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4章

合集下载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4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4章
2 2
2
2
7
275
565 1250 330.9 N m 2 2 2 2 3 .6 3 .6 2 .8
图 1.1 (1) 轴 1 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dn 375 375 (T TL ) (85 33.27) 58.6 2 dt GD 330.9 d 2 dn 6.14 rad / s 2 dt 60 dt
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194.91 dn T TL 240 69.44 170.56 N m 375 dt dn 328.15 dt
电动机轴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d 2 dn 34.36 dt 60 dt
负载轴的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rad / s 2
d L d ( / i ) 34.36 7.16 dt dt 4 .8 当起动时间为 2.2 s 时,电动机的转速为
Tg
c i
,其中 Tg 为工作机构的实际负载转矩,
c 为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i 为传动机构的总速比;平移运动时负载转矩的折算式为 Fg v g TL 9.55 ,其中 Fg 为工作机构作平移运动时所克服的阻力, v g 为工作机构移动的 c nd
速度, c 为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 nd 为电动机转轴的转速;升降运动时负载转矩的折算式 为 TL
2 2 GDl2 GD g
算前后的功率不变。
答: 旋转运动时负载轴飞轮矩的折算式为 GD L
2
i
2
。 其中 GDg 为工作机构
2
部分的飞轮矩, GDl 是与工作机构同轴的齿轮的飞轮矩。传动机构各轴折算到电动机轴上 的飞轮矩应为各轴上的飞轮矩除以电动机与该轴的速比平方; 平移运动时平移运动部分折算 到电动机轴上的飞轮矩为 GD Lg 365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思考题:<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B 02R p p γ=-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B A 112R R g h ργ<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

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

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

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

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

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d h d F由图可知 osin60d sin d d hh m ==θ 水坝侧面的面积元d S 为 d d d sin 60hS l m l °== 该面积元上所受的水压力为 0d d d [(5)]sin 60hF p S p ρg h l°==+-水坝所受的总压力为 ()[]N)(103.760sin d 5d 855o0⨯=-+==⎰⎰h l h g p F F ρ(注:若以水坝的上顶点作为高度起点亦可,则新定义的高度5h h ¢=-,高度微元取法不变,即d d h h ¢=,将h ¢与d h ¢带入水坝压力积分公式,同样可解出水坝所受压力大小。

武汉理工汽车理论1-4章课堂思考题 有答案

武汉理工汽车理论1-4章课堂思考题 有答案

Ft Ff Fi FW Fj

Ttq i0igT r
2 CD Aua du Gf cos G sin m 21.15 dt
汽车整车上坡加速行驶时的受力分析? 答:受力分析基本步骤: 1)垂向 2)纵向 3)力矩 4)检查四项阻力


什么是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如何分析汽 车动力性的3个评价指标?

哪些情况汽车的附着率较大?
答:1)加速上坡行驶时;
2)高速行驶时。
什么是汽车功率平衡图?通常用功率平衡图来分 析汽车的什么性能? 答:以纵坐标表示功率,横坐标表示车速,将发动 机功率Pe(由外特性决定的)、汽车经常遇到的 P P 阻力功率 对车速的关系曲线绘在坐标图上, 即得到功率平衡图。
答:汽车在各挡的动力因数与 车速的关系曲线称为动力特 性图。分析汽车动力性时常 在动力特性图上作出滚动阻 力系数曲线f-ua 。 如右图为四挡变速器汽车的 动力特性图。分析汽车动力性 的步骤为:

什么是动力特性图?如何分析汽车动力性的3个 评价指标? 答:1)最高车速:f线与最高 挡D-ua曲线的交点处的车速 即为汽车的最高车速; 2)最大爬坡度:D曲线与f线 间的距离即表示汽车上坡能 力,计算方法为: D max f cos max sin max 解得: 2 2

汽车的传动系统由哪些部件组成? 什么是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使用外特性?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轮胎型号195/55 R15 89H是何含义? 由轮胎型号195/55 R15 89H如何计算车轮名义 半径?
汽车的传动系统由哪些部件组成? 答:汽车的传动系统由离合器、变速器(自动变速 器无离合器)、副变速器(含分动器)、万向传 动装置、驱动桥(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 轮边减速器等组成。 什么是发动机的外特性和使用外特性? 答:发动机节气门全开(或高压油泵在最大供油量 位置)时的速度特性称为发动机的外特性。带上 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外特性称为使用外特性。 注意:驱动力图中的驱动力曲线是由外特性曲线转 化过来的。

第四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四章思考题及答案第四章思考题4.1为什么在以角速度ω转动的参照系中,一个矢量G 的绝对变化率应当写作G ωG G ?+=*dtd dt d ?在什么情况下0=*dtd G ?在什么情况下0=?G ω?又在什么情况下0=dt d G ? 4.2式(4.1.2)和式(4.2.3)都是求单位矢量i 、j 、k 对时间t 的微商,它们有何区别?你能否由式(4.2.3)推出式(4.1.2)?4.3在卫星式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发现自己身轻如燕,这是什么缘故?4.4惯性离心力和离心力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5圆盘以匀角速度ω绕竖直轴转动。

离盘心为r 的地方安装着一根竖直管,管中有一物体沿管下落,问此物体受到哪些惯性力的作用?4.6对于单线铁路来讲,两条铁轨磨损的程度有无不同?为什么?4.7自赤道沿水平方向朝北或朝南射出的炮弹,落地是否发生东西偏差?如以仰角 40朝北射出,或垂直向上射出,则又如何?4.8在南半球,傅科摆的振动面,沿什么方向旋转?如把它安装在赤道上某处,它旋转的周期是多大?4.9在上一章刚体运动学中,我们也常采用动坐标系,但为什么不出现科里奥利加速度?第四章思考题解答4.1.答:矢量G 的绝对变化率即为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变化率。

从静止参考系观察变矢量G 随转动系以角速度ω相对与静止系转动的同时G 本身又相对于动系运动,所以矢量G 的绝对变化率应当写作G ωG G ?+=*dt d dt d 。

其中dtd G *是G 相对于转动参考系的变化率即相对变化率;G ω?是G 随动系转动引起G 的变化率即牵连变化率。

若G 相对于参考系不变化,则有0=*dtd G ,此时牵连运动就是绝对运动,G ωG ?=dtd ;若0=ω即动系作动平动或瞬时平动,则有0=?G ω此时相对运动即为绝对运动dtd dt d G G *=;另外,当某瞬时G ω//,则0=?G ω,此时瞬时转轴与G 平行,此时动系的转动不引起G 的改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4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物质概念就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得逻辑起点。

物质得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得意识之外,可以为人得意识所反映.马克思主义得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得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得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得反映论与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统一,为彻底得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得现代意义。

坚持了物质得客观实在性原则与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得反映论与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得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得统一,为彻底得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得物质统一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就是物质就是世界得本原,人得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得规律性更制约着人得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与利用客观实际得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与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与各项事业得胜利。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得”?试运用这一观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制度三者就是如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答:实践就是人类社会得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得根源,才能得到最终得科学说明。

马克思主义确认实践就是社会得本质,也就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就是把社会“当作实践去理解”。

社会生活就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得总称,社会生活得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就是社会关系形成得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得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得动力.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地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就成为阶级社会发展得直接动力;有阶级斗争就可能暴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与改革就是推动社会变迁与进步得重要力量; 科学技术就是推动社会发展得重要杠杆;历史主体就是推动社会发展得决定力量.社会发展得动力只能存在于人得实践活动中,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得根本动力,生产力就是社会发展得最终决定力量,而生产力就就是人们得实践能力得结果。

1-4章思考题及解答

1-4章思考题及解答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何推导得到? unit: Pe (kW);Ttq(N· m);b(g/kW· h); 答: Pe Ttq n (kW ) 2

9550 b ( g / kW h)
Pe b
( g / h)
ρg:重度,单位N/L
ρ(kg/L) ; g(m/s ) ; ρg(N/L); Qs(L/100km)。
什么是空气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滚动阻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1.车速(超过一定车速后滚动阻力系数增长较 快,超过临界车速出现驻波,滚动阻力显著增加) 2.轮胎的结构、帘线和橡胶的品种 (子午线轮胎的 滚动阻力系数较低) 3.轮胎的气压(气压降低时,f值迅速增加) 4.驱动力系数(驱动力系数越大,滚动阻力系数迅 速增加) 5.路面的种类(路面的种类与滚动阻力系数关系极 大) 6.转弯行驶(转弯行驶时,轮胎发生侧偏,滚动阻 力大幅度增加)

受力分析中会出现驱动力和滚动阻力吗?为什么? 答:驱动力和滚动阻力都是定义出来的力,在受力 分析中不会出现。驱动力是定义出来的反映汽车 动力性的一个度量指标,真正驱动车轮前进的力 是地面切向作用力。滚动阻力的表现形式是滚动 阻力偶矩。

什么是空气升力?是如何产生的?
答: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 速度,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顶,从而空气 作用在车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差,这就 是空气升力。

汽车的6项基本性能包括哪些?

研究汽车性能、学习《汽车理论》课程的目的是
什么?


对于汽车的各项性能,学习思路如何?
汽车动力性的定义?

汽车动力性的三个评价指标的含义?

汽车的6项基本性能包括哪些?

热工基础 张学学主编 第三版思考题及习题答案详解

热工基础 张学学主编 第三版思考题及习题答案详解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到系统的终态体积,为:
V2
p1V1 p2
2.939 105 100 104 1.959 105
10 102
1.526 103 m3
所以活塞上升的距离为:
ΔL
V2
V1 A
1.526
103 100 100 104
10
10 6
0.0526m 5.26cm
由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是温度的函数,而系统初温和终温相同,故此过程中系统的内能变 化为零,同时此过程可看作定压膨胀过程,所以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为:
3
情况三:
V气球+贮气罐=
p贮气罐V贮气罐 pb
0.15 2 0.09
3.333m3
所以气球只能被充到V气球=3.333-2=1.333m3 的大小,故气体对外作的功为:
W 0.9 105 1.333 1.2 105 J
第二章
思考题
1.绝热刚性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左边盛有空气,右边为真空,抽掉隔板,空气将 充满整个容器。问:⑴ 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⑵ 空气是否作出了功? ⑶ 能否在坐
6. 没有盛满水的热水瓶,其瓶塞有时被自动顶开,有时被自动吸紧,这是什幺原因? 答:水温较高时,水对热水瓶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空气压力升高,大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 动顶开。而水温较低时,热水瓶中的空气受冷,压力降低,小于环境压力,瓶塞被自动吸紧。
7. 用 U 形管压力表测定工质的压力时,压力表液柱直径的大小对读数有无影响? 答:严格说来,是有影响的,因为 U 型管越粗,就有越多的被测工质进入 U 型管中,这部 分工质越多,它对读数的准确性影响越大。
D2 D1
D 3dD
1 8
c(

税收与社会1-4章课后习题

税收与社会1-4章课后习题

第一章税收现象与本质特征一、思考题:1、什么是税收?应哪些方面理解税收?2、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有哪些特征?3、政府为什么要征税?税收与公民个人生活有什么联系?与企业生产经营有哪些联系?4、从宏观角度看,税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对资源优化配置(包括对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治理等)有怎样的作用?5、税收对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和劳动积极性有怎样的作用?6、税收对稳定经济有什么作用?7、税收在社会分配体系中居于怎样的地位?8、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中有怎样的作用?9、应该采用怎样的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第二章税收制度构成要素和税制结构体系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什么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负税人?几者是什么关系?3、什么是征税对象、税目、计税依据?几者是什么关系?4、什么是税率?为什么说税率是税制的中心环节?5、税率有哪几种形式?各种税率形式各有什么优缺点?6、税收按管理权限和收入归属为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7、税收按征税对象的性质为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8、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于税负分配有什么区别?9、价内税与价外税在计算税款是有什么具体区别?第三章消费税一、思考题1、什么是消费税?消费税有哪些特点?2、请理解下列名词概念:(1)应税消费品(2)消费税应税行为(3)视同销售(4)组成计税价格二、单项选择题1、委托加工应纳消费税的消费品,受托方于()时代收代缴消费税税款。

A.接受委托B.加工完成C.收取加工费用D.委托方提货2、下列货物中应征消费税的有()。

A. 面包B. 牛奶C. 汽车轮胎D. 自行车轮胎3、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当月从日本进口140辆小轿车,每辆海关的关税完税价格为8万元,已知小轿车关税税率为110%,消费税率为5%。

进口这些轿车应缴纳()万元消费税。

A.61.6B.123.79C.56D.804、纳税人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A.收到货款的当天B.发出商品的当天C.发出商品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D.发出商品并符合合同约定的时间5、下列物品中属于消费税应税品种的有()。

(推荐)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推荐)无机与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 12H 22O 11)溶液B. 葡萄糖(C 6H 12O 6)溶液C. 丙三醇(C 3H 8O 3)溶液D. 尿素( (NH 2)2 CO )溶液解:选D 。

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

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

选项D 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 -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 溶液B. C 12H 22O 11溶液C. HAc 溶液D. H 2SO 4溶液解:选D 。

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

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

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 2SO 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B. 电位离子C. 反离子D. 胶粒解:选D 。

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

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C. 胶团有溶剂化膜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解:选D 。

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答案(1到9章)最经典的考试题

第一章 习题与思考题◇ 习题 1-1欲使二极管具有良好的单向导电性,管子的正向电阻和反向电阻分别为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 解: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反向电阻愈大愈好。

理想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等于零,反向电阻等于无穷大。

◇ 题 1-4已知在图P1-4中,u1=10sin ωt(V),R L =1k Ω,试对应地画出二极管的电流i D 、电压u0的波形,并在波形图上标出幅值,设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反向电流可以忽略。

解:波形见图。

◇ 习题 1-5欲使稳压管具有良好稳压特性,它的工作电流I Z 、动态内阻r Z 以及温度系数a u 等各项参数,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解:动态内阻r Z 愈小,则当稳压管的电流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量愈小,即稳压性能愈好。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稳压管而言,工作电流I Z 愈大,则其动态内阻r Z 愈小,稳压性能也愈好。

但应注意不要超过其额定功耗,以免损坏稳压管。

温度系数a U 的绝对值愈小,表示当温度变化时,稳压管的电压变化的百分比愈小,则稳压性能愈好。

◇ 习题 1-7 在图P1-7 中,已知电源电压V =10V ,R=200Ω,R L =1 k Ω,稳压管的U Z =6V,试求: ①稳压管中的电流I Z =?② 当电流电压V 升高到12V ,I Z 将变为多少? ③当V 仍为10V ,但R L 改为2 k Ω时,I Z 将变为多少? 解:①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462016200610=-=Ω-Ω-=--=② mA mA mA k V V V R U R U U IL Z ZZ2463016200612=-=Ω-Ω-=--=③ mA mA mA k V V V R U RU U ILZ ZZ1732026200610=-=Ω-Ω-=--=◇ 习题 1-8 设有两个相同型号的稳压管,稳压仁政值均为6V ,当工作在正向时管压降均为0.7V ,如果将它们用不同的方法串联后接入电路,可能得到几种不同的稳压值?试画出各种不同的串联方法。

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一章

光学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一章

第一章 思考题部分1. 答:茂密树叶缝隙相当于一个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小孔进行成像,投射到地面是太阳的倒立像;若太阳偏食,将出现偏食太阳的像。

2. 答:平静的水平相当于一个镜面,远处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单一的像;当水面荡漾时,完整的镜面破碎为很多不同倾角的小平面,每个小平面对灯光各自形成一个像,这些位置不同的像就是拉得很长的倒影。

3. 答:不可以,能够证明:要使出光口越来越小,反射光锥将很长;这样入射光线的入射角逐渐减少,经过若干次反射后,入射光线从法线的左边改变为右边,光线又反射出来。

最终光线无法射出反射光锥。

4. 答:原因是太阳上部和下部发出的光线经过大气折射后往上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不一样,下部往上偏离大,上部往上偏离小,因而显得扁。

5. 答:星星越远离天顶,实际位置与像位置的偏离越大;6. 答:入射光束与折射光束的束宽比为:212121cos cos cos cos i i i d i d d d ==,d 等于两束光在界面的长度。

7. 答:把救人者当做一束行进的光,因而他在岸上和水中运动所花费的时间要满足费马原理,列出整个过程的时间函数式,求导数并令之为零,算得的时间即为极值,路径也就确定。

该过程与光的折射定律类似。

部分习题解答与思路4、解:对第一个折射面有:1sin sin 1i n =⋅θ,因为入射角很小,得1ni =θ;折射光线与第二个折射面的交点与法线的距离等于nti t AC θ≈=1tan ;入射光线延长线与与第二个折射面的交点与法线的距离等于为θθt t BC ≈=tan ;点A 到入射光线延长线的距离就是第二次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垂直距离,等于θθt nn AC BC AB x 1)(cos -=-≈=5、解:对每个折射面,满足: nn n n i n n i n n i n n sin sin ;sin sin ;sin sin 1122111100=⋅=⋅=⋅--θθθ因而,有n n n n θθsin sin 00⋅=⋅,显然,出射方向只由0n 和n n 决定。

电工电子第四版答案(最新)

电工电子第四版答案(最新)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1-3 I 1的实际方向向下,I 2的实际方向向左,I 3的实际方向向上;U 1的实际方向下正上负,U 2的实际方向向右正左负,U 3的实际方向下正上负;W 360111-==I U P 释放功率 W 210222=-=I U P 吸收功率 W 150333==I U P 吸收功率1-4 (a )W 162A V 8=⨯=P(b )W 123A V 4-=⨯-=P (c )W 51A V 5=⨯=P (d )W 183A V 6-=⨯-=P 1-6 V 600==RI U W 1802==RI P 1-7 []900kWh kWh 30)(3100)10100(3=⨯⨯⨯⨯==-Pt W1-8 (a )A 1A 268=-=I V 2V )12(bc -=⨯-=U (b )8V V )152512(S =⨯++-⨯+U 4V S =U 1-9 (a )V 1V 2V 3ab =-=U(b )1)V 2(V 5⨯+-=R Ω=7R1-10 (a )A 2)A 221(=+=I电压源功率:W 42)W 2(US -=⨯-=P 电流源功率:W 21)W 2(IS =⨯=P电阻功率:W 2W 222R =⎥⎦⎤⎢⎣⎡=P(b )1V V )211(=⨯+-=U电压源功率:W 22)W 1(US -=⨯-=P电流源功率:[]W 2W 2)1(2)W (IS -=⨯--=⨯-=U P 电阻功率:[]W 4W 122R =⨯=P 1-11 0521=-+I I I0645=--I I I 0236=-+I I I0134=--I I I0S11144S455=-++-U I R I R U I R 0S44433S366=+--+U I R I R U I R05566S222=--+-I R I R U I R 其他回路电压方程略1-12 5V 2)V 756366(-=⨯-+⨯+=U 1-13 0321=-+I I I0S13311=-+U I R I R0S23322=-+U I R I R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得:A 121=I ,A 42-=I ,A 83=I 以b 点位参考点, 0b =V0V 1233a ==I R V 0V 18S1c ==U V 0V 8S2d ==U V 0V 10d c cd =-=V V U以d 点位参考点, 0d =V0V 422a =-=I R V 0V 8S2b -=-=U V 0V 10S2S1c =-=U U V 0V 10d c cd =-=V V U第2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2-1 (a )图中四个电阻并联,Ω=2R(b )图中两个2Ω电阻并联后与3Ω电阻串联,然后与4Ω电阻并联,再与6Ω电阻串联,最后与 8Ω电阻并联,Ω=4R 2-2 开关打开A 91.2A 2624)2(6)2(410=++++⨯+=I开关闭合A 94.2A 2222646410=+⨯++⨯=I2-3 (a )(b )6V(c2-4 将电路进行等效变换,可求出电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1-4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解答(1-4章)

绪论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想。

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第2版)1-4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热力学》(第2版)1-4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参考答案1.进行任何热力分析是否都要选取热力系统?答:是。

热力分析首先应明确研究对象,根据所研究的问题人为地划定一个或多个任意几何面所围成的空间,目的是确定空间内物质的总和。

2.引入热力平衡态解决了热力分析中的什么问题?答:若系统处于热力平衡状态,对于整个系统就可以用一组统一的并具有确定数值的状态参数来描述其状态,使得热力分析大为简化。

3.平衡态与稳定态的联系与差别。

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稳定态是否是平衡态?答:平衡态和稳定态具有相同的外在表现,即系统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两者的差别在于平衡态的本质是不平衡势差为零,而稳定态允许不平衡势差的存在,如稳定导热。

可见,平衡必稳定;反之,稳定未必平衡。

根据平衡态的定义,不受外界影响的系统,其稳定态就是平衡态。

在不受外界影响(重力场除外)的条件下,如果系统的状态参数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系统所处的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4.表压力或真空度为什么不能当作工质的压力?工质的压力不变化,测量它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是否会变化?答:由于表压力和真空度都是相对压力,而只有绝对压力才是工质的压力。

表压力p与真空度v p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gb g p p p =+b v p p p =-其中b p 为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力。

工质的压力不变化,相当于绝对压力不变化,但随着各地的纬度、高度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值也会不同。

根据上面两个关系式可以看出,虽然绝对压力不变化,但由于测量地点的大气压值不同,当地测量的压力表或真空表的读数也会不同。

5.准静态过程如何处理“平衡状态”又有“状态变化”的矛盾? 答: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状态改变的不平衡势差无限小,以致于该系统在任意时刻均无限接近于某个平衡态。

准静态过程允许系统状态发生变化,但是要求状态变化的每一步,系统都要处在平衡状态。

6.准静态过程的概念为什么不能完全表达可逆过程的概念?答:可逆过程的充分必要条件为:1、过程进行中,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存在不平衡势差,或过程应为准静态的;2、过程中不存在耗散效应。

有机化学第1-4章 作业

有机化学第1-4章 作业

第1章 绪论思考题1–1 典型有机物和典型无机物性质上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有机物易燃烧,不易溶于水,熔点和沸点都比较低。

如:有机物的熔点一般低于300℃,通常在40~300℃之间,而食盐的熔点为808℃。

思考题1–2 解释为何C=C 的键能比C –C 的键能的2倍要小。

σ键的键能比π键的键能大得多。

如C –C 键能为348 kJ·mol -1,而C=C 键能为610 kJ·mol -1,这表明π键的键能只有264 kJ·mol -1。

表1–1是一些常见共价键的键能。

思考题1–3 用δ+和δ-分别表示下列化合物的正负极(1)CH 3-NH 2 (2)CH 3-OHδ+ δ-δ+δ-思考题1–4 下列化合物哪些是极性化合物,哪些是非极性化合物? 极性化合物:CH 3Cl ,CH 3OH 非极性化合物:CCH 4, CCl 4, CH 3COCH 3思考题1–5 酸碱的质子理论中,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为酸?哪些为碱?哪些既为酸,又能为碱?酸:NH 4+, HI 碱:CN –既为酸,又能为碱:HS – ,H 2O思考题1–6 按酸碱的电子理论下列反应中,哪个反应物为酸,哪个反应物为碱? AlCl 3为酸,COCl 2为碱思考题1–7 下列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H 3(CH 2)4OHCH 3(CH 2)3CH 3(CH 3)4C abcd(CH 3)2CHCH 2CH 3c>a>d>b思考题1–8 矿物油(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的混合物)能溶于己烷,但不溶于乙醇和水,说明原因。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矿物油是非极性分子,而水和乙醇是极性分子,故不宜互溶。

习 题1.下列化合物各属于有机化合物还是无机化合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别? 有机化合物:(1)(3)(4)(5)(6)(7)(8)(9)(10) 无机化合物:(2)2.写出甲烷CH 4分子的一个C –H 键均裂产生的自由基结构。

电工基础课本复习题答案(1_4)

电工基础课本复习题答案(1_4)

第一章电路的基础知识1-1电路及其主要物理量思考题解答P8 1-1-1 在图1-1-18所示电路中,已知R2=R4,UAD=15V,UCE=10V,试用电位差的概念计算UAB。

图1-1-18[答] 由R2=R4,有U CD=U EB,故UAB=U AC+U CD+U DE+U EB=(U AC+U CD)+(U DE+ U CD )=UAD+UCE=15+10=25V1-1-2 指出图1-1-19所示电路中A、B、C三点的电位。

图1-1-19[答] A、B、C三点的电位分别为:(a) 图:6V、3V、0V; (b)图:4V、0V、-2V; (c)图:开关S断开时6V、6V、0V;开关S闭合时6V、2V、2V; (d)图:12V、4V、0V; (e)图:6V、-2V、-6V。

1-1-3 在检修电子仪器时,说明书上附有线路图,其中某一局部线路如图1-1-20所示。

用电压表测量发现UAB=3V,UBC=1V,UCD=0,UDE=2V,UAE=6V。

试判断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什么?[答] 由UBC=1V,UDE=2V可知电阻R2、R4支路上有电流通过,而UCD=0,故判定电阻R3短路。

1-1-4 上题的线路故障可否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如何测量?[答] 可以用测量电位的方法进行判断。

只需测出B、C、D三点的电位,就可知R3支路上有电流,而R3电阻短路。

1-1-5 在图1-1-21所示电路中,已知U=-10V,I=2A,试问A、B两点,哪点电位高?元件P是电源还是负载?图1-1-20 图1-1-21 [答] 因U为负值,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故b点电位高。

又因P=UI=-10×2=-20W<0,产生功率,故元件P是电源。

1-2电路模型 思考题P191-2-1 以下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1)所谓线性电阻,是指该电阻的阻值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电阻元件在电路中总是消耗电能的,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

第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第1章思考题和习题解答

供配电技术第3版思考题和习题解答第1章 电力系统概论1-1 什么叫电力系统?为什么要建立电力系统?答: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为了充分利用动力资源,降低发电成本,发电厂往往远离城市和电能用户,因此,这就需要建立电力系统,输送和分配电能,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经过升压、输送、降压和分配,送到用户。

1-2 供配电系统由那些部分组成?在什么情况下应设总降压变电所或高压配电所? 答: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或建筑物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

企业是否要设置总降压变电所,是由地区供电电源的电压等级和企业负荷大小及分布情况而定。

负荷较大的大中型企业应设总降压变电所。

它将35kV ~110kV 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6~ 10kV 高压配电电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高压配电所集中接受 6~10kV 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需设置高压配电所。

1-3 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器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 答:额定电压是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在经济效果最好的电压,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工业的水平和发展的趋势,经过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

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5%;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10%或5%(视线路的电压等级或线路长度而定)。

1-4 电能的质量指标有哪些?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波形质量用什么来衡量?答: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是指电压、频率和波形的质量。

电能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用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及三相电压不平衡、频率偏差和谐波等。

电压质量指标以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及三相电压不平衡等指标来衡量;频率质量用频率偏差来衡量;波形质量用谐波电压含有率、间谐波电压含有率和电压波形畸变率来衡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中减速机构的传动比i为4.8,传动效率. 为0.84,减速机构折算至电动机轴上的飞轮矩
与电动机转子的飞轮矩之和2
dj GD 为 168 N .m2,求电动机电磁转矩为 240 N .m时,电动
7
机轴及负载轴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若起动时保持电动机电磁转矩 240 N .m不变,当
轮矩的折算与旋转运动相同。
1-6 什么是负载特性?生产机械中典型的负载特性有哪几类?它们各有何特点?
答:电力拖动系统的负载转矩特性简称负载特性是指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关
系,典型的负载特性有恒转矩负载、通风机与泵类负载和恒功率负载等。
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TL 恒定不变,与负载转速nL 无关,即TL =常数。恒转矩
速度, .c
为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nd 为电动机转轴的转速;升降运动时负载转矩的折算式
为T
G R
i L
z
c
.
...
(提升);T
G R
L i
z
c . ..(下放)。其中Gz 为重物的重力, R 为卷筒的半径,
i 为速比,.c
. 为提升传动效率,.c
2 . . . . . L T T
dt GD
dn
dt
d.
1.285
60
2
. .
dt
. dn 2 rad / s
飞轮附加在轴2 上时:
拖动系统的总飞轮矩为
2
2
2
1
2 2
4
2
1
2 2
3
2
2 2
1
2 ( 2 )
d f .
.
.
.
. . . .
1580.9
3.6 2.8
1250
3.6
565
275 1250 2 2 2 .
.
. . . . N .m2
轴1 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85 33.27) 12.27
1580.9
375
( )
375
( T TL . )<0 时,系统减速;当( T TL . )=0 时,系统稳速运转( n . 常值)或处于静止状态
( n . 0)。
1-3 负载转矩的折算原则是什么?负载飞轮矩的折算原则是什么?
答:负载转矩折算的原则是折算前后的功率不变;负载飞轮矩折算的原则是折算前后的
动能不变。
1-4 在工作机构为旋转运动、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的情况下其负载转矩的折算有何异
负载又分两种:反抗性恒转矩负载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其中反抗性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
载转矩的方向总是与运动的方向相反,即转矩的性质是反抗运动的制动性转矩;而位能性恒
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的方向固定不变,并与转速的方向无关。
通风机与泵类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即T k n L L . . 2 ,其中k 是比
(1) 因起动时设电动机保持电磁转矩不变,负载为恒定转矩,根据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可求得起动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
262.4 489.7
0.88
1000
375
75
375
2
. . . . . L T
dt
GD dn
T N .m
(2)因制动时设电动机保持电磁转矩不变,负载仍为恒定转矩,根据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
2
2 2
1
2 ( 2 )
i i
GD GD
i
GD GD
GD GD GD g
d .
.
.
.
. . .
8
330.9
3.6 2.8
1250
3.6
565
275 2 2 2 .
.
. . . N .m2
图1.1
(1) 轴1 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2
2 . . . .
i
GD
GD L
L
N .m2
拖动系统的总飞轮矩
( ) ( ) 168 26.91 194.91 2 . . 2 . 2 . . . . L GD GD GD N .m2
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240 69.44 170.56
375
194.91
式,可求得起动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为
262.4 343.7
0.33
1000
375
75
375
2
. . .
.
. . . L T
dt
GD dn
T N .m
1-2 已知某拖动系统中的负载的转矩L T 为 280 N .m、飞轮矩 2
L GD 为 620 N .m2,系
. . . . . . L T T
dt
dn
N .m
. 328.15
dt
dn
电动机轴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dt
d.
34.36
60
2
. .
dt
. dn 2 rad / s
负载轴的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dt
d L .
7.16
4.8
答: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为T T
GD dn
L dt . .
2
375
,其中T 为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L T
为负载转矩;(T TL . )为动态转矩;GD2 为飞轮矩;n为电动机转速。因此,电力拖动系
统的运动方程式是用来描述动态转矩与系统运动关系的。当(T TL . )>0 时,系统加速;当
.
.
. . . N .m2
轴1 在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为
(85 33.27) 56.5
343.2
375
( )
375
2 . . . . . L T T
dt GD
dn
dt
d.
5.92
60
2
. .
dt
. dn 2 rad / s
1-4 某刨床的传动机构如图1.2 所示。电动机转子的飞轮矩2
( / ) 6.14
.
.
.
.
.
dt
d i 2 rad / s
(2) 飞轮附加在轴1 上时:
拖动系统的总飞轮矩为
2
2
2
1
2 2
4
2
1
2
3
2
2 2 2
1
2 ( 2 )
i i
GD GD
i
GD GD
GD GD GD GD g
(85 33.27) 45.4
427.3
375
( )
375
2 . . . . . L T T
dt GD
dn
dt
d.
4.75
60
2
. .
dt
. dn 2 rad / s
飞轮附加在轴3 上时:
拖动系统的总飞轮矩为
2
2
2
1
. 为下放传动效率。它们折算的原则是相同的,即保持折
算前后的功率不变。
1-5 在工作机构为旋转运动、平移运动和升降运动的情况下其飞轮矩折算有何异同?
答:旋转运动时负载轴飞轮矩的折算式为2
2 2
2
i
GD GD
GD l g
L
.
. 。其中GDg
2 为工作机构
部分的飞轮矩, 2
起动时间为2.2 s时,电动机的转速为多少?
解:
负载转矩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转矩为
69.44
0.84 4.8
280
.
.
.
.
. .
i
T
T L
L .
N .m
负载飞轮矩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飞轮矩为
26.91
4.8
620
( ) 2 2
(1)如果电动机的转速从零起动至N n 的起动时间为0.88 s,起动时若电动机保持电
磁转矩不变,则该电磁转矩为多少?
(2)如果电动机拖动的负载不变,转速由N n 制动到停止时的时间为0.33 s,制动时
若电动机保持电磁转矩不变,则其电磁转矩为多少?
解:
负载转矩L N T . 0.82T . 0.82. 320 . 262.4 N .m
2 2 2
4
2
1
2
3
2
2 2
1
2 ( 2 )
i i
GD GD GD
i
GD GD
GD GD GD g f
d .
. .
.
.
. . .
343.2
3.6 2.8
1250 1250
3.6
565
275 2 2 2 .
g GD )
为 1250 N .m2,电动机起动时电动机电磁转矩为 85 N .m,求:
(1) 轴1 及轴3 起动时的机械角加速度;
(2) 如果将一飞轮矩2
f GD 为1250 N .m2的飞轮分别附加在轴1或轴2或轴3上,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