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

合集下载

利益分配

利益分配

可见技术手段并不很靠得住,因为技术是没有道德性的。核能可以用来发电,造福人类,也可以用来造原子弹,屠杀人类;电脑可以为人类服务,也可以用来犯罪;就是一把菜刀,可以用来切菜做饭,也可以用来杀人。技术只是工具,谁掌握了技术就为谁服务。当权力垄断在一方手中,就可以任意的篡改技术手段为其自己服务,甚至可以将技术手段变成为丛林法则的工具,将技术手段变为弱肉强食的工具。谁有权力谁就能生存,无权的被淘汰。也就是说,权利可以使技术手段蜕变为与丛林法则一样可怕。
甲乙双方的地位不同,权力大小不同。假设权力被垄断在甲方手中,乙方处于权力绝对不对等的状态。于是甲方可以任意确定圆心的位置,也可以任意确定天枰的中心点;过这个任意确定的点作出的直线不会经过圆心,饼一边大一边小;天枰也可以变成不平,秤出的饼一边多一边少。由于分饼的权力被甲方垄断,他可以任意决定大小的归属,自然是大的归甲方,小的归乙方。于是,不平则鸣,乙方就要表达不满,至少有抗议的权力。但是现在甲方以稳定是大局、建设和谐社会、牺牲你一个幸福千万家、还有爱国主义等等为由,将乙方的声音压制下去。如果乙方还要表达不满,就成为群体性事件了,甲方很生气自不必说,性质严重,后果严重;破坏社会安定,甚至说你妨碍公务,将乙抓起来。
显然,应该被淘汰的不是弱势的一方,而是丛林法则本身
第二种方式,利用几何原理。前提条件说这是一张圆饼,利用几何原理,找到圆心,过圆心作一条直线,就可以平分这张饼了。这一方法看上去很好,但存在问题。
第三种方法,用天枰来秤,将饼切开,秤出公平。这种方法看上去也很好,但也存在问题。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统称为技术方法,看上去很公平。但问题随之而来:
所以,弱势的一方要反问强势的一方:你有什么权力任意的将饼分得一大一小?并且任意地将大的一块留下,或者给对方?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精选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精选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企业,若以“饼”喻之,其创设立命肇始于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画饼”,之后企业家的当然责任就是把这襁褓企业赶快抚养长大,惟有不断做大才能免于被侵袭或吞并,但在这过程中必须能让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及时享食收益,激励信心续作投资,否则画饼只能充饥,做饼空留遗恨。

可见,画饼、做饼与分饼,分别对应于企业的远景、生产和分配,画饼决定做饼,做饼成就分饼,而分饼又驱动企业新一轮的画饼与做饼,三者内生的循环构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战略决策命题。

对于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如何处理好做饼与分饼的跨期平衡,协调好两者相克相生、互为因果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企业之饼能做多大,能存多久。

做饼原理与分饼法则从表象上看,做饼就是把企业做大,不断扩大产品线、销售额、市场份额和顾客基础,但透过表象,做饼本质是企业不断地生产财富,为社会不断地增加价值,而揭示这一原理的工具就是波特的价值链,企业通过各生产环节的有序配合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物质循环。

在这过程中,存在由大到小做饼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范围最广的层次叫“产业总饼”。

产业内众多企业某种不谋而合的努力共同做大整个行业市场,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从而推动产业边界的扩大。

这种现象对于新产品和产业成长时期非常明显,中国vCd行业的先驱万燕虽是首创者,但因孤军奋战终在产品研发成功后缺少后继资金而夭折,而后期的爱多、新科、万利达因是群起作战,所以能够在几年之内在中国形成一个全球唯一的vCd行业,赚得盆满钵溢。

再如目前PC厂家开拓中国二三线市场,麦当劳和肯德基开拓中国洋快餐市场等都皆同此理,此时竞争对手需要有竞争默契,以长远利益为重,先携手创业再转向竞争。

第二层次,则是中间层面的“产业链饼”。

在行业市场总体成长到某个天花板界限时,一些野心勃勃胸怀抱负的企业开始显露其庐山面目,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领地。

《分饼》反思

《分饼》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分饼》课后反思张霞我的反思:1.概念的建立应直观概念形成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进行抽象,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特别是在引入新概念时,除了复习有关的已有概念,还要重视学生的原认知以及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自主尝试,由具体到抽象地引人新概念。

2.避免面积模型的干扰通过研读不同版本教材和参考其它的教学设计,都是以面积模型来建立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这样给学生的认知造成了障碍:把一个单位“1”平均分成4份,怎么表示出这样的5份呢?误把2个面积模型看做单位“1”,不能理解假分数表示的意义,如果利用数线(数轴)这一模型的连续性,通过数分数单位的个数,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可以通过数线(数轴)模型看出数的等价性,从数线(数轴)模型的稠密性(无数个点的集合)体会数的无穷多等。

3、带分数是假分数吗?带分数是继真、假分数学习后的另一个分数概念。

教参中这样写道:“《小学数学标准》明确规定分数加、减、乘、除法运算不含带分数。

但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容易看出它的大小,有利于培养学生关于分数的数感。

因此,还有必要学习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那么,带分数是假分数吗?通过查阅资料,我得到这些五花八门的解释,细细看来,倒也都很在理,现整理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解释一:《教参》中这样写道: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即分数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外一种写法。

但是,带分数只能是某些假分数的另一种写法,像3/2、8/7可以表示为带分数,而像2/2、4/2等就不能表示为带分数。

解释二:带分数是特殊的假分数。

即分数分类时必须把带分数分到假分数一类,但多数时我们最好说它是带分数。

就像虽然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但多数时候最好还是说正方形。

但如果说带分数是特殊的假分数,那么整数也可以化成假分数,是否也可以说整数也是特殊的假分数呢?解释三:根据定义,“带分数”是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合成的数,实际上是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

关于民主的案例

关于民主的案例

关于民主的案例1.分饼的政治学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政治学:两个贪心饿鬼要分一个饼吃。

而这俩都不是省油的灯,谁要怀疑他少分了一丁点都跟你没完。

你说他们应该怎样切才公平?很多人会想,这还不简单。

从正中二一添做五,平均主义。

因为这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

行不行?可你忘了,这两人拿到自己那一半时,眼睛还会盯着另一半。

心想他那半拉子里夹的是花旗参,我这半里一定是萝卜干。

我非干他不可!我们中国人号称文明悠久,聪明过人。

可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想清楚这么个简单问题。

五千年过去了,我们的思路还停留在盼包公转世,或哀求当政者“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

”眼巴巴地期望分饼人刀下留情,让我等还有活路。

还有一批文人甚至摇唇鼓舌,说只要经济发展而把饼做大点,怎么腐败分法都行。

听得我都要吐。

马克思的分法是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可惜他治学缺乏严谨,搞不清楚到底怎么按劳分配,谁来分配。

其门徒也不闹明白,胡来一气。

留下一个永远理不清的烂摊子。

老马及后来的小马们,似乎也觉得不对。

因此又有更荒谬的解决办法:把这两个小气鬼改造成共产主义新人。

于是怎么分都无所谓啦。

也不想想做不做得到。

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有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分权制衡!两人只要说清楚,一个动刀子切,另一个先挑。

切者不能挑而挑者不能切。

自然天下太平(即公平)。

别搞错了。

切饼者完全可以是个傻帽,自做聪明把饼分得一半大一半小。

当他发现剩下给他的是小的那一块,他只能煽自个儿的耳刮子。

挑饼的仍然可以发现,他挑的那半夹着萝卜干而另一块里有花旗参。

他跺脚咬牙恨的也是自己怎么不挑那一头。

这就是公平!公平是唯心而不是唯物。

于是当分饼制度一旦建立,这饼必越分越合理。

相反,只要切饼人有权先挑,而且这家伙又终身制,即使他当初的确是圣贤,这饼也只会越分越不均。

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明白,为什么美国200多年来越来越廉洁?就因为美国的国父们立下了三权分立的分饼制度。

社会主义核心管理观总结分析分饼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管理观总结分析分饼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管理观总结分析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管理分饼问题
1、画的饼看谁先抢到手,这是资本主义的管理普遍认知的方法、目的和法则。

2、画的饼人人都能得到,这是社会主义的管理普遍认知的方法、哲理和真理。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我们社会主义管理是具有哲学上的统筹思考。

哲学上思考往往来源于我们现实中的生活。

究竟哪种管理思想才可以实现?一个很显然的答案:社会主义管理才可以真正地实现饼的分配问题!
在我们社会主义管理事业中,人人必须要有这种认识!不然,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就会处在危险之内。

自从有了这种社会主义的认识论之后,永远保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我们就会明白:理想必将会照进现实,理想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一定就会实现。

分饼的政治学

分饼的政治学

分饼的政治学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政治学:两个贪心饿鬼要分一个饼吃。

而这俩都不是省油的灯,谁要怀疑他少分了一丁点都跟你没完。

你说他们应该怎样切才公平?很多人会想,这还不简单。

从正中二一添做五,平均主义。

因为这世界不患寡而患不均。

行不行?可你忘了,这两人拿到自己那一半时,眼睛还会盯着另一半。

心想他那半拉子里夹的是花旗参,我这半里一定是萝卜干。

我非干他不可!我们中国人号称文明悠久,聪明过人。

可我们到今天还没有想清楚这么个简单问题。

五千年过去了,我们的思路还停留在盼包公转世,或哀求当政者“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

”眼巴巴地期望分饼人刀下留情,让我等还有活路。

还有一批文人甚至摇唇鼓舌,说只要经济发展而把饼做大点,怎么腐败分法都行。

听得我都要吐。

马克思的分法是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可惜他治学缺乏严谨,搞不清楚到底怎么按劳分配,谁来分配。

其门徒也不闹明白,胡来一气。

留下一个永远理不清的烂摊子。

老马及后来的小马们,似乎也觉得不对。

因此又有更荒谬的解决办法:把这两个小气鬼改造成共产主义新人。

于是怎么分都无所谓啦。

也不想想做不做得到。

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有着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答案:分权制衡!两人只要说清楚,一个动刀子切,另一个先挑。

切者不能挑而挑者不能切。

自然天下太平(即公平)。

别搞错了。

切饼者完全可以是个傻帽,自做聪明把饼分得一半大一半小。

当他发现剩下给他的是小的那一块,他只能煽自个儿的耳刮子。

挑饼的仍然可以发现,他挑的那半夹着萝卜干而另一块里有花旗参。

他跺脚咬牙恨的也是自己怎么不挑那一头。

这就是公平!公平是唯心而不是唯物。

于是当分饼制度一旦建立,这饼必越分越合理。

相反,只要切饼人有权先挑,而且这家伙又终身制,即使他当初的确是圣贤,这饼也只会越分越不均。

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明白,为什么美国200多年来越来越廉洁?就因为美国的国父们立下了三权分立的分饼制度。

这个制度不在于消灭人的恶习,却迫使人为私利求公平。

分饼问题的小思考

分饼问题的小思考

这是我在人人上看到的一个有趣的经济学问题。

我以我们食堂的牛肉饼为例阐释一下这个问题。

现在有两个贪心的饿鬼要分一个牛肉饼,他们互不相让,谁也不肯吃亏。

这种情况下应怎样分饼才公平?一般人马上就会反应过来,这还不简单,平均主义,一人一半。

可是你太天真了,因为并不是每一瓶牛奶都叫特仑苏,所以也并不是每一个牛肉饼都叫牛肉饼。

就好像食堂的牛肉饼八成是萝卜饼一样。

我们可以预见,两人拿到自己那一半时,眼睛还会盯着另一半。

心想他那半里夹的是仅有的几粒牛肉,我这半里一定全是萝卜。

我非揍他不可!由此可见这样看似公平的分法实际上并不能确保真正的公平。

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分配它呢?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在美国教书的数学博士!作者自称花费30年时间研究马克思主义!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分权制衡!具体来说就是两人分饼之前只要说清楚,一个动刀子切,另一个动手先挑。

切者不能挑而挑者不能切。

自然就确保公平了。

这样,切饼者即使是个傻帽,自做聪明把饼分得一半大一半小。

但当他发现剩下给他的是小的那一块,他只能煽自个儿耳光。

挑饼的仍然可以发现,他挑的那半夹着萝卜而另一块里有牛肉粒。

他也只能恨自己怎么不挑那一头。

我们可以看到原本敌意的双方在这种分法下都将忍气吞声。

通过这个问题的回答博士其实是想告诉我们公平是唯心而不是唯物!再看看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思维,无外乎寄希望于分饼的人,只求统治者能手下留情,留自己一杯活命的羹。

更有甚者,说只要经济发展把饼做大些,怎么腐败分发都行。

可是饼再大也养不起那些贪官一天比一天肥腻的肚皮。

还有人视马克思主义为圭臬,马克思的理论是先“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可惜他也搞不清楚到底怎么按劳分配,谁来分配。

其门徒也不闹明白,胡来一气。

留下一个永远理不清的烂摊子。

老马及后来的小马们,似乎也觉得不对。

因此又有更荒谬的解决办法:把这两个小气鬼改造成共产主义新人。

于是怎么分都无所谓啦。

可是他们并没有考虑到它的可行性,不然我们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早应该实现了。

借烙饼问题悟思想真谛——“烙饼问题”教学思考

借烙饼问题悟思想真谛——“烙饼问题”教学思考

借烙饼问题悟思想真谛——“烙饼问题”教学思考《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容易找到,而且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问题”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比较典型的数学问题之一,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优化问题。

教材借助“烙饼”这件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带领学生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找寻最优方案,从而体会到优化思想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授”已不是最佳之选,学生也未必会买这个人情。

基于此,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能真正收获到“烙饼问题”中的“真谛”便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关键。

笔者做了以下思考。

思考一:从几张饼入手最佳?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知识的传递更是由浅入深的。

教材中例题的安排是让学生研究三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这样直接出示核心问题的目的,无非是想明确烙三张饼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精彩的课堂都有一个精彩的引入,一节成功的课必需有一个好的开始。

因这节课的引入具有铺垫作用,收集了几类教学设计,大体分为:1.从一张饼入手明确一张饼的烙法,既是对“两面都要烙”这个数学信息的内化理解,更是对学生提高烙饼问题兴趣的关键所在。

从一张到两张,全面顾及了各个层面的学生,让学生在课始就能体会成功的乐趣,对“数学广角”的内容产生兴趣,打破了以往对其存在的各种畏惧心理,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即使后来遇到了困难,也会对之前的成功印象深刻,对烙饼问题便会不再陌生。

1.从两张饼入手一张饼和两张饼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明确“两面都要烙”,既然目标相同,直接跳过一张饼,显得课程设计不那么古板,更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

大部分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能很快说出两张饼的优化烙法,这样既点到了主题,同时也调动了气氛,还节省了时间。

分饼原理之玄机

分饼原理之玄机

分饼原理之玄机
刚来美国的时候,网上就有很多牛人大谈政治哲学,说起来头头是道,仿佛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记得当时就有牛人谈分饼原理,说一个饼要是由一个人既切又分,就很难公平。

要是由一个人负责切,一个人负责分,另一个人负责监督,切的人不能分,分的人不能切,就会很公平啦。

听起来确实完美无缺,楼下的掌声数不清,居然没有一个人有些许不同意见的。

这位牛人于是还引伸出,这么简单的道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咋就搞不明白,老马怎么也就那水平。

为了显示自己逻辑的严密,那个学数学的牛人还搬出自己导师来,说自己的导师从来要求极为严格,小小的讲座都得推敲好几次。

听起来确实不错,一个饼是不能由一个人既切又分的,那样必然产生严重的不公平。

但这三人的分法就公平么?当时彼箱子看了,差点笑翻。

你要牛气,也别把自己导师搬出来,你就不害怕丢自己导师的丑?为什么呢?这三人分饼真有这么简单么?比方说,这三个人中要是有一个具有超强实力呢?那说好的规则还有用么?要是其中两个是大人,另一个是傻乎乎的小孩呢?再说,要是其中两个私下有什么交易呢?还会有公平吗?再回到现实,要是一个大饼由3个大人和97个小孩分,其中一个大人负责切,一个大人负责分,另一个大人负责监督,其他97个小孩站在外圈睁着大眼睛看着,那么分配公平吗?是的,97个小孩都睁着大眼睛看了,好像非常公平合理,但他们能看得清站着切饼和分饼的大人们的活动吗?至少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那些小孩,以为自己看得真切,觉得过程完美无缺,其实永远都是小孩。

至少彼箱子是不太相信这种看起来非常公平合理的分饼哲学的,因为彼箱子永远是那圈外的一个小孩。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精选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精选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企业,若以“饼”喻之,其创设立命肇始于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画饼”,之后企业家的当然责任就是把这襁褓企业赶快抚养长大,惟有不断做大才能免于被侵袭或吞并,但在这过程中必须能让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及时享食收益,激励信心续作投资,否则画饼只能充饥,做饼空留遗恨。

可见,画饼、做饼与分饼,分别对应于企业的远景、生产和分配,画饼决定做饼,做饼成就分饼,而分饼又驱动企业新一轮的画饼与做饼,三者内生的循环构成了企业成长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战略决策命题。

对于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如何处理好做饼与分饼的跨期平衡,协调好两者相克相生、互为因果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企业之饼能做多大,能存多久。

做饼原理与分饼法则从表象上看,做饼就是把企业做大,不断扩大产品线、销售额、市场份额和顾客基础,但透过表象,做饼本质是企业不断地生产财富,为社会不断地增加价值,而揭示这一原理的工具就是波特的价值链,企业通过各生产环节的有序配合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物质循环。

在这过程中,存在由大到小做饼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范围最广的层次叫“产业总饼”。

产业内众多企业某种不谋而合的努力共同做大整个行业市场,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从而推动产业边界的扩大。

这种现象对于新产品和产业成长时期非常明显,中国vCd行业的先驱万燕虽是首创者,但因孤军奋战终在产品研发成功后缺少后继资金而夭折,而后期的爱多、新科、万利达因是群起作战,所以能够在几年之内在中国形成一个全球唯一的vCd行业,赚得盆满钵溢。

再如目前PC厂家开拓中国二三线市场,麦当劳和肯德基开拓中国洋快餐市场等都皆同此理,此时竞争对手需要有竞争默契,以长远利益为重,先携手创业再转向竞争。

第二层次,则是中间层面的“产业链饼”。

在行业市场总体成长到某个天花板界限时,一些野心勃勃胸怀抱负的企业开始显露其庐山面目,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领地。

《分饼》分数的意义

《分饼》分数的意义

《分饼》分数的意义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的一种方法。

在数学中,分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计算和测量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分数的应用,例如饼的分割、金钱的分配等等。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问题,分饼,并探讨分数的意义。

将一个饼切成若干份,这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一个游戏。

这里所说的饼,可以是实际的食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模型,具体形状不限。

游戏的规则是由一个人将饼切成若干份,并将其分给其他人,每个人都能公平地得到一份。

在这个过程中,分数的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将饼切成若干个相等的部分。

如果我们将饼切成两份,每份都是饼的一半,那么每个人就可以得到1/2的饼。

同样地,如果将饼切成三份,每个人就可以得到1/3的饼,以此类推。

这里,分数就表示了每个人所得到的饼的部分,即饼的份额。

然而,分饼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将饼按照一定比例切割,还需要考虑到每个人所需的饼的量。

这就引出了分数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个人需要得到的饼的份额取决于他所占整体的比例。

例如,如果有两个人平均分一块饼,他们每人得到的饼的分数都是1/2、而如果有三个人平均分一块饼,他们每人得到的饼的分数就变为1/3、换句话说,每个人所得到的饼的份额由分母表示,而整体被分成的份数由分子表示。

分数还能够表示比例关系。

在分饼的过程中,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将饼切成四份,其中两份给了一个人,剩下的两份给了另一个人,那么每个人得到的饼的分数就变成了2/4、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简化分数来得到更直观的结果。

2/4可以简化为1/2,表示两个人平均分了一块饼。

通过简化分数,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比较不同的比例关系。

此外,分数还能够表示数字的大小和大小关系。

例如,如果一个人得到了3/4的饼,而另一个人只得到了1/4的饼,我们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前者得到的饼的份额比后者多。

分数的分母表示了一个整体被分成的份数,而分子表示了所分得的部分的大小。

企业管理的两大问题:做饼与分饼共49页文档

企业管理的两大问题:做饼与分饼共49页文档
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王孝德2:优化——烙饼问题

王孝德2:优化——烙饼问题
统筹与优化
烙饼问题
高里小学 王孝德
第一步:
从整体去考虑, 创造多种解决方 案。
第二步: 选择最佳方案, 节约资源和时间。
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 创立了统筹与优化
饼数 烙饼的方法
2 3 4 5 6
7
两张饼同时烙
烙饼的次数 最少所用的时间 2×3=6 2 3 ×3=9 4 5 6 7
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 3
分成2张和2张
分成2张和3张 分成2张、2张、2张 分成2张、2张、3张
4×3=12
5×3=15 6×3=18 7×3=21 8×3=24 9×3=27 10×3=30
8 9 10 ------
分成2张、2张、2张、2张 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成2张、2张、2张、3张 9
分成2张、2张、2张、2张、2张
10
烙饼最少所用的时间=饼数(1张除外)×每面烙的时间(3分钟)
课堂练习
1、锅里一次煮熟一个鸡蛋需要10分 钟,一次煮熟10个鸡蛋至少需要( )分钟。 2、锅里每次最多煮2个鱼,每面煮 熟需要5分钟,3条鱼煮熟至少需要 ( )分钟。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有什么收获?

pie 定理 -回复

pie 定理 -回复

pie 定理-回复《Pie定理》:揭示美食与人生的奥秘中括号内的内容,“Pie 定理”,将在本文中成为我们的主题。

Pie(派)是一种美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客。

派的制作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技巧,与之相伴的是人们对美味、快乐和满足的追求。

然而,这种追求并不仅仅是在食物层面上,它深深融入到我们的人生之中。

本文将以Pie 为切入点,逐步回答这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

第一步,我们来探讨派的制作过程。

制作一个美味的派需要精确的比例和经验丰富的厨师。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各种食材,如面粉、黄油、糖和水。

将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仔细按照指定的比例搅拌,直到形成均匀的面糊。

接下来,将面糊压平,制作成饼皮。

然后,根据派的种类,将各种水果、蔬菜或肉类填入派壳中。

最后,将制作好的饼皮盖在馅料上,并在表面划线或涂抹蛋液,使其变得金黄诱人。

将派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烘烤一段时间,直到呈现出美丽的金黄色。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人生的层面上。

人生也需要我们的精心安排和控制。

就像制作派一样,我们需要准备各种资源和工具,以便在各个方面取得成功。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并在人生的“面糊”中混合各种元素,建立坚实的基础。

然后,我们需要将我们的梦想、目标和愿望填充到我们的人生派壳中。

这些愿望可以是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或个人成长的追求。

最后,我们要努力达到这些目标,就像将饼皮放在馅料上一样,全力以赴地实现我们的梦想,并通过学习、工作、付出和成长来烘烤我们的人生。

然而,在制作派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个重要的技巧:保持平衡。

如果饼皮太湿,我们的派就会塌陷;如果饼皮太干,又会变得脆弱易碎。

同样地,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也需要平衡各个方面:工作与生活、进取与放松、独立与团队合作等等。

只有当我们在这些不同的领域中保持平衡,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完整、有趣和充实。

而此时,我们已经深入到Pie定理的核心,即:人生就像是一块派,我们是派的主创者和掌握者,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调配,不断追求平衡和满足,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饼子道德原则

饼子道德原则

饼子道德原则两个女孩得到一块饼子,要分而食之,即每个人各得一半,其中一个女孩会对另一个女孩说:“你来分,我来选;要不我来分,你选。

”这样,分饼不均肯定要吃亏,因为另一个必先取走的较大的一块;为此,她只有平均分,结果对两个人都公正的。

笔者仔细品味这两个孩子分饼子的做法,实在是太高明了,一个人想要私心,为自己多分一点,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多分,就被另一个选走,这样反给另一个办成好事。

工作的规则和自由的选择使得两个女孩不管哪一个来分,都是公平的。

就如黄卧云所说的:“她们首先确立了一个一致同意的规则,即你来分,我来选,要么我来分,你来选。

第二,在她们共同的同意规则中,包含了分权制衡和自由选择等重要的政府组织原则。

分和选分开,既是分权,又是制衡。

掌握分饼权的人不得限制另一个的自由选择。

”这里,两个女孩要实现公平的分饼,其中一个隐含的前提条件就是这两个女孩必须遵守她们共同约定的规则,否则,也是不公平的,比如其中的一个女孩力气大,自己先分,而后抢去大的一块。

这样,以暴力为后盾的分配就会破坏正义的公平。

其实,我们如今的官场用人上,不是没有共同的公平规则,而是存在着对这种规则不遵守的严重问题。

同时,在不遵守规则的同时,还创造了所谓的“潜规则”,就是“跑官要官”,向自己的上级领导和选举群众“表示表示”,就是仲祖文所说的:“近年来,每逢换届选举或集中提拔调整干部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心思格外活泛。

他们挖空心思,不择手段,以各种方式到处拉票:有的四处联络,拉帮结伙;有的传播小道消息,编造谣言,诋毁他人,抬高自己;有的甚至送钱送物,明目张胆搞贿选。

这些投机钻营行为,干扰了推荐人、选举人意志的正常表达,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败坏了党风政风。

”党的是在探索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和民主建设方面形成了纲领性的文件。

同时,在选人用人方面,国家也出台了不少法规文件;可是我们国家在选人用人上就是存在种种不规则和“潜规则”,拉选票、跑官要官现象屡禁屡犯。

分饼故事引发创新思想

分饼故事引发创新思想

分饼故事引发创新思想
两个人只有一块饼,他们要平均分配,但都怕给对方占便宜。

所以在如何分配问题上进行一番争吵。

他们找来了物理学家、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解决这个问题。

物理学家给他们提供了一套方案,先研究一下饼的均匀分布,重量,再用精确的度量器找到好的分割线来切割平分。

管理学家想了想,说不如来个激励法或者抓阄法更简单,来个比赛谁赢谁得饼或者抓阄看运气!两人听了两位专家的话摇摇头,如果用物理学家的方法,一来太麻烦,二来再怎么样也会有偏差。

如果用管理学家的方法肯定有人吃不到饼的。

这时经济学家开口了,不如一个来分饼,分饼的人不能先挑饼,给另一个先挑。

两人仔细想了想,同意了经济学家的提议。

创新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无非就是分三种:1,技术创新2,管理创新3,机制创新。

现在谈得多的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而机制创新往往被忽略了!上面小故事的解决方案就是用机制创新的典例。

拿刀切割分饼的人由于是对方先挑饼,他必须尽力使饼分的均匀。

虽说是对方来挑,但切的是自己,所以会同意这种方法。

先挑的人,虽说是对方来切,自己可以先挑,他当然也乐意啦!这就是一个机制的创新,他定了使大家都觉得公平的解决方法,而且这个方法简单得只是一个制度,规则的变动!!!
这就是机制创新的精妙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逻辑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企业,若以“饼”喻之,其创设立命肇始于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画饼”,之后企业家的当然责任就是把这襁褓企业赶快抚养长大,惟有不断做大才能免于被侵袭或吞并,但在这过程当中必须能让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合作伙伴、竞争对手、顾客)及时享食收益,激励信心续作投资,否则画饼只能充饥,做饼空留遗恨。

可见,画饼、做饼与分饼,分别对应于企业的远景、生产和分配,画饼决定做饼,做饼成就分饼,而分饼又驱动企业新一轮的画饼与做饼,三者内生的循环构成了企业成长过程当中最为核心的战略决策命题。

对于企业经营者,特别是创业者来说,如何处理好做饼与分饼的跨期平衡,协调好两者相克相生、互为因果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企业之饼能做多大,能存多久。

做饼原理与分饼法则从表象上看,做饼就是把企业做大,不断扩大产品线、销售额、市场份额和顾客基础,但透过表象,做饼本质是企业不断地生产财富,为社会不断地增加价值,而揭示这一原理的工具就是波特的价值链,企业通过各生产环节的有序配合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物质循环。

在这过程当中,存在由大到小做饼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范围最广的层次叫“产业总饼”。

产业内众多企业某种不谋而合的努力共同做大整个行业市场,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从而推动产业边界的扩大。

这种现象对于新产品和产业成长时期非常明显,中国VCD行业的先驱万燕虽是首创者,但因孤军奋战终在产品研发成功后缺少后继资金而夭折,而后期的爱多、新科、万利达因是群起作战,所以能够在几年之内在中国形成一个全球唯一的VCD行业,赚得盆满钵溢。

再如目前PC厂家开拓中国二三线市场,麦当劳和肯德基开拓中国洋快餐市场等都皆同此理,此时竞争对手需要有竞争默契,以长远利益为重,先携手创业再转向竞争。

第二层次,则是中间层面的“产业链饼”。

在行业市场总体成长到某个天花板界限时,一些野心勃勃胸怀抱负的企业开始显露其庐山面目,抢夺竞争对手的市场领地。

这种竞争能力的最终体现是顾客的认可与忠诚,要么你能够用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的产品,要么你能在相同价格下给顾客差异化的价值和利益。

而这种终端的竞争优势并非一家企业独自完成,它依赖于整个产业链的流程规划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协调运作能力。

所以,产业链内的企业是竞争共同体,它们共同做饼的大小决定了最终能够给予顾客饼的份额,进而也决定了顾客行使上帝的权利向着谁——选择哪家企业的产品。

第三层次,是基础层面的“企业单元饼”。

产权经济学派把企业视为一组契约的集合体,阿尔钦等人认为,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因为它比单个的私产所有者的生产能更好地利用他们的比较优势;而核心竞争力观点则把企业看成一个能力体系,是创造新增的、新颖的专业能力的力量源泉。

因此,企业本质上是员工、企业家、股东等之间形成的一个契约体,同时它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获利能力的集合体。

企业永续发展需要三方之间的平衡,它需要股东投资者的信心与资本,需要经营者与员工的智慧与努力,也需要企业自身慢慢形成具有精神内核与文化灵魂的商业生命体,但三方之间同样又存在相互之间的博弈,企业股东想要资本投资的收益,企业自身则想不断成长,企业员工需要适当激励。

企业在每年既定的盈余中如何分配以激励所有的利益方和达成“先做大饼再分饼”的共识,如何留成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储存粮草弹药,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决策远见与技巧的考验,在每年的报表出炉前都需要仔细权衡反复思量。

当所有做饼的努力完成后,饼之大小已经决定,也就决定了产业终端能够给予顾客的价格,接下来的分饼是在饼的总量和饼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企业各利益相关方的划分。

首先,产业的总需求量决定了产业边界与总体规模;其次,产业链之间的合作能力决定了该链最终与顾客的博弈中所获得的利益饼大小,当然也就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合作伙伴能够参与分配享食的成果。

因此,身处在一个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中占有份额较小的饼可能比身处在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中份额较大的饼仍然要大,因为大饼决定了小饼;其二,任何一对买卖双方在既有饼中分得的份额大小则决定于双方博弈力量的大小,毫无疑问,承担更大风险与拥有更大话语权的一方将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

做饼与分饼的哲学意义企业作为一个市场主体,其生存成长依赖于周围利益关系网络生态的匹配与支持,因此做饼与分饼可以理解为一个生命体与外界环境不断的能量交换与协同蜕变的过程。

根据做饼与分饼两个逻辑过程的一般关系,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两个具有哲学意义的观点:一、舍得的平衡:从企业存在目的论看,做饼是过程,分饼是结果;那么舍与得就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舍是过程,通过舍构造和谐的企业内外生态系统,更容易达成得的结果。

因此,企业必须要有分饼的气度与策略,分饼分得合理与否将直接决定企业赖以立足的生态是继续成为成长力量的源泉还是变为走向衰亡的诱因。

然而,现实中很多创业型企业家缺少分饼的意识与气度,只懂得敛财,不懂得散财,造成创业伙伴之间的背离,与供应商的反目,与竞争对手一味的敌对等等。

事实上,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只有散财才能赚钱,只有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这对商业实战的启示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否要一味杀价以获得当前节约的成本;对于竞争者,是否要如微软一样将竞争对手逼入绝境制之死地?对于当地政府与公众,是闷声赚钱还是主动承担社会公民道德义务主动捐助回馈社会?对于员工,是成本节流的对象还是资本挖掘的潜力?对于顾客,是对立交易的对象还是可以合作的加盟方?做饼与分饼的抉择,尽在舍得之间的妙境,这种拿捏与平衡反映的是企业决策者的胸襟气度与哲学理念。

二、竞合的二重性:创造价值(做饼)必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而如何分配所创造的价值(分饼)自然面临竞争,即“合作造饼,竞争分饼” 。

但其实,在任何一种合作关系中,均存在”做饼”与”分饼”的二重性和两难困境,企业之间的关系总是竞争与合作的混合体,而非传统的”做饼时合作,分饼时竞争”单维观点。

录像机产业与电影产业之间一开始谁都认为存在相互替代的竞争,可事实上却又形成了某种相互之间的依赖;所有的航空公司之间市场的争夺是零和的博弈,但在联合采购波音的机型时又形成联盟之间的关系;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等手机厂商共用明基、伟创力等OEM厂家的生产线,甚至通用汽车可以利用TOYOTA在美国的生产线进行生产;在电子商务时代,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抛弃成见联合打造网上汽车零部件采购平台COVISINT,但在利益与规则机制上必然存在争夺;这些事实都说明任何一种商业关系没有绝对的竞争或者合作,关键是要练就在不同的时机与环境下合作与竞争中的腾挪转移策略。

做饼与分饼的策略启示在明晰企业做饼与分饼的一般原理与哲学逻辑后,可以认为有关这两者之间任何决策都涉及企业战略层面的成长策略,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关键是要在企业成长过程当中获得做饼与分饼的跨期动态平衡,避免各种成长危机。

仔细探究,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生存的商业生态中存在以下四种最为基本的做饼与分饼的利益博弈双方: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以及企业内部各利益方之间。

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包括与供应商、渠道经销商以及互补供应商,企业与这些企业之间最为明朗的就是合作关系,它们身处同一产业链,具有共同的利益理想,比较容易达成先相互把饼做大的意愿。

现实的商业思想如网络组织理论、北欧IMP(国际营销与采购)集团等也支持企业之间的联盟合作,现代商战不再是企业之间单打独斗,而是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网络之间的连接能力决定了产业链终端的制胜能力,而IT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则为这种连接与合作提供了基础设施的支持。

它们之间的分饼机制应是基于相互信任、坦诚的契约合同,根据合同来具体分配收益。

对于与互补型合作伙伴之间关系的策略选择来说,除了常规的联盟以及购并外,内勒巴夫和布兰登勃格在《合作竞争》中指出还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来联盟:减少重复和浪费;借助彼此核心竞争力(如英特尔与联邦快递之间的伙伴关系);创造新机会(宝洁公司与竞争对手合作进行新产品研发)。

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依照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策略,在产业创始与成长阶段,需要共同做饼,合作大于竞争;而在产业成长后期和成熟期,则是分饼大于做饼,主要是竞争,偶有合作,如中国DVD厂家建立新的产业标准,中国家电厂商为了遏制恶性价格战对产业的损害所达成的协议等。

实际上,成功的企业或企业家,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当竞争对手忙于分饼时,他在做饼上投入更大的精力来谋求创新与突破。

这种关系内在的分饼机制就是实力说话,谁强就能抢到更多的利益之饼,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存在于一种比较稳定有序结构的产业环境中,竞争对手之间有一种相互的默契,不会轻易去攻占对方的市场,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百年竞合,对于这种策略途径,需要灵活应变,大家心照不宣,需则合之,斗则分之。

对于许多产业领袖来说,则需要寻找到一些安分守己、填补空隙市场的好的竞争对手。

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做饼与分饼,传统的营销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交易,它把顾客看成是被动消极的对手,需要企业花费额外的努力才能争取到顾客掏腰包,这样也就形成了直接的分饼关系,其分饼机制就是价格,企业和顾客之间就是无休止的价格谈判,但是当顾客愿意来一起做饼的时候,它对分饼机制(价格)就不敏感。

普拉哈拉德(Prahalad)等学者提出了一个策略思维,将顾客变成企业核心能力的组成部分,让顾客参与到企业新产品开发、设计与市场的创造,比如微软让顾客来检测WINDOWS2000版软件,顾客直接提出的建议为企业节省了将近500万美金,思科让顾客在网上相互之间解答疑难,这样直接节省了企业的成本,又极大地提升了顾客的参与感。

将顾客参与到企业做饼来的途径有三种,一是顾客忠诚计划,现在许多服务企业设计顾客忠诚计划或VIP计划,目的就是在各个方面提升顾客与企业之间的情感维系;二是顾客定制,直接为顾客度身定做不仅满足了顾客需求,而且削弱他们的价格敏感度;三是与顾客对话,企业真正做到以顾客为中心,在企业的各个层面都能够不断倾听顾客的心声与需求。

企业内部各利益方之间的做饼与分饼,做饼是共同理想和根本问题,这一点比上述三种类型都强烈,毕竟他们是怀着这种共同做饼的理想才走到一起的,关键是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当中,用必要的分饼来激励维持大家共同做饼的愿望与合作。

具体在分饼机制的选择上很难具体判断各利益主体对所做贡献的认知和利益偏好,这其中股东(合伙人)与员工之间又存在差别,前者更多的具有长期收益回报导向,股利分配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结构和经营政策;而后者更多的是考虑自身短暂雇佣期内的现金回报、股权激励等。

同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也在争夺着它未来持续发展的资金和资源,也就是说在股东获利需求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个策略平衡,这种平衡的把握在不同行业或公司可能不同,比如高科技公司可能会选择低股利,如微软长期以来一直不派发股利,维持巨额的现金储备来应对未来的风险;而对于普通的成熟行业如消费品公司,则需要保持稳定的股利政策来维持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信心,且这种保持是长期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