的某一指标(大多数状况下用销售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比例来表达。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是指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既有公司所享有的优势。

产业经济学第4章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产业经济学第4章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4、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新特征。 所谓产业国际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即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产业国际转移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主要是生产要素差异(如劳动力成本、自然资源禀赋、产业技术水平、知识创新能力)、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国际市场状况等。产业国际转移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整合和配置。 产业国际转移的一般趋势 第一,产业国际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产业国际转移的特点 第一,产业国际转移进程加速; 第二,产业国际转移结构高度化 第三,跨国公司成为产业国际转移的主体 第四,产业国际转移方式多样化 第五,产业国际转移的区域集聚现象日益明显。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由适应性调整转入战略性调整。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第4章 产业结构及其效应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两大部类分类法
01
四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霍夫曼分类法
其他产业分类方法: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农轻重产业分类法
02
*
*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中国的产业分类
改革开放前,在产业分类和经济统计中,一直采用的是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分类法,也就是五部门分类法,将物质生产领域的国民经济活动划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 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分类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入三次产业分类法,随后国家统计局于1984年5月对中国的三次产业进行了划分,发布了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1985年5月,国家统计局确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界线,正式提出了《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随后中国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意见》,正式确立了中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次产业为农业;第二次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第三次产业指除了上述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之外的其他产业,又分为两大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和四个层次是:流通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个行业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

产业经济学4(s)

产业经济学4(s)

Ch.4 市场结构,纯竞争与垄断(market structure ,Perfect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4.1 市场结构4.1.1市场结构的测度市场结构研究市场集中的程度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市场集中度,一是一个产业的企业数目;二是产业中产出在企业中的分配。

因此对产业集中度的测度必须同时考虑这两种因素。

令i S 代表企业i 的市场份额,Q q S i i /= i=1,2,…,N, ∑=ni iS1=1最常用的有两种集中度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 )① m 个企业集中度比率(m-firm concentration ratio )(m >N ) ∑==ni im SI 1企业的排序为)...(321N m S S S S S ≥≥≥≥≥也就是说把m 个最高的份额相加 ② Herfinahl-Hirshman Index ∑==ni iHH S I 12)(比较这两种指数一般考考察4个最大厂家的集中度(1968-1982美政府用此作为兼并的指导线) ∑==414i iSI4.1.2市场的界定1、根据产品的交叉弹性2、市场结构的内生性问题3、勒纳指数及其估计霍尔(1988年)利用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的差额作为因变量,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差额以及劳动报酬占产出的比例作为因变量,利用美国20多个不同部门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在利用因变量和需求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需求价格弹性和勒纳系数之间的关系估计出这些部门的勒纳系数。

Dobbelaere (2004)利用类似的方法对比利时一些行业的勒勒纳指数做出估计。

霍尔的方法介绍如下:)ˆ(ˆL s qL μδ+= 其中,δ是产出的自然增长率,K dK q dq q-=ˆ, pqwL s L =,K dK L dL L -=ˆ,d e -=111μ,qpdp dq e d -=是需求价格弹性, d e p c p 1=-上述的回归方程式可以在给定企业生产函数的条件下,由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导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