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电子教案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讲稿电子教案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讲稿电子教案第一部分:商业银行概述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
本部分将介绍商业银行的定义、功能和角色。
1. 商业银行的定义商业银行是指依法设立的、以经营存款、贷款、汇兑和信用证等业务为主的银行业机构。
商业银行的设立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充分履行监管义务的同时,提供金融服务以支持经济发展。
2. 商业银行的功能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包括接受存款、发放贷款、进行汇兑和提供信用证业务等。
其中,接受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通过吸收社会储蓄来为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而发放贷款则是商业银行将存款转化为投资,支持各类经济主体的发展。
3. 商业银行的角色商业银行在经济中扮演了多重角色。
首先,它是金融中介,通过将资源从储户转移到借款人,实现了资金的配置;其次,商业银行是支付结算的中心,提供了便捷和安全的支付服务;此外,商业银行还是风险管理的主体,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自身和其他经济主体面临的风险。
第二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组织管理、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等。
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和业务管理。
1. 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商业银行的组织管理包括机构设置、人员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
机构设置需要合理划分各个业务部门和机构,确保职能分工明确;人员管理则需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内部控制则是商业银行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合规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防范内外部风险。
2. 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包括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客户服务等方面。
产品创新是商业银行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提升竞争力;市场拓展则是商业银行积极开展营销活动,扩大市场份额;客户服务是商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重要联系,通过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第三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商业银行业务》教案(第1-15周)
教师授课教案王淑英第 1 页11电商 2 班商业银行业务课使用教材王淑英《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电力出版社)2012—2013学年第2学期第1周星期 1 第1-2节2013年 3 月4 日说课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第一节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四、教学过程;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七、课后小结。
一、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性质与职能二、内容:商业银行的性质与作用课时:2三、重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性质难点: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处理方法:重点通过案例讲清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课堂讲授;2、银行社会责任、巴林银行和海南发展银行倒闭造成的社会影响分析;3、提问。
五、课件六、作业及辅导思考1、你如何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2、简述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布置作业“伪钞识别方法”。
七、课后小结说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较活跃。
教师授课教案王淑英第2页11电商 2 班商业银行业务课使用教材王淑英《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电力出版社)2012—2013学年第2学期第1周星期4 第3-4节2013年3月6 日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第五节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写);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七、课后小结。
一、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模式二、内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模式课时:2三、重点: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经营原则难点: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处理方法:重点引用案例讲清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课堂讲授;2、案例分析;3、讨论提问;五、课件六、作业及辅导思考题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哪些?2、如何评价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模式?布置作业:“点钞比赛”七、课后小结:课堂讨论比较活跃。
2013商业银行业务教案第115周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3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4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5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6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7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8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9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0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1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2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3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 4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 5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6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7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 8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19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0 页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1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2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3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4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5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6 页
教师授课教案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8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29 页
教师授课教案
王淑英第30页。
商业银行教案
商业银行教案第一节:导入与概述商业银行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商业银行的运作和职能,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实践经验,以培养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应对金融挑战和机遇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功能和重要性,以及商业银行在经济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定义和职能商业银行是一家专门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职能包括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提供信用和支付服务等。
商业银行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储蓄和投资的重要角色。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理解商业银行的定义和职能,并能够区分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差异。
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采用复杂的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管理其各项业务。
本节课将介绍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分行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层级关系。
学生将通过学习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了解银行内部运营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是其最主要的业务之一,本节课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存款产品,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学生将了解每种类型的存款产品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利率和风险。
第五节: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
本节课将介绍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
学生将学习到如何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风险以及贷款申请的审批程序。
第六节:商业银行的支付和结算服务商业银行的支付和结算服务是为客户提供便利的重要服务之一。
本节课将介绍商业银行的各种支付工具,如支票、银行卡和电子支付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支付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性,并能够评估不同支付方式的优缺点。
第七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面临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本节课将介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
学生将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工具来评估和管理风险。
第八节:商业银行的监管和合规商业银行行业受到严格的监管和合规要求,以确保其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教案
第三节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对策一、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策略(一)分子策略:通过增加资本的方式完成商业银行增加资本的途径有两种1.从外部融资:包括发行普通股或优先股、发行附属票据和公司债等.1)发行普通股优点:(1)没有固定的股息负担(2)没有固定的返还期,银行可以相对稳定的使用这部分资本(3)预期收益相对较高发行普通股的缺陷:(1)影响原有股东对银行的控制权与获得的收益率。
(2)普通股的发行成本与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经营管理压力。
2)发行优先股优点:(1)避免新增股东分散银行的控制权(2)股息固定,但是有些优先股可以不必支付股息,例如:非累积性的优先股缺点:(1)股息固定:会减少银行经营的灵活性。
(2)发行成本高(3)会降低银行的信誉3)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优点:(1)对原有股东的控制权和收益率影响不大。
(2)发行的成本低。
缺点:(1)不能永久使用(2)有固定利息支出2.从银行内部融资:提高银行的盈利性,增加内部资金的积累(1)税后净利转入留存盈余账户即可增加银行资本金,可降低成本。
(2)留存盈余作为未分配利润保存着银行,其权益仍为普通股股东。
由于不对外发行普通股,所以普通股股东不会因此遭受控制权的损失。
二、提高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策略(一)分子策略:通过增加资本的方式完成1。
从银行外部筹措2.从银行内部筹措两种方式(二)分母策略:通过缩小分母来实现1。
通过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以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
2. 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主要是减少风险权重较高的资产,增加风险权重较低的资产。
具体方法包括:(1)贷款出售或贷款证券化,即将已经发放的贷款卖出去;收回贷款,用以购买高质量的债券(国债)(2)尽量少发放高风险的贷款:在达到监管当局要求的情况下,采用巴塞尔协议三所规定的内部模型后高级计量法来分别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二、商业银行资本筹集方式的选择银行在选择资本筹集方式是必须兼顾以下两个方面:1。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教案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教案一、第一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教学内容:a.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b.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特点c.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作用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 教学活动:a. 讲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特点和作用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综合柜台业务二、第二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流程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流程。
2. 教学内容:a. 客户开户流程b. 存款业务流程c. 贷款业务流程d. 结算业务流程3. 教学方法: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4. 教学活动:a. 讲解各业务流程的步骤b. 展示流程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业务流程三、第三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规范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规范。
2. 教学内容:a. 操作规程与制度b. 风险管理与控制c. 服务态度与礼仪3. 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模拟法4. 教学活动:a. 讲解操作规程与制度b. 分析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c. 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掌握服务态度与礼仪四、第四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营销策略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营销策略。
2. 教学内容:a. 产品营销策略b. 价格营销策略c. 渠道营销策略d. 促销营销策略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 教学活动:a. 讲解各种营销策略的定义和应用b. 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营销策略的实际运用五、第五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发展创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发展创新。
2. 教学内容:a. 互联网金融与综合柜台业务b. 金融科技与综合柜台业务c. 绿色金融与综合柜台业务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4. 教学活动:a. 讲解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对综合柜台业务的影响b. 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综合柜台业务的发展创新方向六、第六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风险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风险管理方法。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储蓄存款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特点和种类。
2. 让学生掌握储蓄存款的利率、存期和利息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储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特点2. 储蓄存款的种类3. 储蓄存款的利率和存期4. 储蓄存款的利息计算方法5. 正确的储蓄观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储蓄存款的定义、特点、种类、利率、存期和利息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储蓄存款的利率和存期,利息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储蓄存款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储蓄存款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储蓄存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基本概念。
3. 介绍储蓄存款的种类: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储蓄存款。
4. 讲解储蓄存款的利率和存期:让学生了解利率的概念和存期的选择。
5. 教授利息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计算储蓄存款的利息。
第二章:商业银行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运营机制。
3. 培养学生了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点2. 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3. 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4. 商业银行的功能5. 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业务范围、运营机制和功能。
2. 教学难点: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和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商业银行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商业银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关注商业银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
商业银行第二章课件
会计科目应用举例
银行之间发生的收入(利息收入 银行之间发生的收入 利息收入): 利息收入 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发生的资 金往来 存款取得收入 商业银行 其他商业银行 借款发生支出
第二节 记账方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记账主体: (一)记账主体:会计科目 记账符号: ”“贷 (二)记账符号:“借”“贷”反映记账方向 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记 账 凭 证
基本凭证
特定凭证
二、会计凭证的特点: 会计凭证的特点: 1.大量使用外来原始凭证代替记账凭证 大量使用外来原始凭证代替记账凭证 2.采用单式凭证 采用单式凭证 3.凭证传递环节多 凭证传递环节多
三、会计凭证的要素
• • • • • • • • 1.年、月、日 . 2.收、付款人的户名和账号 . 3.收、付款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行号 . 4. 4.人民币或外币符号和大小写金额 5.款项来源、用途或摘要、附件张数 .款项来源、用途或摘要、 6.会计分录和凭证编号 . 7.客户按照有关规定加盖的印章 . 8.经办银行及有关人员的印章 .
四、会计凭证的处理
(一)凭证的编制 1、现金传票的编制 、 2、转账传票的编制 、 (二)凭证的审核 填制后的会计凭证或受理客户提交的会计凭 都应该进行认真的审查, 证,都应该进行认真的审查,以保证会计凭证的 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这样才能保 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合法性, 障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质量。 障商业银行会计核算质量。只有经过审查合格的 凭证,才能作为处理业务和登记账簿的依据。 凭证,才能作为处理业务和登记账簿的依据。
科目名称
现 金 贷 款 存放央行款项 固定资产 吸收存款 实收资本 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合 计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案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案第一章:商业银行概述1.1 商业银行的定义与功能1.2 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结构1.3 商业银行的历史与发展趋势1.4 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第二章: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2.1 商业银行负债的组成与特点2.2 存款业务的管理与创新2.3 商业银行的借款业务2.4 负债风险的管理与控制第三章: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3.1 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的种类与运作3.2 贷款业务的管理与风险控制3.3 投资业务的选择与管理3.4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匹配策略第四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4.1 中间业务的种类与特点4.2 支付结算业务的管理与创新4.3 代理业务的发展与拓展4.4 中间业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第五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5.1 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与特点5.2 信用风险的管理与控制5.3 市场风险的识别与应对5.4 操作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第六章: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与优化6.1 商业银行资本的组成与重要性6.2 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与计算6.3 资本管理的策略与方法6.4 商业银行资本优化的途径与实践第七章: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与策略7.1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7.2 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策略7.3 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与利润提升7.4 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盈利模式第八章: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8.1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理念与策略8.2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8.3 商业银行产品营销与服务营销8.4 商业银行营销渠道的选择与开发第九章:商业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9.1 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与核心要素9.2 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的提升策略9.3 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与客户关怀9.4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支持第十章:商业银行的监管与合规10.1 商业银行监管的基本原则与框架10.2 主要监管指标与监管要求10.3 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策略与流程10.4 商业银行应对监管变革的策略与实践第十一章:商业银行的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11.1 商业银行科技创新的背景与趋势11.2 数字转型的核心理念与战略布局11.3 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应用案例分析11.4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第十二章: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12.1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动因与模式12.2 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12.3 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管理与风险控制12.4 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与挑战第十三章: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13.1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重要性13.2 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的银行实践13.3 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13.4 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与策略第十四章: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14.1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与方法14.2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维护14.3 商业银行战略规划与战略实施14.4 商业银行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展望15.1 商业银行面临的宏观经济挑战15.2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与机遇15.3 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与转型15.4 商业银行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商业银行的各类业务(负债、资产业务、中间业务)、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盈利模式、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监管与合规、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和未来发展展望。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教案)第一章:储蓄存款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储蓄存款的种类和利率。
3. 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特点2. 储蓄存款的种类和利率3. 储蓄存款的作用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特点、种类、利率、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储蓄存款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储蓄存款的相关概念。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储蓄存款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储蓄存款的兴趣。
2. 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储蓄存款的定义、特点,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储蓄存款的种类和利率:讲解储蓄存款的种类和利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储蓄存款及其利率。
4. 讲解储蓄存款的作用和意义:讲解储蓄存款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储蓄存款的重要性。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储蓄存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商业银行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
3. 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点2. 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3. 商业银行的作用和意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业务、经营目标、作用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商业银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业银行的相关概念。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的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商业银行的兴趣。
2. 讲解商业银行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商业银行的定义、特点,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
3. 讲解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讲解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和经营目标。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教案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教案第一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
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1.2 教学内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和特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该业务。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和案例资料,以便进行讲解和分析。
1.5 教学过程导入:简要介绍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定义、特点、主要内容和范围。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具体操作和应用。
总结:强调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重要性和发展现状。
第二章: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流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流程。
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2.2 教学内容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流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流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该业务的操作步骤。
实践演练法: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技巧。
2.4 教学准备准备操作演示文稿和操作手册,以便进行讲解和演练。
2.5 教学过程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流程。
讲解:详细讲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流程,包括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
操作演练:进行实际操作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的操作技巧。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总结:强调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操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商业银行电子教案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什么是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指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
• 早期商业银行产生的过程:从经营货币兑换、 保管和汇兑,演变为经营存款、放款和汇兑, 实现了货币经营业到银行的转变。
★货币兑换业起源说——意大利等欧洲大陆国 家
★金匠业起源说——英国
在英国,银行的产生与其他国家不同,它的早 期银行则是由金匠业发展而来的。
在金匠业演变为银行业的过程中,完 成了三个重要演变
• 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的建立与发展
到1996年底,有13家股份制银行成立;邮政储蓄遍布 全国;有18家城市合作银行开业。
(3) 深化改革阶段(1997—2002年)
• 1997年年中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 金融业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问 题受到关注。
• 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商业银行 的改革,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学习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 明确掌握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及其经营管理 的基本理论;
• 掌握并熟悉运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种方 法;
• 基本能够独立运用各种理论和方法对商业银 行经营管理的优劣作出分析,并找出相应的 对策;
• 毕业以后,在积累一定实际经验的基础上, 能够独立开展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为从事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打下良好基础。
2、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我国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主要实行分支行制, 地方性银行大部分实行单一银行制。目前我 国商业银行从所有制形式上来看主要有如下 几种:
预习教材第二章 学习目标与目录
第二章商业银行业务特征及其类型
学习目标与目录
【本章学习目标】
现代银行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而是要在金融系统的各个方面建立起直接的存在方式。
本章从银行是经济中的金融中介的角色入手,给出了判别金融中介机构的标准。
然后从典型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入手揭示了银行的业务本质,并从交易成本、流动性保险和信息不对称的克服三方面重点分析了银行产生的原因,这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最后给出了一般意义上银行的业务类型。
第二章商业银行业务特征及其类型
第一节商业银行业务的本质
第二节商业银行业务的一般特征
第三节商业银行业务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 而是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涵,并对其进 行了发展和深化。
• 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市场利率大幅上升, 单纯的负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这一时期各国金融管制放松,使得银行吸收存款的 压力减小。
• 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 外业务。
本章小结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 综合管理理论,80年代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演 变。
• 这个过程体现了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均衡安全性、 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原则而不断的改变、发展的努 力。
1、商业贷款理论
•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 出的。
• 该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 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 预料的存款,银行只能将资金短期使用,而不能 发放长期贷款或者进行长期投资。
• 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动 清偿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 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 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管理指标: • 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 • 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债务余额的比例不
得低于25% •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
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 中央银行对资产负债方面的其他规定。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120 .10.21 Wednes day , October 21, 2020
2、几种主要理论
(1)存款理论
存款理论曾经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 基本观点是: •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
务的基础; • 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
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 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 • 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 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
•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2120.1 0.2123:3423:34 :1323:3 4:13Oc t-20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21日 星期三1 1时34 分13秒 Wednes day , October 21, 2020
1、理论简介
• 负债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开 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改变了长期 以来资产管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 传统做法。
• 负债管理理论的兴起是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 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这包括金融市场 的发展与竞争、利率管制、金融创新、存款保险 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
流动性的主张。同时该理论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 范围,丰富了银行资产结构。
3、预期收入理论
•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经济 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 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 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
• 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是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 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 之间的关系。
• 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均有失偏颇,资产管理过于偏 重安全和流动性,不利于实现盈利性目标,负债管 理过于偏重资产扩张和追求盈利,将流动性过高地 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较大风险。
• 上世纪70年代后,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波动 加剧,银行倒闭现象增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往 的经营管理策略,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转变。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下午11 时34分2 0.10.21 23:34O ctober 21, 2020
•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1 日星期 三11时3 4分13 秒23:34:1321 October 2020
•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1时3 4分13 秒下午1 1时34 分23:34:1320.1 0.21
• 该理论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 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为 科学。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
• 规模对称原理 资产与负债规模必须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 结构对称原理 资产结构与其负债结构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 偿还期对称原理 也称速度对称原理,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 程度的对称关系。如活期存款与现金资产。 • 目标替代原理 也称目标互补原理,“三性”均衡是一种相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11 时34分 13秒20 .10.21
谢谢大家!
•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120 .10.21 Wednes day , October 21, 2020
(2)购买理论
购买理论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其基本观点是:
• 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 购买外界资金,除一般公众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 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及财政机构等,都可以视为购买 对象;
• 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
• 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此时,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或实物投资不景气 而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 利差下降的银行利润。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 上世纪80年代末,银行业竞争更激烈,来自传统存 贷业务利差收益的利润越来越少,银行必须谋求新 的业务增长点。立足于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管理的资 产负债综合管理显示出其局限性,资产负债外管理 理论悄然兴起。
• 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去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银行在存 贷款业务之外,可以开辟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领域。
2、资产转移理论
• 这种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1918年的《政 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 一文中提出的。
• 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 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 有可转换资产。
• 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 资产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银行应保持高度
3、对负债管理理论的评价
• 该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 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
• 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 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 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 管理。
• 负债管理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必 然会受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外部不可测 因素的制约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借入资金要付 出较高的利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 基本理论
课程引入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经历了一个管理重心由资 产转向负债,又由负债转向全面综合管理的变化过 程。
• 资产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使资产保持流动性,在负债 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要 求。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扩大负债去获得 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在经营中就没有必要经常保持 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 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也可以用 借款来支持。
• 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而估算其还债计划, 并据以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结构,便能维持银行的流 动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
•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 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 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 收益。
• 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 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 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 利。
• 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 的发展,历经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商业贷款理论 →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 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盈利的不断追求, 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银行资产管理方式,于是负债 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 负债管理理论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 来源比重过大,增加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成 本,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人们综合了传统资产 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发展出了资产负债综合 管理理论。
• 随着现代银行业务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理论,如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 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这些 理论对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理论
•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 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
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而商 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 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 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 银行管理关键在于资产管理。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3:34:13 23:34:1 323:34 10/21/2 020 11:34:13 P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123 :34:132 3:34Oc t-2021- Oct-20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3:34:1323 :34:132 3:34W ednesd ay , October 21, 2020
• 随着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小,银行发展的重 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立 足于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显 示出其局限性,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