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动力学概论
镍精矿的浸出工艺及矿石浸出动力学模型研究
镍精矿的浸出工艺及矿石浸出动力学模型研究镍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金属,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合金、电池等领域。
如何高效地提取镍,是镍冶炼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镍精矿的浸出工艺及矿石浸出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对于镍冶炼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镍精矿的浸出工艺。
镍精矿的浸出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镍矿中的金属镍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并使其溶解在浸出液中,从而实现镍的提取。
一般来说,浸出液选择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可以实现镍的浸出。
酸性浸出工艺常用硫酸、盐酸等强酸作为浸出剂,而碱性浸出工艺则常使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铵等强碱作为浸出剂。
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浸出剂浓度、浸出剂与矿石的质量比等因素都会对镍的提取率和浸出速率产生影响。
其次,在镍精矿的浸出过程中,浸出动力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浸出动力学模型可以描述镍矿石中镍的浸出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常见的浸出动力学模型包括表观动力学模型和物理化学动力学模型。
表观动力学模型是基于实验数据来推导的经验公式,常用的动力学方程有复合动力学方程、抛物线方程等。
物理化学动力学模型则是基于浸出反应的化学动力学原理来推导的模型,常用的物理化学动力学模型有扩散控制模型、化学反应速率控制模型等。
通过建立合适的浸出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解析和优化镍精矿的浸出工艺,提高镍的提取效率。
研究镍精矿的浸出工艺及矿石浸出动力学模型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与分析。
首先,需要对镍精矿的性质进行分析,如矿石成分、结构特征、比表面积等。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实验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基础数据。
其次,需要进行浸出实验,确定合适的浸出条件,包括浸出剂的选择、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等。
通过改变这些条件,可以获得不同的提取率和浸出速率数据。
然后,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建立镍精矿的浸出动力学模型。
根据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选择合适的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参数拟合,以获得最佳的拟合效果。
最后,需要进行模型验证实验,验证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否准确可靠。
氰化浸出动力学及影响因素
贵金属溶解的电化学特性
阳极:Au +2CN-- e = Au(CN2)阴极:O2+2H2O+2e = H2O2+2OH电化学机理与纯化学过程机理间的基本差 别在于:在电化学腐蚀条件下,金属与反 应剂相互作用的总反应,可分为两个独立 的反应过程,见下图。
(1)阳极过程:金属以络离子形态进入溶液,并 释放出电子; (2)阴极过程:用某些氧化剂,吸收多余电子。 在氰化过程中用氧作起去极作用。 ➢ 金属表面阳极区和阴极区的微观划分,是腐蚀电 化学机理与普通电化学机理的另一区别。 ➢ 金属表面分为阳极区和阴极区,乃是由于其表面 的不均衡性所致。即使是在纯金属,其表面也不 均衡,因为其晶格结构总是有缺陷的。
上节回顾
氰化法提金的腐蚀论? 氰化浸出试剂有哪些性质?
本节内容
理解氰化浸出动力学 掌握氰化浸出的影响因素
氰化浸出的动力学
氰化物水溶液浸出贵金属的过程是个多相反应过程。 反应速度受多相反应的普通规律的制约。 ➢ 反应过程 正扩散:溶于水中的气体氧和氰根向固体金粒表面 的对流扩散。扩散到金粒表面的CN-和O2被吸附; 被吸附的CN-和O2与金粒表面进行化学反应, 阳极区: Au+形成Au(CN)2阴极区:O2得到电子形成H2O2和H2O; 新生成的Au(CN)2-、 H2O2和H2O从金粒表面脱附。
浓度, 并且尽量保持[CN ] /[O2 ]的比值在6左右时, 才能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
贵金属溶解的电化学特性
贵金属与氧和氰化物离子相互作用是金属或 其合金与溶剂直接作用生成某种络合离子而 溶解,该过程不是纯化学过程,而是电化学 腐蚀过程。研究表明,金、银在氰化物溶液 中的溶解是短路原电池作用的结果,其中一 个电极是金粒,另一个电极是其中镶金粒的 某导电矿物。
浸出的理论基础---浸出过程的热力学(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浸出的理论基础---浸出过程的热力学(一)一、浸出的理论基础(一)概述浸出是溶剂选择性地溶解矿物原料中某组分的工艺过程,其目的是使有用组分与杂质组分或脉石组分相分离。
用于浸出的试剂称为浸出剂,浸出所得溶液称为浸出液,浸出后的残渣称为浸出渣。
进入浸出作业的矿物原料一般为目前技术条件下用物理选矿法或传统冶炼法无法处理或处理不经济的难选矿物原料,如难选原矿,物理选矿的难选中矿、难选混合精矿、难选粗精矿、尾矿、贫矿和表外矿等。
根据原料特性,可预先进行焙烧而后浸出或直接进行浸出。
因此,浸出是化学选矿过程中的常用作业。
实践中常用目的组分的浸出率、浸出过程的选择性和试剂耗量等指标来衡量浸出过程的效率。
某组分的浸出率是浸出时该组分转入溶液中的量与其在原料中的总量之比,即:式中ε浸———某组分的浸出率,%;Q———被浸原料的干重,t; a———被浸物料中某组分的含量,%; V———浸出液体积,m3; c———浸出液中该组分的浓度,t/m3; m———浸渣的干重,t; θ———浸渣中该组分的含量,%。
浸出过程的选择性s 是浸出时两种组分的浸出率之比:目前,浸出方法较多,依所用试剂可分为水溶剂浸出和非水溶剂浸出。
依物料运动方式可分为搅拌浸出和渗滤浸出。
搅拌浸出是将磨细的物料与浸出剂在搅拌槽中进行强烈搅拌时的浸出过程。
渗滤浸出是浸出剂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或在压力作用下自下而上通过固定物料层的浸出过程。
依浸出方式又可分为就地渗滤浸出(地下渗浸)、渗滤堆浸和渗滤槽浸三种。
依浸出温度和压力可分为常压浸出和热压浸出。
浸出剂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原料特性和经济因素,。
浸出的理论基础---浸出过程的动力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浸出的理论基础---浸出过程的动力学
浸出是在固液界面进行的多相化学反应过程,与在固气界面进行的焙烧过程相似,大致包括扩散→吸附→化学反应→解吸→扩散等五个步骤。
由于固液多相反应动力学涉及的面相当广泛,在讨论非催化的一般多相反应动力学时,由于相界面的吸附速度相当快,反应速度主要决定于扩散和化学反应两个反应步骤。
固体与液体接触时,固体表面上紧附着一层液体,称为能斯特附面层,层内的传质过程仅靠扩散来进行,此时浸出剂由溶液本体向矿粒表面的扩散速度可用菲克定律表示:
式中VD———单位时间溶剂向矿粒表面迁移而引起的浓度降低,称为扩
散速度,mol/s; c———溶液中浸出剂的浓度,mol/mL; cs———矿粒表面上浸出剂
的浓度,mol/mL; A———溶液与矿粒接触的相界面积,cm2; δ———扩散层厚度,cm; D———扩散系数,cm2/s; KD———扩散速度常数, 矿粒表面进行的化学
反应速度,按质量作用定律可表示为:
式中VK———单位时间内由于在矿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试剂浓
度降低,称为化学反应速度,mol/s; KK———化学反应速度常数,cm/s; n———
反应级数,一般n=1; A、cs———分别为相界面积和矿粒表面的试剂浓度。
浸出一定时间后达平衡,在稳定态下两种速度相等:
从上式可知(1)当KK<<KD 时,V=KKAc,浸出过程受化学反应控制,过程在动力学区进行;(2)当KK>>KD 时,υ=KDAc,浸出过程扩散控制,过程在扩散区进行; (3)当KK≈KD时,上式不能简化,过程在混合区或过渡区进行.[next] 按活。
第十三章矿物浸出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3 金银配合浸出
金银的配合浸出通常用NaCN或Ca(CN)2作配合剂。 当金属与配合剂L生成配合物时。绘制电位-pH图的基本步骤是: 根据体系的基本反应求出电位与pCN的关系式,绘出电位-pCN 图; 求出pH与pCN的关系; 将电位-pCN关系式中的pCN用相应的pH代替,并绘出电位-pH 图。
离。溶液中的铜在活度较大的情况下,会有一部分水解沉淀,其余仍留在溶
液中,比锌离子水解沉淀pH值要大的镍离子、钴离子、镉离子和二价铁离子 等则与锌离子共存于溶液中。
• 在生产实践中,锌离子含量并非固定不变,随着锌离子活度的升高或降低,
沉淀析出锌的pH值将会降低或升高。当 的pH值为5.9。
Zn 2
1
13.3 浸出反应的动力学
化学溶解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假设浸出决定于两个阶段——溶剂向反应区的迁移和相界面上的化学相 互作用。根据菲克定律溶剂由溶液本体向矿物单位表面扩散的速度可表 示如下:
VD
dC d
D CL Ci
K D (CL
Ci )
(13-3)
在矿物表面上,发生浸出过程的化学反应,其速度根据质量 作用定律可表示如下:
13.2 浸出反应的热力学
2硫化矿酸浸出
用硫酸浸出硫化矿的溶出反应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MeS(s)+2H+=Me2++H2S (l)
在溶液中,溶解了的H2S可按下式发生分解: H2S=HS-+H+ HS-=S2-+H+
所有这些变化以及与之有关的其它各种变化发生的条件和规 律性,可以通过MeS-H2O系在298K下的电位-pH图(图13-2) 所了解。
13.1 概述
1、 浸出的概念
矿物材料浸出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矿物材料浸出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工技术的进步和矿产资源的逐渐枯竭,矿物材料浸出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矿物材料浸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提取技术,是指将含有金属、非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的矿物材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入溶剂的反应,使有效成分被转化到溶液中。
矿物材料浸取过程一般分为物理、化学或生物三种类型。
其中,化学浸出是最为常见且被广泛应用的。
由于矿物材料浸出过程涉及到物质传输、化学反应和热传导等多个领域,因此研究其动力学规律对于揭示浸出机理、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产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矿物材料浸出过程的动力学1.浸出动力学浸出动力学主要是研究浸出过程中物质的传输和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
浸出动力学研究中,传统上将物质的传输和化学反应分开考虑,但事实上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2.浸出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浸出动力学的数学模型是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原理建立的,用于描述浸出过程中物质传输和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变化。
根据模型可预测铜的浸出率随时间的变化,确定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等。
3.浸出过程的控制方程浸出过程的控制方程不同于平衡热力学,是一种非线性、不稳定的系统,因此过程控制有着很大的难度。
目前,已经研究出一些经验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为控制浸出过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矿物材料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1.操作参数操作参数是影响浸出过程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体固体比、pH值、搅拌速度、氧化性气氛、浸出剂种类等因素。
2.物质特性物质特性主要包括矿物材料的形态、晶体结构、成分、比表面积、孔隙率等因素。
不同的物质特性对浸出过程的影响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浸出方案。
3.其他因素其他因素主要包括浸出工艺中存在的多相和化学反应等。
针对这些因素,需要优化浸出工艺方案,提高浸出速率和效率。
四、矿物材料浸出动力学研究的应用1.优化浸出工艺针对矿物材料浸出过程的影响因素,可以优化工艺流程,提高浸出速率和效率,减少浸出工艺中的环境污染和能耗。
第四章浸出过程动力学(2)
(3) 技术装备。大型企业工艺技术装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 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组织结构。通过联合重组,培育1~2个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8~10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性 集团,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国内有较强的竞争力;创建 一批新材料产业化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型企业以专 业化生产为主,向特、精、新、深的方向发展。
Ru、Rh、Os和Ir
14
重金属生产和使用的历史
➢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距今8000年以前,人类已 经使用铜。
➢ 铅也是人类史前金属,炼铅术和炼铜术大致始于同一历史时期。 ➢ 锡也是古老金属,最初是在熔炼自然铜和锡矿石或处理锡铜矿石
的混合物偶然获得锡铜合金(锡青铜) - 构成了人类古代文明的青铜器时代。 ➢ 锌在古代是被人类制成黄铜作装饰品应用。我国是最早掌握炼锌 技术的国家,大概在北宋末年(12世纪初)已使用了金属锌。 ➢ 镍是既古老又年轻的金属。古代埃及、中国、巴比伦人都曾用含 镍很高的陨铁制作器物。古代云南生产的白铜中含镍很高,在欧 洲曾经称这种白铜为“中国银”。而到了1751年,瑞典矿物学家 克朗斯塔特(A.F.Cronstedt)才分离出金属镍,而且镍用于工业 上是近一百多年的事。
会慢慢生成有毒的铜绿即铜锈[Cu(OH)2CO3]。铜与盐酸与稀硫酸不起作
用,但有氧存在时,可缓慢溶解。
17
2.1.2 铜的主要化合物及其性质
➢ CuS
呈黑绿色或棕色,自然界中以铜蓝矿物形态存在,比重4.66,熔
点1110℃ ;中性或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分解:
4CuS = 2Cu2S + S2 ➢ Cu2S
降低的% 23.9 46.3 15.2 1.3 6.0 5.1 31.0 2.7 30.2 22.7 22.4 14.9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基础
在稳定条件下,各步骤速度相等,且等于浸 出过程的总速度:
1:分母项可视为反应的总阻力;总阻力为浸出剂外扩散阻力,浸出剂内扩散 阻力,化学反应阻力以及生成物向外扩散的阻力项之和。 2:当反应平衡常数很大,且基本上不可逆,上式可简化。反应速度决定于 浸出剂的内扩散和外扩散的阻力,以及化学反应的阻力。 3:浸出速率取决于上述最慢的步骤:若其中两个步骤的速度大体相等,且 远小于其他步骤,则过程为混合步骤,或称过程在过渡区中进行。 4:无论哪一步骤为控制性步骤,浸出过程的速度总近似于浸出剂浓度C0除 以该步骤的阻力。 随着浸出条件的改变,控制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
1 (1 R)
1 FP
k
•表观活化能较小,约4-12 kJ/mol •加快搅拌速度和提高浸出剂浓度能迅速提高 浸出速度
外扩散控制时,提高浸出速度的途径
• 加强搅拌,减少扩散层厚度
• 提高浸出剂浓度 • 提高温度
三、内扩散控制控制的特征
CuFeS2+4Fe3+=Cu2++5Fe2++2S 在矿粒表面形成了致密的元素硫膜
浸出过程控制步骤的判别
• 改变搅拌强度法• 改变温度法 •尝试法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 影响浸出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矿块的大小、温度、矿浆的搅 拌速度和溶剂的浓度。
– 浸出过程的速度随着矿块的减小而增大。故矿块在浸出之前应进行 破磨。 –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温度升高283K,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 也就是说反应速度的温度系数等于2~4;扩散速度的温度系数一般 在1.5以下。 – 适当速度的搅拌可以提高浸出速度。 – 溶剂浓度对于反应速度和溶解程度影响很大。溶解速度和溶解程度 均随溶剂浓度的增大而增加。 – 加压也可以使浸出过程加速进行。
化学选矿浸出
4、非氧化还原反应无氢离子参加反应A 物质变为B物质的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lgK=blgaB-algaA
一、浸出过程的热力学
水溶液中化学反应的平衡与溶液电位, pH值和组分活度有关。在指定温度、压 力下,可将电位和PH值表示在平面坐标 图上,将其称为φ 一pH图。
按物料和浸出剂运动方式分为: 1、渗滤浸出2、搅拌浸出。 渗滤浸出又可细分为就地渗滤浸出(地浸)、矿堆渗滤 浸出(堆浸)和槽渗滤浸出(槽浸)。 搅拌浸出是将磨细的矿物原料与浸出剂在搅拌浸出 槽中浸出的方法。
浸出方法分类:
按被浸组分化学反应的本质分为:1、氧 化还原浸出 2、非氧化还原浸出。
第一节 概述
浸出是溶剂选择性溶解物料中某目的组分的工 艺过程。
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药剂使物料中的目的组 分选择性溶解,使该组分进入溶液中,达到有 用组分与杂质组分(或脉石)分离的目的。
浸出过程是个提取和分离目的组分的过程,目 的组分可为有用组分,也可为杂质组分。
第一节 概述
浸出作业所处理的物料 一般为难于用物 理选矿法处理的原矿、中矿、粗精矿、 混合精矿、尾矿、贫矿、表外矿及冶金、 化工中间产品等,依据物料特性,物料 经碎磨后或直接进行浸出,或经预先焙 烧后浸出。
按浸出介质的区别分为:1、酸性浸出 2、 中性浸出 3、碱性浸出。
按温度和压力条件分为:1、热压浸出2、 常温常压浸出。常压浸出较常见,但热 压浸出可加速浸出过程,提高目的组分 的浸出率,是一种有前途的浸出方法, 其应用将愈来愈广。
金精矿碘化浸出过程动力学
金精矿碘化浸出过程动力学采用碘−碘化物体系对金精矿进行浸出,通过实际矿石的浸出试验考察搅拌速度、浸出温度、碘浓度及碘离子浓度对金精矿碘化浸出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结果表明:提高搅拌速度对金的浸出有不利影响;通过对影响该体系动力学参数的考察,发现其符合核收缩模型,反应过程总体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其表观活化能为31.674 kJ/mol,碘浓度和碘离子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 1 和0.5,建立了金精矿碘化浸出过程的反应速率方程。
黄金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00 年,由于其迷人的金属光泽及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已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浸出方法仍然是氰化法,这是由其成本低及工艺简单所决定的。
氰化法最主要的缺点是浸金速度慢、氰化物有剧毒及浸出过程易于受到铜铁铅锌和硫等杂质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非氰、选择性浸金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非氰浸金工艺主要有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石硫合剂法、卤素提金法、丙二腈法(有机腈法)、硫氰化物法和多硫化物法等。
碘化浸金作为一种卤素提金法,与其他卤素提金相比更加具有较大优越性。
根据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贵金属勘探研究院对金的络合物AX2(X 为阴离子)稳定性研究,AX2 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N −、I −、Br − 、Cl −、NCS −、NCO −。
由此可知,金氰络合物的稳定性是最高的,其次是金碘络合物。
MARUN 等[9]指出:在水稳定区域内,无论是AuCl4−还是AuBr4 −都只是在很小的pH 值范围内稳定;而Au 在AuI −H2O 体系中形成的两种配位体(AuI4 − 和AuI2 − )却在pH 值0~14 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
BAGHALHA针对含碳矿石(有机碳含量为 1.6%,质量分数)及氧化矿石分别进行了碘化浸出试验,并对碘化浸出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认为碘化浸出反应与I3 −浓度呈一级反应。
浸出过程动力学
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浸出过程的速度和机理的科学。
为冶金过程动力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浸出过程动力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和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强化浸出过程、提高浸出技术经济指标指明方向。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浸出过程属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有固相和液相参加的多相反应过程及有气相、固相、液相参加的多相反应过程。
独居石的碱分解REPO4 (s) +3NaOH (aq)RE (OH)3 (s) +Na3PO4 (aq)属前者; 闪锌矿加压氧化ZnS (s) +2H++1/2O2=Zn2++H2O+S°(s) 浸出属后者。
液固反应的浸出过程可用核收缩模型表示(见图)。
从图可知,浸出过程需经历的步骤有:(1)浸出剂通过边界层向矿粒表面扩散(外扩散);(2)浸出剂进一步扩散通过固膜到未反应核表面(内扩散);(3)浸出剂与未反应的矿物进行反应;(4)生成的不溶性产物使固膜加厚,可溶性产物扩散通过固膜到矿粒表面(内扩散);(5)可溶性产物扩散通过边界层进入溶液本体(外扩散)。
矿粒浸出过程的模型示意图1—液固相边界层;2—固膜(浸出的固态生成物及残留物)3—未反应核;δ1—浸出剂扩散层厚度;δ2—固膜厚度;δ′1—可溶性浸出产物的扩散层厚度;C0、C1、C2—分别为浸出剂在溶液相、矿粒表面和未反应核表面的浓度;C0′、C′1、C′2—分别为可溶性浸出产物在溶液相,矿粒表面和未反应核表面的浓度这些步骤的速度可分别用下式表示:v1=D1 (C0-C1) /δ1 (1)v2=D2 (C1-C2) /δ2 (2) v3=k(C2-C′2/K)(设浸出反应为一级反应)(3)式中k为反应的速度常数,K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1、D2分别为浸出剂在边界层和固膜的扩散系数,D′1、D′2分别为反应可溶性产物在边界层和固膜的扩散系数,β为化学反应比例系数。
在稳定状态下,各步骤速度相等,且等于浸出过程的总速度v0。
当浸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很大时,根据反应(1) ~(5)式可得出浸出过程的总速度分母中一、二、三项分别反映着外扩散、内扩散和化学反应步骤对浸出过程的阻力。
铁尾矿碱浸出过程动力学
铁尾矿碱浸出过程动力学
铁尾矿碱浸出是金属矿物质除去直接解决铁尾矿所必需的技术。
其过程动力学
研究旨在分析碱在铁尾矿浸出和洗涤条件下的迁移机制,以及随着时间变化的速率。
首先,作用于矿物表面形成液体层的碱含量是控制和协调浸出反应的关键参数。
碱浸出是由一系列非均相反应和气相反应构成的相互作用系统,形成复杂的物质分布和反应网络。
当碱浸出液的碱浓度达到均衡,负载的元素削弱,金属的外部态的整体浸出率就趋于稳定。
其次,通过动力学研究,可以从溶液中最佳地提炼活性元素,具有多个维度的
条件变化,如环境温度、PH值、悬浮物浓度等可以对碱浸出反应的过程动力学进
行研究。
将碱溶液以一定浓度加入铁尾矿样品,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和浸出效率,分析其动力学特性。
最后,铁尾矿碱浸出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若要确保铁尾矿碱浸出的有效性,需要采用多变量变化的法则,优化相关参数,控制浸液浓度,确保整体浸出率的稳定和可测性。
通过掌握铁尾矿碱浸出反应过程中的动力学规律,可以得到更高的浸出效率和产品品质,有利于采矿行业的繁荣发展。
浸出过程的化学原理
浸出过程的化学原理
浸出过程是一种化学反应过程。
在浸出过程中,可溶性物质从其固体物质中被一种溶剂取出。
这种取出的过程涉及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和传质原理。
化学热力学:浸出过程涉及化学热力学中的平衡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当在相互接触的两个相中,一个可溶性物质从其中一个相中扩散到另一个相中时,会生成一个平衡状态。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从可溶性物质中释放出的分子数量与被吸收的分子数量相等。
当达到这个平衡状态时,浸出过程停止。
动力学:浸出过程涉及到溶剂与可溶性物质之间的动态平衡,该平衡过程被称为扩散。
在浸出过程中,可溶性物质分子从其固体物质中逐渐扩散到溶液中。
这个过程取决于浸出液中的浸出速率、浸出温度、溶解度、颗粒尺寸和反应时间等因素。
传质原理:浸出过程的传质原理涉及物质从浓度高的相到浓度低的相的扩散。
在浸出过程中,浓度高的相指的是可溶性物质固体,而浓度低的相是指溶液。
在这个过程中,可溶性物质分子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直到扩散平衡达到。
浸出过程的机理及速度方程.ppt
阳极 ZnS=Zn2++S+2e
ZnS+4H2O=Zn2++SO42-+8H++8e 根据人们的研究,金、银的氰化浸出、铜的氨浸、NiS矿的
氨浸均属于电化腐蚀机理。
• 3.1.2 浸出过程的速度方程
(1)控制步骤:化学反应
研究浸出分数与时间的关系。设有一浸出过程,若通过
• 过程为化学反应与外扩散混合控制时3-12
1 (1 )1/3 k1k C0M k1 k r0
K:化学反应常数; k1:扩散速度常数
1、当化学反应速度常数k>>k1(扩散速度常 数)时,则有
1 (1 )1/3 k1C0M C0MD1
r0
r0 1
3-13;
3-13则为扩散控制方程式
当浸出过程中其浓度的改变不可忽视时,则修正为:
(3—4)
式3—4适用于矿粒为均匀致密的球形,同时浸出剂用量为理论 量的情况。
化学反应控制特征:
• 1、化学反应控制时,服从方程3-3,即其值与浸出时间呈 直线关系并过原点 ;
• 2、浸出过程的速度或浸出率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 3、反应速度与浸出剂浓度的n次方成比例; • 4、搅拌过程对浸出速度无明显影响。
• 研究动力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查明过程的控制步骤,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强化。
(2)浸出过程的机理
• 活化络合物机理:也称过渡状态理论,它假定反应物中的活 性分子首先作用形成活化络合物,后者再分解成反应的产物。
A(s) B(aq) A • B 产物
• 一般认为第Ⅰ步很快,迅速达到平衡,生成的活化络合物不 稳定,它可进行第Ⅰ步的逆反应而重新变成A和B,也可进行 第Ⅱ步变成产物,第Ⅱ步的速度较慢,因此整个过程的速度 决定于第Ⅱ步的速度。
浸出动力学
dc S f k precip, f Q dt precip
,
P Q R
(5.39)
当矿物的溶解变成与一个或多个溶质组分如H+有关时,
表达式(5.36)就不能成为通用形式了。
在方程(5.36)中Sf通常写成表面积与溶液体积的
比值形式:
A Sf V
(5.40)
(5.4)
对于一个普通的基元反应
R P
i i i i
有
1 dcRi 1 dcpi V i dt i dt
(5.5)
实验中测出的通常是平均速率:
1 c Ri 1 c pi V i t i t
(5.6)
对于一个总反应,其反应速率等于反应最慢的基 元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消耗或
产物生成的数量。对于与液相有关的反应,则是单位时
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dc dt
产物: V
对于反应
dc dt
反应物: V
(5.3)
aA bB xX yY
1 dcA 1 dcB 1 dcX 1 dcy a dt b dt x dt y dt
k1 k2 A D C
在这个连串反应中,A是作用物,C是最终生成物,D是 中间生成物,k1和k2分别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反应速率常数。 在连串反应中,整个反应的速率由其中速率常数最小 的(通常是速率最慢的)一步所决定。这个最慢的反应步骤 称为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对于连串反应,不论 分几步进行,通常是最慢的一步控全局。如连串反应中, k1>>k2,则A很快地转化为D,而D变成C这一步就决定了整个 反应的速率。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如k1<<k2,则中间生成物 一旦生成,就会立即转化为C,因此反应的总速率就决定于 第一步。如果k1和k2相差不大,则整个反应的速率与第一步 和第二步都有关系。 在前面的臭氧反应例子中,较慢的第二步确定了反应 速率,所以这一步的速率k2称为速率确定步骤。
第二章 浸出
2011-9-21/19:25:58
13
2.3.2电位 电位-pH图的绘制 电位 图的绘制
电位-pH图的纵坐标为平衡电极电位,横坐标为pH 值,整个图由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组成。由者三种线将 坐标面分成若干区域,分别代表不同的热力学稳定区域。 水平线表示一个与溶液pH无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极 电位值,垂直线表示一个无电子参加的反应的平衡与pH的 pH 关系,斜线表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即有电子参加又有氢离 子或氢氧根离子参加时,其平衡电位与pH的关系。 步骤:①写出体系可能存在的反应;②计算各反应的标准 吉布斯自由能;③根据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与电位 之间的关系计算电位-pH关系式;④绘制电位-pH图。
2011-9-21/19:25:59
8
平衡常数的计算: (1)根据浸出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计算;
Θ ∆ r GT = − RT ln K
(2)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溶度积; 根据定义变换到溶度积后计算。 (3)根据反应的标准电动势。 RT Θ E = ln K ZF 应用于反应存在得失电子的情况。
2011-9-21/19:25:58
9
2.3电势 电势-pH值图在浸出过程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电势 值图在浸出过程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1)电势-pH值图的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进行的反应,进而才研究该反应进行 的热力学条件。 (2)电势-pH值图的绘制 (3)电势-pH值图的应用 3 -pH
基本公式:
同时也使水溶液中某些分子离解为活性较强的原子团或离子团从而加速化学反辐射线中射线最强当其通过物质时一部分能量被物质吸收其中被吸收能量中的50消耗于使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处于激活转台约50的能量消耗于使原子离子化使物质的化学反应活性增加提高浸出率
浸出过程动力学基础
1(1R)FP k'
2 浸出速率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加,表观 活化能应大于41.8 kJ/mol
3 反应速度与浸出剂浓度的n次方成比例
4 搅拌速度对浸出速度无明显影响。
化学反应控制时,提高浸出速度的途径
• 提高温度 • 提高浸出剂的浓度 • 降低原始颗粒动力学方程 1(1R)FP k
•表观活化能较小,约4-12 kJ/mol
•加快搅拌速度和提高浸出剂浓度能迅速提高 浸出速度
外扩散控制时,提高浸出速度的途径
• 加强搅拌,减少扩散层厚度 • 提高浸出剂浓度 • 提高温度
三、内扩散控制控制的特征
CuFeS2+4Fe3+=Cu2++5Fe2++2S 在矿粒表面形成了致密的元素硫膜
内扩散控制时,提高浸出速度的途径
• 降低矿粒的粒度:增加表面积;减小固膜 厚度
• 采取适当措施使固膜减薄或者消失:如热 球磨浸出
• 提高温度
四、混合控制
• 当两个步骤的阻力大致相同且远大于其他步骤时,则属于 混合控制或者中间过渡控制。
• 在低温下,一般属于化学控制,而随着温度升高可转变为 扩散控制。
• 混合控制的特征是表观活化能为12-41.8 kJ/mol之间,搅拌 及温度等因素对浸出都有一定影响。
浸出过程控制步骤的判别
• 改变搅拌强度法 • 改变温度法 • 尝试法
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 影响浸出速度的主要因素有:矿块的大小、温度、矿浆的搅 拌速度和溶剂的浓度。
– 浸出过程的速度随着矿块的减小而增大。故矿块在浸出之前应进行 破磨。
随着浸出条件的改变,控制步骤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化学反应控制
• 化学反应控制的动力学方程 dN kSCn
实验二浸出过程动力学实验
锌焙砂浸出过程动力学实验一实验目的锌焙砂浸出就是使ZnO尽量溶解,并希望其它组分不溶解或溶解后又再沉淀进入渣中,达到锌与这些杂质组分有效分离的目的。
本实验通过锌焙砂的浸出,了解锌焙砂的粒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酸度对浸出率的影响,绘制浸出率-时间(η-t)关系曲线图,根据数据判断该浸出过程属于哪个速度控制阶段控制,加深对浸出过程动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熟悉分析锌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氧化物料的浸出反应,属于液-固两相反应,对于本实验采用硫酸溶液浸出锌,化学反应式为:MeO+H2SO4=MeSO4+H2O对于液固反应体系,一般分五个步骤进行,即扩散-吸附-化学反应-解吸-扩散.在这五个步骤中最慢的那个环节就是决定反应速度快慢的关键,我们称之为控制性步骤.本实验中,主要是化学反应与扩散.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有:浸出液温度、颗粒大小、搅拌、溶剂浓度等在一定范围,适当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减小颗粒尺寸、加强搅拌、提高溶剂浓度可以起到提高反应速度的效果。
锌焙砂的浸出是颗粒体积不断缩小的过程,根据数学推导可以得出该“缩核模型”的速度表达式为:1-(1-α)1/3=(1/3)KS0τα-浸出率;τ-反应时间;K-单位面积的浸出速度;S0-颗粒起始面积。
通过分析化验得出锌的浸出率,代入上述公式,检验数据是否使等式两边相等。
如果符合,证明锌焙砂的浸出在该条件下属于化学反应控制。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①仪器等变频电动搅拌器、滴定台、滴定管、移液管、洗耳球、锥型瓶、电炉、坩埚钳、玻璃漏斗、滤纸、吹气瓶②试剂药品1.硫酸2.锌焙砂3.醋酸4.醋酸钠5.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锌标准液(1mg/ml)7.氨水8.乙醇9.二甲酚橙 1.0甲基橙11.KF 12 H2O2 13维生素C 14硫脲15盐酸16氯化铵四实验步骤1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某一粒度范围的锌焙砂 4.85g,放入温度恒定(室温~80℃)、盛有400ml浓度为100g/L的硫酸溶液的烧杯中;2 开动电动搅拌器,控制转速在200-350r/min,使之匀速搅拌;3 每隔一段时间(5-10min),用移液管准确取样2-4ml,分析溶液中锌的含量;4 待实验进行到所需时间或氧化锌溶解完毕,既停止实验,关闭所有设备电源;5 将所得实验数据进行整理,作出浸出率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据此判断该条件下浸出的控制性步骤。
实验三 浸出过程动力学
实验三浸出过程动力学表3 浸出过程动力学实验数据铁球质量:0.326g反应时间/min 测试值/(mg·L-1) 实际值(mg·L-1) 铁理论值(mg·L-1) R浸出率/% 1-(1-R)1/3 0 0 0 815 0 010 0.802 160.4 815 19.68 0.07020 1.452 290.4 815 35.63 0.13730 1.995 399 815 48.96 0.20140 2.438 487.6 815 59.83 0.26250 2.789 557.8 815 68.44 0.319图4 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图5 1-(1-R )1/3与浸出时间的关系五、结果与讨论1、实验中对浸出速率的影响有:温度、Fe 的粒度、搅拌速度以及酸度。
由于δ与r 成正比,故该反应属于外扩散控制步骤。
2、随着反应的进行浸出率随反应的进行一直增加,但随着反应粒度的减小增加速率越来越低。
3、根据实验中图5,1-(1-R )1/3与时间成线性关系。
可以写成1-(1-R )1/3=k 't满足固相反应动力学基本方程1-(1-R )1/3=tr k 0n 0ρC ,ρ0n0r k C = k 'n 0k C 、、ρ、0r 为常数。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
六、实验误差分析 1、误差来源以及避免方法○1每隔十分钟取样一次,操作时间存在误差。
尽量保证取样时间一致。
○2采用移液管取样0.5ml ,取样存在误差。
尽量保证取样准确。
姓名:廖赏举 学号:0505120123组员:汪梅、雷同兴、刘亮强。
浸出过程动力学
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浸出过程的速度和机理的科学。
为冶金过程动力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浸出过程动力学的目的在于查明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和浸出过程的控制步骤,为强化浸出过程、提高浸出技术经济指标指明方向。
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浸出过程属复杂的多相反应过程,有固相和液相参加的多相反应过程及有气相、固相、液相参加的多相反应过程。
独居石的碱分解REPO4 (s) +3NaOH (aq)RE (OH)3 (s) +Na3PO4 (aq)属前者; 闪锌矿加压氧化ZnS (s) +2H++1/2O2=Zn2++H2O+S°(s) 浸出属后者。
液固反应的浸出过程可用核收缩模型表示(见图)。
从图可知,浸出过程需经历的步骤有:(1)浸出剂通过边界层向矿粒表面扩散(外扩散);(2)浸出剂进一步扩散通过固膜到未反应核表面(内扩散);(3)浸出剂与未反应的矿物进行反应;(4)生成的不溶性产物使固膜加厚,可溶性产物扩散通过固膜到矿粒表面(内扩散);(5)可溶性产物扩散通过边界层进入溶液本体(外扩散)。
矿粒浸出过程的模型示意图1—液固相边界层;2—固膜(浸出的固态生成物及残留物)3—未反应核;δ1—浸出剂扩散层厚度;δ2—固膜厚度;δ′1—可溶性浸出产物的扩散层厚度;C0、C1、C2—分别为浸出剂在溶液相、矿粒表面和未反应核表面的浓度;C0′、C′1、C′2—分别为可溶性浸出产物在溶液相,矿粒表面和未反应核表面的浓度这些步骤的速度可分别用下式表示:v1=D1 (C0-C1) /δ1 (1)v2=D2 (C1-C2) /δ2 (2) v3=k(C2-C′2/K)(设浸出反应为一级反应)(3)式中k为反应的速度常数,K为反应的平衡常数,D1、D2分别为浸出剂在边界层和固膜的扩散系数,D′1、D′2分别为反应可溶性产物在边界层和固膜的扩散系数,β为化学反应比例系数。
在稳定状态下,各步骤速度相等,且等于浸出过程的总速度v0。
当浸出反应的平衡常数K很大时,根据反应(1) ~(5)式可得出浸出过程的总速度分母中一、二、三项分别反映着外扩散、内扩散和化学反应步骤对浸出过程的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种类不同,相应的k值不同。
3.稳态
总反应与基元反应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别,是反应机制中
出现反应中间产物,中间产物的浓度在经历一段瞬态期之
后,就可达到稳定状态,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稳态。注意,
连串反应的最简单情况是由两个连续的一级反应构 成,其通式为:
A k1 D k2 C
在这个连串反应中,A是作用物,C是最终生成物,D是
中间生成物,k1和k2分别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反应速率常数。
在连串反应中,整个反应的速率由其中速率常数最小的 (通常是速率最慢的)一步所决定。这个最慢的反应步骤称为 整个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对于连串反应,不论分几 步进行,通常是最慢的一步控全局。如连串反应中,
(5.6)
对于一个总反应,其反应速率等于反应最慢的基 元反应的速率,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V
k
cAa
c
b B
c
m M
(5.7)
其指数为对应物质的反应级数,a+b+……m为反应总级数,k为反应速率常 数。
例如:Fe2+被H2O2氧化的反
应: H 2O2 aq 2Fe 2 2H 2Fe3 2H 2O
(5.15) (5.16)
对于生成物O2,从反应(5.13a)-(5.13b)可得出:
d
O2
dt
0
k1
O3
k
1
O2
O
2k
2
OO3
(5.17)
设氧原子处于稳态,(5.16)代入(5.17)式:
dO2
dt
k1 O3
k1O2 k1O3 k1O2 k2 O3
2k1k2 O3 2 k1O2 k2 O3
比较(5.19)与(5.12),可看出反应机制确实与总速
率吻合,并且可得到:
k 2 k1k2 (5.20)
3 k1
在湿法冶金过程中,一般都有中间产物和稳态出现。
4. 典型复杂反应的速率确定机制
在实际中,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是由几个基元反应 所组成的复杂反应。随着基元反应的组合形式不同,或 决定过程速率大小的控制性环节不同,复杂反应可能表 现出不同的动力学规律。 ①连串反应 若作用物需要经历几个连续的基元反应才能形成最后的 生成物,即前一个基元反应的生成物是后一个基元反应 的作用物,如此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的复杂反应系列,称 为连串反应,又称连续反应。
第一节 反应速率
1.基元反应与总反应 基元反应是描述分子层次上实际出
现的反应,如
H++HCO3-==H2CO3
(5.1)
它表示一个质子与一个重碳酸根离子之间发生分子碰撞
而生成H2CO3,这是基元反应。 总反应是表示一系列基元反应的最终结果,如硫酸盐
因有机质的细菌分解而引起的还原反应:
2CH2O+SO42-==H2S+2HCO3-
(5.18)
方程(5.18)的总反应速率就是最终表达式。但是, (5.18)与试验测得的速率(5.12)不相一致。
由于方程(5.13b)慢,(5.13a)快,这才使得稳
态可以达到。若k2非常慢,更精确地说, 若 k-1[O2]>>k-2[O3],则(5.17)式可简化为:
dO2
dt
2k1k2 O3 2 k1O2 (5.19)
慢反应
(5.13b)
这两个方程得出氧原子浓度变化的总速率:
dO
dt
k1
O3
k
1
O2
O
k
2
OO3
(5.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这样的臭氧反应机制中引进一个中间产物O,O在总反应 (5.11)中是不会出现的。当反应达到稳态时,(5.14) 式为:
dO
dt
0
k1
O3
k
1
O2
O
k
2
OO3
从上式得出氧原子浓度为:
Ost
k1O3 k1O2 k2 O3
它不是真正的热力学平衡。
以臭氧分解为例,总反应为:
2O3 3O2 (5.11) 该反应的总反应速率(Benton,1972)为:
1 3
d
O2
dt
1 2
d
O3
dt
(k 5OO3.2122)
反应的表观总级数=2-1=1
反应(5.11)的基元反应为: 快速可逆反应
(5.13a)
O O3 k2 2O2
(5.2)
这是一个总反应,该反应是一系列过程的最终结果,其
中有复杂的有机分子分裂反应,SO42-与细菌酶的各种反 应等。只包含一个基元反应的称为“简单反应”,凡包
含两个或更多的基元反应的,称为“复杂反应”。
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通常的化学计量方程式所表示 的反应)都不是基元反应。它们多数不是作用物一步就直 接转变为生成物,而是经过若干个基元反应后才能变为 生成物。这些基元反应就代表该化学反应所经历的具体 途径,该化学反应的历程就可以用这些基元反应按一定 方式的组合来表示。
第三章 湿法冶金动力学
1. 反应速率 2.速率的实验测定与数据分析 3.多相反应动力学过程与机理 4.电化学机理
热力学是研究反应过程进行的方向和产物的最大可能产 出量,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反应过程进行的快慢是很重要的, 只有进行得快的反应才有实用价值,要提高生产效率,就必 须研究反应过程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这就是化学动力学研 究的目的和任务。
其速率定律可表示为:
V dcH2O2 dt
kc c c c c n
m lr s
H 2O2 Fe2 H Fe3 H 2O
(5.8) (5.9)
实验(Benton,1960)测定的速率定律为:
dcH2O2 dt
k cFe2 cH2O
(5.10)
这是一个二级反应,对于Fe2+为一级反应。
对于同一个总反应,速率常数k的数值本质上只与反应温度和催
同一个复杂反应在不同的环境里可以通过不相同的路 径出现基元反应差别。
2.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消耗或
产物生成的数量。对于与液相有关的反应,则是单位时
间、单位体积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产物: V dc 反应物:
dt
对于反应
V(5.3d)c
dt
aA bB xX yY
k1>>k2,则A很快地转化为D,而D变成C这一步就决定了 整个反应的速率。另一种极端情况是,如k1<<k2,则中间
1 dcA 1 dcB 1 dcX (51.4d)cy
a dt b dt x dt y dt
对于一个普通的基元反应
i Ri i Pi
有
V 1 dcRi 1 dcpi
i dt i dt
(5.5)
实验中测出的通常是平均速率:
V 1 cRi 1 c pi
i t 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