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
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第一篇:行政组织学名词解释形成性作业2答案形成性作业2答案一、名词解释1、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
形成性作业4答案一、名词解释1.单向沟通P190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如作报告、发指示、下命令等都属于单向沟通。
2.主文化P228 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
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3.单环学习P212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显然,单环学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它是在当前的系统和文化框架下提高组织能力,完成已确定的目标或任务。
这种学习的目标是适应环境,取得最大效率,学会如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组织任务。
4.敏感性训练 P281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T-group training),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
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
行政组织学答案(1-15章 全)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行政组织学答案(1-15章全)行政组织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组织:一般意义上理解为某些社会成员为了达到特定的共同目标而自觉形成的有一定秩序和功能的排列组合体。
2、行政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3、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
4、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是指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即强制当事人服从组织的管理。
5、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是指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6、规范性组织:规范性组织以荣誉的报偿或规范作为管理部属的方式。
如教会、学校等。
7、互利组织:互利性组织。
这种组织是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
8、服务组织:这种组织的基本功能是以服务为主。
组织的受惠者,乃公众中与组织有直接接触者。
9、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一种追求、运用、分配社会公共权力为基本目标的组织。
10、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物质财富的职能。
它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领域。
11、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12、文化组织:文化性组织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和创造精神财富为职能的组织。
13、群众性组织:群众性组织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和保障自己地位和权利的自治性组织。
宗教性组织。
宗教性组织是以某种宗教信仰为宗旨而形成的组织。
14、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行政组织学形考作业及答案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作业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第1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82年。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了干部年轻化。
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
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第2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3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
国务院不再设臵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
此外,国务院还设臵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4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组织学形考作业2答案
行政组织学形考作业2答案(第一章~第八章)一、名词解释:1、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础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即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比如组织目标、组织产品和服务的属性,组织内部的沟通网络及其过程,以及组织成员的教育背景等。
4、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
权力性影响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是追求(A)A、公共利益的组织B、利润最大化的组织C、公共价值的组织D、行政权力的组织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A、罗森茨韦克B、卡斯特C、孔茨D、帕森斯3、学者(A)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C、帕森斯和里格斯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A)A、《战略与组织结构》B、《组织管理战略》C、《战略管理》D、《组织与战略》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和自治县三级A、自治乡B、自治州C、自治市D、自治地方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两方面的内容。
A、人的能力B、气质C、性格D、个性心理特征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A)A、人格魅力B、个人形象C、个人履历D、个性特征8、(A)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A、选择方案B、科学预测C、调查研究D、收集情报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C)的概念。
形考作业2 含答案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作业2)分校: 专业、班级: 行管(本)学号:姓名:——————————————————————————————第3-4章综合练习分数:一、名词解释1、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行政组织就是一切具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行政功能的组织,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具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具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政务所建立的机构系统,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组建的,体现全体人民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
2、职能机关职能机关是指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
3、咨询机关参谋咨询机关或智囊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专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
4、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5、行政责任制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而承担的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方面的责任。
6、行政裁决行政裁决是司法行政之一,亦称行政仲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受理个别具体案件的行为。
一般表现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法定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有关规定作出裁决。
裁决后如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诉或向法院上诉。
二、简答1、简述行政组织的特征。
答:1、政治性。
属于国家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要服从立法,行政组织要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法规,并受到政治体系的严格监督与控制。
2、权威性。
作为国家权力的合法代表,行政组织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对其管辖范围之内的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具有约束力,并用强制力来保证其政策法令的实施。
行政组织学答案(1-15章 全)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行政组织学答案(1—15章全)行政组织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组织:一般意义上理解为某些社会成员为了达到特定得共同目标而自觉形成得有一定秩序与功能得排列组合体。
2、行政组织:正式组织就是指以明文规定得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得组织.3、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得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与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4、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就是指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与管理下属得主要方式,即强制当事人服从组织得管理.5、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就是指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得方式作为管理与控制部属得主要手段。
6、规范性组织:规范性组织以荣誉得报偿或规范作为管理部属得方式。
如教会、学校等。
7、互利组织:互利性组织。
这种组织就是以组织得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得受惠对象,组织得目得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得利益.8、服务组织:这种组织得基本功能就是以服务为主。
组织得受惠者,乃公众中与组织有直接接触者。
9、政治组织:政治组织就是一种追求、运用、分配社会公共权力为基本目标得组织。
10、经济组织:经济组织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得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为社会创造与提供物质财富得职能。
它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领域.11、正式组织:正式组织就是指以明文规定得形式确立下来得,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得组织。
12、文化组织:文化性组织就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为目得,为社会提供与创造精神财富为职能得组织.13、群众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就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与保障自己地位与权利得自治性组织。
宗教性组织。
宗教性组织就是以某种宗教信仰为宗旨而形成得组织。
14、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得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她们得学说就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得霍桑工厂进行实验得,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详细答案
行政组织学答案2一、名词解释组织组织是在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组织环境从广义而言,组织的环境是无限的,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一个因素。
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行政组织结构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群体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是追求(A )。
A.公共利益的组织B.利益最大化的组织C.公共价值的组织D.行政权力的组织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D )。
A.罗森茨韦克B.卡斯特C.孔茨D.帕森斯3.学者(A )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C.帕森斯和里格斯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 A )。
A.《战略与组织结构》B.《组织管理战略》C.《战略管理》D.《组织与战略》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B )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B.自治州C.自治市D.自治地方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D )两方面的内容。
A.人的能力B.气质C.性格D.个性心理特征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A )。
A.人格魅力B.个人形象C.个人履历D.个性特征8.( A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A.选择方案B.科学预测C.调查研究D.收集情报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C )的概念。
A.褒义B.贬义C.中性D.创造性10.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 C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行政组织学》形考答案(超全)
《行政组织学》形考答案(超全)第一篇:《行政组织学》形考答案(超全)职业技术实训平台《行政组织学》形考答案(超全)1、下列属于狭义上的行政组织的是(政府)。
2、在古埃及掌握着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的是(法老)。
3、在我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中,主管全国人事的是(吏部)。
4、在我国历史上提出政权和治权相区别,主张实行“五权分立”的是(孙中山)。
5、职位是(人、目标与权责的结合)。
6、下列不属于辅助机关的是(镇政府)。
7、影响行政组织的外部环境的诸方面中,最基本的方面是(经济环境)。
8、行政组织冲突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分配资源的有限)。
9、行政组织目标管理的核心环节是(制定目标)。
、不属于行政组织变革的内部原因的是(执政党执政程度和方式的变化)。
1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行政组织)。
1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政治性)1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文化功能)1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1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皇帝)1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1688年)1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美国)1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确立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是(秦朝)20、我国古代主管监察的御史台设立于(元朝)21、1949年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政务院)22、马基雅维利的代表著作是(《君主论》)23、主张扩大行政部门权力的学者是(汉密尔顿)24、《科学管理原理》的作者是(泰罗)25、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泰罗)26、组织平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纳德)27、提出“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三种行政组织模式的学者是(里格斯)2、认为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掌好舵而不是划桨的组织理论是(企业家政府组织理论)29、荀子的行政思想是(仁)30、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强调组织中专业化分工的古代思想家是(墨子)31、主张政令统一,提出“尚同”组织原则的古代思想流派是(墨家)32、1954年宪法规定,我国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混合制)。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作业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4444第1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42441982年。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实行了干部年轻化。
其成功点不仅在于精兵简政。
这次改革的深远影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打破了领导职务终身制,二是根据邓小平提出的“四化”标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大批年轻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
第2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3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
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
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4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2022年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行政组织学》作业1:国内改革开放以来共进行了6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资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状况进行简朴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答: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82年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最高峰。
臃肿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3月8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决策。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职数、年龄和文化构造,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本来5.1万人减为3万人。
第二次政府机构改革:1988年1988年4月9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其内容重要是合理配备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节机构设立,转变职能,变化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营机制,加速行政立法。
改革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经济管理部门。
改革采用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行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
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长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人员编制比本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三次政府机构改革:1993年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
方案实行后,国务院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
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直属机构由19个调节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节为5个。
国务院不再设立部委归口管理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节为8个。
此外,国务院还设立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形考作业2 含答案
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作业2)分校: 专业、班级: 行管(本)学号:姓名:——————————————————————————————第3-4章综合练习分数:一、名词解释1、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行政组织就是一切具备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行政功能的组织,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具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具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国家的整个组织系统。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国家政务所建立的机构系统,即根据宪法和组织法组建的,体现全体人民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
2、职能机关职能机关是指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和管理某一专业方面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
3、咨询机关参谋咨询机关或智囊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专指汇集专家学者和富有经验的政府官员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构。
4、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政府及其构成主体行政官员(公务员)因其公权地位和公职身份而对授权者,法律以及行政法规所承担的责任。
5、行政责任制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而承担的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方面的责任。
6、行政裁决行政裁决是司法行政之一,亦称行政仲裁,是国家行政机关受理个别具体案件的行为。
一般表现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法定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机构了解情况后根据有关规定作出裁决。
裁决后如当事人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仲裁机构申诉或向法院上诉。
二、简答1、简述行政组织的特征。
答:1、政治性。
属于国家政治体制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要服从立法,行政组织要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法规,并受到政治体系的严格监督与控制。
2、权威性。
作为国家权力的合法代表,行政组织所颁布的政策和法规对其管辖范围之内的任何组织与个人都具有约束力,并用强制力来保证其政策法令的实施。
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4-6章)
形成性考核作业 2(4-6章)答案一、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1、根据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近代地方行政制度和现代地方行政制度。
812、根据地方政府所具有的职权和地位,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有充分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和没有实质性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813、根据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非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半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和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
814、根据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一般地域型地方行政制度、市镇型地方行政制度、民族区域型地方行政制度和特别地域型地方行政制度。
815、根据地方政府的层级,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多级制地方行政制度和一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816、根据地方政府所属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联邦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和单一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
817、根据地方政府组织的典型特征,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美国型地方行政制度、德国型地方行政制度、英国型地方行政制度、法国型地方行政制度。
818、英国的品位分类模式考虑的是文官的外在三大要素:学历(文官的受教育程度)、资历(文官的经验)、职位(文官的任职)。
1349、《彭德尔顿法》是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法,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139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地方行政改革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ABC)92A.削减陈旧规制B.改革预算制度C.改革人事制度D.改革决算制度2、一般来说,政府改革的进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BCD)96A.准备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不适阶段3、公共事务有以下突出特点。
(ABD)100A.整体性B.集中性C.道德约束性D.政治强制性4、从国体意义上讲,反映国家性质的核心政治制度有(ABCD)。
127A.政党制度B.总统(元首)制度C.议会制度D.内阁制度5、英国普通行政人员实行品位分类,划出的等级有(ABCD)。
行政组织学答案(1-15章 全)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行政组织学答案(1-15章全)行政组织学作业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组织:一般意义上理解为某些社会成员为了达到特定的共同目标而自觉形成的有一定秩序和功能的排列组合体。
2、行政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3、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
4、强制性组织:强制性组织是指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即强制当事人服从组织的管理。
5、功利性组织:功利性组织是指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6、规性组织:规性组织以荣誉的报偿或规作为管理部属的方式。
如教会、学校等。
7、互利组织:互利性组织。
这种组织是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
8、服务组织:这种组织的基本功能是以服务为主。
组织的受惠者,乃公众中与组织有直接接触者。
9、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一种追求、运用、分配社会公共权力为基本目标的组织。
10、经济组织:经济组织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它承担着为社会创造和提供物质财富的职能。
它存在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不同领域。
11、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12、文化组织:文化性组织是以满足人们各种文化需求为目的,为社会提供和创造精神财富为职能的组织。
13、群众性组织:群众性组织是特定社会群体为追求和保障自己地位和权利的自治性组织。
性组织。
性组织是以某种信仰为宗旨而形成的组织。
14、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1.组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是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各种组织要素的有机结合体。
2.行政组织(广义与狭义):[ 广义的行政组织] 是指各种为达到共同富的面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它既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政党的负有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也包括国家机关中的立法、司法系统中负有执行性职能的各类单位和回家的整个行政机关。
[ 狭义的行政组织]是指国家的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本书所研究的对象就是狭义的行政组织。
3.行政组织功能:政府行政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和所要执行的功能。
4.系统:由相互联系的部分或成分组成具有整体性的个体总和。
二、简答题:1.答: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1)物质方面的要素:人员、经费、物质条件;(2)意识方面的要素:目标、责权结构、人际关系。
2.答:(一)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行政组织是社会各类组织中的一种,与其他组织一样,其性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静态的组织结构。
(2)动态的组织过程。
(3)生态的组织环境。
(4)心态的组织意识。
(二)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从社会管理角度来看,行政组织是社会组组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一种组织类型;从国家统治的角度来看,它又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是国家意志的直接体现者和施行者。
因而,行政组织在具有社会组织一般共性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独具的各种特性:(1)阶级性;(2)社会性;(3)权威性;(4)法制性;(5)系统性;(6)主动性。
3.答: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
行政组织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一切行政管理活动和行政职能的发挥都是由行政组织来进行的;(2)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形成性考核作业2答案(4-6章)
形成性考核作业 2(4-6章)答案一、填空(每空 1分,共 10分)1、根据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将其划分为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近代地方行政制度和现代地方行政制度。
812、根据地方政府所具有的职权和地位,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有充分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和没有实质性自主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813、根据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非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半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和代议性地方行政制度。
814、根据地方政府设置的目的,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一般地域型地方行政制度、市镇型地方行政制度、民族区域型地方行政制度和特别地域型地方行政制度。
815、根据地方政府的层级,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多级制地方行政制度和一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816、根据地方政府所属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联邦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和单一制国家地方行政制度。
817、根据地方政府组织的典型特征,可以将地方行政制度分为美国型地方行政制度、德国型地方行政制度、英国型地方行政制度、法国型地方行政制度。
818、英国的品位分类模式考虑的是文官的外在三大要素:学历(文官的受教育程度)、资历(文官的经验)、职位(文官的任职)。
1349、《彭德尔顿法》是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法,它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形成。
139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地方行政改革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
(ABC)92A.削减陈旧规制B.改革预算制度C.改革人事制度D.改革决算制度2、一般来说,政府改革的进程有以下几个阶段。
(BCD)96A.准备阶段B.形成阶段C.发展阶段D.不适阶段3、公共事务有以下突出特点。
(ABD)100A.整体性B.集中性C.道德约束性D.政治强制性4、从国体意义上讲,反映国家性质的核心政治制度有(ABCD)。
127A.政党制度B.总统(元首)制度C.议会制度D.内阁制度5、英国普通行政人员实行品位分类,划出的等级有(ABCD)。
行政组织学形考2答案
形考任务2(第四~…亲爱的同学, 您好,在学完第7章后,请您完成本次形考任务。
本次题型及题量如下: 一、判断题(共20道题,每题2分,共40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3分,共60分) 全部做完后点击”提交所有答案并结束”,本次任务有三次答题机会,系统会记录最高分,请同学们珍惜机会,认真做题。
一、判断题(正确划“√”,错误划“×”,每小题2分,共40分)判断题 (2 分)A.B.1.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对错判断题 (2 分)A.B.2.省级政府每届任期4年。
()对错判断题 (2 分)A.B.3.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4个层次。
()对错判断题 (2 分)A.B.4.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对错判断题 (2 分)A.B.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县和民族乡三级。
()对错判断题 (2 分)A.B.6.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信息的因素是最为重要的。
()对错判断题 (2 分)A.B.7.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需要。
()对错判断题 (2 分)A.B.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对错判断题 (2 分)A.B.9.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值和期望概率的综合作用。
()对错判断题 (2 分)A.B.10.决策是领导者的最基本职责。
()对错判断题 (2 分)A.B.11.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对错判断题 (2 分)A.B.12.领导者通过及时调整各种关系,使各项工作、各个部门、各种人员之间能够和谐地配合,顺利完成组织任务,达成组织目标,这是领导者在履行其监督职能。
()对错判断题 (2 分)A.B.13.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对错判断题 (2 分)A.14.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之为管理级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性作业2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功利组织:功利性组织是以金钱、物质、利益诱导作为权威基础,即以功利或物质报偿的方式作为管理和控制部属的主要手段。
2、棱柱模式理论:所谓“棱柱子模式理论”将社会形态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农业社会、棱柱社会、工业社会,然后分别比较各自的特征以及社会环境对行政制度的影响。
3、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又称强制性影响力,它主要源于法律、职位、习惯和武力等、权力性影响力对人的影响带有强迫性、不可抗拒性,它是通过外推力的方式发挥其作用的。
形成性作业4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向沟通 P190
单向沟通是指在沟通时,一方只发送信息,另一方只接受信息,双方无论在语言和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
如作报告、发指示、下命令等都属于单向沟通。
2.主文化 P228
主文化是行政组织中上层管理人员或者领导人员所主导和支持的,与组织中正式的规章制度、组织战略和政策有较为紧密的联系的文化。
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在组织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组织中的主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代表,通常展现了一个组织特有的精神气质和风格心态. 3.单环学习 P212
单环学习是将组织动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以使组织绩效保持在组织规范与目标规定的范围内。
而组织规范与目标本身则保持不变。
显然,单环学习只有单一的反馈环,它是在当前的系统和文化框架下提高组织能力,完成已确定的目标或任务。
这种学习的目标是适应环境,取得最大效率,学会如何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完成组织任务。
4.敏感性训练 P281
敏感性训练,又称敏感度训练或“T组训练”(T-group training),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训练方式。
所谓的敏感性训练就是通过群体间相互作用的体验,提高受训者的社会敏感性和行为的灵活性,帮助提高受训者对自己、他人、群体和组织的认知能力和理解力,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