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案第1篇】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乡下人家》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乡下人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乡下生活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谈体会。

3、触摸乡村,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想象——体会——朗读——感悟”的学习过程体会乡村生活的美;通过品味语言,读出味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

【教学准备】田园风光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深情的走进了乡下人家。

这里柳枝摇拽、流水潺潺,野花遍地、鲜果飘香。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陈醉云的脚步再次走进乡下人家,用心去感受乡下人家的美!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上一节课,我们不仅初读了课文,还知道了作者一共描写了几幅乡村风景图?他们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适时引出中心句。

4、大屏幕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齐读,(教师板书:独特、迷人)。

4、教师小结:真是这样吗?让我们继续走进——乡下人家,去感受它“独特”、“迷人”的魅力。

二、品读美图,读中悟情。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6自然段,看看你对那些景物最感兴趣?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画面,还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美美的读一读。

2、生自由读文。

(教师巡视)3、全班交流:生交流过程中,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文中的拟人句、比喻句来体会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美,并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优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

【优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

朴的生活,体会他们热 别抓住了这些景物的什么 段中,“别有风趣的装饰”
特点?
指的是什么?
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
感。同时从作者采用的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 ②组内交流:“高楼门前蹲
流。
对比、拟人的修辞方法 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
中感受语言的美。 大 旗 杆 ”一
般是在什么地方看到的?那如果将
二、读品结合, 2.迁移学习:根据上面教
四、拓展积累, 2.引问:读后你有什么感 候》。
提供如下内容供学生参
阅读链接(用时: 受?
2.交流读后感受。
考:走进田园农家,体
5 分钟)
3.组织学生以“我眼中的 3.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了 验乡村生活;搜集乡村
家乡”为主题开展一次主 解自己的家乡。
风光,开展摄影展览;
题活动。
寻访乡村故事;仿制农 具;编写乡村小诗;等 等。为后面语文园地的 学习,习作的开展,展 示台的学习等做好准备 工作。
(用时:12 分钟) 2.结 合 学 生 的 表 达 随 机 2.学习用小标题概括出画面 中,需要掌握的技能。
呈现画面。
内容。
学生概括小标题时,教
瓜藤满架 鲜花春笋 师要教给学生概括方法,
3.引 导 学 生 围 绕 中 心 句 鸡群觅食 鸭子嬉戏 可引导学生读课文想画
进行总结。
院落晚餐 纺织娘歌 面,再说说每段的段意,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背诵、积累优美段落和语句。 2.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准备乡村风光的图片,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前准备
2.记录自己了解或观察到的乡村景色和乡村生活。(师生)
3.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搜集关于田园风光、乡村生活的诗句。(学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乡下人家》的大意,能够快速复述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尊重和理解,关爱农民;3.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课文中的情感和细节。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意境,提炼出主要思想;2.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乡下人家》、教学设计大纲、课件、教学素材等;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入课文《乡下人家》,唤起学生的兴趣。

2. 预习导入(10分钟)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乡下人家》,然后小组内讨论,展开短暂的读前讨论,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3. 教学展开(30分钟)第一部分:理解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讲解生词和重点词语;2.学生分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农民形象和故事情节;3.整合各组讨论成果,共同理解课文主旨。

第二部分:分析故事情节1.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2.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心情变化。

4. 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精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国学知识,和学生一起发掘其中的教育意义。

5. 教学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重点知识;2.学生回答提出的总结性问题,确认对课文《乡下人家》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情节;2.小组或个人撰写感想,表达对农民的感激之情。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理解和关爱意识有所提高。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感悟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乡下人家》获奖教学设计的部分教学过程,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优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乡村的美丽和和谐。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把握。

但乡村生活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描绘的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同时,学生对诗意的语言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品味、交流等方法,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

2.难点:通过想象、品味、交流等方法,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提高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乡村生活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乡村的美好。

2.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3.想象教学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乡村风光图片、相关音乐等。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词语。

3.教学用具:课文文本、朗读指导手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乡村风光图片,播放相关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的美好。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2 乡下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识字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

教师点拨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字。

2.阅读理解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感悟乡村生活的美好。

想象画面。

教学可采用“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的方式开展。

3.表达运用读中悟写。

采取自由读、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分工合作读等形式让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读后练写。

学生能依据课文中的画面,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脑海中浮现的乡村景致,并尝试着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课文层次,归纳课文描写的乡下生活的场景。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初读感知1.导入新课,板题读题。

(1)师导入:读了课题,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①师引导:你们瞧,这便是自然朴实、亲切祥和的乡下人家。

(板书:乡下人家)在这幅图画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给了你怎样的感觉?②生交流。

③生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师引导:这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的乡村风光,作者会怎么描述呢?赶快读读课文吧!(2)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2)生自由练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公开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公开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乡下人家》的内容与主题,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理解。

2.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把握,生词的理解与记忆。

2.阅读文章后能够回答问题,理解文章主题。

三、教学难点1.阅读文章深层次理解,探讨文中人物情感和价值观。

2.推广文章内容,引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思考与联想。

四、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课文、配图、单词解释等。

2.板书内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

3.学生课前准备:阅读课文,做好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导入:1.引入话题,简单介绍《乡下人家》一文的背景。

2.学生回答开放性问题,引发思考:“你认为农村生活和城市生活有什么不同?”•阅读与理解: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角色阅读,理解文章情节。

3.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与交流:1.学生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与情节,提出问题。

2.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想。

•拓展与延伸:1.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家乡或农村生活的一些场景,展开描述。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写属于自己家乡的生活小故事。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完成阅读理解题,回答问题并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文章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应重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激发学生思维,提高理解能力。

同时,也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人生道理和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精选(3)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导学案第【1】篇〗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

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师:这些画面你们熟悉吗?师:对,这就是大家生长的地方——乡村的美景。

同学们,我们周围像这样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

这节课,我们就跟着陈醉云先生再次走进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师手势,生齐读课题)去领略我们乡村生活的美妙。

2、从中心句切入,展开探究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乡下人家感受的句子。

用铅笔作上记号,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抽生答)师点击课件,出示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找得真准。

来,一起读一读吧!(齐读最后一小节)师: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写什么?师相机板书:独特迷人春夏秋师边板书边问:“独特”“迷人”分别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师:那作者都写那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快拿起笔,到书中去找找吧!先看自学提示,自由读一读。

(师点击,手势)二、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自主探究。

(二)组内品读,交流感受。

(师巡视,适时点拨、表扬。

)(三)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屋前搭瓜架]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真浓,讨论得这么激烈,你们一定也会给老师更多的惊喜。

师:来,哪些同学被屋前(板书:屋前)的瓜架给吸引了?你觉得这段中的哪个句子最能体现出乡下人家的独特、迷人。

(师边说边点画面)师相机点击:句子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师提示: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师:“装饰”是什么意思?“别有风趣”呢?师:这里“别有风趣”指的什么呢?师:这装饰真够独特的,是用有生命的瓜来装饰的。

师:谁来补充一下?说说你的感受。

师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妙处。

部编版(2016)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乡下人家导学案(1)

部编版(2016)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乡下人家导学案(1)

乡下人家导学案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装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习一、我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棚架装饰鸡冠花照例率领觅食捣衣向晚二、朗读课文,用---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点题(中心句)(二)合作探究三、课文描述了六幅美景图,先完成导学案,小组讨论选出最喜欢的一幅展示。

瓜藤满架图1、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2、怎样体会“可爱多了”?鲜花绽放图1、怎样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2、写出几个描写鲜花盛开的四字词语,如:万紫千红、、、3、“朴素”和“华丽”是对反义词,怎么出现在一个句子中?雨后春笋图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从中你读懂了什么?2、“探”可换成“伸、长、冒”吗?为什么?3、从“成群”这个词我感受到了。

鸡鸭觅食图1、“率领”一词看出这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2、“从不吃惊”一词体会鸭子与乡下人家相处3、展开大胆的想象,你能用上“即使…也…”,照样子说一句话吗?4仿写:,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的,院落晚餐图1、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往远处看——()热了解开衣襟感受——()往天上看——()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月夜睡梦图1、本段用了什么修辞:2、找出纺织娘声音好听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3、比较句子:A: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唱起歌来。

B:秋天到了,纺织娘会在月明人静的夜里叫起来。

我喜欢第句,我知道这是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三)达标测评课文的写作顺序:1、房前屋后的顺序。

2、春夏秋、白天傍晚夜间的顺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说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说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说课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乡下人家》这篇文章表达的主题内容。

2.能够理解文章中描写的乡下人家的生活场景和家庭成员。

3.能够表达对乡下人家的情感和态度,培养同情心和感恩之情。

4.能够运用学过的汉字和句式描述自己家乡或家庭的情况。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2.理解生词和生活常识,运用词语进行句子组合。

3.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朗读文章。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传统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2.运用学过的句式结构和词语描述不同生活场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入话题:“你们家乡有没有类似《乡下人家》中的情景?”2. 学习新词解释生词“乡下人家”“简单”“杂乱”“靠”等并进行造句练习。

3. 理解文章带领学生朗读《乡下人家》并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

4. 学习句型学习句型结构:“她说起,哭了。

”5. 情感表达讨论文章中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命运,引导学生表达对乡下人家的情感。

6. 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朗读、默写和造句练习,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延伸1.家庭作业:写一篇以自己家乡为背景的短文,描述家乡的风景和人物。

2.提倡学生阅读有关乡下生活的故事或文章,拓展对乡下文化的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乡下人家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下一步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小活动,加深对文章内容的印象,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以上是本堂课的教学导学案,希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乡下人家》这篇文章及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课题: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相关景物,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探究学习阶段】阅读理解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漓江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天,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夏天,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漂着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象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伏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短文按__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3)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答案】(1)比喻句: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

拟人句: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天,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2)季节(3)春:生机勃勃;夏:热闹非凡;秋:丰硕诱人;冬:安静、纯洁。

【解析】【分析】(1)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也叫"譬喻"、"打比方" ,而拟人句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再结合课文即可得出。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课题: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相关景物,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探究学习阶段】阅读理解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他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不仅远远地超过了我国古人,而且比欧洲科学家取得相同的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冲乏的贡献也很大。

在祖冲之之前,人们使用的历法是天文学家何承天编制的《元嘉历》。

祖冲之经过多年的观测和推算,发现《元嘉历》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历法,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他编制成了《大明历》。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虽然他的历法当时没有被采用,但十年后,“大明历”的先进之处越来越被人们理解,国家最终还是废除了旧历法,采用了“大明历”。

此外,祖冲之还是一位能工巧匠。

他制成了指南车,发明了千里船、水碓磨等多种器械。

只可惜这些精巧的器械,都没有流传下来。

(1)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分别概述了祖冲之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方面的成就。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

(3)你还知道祖冲之哪些方面的发明创造?写一写。

【答案】(1)四;数学;天文历法;机械(2)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博学多识,一生中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3)略【解析】【分析】(1)考查有几个自然段,此题较容易,短文按自然段分得清楚,认真数一数便可知道。

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

2020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白雪塑像(嘉兴市)许行①夏夜,路灯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②一个女人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

”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③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④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

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

这是三口人的一个小家。

⑤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

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上初中三年级了。

他们越来越觉得这个小屋的负荷太重,快盛不下啦!⑥一张学生桌供儿子专用,幸亏他们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

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的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

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⑦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么隔音?有时他躺在那里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个毛病呢?⑧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

⑨“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了儿子的前程。

⑩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

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

⑪“爸爸,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拦爸爸。

⑫“不,爸爸有点事。

”⑬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

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

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⑭北方的冬天来得早。

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会棋友杀两盘。

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中,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才做完。

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边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啦!他像一下子被电着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不住呜咽起来。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第一课时无论什么时候,乡下人家都有独特、迷人的风景,令人神醉。

那些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能让我们感受到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朴实欢快。

走进农家,体验乡村生活,你将会感到生活是那样的美好。

一、作者我知道:陈醉云,现代小说家、诗人。

著有《玫瑰》《游子的梦》等书。

陈醉云对乡下人家的生活非常喜欢,对宁静、质朴、悠闲、舒适的乡村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二、知识积累:1、我认识下列词语(给下列词语注音):()()()()()棚架屋檐装饰芍药鸡冠()()()()()觅食捣衣归巢和谐催眠2、多音字组词:__________( ) ________( )冠率___________( ) ________( )3、辨字组词:棚()饰()率()耸()绷()怖()摔()茸()捣()搬()谐()瞧()岛()般()楷()焦()4、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的藤叶()的农家风光()的浓阴()的竹笋()的梦乡()的风景5、有很多词表示“看”的意思,我能写出几个,并选词填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1)星期天老师带我们()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2)上课了,同学们()黑板,认真听老师讲课。

(3)周总理审阅稿件时不是()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6、“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

它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一、课堂讨论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能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想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场景说说自己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装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方法,把农家小院装点的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说课导学案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说课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说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棚架、风趣、天高地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4.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自主学习】☆☆☆☆☆一、自主梳理1.我能大声朗读课文,直到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读通顺。

2.我能读准生字,并把重要的基础知识.......整理到下面(提示:字音、字形、多音字、好词等)字音:字形:多音字:好词:二、整体感知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依据。

2.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一个场景,写在相关的文段旁。

.三、我的疑问●导学航线: 1.独学 2.对学 3.组内分享学习成果【合作探究】☆☆☆☆☆1.朗读第1—4自然段,说说乡下人家的房前与屋后都有哪些美丽的风景?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再美美地读一读。

2.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说说夏天和秋天这两个季节又有哪些迷人的风景?请你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导学航线: 1.独学 2.小组群学,交流、讨论,准备展示3.1.听写词语:2.填上恰当的词语一群()一道()一派()()的装饰3.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并把它摘抄到“采蜜本”。

(对子互相检查,做标记。

)【自我评价】☆☆☆☆☆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质疑了()4.我点评了()5.我达标了()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导学案1一、课前预习,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全文,并圈出文中生字、新词。

(1)我能为加点的字正确注音:( ) ( ) ( ) ( ) ( ) ()()()屋檐.装饰.鸡冠.花捣.乱和谐.率.领觅.食耸.着尾巴(2)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

时今:捣衣:向晚:2、细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1)默读课文,找找课文哪一句话概括了乡下人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乡村的哪些生活场景?并用几个字概括出来。

(3)以小组为单位轮读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二、自读自悟,想象画面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浮现画面2、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有些人家,门前场地上 ,它们会依着时令显出。

人们还会养几只鸡,在房前屋后。

屋后倘若有小河,就会见到。

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会瞧见。

秋天到了,你还会听见三、梳理整合,回顾内容1、在这堂课中,我结识了两个多音字,我会分别注音并组词:冠()率()()()2、全班一起回顾一下文中所描写的六个生活场景。

3、、.我要把最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哥白尼和老师较真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但是,只要和真理有矛盾冲突的时候,他一样会较真,直到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做客,老师不在。

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圣诞节晚上,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

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问:“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

火星也好,土星也罢,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乡下人家》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导学案设计一、阅读理解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无论是乡村或城镇,几乎到处都有麻雀的踪迹。

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甚至骂为“老家贼”,其实,这是人们对它的误解。

麻雀素有“家雀”之誉。

它适应力强,能飞善跳,喜爱群居,乐于与人类为伴。

麻雀的果如同半个皮球那么大,通常筑在房顶,瓦头檐槽之间的空缝里,也有的筑在灌木或草丛旁。

栖息在乡村和公园的麻雀,很少飞离老家三里之外。

人们常用“自投罗网”形容麻雀的愚轰。

一位研究麻雀的科学家认为,麻雀在鸟类中是比较聪明的。

在一次试验中,只有3%的麻雀一次被捉。

有的麻雀甚至在一旁等待那些敏捷的小山雀在罗网里把饵叼出来,然后“半路打劫”。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波尔特,通过对麻雀的迷津测验,发现它的记忆能力可以和猴子相比拟。

麻雀虽然在播种时或农作物成熟时糟踢粮食,但在其他季节及城市里,则是消灭害虫和杂草的能手。

特别是在育雏期,麻雀更是大量捕捉害虫哺养幼雀。

这里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麻雀的功过:十八世纪,普鲁士国王曾因麻雀啄食他所喜欢吃的桃子,悬赏在全国消灭麻雀。

由于麻雀被捕灭得所剩无几,结果毛虫泛溢成灾。

十九世纪时,美国波士顿的毛虫给庄稼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人们为消灭毛虫,从欧洲引进麻雀专门对付毛虫,使庄稼得以摆脱虫患。

为此,人们在当地建起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我国现在的问题不是麻雀多了,某些地方甚至听不到麻雀叽叽喳喳的声音,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1)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自投罗网:________ 泛滥成灾:________(3)麻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4)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麻雀的特点→________→麻雀对于人类的功过。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5)什么说麻雀“常被人们认为是害鸟”是人们对它的误解?(6)文中第一句中的“几乎”,第二句中的“常”可否删去?为什么?【答案】(1)《麻雀》(2)自己送死投入网中;文中指毛虫太多造成灾难。

02乡下人家优质课导学案

02乡下人家优质课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优质课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耸着、瞧见、率领、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觅食、大丽菊、催眠曲、鸡冠花、天高地阔”等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热爱乡村生活。

三、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学习重点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知识链接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小诗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批注到诗的旁边。

自主预习一、初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字典标注拼音,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组词。

(组两词:书中、课外各一个)二、我能在词语盘点里标出第二十一课的词语并正确认读。

三、再读课文(一遍),理解词语。

不理解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并把意思标注在书中的词语旁边。

四、熟读课文(多遍),直到读正确读流利。

(字音读正确,读准轻声、儿化、多音字、变调,不丢字、不填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出长句子中词语的停顿。

读不通的地方重点反复读)五、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乡下人家,,,都有的风景。

”我能给文中每一处风景起一个小标题:、、、、、、。

合作交流通过读课文,我对课文第()自然段描写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我还能继续认真默读课文,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到最感兴趣的段落旁边,然后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批注方法提示:1.抓关键词语谈体会。

2.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3.从文章中心入手谈体会。

4.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点明所用修辞手法和作用谈体会。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体会。

6.理解标点符号谈体会。

7.结合全文内容谈体会。

)交流方式:首先告诉同学自己最感兴趣的乡村风景是,然后谈体会,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探究展示课文写了乡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遗憾作者没有写冬天,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用语言描绘一下:反馈总结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我要把它摘抄下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 乡下人家 导学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 乡下人家  导学案

《乡下人家》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棚架、装饰、耸着、瞧见、率领、捣衣、向晚、归巢、和谐、辛苦、觅食、大丽菊、催眠曲、鸡冠花、天高地阔”等词语。

二、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热爱乡村生活。

三、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学习重点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知识链接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小诗并把自己读后的感受批注到诗的旁边。

(课本104页)自主预习一、初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生字借助字典标注拼音,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组词。

(组两词:书中、课外各一个)二、我能在词语盘点里标出第二十一课的词语并正确认读。

三、再读课文(一遍),理解词语。

不理解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来理解,并把意思标注在书中的词语旁边。

四、熟读课文(多遍),直到读正确读流利。

(字音读正确,读准轻声、儿化、多音字、变调,不丢字、不填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出长句子中词语的停顿。

读不通的地方重点反复读)五、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乡下人家,,,都有的风景。

”我能给文中每一处风景起一个小标题:、、、、、、。

合作交流通过读课文,我对课文第()自然段描写的乡村风景最感兴趣,我还能继续认真默读课文,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到最感兴趣的段落旁边,然后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批注方法提示:1.抓关键词语谈体会。

2.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3.从文章中心入手谈体会。

4.对于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点明所用修辞手法和作用谈体会。

5.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体会。

6.理解标点符号谈体会。

7.结合全文内容谈体会。

)交流方式:首先告诉同学自己最感兴趣的乡村风景是,然后谈体会,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探究展示课文写了乡下的春天、夏天、秋天,很遗憾作者没有写冬天,那么你想象中乡下的冬天是怎样的?用语言描绘一下:反馈总结课文中有许多句子写得十分形象、生动,我要把它摘抄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乡下人家获奖导学案课题:乡下人家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好词佳句 .3、情感态度:学习作者描写乡下人家的相关景物,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探究学习阶段】阅读理解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炊烟(节选)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可见的炊烟。

我钟爱炊烟,一如我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

我是一个习惯于早起的人,可是乡村的炊烟比我更早的醒来,温柔地升起在这宁静而祥和的村庄上。

乡村的生活是极有规律的,就如这炊烟,一天便能三次见它升起。

早晨,天色往往最见清淡,这时的炊烟在我看来是最彻底的。

在清淡的天空下,伴着清凉的晨风,你会看见炊烟婀娜的身姿,看见它缓缓地升起然后渐渐地淡去。

我想,这样的炊烟是最让人惬意的。

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这个时候你若想看见炊烟非得仔细才行。

乡村里的炊烟不比城里那么张扬,它总是丝丝缕缕,却让人打心眼里喜欢。

这时的炊烟应该是最随意的。

而到了黄昏,炊烟的升起总会让人有很多的感慨。

如果你出门在外,或是外出劳作了一整天,看见乡间四起的炊烟,心中涌起的应该是一种温暖的感觉,亦或是一种归心似箭的急切。

傍晚的炊烟,总是被人们赋予了很多很多。

(1)“归心似箭”的意思是________。

这个词语中含有________的修辞手法,像这样的词语还有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用“________”画出来,并仿写一句。

(3)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描写炊烟的:清晨的炊烟是________的,中午的炊烟是________的,黄昏的炊烟总会让人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答案】(1)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泪如(2)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3)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4)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2)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清晨、中午、黄昏”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

形容回家心切;比喻;示例:泪如雨下;⑵一到中午,阳光逐渐变得霸道。

示例:傍晚的阳光很温柔。

⑶时间;惬意;随意;有很多的感慨;⑷短文表达了作者钟爱炊烟,钟爱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感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善意的谎言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院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

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繁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然后,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薪不遂,一起辞职,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

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的,颇没自信。

而许多老顾客也绝迹不来了,生意顿时冷落下来。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了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依然指定由她来吹饰。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真诚地说:“你梳得实在是好哩!”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选自《成功励志经典似水年华》,延边人民出版社)(1)“不和时宜”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应该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2)下列文中的句子,属于比喻句的有()(多选题)A. 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B. 卷吹梳弄一小时后,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

C. 小学徒侍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

D. 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3)小学徒先后两次为“我”吹头发,表情和手的动作区别很大,用文中的词填空,两次的区别:①第一次表情:________,手:________;②第二次表情:________,手:________。

(4)通过小学徒前后两次为“我”吹头发的区别,可以看到“我”“善意的谎言”给小学徒带来了________,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是一个________的人。

(5)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答案】(1)和;合;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风尚(2)A,B,C,D(3)受宠若惊;微微发抖;面带微笑;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4)自信心;善良(5)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在无形中帮助别人,让善良开花结果,自己也会收获善良的果实。

【解析】【分析】(1)本题因字音相同而写错别字,和应该是合。

意思是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风尚(2)根据比喻的定义进行判断。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3)本题可以从“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

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

”这两句话中找到答案。

(4)仔细阅读文章,根据题意找到相关语句进行理解。

(5)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⑴和;合;指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

也指不合世俗风尚;⑵ABCD;⑶①受宠若惊;微微发抖;②面带微笑;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⑷自信心;善;⑸示例: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在无形中帮助别人,让善良开花结果,自己也会收获善良的果实。

【点评】(1)做题时可以从汉字的音,行、义三方面入手。

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结合词义理解字形是最好的方法。

(2)本题考查的是比喻手法的理解。

首先要明确不同修辞手法的定义,再结合句子进行判断。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

做题时要根据题意并结合语段内容进行筛选。

(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及文中形象的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形象描写的相关句子,分析其特点。

(5)本题主要对文章的阅读感悟。

做题时要根据文章的主旨进行理解。

4.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出卖住宅(节选)有位孤独的老人居住在林木环绕、优雅安静的湖边。

他的住宅后面是绿油油的草坪,前面是鸟语蝶飞的小花园,再前面就是微波荡漾的湖水了。

然而他还是不得不决定去养老院,因为他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无人照顾。

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

欲购房者蜂拥而至,从底价18万英镑,很快炒到了24万英镑,30万英镑……购买者络绎不绝,价钱也越来越高。

但老人一直抑郁地低着头,默不作声。

他舍不得出卖自己的住宅呀。

老人伤心地走出了喧闹的客厅,来到幽静的花园,惆怅失落地环顾了好一会儿,才长叹一声颤颤巍巍地坐在长椅上,凝视着天上那朵漂泊不定的孤云。

正当老人长吁短叹时,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在老人面前徘徊着,似乎有难言之隐。

突然他弯下腰,微笑着低声对老人说:“老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很穷,只有1万英镑。

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您像我的亲人一般依旧生活在这里,依旧保留你所有的习惯。

我们会一起喝茶,读报,散步,你天天会感到快快乐乐——请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老人颔首微笑着,甜甜地微笑着。

他慈祥地紧紧握着年轻人的手,高兴地以1万英镑的价钱把房子卖给了他。

在场的众人皆惊得目瞪口呆。

(选自《桃花源就在这里》,山东友谊出版社)(1)解释词语。

蜂拥而至:________络绎不绝:________(2)写出文中的一个双重否定句:________,再改写成肯定句:________ 。

(3)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老人的住宅很大,里面有草坪,有花园,还有湖水。

B. 老人要卖掉住宅,是因为他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要去养老院了。

C. 想欲购买房子的人们出的价格越来越高,老人却并不因此而高兴。

D. 最后买到房子的是只有1万英镑的年轻人。

(4)老人开始因为舍不得卖房子而难过,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地卖了呢?(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答案】(1)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老人只得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

(3)A(4)因为年轻人承诺老人卖房后还可以住在房子里,依旧保留所有的习惯,他会照顾老人,让老人天天都感到快乐。

(5)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用仁爱之心去将心比心,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人与人也会更加亲近。

【解析】【分析】(1)蜂拥而至: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仔细阅读本题可以从第二自然段找到答案。

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变肯定句时去掉否定词,添加强调语气的字词。

(3)可以根据文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判断。

(4)本题可以根据“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会让您像我的亲人一般依旧生活在这里,依旧保留你所有的习惯。

我们会一起喝茶,读报,散步,你天天会感到快快乐乐——请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的!”这句话进行解答。

(5)本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故答案为:⑴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

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⑵示例:老人不得不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老人只得宣布出售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住宅。

⑶A;⑷因为年轻人承诺老人卖房后还可以住在房子里,依旧保留所有的习惯,他会照顾老人,让老人天天都感到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