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与自然共生教案

人与自然共生教案

人与自然共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人与自然共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自然与人类发展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文明需要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理解保护环境对于人类与自然的意义和重要性。

2、情感与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热爱大自然与生命,尊重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营造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人与自然共生的原理和实践意义。

2、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三、教学难点1、营造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人类与自然的矛盾。

2、如何落实环保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小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讨论观察,感受自然景观形成的历程和多样性程度,引出人与自然共生的话题。

2、讲授环节(20分钟)通过实例讲述,介绍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实践策略。

3、互动环节(25分钟)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小组讨论,表达各自的环保意识和承担环境责任的行动,从而培养学生从思想上到行动上的环境保护的素养和自觉性。

4、巩固环节(15分钟)通过游戏和比赛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的理解与实践,落实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五、作业1、查找自己所在地方的环保行动,宣传与参与环保项目。

2、根据班级、学校的状况,群策群力,组织开展一次环保清洁行动。

六、教学评价1、应以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的形式,观察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2、结合环保行动的实践情况,全面评价学生在环保意识,环保知识转化度以及实践情况的优劣。

七、教学资源1、环保科普书籍、宣传单。

2、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扬声器)。

3、电子白板和PPT制作软件。

总结: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和方式,而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共生的重要方法。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参与到环保项目中,推动人与自然共生的目标。

《人类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类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类与自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百态万象的自然景观以及不同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明白生命之间的互相依存。

3.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了解我们的生活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联系,引导学生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自然地理部分和环保部分。

自然地理部分主要涉及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如山川河流、森林草原、沙漠荒原、珊瑚礁、草海湖泊等,以及其中生态环境的特点、生态过程和生态问题等。

教师可以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另外,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不同生态环境展开研究,扩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范围。

环保部分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能源以及空气水质的污染控制等方面。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这些问题,来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运用小组活动、模拟演练等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问题。

2.教学方法在教育中,应当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采用观察、实验、讨论、调查、模拟演练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中,并对他们的记忆提供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教育工作者应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出一些有趣的案例,以便在理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评价在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之后,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下面的评估:1.对于自然地理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演讲、课堂讨论和口头问答等方式,来考察学生对于各种环境的了解程度。

2.对于环保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讲解以及环保互动活动等评估形式,来考察学生对于环保知识掌握的情况。

3.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组或全班进行综合评价,以衡量学生对于环保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_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课件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_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课件设计
1985 - 1997 年 , 我 国 自 然 湖 泊 总 数 减 少 了 19% , 总 面 积 缩 小 了 11% , 1952 - 2003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8亩减少至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8%。我 国沙漠化土地已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7.3%,而且,沙漠化面积还以每年2460平方千 米的速度增长,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4亿多人。我国每年遭受的强沙尘天气由20 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至了90年代的23次。我国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已占 国土面积的38.2%。水资源短缺,重要水系污染严重,全国有110多个城市严重缺 水。200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气污染是我国 目前环境问题的第一大问题。
下面是一份动物灭绝档案。有些动物我们永远没有
机会再见到了,而另一动物也正在灭绝的边缘
挣扎!
1799年 蓝马羚灭绝,原生活于南非
1876年
欧洲野马灭绝,原生活于欧洲
1942年 红鸭灭绝,原生活于印度
1948年 袋狼灭绝,原生活于澳洲
……
华南虎 仅余50只在动物园中
白鳍豚
不超过100只
大熊猫 野外生存有1000只左右
指猴
1966年曾有9只,后来命运不详
……
这些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
小结一
• 人类来源于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的 母亲。大自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阳 光、空气、水等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离开了大自然,人类就无法生存,更 谈不上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认识生态环境
20世纪重大公害事件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该事件中,5天
我思我悟
看完材料后有何感想? 保护环境可以从小事做起,我们学校 有哪些环境问题,你有哪些好的措施和建 议?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1人与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使之更为健康和美好。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本次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本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同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2.1 教学内容:2.1.1 课前准备:老师向学生展示有关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视频或图片,并与学生讨论掌握课堂重点。

2.1.2 阅读思考:老师向学生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分析文章中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1.3 课堂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4 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将通过阅读和课堂讨论中的所得,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尝试撰写一篇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并参与同桌互评,通过反复修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时间安排:2.2.1 课前准备(20分钟):视频或图片的观看以及与学生的讨论。

2.2.2 阅读思考(30分钟):向学生讲授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章。

2.2.3 课堂讨论(4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2.4 写作能力训练(60分钟):学生通过传达思想和诉求来提高写作能力,又通过反复修订来提高文章质量。

3.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方面: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快速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知识。

3.2 阅读法: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3.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与同学思想交流,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环保观点和行动计划。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2.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2.4 教学活动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

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分享自己的观点。

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法和途径。

3.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利用方法和途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必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法和途径。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分享自己的观点。

3.4 教学活动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方法和途径。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保护自然的意义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分享保护自然的经验和方法。

第二章: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培养学生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分析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能减排的实践活动,如关灯、减少用水等。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行动。

3.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存在。

第四章:水资源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状况和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水资源的状况和重要性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方法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水资源的状况和重要性,分析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实践活动,如关闭水龙头、收集雨水等。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健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分析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依赖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概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保行动的实践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的重要性。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和现状,引发学生对自然的关注。

1.4.2 讲解:讲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4.3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讨论如何做到更好地保护环境。

第二章:社会的组成与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组成,认识到社会的发展与个人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组成: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的组成和发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引发学生对社会组成的思考。

2.4.2 讲解:讲解社会的组成和发展,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4.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章: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认识到良好沟通技巧的作用。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沟通技巧:倾听、表达和交流的方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角色扮演法: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技巧。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故事或情景剧引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思考。

3.4.2 讲解:讲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沟通技巧。

3.4.3 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练习沟通技巧。

初中道德与法治_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感受大自然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对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提高鉴赏自然之美的能力,培养关爱自然、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知识】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理解人类生存与发展与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人类生存与发展与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导入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典型大自然美景图片。

探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大家先来看一组图片,听一段音乐。

(希望同学们认真观看,用心聆听)待学生充分进入大自然美妙的情景时,教师适时抛出问题:听着音乐,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感想?你爱大自然吗?对大自然有何认识?给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了解他们对大自然的感受。

学生发言,教师点拨:我们的祖国风景秀丽,江山如画,身在其中,我们无处不感到自然之美带给我们的愉悦和享受。

可是,多彩的大自然到底美在哪些方面?大自然的美给我们带来什么作用呢?二、探究合作,学习新知播放图片(考拉生存构成威胁、鹿角珊瑚受到攻击、白鲸数量减少北极狐传统领地遭入侵、)及相关物种减少的资料,引导学生想一想。

想一想:①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②自然物种减少的危害是什么?活动3:自然景观早到人为破坏出示关于公开报道的九寨沟自然景观被破坏的事,例如张纪中的《神雕侠侣》剧组破坏自然景观,利用学生年龄特点,对娱乐圈的事件格外感兴趣,感受更深刻。

引导学生思考。

想一想:谈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活动4: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播放新闻报道:《雾霾》,因为发生在身边,学生感受更为深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想一想:①什么是环境问题?②环境问题的危害是什么?活动5: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己还准备做些什么?在自己的庭院:在自己的校园:在自己的村庄(社区)三、知识整合、系统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四、收获乐园,及时反馈五、能力生成,情感升华我们要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特点:七年级学生在年龄上一般是12岁,个别有差异,按照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观点,这时的孩子正处于具体运演阶段(从六七岁左右到十一二岁左右)到形式运演阶段(十一二岁左右到十四五岁左右)的过渡期,对直观的材料很敏感,但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4.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生动直观地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其保护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4.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1. 活动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2. 活动2:小组讨论,就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展开辩论。

3. 活动3:展示学生选做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调研报告。

第二课时: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活动1:观看图表和图片,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活动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在家中观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并撰写观察报告。

第三课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1. 活动1: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活动2: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在班级内进行调查并整理数据。

3. 活动3: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 活动1: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

2. 活动2:学生设想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并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自主完成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人与自然教学设计《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环保“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教学设计理念: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

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以创新教学为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考察、调查、研究,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自然,多层面地进行观察自然,撷取信息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行为,让学生写自己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兴趣。

3、通过习作活动,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关爱生命的责任。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亲近自然的观察、体验活动。

准备相关“人与自然”的资料。

老师: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网络资源。

教学流程及设计:一、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1、播放一组自然景观图。

2、学生自由表达见闻。

(老师认真倾听,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3、说说你眼中的大自然。

(鼓励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二、激发兴趣,感悟环保之责1、课件演示:蓝色的夜空,群星璀璨,音乐响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师述:小时候,我们常常唱着这支儿歌,数天空中的星星,那些闪闪发亮的星星,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的遐想,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我们很难看见满天繁星,快乐地向我们眨眼睛,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生:是因为地球的大气资源受到污染。

2、小组交流“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生:人类滥砍滥伐,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生:工厂排放废气、废水,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生:人类破坏性地开发,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3、小组表演,激发写作欲望戴头饰的丹的顶鹤被枪击中,一个小姑娘为了救它,陷进沼泽地。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2. 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自然世界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2. 学生能够表达保护环境的意愿,并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a.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b.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c. 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 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a.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b. 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c.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a.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b. 思考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c. 创造环保项目或活动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照片、自然灾害案例及环境破坏的照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问题导入法:提出一系列与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照片,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幅照片中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你对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2. 学习环节a.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

- 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组织学生分享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 展示人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案例,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b. 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讨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分享环保项目和活动的案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愿。

- 介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c.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配套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配套教学设计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配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理论,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环境问题也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环保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深化他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思考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与自然的关系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如何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环境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行动导向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出发,制定环保行动计划,提高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六. 教学准备3.案例材料4.小组讨论表格5.环保行动计划模板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漠化等,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总结自己小组讨论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说课稿

鲁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体会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材从我国的生态环境出发,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我国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如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社会问题开始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但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限。

因此,在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知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我国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如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知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青少年如何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图片,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生态环境的现状,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态环境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鲁人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山东省曹县:孙亚钟【学习目标】1.感受大自然之美,增进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 明确美丽大自然的作用,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理解人类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保护生态的情景,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重点:人类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难点:感受大自然的作用,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大自然――生命的摇篮!人类来自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要关爱自然、享受自然,又要善待自然,不破坏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节课探讨这方面的话题。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环节二:出示目标环节三: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活动一:自主预习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64—P67,完成下面的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双色笔圈点勾画,时间5分钟。

1、大自然美在哪些美丽大自然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怎样3、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哪些为什么要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板块一:感受大自然之美活动二:交流分享自小生活在美国的小李,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未有机会回国来一次长时间的旅游。

2018年暑假,父母回国考查项目,正好带他一起在国内度过暑假。

他在网上查了旅游攻略,制定了一个从北到南的旅游路线,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浙江-广西-海南,并邀请自己家乡的朋友一起参与此次旅行。

一路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小李心中感慨万千。

1、小李一行一路走来,游览了哪些风景名胜2、结合所学知识,小李会在此次旅游中收获了什么(1)走进大自然,沉醉于秀丽的自然风光,惊叹奇妙的生物世界。

收获到大自然带给美的享受和欢乐。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教案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教案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案备课人:王彦钊学校:冶河镇中学教学内容: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6课第1课时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美丽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情感,树立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理解人类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大自然之美,培养关爱自然、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生命渗透目标】珍爱一切生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问题,坚定绝不轻言放弃自己生命的信念。

重点:人类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难点:感受大自然的作用,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何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轻松的音乐美丽的自然风光视频。

通过视频展示,初步让同学们感受到大自然之美,并且说明自然风光无限,这里能够展示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万一,以此来激发学生无限的想像。

感悟大自然美的无穷。

二、讲授新课:板书:“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感受大自然之美,人类依赖大自然。

”让学生大体了解本节课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带着问题来进行学习。

1、感受大自然之美。

①首先向学生展示美丽风景图片,在展示过程中教师解说“走进大自然,我们会沉醉于秀丽的自然风光,惊叹于奇妙的生物世界。

白云、青山、绿水,辽阔的草原、起伏的山峦、浩瀚的江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美不胜收。

”所以得出结论:大自然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带给我们欢乐。

然后分别展示美丽风景图片和美丽生物图片。

最后展示狗尾草图片。

学生惊诧于狗尾草也成了美丽一景。

隐含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是美丽的一景,也可以绽放美丽的精彩人生,为后边的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埋下伏笔。

然后板书:“享受、欢乐”。

介绍中国的名山大川,询问学生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自己记忆里的难忘景色是什么?介绍我们身边的美,使学生认识到,美就在身边,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之美。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导学案

鲁人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导学案
科目: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学设计:审核:时间:2021年10月10日编号:
第六课 关爱自然 善待自然
6.1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学习目标】
1、感受大自然之美,明确人与大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2、明确美丽大自然的作用,知道人与自然的关系;
3、掌握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明确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因。
一、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这启示我们( )
①大自然既善良又凶残,不可捉摸
②唯有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拥有充足的衣食之源
③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拥有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④人类有责任也有能力保护生态平衡
A.①②③④ BΒιβλιοθήκη 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二、合作探究
1、探究活动教材第66页
这是2021年全国大、中、小学生环保公益招贴画(图见教材)设计大赛金奖作品。欣赏这幅环保公益招贴画,思考它的内涵。
2、探究活动教材第66页
通过这一实验你想到了什么?请描述你看到的人们的生活环境。
3、探究活动教材第 67页
如果你是画面中的主人公,你会挥刀砍树吗?为什么?
①自然风光之美会激发人们对大自然深深的爱恋之情
②大自然之美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
③美丽的自然风光会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④人与大自然是完全和谐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下列语句与“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理念相一致的有(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②万物并肩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1、大自然美在哪里? 大自然的作用?
2、为什么要热爱祖国的自然风光?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包括依赖、影响和互动等方面。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工业化、城市化、污染等。

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环保法律法规及个人责任。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1.4 教学活动:观看有关人与自然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价值。

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特点和价值,分析生态环境问题。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2.4 教学活动:观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关注。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并提出实际可行的建议。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如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过度开发、浪费、污染等。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如节约用水、循环利用、绿色开采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分析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等活动增进热爱美丽大自然的情感。

通过观保护生态环墳主题览等动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的情感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能力:开展我爱家乡山和水“考察等活动学会成葛大自然之美垴养关爱自然、了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

知识:通过开展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知识等活动,知道什么是生态环境。

理解人类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字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类生存发展与大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是本项目的
教学重点
教字难点:生态环境的含义“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课:
生活回望:当你和问学们一起去踏青的时候,,听着小鸟的鸣唱,闻着小草的清香,,内心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畅所言)
教师: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做大自然的朋友,关爱自然,善待自然,我们既能充分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又能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二、新授
(一)感受大自然之美
1、观察思考:(1)游桂林,陶醉于美丽的漓江水,折服其雄伟壮观,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记忆里最难忘的景色是什么?
(2)请写下自己眼中的大自然的美与同学分享
学生谈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带给我们欢乐,带给我门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2、探究分享:你知道人类的哪些发明是受自然的启发?
学生谈感受: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示,启迪我们的智慧。

3、搜集交流:以美丽中国美好家园为庄题o收集家乡自然美景的图片与同学
分享。

学生谈感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南北自然风光各异,名山秀水数不胜数。

我门生活对家乡,对祖国深深热爱。

(二)、生态环境一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1、探究分享一:绿色即生命,你是怎么理解的?谈谈你的想法和看法。

智慧背囊1:人依赖自然,大自然是人类成长的摇篮。

人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

2、探究分享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科学家建立生物圈二号,历时八年,耗资15亿美元的科学模拟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

研究人员发现:生物圈二号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大气组成比例无法自行达到平衡,多数动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生殖,其灭绝的速度比期待的还要快。

通过这一实验你想到了什么?
智慧背囊2:生态环墳的含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态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人类才能拥有充足的衣食之源,才能欣赏到自然美和生态美,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2、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学案选择题
五、作业
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意义及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