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选修4
高中历史 第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要活动。
了解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简述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电气化设想。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巨大的创新精神。
3. 了解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贡献。
了解邓小平在民主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贡献,感受毛泽东、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造精神。
高效课堂史料研析史料阅读:1985年9月23日《时代》周刊,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
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说“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问题设置:此说法对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参考:对材料中的观点出现误解的原因一是不能读懂周刊的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二是不能正确理解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时代差异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答案:该观点是西方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歪曲。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从政治上看,我们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从经济上看,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达标训练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19世纪中叶诞生的一门伟大科学。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三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知识导航学案 人民版选修4
三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思维激活1917年,列宁在避居拉兹涅夫湖畔时,完成了《国家与革命》这一名著,你知道列宁在这部著作中论述的重要思想有哪些吗?列宁在拉兹涅夫湖畔写作提示:列宁深刻地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的重要思想。
自主整理一、走上革命的道路1.在_______________大学学习时,列宁结识了一批有革命思想的同学,开始了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被沙皇政府流放。
2.流放结束后,列宁开始研究《资本论》,并加入了喀山的_______________小组。
二、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1.条件(1)组织基础①1895年,列宁把彼得堡的共产主义小组合并为统一的政治组织——_______________。
它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斗争协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其他许多城市也建立起类似的工人组织,为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
(2)思想基础①1897年,列宁再次被流放。
在流放地,列宁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做了大量的理论准备。
②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后,列宁制定了建党计划,把创办政治报纸作为建党的第一步。
1902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张机关报——《_______________》出版,其编辑部成为革命者的中心,制定了党纲草案,为建立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进一步做好了准备。
2.建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在选举中央机关时,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_______________为首的孟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的思想体系被称为布尔什维主义,它的出现,标志着的形成。
三、坚持革命斗争1.坚持斗争实践,迎接革命高潮(1)_______________年革命爆发后,列宁及时了解国内情况,指导国内各地党组织的工作;11月,列宁回到彼得堡直接指挥革命斗争。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5 Word版含答案
专题总结(五)一、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及其评价1.贡献(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2.对列宁的评价(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二、毛泽东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
(3)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
(4)制定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
(6)领导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7)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使现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2.如何把握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著作及思想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三大趋势(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同步课件+专题总结专题5 无产阶级革命家 5.4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提示 不同之处:最主要的不同是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征 集制。此外还包括允许农民将剩余粮食在市场上出售、帮助 工商业者恢复和发展生产、采取租让制和允许一定范围内的 贸易自由等。
自主·学习区
3.提示
现实意义:加强中央的集体领导、大力发展社会主
义生产力及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来看, 也是一直未能很好地加以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列宁 的这些思想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富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答案 背景:到 1920 年底苏俄打退了外来干涉,镇压了国内反 革命叛乱。巩固了政权,面临着恢复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 任务。 主张:由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转移到经济、文化建设 上来。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列宁
互动·探究区
(2)“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列宁先后进
济政策的实施。
自主·学习区
3.内容 (1)农业上: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余粮可以出售。 (2)工业上:恢复和发展私人小工业、小商品生产;国家把无 力经营或不擅长经营的企业,采取租让制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3)商业上:容许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 4.意义 (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生产得到快速恢 复和发展。 (2)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 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互动·探究区
‘战时共产主义’……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在小农国家内实现本 阶级专政的无产阶级, 其正确政策是要用农民所必需的工业品去 换粮食。 只有这样的粮食政策才能适应无产阶级的任务, 只有这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最新整理)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5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览]一、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主要贡献影响马克思与恩格斯①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②建立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一国际、第二国际。
③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④著有《资本论》,提出剩余价值学说①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②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开展列宁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②领导十月革命。
③建立巩固苏维埃政权。
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毛泽东①开创中国革命新路。
②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③建立新中国。
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邓小平①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领导改革开放,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认识成果。
虽然它们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是统一的科学体系。
具体表现在:1.基本立场一致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是把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满足人民实际需要视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邓小平理论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案 人民版选修4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课程标准】(1)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知识疏理】一、马克思1.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1)1846年,马、恩在比利时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迅委员会”;(2)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之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3)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革命,唤醒民众;(4)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1846-1876)2.了解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1)发表《共产党宣言》(时间、内容、意义);(2)《资本论》:①时间:1867年马克思发表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在恩格斯整理下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
②内容: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和剩余价值,论证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提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
③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
二、列宁(1870.4.22-1924.1.21)1.创建布尔什维克政党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大会通过了“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布尔什维克堂建立,列宁主义诞生——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2.领导十月革命(1917年)(1)二月革命倒沙皇;(2)《四月提纲》指方向:提出革命两个阶段: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3)七月流血抛幻想;(4)十月革命现曙光。
3.领导巩固新生政权(1)外交上:同德、奥议和,退出一战;(2)军事上:1918-1920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3)经济上:实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点归纳: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与恩格斯课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一、青年时代(一)青年马克思1、181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里尔2、中学时就确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思想3、对哲学、历史文、学产生极大兴趣,并在大学毕业论文中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制度4、1842年春成为《莱茵报》的撰稿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反动的政治制度,开始了革命生涯。
(二)青年恩格斯1、1820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2、中学没毕业就去经商,却把精力放在了读书和学习方面。
3、在《莱茵报》上发表进步文章,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
两人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通信。
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经巴黎,再次会见了马克思。
这次会见奠定了两位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全面创造性合作的基础,也是他们毕生伟大友谊的开端。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革命理论(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1、经济基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同时日益暴露的资本义义制度,为马、恩科学的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提供了可能。
2、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都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3、理论来源:德英法的三大思想成果是三大来源: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4、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入实践;包括理论的不断研究,积极参与和领导工人运动。
(二)马义的主要内容(三大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人民版历史选修4《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教案
人民版历史选修4《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教案一、马克思:(一)革命活动:1、两大国际工人组织:(1)1846年,马、恩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2)1847年,马、恩共同参加“正义者同盟”,后改为“共产主义者同盟”(3)1864年,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
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真正领导。
为协会起草《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两个重要文件。
2、1848年欧洲革命:(1)马克思积极物质支援1848年欧洲革命。
(2)马恩共同创办《新莱茵报》,这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
3、1871年,积极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并写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
(二)主要理论贡献:(有的在革命活动中体现)1、1844年《德法年鉴》出版,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此时已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2、1845-1846,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得意志意识形态》,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
成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3、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4、《资本论》:(1)内容:资本的生产和流通的总过程。
(2)实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笔开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实质,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之掘墓人等科学结论。
(3)历史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第一次科学说明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资本论》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是社会主义的教科书和工人运动的指南。
(三)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他们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他们的名字将永垂史册。
二、列宁:(一)实践活动:1、领导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专题5无产阶级革命专题小结与测评学案人民版选修4
专题5 无产阶级革命[主题时空线索串联][自我填充]A.无产阶级B.社会主义C.“工农武装割据”D.“文革”E.“一国两制”[主题发展历程纵览]主题一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
[即时演练]1.在谈到自己的有关理论时,马克思曾这样说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这段名言主要反映了他具有的精神品质是( )A.敢于政治斗争B.善于思考问题C.敢于否定自我D.敢于批判他人【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在谈到自己的有关理论时”这一关键句。
【答案】 C主题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做了全面阐释,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在帝国主义薄弱的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3.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在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4.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2)教学教案人民版选修4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总结,如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
例题9: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意义。
答案:
1.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2.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和参考。
例题10:谈谈科学社会主义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答案:
1.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如贫富差距、劳动者权益保障等。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本质。
-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提出替代资本主义的制度构想。
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为阶级斗争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阶级斗争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实证依据。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现实社会的意义和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进程。
2.阶级斗争理论:强调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阶级之间的斗争。
3.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本质。
4.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提出替代资本主义的制度构想。
例题4: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关系。
答案:
1.历史唯物主义为阶级斗争理论提供理论基础。
答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总结。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四文档: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学案3 Word版含答案
学案3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课标要求]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创建布尔什维克1.生平:1870年4月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
中学毕业后,移居喀山,不久加入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
2.条件:1893年来到彼得堡,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
3.成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载有无产阶级专政条文的党纲,选举了领导机关,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
4.意义: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教材互补]1912年,列宁主持召开的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决定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
从此,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岳麓版)二、流亡生活(坚持革命斗争)1.1905年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阐明了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前途等问题,提出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目标。
2.1912年在布拉格主持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建立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决定发行《真理报》。
3.一战期间在瑞士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策略。
4.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的各种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深化探究]探究点列宁在革命关键时刻的领导作用材料在俄国,列宁以其不懈探索,写下大量的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文章,提出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以其勇于探索实践精神,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中,不断在革命关键时刻发挥领导作用,实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思考结合《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四月提纲》及《国家与革命》,探讨列宁对俄国革命的领导作用。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选修4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学习总结一、全面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背景(1)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暴露;(2)无产阶级成熟(1)沙俄封建残余浓厚,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各种矛盾尖锐;(3)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逐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建立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1)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三、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继承关系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三大趋势1.由空想到科学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现实《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3.由一国到多国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五、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溃,社会一片混乱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家到俄国经营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招商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典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专题总结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①经济前提: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进展,另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冲突——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冲突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冲突激化,工人运动进展。
②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月,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代表的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
独立的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供应了直接的思想来源。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努力。
他们一方面进行理论争辩,一方面深化工人运动中进行指导。
2.比较第一国际与其次国际(1)相同点:①它们都是国际性的工人组织。
②它们都建立在工人运动由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③恩格斯参与了这两个国际组织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2)不同点:①其次国际主要是在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基础上成立的;第一国际则是由各国工人团体组成的。
②其次国际的活动范围扩大到欧洲和北美,它的活动已经同各国工人的实际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参与第一国际的主要是欧洲少数国家的工人组织,它还只是一个宣扬鼓动的国际工人组织。
③在组织上,其次国际不是各国工人政党的上级组织,它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组织指明方向;第一国际是各国工人团体的上级组织,直接领导各国团体开展工人运动。
3.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其本质特征是什么?(1)在目的上:前者是集中力气应付战斗,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新经济政策则是恢复进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在内容上: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关系,依据共产主义原则支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来进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
(3)在成效上:前者有利于集中力气战胜敌人,但在战斗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进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专题学习总结
一、全面认识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
背
景
(1)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迅速发展,资本主
义基本矛盾暴露;
(2)无产阶级成熟
(1)沙俄封建残余浓厚,资本
主义发展不充分;(2)各种矛
盾尖锐;(3)第一次世界大战
激化了矛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
国逐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建立社会主义政权,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
要
贡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
说(马克思主义);积
极投身革命实践;建
建立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
宁主义,建立苏维埃政权,
实施新经济政策
(1)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
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2)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三、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的继承关系
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三大趋势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
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论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3.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五、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共同之处
共同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
背景:当时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三年战争结束后,苏俄“战
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了政
治危机和经济危机
十年“文革”使经济濒临崩
溃,社会一片混乱
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放开商品市场,允许资本家
经营企业,还允许外国资本
家到俄国经营
发展多种经济成分,鼓励私人
开办企业,同时,向国外大力
招商
作用:都使经济得到恢复,社会得到稳定苏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
展起来,苏维埃政权得到进
一步巩固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国民经济
得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典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起图二列宁
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做的还要更多:它不仅消除了我们当时的错误,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条件。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这一点是值得在这里较仔细地加以研究的。
……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就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三位伟大人物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理论成果诞生的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晚年的恩格斯在思想认识上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审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第(2)问应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分析。
答案(1)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①经济前提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②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条件。
③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
④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参加革命活动,总结工人斗争的经验教训,并深入进行理论研究。
列宁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①随着俄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②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并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③20世纪初列宁做了大量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
(2)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日益完善,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生活有了较大改观,可以部分参与政权。
对点训练(2018·孝感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
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
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第一个特点和第四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可能发展和可能战胜敌人。
第二个特点和第三个特点,规定了中国红军的不可能发展和不可能很快战胜其敌人,即是规定了战争的持久,而且如果弄得不好的话,还可能失败。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材料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1)不同: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不正确。
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3)发展: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解析第(1)问“不同”依据“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对比分析作答。
第(2)问“道路”依据“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等信息分析作答;正确与否和理由结合中国革命国情和革命实践分析作答。
第(3)问依据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史实分析作答。
第一步: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可能是大段的文字,也可能是地图、统计表格,还可能是漫画、绘画等,形式多样。
解答这类题目,特别是有大段文字材料的题目,一定要先读题目的设问,明确材料的主题,明确命题人的意图。
然后再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在读材料的时候,除了关注材料的正文以外,还要重点关注材料的“导语”“出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注释”“时间”和图表的“主题”等。
这些都是材料的组成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对于审题是很有帮助的。
第二步:找——从提供的各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按照设问要求细读材料,找关键的字、词、句。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类型多样、来源广泛,无论是什么材料都要仔细阅读,用心体会理解,简要整理备答。
材料是文字叙述的,比较容易找到有用的信息。
材料是数字或者是图形的,要注意看主题(也就是标题)和图例,观察数字的升降趋势,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第三步:联——联系所学,重组考点知识
仅仅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作答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联系所学知识,重新组织答案。
联系所学的知识时,一是要对应历史阶段:根据材料信息和设问要求,对应同一历史时期的知识,回忆学过的历史概貌和阶段特征。
二是要学会调用考点知识:按照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信息,重组考点知识以备答。
三是要联系分值,考虑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