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领导监督
如何加强对一位领导的监督
如何加强对一位领导的监督概述:领导监督是确保一位领导者行使权力时遵守规范和道德标准的重要机制。
本文档将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对一位领导的监督,以确保他们的行为合法、公正和透明。
1. 充实监督机构:- 创建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审查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
- 保证监督机构的成员是独立、公正和有专业素养的人士。
2. 加强透明度:- 要求领导者公开其决策过程和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 要求领导者公开其资产和财务状况,以防止腐败行为。
3. 建立有效的举报机制:- 建立匿名举报渠道,确保人们能够安全地举报领导者的违规行为。
- 设置专门的举报处理机构,负责处理举报并采取适当行动。
4. 提供职业道德培训:- 为领导者提供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加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和专业素养。
- 强调公正、诚信和廉政的重要性,以建立良好的领导者行为模式。
5. 加强媒体监督:- 鼓励媒体扮演独立监督的角色,揭露领导者的不当行为。
- 建立媒体合作机制,使媒体能够自由地报道领导者的活动和决策。
6. 加强公众参与:-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让民众能够参与到领导者的监督中来。
- 发起公众投票或调查,以了解人们对领导者行为的看法和评价。
7. 宣传监督的重要性:-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让人们意识到对领导者监督的必要性。
- 鼓励大众参与监督机制,并宣传取得的成果和改进。
结论: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我们可以加强对一位领导的监督,确保他们的行为合法、公正和透明。
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定、公正和可信赖的领导体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基础。
部门工作闭环管理制度
部门工作闭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部门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制定本闭环管理制度。
第二章工作闭环管理流程1. 工作计划制定每个工作周期开始前,各部门主管应根据部门工作重点和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任务、执行人员、执行时间等内容,并提交给部门领导审核确认。
2. 工作任务分解部门领导在审核工作计划后,将工作任务分解给具体执行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并对执行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3. 工作执行执行人员按照任务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4. 工作审核工作完成后,执行人员应将工作成果提交给主管进行审核,主管对工作成果进行审查,确认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5. 工作总结主管审核工作成果后,执行人员应进行工作总结,总结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为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参考。
6. 工作反馈主管将工作总结结果和改进意见反馈给执行人员,指导执行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章工作闭环管理制度执行1. 制度推行部门领导应将工作闭环管理制度推行到每个工作环节,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制度规定,确保制度执行有效。
2. 制度培训部门领导应对员工进行闭环管理制度培训,帮助员工了解制度要求,培养员工执行工作闭环管理制度的意识和能力。
3. 制度监督部门领导应对闭环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制度执行顺畅。
4. 制度评估部门领导应定期对闭环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总结制度执行效果,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内容,确保制度持续有效。
第四章工作闭环管理制度贯彻1. 工作制度宣传部门领导应通过会议、通知、培训等形式,向员工宣传工作闭环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强化员工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2. 工作制度落实部门领导应要求每位员工严格执行工作闭环管理制度,不得私自调整工作流程,保障工作闭环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部门领导监督指导方案
部门领导监督指导方案一、背景为了促进部门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为了整个组织的成功,必须实施领导监督和指导计划。
这个计划旨在提供给部门领导一些有用的指导方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工作。
通过监督和指导,部门领导可以更加有效地领导团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这个方案提供了一些必要的工具方法,帮助部门领导发挥最大的效果。
二、制定监督指导方案的目的通过监督指导方案的制定,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监督和指导,提高部门内员工的工作效率。
2.为部门领导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团队。
3.促进部门的发展,帮助整个组织实现最终的目标。
三、监督指导方案的基本原则实施这个监督指导方案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着重于结果。
监督指导应该关注的是最终结果,而不是过程。
这样可以确保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鼓励员工自己找解决方案。
领导应该帮助员工找到正确的方向,但是要鼓励员工采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3.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应该得到认真倾听。
领导应该学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做出合理的调整。
四、监督指导的具体内容1.目标设定领导应该明确部门的目标,并把它们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和行动计划。
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应该设计评价标准,以便在工作完成后评估整个过程。
2.员工评估领导应该对员工进行评估。
评估应该以个人能力和贡献为基础。
评估的结果应该作为领导制定培训计划和激励计划的依据。
3.培训计划领导应该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知识制定培训计划。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4.激励计划领导应该制定激励计划,以鼓励员工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激励计划可以采用奖励和提高薪酬的形式。
5.监督和反馈领导应该监督员工的工作,提供反馈。
通过监督和反馈,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工作质量。
五、监督指导的具体实施1.在工作中,领导应该不断地向员工传达目标和期望。
这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领导带班管理制度
领导带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领导带班管理水平,发挥领导作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领导带班的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
第三条领导带班是指领导在工作时间内带领团队进行工作,包括指挥、调度、监督、协调等工作。
第四条领导带班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财力,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第五条领导带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维护国家和单位的利益。
第六条领导带班应当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命令,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第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领导带班管理制度,明确领导带班的职责、权利和工作要求。
第八条领导带班应当注重个人素质和领导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第二章领导带班的职责第九条领导带班的主要职责是带领团队完成工作任务,确保工作质量和进度。
第十条领导带班应当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分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
第十一条领导带班应当指导下属进行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第十二条领导带班应当加强对下属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
第十三条领导带班应当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问题,听取上级的指导和要求。
第十四条领导带班应当做好工作记录和档案,保留好相关资料,为工作检查和评估提供依据。
第三章领导带班的权利第十五条领导带班有权利制定工作安排和行动计划,指挥下属进行工作。
第十六条领导带班有权利调配人员和资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第十七条领导带班有权利对下属进行管理和监督,要求下属服从指挥和执行工作任务。
第十八条领导带班有权利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要求上级支持和配合。
第十九条领导带班有权利参与决策和制定相关政策,为团队的利益发声和维护。
第四章领导带班的工作要求第二十条领导带班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得迟到、早退和旷工。
第二十一条领导带班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做到思想饱满、精力充沛。
第二十二条领导带班应当尊重下属的人格和权利,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
工程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工程安全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程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机构,负责研究制定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政策和措施,对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协调和监督。
第三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制定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并加强督促检查,防患于未然,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
第四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由企业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组成,每位成员应当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生产。
第二章工程安全领导小组职责第五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研究、制定和落实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针、政策和措施。
(二)负责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并进行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的监督和检查。
(三)加强对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
(四)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
(五)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参与事故调查,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六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应当根据企业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项安全管理职责,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第三章工程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第七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普通成员,具体职责如下:(一)主任:负责工程安全领导小组的工作组织和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
(二)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参与各项决策。
(三)普通成员:参与组织、协调和开展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八条工程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应当履行如下职责:(一)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自身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线索收集管理制度
线索收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线索收集管理工作,提高线索处理效率和质量,促进依法执纪,有效打击腐败现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线索的来源和分类一、线索来源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工作人员发现、巡察发现等各种渠道。
二、线索分类根据线索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将线索分为重要线索和一般线索两类。
重要线索是指具有重大影响、涉及领导干部、涉及公共利益或可能引发重大舆论影响的线索;一般线索是指其他未达到重要线索标准的线索。
第三章线索收集和登记一、线索收集1. 工作人员在接到线索后,应当立即核实线索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实地调查、询问证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核实。
2. 核实后的线索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包括线索的来源、内容、核实情况、处理意见等。
二、线索登记1. 所有线索都应当在系统里进行登记,并生成唯一的线索编号,确保线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登记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或篡改线索信息。
第四章线索处理流程一、线索报送1. 重要线索应当由工作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领导审核,由领导决定是否立案。
2. 一般线索可以由工作人员自行处理,也可以交由领导审核决定是否立案。
二、线索调查1. 立案后,应当尽快启动调查工作,收集证据、调查证人、查明事实,依法依纪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2. 调查结果应当及时报送领导,并按照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三、线索反馈1. 调查结束后,应当将调查结果反馈给举报人或线索提供人,告知处理结果。
2. 对于重要线索的处理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布,做到公开透明。
第五章线索管理一、线索保密1. 对于重要线索,应当加密处理,限制查阅的人员范围,确保线索的安全性。
2. 工作人员不得泄露线索内容,不得利用线索谋取私利。
二、线索整理1. 对于已经处理完毕的线索,应当及时整理归档,确保线索的存档完整性和易查性。
2. 对于未处理完毕的线索,应当定期跟踪处理进度,催促工作人员尽快处理。
第六章线索监督一、领导监督1. 部门领导应当对线索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线索的及时处理和不让漏网之鱼。
第七章 领导职能
管 确定 目标 进程
理
领 导 指明方向、给出战略 · 展现未来的远景与目标 · 指出达到远景与目标的战略
开发实现 目标所需 的人力和 网络结构
编制计划与预算 · 为达成目标,制订出详细的步 骤和计划进度 · 为达到预期目标,进行资源分 配 组织和配备人员 · 组建所需组织结构及配备人员 · 规定权责关系 · 制订具体政策和规程指导行动 · 建立系统和方法监督完工状况。
关于特性理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特性理论认为领 导者所具有的特性是天生的,由遗传决定;另一种是现代特性 理论,认为领导者的特性和品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可以通 过教育训练培养的。
吉赛利的特性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埃得温· 吉赛利于20世纪60年代的领导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下列 因素:
(一)领导者的能力: 管理能力、智力、独创性 (二)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其中包括: 果断性、自信心、指挥能力、成熟程度、男人气质---女人气质、 与劳动阶级的密切关系。 (三)领导者激励方面的特性,其中包括: 职业成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权力的需要、金钱报酬的 需要、安全的需要。
即: 在组织决策方面起指向和决断作用 在组织体系中起纽带及核心作用 在组织行为方面发挥激励和协调作用
四、领导权力的构成与正当运用
(一) 什么是权力,它有哪些类型?
所谓权力指的是一个人借以影响另一个人的能力。
根据权力来源的基础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权力划 分为五种类型: (1)合法权力 (2)奖赏权力 (3)强制权力(也称惩罚或处罚权) (4)专家权力(也称专长权) (5)感召权力(也称个人影响权) 以上这五种权力又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制度权, 又称行政性权力;一类是与领导者个人有关的权力。
●权力;
《领导科学与艺术》答案
《领导科学与艺术》复习提纲第一章领导概述(P6)1.领导的概念和理解答:领导是指在社会组织中,领导者通过影响其属下行为已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包含着一些几个方面的内容:1.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
2.领导的本质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一种影响过程。
3.领导必然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组织中,单个的人不可能形领导。
4.领导是一种人的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
5.领导的方法是多样的,既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的技术。
(P12)2.领导科学产生的时间:领导科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领导科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p7)3.领导的本质: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服务性是领导活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
领导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同其他社会活动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征,主要有:权威性、服务性、综合性、超前性和战略性、超脱性与全局性等。
(P3-P10)4.领导的社会属性:领导的属性就是领导和他事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领导的社会属性是指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应由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这种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属性就是领导的社会属性。
5.领导基本职能的含义和内容:领导职能是指管理者通过行使所拥有的权力,引导、影响和激励组织成员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领导职能可具体分解为规划、指导、协调和监督等基本职能。
(一)规划,是社会主义国家一项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职能,它指国家经济行政机关根据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二)指导,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国民经济的一项基本职能,系指国家经济行政部门对国民经济各局部运动施以目标、原则和方针上的指导,使其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总目标的要求,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灵活运行的一种管理职能。
(三)协调,系指政府行政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调整各地区、部门、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以求得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协调地向前发展。
(四)监督,系指经济行政机构依照国家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该战略而确立的各项方针、政策、计划,对全国各地区、各经济部门、各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以预防和消除它们经济行为中的失误和偏差,保证国民经济的各项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运管局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本办法根据《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行政监察法》等法规制度,结合本局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原则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应坚持从严治党、依法监督、分级负责、违纪必究的原则。
第三条领导干部的职责领导干部必须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认真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及___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同时,领导干部应坚持执法为民的运管工作宗旨,依法行政,从严带队,勤政廉政,自觉接受监督。
第四条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局党委负责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工作,纪检监察部门依纪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第五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局各级领导干部。
第二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第六条责任分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应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
第七条全面领导责任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具体包括:一)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贯穿于运管工作大局之中,贯穿于运管政策法规制定、运管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之中,与运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内控机制,强化权力的监督,保证责任落实,有效防范风险。
三)把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上级党委重要工作安排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重要内容。
四)每年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予以通报。
五)每年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党委每半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六)各级领导班子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分管领导与分管部门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七)成立由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纪检组组长和其他有关成员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
对领导监督及其方式的理解
对领导监督及其方式的理解领导监督是指领导者对下属或下级组织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在组织中,领导者通常负责制定工作目标和指导方针,并对下属的工作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
领导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任务按时完成,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领导监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施。
首先,领导者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指标来监督工作。
这些目标和指标可以用于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并且可以提供一种客观的衡量标准。
此外,领导者还可以通过定期的进展报告和工作会议来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并对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讨论和解决。
另外,领导监督还可以通过定期的个别会议和团队会议来进行。
个别会议可以用于跟踪个人工作进展,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团队会议可以用于促进团队协作和沟通,分享信息和经验,并解决团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领导监督中,领导者还应该具备一些关键的技能和特质。
首先,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地传达工作目标和期望,并能够倾听和理解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领导者应该具备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能够迅速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最后,领导者应该具备合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下属和团队紧密合作,共同实现组织的目标。
总而言之,领导监督是一种对下属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方式,旨在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任务的完成。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定期的进展报告和会议,以及与下属和团队的有效沟通和合作,领导者可以实施有效的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第七章 领导监督
第七章领导监督第一节领导监督的含义、分类一、领导监督的含义与特点领导过程中的监督,就是指领导者通过一定的领导组织和领导手段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者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与督促,以保证领导职能的正确贯彻执行,最终实现领导目标的一种职能活动。
一般来说,领导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二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即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领导监督有下列几个特点:(一)领导监督在本质上多方位的制约性和强制性领导监督的特殊功能,就是对其他领导职能具有制约作用。
它既表现在制约着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又表现在制约着上级组织、上级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同时,也表现在制约着下级组织和被领导者的执行行为。
领导监督能够顺利进行,是以强制性为前提的,没有强制,则无法开展监督。
(二)领导监督的双向性和监督主客体的相对性其一,监督既包括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这时领导者就表现为监督的主体,被领导者表现为监督的客体;同时又包括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这时被领导者表现为监督的主体,领导者表现为监督的客体。
其二,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监督的主体的领导者,同时又是领导监督的客体。
(三)实施领导监督的社会性和群众性领导监督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都具有社会性。
也就是说,领导的活动是处于社会之中的,在一定程度上要接受社会评价与监督控制,其领导效能最终还要接受社会的考验。
监督领导行为是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有效领导和规范领导行为的保证。
(四)领导监督过程的公开性和监督结果的评价性在领导活动中实行公开监督,是领导目标有效实现的要求。
一方面,只有公开,各级领导者方可真正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受到自下而上的广泛而有效的监督,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领导监督的群众性。
另一方面,监督的结果必须起到对领导者及其行为的评价作用。
监督要在最后真正起作用,这就是领导监督的评价性体现。
领导和监督
领导和监督领导与监督是组织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词,它们在不同的层次和角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领导者负责指导团队前进,激发成员的潜力,实现组织的目标;而监督者则负责监督团队的行为,确保其符合组织的规定和标准。
首先来谈谈领导。
在组织中,领导起到了引领方向的作用。
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领导者应该有明确的愿景和目标。
只有拥有清晰的方向,领导者才能够带领团队往正确的方向努力。
其次,领导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沟通是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建立联系和理解的桥梁,领导者应该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来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领导者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
一个好的领导者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并能够带领团队将决策转化为行动。
领导者的责任不仅是引领方向,他们还应该扮演着团队成员的导师和榜样的角色。
领导者应该关心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领导者还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激励团队成员。
一个好的领导者是要以身作则的,他们应该始终保持正直、诚实和道德的行为,这样才能够赢得团队成员的尊敬和信任。
此外,领导者还应该注重团队文化的建设,通过塑造一个积极向上、务实创新的工作氛围来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然而,一个组织中光有领导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监督的作用。
监督者的角色是确保团队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规定和标准。
一个好的监督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监督者应该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
只有具备这些特点,监督者才能够从细节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监督者应该具备公正和客观的判断能力。
监督者应该能够客观地评估团队成员的表现,并根据事实来做出判断和决策。
此外,监督者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监督者应该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并能够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监督者的责任是确保团队的行为符合组织的规定和标准。
领导监督的理解
领导监督的理解
领导监督是指在组织中,上级领导对下属员工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领导监督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领导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领导监督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领导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领导监督可以确保员工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操作,避免违规操作,保障公司利益。
领导监督还可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和知识水平,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监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领导需要尊重员工的权益,不能滥用权力,侵犯员工的合法权益。
2. 领导需要及时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领导需要注重沟通,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 领导需要根据员工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领导监督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可以帮助领导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领导需要尊重员工的权益,注重沟通,根据员工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
领导监督管理制度
领导监督管理制度一、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目的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领导的行为,强化领导的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提高领导层的管理水平,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组织环境。
通过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权力滥用、腐败现象的发生,保障组织内部运作的公正、透明和有序。
二、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内容1. 领导职责明确:明确领导层的职责范围、职责分工和职责要求,确保领导履行职责的规范和有效性。
2. 领导选拔制度:建立领导选拔机制,确保领导层的人选能力胜任,选拔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3. 领导考核制度:建立领导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领导履职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领导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领导采取相应措施。
4. 领导监督机制:建立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对领导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领导履行职责的正当性和合规性。
5. 领导培训机制:建立领导培训机制,提升领导的管理知识和能力,提高领导层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6. 领导问责机制:建立领导问责机制,对领导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确保领导履行职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三、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1. 加强组织内部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让组织成员了解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监督观念。
2. 规范制度执行:建立健全的工作程序和流程,确保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和执行,减少制度漏洞和风险。
3. 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领导履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 加强对领导的培训和管理:加强对领导的培训和管理,提升领导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确保领导履行职责的有效性。
5. 鼓励和奖励:对表现突出、履职优秀的领导给予奖励和激励,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六、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评估和改进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领导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持续改进和完善制度,确保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领导监督管理制度是组织内部不可或缺的重要制度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管理效能和稳定性。
领导监督研究 PPT
二、领导监督的方法 1、统计分析监督法 2、专题问题监督法 3、现场监督法 4、民主监督法 三、领导监督的程序 1、制定监督计划 2、实施监督检查 3、采取措施纠偏 4、总结经验教训
第三节 强化领导监督机制的建设 一、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1、权力和资源具有被滥用的可能性 2、领导者的情况呈现复杂性 3、领导者的认识存在局限性 二、监督制度体系的建设 1、政党监督体系 2、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体系 3、行政权力监督体系 4、司法监督体系
第七讲 领导监督:领导行为的 合理规范
第一节 领导监督的含义与分类 一、领导监督的含义与特点(P208-210) 1、什么是领导监督? 领导监督就是指通过一定的领导组织和领导 手段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者与组织、 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督促,以保证 领导职能的正确贯彻执行。 2、领导监督的基本特点 (1)强制性 (2)双向性
(3)社会性 (4)公开性 二、领导监督的分类 1、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2、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3、政党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4、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5、经济监督、政治监督和文化监督 第二节 领导监督的原则、方法与程序
一、领导监督的原则 1、党性原则 2、依法监督原则 3、准确监督原则 4、平等监督原则 5、层级监督原则 6、公开监督原则 7、监督的时效原则 8、自我监督的原则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必须对领导进行监督? 2、领导监督具强对“一把手”的监督?
5、社会监督体系 三、我国现行领导监督机制的问题与改革 1、我国现行领导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1)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 (2)监督法规不完善 (3)监督体制不健全 2、加强领导监督机制的改革措施 (1)完善领导监督的主体系统,保证监督机构 的相对独立性 (2)强化监督主体的权力
领导指导监督工作方案
领导指导监督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领导指导监督工作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一环,其核心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内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并且进一步提高整体组织的效益。
在这个阶段里,领导的任务主要是监督和管理组织内的所有成员,从而确保组织实现最大的价值创造。
二、目标与任务为达到领导指导监督工作的目标,主要的任务包括以下几点:1. 制定工作计划对于一个领导而言,首先要做的是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这个计划需要要考虑实际的工作情况,对于日常工作的流程、执行步骤、时间安排等方面都要进行详细的规划,以确保平稳有效的工作运营。
2. 设立工作流程在制定工作计划的基础之上,要进一步设立领导指导监督工作的详细流程,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
这个流程需要要统筹整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并确保各个业务环节之间的顺畅衔接。
3. 管理人员和员工在领导指导监督工作过程中,领导需要对各个级别的人员和员工进行全面的管理。
对于热情努力工作的员工应给予奖励,而对于偷懒带德坏事的人员应予惩罚,这可以从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两个方面入手。
4. 规范工作制度规范工作制度是领导指导监督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
制定明确、合理的工作规章制度,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员工因为违反管理规定而发生的不必要纠纷,并且进一步规范了组织运营各个方面中的行为准则。
5.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对于一个大型的组织机构而言,交流信息的速度和准确率都是最关键的。
建立完善的信息追踪和管理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团队内部的工作效率和交流准确性,从而使组织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运营效益。
三、领导指导监督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了使领导在指导监督工作过程中做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沟通交流组织内部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问题的处理和提供意见建议都需要及时沟通交流,这可以帮助组织更快更准确的做出决定和行动。
2. 充分授权领导需要对下属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授权,不仅可以减轻领导工作压力,也可以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意。
第七章领导者和追随者解读
5、有效追随者 特点 1)既是批判的独立思考者,又能积极参与到组织活 动中。 2)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他人。 3)不规避风险和冲突,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也能坚定 自己的立场。 4)敢于创新和承担风险。
“每桶4美元”的故事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有一位小职员叫阿 基波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 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 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 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 “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 “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 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波特共进晚餐。后 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波特成了第二任董 事长。
7.4.2 帮助领导者进步
通过观看视频3,回答什么样的追随者才能获得领导的欣赏? 1、向领导者献计献策——结果:领导者进步 2、追随者遇到问题时,向领导者寻求建议——结果:追随 者进步 3、追随者要对领导者有益的行为表示赞扬和感谢
7.4.3 与领导者建立关系
阅读P177领导进行时的案例,回答: 沃尔什采取了哪些有效方式与独裁上司建立了良好关系?
随后两天她也没接到对方回电于是想打电话问问好友但又想她也很忙能做的也做了再打搅她也不应该于是放下电话心想那位主管肯定对公司产品不感兴趣或已选择了其他公司
7.1 追随者的角色 ——追随者存在的意义
领导者为何需要追随者? 在追随者帮助下获得成功的领导者 盖茨;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
表现:愿意为他人服务,成为领导者“背后的人”
表现:敢于选择放弃和离开。三种情况:
1、组织与人事发生变动。 2、现有职位不能实现理想。 3、与领导者发生严重分歧。
一个博士的郁闷
一位博士来到沿海区求职,很多单位想聘他。而一 家私营老板心最诚,开价最高,博士很满意就去了。该 老板文化程度虽低,但十分尊重人才,对博士总是笑脸 相迎。博士很感动,决心尽心尽力为企业贡献才学。 不久后博士发现,老板虽尊敬他,但从不安排他做 实际工作,而是常带他去赴各种宴会,并不忘介绍: “这是我聘请的某名牌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博士感到 老板把他当成一件“活首饰”,和赚取虚荣的工具。 博士为了扭转局面,决定主动出击,他花费数月, 对企业全面考察研究后,呕心沥血写出一份厚厚的《企 业未来发展规划》。本以为老板看后会委以重任,但老 板对此毫无兴趣,还是整天拉着他应酬、炫耀。
领导和监督
管理方格图 (Managerial Grid)
1.1贫乏型(impoverished management): — 付出最少向心力来完成工作。 9.1 任务型(task management): — 专注于工作效率,将人的干扰减至最少。 1.9 乡村俱乐部型(country club management): — 关心员工的需求,营造舒服、亲和的组织气氛和工 作步调。 5.5 中庸型(middle of the road management): — 一方面维持适当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也关心员工的 士气和满意。 9.9 团队型(team management): — 经由协调与整合与工作有关的活动,来提升工作效 率和维持员工的高度士气,建立信赖和尊重的关系。
House四种领导行为
1. 指导型领导者(directive leader): — 让部属了解主管对他们的期望,按计画时程工作, 在工作中给多指导。 — 类似Ohio State的创制结构构面。 2. 支持型领导者(supportive leader): — 对部属友善,并展现对部属需求的关心。 — 类似Ohio State的关怀构面。 3. 参与型领导者(participative leader): — 在决策前与部属商议,并采用其建议。 4. 成就导向型领导者(achievement-oriented leader): — 设立挑战性目标,期望部属以最佳表现来达成目 标。 领导者是弹性的,情境不同所表现的领导行为也不 同。
2、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
认为依据下属的成熟度水平采取正确的领导风格会取得 领导的成功。强调对下属的重视,领导效果实际上取决于 下属的活动——是下属们接纳或拒绝领导者。
(1)下属成熟度
个体对自己的直接行为负责任的能力和意愿,包括: 工作成熟度:知识和技能的拥有程度 心理成熟度:做某事的意愿和动机 赫塞-布兰查德定义员工成熟度的四个阶段是— 第一阶段: 对执行某任务既无能力又不情愿 第二阶段: 缺乏能力,但却愿意从事必要的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有能力但却不愿意干希望他们做的工作。 第四阶段:既有能力,又愿意干让他们干的工作。
领导班子监督制度
领导班子监督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步和变革。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个组织的发展和成功与其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密不可分。
为确保领导班子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透明度,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监督制度势在必行。
二、背景领导班子监督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体系,旨在对领导班子进行制度化监督,促使其依法履职、做出科学决策、增强公信力、确保职务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促进领导班子的健康发展,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绩效。
此外,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的建立还能够有效提高组织的权威性和透明度,增强员工对组织的信任和归属感。
三、意义1. 提升领导班子的工作效率。
通过规范和监督,领导班子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执行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领导班子的公信力。
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使领导班子的行为更加透明化和规范化,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信任。
3. 推动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
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强化领导班子对组织的建设和管理,推动组织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四、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1. 监督机构的设立。
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对领导班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2. 监督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确保监督人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 监督流程的建立。
制定监督流程和事项清单,明确监督的对象、内容和方式,确保监督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4. 监督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建立定期报告制度、随机抽查制度、专项调查制度等多种监督方式,确保领导班子的行为能够得到全面和深入的监督。
5. 监督结果的处理。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当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并形成监督报告,向上级组织和相关部门汇报。
五、领导班子监督制度的实施与保障1. 加强宣传和培训。
在制度实施前,要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让领导班子充分了解和理解该制度的意义和重要性。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方案
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方案背景领导干部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但是,由于权力的集中和监督机制不完善,一些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遏制腐败现象,维护国家权威,保护人民利益,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项完善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方案,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和管理,防止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发生,维护公正、廉洁的政治环境。
原则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原则如下:1.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和制度规定,建立并执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制度。
2.改革创新:紧跟时代发展,不断改进和创新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3.教育宣传: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廉政意识、诚信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宣传,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
4.公正平等:依据事实和证据,公正、平等地监督和管理领导干部。
重点内容建立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监督制度,明确各级机关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保证领导干部监督和管理的权力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加强信息公开和集中整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事项公开,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改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集中整治和反腐倡廉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
加强考核和惩处工作加强对领导干部的考核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强化巡视、问责和追责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处罚。
审查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和选人用人情况的审查,对于出现干部使用权力干预干部选拔任用、贪污受贿等问题,依法进行追责。
结语完善领导干部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维护公正、廉洁的政治环境,需要我们坚持依法依规,开展改革创新,加强教育宣传,公正平等,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推进领导干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领导监督
第一节领导监督的含义、分类
一、领导监督的含义与特点
领导过程中的监督,就是指领导者通过一定的领导组织和领导手段实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者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与督促,以保证领导职能的正确贯彻执行,最终实现领导目标的一种职能活动。
一般来说,领导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的监督:一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即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二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即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领导监督有下列几个特点:
(一)领导监督在本质上多方位的制约性和强制性
领导监督的特殊功能,就是对其他领导职能具有制约作用。
它既表现在制约着领导活动中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又表现在制约着上级组织、上级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同时,也表现在制约着下级组织和被领导者的执行行为。
领导监督能够顺利进行,是以强制性为前提的,没有强制,则无法开展监督。
(二)领导监督的双向性和监督主客体的相对性
其一,监督既包括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监督,这时领导者就表现为监督的主体,被领导者表现为监督的客体;同时又包括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监督,这时被领导者表现为监督的主体,领导者表现为监督的客体。
其二,在领导活动中,作为领导监督的主体的领导者,同时又是领导监督的客体。
(三)实施领导监督的社会性和群众性
领导监督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都具有社会性。
也就是说,领导的活动是处于社会之中的,在一定程度上要接受社会评价与监督控制,其领导效能最终还要接受社会的考验。
监督领导行为是人民群众的一项基本的政治权利,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有效领导和规范领导行为的保证。
(四)领导监督过程的公开性和监督结果的评价性
在领导活动中实行公开监督,是领导目标有效实现的要求。
一方面,只有公开,各级领导者方可真正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受到自下而上的广泛而有效的监督,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领导监督的群众性。
另一方面,监督的结果必须起到对领导者及其行为的评价作用。
监督要在最后真正起作用,这就是领导监督的评价性体现。
二、领导监督的分类
领导监督涉及的面广、层次多,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下面几类:
(一)按被监督者的活动过程,可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二)按监督涉及的范围划分,可分为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三)按监督的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政党的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
(四)按监督的系统关系分,监督包括自我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五)按监督的专业性质分,监督包括经济监督、政治监督、文化监督等
第二节领导监督的原则、方法与程序
一、领导监督的原则
领导监督的原则,是指领导者行使监督职能的基本要求和准则,反映了领导监督的目的、性质、特点及其进程。
从当今领导活动的特点来看,领导监督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党性原则
(二)依法监督原则
(三)准确监督原则
(四)平等监督原则
(五)层级监督原则
(六)公开监督原则
(七)监督的时效原则
(八)自我监督为主的原则
二、领导监督方法
领导监督的方法很多,不同的监督目的、监督内容和监督要求,有不同的监督程序和方法。
从一般的领导活动来考虑,有思想监督的方法、组织监督的方法和制度监督的方法。
具体地说,又有下列几种具体办法来开展领导监督工作。
1.统计分析监督法
统计分析监督法是运用统计报表从数量方面对领导计划进行监督的方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全面监督方法。
2.专题问题调查法
许多监督行为都是在出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的监督,这就是事后监督或者事中监督,这种监督多数是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查行为。
这就是问题调查监督。
另一个方面,领导者除了通过统计报表掌握一般情况外,还要根据需要选择一些专题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和监督,这就要采用专题调查法。
3.现场监督法
现场监督是指领导者或主管人员通过蹲点调查或现场办公等形式,亲自到现场进行监察和督导的监督方法。
4.民主监督法
在我国,民主监督的具体做法很多,但大体不外两种类型。
一类是正规的,主要是一些社会组织、民主团体对党务、政务,对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等进行的监督。
这类监督既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又有一定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其监督程序。
另一类是非正规的,指人民群众依照其民主权利,随时、随地对整个国家事务和领导活动进行的监督。
三、领导监督的程序
监督的程序是指进行监督的工作顺序。
监督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动态过程,具有其特有的运行程序。
对领导的监督涉及广泛的社会领域。
监督主体又呈现多样性,因而监督的程序也不尽一致。
但一般说来,监督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步骤:制订监督计划、实施监督检查、采取措施纠偏和总结经验教训。
(一)制订监督计划
监督计划是对未来监督活动作出的规定和安排,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第一,根据领导决策的目标和决策方案的实施过程,确定监督的任务和标准,包括监督的范围和对象、监督的内容和标准、监督的结果和目的等等,都是要明确的。
第二,根据监督的任务确定监督的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权限范围。
第三,根据监督的任务确定监督的方式。
即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形式实现监督。
(二)实施监督检查
监督计划一经制订就要付诸实践,各监督机关、监督人员要有效地协调起来,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和证据,同时要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情报信息,特别是收集各种偏离决策目标和违法失职的情报信息,并按照所确定的监督标准,进行客观的比较、评价、确定偏差偏离,以提供纠正的客观依据。
(三)采取措施纠偏
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领导决策过程的偏差和失误,目的在于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使之避免和减少损失。
这是监督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监督机构的主要任务。
(四)总结经验教训
对领导进行监督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要搞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便为不断完善和健全监督机制提供依据和经验,有利于不断改进工作。
第三节强化领导监督机制的建设
一、建立有效领导监督机制的必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监督的必要性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权力具有被滥用的可能性
(二)掌权者的情况呈现复杂性
(三)认识存在局限性
二、监督制度体系建设
(一)监督体系
我国现行的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的监督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监督机构。
它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1.政党监督体系
包括党内自我监督和参政党的监督。
党内的监督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和广泛性。
2.国家权力机关监督体系
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是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的监督。
它是领导监督的最高形式。
3.行政权力监督体系
行政权力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它分为一般性监督和特种监督。
一般性监督,主要通过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和同级部门之间的监督。
特种监督,包括审计监督、人事监督以及卫生监督、环境监督、工商行政监督等等。
5.社会监督体系
社会监督包括群众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和舆论监督等。
群众监督是各类监督中最重要的监督之一。
三、我国现行领导监督机制的问题与改革
(一)我国现行领导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现行监督体系还只是初步形成,还很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监督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缺乏独立性
2.监督法规不完备,现行监督法规存在许多不足
3.监督体制不健全,监督功能有缺陷
(二)加强我国领导监督机制的改革措施
建立健全领导监督机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针对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领导监督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必须完善领导监督的主体系统,保证监督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2.扩大监督主体的权力,形成全方位的社会监督力量
3.健全监督制度,加强领导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4.严格限制领导者个人权力,加强民主集中的领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