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电子教案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性的主张。同时该理论扩大了银行资产运用的 范围,丰富了银行资产结构。
3、预期收入理论
• 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经济 学家普鲁克诺于1949年在《定期存款及银行流动 性理论》一书中提出的。
• 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 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
• 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是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 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 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 基本理论
课程引入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理论经历了一个管理重心由资 产转向负债,又由负债转向全面综合管理的变化过 程。
• 资产管理理论强调的是使资产保持流动性,在负债 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资产结构来满足流动性要 求。而负债管理理论强调的是通过扩大负债去获得 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在经营中就没有必要经常保持 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应将它们投入高盈利的贷款 或投资中,在必要时,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也可以用 借款来支持。
思考
●请举一例,说明上述某种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参考答案
• 关于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举例——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对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规定一系列的比例,
从而实现对银行资产控制的一种方式。是消除和减少风险的 一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 •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吸取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精 华,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对资产结 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确保商业银行资产具有一定收 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经营风险的最小化。资产负债 比例管理理论主要是从资产与负债均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经 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利性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的 管理走向科学化。
1、商业贷款理论
• 商业贷款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由18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一书中提 出的。
• 该理论认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 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为了应付存款人难以 预料的存款,银行只能将资金短期使用,而不能 发放长期贷款或者进行长期投资。
• 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也被称作为自动 清偿理论;又由于该理论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 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因此 也被称为“真实票据论”。
• 随着银行传统业务的利润越来越小,银行发展的重 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立 足于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管理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显 示出其局限性,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 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发展是随着社会变化、 经济发展、金融兴起等外部因素而不断变化 调整的,其基本原则是建立在对利润的最大 化追求、同时兼顾流动性和安全性平衡的基 础上的。
• 随着现代银行业务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理论,如 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 本章介绍一些基本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这些 理论对指导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重要意义。
一、资产管理理论
• 资产管理理论是最传统的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 早期商业银行家认为银行的负债主要取决于客户
的存款,银行对此没有决定权,是被动的。而商 业银行可以主动安排自己的资金运用,合理安排 资产结构,通过资产业务获得尽量高的利润,并 保证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 银行管理关键在于资产管理。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2120.1 0.2123:3423:34 :1323:3 4:13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21日 星期三1 1时34 分13秒 Wednes day , October 21, 2020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主要管理指标: • 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 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 • 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债务余额的比例不
得低于25% • 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
额的比例不得超过10% • 中央银行对资产负债方面的其他规定。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120 .10.21 Wednes day , October 21, 2020
对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的评价
• 两种理论都是从盈利性出发,为了满足商业 银行追求最大限度盈利的要求,主张主动地 借入(即购入)资金,或者为了迎合客户的 需要,通过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大零售银 行的资金来源,保证流动性,以提高银行的 经济效益。
• 两种理论的出现促进了零售银行负债业务的 创新,一些新的零售负债业务品种应运而生。
2、几种主要理论
(1)存款理论
存款理论曾经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正统理论。其 基本观点是: •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
务的基础; • 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
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银行的资金运用必须以其 吸收存款沉淀的余额为限; • 存款应当支付利息,作为对存款者放弃流动性的 报酬,付出的利息构成银行的成本。
(2)购买理论
购买理论对存款理论作了很大的否定。其基本观点是:
• 商业银行对存款不是消极被动,而是可以主动出击, 购买外界资金,除一般公众外,同业金融机构、中央 银行、国际货币市场及财政机构等,都可以视为购买 对象;
• 商业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
• 商业银行吸收资金的适宜时机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此时,实际利率较低甚至为负数,或实物投资不景气 而金融资产投资较为繁荣,通过刺激信贷规模以弥补 利差下降的银行利润。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212020年10月 21日星 期三11 时34分 13秒20 .10.21
谢谢大家!

树立质量法制观念、提高全员质量意 识。20. 10.2120 .10.21 Wednes day , OctLeabharlann Baiduber 21, 2020
(3)销售理论
销售理论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管理 理论。该理论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它给银 行负债管理注入现代企业的营销观念。其基本观点是: • 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
任务就是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扩 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收益水平; • 不再仅仅着眼于资金,立足点是服务,提倡创造金 融产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 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来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 外业务。
本章小结
•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的负债管理理论,70年代的资产负债 综合管理理论,80年代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演 变。
• 这个过程体现了商业银行为了更好的均衡安全性、 流动性、盈利性三大原则而不断的改变、发展的努 力。
• 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均有失偏颇,资产管理过于偏 重安全和流动性,不利于实现盈利性目标,负债管 理过于偏重资产扩张和追求盈利,将流动性过高地 依赖于外部环境,具有较大风险。
• 上世纪70年代后,金融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波动 加剧,银行倒闭现象增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以往 的经营管理策略,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转变。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 年10月 下午11 时34分2 0.10.21 23:34O ctober 21, 2020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21 日星期 三11时3 4分13 秒23:34:1321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11时3 4分13 秒下午1 1时34 分23:34:1320.1 0.21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 上世纪80年代末,银行业竞争更激烈,来自传统存 贷业务利差收益的利润越来越少,银行必须谋求新 的业务增长点。立足于资产负债表内业务管理的资 产负债综合管理显示出其局限性,资产负债外管理 理论悄然兴起。
• 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负债和资产业务以外去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银行在存 贷款业务之外,可以开辟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领域。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该理论并不是对资产管理、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 而是吸收了前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涵,并对其进 行了发展和深化。
• 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市场利率大幅上升, 单纯的负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需要。 这一时期各国金融管制放松,使得银行吸收存款的 压力减小。
2、资产转移理论
• 这种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1918年的《政 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 一文中提出的。
• 该理论认为: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其资产的迅速 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方法是持 有可转换资产。
• 最典型的可转换资产是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 • 资产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贷款理论银行应保持高度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2120.1 0.2123:34:1323 :34:13 October 21,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1 日下午1 1时34 分20.10. 2120.1 0.2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2 020年1 0月21 日星期 三下午1 1时34 分13秒2 3:34:13 20.10.2 1
3、对负债管理理论的评价
• 该理论主张以负债的方法来保证银行流动性的需要, 使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协调。
• 使传统的流动性为先的经营管理理念转为流动性、 安全性、盈利性并重;使银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质 的变化,将管理的视角由单纯资产管理扩展到负债 管理。
• 负债管理依赖货币市场借入资金来维持主动性,必 然会受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外部不可测 因素的制约增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借入资金要付 出较高的利息,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 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而估算其还债计划, 并据以安排其放款的期限结构,便能维持银行的流 动性。
二、负债管理理论
• 负债管理理论是以负债为经营重点,即以借 入资金的方式来保证流动性,以积极创造负 债的方式来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增加资产和 收益。
• 银行保持流动性不需要完全靠建立多层次的 流动性储备资产,一旦有资金需求就可以向 外借款,只要能借款,就可通过增加贷款获 利。
• 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 的发展,历经了三个不同发展阶段:商业贷款理论 →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
• 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盈利的不断追求, 人们不再满足传统的银行资产管理方式,于是负债 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 负债管理理论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 来源比重过大,增加经营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成 本,不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人们综合了传统资产 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发展出了资产负债综合 管理理论。
1、理论简介
• 负债管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该理论开 辟了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的新途径,改变了长期 以来资产管理仅从资产运用角度来维持流动性的 传统做法。
• 负债管理理论的兴起是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 济、金融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这包括金融市场 的发展与竞争、利率管制、金融创新、存款保险 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2 3:34:13 23:34:1 323:34 10/21/2 020 11:34:13 P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0.2123 :34:132 3:34Oc t-2021- Oct-20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23:34:1323 :34:132 3:34W ednesd ay , October 21, 2020
• 该理论从资产、负债平衡的角度去协调银行安全性、 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使银行经营管理更为 科学。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理
• 规模对称原理 资产与负债规模必须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 结构对称原理 资产结构与其负债结构相互对称、统一平衡。 • 偿还期对称原理 也称速度对称原理,资产与负债的偿还期应该保持一定 程度的对称关系。如活期存款与现金资产。 • 目标替代原理 也称目标互补原理,“三性”均衡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