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初中和高中物理衔接教案
初中和高中物理衔接教案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初中和高中物理的联系和差异。
2. 掌握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物理思维。
二、教学准备:1. 课件:包含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对比,方便学生理解。
2. 实验器材: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应的实验器材。
3.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思维的课堂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的联系和差异(10分钟)- 通过课件或简短的讲解介绍初中和高中物理的联系和差异,比如知识深度、内容难度等方面的不同。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延续和衔接关系。
2. 复习初中物理知识(20分钟)- 回顾初中物理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如力学、热学、光学等内容。
- 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3. 高中物理知识点的引入(30分钟)- 介绍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如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
- 通过示意图、实验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
4. 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20分钟)- 老师提出一个物理问题案例,让学生运用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物理思维。
5. 实验操作与总结(20分钟)-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运用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进行实验操作。
- 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初中物理知识,巩固基础。
2. 阅读相关物理教材内容,预习高中物理知识点。
3. 完成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对初中和高中物理之间的联系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时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物理思维。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
引言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旨在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物理到高中
物理的研究。
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在内容和难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衔接教材,以便学生能够平稳地适应新的研究
要求。
内容概述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复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衔接教材的第一部分应该是对初中物
理已学内容的复,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和定律的回顾。
2. 引入高中物理新概念:教材的第二部分应该引入一些高中物
理的新概念和知识点,例如电磁学、近代物理等内容。
这帮助学生
预和了解高中物理的一些基本观念。
3. 包括例题和题:衔接教材的第三部分应该涵盖一些例题和题,以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理
解并提高解题能力。
设计原则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渐进性:教材的难度应该从初中物理的程度逐步过渡到高中
物理的水平,确保学生能够平稳地适应新的研究要求。
2. 实用性:教材中的例题和题应当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
相关,能够帮助他们发现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综合性:教材应该综合运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够
将所学的不同概念和定律整合起来解决问题。
4. 轻松愉快:教材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综合使用文字、图表、图像等多种形式,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结论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对于学生顺利过渡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内容设计和教学原则的遵循,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初中物理教学如何与高中物理有效衔接
079Email :jiaoyuluntan@初中物理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
唯有抓好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初高中物理教学相脱节的局面,使初中物理教学正常地向高中物理教学过渡,并为初中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衔接工作:一、熟悉教材,理解初高中的课程标准初中教师不仅要熟悉初中物理的课程标准,还要积极主动去了解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
在了解过程中要注意各知识点的联系,各个知识点在初高中的要求有什么区别。
例如在运动学中,初中牵涉到的物理量有速度(实际上是速率)、路程、时间,这几个物理量都是标量;而高中物理牵涉到的物理量有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其中位移、速度、加速度是矢量。
这几个物理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在初中教学时就要注意打好扎实的基础,在讲解习题时要培养学生去画示意图,能把运动过程分析透彻,了解运动过程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等。
二、注重物理思维的培养,以便学生在高中的物理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分析理解物理知识,还应该要教会学生们如何用物理的思想去思考问题。
学生们自己学会了如何运用物理思想去学习知识,那么即使在高中较为复杂的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们也能够迎刃而解。
初中的物理知识虽然简单,但是为了让学生们在今后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更加轻松,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应该从初中就培养学生们的物理思想,让学生们掌握好学习物理的方法,为高中的物理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做好课堂教学方面的衔接工作1.做好概念、公式教学上的衔接工作。
由于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提高需要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初中物理教材的设计上偏向于考虑如何让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
因此,一些概念、规律的表述没有做到一步到初中物理教学如何与高中物理有效衔接广西平果县平果高级中学 陆慧姣位。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几点体会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几点体会初高中的物理教学衔接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兴趣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
在此,我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概念的熏陶和引导初中阶段是概念的生长期,而高中阶段是概念的提升、深化、拓展期。
为了保证初中生往高中的顺利过渡,要在初中教学中注意概念的熏陶和引导。
首先,将初中所学的基本概念与高中所学的概念一一对应。
其次,在初中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涉及一些高中的概念,如单位、粒子模型、反应力学等。
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初中所学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和领会,对高中阶段顺畅学习奠定了深厚基础,而对高中来说,也要在创新教学中引导学生成长,帮助他们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深度。
二、知识的扎实和提升作为过程的延续,高中物理教学压力较大,任务较重,所以要对初高中物理同步进行注意。
即使高中物理有所突破,也不能忽视初中力学知识的重要性,要加强初中力学知识的扎实和提升,避免初中和高中的重点知识脱节。
同时,对于初中生必须让他们明确高中物理相对对初中物理来说增加了许多的新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认真对待高中物理教学,开设丰富的选修课、实验室研究以及模拟模拟等,使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积极地学习和实践。
三、实践的指导和展示物理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物理学科所涵盖的物理实验技巧和基本理论知识对高中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终身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此,教学过程中要视实验为重,不断探索、精心编排实验课程,制定标准化、针对性强等实验方法、提高实践技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巧。
同时,应该针对高中生的学科特点,通过教学方式,引导其知识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力求将初高中物理衔接得更加紧密,相互促进。
四、拓宽服务门类和方法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繁多而空乏,教师要深入学生身边,期待为学生创造各种场所,让他们在学科热点深耕细作,助力教学的持续推进。
例如,针对学科差异,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度的考试,为学生提供合理的考试机会;同时,加强课堂练习、实验等多样化的练习环节,拓宽教学的服务范畴和创新方法,让学生对物理学科心生崇敬。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概述初中和高中物理是紧密衔接的,初中阶段为高中物理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因此,合理规划初高中物理教学,有助于学生顺利过渡并提高研究效果。
教学内容的衔接初中物理主要涉及力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而高中物理则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知识点。
为了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清晰的教学大纲:将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对接,明确各个知识点的关联和重要性。
2.进行系统性的知识总结:在初中阶段结束时,对各个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为高中研究做好准备。
3.强化实验教学: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同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的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方法建议:1.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自主研究的能力和惯。
高中阶段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2.融入实际应用:将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研究兴趣,并增强研究动力。
3.多样化的评估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如笔试、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多个方面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研究的全面发展。
教师角色的衔接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协同备课: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定期协商备课,了解彼此的教学进程,确保教学内容的衔接和连贯性。
2.继续专业发展:教师可以继续深化自己的物理知识,了解高中物理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趋势,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研究。
3.提供个性化辅导:了解每个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路径。
结论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教案模板
初高中物理衔接课教案模板正文:随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大幅提升,特别是在物理这门科学课程上。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的学习环境,设计一份高效的初高中物理衔接课教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精心策划的初高中物理衔接课教案模板范本,旨在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实用的教学参考。
一、教案目标明确化在制定教案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当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具体到物理学科,就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以及激发对物理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有序衔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初高中知识点的衔接。
例如,可以从回顾初中所学的力和运动的知识入手,逐步引入高中物理中的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等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例和实验,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新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衔接课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教案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还能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初高中物理衔接课上,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小测验和期末考试等。
这样的评价体系既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六、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案中应包含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
通过分析真实世界中的物理问题,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而言,这份初高中物理衔接课教案模板范本的核心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平滑地从初中物理学习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许多学生的感觉。
究其原因,我认为,高中物理学习与初中有着较大的差别,不能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比较直观浅显,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紧密,并且只要求定性地了解相关现象,并不要求定量地了解其本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多半是以直观现象为依据的形象思维,涉及计算的问题也比较简单,只要代入公式就能算出结果。
而高中物理概念多,规律多,题目类型多,解题方法灵活,并且高中物理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不但要从现象出发,更要建立物理模型,透过现象研究其本质。
那么,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初中到高中物理学习的难度,让学生顺利跨越,这是每个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把握好初、高中物理教材内容的衔接。
高中教师应了解初中物理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应明确初中的许多物理概念是不严密的,应该正确看待这些概念,高瞻远瞩,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知识来同化旧知识,使学生顺利地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并在高中达到深化。
例如:在初中物理教材中,速度的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而高中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这就要求老师要讲清楚路程和位移的联系和区别。
再比如初中学过的欧姆定律i=u/r 其实是外电路(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它没有考虑电源的内阻;而高中物理中要考虑电源的内阻,欧姆定律就成了i=(全电路欧姆定律)。
二、把握好高中物理与数学知识学科间的联系。
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在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初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衔接
产生的原因 , 并阐述了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做好高初中物理教
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通过物理教学实践 , 我认为产生台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
几个方面 :
一
、
定 性 介 绍 向定 量 研 究 的 过 渡 使学 生学 习产 生 陡 度
初中物理教材 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 , 物理 对 于多少分米等 ,他们回答 后说这些也是 今后检测的 内容 , 你 们能回答 出很不错 , 些问题在中考中也会出现 , 这 让他们 也 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 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 建立 起学好物理
的信心。
受多个力作 用, 且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 因而 问题复杂得多 了。 是为什 么呢? 又如 : 在学习 变阻器” 之前, 教师问学生为什 么 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 时 ,荧光屏 的画面会变明变暗 、 喇
叭的声音会变大变小?这 些现象学生并不 陌生 , 但要解释却 有一定困难 。另一方面在 物理教学中 , 教师应运用物理本身 的魅力激发学生求 知的欲望和情感 , 同时 , 师本身以饱满 教 的热情、 强烈的求知欲 、 爱物理学科的情趣 , 学生去探 热 带领 索物理世界 的奥秘 ,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 趣产 生巨大 影响 。 在教学过程中 , l首先要从 教学效果出发 , 精心设计 , 教J 币 通过
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 , 意广泛收 注
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 , 结合教学 内容 , 妙地包装 , 巧 隆重地介 绍,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其次教 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的 特点 , 引导学生注意物理学 科知识与经济建设的关 系 , 激发 他们 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 谈话法 、 调查 法、 文献法等学 习方法 , 使学生从被动的学 习方式中解
如何做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4 5 0 1 0 0 )
人 无 可 奈 何 的客 观 存 在 。 二、 如 何 做 好 教 学衔 接 1 . 重视绪论课的教学。
关 键词 : 高 中物 理 教 学
初 中物 理 教 学
过渡
衔 接
对 于每 一 位 高 中生 来 讲 , 物 理 不 是 一 门全 新 的 、 陌生 的课 程. 他们 从 初 二 开 始 接 触 物 理 知 识 , 到 上 高 中 已经 学 习 了 两年 的物理 , 这 可 能有 助 于 高 中 物 理 教 学 , 因 为 学 生 已具 有 一 定 的 物理基础知识 , 这 可 能 不 利 于 高 中物 理 教 学 。 因 为 高 中 物 理 和 初 中物 理 在 教 学 方 法 、 学 习 方 法 等 各 方 面有 许 多 不 同 , 若 学 生 已 习惯 于初 中物 理 的教 学 方法 和 学 习 方 法 , 已经 形 成 了一 定 的 思 维 定 势 ,将 对 高 中物 理 的 教 学 和 学 习 带 来 负 面 影 响 。所 以, 尽 量 做 好 高 中 物理 和 初 中物 理 的 衔 接 教 学 , 使 学 生 尽 快 地 从 初 中物 理 过 渡 到 高 中物 理 的 学 习 。这 是 高 中物 理 教 学 迫 切 需 要 解 决 的一 个 问题 。 初、 高 中物 理 教 材 具 有 显 著 的 差 异 初、 高 中物 理 在 教 材 编 排 编 写 形 成 、 物理概念 、 物理 规 律 、 物 理 方 法 等 方 面 都 存 在 着 一 个 很 大 的梯 度 .这 是 造 成 教 师 教 学衔接难度大 , 学 生很 难 适 应 高 中物 理 学 习 、 遇 到 困难 的一 个 主要原 因。 从教材上看 。 初 中 物理 从 观 察 、 实验入手 , 内容 形 象 直观。 初 中教 材 的编 写 较 多 地 依 赖 形 象 思 维 的 特 点 。 初 中教 材 以观察 与思考 、 实验为 主, 配 以具 体 而 有 趣 的 插 图及 想 一 想 、 练一练 。 阅读 材 料 等 生 动 活 泼 的 形 式 . 激 发 了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积极性 。 而 高 中教 材 则 以 叙 述 为 主 , 兼以议论 、 实验 , 并 配 以 阅读 、 思考 、 练 习等 . 形 式 相 对 单 调 枯 燥 。初 中 一 般 是 要 求 对 物 理 现 象做定性说明 , 简 单 的计 算 . 而 高 中对 物 理 现 象 经 常 是 做 模 型 抽象、 定量说 明、 数 学 化 描 述 等 。现 行 高 中物 理课 本 ( 必修本 ) 与初 中物理相 比, 初步分析 有以下显 著特点 : 从直 观到抽象 ; 从 单-N复杂 ; 从 标 量 到矢 量 ; 从 浅 显 到严 谨 ; 从 定 性 到定 量 。 初 中 学 生 进 入 高 中学 习 , 往 往感 到模 型 抽 象 , 不 可 以 想 象 。高 学 生 的 阅读 理 解 、 逻辑思 维 、 推理 判断 、 分 析综合 、 比较 鉴 别、 抽象概括 、 归纳演绎 、 空 间想 象 、 灵 活 应 用 等 能 力 还 一 时 没 能很好地形成。因此 , 思维要求的突然提高 , 再 加 上 教 材 从 物 理 学 的知 识 体 系 出发 , 将力学 、 热学 、 电学 、 光学 、 原 子 物 理 这 五 部 分 内容 中 最 难 的部 分 “ 力学 ” 放在高一 起始阶段 , 也 就 必 然 会 给 学 生 的学 习带 来 困难 , 造成障碍。 这 是 目前 课 程 体 系 让
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刍议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一直是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
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工作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意义重大。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原则(一)教学的科学性原则教学的科学性是进行教学衔接的保证,特别是初中教师更应注意。
刚接触物理的学生会有较高的兴奋性,较强的新鲜感,很容易引起先入为主的现象。
如果对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化、庸俗化,甚至歪曲了科学知识的本意,学生一旦形成错误观点将很难予以纠正。
(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原则,使它成为教学衔接的纽带。
例如:在学习摩擦生热的原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冬天人们常用摩擦两手来驱寒,砂轮打磨物品时会溅出火花等生活事例,到了高中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摩擦力会做功,机械能一般会减小了。
(因为其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了)。
再比如摩擦力的作用效果到底是阻力还是动力,很难抽象思维出来,若联系人走路、传送带工作、汽车刹车等实例,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自然降低了学习台阶。
另外,初高中的电学部分都很容易和实际相结合,家庭电路设计,楼梯开关的原理,参观变电所、供电局等都极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应用知识能力。
(三)直观性原则这是由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决定的。
通过直观感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运用所学知识。
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注意力和科学思维都起到积极作用。
借助实验、实物、挂图、模型及多媒体电教技术等直观手段,并充分发挥言语直观的作用,不断刺激学生感官,维持学生较强的兴趣。
直观教学的衔接作用还表现在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选择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教具,使学生不断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启发性原则学习都是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教学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主观上降低衔接的难度。
如何做好初中、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题 、力 的合成与分解 中的分力与合力 的
相 互 关 系 、 由落 体运 动 的模 拟 试 验 、 自 弹
中注意 帮助学生提高思维 能力 ,在 “ 学 会” 的过程 中逐步“ 会学 ”逐步 提高 自己 , 的理解能 力 、 推理能力 、 分析综合 能力 , 尤其是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让学生做 到,
往, 就会 积 重 难 返 。
内通过的路程 。 到高中时 , 教师应讲 清楚 这个定义是对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而言
的 , 变速 直线 运 动 , 样 定 义 的速 度 只 对 这 能 是 平 均 速 度 。教 师 在 教 学 时 应 该 心 中
初 中学生到高 中学 习时往往思维方
法 跟 不 上 ,这 就 需 要 教 师 在 平 时 的教 学
跟 初 中教 材 在 语 言 、 法 、 维 特 点 等 方 方 思
道习题摆 在面前 ,首先 要仔细解读题 目所叙 述的物理 现象 ,认 真思考题 目所
集书刊上的资料 ,上 网查询并下 载有关
现代科技 应用和发 展前景 的专题资料 , 定期 以科 普专栏 的形式提供 给学生 , 让 学生感到物理就在 身边 ,与他们 的生 活 息息相关 ; 还可开展小制作 、 小发 明活动 和校本课题研究活动 ,培养 提高学生的
严密发展到 比较严密的。 例如 , 在初 中物 理教材 中,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 时间
开展丰富的科技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 帮助学生理解 问题 , 降低学 习难度 , 这对 于相对来说较为抽象的高 中物理知识学 习更是如此 。例如 ,高一物理的追击 问
错而不敢开 口, 否则 , 自己的问题不能被 老 师发现 , 问题就难 以得 到解决 , 长此 以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在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学,尤其是女生更是觉得一学物理就头疼,而导致原来在初中的物理优秀生变成了高中的物理弱科生,那高一物理教师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呢?如何才能让学生完成由初中到高中的过渡,进入高中的物理学习呢?一、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
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
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
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
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如何完美衔接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如何完美衔接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如何完美衔接,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如何完美衔接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不能一下子适应过来,都觉得高一物理难学。
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学习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和家长的首要任务。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阐述在高一物理教学前,先做好高初中物理学习衔接的一些做法: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把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之中,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但总的模式不发生根本的变化。
顺应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新学习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结构的模式所容纳,需要改变原有模式或另建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以旧知识同化新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知识,顺利达到知识的迁移。
高中教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
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许多事例表明,学生能够比较自觉地同化新知识,但往往不能自觉的采用顺应的认知方式。
在需要更新或重建认知结构的物理新知识学习中,应及时顺应新知识更新认知结构。
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只考虑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的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
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物理概念,设法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高一学生都普遍认为“数学易,化学难,物理抽象似深潭”,许多物理教师也普遍反映高一物理难教,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初高中物理的教学衔接不好造成了所谓的“台阶”。
笔者曾对二百多名学生进行各阶段考察,结果发现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的分化大致遵从相同的规律: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较入学成绩有大幅度下降,开始出现分化现象。
高一上学期末到高一下学期中分化最严重,直到高一期末才有所回升。
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找出造成“台阶”的原因,想出解决“台阶”的办法。
一、高一物理教学产生“台阶”的原因高一物理教学产生“台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方面,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与教材所要求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是造成“台阶”的直接原因。
初中教材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具体运算模式进行的,直观形象,文字通俗易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而高中物理教材的编排,与形式模式相适应,文字叙述亦抽象严谨,这与我国高一学生的具体运算认知水平不相适应,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困难。
第二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大多数高一教师,不是从初中的基础上拔高,给台阶搭设一个斜面,让台阶变得平坦一些,而往往是从高中教材水平向大学拔高,使“台阶”更陡,结果导致大多数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滑坡,造成两极分化。
二、搞好初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解决好高一物理“台阶”1.教师要注意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根据皮亚杰理论,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与形式运算早期。
所以初中教材以直观形象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运用直观形象教学方法符合教学的规律。
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应达到形式运算水平,高中教材内容的掌握基本上是与形式运算模式相适应的,实际上我国多数高中生的物理思维还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尤其是高中一年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形象教学方法的运用。
除努力完成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外,要尽可能增加一些演示实验,并且运用幻灯、挂图、模型、微机等直观性形象的教学方法,同时,在讲解物理概念、规律时,还要联系工农业生产及实际生活。
谈如何在物理教学解决好初高中的衔接
谈如何在物理教学解决好初高中的衔接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
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学生只要能回答“是什么”即可。
而高中物理研究的对象就比较复杂且抽象,通常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
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由现象追溯物理规律;由物理过程寻求定量关系。
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概括等思维能力;有较强的数学运算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有与之对应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这对于只有形象思维或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尚处于经验型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要求上一个高的“台阶”。
学生怎样学?教师怎样教?这个“衔接关”和“台阶”是历年来高一物理教师深感棘手的问题。
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一、努力平缓初、高中物理教学台阶,细心衔接初、高中物理知识结点现行教材在降低物理难度问题上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在知识内容的设置和能力要求上也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得这个“台阶”从教材上趋于平缓,为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铺平了道路。
但由于高中物理本身的客观难度,决定了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多方面的,就教学准备而言,应注意以下细节:1.研究、比较初、高中教材特点,准确把握物理知识上的“连结点”和“间断点”。
所谓“连结点”是指初中已零星学过的、定性的,到了高中要进一步拓宽的知识;例如:重力、弹力、二力平衡等。
所谓“间断点”是指初中未学过,但学生已有所感触的知识。
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独立性原理等。
把握了“连结点”就能实现知识的自然衔接和拓宽;明确了“间断点”,就能及时填补,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排除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调查、分析学生关于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学习物理的“前习惯”。
学生头脑里已存在的,对某一物理现象的认识叫“前概念”;学生在初中养成的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叫“前习惯”,摸清了“前概念”与“前习惯”就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及时矫正错误概念和不良学习习惯提供了可靠依据。
如何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一Leabharlann 、到创 造 性 劳 动的 时 候 , 们对 知 识 的兴 趣 才 能觉 醒 起 来 。提 高 他 ”
学生 学 习 物 理 的 兴 趣 . 强 克 服 困 难 的 信 心 , 过 实 物 演 示 的 增 通 直观 教 学使 抽 象 的 物 理概 念 与 生活 实 侧联 系起 来 。 抽象 为 形 变 象 . 枯 燥 为 生动 。 提 高 学 生 的物 理 学 习兴 趣 的一 种 好 的 方 变 是 法 , 使 学生 更 好 、 能 更快 地 适 应 高 中 物理 的教 学 特 点 。 三 、 进 课 堂教 学 。 高学 生 思 维 能 力水 平 改 提 亚里 士 多 德 曾 说 : 思 维 开 始 于 疑 问 和惊 奇 , 问题 启 动 于 “ 思 维 。 教 师要 改 进 课 堂 教学 . 一节 课 都 设 法创 造 思 维 情境 , ” 每 调 动 学 生 的思 维 , 养 学 生 的 物 理 抽 象 能 力 、 括 能 力 、 断 培 概 判 能 力 和综 合 分 析 能 力 等 。 物 理 概念 和规 律 教 学 中 , 师要 按 在 教 照 物 理 中概 念 和 规 律 建 立 的 思 维 过 程 . 导 学 生 运 用 分 析 、 引 比 较 、 象 、 括 、 比 等思 维方 法 , 抽 概 类 对感 性 材 料 进 行 思 维 加 工 , 抓 住 主要 因素 和本 质 联 系 . 略 次要 因素 和非 本 质 联 系 。 象 忽 抽 概 括 出事 物 的 物理 本 质 属 性 和 基 本 规 律 .建 立科 学 的 物理 概 念 和 物 理 规律 . 重 培 养 、 高 学 生 抽 象 概 括 、 着 提 实验 归 纳 、 论 理 分 析 等 思 维 能 力水 平 。 讲 解 习 题 时 , 师 可以 采 用 一 题 多解 在 教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
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及对策引言: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1.知识点选择不合理初中物理教学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和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上,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更加注重对知识的深入和拓展。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校的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过于充实,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有所重叠,而有些关键性的知识点却没有涉及到。
这导致学生在升入高中后,难以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2.教学方法不协调初中物理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普及和直观规律的探索,通常采用实验、观察和实践等直观的教学方法。
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更加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构建,需要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模型推导。
由于初、高中的教学方法不协调,导致学生在初中习惯于直观学习的情况下,很难适应高中物理的抽象思维要求。
3.体系结构不连贯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没有很好地与高中物理教学形成连贯的体系结构。
而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知识的延伸和纵深,需要学生对初中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扩展。
如果没有连贯的教学体系,学生很容易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出现知识漏洞,影响学习效果。
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对策1.合理安排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兴趣,重点放在基础知识和物理实践上。
初中教师应该根据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确保有利于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思考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的要求。
谈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
教学 方法激 发学 生兴趣 的 同时 , 师 还应 重 视 教 学起 教
物 理是一 门重 要 的基础 学 科 , 对学 生 树 立正 确 的
点 的适 当降低 . 例如在 恒力 做功一 般 表达 式 推 导 的教 学 中 , 者 笔
先让 学生 回忆 、 考对 于功 的认 识 , 根 据 学 生 的反 思 并
思想 价值 观念 和培 养科 学素 养 有 着重 要 的作 用 . 而 然
当学生从 初 中升入 高 中后 , 初 高 中物 理 教 学跨 度 过 受
大 的影 响 , 难 快 速 适 应 高 中 阶段 的物 理 学 习 , 少 很 不
馈信 息进 行总结 , 出做 功 的图 表板 书 , 后设 问 : 作 然 力
综 上所述 , 高 中物 理 教学 存 在 学生 心 理 和教 学 初
内容 、 与学方 法 上 的跨 度 , 师 必 须 遵 循 教 育 心 理 教 教
物理 兴趣 小组 , 引 导他 们 在 生 活 中发 现 物 理 知 识 , 并 用物 理知识 解决 生活 问题 . 如 笔者 指 导学 生 用 饮 料 例
瓶等 生活 中常见 的物 品巧 做 物理 实 验 , 汉加 深 了学 不
生 对物 理知识 的理 解 , 还养 成 了爱 思 考 的好 习惯 , 对 学 生 日后 的学 习 和成长大 有裨 益.
移方 向的夹 角 计 算 力所 做 的功 ? 同 时绘 图并 根 据 学 生解 答情 况进 行 点 拨 : 力 分 解 成 为 两 个 分 力 , 将 一个 分力 与位 移 同 向 , 一个 分 力 与 位 移 垂 直 , 可 以推 另 便
导 出恒力 做 功 的 一般 表 达 式 . 后 进 一 步 结 合 实 例 , 之 让 学生 加 以运 用 , 选 用 9 。1 0等 特 殊 角 , 温 习 先 0 、2 。 以
初高中物理实验方法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
初高中物理实验方法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初高中物理实验方法衔接的教学策略研究引言:物理实验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实验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然而,初高中物理实验之间的衔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初中和高中阶段培养的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有所差异。
本文旨在探讨初高中物理实验方法衔接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验的特点1. 强调直观性和启发性:初中物理实验侧重于学生通过直接观察和操作来感受物理现象和规律,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简单设备和操作:初中物理实验通常采用简单的设备,操作简单易懂,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步骤和原理。
3. 重视定性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注重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高中物理实验的特点1. 强调量化和精确性:高中物理实验要求学生能够进行量化测量,并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科学精神。
2. 复杂设备和操作:高中物理实验使用的设备和操作更复杂,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和技巧。
3. 重视定量分析:高中物理实验强调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和严谨求实的态度。
三、初高中物理实验衔接的教学策略1. 逐步过渡为了使学生从初中物理实验过渡到高中物理实验,可以采取逐步过渡的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逐渐提高他们对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在高中阶段,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量化测量和数据处理,同时加强实验设计和分析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技巧和科学素养。
2. 实验引导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实验能力,可以采用实验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初中课堂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实验材料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在高中课堂中,可以采用开放性实验设计或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题目、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实验能力,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实验要求。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
一、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相衔接分析1、教材方面(1)初中课本重现象,要求学生知道的内容多,需要了解的知识少。
认知特点为定性分析多,定性分析少。
高中内容也是力、热、光、电。
重现象的本质,研究的现象较为复杂抽象。
(2)初中物理难度小,趣味性浓。
通过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形象具体易于接受。
高中物理重视理论上的分析推导。
数学工具的应用更加明显。
不仅有算术法、代数法、而且要运用函数图象和极值等数学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和过程。
(3)、中考试题避开偏、难、繁以应用为主。
高考由于受选拔人才的客观因素制约,在实际教学中,难度降不下来,因而使高初中的衔接更困难。
2、教学方面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要求低,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教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知识的认知性。
课堂密度小,进度慢。
有时间对重点概念规律反复讨论,便于学生掌握重点。
习题类型少变化少,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习惯大多为接受学习。
高中阶段教学进度快,课堂教学密度大。
常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
要求学生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设、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
高中物理题型更是复杂多变,单靠对概念规律和公式的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
在教学中必须对比、归纳、总结,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同类问题的共性。
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使问题简化经常只考虑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物理现象模型。
比如质点模型的建立,使学生逐渐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放法。
多创设物理情景,让学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也能勾勒出具体的物理情景帮助解决问题。
3、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不高。
由于物理教学的阶段性,学生在初中学到的不少物理知识有局限性和不严密性,这些知识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比如初中学习压力时,经常遇到的是水平状态下的情形,结果学生形成“压力一定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式。
对学生高中物理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高中物理教材中,要建立大量的物理理想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昔日很多在初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进入高一就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于是大声疾呼“物理物理,真是无理”。
高一物理难,难就难在初高中物理衔接出现的“台阶”。
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化“台阶”为坦途;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物理学习后续发展的能力,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我们初中物理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台阶”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一些方法。
一、台阶产生的原因分析1、定性介绍向定量研究的过渡使学生学习产生陡度初中物理学习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
而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复杂的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
例如初中学习力的知识,我们只是对单个物体受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高中物理对物体受力分析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物体受一个力,而要考虑的是多个物体受多个力作用,且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因而问题较为复杂。
2、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使学生思维产生断层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
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
因此定性的感性知识多,定量的理性的逻辑内容少,符合初中学生的思维规律。
这种思维是属于较低的思维,其由物理感觉引成的物理概念是直接的、经验性的、浅层的。
而高中学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
对高中学生要求能够利用理论做指导来归纳整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3、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不适应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稍加复习和总结,就能很轻松得获得较理想的成绩。
进入高中后,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逻辑强,而且知识之间有关联,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的理解知识,因而学生就感觉到物理深奥难懂,从而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
二、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一些措施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对于十四五岁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心理和好奇心是成人所不能比的。
这也是我们解决难题所必须利用好的积极心理因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知识相联系的气氛中去,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学习“蒸发与沸腾”时,学生对液体在沸腾时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似有迷惑。
老师可举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燃烧吗?” “会”。
“那用这张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 “当然会” 教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烧起来。
学生说:“这有什么稀奇,纸盒湿了当然不会烧起来。
” 教师追问:“为什么纸盒湿了就不会烧起来呢?此时的学生已处于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思维异常活跃,迫切等待问题的解答。
教师此时趁热打铁,稍加提醒:纸盒里的水烧开后继续吸热温度会上升吗?此时同学们如梦初醒。
原来“烧不着的纸盒”是里面的水在起作用,由于水沸腾后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而且此时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纸盒就不会浇着。
为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可布置课外小实验:“烧不着的布条” 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
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象烛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并没有烧焦。
当然,激发好奇心只是教学的一个引子。
从好奇心出发,但不能仅仅满足于好奇,要逐步引导,善于从常见的物理现象中发掘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学生经常在课堂活动中流露出惊讶、疑惑、兴奋、喜悦激动的情绪,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不平衡状态。
这种通过学习的兴趣、满足感激发的兴趣才是持久的兴趣。
只要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对物理的畏惧感自然大大减轻。
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是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关键。
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
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要设法创造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静摩擦力的产生及其方向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分析汽车起动时轮胎和地面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教师直接讲授,学生总是觉得难以理解,印象不深。
在现实课堂教学中可采用玩具遥控汽车模拟实际情境:教师:同学们都会开遥控车,但是你有没有见过车轮打转,但车子却在原地不动的情况?那么,当车轮转动向前行驶时,动力来自于哪里呢?学生答:见过,汽车陷在烂泥里,车轮光打转,车子不能向前行驶,这是因为摩擦力太小的原因。
所以汽车行驶的动力应该是车轮受到的摩擦力。
教师:将遥控车举在空中,按下起动按钮,发现两个后轮在转动,而前轮不动。
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这辆汽车提供动力的驱动轮是哪两个?那么当后轮转动时,轮胎与地面发生摩擦,轮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怎样的?地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又是怎样的呢?(这是教学难点,学生互相讨论,意见不能统一)教师演示:将遥控车放在桌面上,在后轮下各放一张白纸,按下启动按钮,看到后轮转动时,白纸被向后送出,汽车没有向前运动。
学生顿悟:白纸相当于地面,车辆起动时,白纸向后送出,说明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车子向前运动,说明车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这符合相互作用力方向相反的知识。
一辆遥控玩具车,一张白纸,一步步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一个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3、加强思想方法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物理教学大纲中强调:“在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
中考也是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
可见,对初中生来说,加强能力培养,掌握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利用问题,提高自学能力。
老师在上课之前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问题,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思考。
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 时,我们启发学生从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大胆猜想。
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磁场方向、切割磁感应线方向有关;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强弱、切割磁感应线的快慢、闭合电路在磁场中的面积大小有关。
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们积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认真考虑每一个可能影响因素。
设计出方案的个人和小组在课堂内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以便学生寻找错误所在,及时改进,做出合理的分析、评介和小结。
这样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更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
在物理定律的教学中,经常采用设问的方法,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是怎样建立的,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摆出困难让学生去克服、制定目标让学生去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动学习,提高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不要满足于熟悉课本,记住公式、概念。
要使学生知道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向学生介绍“理想实验”、“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
这样,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转化,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培养扩散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掌握复习方法,让学生会归纳知识、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便于记忆和掌握运用。
课后做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象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
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及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个性与共性,区别与联系,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考方法。
做好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要从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学生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
总之,一个好的物理教师应该熟练驾驭教材,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独立探索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