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四

合集下载

苏教版-选修 《语言规范与创新》-尊重并善待汉字-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 全省一等奖

苏教版-选修 《语言规范与创新》-尊重并善待汉字-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 全省一等奖

《汉字规范化》教材习题解答1.提示从大的方面说,写错别字有损祖国的尊严,是对祖国文字的一种玷污;从小处说,写错别字还影响了一个人的“门面”。

①街头错别字多让学生深受其害,在学生的作文中也经常有同音的错别字,指出来时学生们都说“大街上到处都这样写”或者“电视上也这样写”。

②影响信息交流,容易造成误解。

③在经济活动中,错别字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举例略。

2.提示(1)象形字:人、火、网、水、木、鱼、燕、马、龟、田等;(2)指事字:上、下、本、末、朱、亦、中、寸、旦、身等;(3)会意字:析、及、光、秉、男、尖、尘、比、林、北等;(4)形声字:材、偏、芳、崖、固、病、攻、放、架、慢等。

3.提示略1.提示(1)据义定形,如“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会”是体会领会之意);“气慨”应为“气概”(“概”是指气度神情);“凋蔽”应为“凋敝”(“敝”为破旧衰败之意);“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灼”为明亮之意);“有志者事竞成”应为“有志者事竟成”(“竟”为最终、最后之意);“申辨”应为“申辩”(“辩”为争辩之意);“人才倍出”应为“人才辈出”(“辈”为一批批之意);“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应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为小路之意);“可望而不可既”应为“可望而不可即”(“即”为达到、赶上之意)。

(2)勤查字典,特别要把成语用字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如:“墨守成规”中的“墨”指的是战国时的墨子,因此不能写成“默”等。

(3)结合具体词语,掌握汉语构词规律,分清字的对举情况,联系字义的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情况。

如:“通情达理”中的“通”和“达”相近,“情”和“理”相近,若将“理”写成“礼”就讲不通了;再如:“殚精竭虑”中的“殚”和“竭”相近,“精”和“虑”相近;另外,摩拳擦掌、经天纬地、销声匿迹、阳奉阴违、流言蜚语、出类拔萃、繁文缛节、天翻地覆、求全责备、真知灼见、文过饰非、惹是生非、文恬武嬉等等。

(4)平时注意读准字音(包括声调),养成正确发音的好习惯。

课件: 苏教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四 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

课件: 苏教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四  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

例:欣欣向荣、津津有昧、循循善诱、节节胜利、 念念不忘、夸夸其谈、蒸蒸日上、心心相印。 ABAC式 例:有声有色、群策群力、自吹自擂、可歌可泣、 再接再厉、先知先觉、全心全意。 ABCB式例:种瓜得瓜、说走就走、口服心服、 一错再错、将计就计、应有尽有、以毒攻毒。 ABCA式 例:天外有天、为所欲为、话中有话、好上加好、 忍无可忍、贼喊捉贼、精益求精、防不胜防。
A.提出 B.提出 C.提醒
产生 引发 产生
适合 合适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解析】 “提出”是“( 用言语或文字把自己的 意愿、想法、建议等 ) 表示出来”,而“提醒”是 “从旁指点,促使注意”。此处从语境看,是专家 指出问题,意在促使人注意,故应用“提醒”。“ 产生”是指“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或 “出现”;而“引发”是指“引起,触发”。此处 强调久坐的结果,故应用“产生”。“适合”是指 “符合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是动词;“合适” 意义与“适合”基本相同而词性是形容词。此处修 饰“高度”,故用“合适”。 【答案】 C
结构图解
高考信息链接
考点链接
《考试大纲》对词语的要求是:“正确使用词语。 ”这里所说的词语包括实词、虚词两部分,考查 的重点是实词和虚词的使用能力。从考查的内容 上看,考查的均为常用的词语。考查的重点是易 混词语语境意义的辨析,主要考查近义词的比较 选用(有的与虚词结合起来考查)、虚词的运用、熟 语的理解与运用等。就考查虚词来说也主要集中
2 .汉语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 语汇层面上形成了四字格较多的特点。教材中以 AABB 式为例,从词性角度作了举例说明,请以 ABAB式为例,也从词性的角度举例说明。 【提示】 名词式:雪白雪白、漆黑漆黑、教育 教育 数量式:一个一个、一伙一伙、一块一块 副词式:非常非常、特别特别 形容词式:高兴高兴、碧绿碧绿、火红火红、湛 蓝湛蓝、金黄金黄

语文人版语言规范与创新(词类家族的奥秘)教案

语文人版语言规范与创新(词类家族的奥秘)教案

语文人版语言规范与创新(词类家族的奥秘)教案【一】词的构成1、了解语素为了弄清语素是怎么样构成词的,需要对语素进行分类。

一般能够从两个不同角度对语素进行分类。

〔一〕从语素的语音形式看,能够分为三类: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多音节语素。

〔1〕单音节语素:只有一个音节的语素叫单音节语素,单音节语素是汉语语素的差不多形式。

单音节语素写出来大多确实是一个汉字。

〔2〕双音节语素:含有两个音节的语素叫双音节语素。

双音节语素要紧有两类:联绵语素和音译语素。

联绵语素大基本上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它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一般不能拆开来理解。

联绵语素在语音上往往具有双声叠韵的特点。

如:“玲珑、麻木、坎坷、仿佛、参差、惆怅”〔双声〕;“啰嗦、唠叨、窈窕、逍遥、依稀、腼腆”〔叠韵〕;也有一些非双声叠韵的,如:“峥嵘、囫囵、魁梧、侥幸、马虎、垃圾”等。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联绵语素双声叠韵的特点是就现代汉语标准音而言的,不一定与古代汉语的读音相吻合。

音译语素要紧借自外族语言,如:借自英语的“沙发〔sofa〕、休克〔shock〕、尼龙(nylon)、苏打(soda)、拷贝(copy)、色拉(salad)、沙龙(salon)”;借自梵语的“菩萨、罗汉、和尚、刹那”;借自域内少数民族语言的“戈壁、哈达、喇嘛、胡同”等。

〔3〕多音节语素:由两个以上音节组成的语素叫多音节语素。

多音节语素大基本上音译语素。

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除了上述的例子外,还有一些特别的形式。

例如:儿化语素是单音节语素,它实际上包括两类:像“鸟儿、花儿、歌儿”只是带上感情色彩,在意义上与“鸟、花、歌”是一样的,是单音节语素的单纯词;而“信儿、画儿、头儿”不同于“信、画、头”,意义上发生了变化,是由两个语素组合而成的单音节合成词。

拟声语素模拟自然界或人类发出的声音,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如“砰、咚、扑通、滴答、哎哟、哈哈、哗啦啦、轰隆隆、劈里啪啦”等,可分别归入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

语言规范与创新课件

语言规范与创新课件

牛刀小试,当堂检测
2、(2011年高考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平添 骁勇 秣马厉兵 路遥知马力 B.描摹 肖像 白璧微瑕 信誊值千金 C.披览 缕析 远见灼识 细嚼出滋味 D.迁徙 熏淘 不翼而飞 海阔凭鱼跃
【解析】 B项,“信誊值千金”应为“信誉值千金”; C项,“远见灼识”应为“远见卓识”;D项,“熏淘” 应为“熏陶”。 【答案】 A
【解析】 B项,“胜卷在握”的“卷”应为“券”;C项, “相形见拙”的“拙”应为“绌”;D项,“咳不容缓”的 “咳”应为“刻”。 【答案】 A
重点讲解,深度研习
高考考纲解读
考查重点:本考点主要考查别字,一般不涉及错字;重点考查词语(包括熟语) 中的同音字,音近字和形近字。字形和语音结合起来考查也是一种趋势。在 2011年高考中,山东卷“发贴子”应为“发帖子”,“眼花瞭乱”应为“眼花 缭乱”。 考查范围:3 500个常用字(国家语委规定的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 考查常见字、常用字、常混字,一般不会超出此范围。如超出此范围,一般也 是课本上出现的字形。 考查形式:两种题型,一是第Ⅰ卷的选择题,二是第Ⅱ卷的写作题,在作文中, 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累计)。另外,在文言文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 篇默写、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句式仿写与变换等考查中,也有对书写正确、 规范的要求。所以,本考点看起来只有单项选择一题,实则覆盖题型很多。 考查特点:题干要求多种多样,富有变化;所设置的别字误区多与生活实际关 系密切,干扰性强,迷惑性大,不易直接作出判断。
考点三,成语、俗语、熟语
成语是固定短语,它的字形也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 1.字形不同,意义有别,不是错别字,这类字很少。如:奋发图 强,“奋”为“振奋”之义,发愤图强,“愤”为激愤之义,这 两个词语都存在。 2.约定俗成,不能随意改动。如: 鞠躬尽瘁 仗义执言 平心而 论 3、字形不同表意相同,但不是错别字,如: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好高骛远/好高务远 俯首帖耳/俯首贴耳 虎踞龙盘/虎踞龙蟠 疾恶如仇/嫉恶如仇 固步自封/故步自封 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流言蜚语/流言飞语 荜路蓝缕/筚路褴褛 身名狼籍/身名狼藉 虚无缥缈/虚无飘渺

语言规范与创新

语言规范与创新

致同学语言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

时至今日,语言对于人类仍然如同。

语言与人类同步前进,人类就是语言动物;而母语既是一个民族的思维与交际工具,又是该民族的象征和精神文化的家园,广义的语言包括以身体姿态为媒介的体态语、以语言为媒介的口语,以书写符号为媒介的书面语;狭义的语言仅指口语和书面语。

听、说的口语能力几乎用不着努力就在不经意间掌握了,而读、写的书面语能力则要经过长期专门训练才能获得。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家的母语应用能力,我们编写了这本《语言规范与创新》。

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如何遵守汉语规范(包括语言规范与子规范、词汇规范);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包括语音手段、词汇手段、语法手段)进行语言创新。

每个专题有导语.、文本、资料链接、阅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5个部分组成。

我们希望与你一起迈上母语学习的新台阶:严格遵守现代汉语各项规范,做到文从子顺;熟悉语言创新新途径,充分挖掘并调动汉语的各项潜力,大胆创新,让你的语言能力更上一层楼。

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汉语具有无法估量的经济型和艺术性,前者表现其使用价值,后者表现审美价值。

这两点都使它有别于任何一种语言,显现出独有的特征。

汉语的语言、文字、词汇和语法等及应用,都鲜明地展现出这两个突出特征。

汉语的经济性汉语的经济性指的是它的简约和简明。

首先,汉语语音的基本感知单位是音节,“声、韵、调”是构成汉语音节的三大要素。

这三大要素结合紧密,不可分离。

现代汉语只有400多个音韵组合(即声母和韵母组合成的语音单位),及时加上音调,总共也只有1300个左右的音节,他们一般都表示一定的的意义。

汉语语音没有另辟蹊径增加音节,只有这400多个音韵组合的基础上,仅仅利用声带的细微变化造成不同声韵组合的高音(即声调)的变化,就能形成另一个表义或辨义的音节。

400多个声韵组合,声调稍作变化就形成了1300个左右的音节。

由此可以看出,汉语对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个利用是极其简省的。

其次,汉语仅仅用1300多个音节来表达词义,当然要造出许多同音字(词)和近音字(词)。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四知能优化演练 (1)

苏教版语文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专题四知能优化演练 (1)

1.把下面的空白处填写完整。

汉民族特别强调和谐有序,崇尚对称与均衡之美。

这种审美意向孕育了汉语运用上强烈的________、________的审美追求。

例如汉语运用中常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对这种审美意识的认同与强化。

答案:对称均衡顶真回环排比对照2.汉民族共同语在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有什么特点?请根据课文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

①语音层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语汇层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语汇层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语法层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语音层面上)四个音节、两个音步较多②(语汇层面上)四字格词语特别丰富③(语汇层面上)反义词以音节对等为常态④(语法层面上)以语法结构、功能的对应为常规3.建筑工地上往往张挂“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这样的条幅,试分析这句话是如何体现汉语运用中对称、均衡、整齐的审美意识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两句话是对偶句,所以整齐、均衡;②语汇上“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又是AABB式的重叠方式,音节匀称、节奏和谐;③句中“上班来”与“回家去”又是对等的反义关系。

苏教选修之《语言规范与创新》尊重并善待汉字(精)

苏教选修之《语言规范与创新》尊重并善待汉字(精)

探究“美”
右边是2008 年北京奥运会 会徽,请你仔 细观看,先在 小小组讨论, 然后用生动的 语言说出会徽 中蕴含了汉字 哪些方面的美。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 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 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 ,又像一个“京”字,还 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 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 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 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 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 “更快· 更高· 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 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 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二)金文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 等,是古代铸(少数是刻) 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 金文的特点: 1.象形性弱化,符号性增强 2.趋向定型化,但异体依然 不少。 3.形声字增加。 4. 注重字形美化。
(三)战国文字(六国 文字) 战国文字的品类很多: 金文、石刻文字、玺印 文字、货币文字、陶文、 简帛文字 战国文字的特点: 1.形体歧异多。 2.俗体使用广泛。
王羲之:飘逸俊朗
张旭(草圣) 张芝(今草) 怀素(狂草)
唐:草书
颜真卿《东方朔画赞》
颜真卿:《湖州帖》
颜真卿: 粗犷豪放
局 部 放 大
玄 秘 塔 碑
金 刚 经
柳公权作品: 华美灵巧
七 律 人 民 解 放 军 占 领 南 京
汉字的造字法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记号,是中国汉族人 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在中 国出土的六千年前的彩陶上,刻画着许多重 复出现的图画和简单的符号,文字学家和考 古学家大都认为,那就是中国文字的萌芽, 在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人就开始 了文字的创造。汉字大约有五千年上下的历 史,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已是完全成熟 的文字,到现在也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示范课_语言规范与创新

示范课_语言规范与创新

示范课_语言规范与创新教学园地11-25 1303示范课语言规范与创新()语言规范与创新之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及搭配不当》教学案授课人:朱跃生授课班级:高二(20)班时间:2007年3月13日地点:高级中学阶梯教室教学要点:1、了解《考试大纲》关于“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要求。

2、初步感知“辨析并修改病句”在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3、重点辨析“语序不当”及“搭配不当”两类病句的常见类型。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考试说明》的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的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了解命题趋势“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规范和纯洁语言的需要,是高考命题的一大重点。

从多年来高考命题方式上,重要有两种:一种是单项选择题,放在第Ⅰ卷第一大题,属“辨析病句”类,占3分;一种是综合改错题,放在第Ⅱ卷“语言表达及应用”中,属“修改病句”类,一般占4—5分。

三、找语病的几种方法——“六看”1.看否定词2.看两面词3.看关联词如: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再如: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4.看介词及其短语如在那时,改革开放对于我们是很陌生的.5.看并列短语6.看数量短语如缩短了一倍 / 高达近40%以上大约六七里左右 / 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四、研习“语序不当”一般地说,主语是全句陈述的对象,指明什么人或什么事,在句子的前边;谓语是陈述主语的,点明主语做什么,怎么样,有什么性质,处在什么状态中,通常放在主语的后面;宾语是动词谓语的支配对象,常在谓语的后边;定语用在名词之前,用来修饰名词;状语用在谓语前,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谓语;补语用在谓语之后,用来补充动词或形容词。

举例:1、(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昂首阔步〕地跨入了(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

2、某高级中学高二(3)班的李鹏已经去食堂〈三趟了〉。

(一)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从离中心词最远处算起,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是:A表领属性的(表示谁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表示多少)C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怎么样) 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什么样)E名词或名词短语如:张力是一位男的优秀的有30多年教龄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错别字的五种成因

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错别字的五种成因

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错别字的五种成因测试题 2019.91,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两句叫“首联”,第三.四句两句叫“”,第五.六句两句叫“”,第七.八句两句叫“尾联”。

2,请利用相关知识,从下面八个句子中选出四个句子,组成两副合乎对联要求和特点的春联。

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桃花艳艳山河添秀色。

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1)上联下联(2)上联下联3,大地苍凉而贫瘠,宕泉河已经干涸,只剩时间和风在河床上流淌。

一段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我,越过历史上那些小脚婆姨的时代,越过阉割了的宦官的时代,走进时光早已远去,那些曾经吹过旷野的风还留在衣带上;描绘的手早已化入尘埃,从他们手底流溢出来的色彩还在;丰美的水草已成荒漠,从那一场色彩与线条的盛会:灵动的肢体,飘飞的衣带,蘸着宝石的颜色自如地流转。

在古中国的历史上,漫漫黄沙下,原来掩藏着这般自由的灵魂,这般高扬飘逸,这般酣畅淋漓,这般辉煌壮丽!当一个美丽的飞天曳着长长的衣带绕楼穿窗而过时,我们的灵魂也跟着飘飘悠悠,仿佛鱼鳝从水中一滑而过,人怎么可以把一根带子舞成这样,像一条河,像一道绵长的波浪线,像沙丘上飞舞的风,一个民族用它的灵魂在这根带子上舞过千年。

洞窟外面,风把沙丘牵动过一轮又一轮,一千多年的风一直在上面吹拂,河水跟着它在流淌。

桑叶上的阳光在上面闪烁,生命在上面歌唱,从绸带的飘飞里,我听到一股强劲的音乐。

那是生命的狂欢。

一匹迈着舞步的马。

绘画人将灵魂里的歌声流泻到马步上--大地就是琴键,马蹄踩踏在音乐上,一股泉流般的乐音从马蹄下升起,把你和马一起浸入其中。

一位美丽的女菩萨。

一千多年前的泥土,竟然塑造出这般鲜活的肉体,认人油然而生爱心。

她就像是邻居家年轻的少妇,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光辉,丰腴的手臂叫人想偷偷伸过手去摸上一摸。

瞧她那隐然含笑的样子,一幅童子嬉戏图。

语言规范与创新第四专题教案

语言规范与创新第四专题教案

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江苏李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叫做同义词。

同义词有两类,一类是不论从哪方面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表达中可以换用,如“气力”和“力气”、“演讲”和“讲演”,可称为等义词;另一类大体相同,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又有一些细微差别,如“坚决”和“坚定”、“思念”和“怀念”,所以也叫近义词。

我们一般所说的同义词就是指的这类同义词。

同义词在语言运用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表达精确严密。

如“亲热”、“亲密”、“亲切”都有“感情好,关系密切”这个意思,但又有细微差别。

用于对人的态度上说“亲热”,如“母子俩呀寸步不离,别提多亲热啦!”;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上说“亲密”,如“王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户十分亲密。

”;用于表示内心流露的诚挚的感情上说“亲切”,如“生活在海外的华侨,看到五星红旗,就像见到祖国,见到亲人一样亲切。

”⑵文句生动活泼。

如:“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此句中,“骄傲”和“自豪”是同义词的交叉运用,有强调的作用。

如果都用“骄傲”或“自豪”,语言就显得呆板、平淡了。

⑶语体风格鲜明。

请看下面三个例子:①惊悉先生不幸病逝,谨表沉痛的哀悼和亲切的慰问。

②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

③得到先生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例中的“获悉”和“得到”、“逝世”和“去世”、“噩耗”和“消息”是同义词,两相比较,前者是书面语,显得庄重、严肃,后者是口语,显得通俗、亲切。

⑷可使语气委婉。

为了某种表达目的、效果,从而适应交际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色彩的同义词,表达一种委婉的语气。

如把“落后”说成“后进”,把“顽固”说成“固执”等。

⑸可使语势增强。

如: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最后说说同义词的辨析。

同义词多是为了准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精密地表达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者为了适应各种语体风格的需要,而不断创造出来的。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尊重并善待汉字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尊重并善待汉字

一、为什么说“汉字规范化”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标志”?【提示】所谓汉字规范化,指的是汉字的应用要符合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而规定的各项标准。

1.汉字,中华民族文化的旗帜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然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

汉字的形成,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

汉字的演变和传承,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通过汉字,可以窥探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东方文明。

2.规范化的汉字,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汉字,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文化修养、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之一。

汉字的使用,绝不能仅仅视为个人的行为,它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我们民族整体素质的标志,是国家主权行为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尊严的象征。

3.规范化的汉字,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展现汉字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促进多民族统一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纽带和凝聚作用。

二、汉字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改变汉字使用不规范现象的最重要的途径是什么?【提示】原因:①政策观念淡薄,认为写错别字不违法;②虚荣心理驱使,经济利益影响忽略汉字所代表的民族意识;③传媒误导,传媒的失范现象对社会整体的辐射效应加剧了社会整体用字的不规范。

途径:改变人的主观思想,形成规范使用汉字的思想意识;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异体字,不生造字。

三、试简述汉字的发展历史。

【提示】甲骨文(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商代)→金文(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周代)→篆文(大篆、小篆〈秦〉)→隶书(分秦隶和汉隶)→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草书,行书(始于汉),宋体。

四、汉字是谁发明的?造字法有哪几种?【提示】在《韩非子》、《说文解字·序》(许慎)、《论衡》(王充)中,都认为仓颉创造了汉字。

但在《荀子·解薮》中认为,文字是众人发明的。

造字法有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1.象形:就是画出所要表达的物体,字形仿照物体的形状。

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禾、舟”等字;有的像事物的部分特征,如“牛”字像牛角上弯,“羊”字像羊角下弯;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的附带部分,如“车”字上面的装饰。

2018高中语文4千锤百炼铸新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

2018高中语文4千锤百炼铸新词教师用书苏教版选修《语言规范与创新》

千锤百炼铸新词一、汉语词语选用的审美追求有何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提示】汉民族语言的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造成或强化了汉民族共同语的众多特点。

1.在语音层面上的特点汉语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音层面上形成了四个音节、两个音步的特点。

原因有二:①汉语词语以双音节为主要特征,双音节归并为一个音步已深深积淀于汉民族的社会心理。

②四音节词语归并为两个音步,念起来顺口、节奏感强,显得对称、均衡,与人们世代传承的美学评价相符合。

2.在语汇层面上的特点汉语言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汇层面上形成了四字格的特点。

3.在词汇层面上的特点汉语言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词汇层面上形成了反义词以音节对等为常态的特点。

①因为反义词在语言实践中经常被用于排偶句中,也经常用来对举或对比。

②汉语反义词在结构方式上以构词方式一致为常态。

③汉语反义词在语体色彩上以语体色彩一致为常规。

4.在语法层面上的特点汉语言运用对称、均衡的审美追求使得汉语在语法层面上形成了构成成分以语法结构、功能的对应为常规的特点。

现代汉语并列结构的构成成分往往呈线性排列状态,以结构、功能相同为美。

这是因为结构相同,功能一致,能给人以对称、均衡的美感,而且几个相同因素的重复对称能表现出较强的节奏,体现出和谐的韵律美。

二、常见的运用词语时“炼意”的方法有哪些?【提示】 1.用具体表现抽象。

选用意思比较具体、容易引人联想的词语代替意义比较抽象的词语。

如:梅花:坚忍;无畏。

小草:渺小;平凡。

2.用动态表现静态。

为了使表达生动活泼,富有动态的意味,可以用与之有关的动态意义的词语表现事物的静态,使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如:初夏季节,遍地的油菜披.着金黄色的袍子。

3.以简驭繁。

用最准确、最典型的词语,深刻而突出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如:他(孔乙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4.有弦外之音。

用词具有弦外之音就能留给读者无穷意味,具有言短意长、言尽意不尽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作品的词汇规范化》课文阅读文艺作品的词汇规范化词汇必须规范化,这一点毫无异议。

然而如何规范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老大难问题。

分歧最大的恐怕要算语言学者和文艺学者的认识。

同一种语言现象,甲说是规范的,其言凿凿,乙说是不规范的,其理井然。

究其原因,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切入角度的问题,是由研究者对词汇规范的性质、范围、标准与前提的不同认识决定的。

所以,本文主要从动态、语用的角度讨论文艺语体中词汇的规范化。

1、文艺语体词汇规范的性质所谓词汇规范化,就是按照词汇内部的发展规律进行人为调节,引导词汇朝着更完美、更精确、更丰富的方向发展。

而文艺语体词汇规范化指的是文艺作品中的词汇的规范,它是以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为基础的,但二者不能划上等号。

文艺语体是现代汉语适应艺术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功能变体,其词汇规范化必然要遵循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的一般原则,有关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的规定和标准,文艺语体理所当然应该遵守和执行;并且合乎规范的词汇,为写作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物质基础和丰富的语言资源。

一般来说,词汇总是以规范的形式为文艺语体服务的,人们总是利用合乎规范的词语去完成文艺语体的表达任务的。

所以,文艺语体的词汇规范化不能脱离或违反现代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不会取得成绩,甚至会适得其反。

文艺语体的词汇规范化应首先认真研究现代汉语的词汇发展规律,确定现代汉语词汇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

这是搞好文艺语体词汇的规范化的前提。

另外,文艺语体词汇的规范又有自己的独特的规范场。

它不同于公文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等实用语体,因而文艺语体在对词汇的选择和运用上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文艺语体在完成其基本的交际功能之外,还具有传达审美信息的美感功能,既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全民性等社会属性,又具有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丰富性、创新性等艺术特性,而且文艺语体与其他各种语体特别是口头语体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语体系统,因此它选用的词汇特别丰富广泛,比其他实用语体更加灵活多变,更加富有创新精神。

文艺语体在词语选用上的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文艺语体的词汇规范化采取更加认真谨慎的态度。

要认真研究汉语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文艺语体中的具体表现,并根据现代汉语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慎重地确定文艺语体语法规范的范围和标准,对文艺语体中种种复杂的词汇现象作深入、具体的探讨,做出恰当的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完成文艺语体词汇规范化的任务。

2、词汇的发展和规范词汇的规范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判断词汇运用中正确或错误的标准。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现有的语法规范必然会被一些新的东西所突破,并逐渐形成新的词汇规范。

因此,词汇的发展和词汇的规范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对文学语言中新出现的词汇现象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分清哪些是健康的、积极的、有益的,哪些是不健康的、消极的、有害的,对前者予以肯定、推广,对后者予以否定、批评,而且还要承认,有些是处于中间状态,一时难以分清,需要继续观察研究,不可贸然予以肯定或否定。

3、文艺语体词汇规范的原则关于词汇规范化的原则,较有影响的提法是必要性原则、普遍性原则、明确性原则,但在语言实践中,其指导意义却微乎其微。

如:有人认为普通话中有和英语“taxi”相对应的“出租车”,根本没有必要再音译为“的士”,甚至有人认为使用“的士”就是损害汉语的纯洁和尊严,但目前看来“的士”已逐渐汉化,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般词,并衍生出许多新词,如“面的”、“轿的”、“打的”、“的哥”、“的姐”等。

再如一些字母词“CD”、“CT”、“MTV”、中外杂交的“卡拉OK”、“BP机”、“AA制”等,虽不大符合某些原则,却也频繁地出现于大众媒体中。

自从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兴起以来,随着语言工作者对词汇研究地不断深入,规范观也在不断变化,规范逐渐出现静态本位和动态本位之分,由规则本位向语用本位转化,由追认观趋于预测观。

从语用、动态的角度来看,上面的“三性”原则较多适用于静态规范。

而本文所要讨论的文艺语体的词汇规范应是动态规范,应强调语用本位。

即要考虑涉及词汇使用的全方位全过程,强调随机性,要求灵活地变通规则,用于偏离的语言描写。

在文艺语体中,我们常会发现这种语言现象:如果用静态规范观来看,是不规范的;但若用动态观来看,结论却是相反的。

比如,冯骥才的小说《神鞭》,写一个完全不懂西洋裸体艺术的中国人见到维纳斯塑像时,使用了一个自创的译名“为那死”。

从静态规范角度来看,“为那死”是偏离规范的,因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已有了规范译名,当然不能再自造一个;而在这篇小说中,“为那死”这个词却十分符合小说人物的身份和学识,有着特殊的表达效果,这又是合法的。

再如:老人家送客送到窑背背,女子正赶回藏在山峁峁,瞧见爹娘在,想下去说句话,又怕老人嫌,呆在那里,灰不沓沓。

贾平凹《黄土高原》此例中的“窑背背”“山峁峁”,绝对不属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成员,但在整篇小说中,这两个词可以说突出地表现了陕北的民俗风情和语言的地方色彩,在这种语境下却是得体的、规范的。

因此,文艺语体的词汇规范绝对不能套用“三性”原则,不能以是否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成员,或是否已被吸收为标准,而应采取较为宽松的动态的标准。

一般来说,除了绝对的“不成词”现象外,只要达到了交际目的,比较得体,很难用别的词语来替换,这就是合乎规范的了,就能满足文艺语体的要求。

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得体性原则。

也就是说,在文艺语体中,只要有特殊的表达作用,对表达效果有益处,交际的双方能够接受,并且认为是可以存在的,那么这个词语就是规范的。

如今,改革大潮使社会呈现多元趋势,致使词语也开始多元化。

外来词语、港台词语、复活的旧词以及新词语形成一股巨澜涌向普通话语系,对原有的语言规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如“空嫂”、“大姐大”、“另类”、“皮草”、“物业”等等。

目前,学术界对它们是否规范还存有争议。

但根据得体性原则,文艺语体中的这类词只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能为交际对方认可,有益于表达,就是规范的。

如:太多的教师仍然不能领到应得的薪水,太多的“义举”流于形式,太多的救济演变成为伪善的施舍和做秀。

《南方周末》1999年5月7日“做秀”中的“秀”是英文“show”的音译词,“做秀”其实就是“表演、给人看”的意思。

这个词是由台湾流传过来,在南方的媒体中时常出现,一般人是能够接受的。

特别是上例中的“做秀”又出现于南方的一家娱乐性较强的报刊中,所以,它在这儿应是规范的。

另外,某些词语在其出现的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时很难判断,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

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看作词语的亚规范状态。

其实,不管是文艺语体还是其他语体中,词汇都有大量的亚规范状态、过渡状态、中介现象,它们并没有明显地阻碍交际。

对这类词语,我们没有必要作硬性规定,因为语言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词语的生灭消长,使用频率主要取决于自我调节,过多的干预反而会把事情搞糟。

我们也承认,得体性原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原则,并且运用词语怎样才恰到好处,这个分寸是不大容易掌握的。

但是,宽泛、不易掌握并不等于毫无分寸可言。

只要我们严格结合具体的语境,认真研究考察、体会,这个原则还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4、文艺语体词汇规范的两个具体问题根据得体性原则和文艺语体词汇的实际,下面就方言词、自造词的有关规范问题提一些看法。

(1)方言词的规范选用方言词可以说是文艺语体地域风格形成的重要手段,文艺语体适当使用方言词,可以增添乡土气息和真实感。

著名作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方言土语的成分不是绝对不用,只是限制在特定的情况下使用。

譬如作品里某个人物的对话,要是用了某地区的方言土语,确定可以增加描写和表现的效果,这就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不妨使用。

又如作家觉得方言土语的某一个成分的表现力特别强,普通话里简直没有跟它相当的,因此愿意推荐它,让它转成普通话的成分,这是个特定的情况,这时候就不妨使用。

①文艺语体中不乏成功使用方言的例子,如说“老北风在辽河当过胡子头”(马如《北国风云录》);形容崔二爷“一颗脑袋像个山药蛋”(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人都叫伊豆腐西施”(鲁迅《故乡》)中的“胡子头”、“山药蛋”、“伊”等方言词在文艺语体中都是用来描写人物、刻画形象,加强了感情色彩和风格色彩,有利于表现地域风格,使人联想到东北辽西、西北陕西、江南浙江一带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气氛。

尽管如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文艺语体中的确存在着滥用方言词的现象。

如:我烧点鱼给你们吃,红烧肉,交关新鲜。

(交关,江浙方言,非常)《采风》1982年4月上海交易所算大了,可是纽约的交易所大得木老老。

(木老老,江浙方言,很,非常,许多)唐人《金陵春梦》“交关”和“木老老”这两个方言词,由于太土太俗,在语音和构词上与普通话词语都有较大的差距,并且普通话中有和它们完全相当的词语。

虽然它们在所属方言中使用的频率也很高,但非本方言区的读者是很难弄明白它们的意思的。

对待这样的方言词应严格一些,尽可能在书面语中不用。

文艺语体中选用词语还有一种情况,如:每当货郎来,他总是要喂赵怡一块“离锅糖”,是用包谷糁儿制成的,吃起来很粘。

贾平凹《故里》老大提了十板响炮,又将河南那边的一个自乐班请来,在村里大造声势,说是要在矿洞里“红场子”哩,“红场子”是这里的习俗,即轰赶阴鬼霉气。

谁家要住进新屋,或觉得旧屋不安全,就要请人来敲锣打鼓,放鞭炮,闹闹哄哄一场。

贾平凹《古堡》上面的例中的“离锅糖、红场子”虽也是比较土俗的词语,但由于作家在文中又做了一番有趣味的阐释,使非本方言区的读者了解了它的意义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了浓郁的地域色彩,这种用法符合得体性的原则,是规范的。

另外,鲁迅在《故乡》中给“忙月”、“狗杀气”作的注释,也是这方面的范例。

也就是说,在文艺语体中,为了传神达意而非用不可的较生僻的方言词应当加以适当的注解。

其次,方言词的规范要贯彻得体性的原则,还必须注意规范场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前人在古典文论和古汉语修辞学中已经提到了。

明代王骥德在《曲律》中指出:“诗与词不可以谐语方言入,而曲则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纵横出入,无之而无不可也。

②这虽不是绝对的,但不无道理。

文艺语体中,诗歌基本上不用方言,小说则可用得多一些,电影、话剧用得较少,而曲艺、地方戏可多用一些。

同一小说,叙述语言尽量少用,人物对话可多用。

作家的创作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沈从文的小说用湘西方言表现独特的个人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自然生动,别具情趣。

但由于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基本上是湘西方言,有些地方显得过于土俗,读来有不顺畅之感。

(2)自造词的规范所谓自造词,即作家在作品中临时创造的词语。

作家为了表现纷繁多彩的社会生活、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复杂丰富微妙深刻的思想感情,往往会使用一些自造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