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望天门山》说课稿

合集下载

【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

【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

【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望天门山》。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展现了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江水的浩荡奔流。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豪放洒脱的精神气质。

这首诗在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也是培养学生语感、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良好素材。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古诗,对古诗的形式和韵律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诗中意境的感悟和诗人情感的体会,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景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天门山的雄伟壮观和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豁达开阔的胸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中的美景和情感。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说课稿)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古诗三首(说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至、孤、帆”5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5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二、说教学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背诵本首诗《望天门山》,因为之前在诵读古诗中已读过,有的学生也已会背诵。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天门山的壮美景色以及山下的农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展望自身的感慨之情。

本文将对《望天门山》进行说课。

一、背景与目标群体《望天门山》是李白唐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适合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阅读与理解。

通过本文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欣赏李白的诗歌艺术,并培养对自然景物的赏析能力。

二、内容分析1. 内容概述《望天门山》共四十五字,全诗描绘了诗人望着巍峨的天门山,从翠峰上俯瞰山下的农田景象,感慨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

诗人以壮丽的山水和丰饶的农田为背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景仰与对人生的思考。

2. 结构分析《望天门山》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描绘天门山和山下的农田景色,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文场景的和谐融合。

诗中还融入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抒发,从而加深了诗的思想内涵。

3. 语言特点《望天门山》语言简练,形象生动,运用了大量的描写手法,如用“高天”、“峨峨”、“万壑”等词语描绘山峰的高耸和壮丽;用“麦秋”、“稻花香里说丰年”等词语描绘农田的丰收和人间的安宁。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望天门山》,让学生了解李白以山水田园为题材的诗歌创作风格;掌握诗中的主题、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感受自然景物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珍惜;激发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兴趣和对人生的思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思考。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生哲理的手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重新感受到李白笔下的山水画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望天门山》的背景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山水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本课学习。

《望天门山》说课稿(合集6篇)

《望天门山》说课稿(合集6篇)

《望天门山》说课稿(合集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望天门山》说课稿(合集6篇)《望天门山》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望天门山》说课稿6篇

《望天门山》说课稿6篇

《望天门山》说课稿6篇《望天门山》说课稿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天门山》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天门山》说课稿1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所以我们的教材从第二册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量虽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材料。

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而且“欣赏意境”的训练在许多老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疏忽。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二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也是学生在本册中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望天门山》(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望天门山(说课稿)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本文本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选自儿童文学作品《小兵张嘎》。

本文通过描写小兵张嘎向天门山发起攻击的情景,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国精神。

2. 教材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文,能够了解天门山的地理及历史文化背景,感受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 教材内容本课文描写了小兵张嘎在天门山前激昂的志气和对敌之勇,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人才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爱国的情怀。

通过教材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到天门山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和历史背景,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了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2.理解小兵张嘎为什么要攻打天门山,以及他心中的爱国情怀;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2. 教学内容1.讲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2.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兵张嘎的爱国情怀;3.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祖国的感受和想法;4.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首先,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讲解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让学生了解天门山的来历及重要性。

第二步:朗读课文教师给学生展示课文《望天门山》,并要求学生先默读一遍,了解整个故事大意。

接着,教师进行朗读,让学生跟读。

第三步:深入了解小兵张嘎的爱国情怀教师通过启发式提问,带领学生商讨张嘎为什么要攻打天门山,了解他心中的爱国情怀。

针对学生感受到的内容,进行讲解补充。

第四步: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我对祖国的感受和想法”进行思考,并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五步: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暖场测试反馈,教师可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合适的评价方式包括以文字形式表达对于本堂课的感受、能够简述天门山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历史沿革、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是否规范等等。

古诗望天门山说课稿

古诗望天门山说课稿

古诗望天门山说课稿古诗望天门山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九版块古诗《望天门山》,一谈到古诗教学,我们就可能会感到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因为它是古的语言,我们也只能通过诗来对那个时代,那种情景,那个人进行遥想。

因为古诗需要讲的多,而课时却很少。

可一旦什么都讲了,诗的意境就荡然无存了。

在我们一般的古诗课上介绍一下作者,解释一下诗意,抄一抄诗句,就算完成任务。

可是,我想一首好诗,经岁月的洗涤,文化的积淀,如同浓缩的精华,是应该值得细细品味的,下面我就以《望天门山》一课来说一说我对古诗教学的一点看法。

新课标中指出“古诗教学中要注重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理解内容。

”根据这一标准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我特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吟唱诗歌,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在开课的时候,我以吟唱的方式来引出这首诗,既渲染了古诗的韵律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探究诗意: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在教会学生怎样去读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这首诗的内容。

并及时进行汇报交流,在交流中,我注重了抓关键字词去理解诗句,教会学生怎样去读出自已的感受,读出自已的韵味。

而且还相机进行了板画,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理解内容。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古诗教学最难讲的就是意境,诗以情而发。

情景交融,就是意境。

一首诗,除了理解诗句外,我们更应该让学生们体会到诗的真正内涵,体会到这短短的几个字中所蕴含的情与景。

所以在这个环节上我以后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顺势导出这首诗所表现的.气势,并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出具体的形象,反复进行诵读,让学生真正地走进诗中,走进这首诗的意境当中。

四,拓展练习、总结学法:为了加强这种意境体会,我又出示了李白的另外一首诗《天门山》让学生感受。

最后,我总结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图画,抓关键字词进行了背诵。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

《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3篇导读:《望天门山》优秀说课稿篇1一.紧扣特点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一首古诗《望天门山》,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情,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标之一,另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打下基础,据此,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的意境(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技能目标)根据学生实际,我认为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是教学重点,难点是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1)《望天门山》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激发孩子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句。

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后两句写行船的感受。

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这首诗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字词的理解,进一步领会诗意,进入诗境,品味大诗人李白诗作的艺术魅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略美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成了教学目的之一。

据此,我们组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歌内容。

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二)培养对诗的初步感受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和默写这首古诗。

根据学生实际,我们组认为理解诗句含义,准确解释字义,合理想像诗句所描绘的图景,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应该做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就是通过读懂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二、教学流程这首诗的诗中有画,具有形象性、可感知性,从这一处入手,我们将教学流程设计如下:(2)1、看图猜古诗,了解诗人A:放幻灯片,讲我们回忆的古诗。

我们首先通过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忆学过李白的古诗,(按6张)再以《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导入,(幻灯出示2张)。

学生一定非常熟悉,这些首诗同是李白所著,又从“望”字着眼,(按1张)这样让学生结合回忆导入新的古诗《望天门山》的学习当中,既可复习旧知、加强记忆,又易找到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课作平稳的铺垫。

接着(板书课题),再通过幻灯片出示李白相关知识,(按两张)并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李白的了解,对诗题的解释也自然明了。

2、小组合作学习,抓字眼明诗意。

(按一张)①小组合作通读全文,感知古诗。

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幻灯出示插图)自学古诗,互相讨论。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望天门山》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断、楚、孤、帆”等13个字。

2.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4.能正确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

大家请看--(课件播放天门山图片)2.师: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就是位于安徽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

两山隔江相对,形同门户,所以又被叫做天门山,谁来说说自己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有什么感受?3.师抽答。

4.大家都说了自己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之后的感受,很多年前,诗人李白也去到了天门山,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很有感触,于是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5.下面请大家齐读课题--《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导生字的读音。

3.全班齐读,分小组读,反馈读。

4.教师出示节奏划分,指导学生读出节奏及古诗的韵律。

(课件出示)三、逐句品读,理解诗意。

1.再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标示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师将诗句写在黑板上)2.指名反馈:哪些字、词无法理解?(天门:天门山。

中断:从中间割断。

至此回:到这里回旋。

出:耸出来。

孤帆:单独一只船。

帆:船上的风帆,指代船。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理解古诗的意思。

(先抽同学逐句解释,再指导全诗一起说一说。

)诗文解释: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

碧绿的江水到这里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四、再现画面,体会意境。

1.教师示范阅读,学生闭目想象。

17 古诗三首 说课稿

17 古诗三首 说课稿

【说课稿】一、说教材。

《望天门山》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

头两句描绘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波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首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心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声势赫赫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挠,激起滔天的波涛。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篇经过对天门山现象和心里体验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奇特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望天门山》重在抒发,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绘,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要点引导学生领会感情,赏识意境。

这一起也是个难点,由于学生对古诗触摸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不是很好,并且“赏识意境”的练习在许多教师的教学中也常常被忽略。

别的,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现在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怎么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这些难明字词的意思,并经过词义了解达到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要点。

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注重教会学生怎么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第二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经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凭借汉语拼音学习古诗,知道文中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了解词义句意,把握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了解诗篇内容,领会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全诗。

2.过程与方法: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了解诗意,激起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3.情感情绪与价值观:领会作者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篇美的意境。

培养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第一步:说话激趣,导入新课。

1.让学生自由吟诵已学过的古诗,说说知道的诗人。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望天门山说课稿第1篇】《望天门山》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的第一课时。

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流程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1、正确规范书写“断、楚、至、孤、帆”五个生字,采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理解“断”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开、回”感受长江的汹涌澎湃及天门山的高大雄伟,通过理解“相对出、日边来”感受诗人的喜悦心情。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明确指出: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的理解:本单元主题为“祖国的壮丽山河”,着重培养学生借助关键字词理解一句或者一段话的意思,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古诗三首》是部编教材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安排了三首古诗,分别是《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天门山、西湖、洞庭湖的美景。

在本组以“祖国壮丽山河”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开篇入题的作用。

四是基于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认识:(学生成长阶段的心理表现)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能入情入境的朗读古诗,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

据此我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难点为读为主线,读中解意;层层深读,步步引入。

想象画面,感悟诗境;文言共生,体会诗情。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通用5篇)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通用5篇)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通用5篇)李白诗《望天门山》篇1说教材《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说教学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说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

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

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课稿:望天门山说课稿为了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选择了《望天门山》这首古代诗歌作为说课的内容。

本篇说课稿旨在通过讲解这首诗歌的背景、主题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了解《望天门山》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3. 学习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诗歌的背景和作者;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1. 导入(时间: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以一幅描绘中国山水景色的画作作为导入。

画中的山水景色将引发学生对自然美和文化美的探索,为之后学习《望天门山》奠定基础。

2. 课文解读(时间:15分钟)2.1 课文背景介绍在这部分,我将向学生讲解《望天门山》的背景信息。

我会讲述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背景,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的影响。

同时,我会介绍天门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2.2 课文内容解读在这部分,我将带领学生逐句解读《望天门山》的内容。

我会注重诗歌中的意象、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让学生能够理解作者的深意和表达方式。

3. 诗歌欣赏(时间:15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给学生播放《望天门山》的音频,并配以精选的图片展示。

学生可以静心欣赏诗歌的朗读和背景音乐,同时通过图片更直观地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山水之美。

4. 理解与整理(时间:10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提出几个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例如:“诗中的天门山是怎样的地方?”、“李白通过诗歌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考?”通过互动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5. 表达与创作(时间:20分钟)在这一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望天门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情感表达和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文章、绘制一幅画作、或用其他创意方式进行表达。

《望天门山》(说课稿)(3)

《望天门山》(说课稿)(3)

《望天门山》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天门山》是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二、说教学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一)背诵本首诗《望天门山》,因为之前在诵读古诗中已读过,有的学生也已会背诵。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

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本文是关于李白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李白诗《望天门山》说课稿说教材《望天门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的第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李白25岁时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的。

当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显示了丰富的想像力。

《望天门山》共四行诗,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的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

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

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望天门山》这首诗借景抒情的古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色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根据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说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2、能正确背诵和并试默写《望天门山》。

3、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断、楚、孤、帆”四个生字。

能正确背诵。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默写《望天门山》。

说教学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说教学过程如何让学生学有所获,学得扎实,我以这一教学理念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部编《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说课稿(附教案)

部编《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说课稿(附教案)

《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望天门山》。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一、教材分析: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望天门山》头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

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二、学情分析经过前期的学习与积累,学生不论是在知识储备上还是认知能力上,均有了一定的程度的提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从单元选编的课文中感受其景色之美。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数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智能目标)。

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情感目标)。

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三、四为技能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是下限目标,要求人人达到。

“掌握方法”,“欣赏意境”是上限目标,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个难点。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望天门山》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17《望天门山》说课稿

《望天门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这首诗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

诗歌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

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

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

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

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写和对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练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

这同时也是难点。

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

《望天门山》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学习方法的指导十分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本课其他两首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以下四个教学目标必须在教学中得以贯彻:1.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智能目标)2.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情感目标)3.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技能目标)在这些目标中,“理解词义句意”“体会作者感情”“朗读和背诵”要求人人达到。

“掌握方法”“欣赏意境”,让基础好的学生有发展的余地。

四、说教学方法众所周知,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只有多种形式的读才能让学生读通课文,才能理解课文内容。

所以本课教学我采用以读为主,以练习为辅的教学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读练中读熟课文,能背诵课文,体会诗意,并达到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上册21课古诗两首中的《望天门山》。

下面,我将从说目标,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流程,说教学反思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学目标:
1、会认“断、孤、帆”等个生字。

正确认读“中断、楚江、至此回、相对、孤帆”等词语。

并能联系上文理解“至此回”,重点指导书写“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的方法来品读古诗。

3、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我确立此目标有以下四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第二学段目标中也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理解:
本单元以“壮丽的祖国山河”为主题来展开学习,通过阅读,能够从多个侧面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进一步热爱祖国以及增强
民族自豪感。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本篇古诗描绘的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四是基于对三年级学生学情的认识:
三年级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生对祖国的山河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古诗中去感悟祖国的大好山河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据此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习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品读古诗的方法;背诵古诗,并能用自己的简单说出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为此我采用“朗读法”、“引导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经验。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以生为本”的理念。

因此,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让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想象,抓关键字来品读古诗的方法,体验
诗人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以及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同时以一个主问题:作者是怎么望天门山来贯穿整首诗。


(二、)初读诗文,初悟诗意。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的基础是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所以让学生先自由读,然后抽读,老师范读,学生试读,展示读等多种读让学生能真正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


(三、)想象画面,找出景物
(设计意图:通过划节奏再读,以想象画面来品味诗文,找出诗中写景的词语。

有诗文初步整体把握。

)
(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

(设计意图:在想象中,感悟诗文的情景,并通过朗读,品味天门山的气势,长江水的澎湃。


(五、)找关键字,品观望点
(设计意图:通过找文中能体现出李白观望天门山的一个字,让学生通过接读感悟“出”字的好处。


(六)入情入境,深悟诗
(设计意图:出示作者作诗的背景,让学生联系背景来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心境。

再通过引读,深入感悟山的热情、水的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