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

合集下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沥青路面是常见的公路建设材料,它具有结构牢固、耐久性强等特点,常被用于公路、机场跑道、停车场等场所。

沥青面层是沥青路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平滑路面、防水、耐磨、抗滑等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沥青面层质量存在着许多通病,如龟裂、剥落、路面不平整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需要及时解决。

一、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原因1.龟裂龟裂是指在沥青面层上出现的细小或大块状的裂纹,主要原因是路面的承载能力不足,或温度变化造成的沥青收缩及膨胀。

2.剥落剥落是指沥青面层上的松散部分,通常会紧贴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坑洼,给行车带来不便。

剥落的原因主要是沥青与路面下层结合不紧密,或是路面下层松动。

3.积水积水是指路面表面的坑洼、凸起或坡度不合理造成的缺陷,因此雨水不能及时排走造成的。

积水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路面不均匀、排水槽堵塞等原因造成的。

4.路面不平坦路面不平坦是指路面表面不平整、起伏过大、高低差明显等问题。

原因多种多样,包括路面下层松散、施工不当、土质原因等。

二、沥青面层质量防治措施1.施工材料的选择首先,选择质量优良的沥青面层材料,能够有效预防沥青面层出现诸如剥落、龟裂等问题。

选材时应准确判断物理性质、质量保证等因素。

2.施工技术施工技术对于沥青面层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要充分考虑施工时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沥青面层结合紧密、平整光滑。

3.定期维护保养定期维护保养能够及时发现路面质量问题,采取措施予以维修,并预防因事故等原因造成路面损坏。

例如,定期清理排水系统,维护路面下层的结构,并保证路面平整。

4.合理设计合理设计是预防沥青面层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

设计时要注意路面坡度、排水系统及土质等因素,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来避免路面的积水、龟裂等问题的发生。

总之,沥青面层质量问题的预防与解决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除了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定期维护保养、合理设计等因素,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等工作,以及加强科研力量,积累更多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沥青面层质量的标准与水平。

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沥青路面结构是道路工程中常见的一种路面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通病,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坑洞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沥青路面结构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一、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通病1.路基不良。

路基不良是指路基的承载力不够、稳定性差等问题。

常见的路基不良问题有软基、坑洞、塌陷等。

路基不良会导致沥青路面下沉、变形等问题。

2.沥青混合料不合格。

沥青混合料不合格是指其配合比例不正确、骨料过细或含有过多的塑料、沥青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不合格的沥青混合料会导致沥青路面强度低、易开裂等问题。

3.压实密度不足。

压实密度不足是指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压实不充分,致使路面强度低、易产生变形、坑洞等问题。

4.沥青层温度控制不当。

沥青层温度控制不当是指施工过程中,沥青层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未达到最佳施工温度条件。

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沥青层的粘结性差,容易发生断裂、开裂等问题。

二、防范措施1.合理设计与施工。

在道路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应根据路段的交通量、车辆类型等因素合理设计沥青路面的结构,确保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施工时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

2.路基处理。

对于存在软基、坑洞等问题的路基,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加固。

可以采用土石方加固、填充等方式,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在沥青混合料供应商选择上,应选择正规可靠的供应商,并进行质量检测。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例和质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压实控制。

在进行沥青路面压实时,应根据厚度、温度等因素,合理控制压实次数和压实重量,确保路面的压实密度达标。

5.温度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沥青的特性和环境温度合理控制沥青层的温度。

可采用预热沥青、调整施工时间等方式,确保沥青层的温度符合施工要求。

6.定期养护。

沥青路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裂缝、变形等问题。

沥青面层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横向裂缝1.现象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2.原因分析(1)施工缝末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2)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3)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4)桥梁、涵洞或通道二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3.预防措施(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

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O.3~0.6kg∕11√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

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

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上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5)反射裂缝预防见1.44.治理方法(D为防止雨水由裂缝渗透至路面结构,对于细裂缝(2~5mm)可用改性乳化沥青濯缝。

对大于5mm的粗裂缝,可用改性沥青(如SBS改性沥青)灌缝。

灌缝前,须清除缝内、缝边碎粒料、垃圾,并使缝内干燥。

灌缝后,表面撒上租砂或3~5mm 石屑。

二、纵向裂缝1.现象裂缝走向基本与行车方向平行,裂缝长度和宽度不一O2.原因分析(1)前后摊铺幅相接处的冷接缝末按有关规范要求认真处理,结合不紧密而脱开。

(2)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

(3)拓宽路段的新老路面交界处沉降不一。

3.预防措施(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下:1.路面平整度差1.1现象:机械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开放交通后会出现波浪、鼓包、洼兜等平整度较差的现象。

1.2原因分析:1.2.1底层平整度差, 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压实系数有差别, 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 碾压后, 表面平整度则差。

1.2.2料底清除不净, 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 粘结在底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净, 或把头天的冷料、压实料胡乱摊在底层上, 充当摊铺料, 导致的局部高突、不平整。

1.2.3摊铺方法不当, 摊铺机械调平装置不稳定或摊铺控制高程不准确或无控高依据或摊铺速度过快, 沥青料温度不一致或松密度不同即铺筑在路面上而造成平整度差1.2.4碾压操作失当, 一是油温过高, 二是碾压速度过快, 造成的油料推挤, 碾压无序造成平整度降低1.2.5油料供应不上, 机械故障, 或人为因素中途停机, 或在未冷却的油面上停碾, 造成局部不平整。

1.3治理方法:1.3.1首先应该首先解决底层的平整度问题, 摊铺施工过程中, 每一层的平整度对上一层的平整度都很重要, 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路面各层严格控制、检验。

特别是保证各层压实度和纵横断面的基础上, 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 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的高质量。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如发现未摊铺面上有明显的洼兜、鼓包等现象, 应提前处理(做垫层或铣刨)。

1.3.2摊铺方法的问题1.3.2.1人工摊铺时或当天施工开始和结束时, 沥青混合料不应直接卸在路面上, 保证底层在施工结束后没有粘结的沥青混合细料;剩余的冷料不得进行摊铺, 应当加热另作它用或堆积废弃。

1.3.2.2机械摊铺①摊铺机械应加强维修保养, 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停机故障或调平系统失灵, 必须应经试验段予以检验;②摊铺所需要的路面高程及参照下反数据应事先设定。

设立道牙的道路应在道牙上弹出各层墨线, 路面边缘高程一般不应以缘石、平石顶为依据, 应走平衡梁或钢丝绳;③油料的供应必须连续, 摊铺开始前, 一般不得少于5辆供料车待铺, 过程中不得少于3辆;沥青拌合站应配备专门人员做好料站和现场之间的沟通, 如果料站出现问题应第一时间通知现场施工员。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提要】本章主要叙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营运过程中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与防治方法。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在道路工程中经常发生、较为普遍的质量问题,对工程的使用品质与寿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严重的后果。

工程质量通病受设计、施工、材料、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未严格按规范进行选料与施工是当前的主要原因。

以下从路基、底基层和基层、沥青混合料面层三个部位分别介绍质量通病的现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以消除或延缓病害的发生。

1.路基压实度质量通病及防治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将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否则会出现早期破坏,缩短维修周期,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城市道路因地下敷设了各种不同的管线,且同期交叉施工。

因此,各种管线敷设后,其沟槽回填的压实度,对道路路基的影响很大。

道路路基施工中,路堤填筑和管线沟槽回填,是路基施工的关键部分。

1.1管线回填压实度达不到要求1.1.1现象:管线开槽和回填时均不考虑如何保证压实度。

胸腔窄,下不去夯实机具;虚填不分层或分层超厚,甚至一填到顶,表面夯成硬壳。

即使分层夯实,不检验,无法掌握夯实效果。

1.1.2原因分析:各种专业管线,分别由各相关专业主管单位主持施工,施工单位对管道结构的安全不重视,对道路路基的稳定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意偷工、节约成本,亦无相应的法规进行管理。

1.1.3防治和治理方法:加强图纸质量设计要求,对过路管线沟槽回填材料采用砂石、无机结合料、混凝土等。

向操作者做技术交底,严格操作要求,严格质量管理,惩戒有意偷工者。

应呼吁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立法,凡在道路建设范围内施工的管线沟槽,必须达至图纸设计压实度,规定有效的检测和验收办法、违规惩罚办法。

1.2路肩、边坡松软路肩的作用是保护路基稳定和路面完整,对边坡进行防护和加固,可以保护路肩的稳定,防止水侵蚀路基。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 防治措施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加 目录标题
02
沥青面层质量 通病
03
防治措施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
裂缝
添加标题
横向裂缝:与道路中线近于垂 直的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
添加标题
纵向裂缝:与行车方向基本平 行的长直裂缝,有时伴有少量 支缝。
添加标题
网状裂缝:裂缝纵横交错,缝 宽在1mm以上,缝间距离在 40mm以下,裂缝面积在1m以 上。
添加标题
反射裂缝:裂缝下基层在行车 作用下,将应力集中到沥青面 层某一薄弱点,使沥青面层底 首先开裂,之后逐渐向上扩展, 最后贯穿整个沥青面层。
控制原材料质量:选用优质沥青、矿料和填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严格控制混合料配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沥青、矿料和填料的比例,确保混合料质量。
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沥青面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指标符合要求,提高施工质 量。
做好防水措施:在沥青面层下铺设防水层,防止水分渗透到面层中引起松散。
坑槽防治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危害:坑槽会对 车辆行驶造成颠 簸和噪音,影响 行车安全和舒适 度,同时也会缩 短沥青路面的使 用寿命
车辙
定义:沥青路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的因压密、剪切变形而形成的凹 槽。
形成原因:高温季节沥青混合料在重载车辆的反复碾压下产生压缩和剪 切变形。
表现形式:路面出现横向或纵向的凹槽,严重时出现明显的辙痕。
对路面的影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性,严重时会导致路面损 坏。
03 防治措施
裂缝防治措施
裂缝出现的原因:温度变化、施工材料、施工工艺等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沥青材料,控制施工温度,加强施工监控等 裂缝处理方法:灌缝、封缝、罩面等 预防性养护措施: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加强排水等

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1、路面平整度差现象:沥青混合料人工摊铺、搂平、碾压后表面尚较平整,当开放交通后路面出现波浪或出现“碟子”坑、“疙瘩”坑。

原因分析:(1)底层平整度差,因为各类沥青混合料都有它一定的压实系数,摊铺后,表面搂平了,由于基底高低不平,而虚铺厚度有薄有厚,碾压后,薄处沉降少,则较高,后处沉降多,则较低,表面平整度则差。

(2)摊铺方法不当,在等厚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用铁高抛,或运输卸料时的冲击力将沥青混合料砸实,或人、车在虚铺混合料上乱踩乱轧,而后又搂平,致使虚实不一致,虚处则较低,实处则较高,平整度较差。

(3)料底清除不干净,沥青混合料直接倾卸在底层上,粘结在底基层上的料底清除不干净,或把当天的剩料胡乱摊在底层上,充当一部分摊铺料,但它已经压实,冷凝,大大缩小了压实系数,当新料补充搂平压实后,形成局部高突、疙疙瘩瘩,不平整。

危害:(1)路面平整度是道路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

如果道路不平坦,会降低行车速度,增加行车颠簸,加大冲击力,损坏车辆机件,降低舒适性,减少安全性,降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路面愈不平坦,车辆冲击力愈大,对道路的损坏愈严重,会大大降低道路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

治理方法:(1)首先要解决底层平整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底层是泛指。

如果沥青混合料面层分三层铺,那么表面层的底层是中面层,中面层的底层是地面层,地面层的底层是道路的基层,基层的底层是道路的路基,每一层的平整度都会上一层平整度至关重要。

所以要按照质量检验评定中对路面各层要求严格控制,认真检验。

特别是在保证各层密实度和纵横断高程的基础上,把平整度提高标准进行控制,最后才能保证表面层的平整度的高质量。

(2)面层的摊铺应使用摊铺机,并放准每幅两侧高程基准线,操作手控制好烫平板的预留高和稳定性;小面积或无条件使用摊铺机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方法摊铺,即采用扣锹法,不准扬锹,要锹锹重叠,扣锹时要求用锹头略向后刮一下,以使均匀一致,使用手推车和装载机运料时,应用热锹将料底砸实部分翻松后摊平,以求各处虚实一致。

沥青路面基层及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沥青路面基层及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路面基层质量控制措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一个综合过程,往往会浮现一些质量通病。

质量通病原因分析见,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见。

基层裂缝基层平整度差(1)路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2)水泥稳定碎石属于半刚性材料,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发生水化反应,再加之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会产生温缩裂缝和干缩裂缝;(3)混合料级配偏细。

为了施工便利,增加细集料用量,导致产生干缩裂缝;(4)水泥剂量用量偏高。

施工中为了提高强度,增加水泥剂量用量,然而水泥剂量过大,刚性越大,混合料的的抗变形能力变弱,因此产生裂缝;(5)含水量变化较大。

施工中含水量控制不到位,使混合料中含水量变化较大,导致混合料中干湿程度不均匀,引起干缩裂缝;(6)混合料离析,导致粗细集料分离,在细集料集中的部位产生裂缝;(7)养生不到位。

对养生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洒水和覆盖措施跟不上,使混合料在干湿交替中产生温缩裂缝。

此外过早开放交通也会造成裂缝产生。

(1)下承层平整度差,导致基层摊铺厚度变化较大,经过压路机压实后其表面平整度较差;(2)拌合中配合比参数发生变化,导致混合料级配变化较大。

混合料级配变化较大,导致混合料中集料、水泥和含水量分布不均,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不均匀,影响平整度;(3)摊铺过程中运输车辆倒车时碰撞摊铺机,导致摊铺机不能保证匀速、不间断的摊铺,甚至浮现停机现象;(4)摊铺过程中不良的收斗习惯,频繁收斗造成粗骨料相对集中,形成“窝料”,导致平整度差;(5)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在碾压层上随意“调头”和“急刹车”,导致混合料表面挤压变形;(6)接缝处理未引起足够重视,造成接头处平整度严重超标;(7)施工管理跟不上,未设专人对施工过程中浮现的操作缺陷及时处理;(8)摊铺机行走速度超出规范范围,行走过快或者不均匀。

(1)下承层平整度差,局部有凹凸。

摊铺机是根据基准钢丝绳的高程进行摊铺的,下承层高低不平导致摊铺层厚薄不一,引起压实厚度变化较大;(2)摊铺过程中对摊铺厚度检测不力。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问题,为此特制订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一、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1、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

2、沥青混合料不佳。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

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

防治措施: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铺面厚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3、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落锥底。

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二、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

2、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够。

3、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

4、压路机未走到边缘。

5、标准密度不准。

防治措施:1、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级配。

2、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3、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

4、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用铺筑式路缘石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左右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减少边缘向外推移。

5、严格马歇尔试验,保证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准确性。

沥青路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问题一:表面离析现象。

原因分析:1混合料拌合站装料时未按前一后一中三次装料,装料时混合料局部离析;2、摊铺机螺旋桨反向螺旋叶片磨损严重,不能起到有效防离析作用;螺旋叶片过高,对摊铺机中混合料未充分搅拌;3、摊铺机前挡板下未增加橡胶挡板;4、摊铺机接料口收料时,一次收料过猛;5、摊铺机后离析现象未及时安排人员撒布细料;问题二.路缘石边角缺料,碾压不密实。

原因分析:1、摊铺机摊铺时未摊铺至边角部位;2、路缘石边角部位人工补料不及时;3、小型机具边角部位碾压不及时、碾压遍数不足。

问题三、路面边部塌边现象。

原因分析:1、未安排人员对边部混合料进行拢料处理;2、碾压时压路机吨位过大,导致碾压后边部塌边现象。

问题四.碾压完成后表面发黄.泛白现象。

原因分析:1、压路机水箱未彻底清理锈迹,钢轮表面除锈不彻底;2、压路机碾压时喷隔离剂过量,导致沥青表面层温度散失过快;3、碾压时表面粗集料未嵌挤至下层,个别混合料棱角被压碎;针对存在问题,采取以下措施:一.针对表面离析现象采取措施:1拌合站装料时安排专人检查装料情况,严格按前一后一中三次装料,杜绝装料时混合料离析现象;2、对摊铺机螺旋桨上防离析反向叶片重新加工,调整摊铺机叶片高度,使摊铺机搅拌轴位于摊铺层厚的1/2处;3、摊铺机挡板前增加安装橡胶挡板;4、摊铺机收料时分多次收料,一次收料不要过猛,容易导致粗集料集中现象,造成离析现象;5、现场配备细料筛网,安排专人对局部离析现象及时撒布细料填补跟进碾压;6、控制摊铺宽度,单台摊铺机摊铺宽度≤6米,减小因摊铺引起的离析。

二、针对路缘石边角缺料.碾压不密实现象,采取以下措施:1对摊布机摊铺不到边的部分,安排专人及时进行人工补撒;2、小型压路机紧跟及时进行碾压,增加碾压遍数,确保边部混合料密实,达到设计及规范相关要求;3、安排专人检查边角部位碾压及密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安排施工人员处理,确保边部填料充足,碾压跟进及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路拱不正,路面出现波浪形(1)现象:路拱不饱满,局部高点偏离中心线,或在路面给作曲出现波浪,特别是靠近侧石的偏沟部位出现路边波浪较多,使立侧石外露不一致。

(2)原因分析:主要是路面各结构层的纵断面高程控制不力,或在两相邻控制点距离偏大,在两点之间的高程出现较大偏差,形成控制点处高于或低于两控制点之间的路面高程。

(3)危害影响外观质量、路容不整。

路面波浪,造成行车颠簸,降低车速和乘车舒适感。

路边波浪造成积水。

(4)处理措施路床和路面基层都应用五点五线法检查控制纵、横断面高程。

要控制好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的虚铺厚度。

人工摊铺要采用放平砖的方法。

特别应该加细控制两雨水口之间的路边高程,切勿低于下游雨水口附近的高程。

2、路面非沉陷型早期裂缝(1)现象路面碾压过程中出现的横向微裂纹,往往是某区域的多道平行微裂纹,裂纹长度较短。

采用半刚性基层材料,做基层的沥青路面,通车后半年以上时间出现的近似等间距的横向反射裂缝。

路面在纵横向接茬处产生不规则纵、横裂缝。

路面出现的凸起开花和不规则短裂缝。

(2)原因分析碾压当中出现短小微小裂缝的原因,是由于碾压前沥青混凝土摊铺时间过长,其表面变冷,形成僵皮,其内部较热,可塑性好,形成压路机串皮碾压,或过早使用重碾,均会造成沥青混凝土在压路机碾轮前出现波浪;或由于底层与面层粘结不好,或过碾产生移横裂纹。

压路机加速或减速太猛,尤其是转向时过猛产生路面横纹。

沥青混凝土料过细,其结合料太少(即油石比过低);上碾压过早,沥青混凝土温度过度,沥青混凝土中集料级配太差,石料偏少;由于刮风下或喷水防粘时碾轮喷水过量等,造成沥青混凝土温度过低,产生的横向微裂纹。

(3)处理措施严把沥青混凝土进场摊铺的质量关,凡发现沥青混凝土纺与不佳,集料过细,油石比过低,炒制过火,油大时,必须退货并通知生产厂家,严重时可向监理或监督报告。

严格控制摊铺和上碾、终碾的沥青混凝土温度,施工组织必须紧密,大风和降雨时停止摊铺和碾压。

(完整版)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完整版)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深汕特别合作区信息技术城开发、建设和运营PPP项目部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概况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

二、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受控,特制订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以确保现场施工质量优良。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计划表三、施工质量控制措施3.1 铺筑试验段上下面层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做试铺路段,试铺路段经现场实测论证,确定机械配套、松铺系数、标准压实度、碾压遍数等参数,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全路段大面积施工。

3.2 原材料及施工配合比3.2.1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沥青砼混合料质量应作为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中质量重点监控对象,施工单位应根据进场原材料设计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

3.2.2需要安排专人对沥青混合料场旁站控制,要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查:主要是对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木质絮状纤维、抗剥落剂等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2.3检查进场的材料的出厂证明和合格证,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4所有材料的供货地点、数量均需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场。

3.2.5质量管理部门应对已进场的材料随时抽检,一旦发现了不合格的立即清场退货。

3.3混合料质量的检查3.3.1油石比、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3.3.2混合料出厂温度、运到现场温度、摊铺温度、初压温度、碾压终了温度;3.3.3混合拌和均匀性。

3.4施工各环节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沥青及集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沥青混合料到达现场温度、沥青混合料开始碾压温度、沥青混合料复压温度、沥青混合料终压温度。

3.5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严格执行每道工序的碾压遍数。

3.6 每天拌和机拌制3至5车混合料后,试验室应及时取样,及时试验,及时反馈(将油石比、矿料级配情况通知拌和机技术负责人及时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TP-AR-L4126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沥青面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的设计使用寿命及行车安全问题,为此特制订沥青路面常见质量通病、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一、路面面层离析形成原因:1、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与铺面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

2、沥青混合料不佳。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

4、摊铺机工作状况不佳,未采用二台摊铺机。

防治措施: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沥青混合料,以与铺面厚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3、运料装料时应至少分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集料滚落锥底。

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与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的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二、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沥青混合料级配差。

2、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够。

3、压路机质量小,压实遍数不够。

4、压路机未走到边缘。

5、标准密度不准。

防治措施:1、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良好的级配。

2、做好保温措施,确保沥青混合料碾压温度不低于规定要求。

3、选用符合要求质量的压路机压实,压实遍数符合规定。

4、当采用埋置式路缘石时,路缘石应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压路机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且紧靠路缘石碾压;当采用铺筑式路缘石时,可用耙子将边缘的混合料稍稍耙高,然后将压路机的外侧轮伸出边缘10cm左右碾压,也可在边缘先空出宽30~40cm,待压完第一遍后,将压路机大部分重量位于压实过的混合料面上再压边缘,减少边缘向外推移。

5、严格马歇尔试验,保证马歇尔标准密度的准确性。

三、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形成原因:1、装卸、摊铺过程中所导致的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台套不够,导致局部漏压。

3、辗压温度不均匀。

防治措施:1、料车在装料过程中应前后移动,运输过程中应覆盖保温。

2、调整好摊铺机送料的高度,使布料器内混合料饱满齐平。

3、合理组织压路机,确保压轮的重叠和压实遍数。

四、枯料形成原因:1、砂及矿料含水量过高,致使细料烘干时,粗料温度过高。

2、集料孔隙较多。

防治措施:1、细集料以及矿粉的存放应有覆盖,确保细集料烘干前含水量小于7%.2、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废弃。

3、对孔隙较大的粗集料,应适当延长加热时间,使孔隙中的水分蒸发,但应控制加热温度。

五、沥青面层空隙率不合格形成原因:1、马歇尔试验孔隙率偏大或偏小。

2、压实度未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3、混合料中细集料含量偏低。

4、油石比控制较差。

防治措施:1、在沥青拌和站的热料仓口取集料筛分,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符合规定。

2、确保生产油石比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3、控制碾压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4、选用规定要求的压路机,控制碾压遍数。

5、严格控制压实度。

来源:考试大-公路监理工六、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不合格形成原因:1、实际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偏差过大。

2、混合料中细集料含量偏高。

3、拌和楼沥青称量计误差过大。

4、承包商设定拌和楼油石比时采用生产配比误差下限值。

5、油石比试验误差过大。

防治措施:1、保证石料的质量均匀性。

2、对拌和楼沥青称量计进行检查标定,并取得计量认证。

3、调整生产配合比,确保油石比在规定范围内。

4、按试验规程认真进行油石比试验。

5、保证吸尘装置工作正常和矿料沥青用量的准确。

6、将每日沥青用量和集料矿料用量进行计算,验证油石比是否满足要求。

七、沥青面层施工中集料被压碎形成原因:1、石灰岩集料压碎值偏大。

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较多。

3、石料中软石含量或方解石含量偏高。

4、碾压程序不合理。

防治措施:1、选择压碎值较小的粗集料。

2、选用针片状颗粒含量小的粗集料。

3、控制碾压遍数,以达到规定压实度为限,不要超压。

4、应按初压、复压、终压程序碾压,初压用钢轮,复压用胶轮,终压用钢轮碾压,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从低到高的原则进行。

八、沥青混合料检验中粉胶比不合格形成原因:1、用油量不符合标准。

2、矿粉用量不符合标准。

3、石灰岩集料压碎值偏大或针片状含量过高,造成石料被压碎增加小于0.075mm级配数量。

4、集料颗粒含有粉尘,生产配合比设计时集料未用水洗法筛分。

5、拌和楼吸尘装置未能有效吸尘。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2、选用压碎值小、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少,0.075mm以下颗粒含量较少的石料。

3、生产配合比设计时,集料筛分应用水洗法。

4、保证拌和楼吸尘装置的有效矿粉、沥青用量的准确。

九、沥青面层厚度不足。

形成原因:1、试铺时未认真确定好松铺系数。

2、施工时未根据每天检测结果对松铺厚度进行调整。

3、摊铺机或找平装置未调整好。

4、基层标高超标。

防治措施:1、试铺时仔细确定松铺系数,每天施工中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进行调整。

2、调整好摊铺机及找平装置的工作状态。

3、下面层施工前认真检查下封层标高,基层超标部分应刮除部分基层,补好下封层,再摊铺下面层。

4、根据每天沥青混合料摊铺总量检查摊铺厚度,并进行调整。

十、沥青面层横向裂缝形成原因:1、基层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2、基层开挖沟槽埋设管线。

3、通道沉降缝、搭板尾部与基层结合部产生不均匀沉降。

4、下承层顶面未清扫干净,有浮料或污染,沥青混凝土在碾压时产生推移形成横向裂缝。

5、终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偏低,沥青粘结力下降,碾压时的推力产生碾压裂缝。

防治措施:1、基层施工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压实度及加强养护工作,处治基层,采取防裂措施,减少基层横向开裂。

2、严格控制沟槽、结构物、台背的路基回填质量,回填时应挖好台阶分层压实。

基层开裂处、桥头搭板尾部和通道沉降缝处顶面铺设玻纤网,以降低对面层的影响,减少面层横向裂缝。

3、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前,下承层顶面必须清理干净。

4、严格控制终压时的沥青混凝土温度,及时碾压。

来源:考试大-公路监理工程师考试十一、沥青面层纵向裂缝形成原因:1、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路基路面纵向开裂。

2、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填料(如膨胀土),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

防治措施:1、加固地基,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

2、在裂缝两边各挖除一定宽度基层,采用厚度不小于20cm的钢筋砼补平基层的措施进行处理,其上加铺玻纤网处治,再铺筑沥青面层。

形成原因:1、软基处理不好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2、软基处理后未待沉降稳定即填筑路基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3、堆载预压时间不够致使路面铺筑完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4、路基清表时未发现的暗塘,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5、路基或路面基层、底基层压实度不够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

防治措施:1、按规范进行软基处理,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路面铺筑。

2、根据设计要求和沉降速率控制堆载预压时间,避免提前卸载。

3、严格控制路基填筑的碾压以及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

十二、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不合格形成原因:1、4#料粉尘含量过高,砂当量不合格。

2、矿粉亲水系数不合格。

3、用油量偏低。

4、小于0.075mm部分与沥青用量的比例超标。

5、试验方法不规范。

防治措施: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施工。

2、严格控制好沥青用量,确保油石比符合要求。

3、规范油石比检测试验操作方法。

十三、沥青面层平整度超标形成原因1、摊铺机及找平装置未调整好致使松铺面不平整。

2、摊铺过程中停车待料。

3、运料车倒退卸料撞击摊铺机。

4、下承层平整度很差。

防治措施1、仔细设置和调整,使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试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2、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确保摊铺连续、均匀地进行,不得中途停顿,不得时快时慢,做到每天摊铺仅在收工时才停工。

3、路面各个结构层施工,均应严格控制好各层的平整度。

十四、车辙形成原因:1、沥青用油量偏高,热稳定性差。

2、沥青混合料级配偏细,粗骨料处于悬浮状态。

3、重车的渠化交通。

防治措施:1、改善沥青混合料级配,采用较多的粗骨料。

2、采用改性沥青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

十五、坑塘形成原因:1、基层强度不均匀,或局部失去强度。

2、沥青砼局部压实度或强度不足。

3、沥青砼局部水渗入,产生水损害。

4、低温施工,油与料结合不良。

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不正确,用油偏少,结合料加温过度,失去粘结力。

防治措施:1、加强基层施工管理,按操作规程施工,提高基层强度的均匀性。

2、调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调整压路机配套组合。

3、避免低温施工,严格按配合比投料,控制好沥青和矿料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凝土出料温度。

十六、泛油形成原因:1、沥青用量偏高。

2、沥青下封层或粘层油用量偏多。

3、用料过细或细料偏多。

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油石比。

2、按设计控制下封层沥青用量。

3、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

十七、唧浆形成原因:1、沥青砼开裂或产生坑塘后水进入基层产生抽吸作用。

2、基层表面强度不足。

防治措施:1、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加强半刚性基层顶面清扫和冲洗。

十八、失去粘结力形成原因:1、沥青混合料中石料|考试大|与沥青的粘结性差。

2、石料含泥量高,石料表面被泥浆裹覆。

3、沥青路面孔隙过大,导致沥青砼长期受水浸害。

4、沥青用量不足。

5、石料被压碎或石料吸水性大。

6、沥青拌和过程中温度偏高,产生老化。

防治措施:1、掺加抗剥落剂。

2、严格控制石料含泥量。

3、完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调整压路机组合,控制压实度。

4、按施工配合比控制沥青用量。

5、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

质量控制措施:一、上下面层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做试铺路段,试铺路段经现场实测论证,确定机械配套、松铺系数、标准压实度、碾压遍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