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细节”,提高探究实效
摘要:科学探究活动中有很多“细节”,有的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有的却会影响探究活动的效率,严重的甚至导致探究活动失败。
因此,不能抓着“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不放,也不能让影响探究效率的“细小的情节”从指缝里溜走。
关注合理分组、先学独立、预先实验、指导到位、学生疑问等“细节”,查漏补缺,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
关键词:细节;科学探究;效率
“细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细小的情节。
科学探究活动中有很多“细节”,有的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有的却会影响探究活动的效率,严重的甚至导致探究活动失败。
因此,不能抓着“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不放,也不能让影响探究效率的“细小的情节”从指缝里溜走。
关注“细节”,查漏补缺,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
一、合理分组,降低内耗
案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探究活动中,当大部分实验小组已经放入第三包食盐时,老师发现有个小组又犯老“毛病”了。
只见一男生紧握着搅拌棒,一女生手捏着食盐包,看上去双方都气呼呼的,在互相指责着。
走近一听,原来是为谁先搅拌而争执不休,老师以自己的权威结束了争执,让另一个女生先搅拌,实验终于开始了……很明显,如果不调整这小组的成员,以后的实验中肯定还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究其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可能两人都很强势,事事争第一、平时关系紧张、总觉得自己最棒等等。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教师没有合理分组。
好多科学教师只是简单地将教室里前后左右的四个同学搬到实验室,没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动手操作、记录分析、口头表达等能力的强弱;学生相处是否融洽,是互补的还是排斥的。
从以上表现看,教师在熟悉学生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学生的差异,以优势互补的方式分组,同时较长时间保持成员的稳定性,使其充分磨合,降低内耗,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二、先学独立,再学合作
案例:“蜗牛(一)”“观察蜗牛的身体”活动中,学生合作的方式观察。
教师发现有个小组多数组员叽叽喳喳的发表着各自的意见,有个学生东张西望的没参与。
观察结束后,教师故意叫他汇报,他拿起小组的记录就头头是道地汇报起来,还讲得挺不错。
在接下去的“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活动中,这个学生还是东张西望、不务正业。
教师又叫他汇报,由于这个活动没有记录,他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来。
课后,教师找他谈心,了解到:反正其他同学观察到很多信息,老师叫到他,只要读读记录就可交差了,自己不观察也没关系。
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他不认真观察,做了“跟屁虫”。
事后调查其他小组,这样的“跟屁虫”不是个例,几乎组组都有。
通常表现为不认真参与活动、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深究其因,主要是刚开始学习科学时,其他学生观察速度快,在“跟屁虫”观
察到之前,就说出结果来,几堂课下来,他就懒得说、懒得观察了,结果能力没有锻炼,得不到提高。
了解了原因,教师改变了小组合作观察时你一句我一句的形式,变为先各自独立观察并做好记录,后小组内汇总,要求每位学生都发表意见。
一段时间下来,“跟屁虫”现象大大减少。
当然,这种形式不能长期使用,当每位学生都能认真参与活动、积极发表意见时为止。
三、预先实验,避免错误
案例:在上“沉与浮”单元第5课“浮力”前,教师进行了认真备课,仔细研究了“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这一探究活动,确定选用250 ml烧杯、量筒、滴管、平板测力器、小吸盘、小滑轮(学具袋)、粗蜡线、泡沫塑料块等材料,认为万无一失了,没有预先做实验就开始上课了。
一节课下来,勉勉强强完成“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这一探究活动,课后,教师自己做了几遍实验,通过比较发现在其他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将粗蜡线换成细棉线(学具袋中有,只是太短了,要两三根连起来),就不容易从小滑轮中滑出,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在另一班的教学中,顺利地完成了整课教学任务。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由于没有进行预先实验,导致材料选用不合适,使课堂效率大大降低。
其实,通过实践,我们还可以发现预先做了实验,教师就会对实验的操作步骤、重难点、注意点、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结论得出等细节了然于胸,面对学生探究过程中
的各种问题一一做出有针对性地指导,而不是想当然,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四、指导到位,不要篡位
案例1:在三年级上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一课研究“液滴的观察和比较”这一探究活动时,教师说:“刚才我们比较了一杯水和一杯食用油,现在我们来比较一滴水和一滴油。
这是块塑料板,我们可以把液滴滴在上面观察比较。
怎么得到一滴水和一滴油呢?”学生说:“用小棒。
”教师说:“用小棒怎么得到一滴水和一滴油?”学生手口并用,边说边操作(用时45秒)。
教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用手指。
”教师又让他示范了一遍(用时25秒)。
教师又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用滴管。
”教师说:“滴管是实验室中取液滴最好的工具。
”说完,播放了一段录像,复习滴管的使用方法。
接着出示“温馨提示”,说明实验的注意点后学生开始实验,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只用了大约1分半钟进行初步探究后,教师就宣布实验结束了。
其实在上一单元“我们周围的材料”第4课“它们吸水吗”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滴管的使用方法,知道了滴管是实验室中取液滴最好的工具。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不需要让学生具体解释用小棒、用手指等方法取液滴,引出“用滴管”就可以进行后续教学了。
这样把节约下来的时间放在学生探究上,让学生充分探究该有多好。
案例2:四年级下册“电”单元第3课“简单电路”“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一探究活动中,教师可能为了节约时间,或是担心
学生找不到第二种连接方法,学生探究前,就将两种不同的线路图画在黑板上,让学生照图操作。
这样的教学活动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如果说案例1是抓着“无关紧要的小事小节”不放,教师指导不到位,那么案例2就是教师篡位,将本该是学生做的事给做了。
因此,教师要找准定位,凡是与教学主线无关的细节,就应该放过;凡是学生能自主通过探究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明示或暗示;凡是学生想探究的问题,教师决不轻易放过。
五、学生疑问,紧抓不放
案例: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花的专题观察”活动,有一组学生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桃花,提出了疑问:“这两种桃花除了形态不同,结出的桃子一样吗?”显然,这一问题超出了本节课的学习范围,教师提议先放一下。
到了课堂结尾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课后以小课题的形式研究这一问题,指导学生定期观察,以文字、照片的形式记录。
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历时三个多月的观察,积累了大量素材。
最后,撰写了小论文《不一样的桃花》获宁波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在课堂上会不时地提出各种与学习内容无直接关系的问题和猜想。
有的教师往往会一语带过,过后不提,不管其是否有价值,这样做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利。
如果能挑选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和猜想,指导课后研究,课堂之外也将变得很精彩。
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
关注教学细节,让我们的探究
更有实效。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曙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