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机电类6-7章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机械基础知识介绍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解释机械原理及其应用领域1.2 机械元素的识别与功能介绍常见的机械元素,如螺丝、螺母、轴承等解释每个机械元素的功能和作用1.3 机械制图基础介绍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解释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第二章:机械传动与控制2.1 机械传动概述介绍机械传动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机械传动的作用和应用领域2.2 齿轮传动介绍齿轮的类型和特点解释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计算方法2.3 液压与气压传动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解释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和控制系统第三章:机械结构与设计3.1 机械结构概述介绍机械结构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2 机械零件设计介绍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和方法解释机械零件的强度计算和选择方法3.3 机械装配设计介绍机械装配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解释机械装配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第四章:机械制造与加工4.1 机械制造概述介绍机械制造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方法4.2 机械加工方法介绍常见的机械加工方法,如铸造、锻造、切削等解释每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领域4.3 机械加工精度与质量控制介绍机械加工精度和质量的概念解释机械加工精度与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手段第五章:机械设备与维护5.1 机械设备概述介绍机械设备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5.2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介绍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解释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5.3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介绍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解释机械设备维修的方法和技术第六章:力学基础6.1 力学基本概念介绍力、质量、速度等基本力学概念解释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6.2 静力学讲解静力学的解题方法,如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介绍摩擦力、重力、支持力的概念及计算6.3 动力学解释牛顿运动定律,包括惯性、加速度、力与运动的关系探讨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转换第七章:材料力学7.1 材料力学概述介绍材料力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解释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的概念7.2 材料的力学性能讲解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性能探讨材料强度、韧性、塑性的区别与应用7.3 杆件受力分析分析轴向拉伸、压缩、弯曲的受力特点及计算方法介绍剪切、扭转的受力分析及计算第八章:机械零件8.1 轴承与轴介绍轴承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解释轴的尺寸、形状和加工方法8.2 齿轮与传动讲解齿轮的啮合、传动比、齿轮的材料与强度计算探讨蜗轮、蜗杆等其他传动机构的应用8.3 联接与紧固介绍联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解释螺纹、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的设计与选型第九章:机械系统9.1 机械系统设计概述介绍机械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解释机械系统的性能评价与优化9.2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如惯性、阻尼、弹性探讨机械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与提高方法9.3 机械系统控制介绍机械系统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解释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的选用与集成第十章:机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10.1 机械创新介绍机械创新的类型、方法及其重要性探讨机械创新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案例10.2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机械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机械领域的应用探讨绿色机械设计、制造和回收的技术与策略10.3 机械发展趋势分析现代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智能制造、精密加工等探讨新兴技术如3D打印、等在机械领域的应用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机械基础知识机械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机械原理及其应用领域重点环节2:机械元素的识别与功能常见机械元素的识别和功能机械元素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重点环节3:机械制图基础机械制图的基本概念和符号机械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重点环节4:机械传动与控制机械传动的分类和作用齿轮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重点环节5:机械结构与设计机械结构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机械零件设计、装配设计的要求和步骤重点环节6:机械制造与加工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方法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领域重点环节7:机械设备与维护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重点环节8:力学基础力、质量、速度等基本力学概念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重点环节9:材料力学材料的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的力学性能材料强度、韧性、塑性的区别与应用重点环节10:机械系统机械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机械系统动力学特性和控制方法本文针对机械基础电子教案,重点解析了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元素的识别与功能、机械制图基础、机械传动与控制、机械结构与设计、机械制造与加工、机械设备与维护、力学基础、材料力学、机械系统等十个章节的内容。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教案标题:机械基础电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电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机械基础电子的常见元件和其功能。
3. 能够运用机械基础电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电子的概念和作用。
2. 常见的机械基础电子元件及其功能,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3. 机械基础电子的电路连接方式和基本原理。
4. 机械基础电子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入机械基础电子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20分钟)2.1 介绍常见的机械基础电子元件及其功能,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对其有直观的认识。
2.2 解释机械基础电子的电路连接方式和基本原理,包括串联、并联、电流、电压等概念的讲解。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选取一到两个实际案例,如电路中的灯光控制、电机驱动等,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4. 实践操作(30分钟)4.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操纵机械基础电子元件进行电路的搭建和测试。
4.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并与理论知识进行对应。
5. 总结(10分钟)通过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机械基础电子的重点知识和应用技巧。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额外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问题解决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电子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机械基础电子元件的实物模型或图片资料。
2. 实验所需的电路搭建工具和材料。
3. 案例分析所需的实际电路图和问题描述。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等,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机械基础(少学时)(第2版)》电子教案 第6章
的夹角α)均为40°。 • 普通V带已经标准化,按横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Y、Z、A、B、C、
D、E七种型号,如图6-3所示。在相同条件下,横截面尺寸越大,传 递的功率越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带传动
• 3.V带的标记 • V带的标记由带型、基准长度和标准编号三部分组成,如
A1400GB/T13575.1—2008表示A型带、基准长度1400mm、标准编 号为GB/T13575.1—2008。
的传动。它是一种具有中间挠性件(链条)的啮合传动。如图6-9所 示,当主动链轮1回转时,依靠链条2与两链轮之间的啮合力,使从动 链轮3回转,进而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 2.链传动的类型 • 链传动的类型很多,按用途不同,链传动可分为三类,具体类型及应 用见表6-4。
下一页 返回
6.2 链传动
• 6.2.2 传动链的种类与结构
• 6.1.5 V带的安装与维护
• 1.V带的安装要求 • 选用普通V带时,要保证V带型号与基准长度的正确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6.1 带传动
• V带的张紧程度要适当。V带在轮槽中应有正确的位置,如图6-7所示 。对V带传动要定期检查并及时调整。V带传动必须安装防护罩,以 保证安全和V带的清洁。
• 6.1.3 V带带轮的结构与材料
• 1.V带带轮的结构 • V带带轮的常用结构有实心式、腹板式、孔板式和轮辐式4种,如图6-
4所示。 • 2.V带带轮的材料 • V带带轮常用的材料有铸铁、铸钢、铝合金、工程塑料等,其中灰铸
铁应用最广。V带带轮材料主要根据带速进行选择,见表6-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 当带处于水平位置时,通过旋转调整螺钉,使电动机连同带轮一起作 水平移动,使张紧力增大或减小,如图6-8(b)所示。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7个)
_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1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6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8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0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2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6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3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8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0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2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4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6。
机械基础机电类6-7章电子教案[1]
第6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一讲:6.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课题: 6.1.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6.1.2 带传动的特点教学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类型、应用2. 掌握带传动工作原理及V带标准、理解初拉力、工作拉力等概念教学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实物图片展示带传动的应用场合教学内容:6.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组成:带传动是由主动轮1、从动轮2及传动带3组成。
带是挠性件,张紧在两轮上,通过它将主动轮1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轮2。
图6-1 带传动6.1.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分类:摩擦带传动: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的。
图6-1(a)。
啮合带传动:靠带内侧的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直接啮合实现传动的,图6-1(b)摩擦带传动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可分为:1.平带传动图6-2(a),截面形状为矩形,其工作面为内表面。
常用的平带为橡胶帆布带。
平带传动多用于高速和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2.V带传动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其工作面为两侧面,图6-2(b)。
V带与平带相比,当量摩擦系数大,能传递较大的功率,且结构紧凑,在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
图6-2 摩擦带传动的类型3.多楔带传动图6-2(c),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
多楔带能传递的功率更大,且能避免多根V带长度不等而产生的传力不均的缺点。
故适用于传递功率较大且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
4.圆带传动横截面为圆形,图6-2(d)。
常用于小功率传动,如仪表、缝纫机、牙科医疗器械等。
6.1.2 带传动的特点(1)弹性带可缓冲吸振,故传动平稳,噪声小。
(2)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从而起到保护其他传动件免受损坏的作用。
(3)带传动的中心距较大,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较方便,且成本低廉。
(4)由于带与带轮之间存在弹性滑动,导致速度损失,传动比不稳定,且传动效率较低。
(5)带为非金属元件,故不宜用在酸、碱等恶劣工作环境下。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2 机械的基本参数1.3 机械的标准化与系列化1.4 机械的维修与保养第二章:机械传动2.1 传动系统的类型与特点2.2 齿轮传动2.3 皮带与链条传动2.4 液压与气压传动第三章:机械零件3.1 轴与轴承3.2 联轴器与离合器3.3 齿轮与齿轮箱3.4 弹簧与弹性元件第四章:机械结构设计4.1 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4.2 机械结构设计的方法与步骤4.3 机械强度计算4.4 机械的稳定性与刚度第五章:机械制造工艺5.1 机械加工方法与工艺过程5.2 铸造与锻造5.3 焊接与粘接5.4 机械加工质量与控制第六章:机械动力学6.1 牛顿运动定律6.2 动能与势能6.3 动力与阻力6.4 机械振动与冲击第七章:机械控制7.1 机械控制系统的类型与特点7.2 机械控制原理7.3 常用控制元件7.4 机械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实例第八章:机械自动化8.1 机械自动化的概念与发展8.2 自动化装置与系统8.3 技术与应用8.4 自动化生产线与装配第九章: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9.1 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9.2 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分析9.3 机械设备的维修方法与技术9.4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工程第十章:机械设备的安全与环境10.1 机械设备的安全技术10.2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监督10.3 机械设备的环境保护10.4 机械设备的职业健康安全第十一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1.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1.2 钢铁材料的热处理11.3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11.4 材料的选用与失效分析第十二章:非金属材料及应用12.1 塑料及其应用12.2 橡胶及其应用12.3 陶瓷与玻璃材料12.4 复合材料及其特点第十三章:机械测量与检验13.1 测量的基础知识13.2 长度、角度、形状的测量13.3 机械零件的检验与测量13.4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第十四章:机械设计方法与工具14.1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14.2 设计方法与流程14.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14.4 有限元分析(FEA)与计算流体力学(CFD)第十五章: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15.1 模块化设计与标准化元件15.2 并行工程与集成设计15.3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15.4 精密工程与微机械技术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您提供了一份全面的“机械基础电子教案”,涵盖了机械概述、机械传动、机械零件、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动力学、机械控制、机械自动化、机械设备维护与维修以及机械设备的安全与环境等多个方面。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原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原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掌握机械原理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机械原理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机械原理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1.4 教学评估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的参与度。
对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程度。
对机械原理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力学基础2.1 教学目标了解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力学中的重要定律和公式。
理解力学在机械原理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牛顿定律及其应用。
摩擦力、弹力和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物理实验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学原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4 教学评估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的参与度。
对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对力学在机械原理中应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机械运动和动力学3.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掌握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理解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速度、加速度和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牛顿第二定律和动力学的计算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图解和物理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机械运动和动力学的概念。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4 教学评估课堂讲解和实例分析的参与度。
对机械运动和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对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机械结构设计4.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掌握机械结构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理解机械结构设计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一章:机械概述1.1 机械的定义与分类1.了解机械的概念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机械的分类方法及其特点。
1.2 机械的基本参数1.熟悉机械的基本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2.学习如何计算机械的基本参数。
第二章:机械传动2.1 齿轮传动1.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掌握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2.2 带传动1.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2.学习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2.3 链传动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2.掌握链传动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三章:机械联接3.1 螺纹联接1.熟悉螺纹联接的原理及其特点。
2.学习螺纹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2 键联接1.了解键联接的工作原理。
2.掌握键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3.3 销联接1.了解销联接的应用及其特点。
2.学习销联接的设计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承与润滑4.1 轴承概述1.了解轴承的作用及其分类。
2.掌握轴承的主要参数及其计算方法。
4.2 轴承的维护与润滑1.学习轴承的维护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2.了解轴承润滑的方法及其选择。
第五章:机械精度5.1 机械加工精度1.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及其分类。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计算方法。
5.2 测量技术与方法1.熟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学习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机械基础教案(中职)第六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6.1 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了解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6.2 热处理技术1.了解热处理的概念及其目的。
2.学习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工艺参数。
第七章:金属切削加工基础7.1 金属切削原理1.了解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金属切削参数的计算方法。
7.2 常用金属切削工具1.熟悉金属切削工具的分类及其特点。
2.学习金属切削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八章: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8.1 金属切削机床概述1.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及其特点。
2.掌握金属切削机床的主要参数。
8.2 常见金属切削机床与设备1.熟悉常见金属切削机床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第二版)章电子教学设计
第1章概论第一讲: 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任务课题: 1.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1.2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1.3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其在培养高级机械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从而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 了解本学科的重要性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本课程研究对象、内容、增强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区别教学方法:利用工程案例等多种教学软件,展示本门课研究的对象、内容。
教学内容:1.1.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主要研究的对象;(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统称。
从研究机器工作原理、分析运动特点和设计机器的角度看,机器可视为若干机构的组合体。
图1-1的单缸内燃机。
图1-1 单缸内燃机2.机器的主要特征是:(1)它们都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2)各个运动实体(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够实现能量的转换,代替或减轻人类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3.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
4.构件:是指机构的基本运动单元。
它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几个零件联接而成的运动单元。
5.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小制造单元。
实例:图1-2 齿轮机构图1-3 凸轮机构图1-4 连杆机构6.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的,可以完成能量的转换或做有用功;而机构则仅仅是起着运动的传递和运动形式的转换作用。
机构的主要特征是:(1)它们都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2)各个运动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1.1.2 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机构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计算(2)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等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及设计(3)各种联接零件(如螺纹联接、键销联接等)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标准选择(4)各种传动零件(如带传动、齿轮传动等)的设计计算和参数选择(5)轴系零件(如轴、轴承等)的设计计算及轴承参数类型选择。
1.1.3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解决简单机构和零件的设计问题,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及计算方法,初步具有分析失效原因和提高改进措施的能力。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兴趣和认识1.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执行系统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作用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的认识第二章:传动系统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培养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兴趣和认识2.2 教学内容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常见的传动方式: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传动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传动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传动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传动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传动方式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方法的认识第三章:控制系统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兴趣和认识3.2 教学内容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机械控制、电子控制、计算机控制常见的控制方式: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控制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控制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控制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控制方式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认识第四章:执行系统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培养学生对执行系统的兴趣和认识4.2 教学内容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检测系统常见的执行元件:电机、气缸、传感器执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执行系统的功能和分类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执行元件引导学生思考执行系统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执行系统的功能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执行元件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执行系统的设计和应用的认识第五章:机械基础的应用实例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兴趣和认识5.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机床、机械基础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汽车、飞机机械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家电、玩具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5.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基础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的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第六章:机械零件设计基础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兴趣和认识6.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强度、刚度、可靠性、经济性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载荷、材料、尺寸、形状机械零件的计算方法:应力分析、变形分析、寿命计算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机械零件设计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6.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实际应用能力第七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铸造、焊接、切削、装配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兴趣和认识7.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设计、加工、检验、装配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铸造、焊接、切削、装配机械制造工艺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7.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选择和应用的认识第八章: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培养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兴趣和认识8.2 教学内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预防性维护、计划性维护、完整性维护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日常检查、定期维护、故障排除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手段:润滑、紧固、调整、清洁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在实际机械运行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基本原则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流程和要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设备维护与管理的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第九章:机械自动化技术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培养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认识9.2 教学内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9.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常见的机械自动化装置的掌握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能力第十章:机械创新设计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使学生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对机械创新设计的兴趣和认识10.2 教学内容机械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新颖性、实用性、可靠性机械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机械基础电子教案”这一主题展开,共包含十个章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电子教案7-3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28)第7章机械传动【课程名称】链传动、齿轮传动【教材版本】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链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传动的类型。
2.熟悉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和传动类型。
3.熟悉齿轮传动的各部分名称及主要参数和基本尺寸计算。
二.能力目标1.能比较链传动,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主要优缺点及应用场合。
2.能够应用计算公式计算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尺寸。
三.素质目标1.了解链传动的特点,熟悉常用齿轮传动的优点及基本类型。
2.熟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和尺寸计算。
四.教学要求1.能分析比较出三种传动的各自特点及应用场合。
2.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并能应用公式进行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重点】1.链传动的特点及应用。
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分类。
2.渐开线齿轮的主要参数及尺寸计算。
【难点分析】1.链传动能否得到准确传动比?与带传动相比的优势在哪里?传动比还是不能得到瞬时准确。
只有齿轮传动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
这部分内容比较难以理解。
2.为什么非要用渐开线来作齿轮齿廓曲线才能得到准确的传动比?由于书中没有叙述,只能要求学生从演示课件或教具中演示中得到宏观的答案,以后再参考大学教材。
【教学方法】教具与实物演示或课件演示,讲授与学生动手课堂练习相结合。
【学生分析】学生对于瞬时传动比不变的理解有困难,演示教具从宏观上看不出瞬时的变化,需要画图加以说明,但超过教材的要求,只好要求承认教师的结论。
学生对各种类型的齿轮的演示比较兴趣,但会提出为什么非要用渐开线来作齿廓不可?【教学资源】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吴联兴主编。
机械基础练习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实物,教具和课件。
【教学安排】2学时(9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带传动的内容,总结出带传动的优缺点。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掌握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熟悉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内容:1. 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基础的概念、分类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讨论法:探讨机械基础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基础概述。
2. 投影仪:展示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 讨论材料:关于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的案例。
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机械基础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基础的分类和应用,展示相关案例。
3. 分析:分析机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机械基础的发展前景。
练习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机械基础的概念和分类。
第二章:机械零件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零件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和选用原则。
3. 熟悉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机械零件的定义和分类。
2. 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
4. 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机械零件的概念和分类。
2. 实践教学法: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
4. 讨论法:探讨机械零件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零件。
2. 机床设备: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
3. 案例材料:关于机械零件选用原则的案例。
1. 引入:介绍机械零件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展示相关案例。
3. 演示:演示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加工过程。
4. 分析:分析机械零件的选用原则,引导学生思考机械零件的重要性。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理解机械基本元件的结构和作用;3.学会运用机械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节:机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机械概念的引入-机械的定义-机械的分类2.机械基本原理-引力和重力的概念-注重应用举例说明第二节:机械基本元件的结构与作用1.机械传动元件-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2.机械传动的作用和应用-提高效率-调整速度和转矩-可靠传动第三节: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1.机械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家庭维修-农业机械维护与修理-工业机械维护与修理2.机械基础知识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机械操作技术-机械维修技术-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教学过程:第一节:机械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引导学生思考机械的定义和分类,进行讨论。
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讲解机械基本原理。
3.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本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节:机械基本元件的结构与作用1.讲解机械传动元件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深入理解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3.引导学生思考机械传动在车辆、机械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第三节: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1.通过实际案例,讲解机械基础知识在家庭维修、农业机械维护与修理、工业机械维护与修理等方面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基础知识在多种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分组进行机械基础知识的应用讨论,并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
2.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机械基础知识在自己感兴趣行业中应用的小论文。
教学资源:1.课件:包含概念解释、图示和实例的电子教学课件。
2.实物示例:齿轮、带传动装置等实物示例,用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机械基础知识。
教学反思:机械基础课程对于中职类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情景教学和互动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机械基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基础课程电子教案7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30)第7章机械传动【课程名称】其他齿轮传动,齿轮材料,结构及失效形式【教材版本】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基础(机械类)。
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斜齿轮传动特点,主要参数,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特点的比较。
2.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特点和主要参数。
3.熟悉齿轮材料的选择及结构与常见失效形式。
二、能力目标1.掌握斜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与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参数的异同点。
2.熟悉圆锥齿轮传动的主要特点。
3.能够分析齿轮失效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素质目标1.通过直齿与斜齿轮传动比较,能够掌握各自的应用场合和条件。
2.掌握斜齿轮与直齿轮之间的内在关系。
熟悉直齿圆锥齿轮的传动特点。
3.熟悉齿轮传动失效原因,并能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要求1.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特点及主要参数。
2.了解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3.了解常用齿数的材料,结构及失效形式。
【教学重点】1.斜齿圆柱齿数传动的主要特点及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区别。
2.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与圆柱齿轮传动的区别。
3.齿轮常用材料及主要的失效形式。
【难点分析】1.斜齿轮齿廓的形成过程。
法向参数与端面参数的内在关系。
注重螺旋角β在斜齿轮主要参数中的作用。
2.点蚀的形成过程。
注意解释斜齿在外形上看上去为什么显示成弯曲形状?【教学方法】应用比较法来讲授斜齿轮与直齿轮的齿廓形成和主要参数的区别。
同时比较直齿圆锥齿轮与直齿圆柱齿轮轴线位置的区别。
【学生分析】1.以直齿轮作基础,结合β角的影响使齿形在外圆柱体上表现成螺旋状,这样学生可能比较容易理解斜齿轮的特点。
2.法面参数与端面参数的关系和取法面参数为标准参数要结合加工过程来讲述,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3.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轴线成90°,这是与前者的主要区别,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可能易于理解。
【教学资源】1.机械基础网络课程。
机械基础电子教案
教学重点1讲授新课绪论一、 课程概述1 •课程性质 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 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 1 .机器与机构机器一一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 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机器一一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 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早节 授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的 绪论 教学方法 授课班级讲授教师 讲授教具教学难点 德育目标 掌握基本概念,能够区别各种机器和机构的区别 机器,机构的概念机器及机构的区别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态度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1、生活中常见的机器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时间22、机器的组成:3.零件与构件零件一一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 构件 —— 机构中的运动单元体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小结:1. 机器、机构的特征及异同点。
2•构件与零件的概念。
3•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4•机器的组成。
3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时间四、机械传动的分类「宜接接触仏动:摩擦轮传动r摩擦传动彳「平带伎动I挠性类传动:带传动1 V带传动J圆带传动机械传动Ir圆柱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劲「直接接触传动V蜗杆传动宙轮齿条传动啮合传动y J螺旋传动. 「链传动挠性类传动卞传动:同步齿形帶传动小结:i运动副概念及其分类。
2、高副、低副的应用特点。
3、机械传动的分类。
4早节 第一章、带传动讲授教师 授课时数 2教学方法 讲授教具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教学目的 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及类型 教学重点 带传动的传动传动原理,传动比 教学难点 V 带传动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态度5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1、机器、机构、构件、零件的关系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第一章、带传动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2.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 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基础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在工程中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2 教学内容机械基础的定义和分类。
机械基础的应用领域。
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基础的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应用领域的了解。
通过小组项目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基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第二章:机械零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让学生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2 教学内容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零件的分类和功能。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零件的选型和使用方法。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分类和功能的了解。
通过实验报告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材料和加工方法的了解。
通过小组项目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机械零件选型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机械传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让学生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3.2 教学内容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讲解机械传动的分类和原理。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机械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机械传动的计算和选择方法。
2024机械设计基础机电版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contents •机械设计概述•机电系统基本概念•传动装置选择与计算•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零件强度与刚度校核方法•润滑与密封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目录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定义与重要性定义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使用要求对专用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运动方式、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依据的工作过程。
重要性机械设计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
机械设计的努力目标是:在各种限定的条件下设计出最好的机械,即优化设计。
机械设计历史与发展趋势历史发展趋势机械设计基本原则及要求基本原则机械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使用要求、经济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和美观性原则等。
要求在进行机械设计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要求,包括功能要求、制造要求、使用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械零件的互换性、标准化和模块化等因素。
现代设计方法简介机电系统基本概念机电系统定义与组成要素机电系统定义组成要素机电系统分类及特点分析分类方式特点分析机电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智能化和柔性化等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典型机电产品举例说明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机电系统发展趋势预测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将不断提高,能够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和决策功能。
网络化机电系统将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实现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绿色化机电系统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设计,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传动装置选择与计算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但制造成本高,对安装精度要求高。
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蜗杆传动传动平稳,能缓冲吸振,过载保护,但传动比不准确,效率低,使用寿命较短。
传动比准确,效率高,适用于较大中心距传动,但瞬时链速和瞬时传动比不是常数,传动平稳性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带传动和链传动第一讲:6.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课题: 6.1.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6.1.2 带传动的特点教学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类型、应用2. 掌握带传动工作原理及V带标准、理解初拉力、工作拉力等概念教学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教学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实物图片展示带传动的应用场合教学内容:6.1 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组成:带传动是由主动轮1、从动轮2及传动带3组成。
带是挠性件,张紧在两轮上,通过它将主动轮1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从动轮2。
图6-1 带传动6.1.1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分类:摩擦带传动: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的。
图6-1(a)。
啮合带传动:靠带内侧的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直接啮合实现传动的,图6-1(b)摩擦带传动按传动带的截面形状可分为:1.平带传动图6-2(a),截面形状为矩形,其工作面为内表面。
常用的平带为橡胶帆布带。
平带传动多用于高速和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2.V带传动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其工作面为两侧面,图6-2(b)。
V带与平带相比,当量摩擦系数大,能传递较大的功率,且结构紧凑,在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
图6-2 摩擦带传动的类型3.多楔带传动图6-2(c),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
多楔带能传递的功率更大,且能避免多根V带长度不等而产生的传力不均的缺点。
故适用于传递功率较大且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
4.圆带传动横截面为圆形,图6-2(d)。
常用于小功率传动,如仪表、缝纫机、牙科医疗器械等。
6.1.2 带传动的特点(1)弹性带可缓冲吸振,故传动平稳,噪声小。
(2)过载时,带会在带轮上打滑,从而起到保护其他传动件免受损坏的作用。
(3)带传动的中心距较大,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较方便,且成本低廉。
(4)由于带与带轮之间存在弹性滑动,导致速度损失,传动比不稳定,且传动效率较低。
(5)带为非金属元件,故不宜用在酸、碱等恶劣工作环境下。
第二讲:6.2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6.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课题: 6.2.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6.2.2 带传动的应力分析6.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教学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运动及受力分析2. 掌握带传动的应力分析和弹性滑动。
教学重点:带传动的运动、受力分析及应力分析教学难点:带传动的应力分析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弹性滑动、应力分布,实物图片展示带传动的应用场合教学内容:6.2.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1.各力名称:F0 :称为初拉力F1 :称为紧边拉力F2 :称为松边拉力图6-3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2.计算公式:初拉力F0 =1/2(F1 +F 2 )(6-1)有效圆周力F=F 1 -F 2 (6-2)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为P=Fv/1000 (6-3)欧拉公式 F 1/ F 2 =e fα(忽略离心力)(6-4)F=2F0 /e fα -1/ e fα+1 (6-5)3.打滑:当带传动的功率增加时,有效圆周力F也相应地增大。
对于一定的初拉力F0 来说,当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超过摩擦力时,带就开始在带轮上全面滑动。
4.影响带所传递的圆周力F的因素有:(1)初拉力F 0 :F与F 0 成正比,初拉力F 0 越大,F就越大。
但F 0 过大会加剧带的磨损,致使带过快松弛,缩短其工作寿命。
(2)摩擦系数f :f越大,摩擦力也越大,F就越大。
V带因用当量摩擦系数f v 取代平带的摩擦系数f(f v >f),所以V带传递能力远高于平带。
(3)包角α:F随α的增大而增大。
由于大带轮的包角α2 大于小带轮的包角α1 ,故打滑首先发生在小带轮上。
一般要求1 ≥120°。
5.带传动在不打滑条件下所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为Fmax =F1(1-1/e fα)(6-6)6.2.2 带传动的应力分析1.由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工作拉应力紧边拉应力ζ1 =F 1 /A松边拉应力ζ2 =F2/ A2.由离心力FC 产生的离心拉应力σCζ C =F C/A=qv 2 /A3.由带弯曲变形产生的弯曲应力σbζ b =E h d/ d4.当带由紧边绕入小带轮时所受的应力达到最大值ζ max =ζ1 +ζ C +ζ b1图6-4 带工作时的应力分布情况5.带的疲劳强度条件ζmax =ζ1 +ζC +ζb1 ≤[ζ](6-7)6.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1.弹性滑动: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带与带轮间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是带传动固有的物理现象。
2.带的弹性滑动率εε=v 1 -v 2/ v 1 =d1 n1 -d2 n 2/ d 1 n 13.带传动的传动比i=n 1/ n 2 = d 2 / d 1 (1-ε)(6-8)4.从动轮的转速为n 2 =n 1 d 1 (1-ε)/ d 2 (6-9)第三讲:6.4 V带与V带轮课题: 6.4.1 普通V带的结构和尺寸标准6.4.2 普通V带轮的结构教学目标:1.了解普通V带的结构2. 掌握普通V带的尺寸标准及有关定义教学重点:普通V带的结构教学难点:普通V带的标记教学内容: 6.4.1 普通V带的结构和尺寸标准1.普通V带的结构标准普通V带的横截面结构图6-5,由抗拉体2、顶胶1、底胶3以及包布层4组成。
抗拉体是承受载荷的主体,有图6-5(a)的线绳结构和图6-5(b)的帘布结构两种。
帘布结构抗拉强度高,线绳结构柔韧性好,抗弯曲强度高。
顶胶、底胶的材料为橡胶,包布层材料为橡胶帆布。
图6-5 普通V带的横截面结构2.普通V型号:普通V带的截面尺寸按由小至大的顺序分为Y、Z、A、B、C、D、E等七种型号。
3.相关概念:(1)节面、节宽:V带产生弯曲变形。
外层被拉长,内层被压短,两层之间存在一层既不伸长又不缩短的中性层,称为节面。
节面的宽度称为节宽。
(2)基准直径:V带装在带轮上,和节宽相对应的带轮直径称为基准直径。
(3)基准长度:V带在规定的张紧力下,带与带轮基准直径相配处的周线长度称为基准长度。
(4)普通V带的标记:由带型、基准长度和标准号组成。
例如,B型普通V带,基准长度为1400mm,其标记为B—1400GB11544—19896.4.2 普通V带轮的结构1.V带轮的设计要求(1)对铸件的要求①截面尺寸均匀,遇有不均匀的情况,宜采用斜度、圆角来过渡②壁厚适当以保证铁水充满铸型③分型面两侧要有拔模斜度,转角处要有圆角,以免起模时损坏铸型(2)对锻件的要求形状简单、体积较小,截面变化要尽量缓慢过渡,棱角和转角处都要有足够大的圆角。
2.带轮的材料普通V带轮最常用的材料是灰铸铁当带的速度v≤25m.s时,可用HT150当带速v=25~30m.s时,可用HT200当v>35m.s时,可用铸钢制造传递功率较小时,可用铸铝或工程塑料。
3.带轮的结构V带轮是由具有轮槽的轮缘(带轮的外缘部分)、轮辐(轮缘与轮毂相连的部分)和轮毂(带轮与轴相配的部分)三部分组成。
(1)实心带轮(S型):图6-6(a)(2)腹板带轮(P型):如6-6(b)(3)孔板带轮(H型):图6-6(c)(4)椭圆轮辐带轮(E型)图6-6(d)图6-6 V带轮的典型结构第四讲:6.5 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计算课题: 6.5.1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6.5.2 单根V带传递的功率教学目标:1.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了解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2.掌握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和主要参数对传动性能的影响教学重点:V带传动的设计教学难点:V带传动的设计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带传动的张紧教学内容: 6.5.1 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由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可知,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带的疲劳损坏。
因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前提下,使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
6.5.2 单根V带传递的功率是在载荷平稳、特定带长、传动比i=1、包角α1 =180°的条件下,由试验得到的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P 0 ]=(P 0 +ΔP 0 )Kα K L (6-10)6.5.3 V带传动设计计算设计步骤:1.确定计算功率P CP C =K A P (6-11)2.选择V带的型号根据计算功率和主动轮转速,由图6-7选择V带型号。
图6-7 普通V带的选型图3.确定两带轮的基准直径dd1 、dd2设计时应使 d d1 ≥d dmin忽略弹性滑动的影响 d d2 =d d1 n1 /n24.验算带速vv=πd1 n1/ 60×1000 (6-12)5.确定中心距a和带的基准长度L d(1)先按下式初步确定中心距a 00.7(d d1 +d d2 )≤a 0≤2(d d1 +d d2 )(6-13)(2)带的基准长度L 0 =2a0 +π/2(d d1 +d d2)+(d d2 -d d1)2 4a0(6-14)(3)实际中心距aa≈a 0 +L d -L 0/2 (6-15)6.验算小带轮包角α1α1 =180°-d d2 -d d1/ a ×57.3°(6-16)7.计算V带根数zz≥P C/ [P 0 ]= P C/(P 0 +ΔP0 )Kα K L (6-17)8.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F 0F 0 =500P C /zv(2.5/Kα-1)+qv 2(6-18)9.计算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 QF Q =2zF 0 sinα 1/ 2 (6-19)10.带轮结构设计设计完成后,需要绘制带轮零件工作图。
第五讲:6.6 带传动的张紧、安装与维护课题: 6.6.1 带传动的张紧与调整6.6.2 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教学目标:1. 掌握带传动的张紧方法2. 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教学重点:带传动的张紧方法教学难点: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演示带传动的张紧教学内容: 6.6 同步带传动简介6.6.1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及应用定义:同步带传动由于带与带轮是靠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见图6-9),故带与带轮间无相对滑动,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特点:同步带传动时的线速度可达50 m/s,传动比可达10,效率可达98 %。
传动噪音比带传动、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小,耐磨性好,不需油润滑,寿命比摩擦带长。
其主要缺点是制造、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应用:同步带广泛应用于要求传动比准确的中、小功率传动中,如家用电器、计算机、仪器及机床、内燃机、化工、石油等机械中。
图6-9 同步带与同步带传动6.6.2 同步带的尺寸规格同步带型号分为最轻型MXL、超轻型XXL、特轻型XL、轻型L、重型H、特重型XH、超重型XXH七种。
规定张紧力下,相邻两齿中心线的直线距离称为节距,以p表示。
节距是同步带传动最基本的参数。
当同步带垂直其底边弯曲时,在带中保持原长度不变的周线称为节线,节线长以L p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