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渔业
2024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
2024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____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水产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的渔业发展模式往往忽视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导致资源的衰竭和环境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____年生态渔业发展工作方案,旨在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设定1. 制定并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确保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 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质量,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3. 推动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民收入的增加和就业机会的提供。
三、主要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制定并完善生态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渔业资源保护的监管力度,严禁滥捕滥渔行为。
加大对非法捕捞和走私活动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
2. 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生态渔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渔业资源调查和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推广先进的捕捞技术和设备,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开展生态渔业模式的研究和示范,推广生态养殖、生态捕捞等创新模式。
3. 落实海洋环境保护加大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加强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和治理。
推动沿海城市的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加强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4. 促进渔业结构调整鼓励渔民参与渔业结构调整,推动渔业向高效、低碳、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渔民转型升级,发展生态养殖、海洋观光等新业态,增加渔民的收入来源。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开发渔业附加值产业,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生态渔业的发展。
加强渔政执法合作,加大对跨国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
开展渔民培训交流活动,推广生态渔业的经验和做法。
四、预期成果1. 渔业资源得到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
生态渔业发展现状
生态渔业发展现状
生态渔业是指在遵循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农业和渔业生产结构、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渔业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生态渔业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发展现状如下:
1. 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生态渔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加强了对生态渔业的支持。
例如,欧盟、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生态渔业的全覆盖,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推进生态渔业的发展。
2. 技术不断创新。
生态渔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发出了生态渔业相关的新技术和设备,例如
智能化捕鱼设备、生态鱼缸和池塘等。
这些设备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生态渔业的效益,还能够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和破坏。
3. 生态渔业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生态渔业不仅可以用于海洋渔业,还可以用于淡水渔业和农业。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生态渔业应用于农业领域,推广生态渔业生产的模式和方法,提高农业生
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品质。
4. 生态渔业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强。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态渔业的可持续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态渔业不仅要注重渔业的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渔业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发展现
状良好,未来将继续得到全球各地的支持和发展。
生态渔业发展的简要概述
生态渔业发展的简要概述作者:李黎来源:《黑龙江水产》2021年第02期摘要:文章基于近些年中国渔业发展的状况,阐述了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生态渔业所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渔业;发展;问题;建议自1993年起,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超过了水产捕捞产量。
到2019年,对全国20个省(区、市)渔业生产统计,1月~7月全国水产品总产量2934.98万t,同比下降0.03%。
其中,海洋捕捞产量407.36万t,同比下降5.09%;海水养殖产量1042.17万t,同比增长2.35%;淡水捕捞产量72.02万t,同比下降9.86%;淡水养殖产量1413.43万t,同比增长0.35%。
全年全国水产品产量保持在6450万t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近海捕捞约1000万t,比上年减少5%左右。
养殖约5050万t,同比增长1%左右。
中国渔业作为农民重要劳作方式之一,其生产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尤为重要。
中国渔业的发展整体趋势还是良好的,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对资源利用不合理的问题。
生态渔业是根据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水陆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实现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生产模式,主题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注重渔业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平衡和对环境的保护。
1 生态渔业的由来1.1 生态渔业的概念生态渔业是以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根据鱼类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以生产绿色水产品为特色,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在传统养殖、加工和运销等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渔业科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水陆物质循环系统,以追求经济、生态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渔业发展的经济技术模式[1]。
1.2 生态渔业的主要养殖模式1.2.1渔-牧结合型渔-牧结合型就是养鱼与猪、鸭、鸡等结合配套生产,可以使水陆资源得到更加充分地利用,使生态效益得到更高水平的提高。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
生态渔业现状及产业发展思考生态渔业是指通过科学分析与管理,保护渔业资源,减少捕捞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渔业模式。
生态渔业的发展旨在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护渔民的生计,推动渔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目前,我国渔业资源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大规模捕捞超过了生态承载能力,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许多渔业资源面临过度捕捞的风险。
另一方面,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渔业资源造成了威胁。
此外,渔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渔业生产方式落后,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正在积极推动生态渔业的发展。
首先,加强渔业资源保护,限制和减少渔业资源的捕捞量,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推行渔业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建立健全渔业资源管理制度,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的生态环境。
另外,鼓励渔民采用生态友好的渔业生产方式,推动渔业向高效节能、低排放的方向转变。
生态渔业的发展思考,首先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渔业资源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其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生态渔业的认知,促进公众参与渔业资源保护和生态渔业的实践。
另外,需要加强渔民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他们的渔业管理水平,鼓励他们采用生态友好的生产方式。
最后,还需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生态渔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为生态渔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生态渔业的发展既是对渔业资源保护的迫切需求,也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推行科学化、法治化的渔业管理,提倡生态友好的渔业生产方式,我国的生态渔业将能够取得长远的发展,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提高渔民的生计,推动渔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
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渔业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过度
捕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制定和实施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渔业资源管
理制度,加强对违规捕捞和非法捕捞行为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大对渔业资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力度,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推动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往往会对海洋环境造成
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需要推动渔业生产方式向生态友好型转变。
这包括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对渔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另外,加强对渔民的培训和引导。
渔民是渔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意识
和行为对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加强对渔民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捕捞技术,同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过度捕捞的诱因。
最后,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渔业资源的产权和使用权,保护渔业资源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大对违法捕捞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渔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渔业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渔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强对渔民的培训和引导,同时加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法律法规建设,共同推动生态渔业的健康发展。
保水渔业生态模式典型案例
保水渔业生态模式典型案例随着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传统渔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同时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保水渔业生态模式应运而生。
以下是一些保水渔业生态模式的典型案例。
1. 湿地养殖模式:湿地养殖将湖泊、河流、沼泽等湿地环境作为养殖基地,通过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水质和水体环境质量,从而实现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这种模式下,养殖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同时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多样性。
2. 生态渔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是一种自然养殖、自然放流和自然捕捞的渔业模式,旨在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生态渔业模式,可以实现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水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水土一体化养殖模式:水土一体化养殖模式是一种将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的模式。
通过合理利用水域和土地资源,实现农渔复合经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这种模式下,农田和鱼塘可以相互补充,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
4. 草屋渔业模式:草屋渔业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通过建造草屋作为养殖场所,可以保护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同时提高渔业生产效益。
草屋渔业模式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和保障渔业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综合养殖模式:综合养殖模式是一种通过多种养殖方式相互补充和协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模式。
在综合养殖模式下,不同类型的水生动植物可以相互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从而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6. 海岛渔业模式:海岛渔业模式是一种以海岛为基地,通过海洋渔业、海洋旅游和海洋保护等多种方式实现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有效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渔业生产效益和旅游收益。
7. 溪流养殖模式:溪流养殖模式是一种利用溪流资源进行水产养殖的模式。
通过对溪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可以提高水质和水体环境质量,同时实现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渔业调研报告
生态渔业调研报告生态渔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捕捞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鱼类产量和质量的需求。
因此,生态渔业逐渐兴起,并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领域。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生态渔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索可持续发展生态渔业的路径。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调研对象主要包括生态渔业生产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和消费者。
三、调研结果1. 生态渔业发展情况通过走访多家生态渔业生产企业,了解到生态渔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生态渔业的发展,但总体规模和产量仍然较小。
生态渔业主要以养殖为主,通过合理的环境管理和生物控制手段,使得渔业生产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2. 存在的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生态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技术和设备还不完善,限制了渔业生产的规模和质量。
其次,生态渔业的知识普及度不高,很多消费者对生态渔业的概念和优势了解有限,导致市场需求不足。
还有一些企业在生态渔业生产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3.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为了促进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生态渔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渔业由传统捕捞向生态养殖转型;(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生态渔业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贷款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加入生态渔业领域;(3)加强宣传,提高消费者对生态渔业的认知度,打造消费者信任的生态渔业品牌,扩大市场需求;(4)加强监管力度,对生态渔业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和产销追踪,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总结和建议生态渔业作为一种环保和可持续的渔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目前我国生态渔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来推动。
加强技术研发、政策支持、宣传推广和监管管理是促进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生态渔业的发展,积极推动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渔业产业的绿色发展。
生态渔业养殖实施方案最新
生态渔业养殖实施方案最新一、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海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渔业养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生态渔业养殖成为了当前发展的趋势。
生态渔业养殖以其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生态渔业养殖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生态渔业养殖的概念。
生态渔业养殖是指在海洋或淡水环境中,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原理,进行养殖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不使用化学饵料和药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促进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倡导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渔业养殖的实施方案。
1. 选址规划。
选址规划是生态渔业养殖的第一步,需要考虑水域的水质、水深、水温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因素,选择适合养殖的场地。
在选址规划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2. 养殖品种选择。
生态渔业养殖的品种选择至关重要。
需要根据选址规划的水域特点和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养殖成本,选择适合的养殖品种,以提高养殖效益。
3. 养殖设施建设。
养殖设施的建设是生态渔业养殖的关键环节。
需要根据选址规划的水域特点和养殖品种的需求,建设合适的养殖设施。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施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选择符合生态渔业养殖要求的设施。
4.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渔业养殖的重要内容。
在养殖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避免养殖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5. 养殖管理与技术支持。
养殖管理与技术支持是生态渔业养殖的保障。
需要建立科学的养殖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提高从业者的养殖技术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研与技术创新,推动生态渔业养殖的发展。
四、结语。
生态渔业养殖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养殖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渔业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渔业产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随着海洋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传统渔业已经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同时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生态渔业产业应运而生。
生态渔业利用人工控制的渔业生产方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渔业的概念和特点生态渔业是一种融合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型产业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渔业的特点包括:1.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渔业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渔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生态渔业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遵循自然规律,避免过度捕捞和污染,确保资源的永续利用。
3.综合利用资源:生态渔业倡导综合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利用能力,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科学管理:生态渔业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包括生态养殖、生态捕捞等技术手段,确保渔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生态渔业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主要包括生态养殖、生态捕捞、生态旅游等多种业态。
生态渔业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
四、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机遇: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生态渔业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给予生态渔业产业一定的政策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2.挑战:生态渔业产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短缺、技术不足、市场竞争激烈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生态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生态渔业产业发展策略1.加大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生态渔业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产业链条,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2.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生态渔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规范生态渔业产业的发展,推动其良性发展。
生态渔业渔业价值
渔业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挑战
渔业发展目标有三个阶段的演变 第一阶段:满足温饱需求为核心。 第二阶段:满足相对富裕纳入农业发展目标。 第三阶段:满足高质量生活的生态环境、食品质量与 未来繁荣列入农业发展目标。 中国渔业现处于第二阶段。
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中国渔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决定渔业必须把社
5.个别农场发展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生态渔业能够实现渔业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
1.增加水产品生产,妥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做出贡献。
2.促进渔区综合发展,消除渔区贫困状况。
3.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渔业的内涵
1.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并与传统渔业精华相
生态渔业的主要特征:
(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整个渔业生态系统的前提,为此不但不排斥,而且积
极应用新技术(包括常规增产技术)和合理投入。
(2)强调发挥渔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3)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另一方面高效利 用商品性农业投入;
2 、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及有机废弃物转化再生技术
利用食物链原理,采用食物链加环的办法组建新 的食物链,使物 质能量通过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以多 级多次转化利用,形成无废弃物 的生产体系。
3 、物质良性循环技术 包括: (1)生物养地技术。 (2)农牧结合,共同发展。 (3)水土保持技术。 (4)建立多能互补的农村能源结构。 (5)科学合理使用化肥。
生态渔业模式
是在生态渔业实践中形成的、结构相对稳定的渔 业生态系统。
生态渔业模式的主要类型
县区生态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县区生态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区生态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首先,我们加大了生态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了一套完善
的生态保护体系,有效保护了湖泊、河流等水域生态环境,为渔业
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我们加强了生态渔业的科学养殖和管理,推广了先进的养殖
技术和模式,提高了养殖效益和质量。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注重生
态平衡,减少了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了渔业生产与生态环
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生态渔业产品的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了产品
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助力
了渔民增收致富。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生态渔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渔业与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为县区经济
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生态渔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渔业的高质量
发展。
总的来说,我县区生态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县区经济社会
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生态渔业产业链,推动渔业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实现乡
村振兴目标贡献力量。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情况汇报
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汇报一下咱们这儿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情况。
一、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基础。
咱这儿的大水面那可真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啊。
就像大自然给咱们留下的一个大宝藏。
这大片大片的水域,水质在过去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天条件。
不过呢,以前咱们对这个大水面渔业的开发有点像摸着石头过河,虽然也有收获,但没形成啥特别系统的、科学的发展模式。
二、发展过程中的尝试与探索。
# (一)早期的粗放型养殖。
刚开始的时候啊,咱就简单地往水里放鱼苗,然后就等着鱼儿长大。
这种粗放型的养殖方式,就像种庄稼只撒种不管一样。
虽然鱼也能长,但是产量不高,而且对水域生态的影响也不太好。
比如说,有些鱼的品种不适合混养,结果互相抢食,导致生长不均衡。
还有就是,饲料投放也没个准儿,有时候多了污染水,有时候少了鱼饿着不长肉。
# (二)走向生态养殖的转变。
后来啊,咱们意识到这样可不行,得走生态养殖的路。
于是就开始研究哪些鱼适合在咱们的大水面里一起生活。
就像给鱼群找室友一样,得找那些能和谐共处的。
像草鱼、鲢鱼、鳙鱼这些家伙,把它们搭配好了放在一起,那效果可就不一样了。
草鱼吃草,能清理水里的水草,鲢鱼和鳙鱼呢,专门吃浮游生物,这样一来,它们相互配合,既保证了自己的食物来源,又让水域环境变得更好了。
而且啊,咱们在饲料方面也开始讲究起来了。
不再是随便乱投,而是根据鱼的生长阶段、数量等科学地计算饲料量。
这就好比给鱼定制营养餐,让它们吃得健康又能快快长大。
三、目前取得的成果。
# (一)渔业产量的提升。
经过这么一调整,渔业产量那是蹭蹭往上涨啊。
以前粗放型养殖的时候,一年捞上来的鱼可能就那么一点儿,现在可不一样了。
科学的养殖模式下,鱼的生长速度快了,而且鱼的品质也变好了。
就像从普通的菜变成了有机菜,这鱼在市场上可受欢迎了。
# (二)水域生态的改善。
大水面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以前水里的水草可能会疯长,影响水质,现在有草鱼帮忙管理;浮游生物太多的时候,鲢鱼和鳙鱼就发挥作用了。
生态渔业工作情况汇报
生态渔业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生态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我对生态渔业工作情况的汇报:一、生态渔业产值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生态渔业产值稳步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9年,全国生态渔业总产值达到了6000亿元,同比增长了8%,生态渔业已成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态渔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生态渔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我国不断加大生态渔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了生态渔业的养殖效率和产量,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三、生态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我国加大了对水域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
通过加强水域环境监测和治理,有效减少了水域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了水域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四、生态渔业产品质量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保障生态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国加强了对生态渔业产品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生态渔业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有效提高了生态渔业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了消费者对生态渔业产品的信心。
五、生态渔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渔业交流与合作,加强了与国际生态渔业组织和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国际生态渔业组织和国家的合作,我国吸收了国际先进的生态渔业管理经验和技术,提高了我国生态渔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六、生态渔业扶贫工作成效显著。
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渔业扶贫工作,通过发展生态渔业产业,带动了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发展生态渔业,我国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渔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生态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生态渔业产业的管理和监管,推动生态渔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生态渔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态渔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生态渔业项目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生态渔业项目是在传统渔业基础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该项目旨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提高渔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渔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安全的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传统渔业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生态渔业项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技术可行性分析生态渔业项目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合理利用水资源、生态养殖等方式,实现对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技术手段已经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实际应用,证明了其可行性和效益。
3.经济可行性分析生态渔业项目在提高渔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的养殖方式和管理模式,可以减少投入的资源和能源,提高渔业生产的效益。
此外,生态渔业项目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经济水平。
4.环境可行性分析生态渔业项目注重保护水域生态环境,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
通过建立生态循环系统,可以促进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实现渔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5.社会可行性分析生态渔业项目能够提供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同时,该项目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生态渔业项目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项目实施方案1.技术方案(此处省略具体技术方案,如生态循环系统建设、水资源利用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等)2.组织管理方案建立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实施。
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
同时,加强与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渔业项目的发展。
3.资金筹措方案生态渔业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大水面生态渔业标准
大水面生态渔业标准
大水面生态渔业标准是指在湖泊、江河、海洋等大型水域内进行渔业活动时,为了保护水域生态环境,规范渔业行为,建立的一套标准和准则。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保护生态环境:渔业活动必须遵守环保法规和规范,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不得进行破坏性捕捞和乱扔垃圾等行为。
2.合理利用资源:渔业活动应根据水域资源状况,科学规划渔业活动,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3.规范渔业行为:渔民应遵守渔业法规和道德准则,不得使用禁用的渔具、进行非法捕捞、干扰水域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
4.保障渔民权益:渔民应享有合法权益,包括渔业许可证、收入保障等权益,同时也应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
5.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渔业活动的监管和执法,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行为,保障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大水面生态渔业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需要渔业部门、渔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渔业生态环境和管理体系。
- 1 -。
大水面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大水面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大水面生态渔业是我国生态渔业养殖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水域。
但是,大水面生态渔业在长期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需要结合当地情况,不断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同时,只有大水面生态渔业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情况(一)概述大水面生态渔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等原理,作为发展的主体指导,并且在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期间,根据鱼类与其它水生物的互补原理,生产出优质的水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发展,将应用多项先进实用的技术,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养殖循环系统,不仅可以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大水面生态渔业实现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
(二)养殖模式目前,大水面生态渔业模式主要有渔-牧结合型、渔-农结合型、渔-牧-农复合型等。
1. 渔- 牧结合型渔-牧结合型是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与猪、鸭、鸡结合,实现共同生产,不仅大水面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产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同时,渔-牧结合型注重对配合饲料的应用,其实就是将牲畜的排泄物进行加工,将其喂养给鱼类,这样可以利用粪便肥水养殖滤食性鱼类,降低了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成本,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 渔-农结合型渔-农结合型在目前大水面渔业养殖中较为普遍,主要将鱼类与农作物、植被等相互结合,利用塘中的底泥作为田间的肥料,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渔-农结合型属于经济性的养殖方式,在渔-农结合型养殖期间,应以市场作为导向,因地制宜进行农作物种植,对食物链的营养关系进行充分的利用,凸显渔-农结合型渔业发展中的优势。
3. 渔—牧—农复合型部分地区大力推广渔-牧-农复合的养殖方式,该种养殖方式属于多元化的养殖方式,在渔-牧-农复合养殖时,主要是以渔业为主,将种植业和畜牧业进行融合,不仅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强化了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生态渔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态渔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渔业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某生态渔业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为投资者、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二、财务报告概述本报告选取的生态渔业企业为我国某知名生态渔业公司,其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以下将分别对这几张报表进行分析。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1. 资产结构分析(1)流动资产分析某生态渔业公司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表明公司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但应收账款占比较高,需要关注其回收风险。
(2)非流动资产分析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某生态渔业公司固定资产占比较高,说明公司在渔业生产设备方面投入较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负债结构分析某生态渔业公司负债主要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从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公司负债水平适中,负债结构合理。
3. 所有者权益分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某生态渔业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较高,说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投资者信心较强。
四、利润表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某生态渔业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产品销售、渔业服务收入等。
从利润表可以看出,公司营业收入逐年增长,表明公司市场竞争力较强。
2. 营业成本分析营业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折旧费用等。
从利润表可以看出,公司营业成本控制较好,毛利率较高。
3. 期间费用分析期间费用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从利润表可以看出,公司期间费用占比较低,表明公司管理效率较高。
4. 利润总额分析某生态渔业公司利润总额逐年增长,表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
生态渔业的研究报告
生态渔业的研究报告生态渔业研究报告现代渔业发展已经趋向生态化,即生态渔业。
生态渔业是指在实现渔业产出的同时,通过建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利用,保护渔业生态资源,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态渔业的概念和意义生态渔业是在可利用水域内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推行渔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繁育,以提高水域渔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利用率为目标,最终实现水域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殖,渔业产品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的提升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
生态渔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渔业资源保护:生态渔业注重保护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渔业管理措施,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渔业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生态渔业注重改善水质和水域环境质量,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措施,促使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增加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3.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渔业既保护了渔业资源,又满足了人们对渔产品的需求,促进了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生态渔业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生态渔业的四大特点1. 生态综合性:生态渔业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兼顾饲养、繁殖、渔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利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渔业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种类多样性:生态渔业不仅仅注重鱼类的养殖与捕捞,还关注其他水生生物的养殖和繁殖,如虾、蟹、贝类等,提高水域的生态多样性。
3. 控制污染:生态渔业强调水域环境质量的改善,控制水体污染,同时关注生物体内的污染物含量,确保渔产品的安全性和优质。
4. 技术创新:生态渔业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生物工程技术、遗传育种技术等,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和远程监测,实现渔业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三、生态渔业的发展路径与对策1.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建立健全的技术支撑体系。
生态渔业名词解释
生态渔业名词解释
以下是与生态渔业相关的一些名词解释:
生态渔业:生态渔业是一种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健康的可持续渔业管理方式。
它旨在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和维护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功能。
渔业资源:指用于渔业活动的各种生物资源,包括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
生态渔业关注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捕捞方式:捕捞方式是指渔业活动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术。
在生态渔业中,选择合适的捕捞方式非常重要,以减少捕捞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例如选择选择渔网尺寸、避免破坏底栖生物栖息地等。
渔业管理区划: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渔业资源,通常会将海洋或淡水水域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区域。
这些管理区划可以根据生态系统特征、物种分布、捕捞压力等因素进行划分,以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
渔业配额:渔业配额是为了保护渔业资源,限制渔民捕捞的数量或规模而设定的限制。
通过设定渔业配额,可以避免过度捕捞和资源耗竭,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益处,包括食物供应、水资源调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态渔业的目标之一就是保护和提供适当的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影响评估:生态影响评估是在进行渔业开发或管理前,对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通过评估生态影响,可以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这些名词解释可以帮助理解生态渔业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生态渔业的目标是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生态渔业建设绿色家园卢自银2010年9月目前我县渔业生产经营效益最好的是水库生态渔业和流水养殖鲟鱼。
按照“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的要求,政府应该按照高效、节能、循环、环保的理念科学规划,引导农民,利用流水养殖设施养殖高价值鱼类(如:鳜鱼、大型成熟鲟鱼、大鲵等),少养殖耗饵量高鱼类,减少投饵数量;利用水库小水库、塘坝和池塘建设集休闲、垂钓、食宿于一体的休闲观光渔业;在河湖公园水面放养观赏鱼和滤食性鱼类,以保持水质清洁和观赏价值;在大水库发展以水域生态修复,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为主旨的生态渔业,并把渔业、畜禽养殖业、种植业有机结合,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农庄,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达到净水富民的目的。
一、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现状(一)渔业生产现状密云的渔业水面资源大致可分为5种类型,总面积9709.47公顷,2009年水产品总产量3642.5吨,其中:1、水库渔业:包括一座大型水库,三座中型水库,9473.33公顷,占水面总面积的97.5%,渔业产量1839吨。
其中:密云水库水面面积9133.33公顷,占水库面积的96.41%,自然增殖和人工放流鱼种(鱼种主要来源于鱼贩子从多处池塘收购的,在精养池塘中套养的鱼种和沙厂水库网箱培育的鱼种),以水体中的水生生物及腐屑为饵料,库区农民人工捕捞成鱼,年渔业产量约1668吨,带动水库周边约3000农民通过成鱼捕捞、营销、餐饮旅游业致富;三座中型水库由个人或联户承包经营,年渔业产量约170.1吨。
2、小水库和塘坝养殖:小水库和塘坝70多座,面积31.58公顷,现已有23座投放鱼种,粗放养殖,渔业产量约10吨。
其余因水源无保障尚未利用。
3、河湖养殖:潮河、白河河道人工治理水面面积53.33公顷,人工投放低价观赏鱼和鲢鳙鱼种,粗放养殖。
4、池塘养殖:面积144.8公顷,年产商品鱼1345.5吨,占总产量的36.94%,年产值1585.8万元,从业人员157户200人。
5、流水养殖:面积5.43公顷,渔业产量510.5吨,占总产量的14.02%;养殖的品种有:鲟鱼、虹鳟鱼、鲤鱼、鲫鱼、草鱼等,年产值2000万元,从业人员46户230人。
主要养殖品种是鲟鱼,商品鱼产量324吨,占流水养鱼总产量的63.47%。
其次是虹鳟鱼,商品鱼产量83.5吨,占流水养鱼总产量的16.36%。
此外还有近几年兴起的休闲渔业。
撤销密云县水库网箱后,一些农民在政府引导支持下,于2002年-2005年四年间投资2.4亿元资金兴建了集水产养殖、垂钓、食宿、娱乐于一体的105个休闲渔业小区,从业人员105户510人,年产值2100万元。
经营较好的约占小区总数的30% ,闲臵的约占小区总数的10% ,其余的勉强经营。
渔业生产经营高效典型:目前我县渔业生产经营效益最好的是水库生态渔业和流水养殖鲟鱼。
两个典型渔场是北京聚英园渔场和北京龙保养鱼合作社。
北京聚英园渔场位于北庄镇北庄村清水河畔。
始建于2003年6月,占地面积12亩,流水养鱼面积6亩,孵化车间1000m2,总投资200万元。
渔场以鲟鱼苗种繁育为主,现有亲鱼60尾,年繁育鲟鱼苗70万尾,培育鱼种50万尾,生产商品鱼50吨,年鲟鱼苗种及商品鱼销售收入500万元。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带动农民致富,2010年又与大城子镇梯子峪村清水源渔场、北庄镇营房村葡萄宜园渔场签订了租赁合同,承租流水养鱼池6亩,放养鲟鱼后备亲鱼5000尾,鲟鱼种20000尾,预计可增加鲟鱼商品鱼产量15000kg,增加收入75万元。
同时为桂芬养鱼合作社等6个渔场提供鲟鱼苗种和养殖技术及商品鱼销售等项服务,带动这些养殖户年养殖鲟鱼5万尾,实现年产值200万元。
目前渔场繁育的鲟鱼苗种除了供给本地用户外,还销往河北、山东、山西、甘肃等地。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带动农民致富,渔场将在扩大苗种繁育规模。
计划3年内实现年繁育销售苗种200万尾,实现渔场年产值800万元,带动本地农户年养殖销售商品鲟鱼50万尾,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的目标。
龙保养鱼合作社位于巨各庄镇沙厂水库,是25户农民联合承租经营水库渔业的农民合作组织。
2000年起,合作社在专家指导下,根据水体内物质循环规律,科学的确定放流鱼种的数量和品种搭配比例,采取提大养小、轮捕轮放的养殖经营模式,实现了渔业的稳产、高产、高效。
2006年合作社投入35万元资金,购臵了10亩网箱养鱼设备,进行了400多万尾鲢鳙鱼种培育试验,试验成功后,实行订单方式生产,每年培育鲢、鳙、鲂、草、青鱼鱼种1000万尾,为密云“一大三小”水库和北京市部分河湖、水库资源增殖放流提供苗种。
合作社年生产销售鱼种约1000万尾、商品鱼5万公斤,年产值260万元,效益160万元。
(二)发展优势1、资源与产品优势:我县渔业养殖面积达9708.91公顷,占全市总养殖面积的43%。
尤其是水库面积大,大、中型水库面积9473.33公顷,清洁的水质中生产的水产品肉味鲜美,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
2、区位与环境优势: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把密云县划为水源涵养区,按照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县建设的总体要求,密云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近年共投资7亿多元打造“生态密云,休闲之都”的品牌,密云水库“鱼王”美食节、密云冰雪风情节、国际长城健步走大会、密云生态文化节、密云县农耕文化节等大型活动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密云的知名度。
2004年至今,1700多万中外游客到密云休闲度假,“原生态山水,体验式休闲”得到了国内旅游行业人士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2007中国旅游品牌风云榜暨旅游业领导人年会”上,密云县荣获“中国魅力名县”称号。
密云作为首都水源涵养区和天然氧吧的优美环境,为渔业和休闲产业提供了优越的发展空间。
3、政策与科技管理优势:县委、县政府对渔业发展高度重视,每年制定农业扶持政策中都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渔业发展;农业服务中心有水产专业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有渔政管理人员34人,为渔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科技与管理基础。
二、渔业发展趋势(一)水库渔业以密云水库为核心,根据水库渔业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规律,以保水为前提,发展生态渔业,生产有机鱼。
1、建立密云水库育种基地,根据水库增殖放流对鱼类品种、规格、数量的需求培育有机鱼种,保证水库增殖放流鱼种的数量和质量。
2、定期监测水库水生生物生物量和水质变化,根据水体中生物变化规律,科学确定增殖放流的鱼类品种和数量,实现保水和富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
3、建立土著种鱼类自然增殖保护区,采取划定禁渔区和禁渔期,在鱼类繁殖季节设臵人工鱼巢等综合措施,保护鱼类自然增殖。
4、修复水域植被,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二)流水养鱼建立起低产、优质、高效、零排放的标准化的健康水产养殖生产结构。
1、根据健康养殖技术要求,修缮和改造现有养殖设施,提高养殖生产能力。
2、以养殖鲟鱼为主,采取大型鲟鱼(4~15kg/尾)与适销规格鲟鱼(0.75~1kg/尾)2:8配套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3、有配套养殖能力的渔场,养殖少量鳜鱼等肉食性鱼类。
也可以养殖大规格(≧4kg/尾)草鱼。
(三)池塘及小型水库和塘坝养鱼保持现有规模,建立集养殖、垂钓、食宿、娱乐于一体的标准化的休闲渔业小区。
形成渔业与其他行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效益共赢的产业结构。
三、问题与建议(一)影响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1、水库资源增殖种源质量不稳定,增殖效果差,建议建立密云水库育种基地,专门为密云水库提供增殖种源。
密云水库和三座中型水库直接利用的是作为北京市生活用水水源养鱼,他对水质和人们健康的影响是直接的,但是,由于这种养殖的种源以自然增殖为主,人工放流为辅,以水体内的水生生物及腐屑为饵料,没有人工投喂,因而,这种养殖对水源净化是有益无害的。
在了解水中各种天然饵料的生物量变化规律的前提下适量放养栖息不同水层、摄食不同饵料、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经济鱼类,合理的利用天然饵料,不但不会污染水源,而且还会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形成浮游植物、水生植物利用外源性营养,浮游动物、低栖动物利用浮游植物,鱼、虾类利用水生动、植物形成经济水产品,抑制水体富营养化,达到净水富民之目的。
但是,由于增殖放流的鱼种资源主要靠商贩多处倒购,鱼体受伤严重,成活率很低。
如果在库区内建立育种基地培育鱼种,既可提高放流成活率,又能避免外购鱼种所带病害对水源的危协,提高增殖效果,增加渔业产量。
2、养殖基础设施老化,已不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建议制定扶持政策,支持老旧池塘改造。
一是养鱼池塘淤泥过多,致使鱼类病害增多,蓄水量减少,降低生产能力;二是流水养殖设施建设初期经验不足,设施建造结构不合理,建筑材料质量差,现已破损严重,不能适应养殖生产要求。
因此,应以资金扶持设施改造和修缮,以避免资源的闲臵和浪费。
3、养殖模式单一,效益低,建议推广健康养殖和新的养殖模式,并对创新模式给予政策支持。
目前,流水养殖的主要品种是鲟鱼和营销0.75~1kg小规格鲟鱼的养殖经营模式,而没有采取高效的大型成熟鲟鱼的养殖模式。
商品鱼养殖,以鱼种成活率95%(比目前养殖鲟鱼成活率提高10%计算)、市场销售价20元/500g、上市规格750g/尾计算,养殖每万尾成鱼的产值增加30万元,利润10~15万元。
大型成熟鲟鱼养殖,以成活率98%、市场销售价200~500元/500g、上市规格20kg/尾计算,养殖每尾鱼的成本为200元,产值3920~9800元(20kg/尾x200~500元/500克x98%),利润3900~9600元,利用10年时间,养殖1万尾鲟鱼的产值3920~9800万元(折合年产值392~980万元),利润可达3900~9600万元,是养殖小型鲟鱼的39倍。
目前,密云县流水养殖鲟鱼设施81.4亩,按照2/3设施养殖小型鲟鱼,1/3设施养殖大型成熟鲟鱼的养殖模式,10年可养殖大型成熟鲟鱼20万尾,产值可达7.84~19.6亿元,利润可达7.8~19.2亿元。
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民采用此种模式。
4、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建议养殖高价值鱼类(如:鳜鱼、大型成熟鲟鱼、大鲵等),少养殖高耗饵鱼类,减少投饵、施肥数量,发展生态渔业,降低环境压力。
山区流水养鱼(休闲渔业小区)利用的是位于密云水库上游的河水,鱼粪随流水排入河道、流进密云水库,直接影响密云水库的水质。
密云水库上游的休闲渔业小区43个流水养鱼面积101.1亩,池塘养鱼面积284.9亩,年渔业产量1000吨,以饲料系数1.6计算,投喂人工全价配合饲料1600吨,每年有1200吨排泄物进入河道、流进密云水库。
由于渔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人类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之前或同时利用了水源,因此,渔业生产经营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质,影响生态县建设,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总有一天会因环境压力,被取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