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东湖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课件 语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诗词六首》-语文版语文课件PPT
诗歌内容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 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 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 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 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 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 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 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 景交融的意境。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 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 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 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 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那个 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 地。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 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 爱者的强烈感情。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 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 渭南县境)人。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 马,移忠州刺史。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 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七十五岁。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 人。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 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 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 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他 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 《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 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 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 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 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来自《点拨》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精神上 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 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 主动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 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 人的喜悦之情。
25 诗词六首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4. 相关资料
5. 检查预习
6. 听读课文
8. 整体感知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2. 本课主旨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5. 教材习题讲解 16. 课后作业布置
3. 背景透视 7. 翻译课文 11. 板书设计 14.拓展延伸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六首诗词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情 意绵绵,爱情纯洁;有的气势豪迈、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 融,优美鲜丽;有的感时伤国,忧愁无限。学习时要注意体 会。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
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难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苏轼高风亮节
来自《点拨》
作为文人,难免喜欢在政治上毫不避讳地抒发己见。 就连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 维新更是猛烈抨击。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 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 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 “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 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 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
来自《点拨》
《钱塘湖春行》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此前诗人曾因得罪权贵而被贬为江州司马,精神上 因此受到严重打击,思想上也由“兼济天下”转为“独 善其身”。这时,他为避免在朝为官遭受党争之祸, 主动要求到外任杭州刺史。离开了京师,心情恬静 一些,该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 人的喜悦之情。
25 诗词六首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1. 学习目标
2. 作者简介
4. 相关资料
5. 检查预习
6. 听读课文
8. 整体感知
9. 句段品析
10. 疑难探究
12. 本课主旨
13.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5. 教材习题讲解 16. 课后作业布置
3. 背景透视 7. 翻译课文 11. 板书设计 14.拓展延伸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六首诗词富于艺术感染力,有的情 意绵绵,爱情纯洁;有的气势豪迈、景象宏阔;有的情景交 融,优美鲜丽;有的感时伤国,忧愁无限。学习时要注意体 会。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培养
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难点)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5课 《诗词六首》课件(新版)语文版
苏轼高风亮节
来自《点拨》
作为文人,难免喜欢在政治上毫不避讳地抒发己见。 就连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 维新更是猛烈抨击。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 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 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 “乌台诗案”的文字狱开始,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 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老师欧阳修及家人也 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
语文版九下第25课《诗词六首》教学课件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 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 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 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小组 讨论
1. 诗中描写了哪些 意象?特点是什么?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之 情,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篇》 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求, 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术情 境。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 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你最喜欢诗作中的哪 一句?谈谈你的感想。
课外作业:
1.背诵全诗。 2.根据你对《钱塘湖春行》的理 解,把它改写为一篇小短文,题 目自拟。
李 煜
李煜(937~978),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前 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 “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 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 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 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 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 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 悲壮,意境深远,为词史上承前 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 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 界始大,感慨遂深。”现存词四 十四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 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 首。
1.找出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并说一说太守有什么特点。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威风凛凛。
2.找出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并说一说出猎队伍的特点是什么。
千骑卷平冈;威武雄壮。
3.请你找出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优秀课件
预习检测 反复朗读,读准字音。
识字注音
雎鸠 jū jiū 窈窕 yǎo tiǎo 好逑 hǎo qiú
荇菜 xì ng 寤寐 wù mèi 芼
mà o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读正音(结合注释)
补充:好hǎo 辗zhǎn 淑女:温和美好的女子
2、自读试译 提示:可以疏其大意,不必字字落实。 3、学生试读,注意节奏、韵律。 4、全班齐读
大胆说出你的初读感受
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给人的美感
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概括它的美?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饶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 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 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 心情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 的境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 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25.《诗词六首》
关
雎
《诗经》
文题解读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
《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
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 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
伤。”其声、情、文、义俱佳。
文学常识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公元前6 世纪)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 典,乃称《诗经》,为五经之一。《诗经》 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 点。 《诗经》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类, 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诗大序》 中称“诗六义”)
福建省泉州东湖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相见欢》课件 语文版
春 水 向 东 流
几 改 应 多 。 犹 愁 在 ? ,
无 太 林 匆 花 奈故 小 往 春 匆 谢 花 朝 国 楼 事相 ! 已 秋 来 不 昨 知见 春 月 寒 堪 夜 多欢 红 雨回 又 少 何 , 晚首 东 ? 时 来月 风 了 风明 , , 。中
• • • •
• • • • 。
小公主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上片写景,用寂 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一 个皇帝变为囚徒孤寂 愁苦的心态。
思考
本文哪里能体 现作者的思想感 情?
下片用一个具体的比喻,把离愁比 喻成乱麻, 剪不断,理还乱。这离愁, 不是一般的暂离故乡, 而是亡国之愁。 作者由一个皇帝变成一个囚徒,屈辱的 现实生活,迫使他体验到一般人所尝不 到的生活滋味。这个比喻 剪不断, 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切身感 理还乱, 受的无可解 脱的愁苦。
李 煜
相 见 欢
• • • • 别 是 一 般 滋 味 在 心 头 。 是 离 愁 。 理 还 乱 , 剪 不 断 ,
• • • 寂 寞 梧 桐 深 院 锁 清 秋 。 月 如 钩 。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 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 清丽,后期则书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吟怀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在题材和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 代时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
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体会比喻修辞 的妙处:
这首诗是李煜降 宋之后写 的,诗中表 达了他的 亡国哀思。 “剪不断,理还乱” 现 在形容人内心的 烦乱, 或形容某些事 难以处 理解决。
语文版初三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5课《诗词六首》黄鹤楼ppt课件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 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可是日近黄昏, 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 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前四句写仙人及仙鹤的传说.抒发世事茫 茫的感慨 。后四句抒发日暮思归的情思。
诗由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而生发的联想,叙昔 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无限渺然的感觉,表现人 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气势苍莽。后四句转而实写 楼上所见所感,并由此引起乡愁。尾联以烟波江上日 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 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 乡的情怀。
《黄鹤楼》图片欣赏
崔颢
黄鹤楼
唐--崔颢 (七言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 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 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势轩昂 宏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 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 “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 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历代文人墨客登楼吟诗 作赋,畅抒情怀,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 篇,且有多如珠玑的神话传说散落民间。现今的“黄 鹤楼”景区,时逢盛世,规制超前,是由主楼、白云 阁、岳飞广场、千禧吉祥钟、古乐宫、诗碑廊、南楼 等大小50余处景点组成的融人文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 风景名胜区,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黄 鹤 楼
位于湖北武汉,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 居易、孟浩然、王维、杜牧、贾岛、陆游、 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 赋。
语文版语九年级(下)第25课《诗词六首》PPT课件
(3)全章 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 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 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考题演练
12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 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jī
4道阻且跻
关雎
蒹葭
5
6
《关雎》是《诗经》
的第一首,是我国
爱情诗歌的“开山
之作”,表现一个
痴情男子对美丽女
子的思慕和追求。
第一章:
以关雎之情意专一 兴 淑女应配君子 (歌颂美好的爱情)
第二、三章:以荇菜之流动无方 兴 淑女之难求 (表现相思之苦)
第四、五章:以荇菜得以采之 兴 淑女之得而“友 之”、“采之”
2、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句子赏析
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比兴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 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 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 8 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3、句子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炼“字悠:哉悠悠:哉长”的是意男思子,求形偶容不长得夜、不情眠意时绵绵绵绵、不思断念的不思 绝念的之心情理 。描 两写 个, “悠“”辗字转,反双侧双”以突感出叹其语求气偶出不之得,加内重心 状了态感的情不 色平 彩静 ,、 把难 彻以 夜入难眠的、动相作思描难写耐;之生 苦动 的形 表象 现地 了写 出 出来了。男子对意中人深深的思念。
《诗经》
⑴.《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 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 在先秦典籍里通称“诗三百”,汉代以后才称之为“诗 经”。
考题演练
12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 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jī
4道阻且跻
关雎
蒹葭
5
6
《关雎》是《诗经》
的第一首,是我国
爱情诗歌的“开山
之作”,表现一个
痴情男子对美丽女
子的思慕和追求。
第一章:
以关雎之情意专一 兴 淑女应配君子 (歌颂美好的爱情)
第二、三章:以荇菜之流动无方 兴 淑女之难求 (表现相思之苦)
第四、五章:以荇菜得以采之 兴 淑女之得而“友 之”、“采之”
2、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句子赏析
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比兴手法,诗句以眼前雎鸠和鸣之景, 引发出对淑女难以忘怀的思念和热烈追求。这是“兴” 的艺术手法。同时雎鸠相和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 8 这是“比”的艺术手法。
3、句子赏析“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炼“字悠:哉悠悠:哉长”的是意男思子,求形偶容不长得夜、不情眠意时绵绵绵绵、不思断念的不思 绝念的之心情理 。描 两写 个, “悠“”辗字转,反双侧双”以突感出叹其语求气偶出不之得,加内重心 状了态感的情不 色平 彩静 ,、 把难 彻以 夜入难眠的、动相作思描难写耐;之生 苦动 的形 表象 现地 了写 出 出来了。男子对意中人深深的思念。
《诗经》
⑴.《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 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约五六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 在先秦典籍里通称“诗三百”,汉代以后才称之为“诗 经”。
福建省泉州东湖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5课《诗词六首蒹葭》课件2 语文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行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道路又 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
道路曲 她在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 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篇。《诗经》共有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包括十五“国风”,有诗160篇;雅 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颂分 “周颂”、“鲁颂”、“商颂”,有诗40篇。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是我国文 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 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 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 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关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 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 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 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 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 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 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 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 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 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 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 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 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 祭常山回来,与同僚猎于铁 沟、黄茅冈,作此词。
小组 讨论
诗中描写了哪 些意象?特点是什 么
深入思考:
“所 谓 伊 人 ”指的仅仅是一 个美丽的女子吗?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 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 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 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 术情境。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 且 长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 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 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 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 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 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 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 (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 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 杀犯界的天狼.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 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现存诗歌近三千首,数 量当推唐代诗人之冠。长篇叙事诗 《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代 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正文全解
• 孤山寺的北面,贾公亭的西面。湖水刚刚 涨起来,水面与堤岸相平,漂浮的云气与 湖水相连 。从几个地方飞来的早莺,争着 抢占向阳的树枝。不知是谁家刚飞来的燕 子,衔着春泥忙着筑巢。各色各样的花渐 渐要使人眼花缭乱,不高的青草刚刚能够 遮掩马蹄。最喜欢景色秀丽的湖东,在那 里总觉得玩赏不够!因为那绿杨阴里有美 丽的白沙堤。
悟一悟
•
*情感是诗歌流动的血液, 情感是诗歌鲜活的生命。
黄 鹤 楼
崔颢
• • • • • • •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钱塘湖春行
作者简介 原文展示 正文全解 问题探究
• “几处早莺争暖树”和“谁家新燕啄 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和 “浅草才能没马蹄”都运用了对偶 的修辞手法。 • 直抒胸臆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 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抒发了作 者被景色陶醉,流连忘返的心情。
正字音
反复朗读,读准字音。
雎鸠 jū jiū 窈窕 yǎo tiǎo 好逑 hǎo qiú 荇菜 寤寐 芼
xì ng wù mèi mà o
关 窈 参 窈 求 悠 参 窈 参 窈
关 窕 差 窕 之 哉 差 窕 差 窕
雎 淑 荇 淑 不 悠 荇 淑 荇 淑
关雎 鸠, 在 女, 君 菜, 左 女, 寤 得, 寤 哉, 辗 菜, 左 女, 琴 菜, 左 女, 钟
问题探究
• 诗中 为突出早春的特点,描写了那些典 型的景色?哪些词语突出了春行的特点?
• “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 为什么不是“家家”? • 举例说明本诗中引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 诗中直抒胸臆的诗句是哪句?
• • • • 别 是 一 般 滋 味 在 心 头 。 是 离 愁 。 理 还 乱 , 剪 不 断 ,
• • • 寂 寞 梧 桐 深 院 锁 清 秋 。 月 如 钩 。 无 言 独 上 西 楼 ,
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 世称李后主。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 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以词著名。 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中享乐生活,风格 清丽,后期则书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吟怀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 在题材和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 代时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
河 子 右 寐 寐 转 右 瑟 右 鼓
之 好 流 求 思 反 采 友 芼 乐
洲。 逑。 之。 之。 服。 侧。 之。 之。 之。 之。
翻译: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荇菜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诗的主 人公是怎样 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 而上下求索,不怕艰 难险阻,矢志不渝的 青年。
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 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 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 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 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 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 魂颠倒,执著专一。
2.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 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 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 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花,露结的白霜, 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 然在目而又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 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著追求融为一体。(注 意起兴)
第一章:文中的这位男子, 关关雎鸠,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 在河之洲。 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 窈窕淑女, 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 君子好逑。 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参 左 窈 寤 求 寤 悠 辗
差 右 窕 寐 之 寐 哉 转
荇 流 淑 求 不 思 悠 反
菜, 之。 女, 之。 得, 服。 哉, 侧。
《秦风》 ,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 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 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边。
“芦苇”
,皆生于水
蒹
葭
•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 蒹 葭 凄 凄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描写艺术形象
特点
一、蒹葭、霜露、秋水 ——凄清的秋景(渲染气氛)
二、伊人在水中央 ——可望不可及 三、上下求索的青年——执著追求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重章叠句
起兴手法
崔 颢
美 丽 的 传 说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 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 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 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 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 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 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 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 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 起楼,取名“黄鹤楼”。
思考
本文哪里能体 现作者的思想感 情?
体会比喻修辞 的妙处: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诗、词、文、 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 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 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但细数《东坡乐府》,340 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 “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 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 长的大家。
•溯洄:逆流而上 洄:上水, 逆流
•从:追寻 •阻:艰险 •溯 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蒹 白 所 在 溯 道 溯 宛
葭 露 谓 水 洄 阻 游 在
萋 未 伊 之 从 且 从 水
萋 晞 人 湄 之 跻 之 中
, 。 , 。 , 。 , 坻 。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干
•湄:岸边,水草交 接的地方 •跻:高
•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只因 是早春,所以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睡 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 使人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 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1) 本诗通过“水面初平”“早莺争
暖树”“新燕啄春泥”“乱花迷人眼” 和“浅草没马蹄”等典型景物描绘出 钱塘湖早春的季节特点。 (2)运用“几处”“谁家”“渐 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词语突 出了“春行”的特点。
诗词六首
解文题
《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 诗,历来为人重视。它描写了一个青 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 单相思的动人情景。所以本诗可以理 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 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 是如此。
《诗经》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 《诗 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 1.按它所配乐曲的性质分:风、雅、颂三类。 “风”是各地的民歌 。 风土之音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 朝廷之音 “颂 ”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宗庙之音 2.按它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分:赋、比、兴三种。 赋: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即比喻。 兴:借一种事物来衬托自己要说的事。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
第二章:以缠绵悱恻之情, 道出男子追求未果的爱慕 之心与相思之苦。日思夜 想,不能须臾忘怀。白天 里食不知味,无心做事, 而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 上翻来覆去的苦思冥想不 能成眠,这种「为爱而不 得其爱,又不忘其爱」的无 限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