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上课
早期文明区域 课件及导学稿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新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学习目标解读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1、知道人类早期文明区域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爱琴海地区、中美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知道上述文明区域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3、描述上述早期文明区域人们的生活。
4、结合上述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列举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第1课时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一、自主学习1、请在下图横线上填写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名称。
2、原始农业出现后,人们过上定居生活,就有了 ,后来逐渐发展成人类早期的城市。
3、生活在两河流域的 ,他们最初发明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演变为 文字。
4、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在距今 年前后,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
古埃及人的 文字,最初是刻在 上的,后来才用芦苇书写在纸草上,形成了 文书。
5、距今45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人们已经学会筑堤、灌溉,最早在世界上种植 ;并出现了早期城市国家,其中最有名的是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的 城。
6、大约4000年前,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 朝的建立,奏响了中华文明的序曲。
二、合作学习1、仔细观察地图,亚非文明区域的地理分布有哪些共同点?为什么这些地方会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2、历史学之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如何理解他说的这句话?。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教学目标:
1、知道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
2、知道早期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3、描述早期文明区域人们的生活及文明成就。
4、列举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教学重点:早期文明成就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这些文明的共同点有哪些?
一、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1、四大文明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之处:①在大江大河的下游沿岸;②处于中纬度带
原因:(1) 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生长
2
二、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
1、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2、中美洲文明(中美洲指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
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
奥尔梅克文明之后,中美洲相继存在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文明,最杰出的是玛雅文明。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二课初期文明区域

1教学目标1.能利用地图和图表,知道初期文明发源地的地理位置,分析四大早期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能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文字的出现,阶级、品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2.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得出结论的技术。
3.知道初期文明发源地代表性的文明成绩,如象形文字、古城等。
2学情分析在学本课之前,学生一直在学习地理,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历史学习,所以如何学习历史对于他们来讲仍是陌生的。
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所以本课大体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视频导入激起学习兴趣课前播放“四大文明”视频,问:通过观看课前视频,同窗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了吗?活动2【教学】读图探讨——了解各区域自然条件(一)各区域地理位置1.请你说一说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别离位于哪个大洲的哪里?)(埃及:非洲东北部,古巴比伦:西亚,古印度:南亚,中国:东亚)师:大家看过西游记吗?唐僧师徒去哪里取经的啊?(西天或说天竺,就是古印度)(二)各流域水文状况1.四大文明古国对应的别离对应哪个流域呢?(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2.四大流域对应的河流别离是哪些河流?(尼罗河流域:尼罗河,两河流域的两河指的是哪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流域: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流域:黄河、长江)结论:这些文明产生的区域大多临近大河流域,咱们把这样的文明成为大河文明。
(三)各流域自然环境1.这些文明区域位于哪个温度带上?(这些文明区域大致处于温带。
)2:为何四大文明起源于大这些区域?(或位于北温带的大河流域有哪些有利于文明起源的优势?)临近河流,水源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知足人类生存的大体需要。
结论:这说明一个道理,初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
文明探源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ppt课件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大河流域 的早期文明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黄河与 长江流域
文明产生的标志
文字形式 是否有国 家产生
是否有阶 级出现
文明出 现的时 间
地理位置 代表性的 城市遗址 的名称
楔形文字 国家产生 象形文字 国家产生
距今 阶级出现 5000年
距今 阶级出现 5500年
西亚 (今伊 拉克境内
乌鲁克、 巴比伦、 乌尔
课堂作业:
作业本第79页1-6题、80页1、2题
课后作业:
作业本上其余作业题目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古印度的农业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管理,工地以内的所有文明标准化用工材料转运,局部工程或主体完工后的周转材料应将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利用铁制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和种植棉花。并大规模地 进行垦荒,兴修水利。
自小主组学展习示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管理,工地以内的所有文明标准化用工材料转运,局部工程或主体完工后的周转材料应将分类分规格堆放整齐。
该工程施工按成都市施工现场标准化 工地管 理,工 地以内 的所有 文明标 准化用 工材料 转运, 局部工 程或主 体完工 后的周 转材料 应将分 类分规 格堆放 整齐。
金字塔(古埃及) 空中花园(古巴比伦)
人教历史与社会七下《8.2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word教案 (1)

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教案【课标】2-4-2 引述相关资料,解释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立本条目的关键词是“解释”(动词)和“作用”、“影响”(名词)。
从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古代农耕与游牧民族的分布、近代工业城市的形成等,看地理条件的作用;从水利工程的兴建、水陆交通的延伸、资源的开采、人口的迁移等,看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节课我要完成的课标是“引述相关资料,解释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因此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了解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知道古代希腊两个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的地理环境及国家管理方式。
2、了解雅典的民主制,看清雅典民主制的两重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活动,了解雅典的民主制,看清雅典民主制的两重性。
在2、通过对比分析古希腊的两个重要城邦的特点,提高分析归纳能力,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比较分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比较对比,理解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
2、通过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学习讨论,能运用辩证的唯物史观正确认识雅典的政治制度。
重点:古希腊著名城邦雅典和斯巴达难点:如何正确认识雅典的民主制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根据依标施教的原则,“引用相关资料,解释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的作用”,我选择了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中的《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作为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差异,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通过雅典和斯巴达的对比,说明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文明,其特色也不尽相同,这是由城邦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所决定的,更是加深学生对课标中“地理条件对文明多样性作用”的理解。
三、教法和学法教法: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法:通过读图提取信息、合作讨论、比较分析等,培养分析、归纳、创新等能力。
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八单元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教案 人教版 教案

早期文明区域1教材分析从空间看,本课旨在表明,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是多元的并具有区域特色,从时间看,本课只讲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为止。
本课内容较简明,其作用是承上启下,第八单元第一课的农业的发展为本课《早期文明区域》奠定了基础。
而第八单元又是为八年级的历史部份的学习起了启下的作用。
本课意图是分析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的影响。
任何区域特点的形成有其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原因起作用。
2教学过程2.1第一学时教学目标学时重点学时难点教学活动2.2第二学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根据图文资料,知道爱琴海和中美洲的地理位置,了解克里特文明和中美洲文明的表现。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克里特岛自然环境的特点,理解其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结合图文资料理解文字的产生、阶级、国家和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学时重点重点:克里特文明和中美洲文明发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学时难点难点:如何理解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的具体表现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诞生于爱琴海地区的文明播放歌曲《爱琴海》和爱琴海地区的图片今天的爱琴海地区风光很美,几千年前的爱琴海更美,不但风景美,而且诞生了辉煌的爱情文明,今天我们就跟随考古学家一起到那里去进行科学探索。
活动2【活动】一、考古资料大搜索之克里特文明教师:出示三则资料——资料1克里特地理位置图、资料2爱琴海地区的地形图、资料3欧洲西部的气候类型图,设问:从以上三幅地图中,分别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略【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通过读图帮助学生明确克里特岛具体位置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活动3【活动】二、考古资料大发现之克里特文明我们跟随考古队到达了目的地,进行考古的第一站是米诺斯王宫遗址,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三件文物。
教师:出示图8-25米诺斯王宫遗址、图8-26 米诺斯人手迹、图8-27米诺斯王宫壁画设问:从这些发现中你分别能够获取哪些信息?学生:略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1)王宫是为谁而建?建造的人是谁?(2)为什么当地海外贸易发达?(3)从克里特岛卖出去的商品可能有哪些?(4)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图片知道克里特文明的主要表现,理解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教案

答案: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相同点包括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都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城市。不同点包括古埃及文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而两河流域文明以法律制度为核心。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字塔的建筑技术和法老王的政治制度,而两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汉摩拉比法典和法律制度的发展。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5.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和期望。
教师评价与反馈:
1.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2. 对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①中华文明的特点:分封制、儒家思想、政治制度等。
②中华文明的影响:对后世的政治制度、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等产生重要影响。
6. 早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①联系: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都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和城市。
②差异:古埃及文明以宗教信仰为核心,两河流域文明以法律制度为核心,印度文明以种姓制度和佛教为核心,中华文明以分封制和儒家思想为核心。
3. 对随堂测试进行评分,及时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4. 对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针对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5.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望,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板书设计
1. 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和重要性
①早期文明区域: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华文明等地区。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课件(17张PPT)

距今 4000 年
阶级分化; 城市、国家 出现;甲骨 文
二里头
古中国
请大家分成6-8人小 组,根据材料和教材、 图册内容,讨论概括 两河流域文明、尼罗 河文明和印度河、恒 河文明。
两河流域
乌鲁克
阅人读教类材早P期10城4的市内之容一,说—说—两乌河鲁流克域遗的址城(市50发00展多和年原前始)
农业聚落相比,出现了哪些新事物? 随着农业的发展,社会上慢慢形成了手工业者、
商人、祭司和书吏等阶层,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 和新的社会秩序也初露端倪。
图画文字
列表总结
楔形文字
文明 河流 时间 文明标志 城市 文明
区域
古国
两河比流较直幼观发,拉容 距今 域文易明理解底河 5500
底格里 年
阶级分化比;较抽象乌,鲁但克能更古加巴比 城出市现、;国自的家由信地息表 更城尔达 加、 城而 丰乌且 富传 。伦递
深埋在美索不达 米亚平原
祭司 神殿 征战 弓箭 是谁的从前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于我的那画面
永远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文明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那已风化千年的誓 言 一切又重演
上述五个重要遗址在分布上有何共同点?
位于大河河两岸牛河o 梁
大约4000中年黄华前河黄民长与(族半坡长的约o江江摇大公:篮汶良o元口渚文河o前o化姆渡 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甲骨文
文明 河流 时间 文明标志 城市 文明
区域
古国
长江黄 河流域 文明
《早期文明区域》教学设计2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第2课时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爱琴海地区、中美洲地区的地理位置。
2. 过程与方法:描述这两文明区域人们的生活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上述早期文明区域的文明成就,列举人类诞生的标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爱琴文明与中美洲文明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为什么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会出现早期人类文明?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四大文明与希腊文明发祥地的地图。
师: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特征?生:均发源于大河流域受大河母亲的哺育,是大河文明。
师:那么爱琴海文明发源于哪儿呢?它应该属于什么文明?[新课]学生自主学习,寻求答案。
一、古代希腊的爱琴海文明1、古代希腊的自然环境生:古希腊濒临爱琴海,处于海洋的包围之中,岛屿密布,海上交通方便。
公元前8世纪的古代希腊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西海岸三个部分。
爱琴海文明属于海洋文明2、爱琴海文明的形成师:爱琴海文明为什么首先出现在克里特岛?(学生讨论)生:因为远古时期,克里特岛东部平原适于农耕,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此外还盛产鱼和橄榄油。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克里特岛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贸易中转站。
距今4000年前后,文明的曙光投射到克里特岛上。
师:展示一些“克里特岛文明成就的图片”。
师:大约3500年前后,克里特文明突然谜一样地消失了。
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归纳: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 年(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2世纪)。
爱琴文明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
二、中美洲文明师:展示中美洲三大文明: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思考:为什么人类古老文明会在中美洲地区出现?学生讨论生:中美洲地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森林茂密、雨水充足,生活在丛林里的印第安人学会了种植玉米等作物。
3000多年前,这里的农业聚落发展成了中美洲最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明。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教学课件

尼罗河流域
《 收 割 者 》 请你根据《收割者》,描述当时农业生产的场景。
图中主要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播种期和收割 期。生产时,劳动人民使用简单的犁耕工具,集体劳 作。收获时,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可 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总之,该图描述 了尼罗河畔的古代埃及 人民在辛勤地耕种的情 况,反映出埃及是一个 农耕文明国家,同时也 说明了尼罗河促进了古 代埃及农耕文明的发展。
夏朝的宫殿
40°N
亚 洲
40°N
两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 黄河长江流域
尼罗河流域
20°N
非 洲
20°N
早期人类文明发源于北纬20-40度之间大河流域的原因有哪些? (1)大江大河水源充足,提供灌溉水源和便利的交通; (2)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3)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
自然环境对早期人类文明有着重大影响。
回顾导入:大河文明
区域文明 起源大致时 间 文明特色
(文明的标志)
文明
古国
共同点
两河流域
距 今 5 5 0 0 年 阶级的出现、国家的 古代埃及 形成、楔形文字等 前 国家的建立、 象形文字等 古巴比伦
尼罗河流 距今5500年前 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种植棉花、摩亨 距今4500年前 佐.达罗城市遗 址、阶级分化等 夏王朝的建立(国 家产生)、甲骨文
爱琴海——文明的摇篮
玛雅
阿兹特克
奥尔梅克文明
地理位置
大西洋
太 平 洋
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 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是一 片狭长的地带。
印第安人的文明
中美洲丛林
种植玉米
中美洲最早的文明是就是创造出美洲 最早文字的奥尔梅克人,地点在墨西哥 湾沿岸,时间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件第八单元 第二课 早期文明区域(1) (共14张PPT)

本课时围绕大河流域孕育并创造的人类的灿烂文明, 分别梳理古代文明诞生的脉络和方向,从而使学生理解自 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感受人类活动与自 然环境的相互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古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 向你致敬,尼罗河, 你来自大地, 孕育了埃及! 用你神秘的方式, 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使得追随者歌唱! 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
4.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1)地理位置:在南亚地区,印度河与恒河奔流入海。
(2)自然条件:每到夏季,上游的高山积雪融化,河水泛 滥,滋润着两岸的土地。这里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 润。 (3)当时地位:是整个南亚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
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4)文明出现
①出现标志:距今 4 500 年前后,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 城市国家。 ②生产情况:那时人们已经学会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
养育着所有的饥渴者, 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 露水从天空降临。 你慷慨无私地给予, 所有美好的东西! 当你到来时, 那么仁慈, 又令人敬仰, 还有甜蜜的芳香。
为牛羊带来绿草, 为诸神献出祭品…… 使谷仓殷实, 使穷人不再饥饿。 啊,多么快乐! 当你到来的时候, 尼罗河, 啊,多么快乐!
3.尼罗河流域 (1)地理位置:有一条河流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自南向
北经埃及境内注入地中海,它就是全长 6 600 多千米 的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就是这条河流,孕育了 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2)农业发达
①成因:尼罗河每年 7—10 月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携 带着上游的泥沙滚滚而下,淹没了河岸堤坝两旁的大 片田野;洪水消退,泥沙沉积,在原来田野的土层上 便形成一层厚厚的淤泥,为河谷耕地带来了理想的天 然肥料。每当河水退却,古埃及人就开渠筑坝,兴修 水利,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
课件早期文明区域上课件

VS
详细描述
在评估了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和收集了学生 反馈后,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以 优化课件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同时,需要 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学习需求的变化 ,规划课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保持课件 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THANKS
学生反馈与评价
总结词
收集学生对课件的评价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件的满意度和改进需求。
详细描述
学生是课件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反馈对于改进课件至关重要。可以通过问卷 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件的评价和建议,了解他们对课件的满 意度和改进需求,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依据。
改进方案与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词
04
课件制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视觉效果的设计
01
02
03
色彩搭配
选择适当的颜色,突出重 点内容,使课件整体视觉 效果更加和谐统一。
字体选择
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确 保学生能够快速获取课件 中的信息。
图片和图表
使用高质量的图片和图表, 增强课件的视觉效果,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逻辑结构
古埃及文明
总结词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具有神秘色彩的文明之一,以其独特的金字塔、法老和神话故事 而闻名。
详细描述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约公元前3100年,位于尼罗河流域。该文明建造了众多金字塔、神 庙和宫殿,发展出了独特的象形文字系统,以及丰富的神话和宗教信仰。古埃及文明在 科学、数学、医学、艺术和文学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如太阳历的制定、外科手术
文明发展历程的讲解与演示
总结词
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习者了解早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早期文明区域》教学设计1

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
第1课时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课程标准:
1-1-5概述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区域文明及影响范围,认识其传统文化的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1-3列举表明文字的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的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学情分析与教学措施:根据学生的情况将组织分组学习,4人一组,以分组活动学习为主,分组竞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分层教学,主要的提问,对于较容易的尽量让学习能力较弱的a类同学回答,在教学中为让其集中注意力,注重教师的追问和指定性提问。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阅读和观察明确四大大河文明的具体位置,分析理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2、通过阅读交流认识四大区域文明的诞生时间及人们的生活。
3、能够初步了解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重点:四大区域文明的认识。
难点:理解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
准备:媒体、书本、作业本
学与教的过程:。
早期文明区域教案

早期文明区域教案教案标题:早期文明区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2. 探索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和影响。
3. 分析早期文明区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系统。
4. 理解早期文明区域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早期文明区域的概念,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2. 探索早期文明区域(15分钟)- 分组让学生使用教材、互联网或其他资源,研究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和特点。
- 要求学生记录他们所研究的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3. 分享研究结果(15分钟)- 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所研究的早期文明区域的特征。
-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文明区域之间的共同之处和差异。
4. 分析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和影响(1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原因,例如地理环境、资源和人口等因素。
- 讨论早期文明区域对现代世界的影响,例如语言、宗教、法律和科技等方面。
5. 总结与评估(10分钟)- 回顾课堂讨论和学生的研究成果,总结早期文明区域的特征和影响。
- 提问学生对于早期文明区域的学习有何收获,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或提供自己的观点。
6. 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早期文明区域,进一步研究其文化、政治和经济系统,并写一篇关于该文明区域的短文。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展示早期文明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教材、互联网或其他资源,用于学生研究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和特点。
教学评估:- 学生的研究成果和分享表现。
- 学生对于早期文明区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 学生在作业中对早期文明区域的深入研究和写作能力。
教案扩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讨论早期文明区域的发展是否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
- 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他们对于早期文明区域的深入研究成果。
-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索当地的早期文明遗址或博物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约4000年前,我国历史上 水利资源丰富,具有较好
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建实用立文档
实用文档
两河流域——古代巴比伦
四
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
大 文
恒河、印度河——古代印度
明 古
黄河、长江流域——古代中国
国
大河文明
实用文档
第1课时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实用文档
小组合作,读图探究
1、指出各大河流域的地理位实用置文档及区域内的文明遗址名称?
2、这些文明区域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 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利于农业生产 2、文字: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3、城市:乌鲁克、乌尔
(读图8—17 找出)实用文档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为什么?
实用文提档 示:地理位置、气候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炎热干燥, 实用文档 全境90%为沙漠
尼罗河的作用(埃及农业发展的自然 条件原因)
①每年7—10月份定期泛滥,带来大量肥沃 的土壤和天然的肥料
②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
实用文档
பைடு நூலகம்代埃及兴起
自然条件 农业发达
村落城市兴起
实用文档
伊拉克
汉谟拉比 是古巴比伦 最杰出的国王.他颁布 的《汉谟拉比法典》, 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 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 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 刻,除序言和结语外, 共有条文282条。
苏美尔人发明了 《汉谟拉比法典》 实用文档哪些文字?
前者比较形象、直观容易理解, 后者比较抽象但能实更用文档自由地表达。
起源大致时间
文明特色 (文明的标志)
两河流域
尼罗河流域
印度河与 恒河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距今5500年前 距今5500年前 距今4500年前
大约4000年前
实用文档
阶级的出现、国家的 形成、楔形文字等
国家的建立、 象形文字等
种植棉花、摩亨 佐.达罗城市遗 址、阶级分化等
夏王朝的建立(国家 产生)、甲骨文
出现了城市国家。人们学会 了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 植棉花,还通过海陆与其他地区 进行频繁的贸易实用。文档
公元前4500年 出现城市国家
摩亨佐.达罗 哈拉帕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这些文明区域大致处于温带。从地理环境上 看,这些文明产生的区域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水 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 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 的基本需要。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性比较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 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
实用文档
列表归纳
区域文明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有没文字出现? (2)人与人之间在社会地位有无高低之分?
(3)有没有国家、城市出现?
实用文档
归纳
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有哪些?
阶级的分化(等级的出现) 国家(城市)的出现 文字的发明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导入
认一认
空
金
中
字
花
塔
园
泰姬陵
实用文档
万里长城
古巴比伦
四大文明古国
总之,该图描 述了尼罗河畔的古代埃 及人民在辛勤地耕种的 情况,反映出埃及是一 个农耕文明国家,同时 也说明了尼罗河促进了 古代埃及农耕文明的发 展。
实用文档
二、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
距今6000年 出现象形文字 距今5500年 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
距今5000年 初步统一的国家建立
实用文档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这说明了古代埃及与 尼罗河息息相关,尼 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 的文明。古代埃及成 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 篮之一。所以,古希 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称:
手工业商业发展
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距今5500年出现国家
实用文档
请你根据《收割者》所描述的情景,用文字勾勒一下尼 罗河畔古代埃及人民的生产生活风貌。
图中主要描绘了两个时期的景象:播种期和收 割期。生产时,劳动人民使用简单的犁耕工具,集体 劳作。收获时,硕果累累,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可反映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分析该地能发展起来农业 的主要原因?
优越地理位置。地处大河流 域,有着充足的水资源。
实用文档
生活在这里的早期居民: 苏美尔人
当农夫收回的谷物远远超过了他们日 常生活的需要后,社会上层慢慢形成了依 靠农夫养活的手工业者、商人、祭司和书 吏等阶层,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和新 的社会秩序也初露端倪。而且,他们还发 明了文字。
南亚地区 (南亚次大 陆)
(南亚次大陆 指的是喜马拉 雅山以南的地 区。)
实用文档
自然条件
气候 河流 土壤
温暖湿润 定期泛滥 肥沃
有利于农业发展, 文明的形成。
➢该流域在南亚地区占 有什么地位?
实用文档
是整个南亚地 区经济、政治、文化 的中心,也是古印度 文明的发源地。
公元前4500年,印度河流域的经济状况如何?
面包
水
院子
山坡
布匹
几种有趣的埃及象形文字
实用文档
统治者(国王):法老
实用文档
古埃及的象征—— 金字塔
万物终消逝,金字塔永存
伯谚语
——阿拉
吉萨金字塔群中最著 名的 :哈夫拉金字塔、胡夫金 字塔以及门卡乌拉金字塔
实用文档
三、印度河与恒河流域 古代印度 天竺
介绍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 实用文档
地理位置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 削实用和文奴档 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四、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 中华民族的摇篮
图2-5 中国境内氏族聚落 重要的遗址的分布,这些 遗址的分布有一个共同点, 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共同点:这些遗址都位于 大河两岸。
原因:
(1)地势低平,冲积平原
上土壤肥沃,易于开垦和
耕作。
(2)地处温带,气候温暖,
一、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 ——古巴比伦
新月沃地孕育的文明
实用文档
地理位置 和范围:
亚洲的西部(西亚),大致 范围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
气候 干旱少雨
自然条件
幼发拉底河 河流 和底格里斯河 ,
河流水量不稳定。
这种自然条件下, 该地区农业发展有 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 实用文灌档 溉系统。(灌溉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