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合集下载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调研报告

艺术设计专业就业调研报告

展示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主题实践调研—调研报告为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课程设置,了解社会对艺术类高职院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对我院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择业就业意向与供需特点,如毕业生分布的区域、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在岗的稳定率,毕业生在企业、部门的发展情况,毕业生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结合度等,为进一步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做准备。

视觉传达系党总支、分团委决定在2011年寒假期间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寒假“毕业生就业、创业调研专题”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社会相关资源,结合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的需求,利用学院已经建立的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扎实开展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为我院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实习见习机会。

此次我系社会实践团队针对我院视觉传达系展示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择业以及创业方面进行实践调研。

一、社会实践调研团队概况(一)活动主题了解毕业生就业现状、服务在校生德育双馨(二)团队名称视觉传达系“毕业之声”实践调研团(三)会展方向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践调研团组织人员名单顾问:团长:领队:张玉琴(分团委学生副书记)南京调研分队队长:姜晓玥(系学生会主席助理)副队长:车雅静队员:张玉琴、戴萱、马荣杰、11级优秀学生苏州调研分队队长:万纯一(院社团联副主席);副队长:余渊队员:龚奚、11级优秀学生徐州调研分队队长:于倩倩(学生党员、系分团委组织部长)副队长:杜子辉队员:王麦浓等(四)活动内容1、首先是分别从05、06、07、08级展示专业学生中各抽取30位毕业生作为调查的目标人群,采用的问卷调查方式,了解一些他们的近况,了解展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发展的趋势,以及获得一些对于在校生有帮助的就业信息、创业经验。

2、从调查的目标人群中挑选苏南,苏北,苏中三个地区2-3名具有代表性的毕业生作为我们走访调查的对象。

3、三个小分队成员对自己该区域的走访对象进行专题的采访。

4、收集、整理资料,得出调查报告并展示会展方向毕业生就业实践调研成果,得出调研的总结,展示给我们的学院全体同学看,同时起到一个宣传的作用。

高职艺术设计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艺术设计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作者:吴丹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7年第2期[摘要]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能够真正做到企业化模式的并不多见。

什么样的实训才是真正的实训?为了更好地将高职教学与实践就业相结合,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运行是基地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其研究与实践也势在必行。

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出发,结合实践,提出了校内企业化教学模式运行的新主张。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工学结合[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04-0086-01当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响应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号召,各地高职纷纷和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

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能够真正做到企业化模式的并不多见。

什么样的实训才是真正的实训?人才培养的模式要充分体现“工学结合”,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企业的项目任务相结合。

教师的能力需要与市场接轨,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提高在实训基地的实际工作指导能力,充分调动学校基地的资源能力。

为了实现学生在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需要在校内建立企业化模式的实习实训环境,做到实训基地就是企业的真实环境。

企业的网络资源和学校的资源部分共享,建立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让企业和学校彼此多一些互动。

让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实训课程内容和教材的编写。

让企业的项目案例出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实习阶段的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就能工作,企业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快速有效融入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为此,需要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管理,校企合作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

同时,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化教学模式需要有企业的全程参与,将企业的真实运作设备资源引入校内基地,让企业的人才与学校的人才相互交流学习。

校内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也需要借助企业的市场运营的机制。

校内实训基地企业化教学模式必须做到基地的设备和企业的生产设备一样,实训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与实际企业的生产工作过程一样。

独立院校中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独立院校中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独立院校中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摘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面临考研或就业的不同选择。

然而特别在独立院校中,这种矛盾会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研究独立院校中艺术专业毕业生的现状,针对其专业的特殊性以及就业情况,分析当今大学生择业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问题。

关键词: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就业方向随着当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就业仿佛不再是那么简单,社会形式的变化导致毕业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

比如说毕业生的增加导致市场供不应求,再比如说大学生的普及化导致整体素质下降,又或者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等等。

除此之外,所学专业的特殊性也会给待就业的毕业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求职困扰。

一、独立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独立院校是顺应社会教育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的特点是可以为学生供应母体院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办学机制灵活。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由于办学时间短,社会认可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困扰。

艺术专业有其特殊性,它区别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专业,偏重于内在的精神感受与表达,致使大多从业者的文化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

从另一方面讲,与艺术专业相匹配的专业性工作并不多见,属于小众类别。

这也同样导致每年庞大的艺术生份额与较少的市场需求形成反差,市场呈饱和状态,大部分艺术专业毕业生何去何从便成了丞待解决的问题。

独立学院常被人们称为三本院校,与公立院校最根本的区别是它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财政性经费创办的高校,在这样校企合作的前提下,较高的就业率和考研率是最能证明院校实力,保证生源的体现方式之一。

鼓励学生考研、鼓励学生多方位就业即成为学校办学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为例,2016年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匹配度的不到总人数的1/3,由于对大学所学专业的研究学习时间不长,对未来工作的定位尚不清晰,对于大多数本科生而言,选择的从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并不相符。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讨【内容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促进学校发展、凸现企业利益的双赢教育模式。

文章结合深圳特点,在分析校企合作必然性、可行性及存在困境的基础上,从构建平台、成立股份制“工作室”、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案、构建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艺术设计教育对于设计人才的培养,欧美发达国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案例。

例如德国最近几年在高职教育中推行的“双元制”大学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这类课程形式都加强了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合作。

目前,我国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都在尝试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组建多种类型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

但校企合作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完全以市场为主、按社会需求、企业需求来引导我们艺术类职业教育的改革。

一、深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校企合作的必然性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国内最早开始发展现代设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深圳就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源地,目前已形成了实力雄厚的本土设计力量。

2008 年深圳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

以“文化立市”政策为基石,深圳创造性地借助设计手段来完成城市转型,由此营造出尊重创意、倡导设计的社会氛围,这给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催生了对创新型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

而目前深圳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与产业进步还不匹配,培养出的毕业生远不能满足深圳设计产业发展的需求。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一般的学术型专业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它属于应用型教育,培养学生对具体项目的操作动手能力、实施项目过程的协调能力等;另一方面它又区别于普通的技能型教育,学生除具备完成一个设计项目的能力,还必须具备艺术灵感和丰厚的文化素养,这就注定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既不能单纯依赖全日制院校的闭门造车,也不能完全依靠设计公司的短期培训,而必须走两者相结合的道路。

艺术类高职生实习实训中行为管理新对策

艺术类高职生实习实训中行为管理新对策

艺术类高职生实习实训中行为管理新对策摘要:实习实训是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内驱力,行为管理是培养高职艺术生的驱动器,结合艺术类高职生特点,注重实习实训中的学生行为管理,依托强有力的行为管理推动高职艺术生实习实训,完善高职艺术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艺术实习实训行为管理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221-02艺术类高职生行为管理要遵循高职教育的专业性、职业性和技能性,结合艺术生特点,以学生实习实训为载体,院内外多角度选取,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1 艺术类高职教育实习实训的教学基本模式艺术类高职生实习实训基地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基础堡垒,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宝库。

艺术类高职教育依托行业办学,以就业为导向,全面实施就业工程,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流的教育和服务,突出教学模式改革,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之路,教学实行工作室制,并在院内外建有大量实习、实训、美术写生基地,突出实践能力锻炼,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1.1 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为满足职业教育和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满足艺术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经过多年专业教学经验积累,在课堂教授同时,大多趋向于工作室化的创作方式,投资建立了基本适应各美术设计专业教学要求、适应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组成了由工艺美术设计教育专家、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本院专业教师共同合作的“三明治”式教学团队共同承担工作室制模式教学。

院内建成模型制作、包装装潢设计、多媒体设计、服装设计等众多的教学与实习实训工作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

教师或者创意设计师授课前有一个好的整体概念,然后开展实际需要的理论教学,进行一定时间讲授后开展实践操作,之后学生开始绘图、包装等,这时教师或者创意设计者的角色就变为监工,主要任务是监督实施制作者是否由于制作的工艺关系而偏移他的创意思路。

发现偏离主题就“因材施教”讲解理论,思考之后再次梳理构造建设。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与探索

进 行模 块整 合 , 并在 实践性 教学 中加 以实施 , 在 项 目实施 的过程 中进 行教 学 ; 试 、 考 考核 方面 与
排 学 生在 校外 实训 基地 或就 业单 位进 行半 年 时 间 的顶 岗 实 习 , 岗位 基 本 上 就是 毕 业 后 即将 要
走 上 的工作 岗位 。通过前 半 年 的校 内生产 性实
己的教学 特 色 。

师 定期 进行 指 导 检 查 , 结 合 实 习单 位 的综 合 并 评定 和 专题 报告 质 量给 定顶 岗实 习成绩 。
二 、顶 岗实 习的组 织与 实施 1 整 合课 程 , 化 校 内二 年 学 习 . 优

制定切 实可 行 的顶 岗实 习方 案
根据 我 院艺 术 类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 持 坚
技能等级考证相结合 , 突出实用性 , 强调动手能
力, 部分设 计 类课 程实 行命 题作 业 的考核 形式 , 部 分 专业 课 程 以企 业 岗位 要求 、 业 标 准对 学 行 生 的设计 作 品进行 考 核 , 核形式 不 拘一 格 , 考 总
之 , 突 出应 用能力 的考核 。 要
人生 观 和价 值 观 ; 照 文 化基 础 课 为 专 业课 服 按 务 的原 则 , 缩 文 化 基 础 课 内容 , 少 课 时 比 压 减
时 间在校 内生 产性 实训 基 地 ( 作 室 、 司 ) 工 公 进
例; 强化 英语 教 学 , 据 学 生 实 际水 平 , 英 语 根 将
以就业为导向, 以岗位能力为本位 , 探索出具有 特 色 的“ 以设 计创 新 能 力 为 主 线 , 目任 务 为 项
驱动, 岗位 ( ) 力 为 核 心 , 企 紧 密互 动 、 群 能 校 工 学结 合 ” 的人 才培 养模 式 。在 20 0 2年 人才 培养

提升学生就业力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提升学生就业力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本科院校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数量不断增长,但部分学生在就业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设计院所将人才招聘门槛提高到硕士研究生档次,导致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面临毕业即待业的尴尬状况。

调查研究发现,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就业力不足。

因此,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从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转变为重视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就业力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在1909年提出的[1]。

英国原教育与就业部把就业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

国际劳工组织在此基础上将就业力定义为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3]。

大学毕业生就业力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品质。

这三个方面不是彼此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联系的,共同支撑学生顺利就业。

本科院校应全面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的构成要素和现状分析基于上述分析,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品质三个方面。

笔者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研究学生就业力具体的构成要素和发展现状,探究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力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基础专业知识、综合人文知识、跨专业复合型知识。

首先,我国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着相对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从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到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囊括了专业涉及的各个知识点。

但部分院校师资力量有限,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固有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以致部分学生难以完全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浮于表面,更谈不上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部分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于强调专业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

艺术设计专业需要学生在设计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的指导下开展专业设计。

因此,学生需要重视对设计哲学、人文美学等知识的学习和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校企合作是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不容乐观,理想的模式有“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教育”等。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利用学校、企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以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给我们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奋斗目标:“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即校企合作。

所以,作为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最佳模式,推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校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校企合作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能使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和调整,培养更能贴近职业岗位的人才。

因此,校企合作能促使专业课程的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突出实践,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充实课堂教学,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

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有效资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建设稳定的实训基地,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支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的新型教师队伍。

内外紧密结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零距离”。

再次,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的参与能准确界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使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参与能使实际案例贯穿于教学之中,并可掌握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讨式、实验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企合作与艺术设计系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鲁政发〔〕49号《有关加紧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旳意见》(如下简称《意见》)颁发, 以提高质量为关键, 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不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目前和此后旳重要工作任务。

为深入贯彻贯彻会议精神, 积极适应并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学院已将校企合作工作纳入目旳管理考核体系。

现结合我院实际, 系制定与山东昆仑瓷器有限企业校企合作与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贯彻《意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地方支柱产业为依托, 以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为先导, 以淄博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为目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拓展服务社会旳能力, 增强综合办学实力,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充足发挥学校在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增进就业、改善民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旳重要作用,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学院各项事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二)合作原则1.育人为本原则: 这是主线性原则。

校企合作旳出发点在于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 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合格旳高职毕业生。

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旳企业,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2.合作共赢原则: 共同受益是校企合作旳基础。

要通过搭建合作平台, 加强互动, 共同推进学校发展, 增进企业生产经营, 使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获利。

3.实事求是原则: 我系旳校企合作尚处初级阶段, 在同企业旳交流和合作过程中, 必须尊重事实、循序渐进、开拓创新、勇于探索, 要选择最符合双方需求, 能产生最佳效益旳合作模式, 切忌好高骛远, 盲目求大求全。

4、服务性原则: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我院办学旳重要职能之一, 也是打开校企合作大门旳前提和基础, 决定着合作成败和成功率旳高下。

基于校企合作理念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

基于校企合作理念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的改革
生 , 企 业 提 供 服 务 , 企 业 解 决 生 产 过 程 中 的难 题 ; 为 为 同时 企 业 也 向学 校提 出人 才 培 养 的 要 求。 实践 性 教 学 提 供保 障 。 为
在 当今 大 学 生 就 业 形 式 日益 严 峻 的今 天 .校 企 合 作 已 经 成 为职 业 院 校 培 养 各 类 高 技 能 人 才 行 之 有 效 的途 径 基 于校 企 合 作 理 念 的 高 职 院 校 的毕 业 实 习 及 设 计 的 改 革 . 让 学生 在 大 学 的最 后 半 年 .可 以充 分 认 识 企 业对 人 才 的 实 际 需 求 。 合 生 产 需 求 , 生 进 行 相 关 的毕 业 实 习及 设 计 , 结 学 这 样使 得毕 业 后 的学 生 具 备 基 本 的 职业 技 能 .能 够 适 应 市 场 的人 才 需 求 . 为学 生 的 顺 利 就业 打下 良好 的 基 础 。
企合 作理 念 的 高职 院校 的毕 业 实 习及 设 计 的 改 革 . 学 生在 大 学 的最 后 半 年 。 以 充 分认 识 企业 对 人 才的 实际 需 求 , 让 可 结合 生
产 需 求 , 生进 行 相 关 的 毕 业 实 习及 设 计 。 样 使 得 毕 业后 的 学 生具 备 基 本 的职 业 技 能 . 应 市 场 的人 才 需 求 。 学 生 的顺 利 学 这 适 为一Fra bibliotek引 言
职责 学 校 根 据 相关 行 业 企 业 的 市 场 需 求. 行 专业 设 置 和 进 专 业 方 向 的 调 整 . 方 通 过 签 定 长 期 合 协 议 . 立 学 校 与 企 双 确
业 的 长期 合 作 关 系 实 习 基地 模 式 : 校 提 供 场地 与 师 资. 业 提 供 资 金 、 学 企 设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中,单纯信息的讲述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产教融合变成了当前发展的新要求,能够在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同时,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然而,当今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中还存在着较多局限性,在产教融合方面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对产教融合项目中实训课程的上课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在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基地,实施“双主体”协同育人,构建“三聚焦四融合六对接”育人模式及“223”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此提高人才的素质,壮大人才队伍群体。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必要性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需要大量的艺术人才来满足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的多样需求。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不仅要将自己的理论体系传授给学生,也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学生的实践能力。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难以完成培养综合人才的任务,教师一味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没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由此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过程与在社会中的实践过程脱节,高校亟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局限性(一)注重理论,缺乏实践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只采取传统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更好理解,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在教育枯燥、空洞的理论传输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而且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相关性不大,使学生与社会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

(二)教学重点不突出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完成课堂讲述,然而在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没有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

《吕梁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

《吕梁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

《吕梁学院学报》2021年总目录第一期文学研究类型表达与个性突围———以《南方车站的聚会》为焦点 李勇强,冯业恒(1)…………………………………………从小说到电影:《早春二月》的政治内涵与精神困境薛潇悦(4)…………………………………………………从曹禺和钱钟书的文学创作看人的生存境遇王丽丽(8)…………………………………………………试析格林布拉特的批评策略贺未楠(12)……………………语言学研究论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对立统一———以《水浒传》两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为例董秀静(16)…………………………………………………从生态翻译学看纪录片字幕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策略 ———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武亚萍(22)………………《民权素》研究《民权素》“素”义旨辨略———兼论《民权素》创刊宗旨陈丽妍,白 薇(25)………《民权素》蒋箸超小说叙事分析张海城,段玉莹(29)………民初市民阶层社会心理浅探———以《民权素》“瀛闻”栏目为中心 谢欢涵,陈丽妍(34)………………………………………历史学研究论“费正清时代”中国学研究在美国国内的影响黄 涛(38)…………………………………………………乡谊视角下的台北市山西省同乡会郝 媛(44)……………近代北京第一座图书馆 ———京师图书馆建成始末王学斌(48)……………………思想政治研究小三线军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 ———以山西新建机器厂为例薛金莲(52)…………………夯实融通基础构建人类大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作为探析王秀红,郭 华(57)………………………………………法律研究侵权视阈下体育活动中的自甘风险适用问题薛贤琼(61)…………………………………………………后互评估时代我国县域反洗钱履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西省为例的考察简 洁,李泽平(66)…………心理学研究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变革路径郭旭霞,刘月红(70)………………………………………大学生兼职影响因素质性研究毛佳丽,常 梦(76)………教育教学研究新手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案例研究姚 燕(80)……………我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变迁研究王昱舒(85)………………基于隐喻认知理论的词汇教学探析顾李星(90)……………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杨夏芸(94)…………………………………………………第二期基础理论研究基于差分法的水波动画模拟杨 艳,范示示,王艳永(1)…带Allee 效应的混合单种群模型解的存在性张彩琴,郭琳琴(5)…………………………………………一个捕食者两个食饵的随机时滞种群模型的最优获取 兰瑞平,李香林(8)…………………………………………Tavis -Cummings 模型的几何相位特性研究 舒鹏丽,高 平,王燕锋(11)………………………………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一种改进的Mobilenet 网络车载图像识别方法张凯斐,王翠娥(15)………………………………………基于5G 的砸云ID 图书管理系统吴双娥,白心爱,邸宏伟,等(21)…………………………使用ACCESS 数据库来实现课堂随机点名的管理系统 袁 源(25)…………………………………………………食品研究与开发红菜苔多糖对乳酸菌发酵及酸奶品质的影响冯彩平,王紫艳,李炜娴,等(28)…………………………胡萝卜卷心菜复合蔬菜纸生产工艺研究田 晶(32)………猴头菇烤馍的研制及工艺优化弓玉红(36)…………………实用技术研究综采工作面三机智能化应用研究白新华(40)………………大同市煤气厂区更新改造任静薇(44)………………………烧结温度对循环流化床粉煤灰铝溶出的影响薛仁生,张馨月(50)………………………………………思想政治研究运用微信公众号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以吕梁学院“思政115”公众号为例宫东红,陈爱爱(53)………………………………………“课程思政”在生物类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郜 原,张岁玲,陈正军,等(56)………………基于课程思政的财会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解云惠(60)…………………………………………………高校《英语写作》课程思政教育实现模式探究申竹英,周小涛(63)………………………………………教育教学研究破解直角坐标系下三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案例剖析 王俊梅,辛海军(68)………………………………………基于大实践理念的柔性工程训练体系探索和实践闫金顺,雒卫廷(73) (4). All Rights Reserved.MOOC 联合雨课堂直播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高志娥,兰 静,高文莲(77)……………………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实习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 冯珊珊,杨小萍(80)………………………………………体育研究山西省体育旅游开发策略研究司景梅,刘 静(83)………田径比赛报名信息采集以及编排的应用性研究郝 慰(87)…………………………………………………影响篮球比赛中传球成功率的因素与对策关 浩(90)……“指压板”游戏及健身价值研究张国旗(94)………………第三期文学研究试论藏戏传统剧目中的魔宝主题李 宜(1)………………《子不语》狐狸母题探微及其文化溯源黄露莹(6)…………论《红楼复梦》对《红楼梦》文本重建与主题再释 白 薇(10)…………………………………………………语言学研究从主流机器翻译软件工作原理角度探究机器翻译的优缺点———以对比百度翻译与人工翻译译文为例白一博(13)…………………………………………………视频自媒体言语行为中冗余现象交际意图的语用研究 朱红红(17)…………………………………………………现代汉语中地面交通工具词的造词理据分析杨 豪(21)…………………………………………………传播学研究论《魅力中国城》介入下的城市文化力之提升杨忠文(25)…………………………………………………吕梁市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建设探究郭小芳(34)…………历史学研究抗战时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私营工业劳资关系探析郜俊斌(37)…………………………………………………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工业化建设与西部社会变迁 张旭亮(41)…………………………………………………《长征记》中万人军队的食物考察贾瑞霞(45)……………唐代养鸡业的历史考察张 昕(49)…………………………思想政治研究论高校历史学专业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郝慧芬(54)………协同视域下高校“三育”并举的开展王 炜(57)…………抗战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莫 雪(61)…………论和谐社会中人的尊严陈 程(64)…………………………经济学研究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进出口额、货币供应量对C P I 的影响 冯珊珊(69)…………………………………………………5G 时代基于地理文脉的旅游地形象优化策略庞东梅(75)…………………………………………………盈余管理的行业差异性研究王 珮(80)……………………教育教学研究学案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乔桂英(84)……………………项目式学习模式驱动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赵瑞平(88)………………独立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探析杜 梅(94)…………………………………………………第四期文学研究论贾府的衰亡与贾敬、贾珍的关系李文胜(1)………………唐代泰山封禅文新变谫议李 卉(8)………………………论李贺诗歌形象的陌生化特征赵 晖(15)…………………抗疫诗歌:生命力筑起的墙李倩茹(19)……………………语言学研究生态文明视阈下山西省旅游区语言景观优化路径研究 孟德腾(23)…………………………………………………人际功能视角下英美领导人就职演讲对比研究王晓晨,高 洋(28)………………………………………“要是S 就a 了”构式的语义语用研究朱柳仿,顾 军(33)………………………………………山西长治方言的多功能虚词“嘞”宋静仪(38)……………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以《疯狂动物城》为例张 捷(42)…………………历史学研究20世纪上半叶“卫生进食”的争鸣———从公箸到卫生筷到公筷胡 薇(46)…………………抗战时期晋西北根据地私营商业的发展及政策的实施李静宜(51)…………………………………………………辛安亭与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教材编写刘 畅(56)………艺术研究李世民“崇王”书学体系与文化治国方略吕 杰(61)……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主体人物再辨赵晓燕(64)……思想政治研究论抗战时期劳模运动对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启示 郝丽娟(67)…………………………………………………吕梁精神融入吕梁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杨 艳(7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闫 烁(75)…………………………………………………法律研究民法典语境下夫妻忠诚协议的效力认定李培森(78)………监察程序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问题研究倪东东(85)………教育教学研究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王 惠(89)…………基于S P OC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以《数学建模》为例武梦梦(92)……………………书评平等与差异:在唯物辩证法视域下关注妇女/性别问题 ———读《社会性别秩序的重建》一书杨 霞(95) (5). All Rights Reserved.第五期文学研究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关于信息技术的文学想象与跨学科启示———以刘慈欣《三体》系列与区块链技术为例周建琼(1)…………………………………………………中国古代诗歌中春雨意象研究郭文睿(6)…………………贾平凹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剖析戴学慧(9)…………………试论临县道情的剧目及表演艺术曹志芳,李小娟(13)……语言学研究法治话语规划:新时代法律领域语言规划的新任务董晓波(17)…………………………………………………从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看外交会议译员角色体现孙菲,李鸿斌(22)………………………………………太原市公共场所英文译写实践性研究报告———以太原市2号地铁线为例李志鸿(27)………………绘本翻译中变译策略的应用研究任孝瑜(31)………………社会学研究乡村内置金融的“合法性”问题探析张伟兵(35)…………党建工作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组织建设经验对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启示张利青(43)…………………………………………………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路径分析吕阿丽,陈聪(48)………………………………………思想政治研究美丽中国视域下大学生生态素养问题及培育策略王文燕(51)…………………………………………………新时期高校劳动育人模式的实践及优化———以吕梁学院“四个一”劳动育人模式为例任艳桃,杨阳,薛宇(55)………………………………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育人机制构建双内青(60)…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张彦颖(63)…………………………………………………“三全育人”视角下辅导员谈心谈话的有效性研究王玮(69)…………………………………………………历史学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义和团记忆的建构与演变侯有前(72)…………………………………………………历史场域中儒家文化的合法性问题论析李道涵(78)………论革命纪念馆的社会功能———以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为例冯艳(85)…………………………………………………教育学研究成长环境对儿童健全人格形成的影响———从《红楼梦》中贾环的成长说起高元琼(89)………书评总集体类研究的新尝试———评蒋旅佳《宋元文章总集分体与分类研究》宋甜甜(93)…………………………………………………第六期文学与语言学研究三位一体:梁鼓吹曲句式、用韵、解的内在生成李建栋(1)…………………………………………………接触语言学视域下的临夏汉语方言否定表达研究杜冰心(7)…………………………………………………论翻译实践对翻译理论的反推作用———以How to Skin a Lion的中译为例董秀静(16)…………………………………………………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小品词位置变异研究于静,赵小东(21)………………………………………出版与传播研究弗洛姆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原因分析王羽青,徐俊(27)………………………………………媒介融合背景下国内网络电台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杨逸凡,杜文达(30)………………………………………民航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编辑原则与特性研究韩景峰(34)……………………………………………………《抗战日报》民兵英雄人物报道分析康艳艳(38)…………思想政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运用策略分析余亚林(4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策略研究麻丽娟(46)………………………………………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牛华亮(49)…………………………………………………经济与法律研究“三农”现代化的制约瓶颈及其实现路径研究黄晋太,王雅静(52)………………………………………吕梁市离石区普惠性幼儿园政府经费投入研究王奶珍,李宇燕(56)………………………………………欠发达地区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究张小梅(61)…………………………………………………红色旅游中导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常敬忠(65)……………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路径探析张军(69)…………………………………………………教育教学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近代戏剧史》课程多元考核的探索与实践李成生(73)……………………………………基于非遗传承的民间手工艺高校课程开发探讨张云奇(77)…………………………………………………隐喻思维与英语多义词教学郭焕平(80)……………………认知语言学理论下英语词汇习得应用研究李瑞芳(84)……家园共建中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问题研究王燕(87)…………………………………………………书评文体研究:跨越历史的对话———评蒋旅佳《宋元文章总集分体与分类研究》廖家燕(90)…………………………………………………69. All Rights Reserved.。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的实践研究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校企合作的新趋势。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习机会,还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和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在这种大背景下,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通过对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进行实践研究,探讨其意义、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二、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的意义及背景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专业课程。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充分结合教育与产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促进校企双方的共赢。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的意义在于:1.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能够结合实际生产、实际工作和实际需求,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企业的真实需求,培养出更适应市场的优秀人才,提高就业竞争力。

2.弥补教育与实际需求的差距。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能够更快速地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的教学内容。

3.促进校企合作共赢。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实践机会,也能够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的意义明显,符合当下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并且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校企双主体合作开发课程是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产物,所以其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与企业联合制定课程方案。

学校与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发展方向,共同制定适合学生就业的专业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学校设置专门的教学团队。

学校应该设置专门的教学团队负责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团队成员中应该包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员,以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专业性。

3.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

校企合作 毕业设计指导

校企合作 毕业设计指导

校企合作毕业设计指导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共同推进科研、实践和教学等方面的发展。

对于毕业设计的指导,校企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在毕业设计中获得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以下是校企合作在毕业设计指导中的一些优势和建议:1. 资源共享: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现实问题,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研究成果和新知识。

2. 实践导向: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项目案例和实践环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也可以从学生的毕业设计中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解决方案。

3. 专业指导:企业可以派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作为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这些指导教师通常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

4. 实习机会: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有机会在企业进行实习,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这对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毕业设计指导中的作用,建议学校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和企业可以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益,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 设立导师制度: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组成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

3. 提供资源支持:学校可以提供实验室、设备及其他资源支持,保障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研究和实践需求。

4. 搭建交流平台:学校和企业可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研讨会等,促进学生与企业专业人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总之,校企合作对于毕业设计指导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提高他们在毕业设计中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共赢。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的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一、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校企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校企合作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对接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还可以促进企业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校企合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将以此为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二、调研目的
1. 了解目前校企合作的情况,包括合作形式、领域、模式等;
2. 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3. 提出改进校企合作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学校和企业为调研对象,以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主要调研对象,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企业问卷调查和双方访谈的方式获取所需数据。

四、调研结果
1. 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包括联合实习、合作办学、科研合作等,以联合实习为主要形式;
2. 校企合作的领域主要包括工程、信息技术、金融等,以工程领域最为普遍;
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双方信息不对称、学生实习衔接不畅等,需要通过加强双方沟通、优化实习安排等方式加以解决。

五、建议和措施
1. 学校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和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
2. 学校和企业双方应加强沟通,提高信息透明度;
3.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管理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实习质量。

六、结论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调研可以了解到目前校企合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调研结果,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和规范,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

校企合作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等活动,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通过对多所高校和企业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校企合作在各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科研项目的合作、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展等。

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和科研支持。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然而,校企合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性,导致合作效果不够明显。

其次,一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顺畅,导致合作项目的实施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阻碍。

最后,一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化,限制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推动校企合作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动校企合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项目的规划和设计,明确合作的目标和方向,确保合作项目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其次,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提高合作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最后,学校和企业应该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注重创新和实践,拓展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为校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四、结语。

校企合作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校企合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报告,能够为各地区推动校企合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进行实践操作。
订单式人才培养
企业提出人才需求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向学校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需求。
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文化、业 务需求等紧密结合。
订单班教学与管理
学校组建订单班,针对企业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和管理,同时企业 参与订单班的教学过程,提供实践机会和培训资源。
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
技术成果共享
在联合科研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分享技术成果,实现资源共 享和技术转移。
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联合科研产生的知识产权,校企双方应协商制定保护措施, 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04
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与效 果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北京服装学院
学习国际先进经验
借鉴和学习国际上成功的校企合作办学经验和模式,以提高办学的 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
引进海外优质资源
通过引进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提升校企合作办学的质 量和水平。
应对新技术与创新的挑战
关注新技术发展
关注行业新技术的发展 趋势,及时引入新技术 课程和实训项目,以培 养适应新技术变革的人 才。
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
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认知和需求不断提升,艺术设 计行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具备更高素质、更全面的综合型人才。
人才需求
企业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艺术设计人才,以适应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 的需求。
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01
02
03
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
与多家知名品牌合作,共同开展设计项目,学生作品在时尚界备受瞩目。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摘要: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来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采用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各行各业的人才需求,所以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专业建设和就业创业等多方面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对于我国未来的教育发展来说极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校企融合;培养思路引言:校企合作已经成为了目前音乐表演专业化高校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整体校企合作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其中的合作内容和模式良莠不齐,企业和学校之间合作的动力还较为缺乏,两者之间的利益诉求并不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满足且存在运营方式单一的情况,并且受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规章制度的影响,企业还可能出现正常生产流程遭到延误的情况,学生在实习时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企业也没有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工作分配这种现象会直接导致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质量受到影响,而学校内又没有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教育,导致两者之间都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以音乐表演人才作为培养中心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建设过程中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的产业重构升级的要求。

需要从校企共建等多方面的角度来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尽可能使校企联合开展协同教学,而校企合作的教育工作就需要通过多渠道才能实现,这样能够使音乐表演专业化高校高校校企人才的培养模式,得到有效的创新,为我国提供更大批量的高素质音乐表演人才。

在进行现代化的人才培养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使人才能够真正符合表演单位的需求,而在进行师资的建设时,尽量将教学体系与表演单位需求进行融合,实现生产与教学的无缝对接,而在开展就业创业的工作时,需要建立完整的优质动态跟踪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治疗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潘倩莹(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转变的过渡阶段,是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本文从讨论毕业实习在高校实践教学重视性开始,如何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分析独立院校的教学实践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管理和正确引导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就业一体化等方面提出的方案建议。

关键词:毕业实习;高校实践教育;一体化;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目前各大高校开始对实践教学的越来越重视,因为高等教育不能单指教给学生理论知识,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且还要紧密的联系毕业设计,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光可以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借助实习公司的资源帮助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实现就业。

1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管理工作的现状由于现在的独立院校越来越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扩招,人才的竞争也越发的激烈,同时也是在各大高校拼实力和品牌的竞争,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会更倾向于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的工资待遇往往较低,学生又不容易接受工资累,低报酬,然后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以毕业就开始找工作,有工作经验的毕竟少数。

这就会出现用工荒和最难就业年的局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学生难就业等问题。

2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2.1 毕业实习的时间有些院校的实习时间过短,这样用人单位会觉得学生好不刚适应工作内容,就要回学校上课,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更加不可能给企业带来利益,很多学生因为实习时间过短而找不到实习单位。

毕业实习时间应该安排在第七个学期,毕业论文(设计)之前,如果安排在与毕业论文同一时间段,学生既要完成毕业实习又同时找工作还要做毕业论文(设计),会使学生处于过于忙碌的状态,而并非充实,这样无法做到专注,导致什么都做不好。

2.2 毕业实习的管理工作安排学院所制定的毕业实习的文件要求是针对全院性的,没有特别针对某个系部某个专业,毕业实习虽然是实践类的课程,但是应该制定教学大纲,把在毕业实习中,教师和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说明清楚,并且在开展实习动员大会的时候,也没有把实习中的内容简单明了的分门别类详细地告知学生,这样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和需要完成学院下发的实习报告手册,实习报告心得等报告内容无法做到统一格式标准,最后又要返工重填。

对于教师如果没有教学范围的要求,这样教师无法实时跟进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情况,也无法深入企业,对于事情做的多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也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3 毕业实习的校内基地独立院校的艺术类应该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了解市场动态和流行趋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只是单纯的在学校学习基本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时代是不断地变化的,如果不及时跟进很容易就和社会脱轨,学生只懂得知识点,但却不知道如何把它与实际成果相结合,如果学校没有校内实习基地,没有这样一个有氛围课余的学习基地,学生下课之后就只能回宿舍看电影、打游戏,对于毕业实习和就业就更加的迷茫。

2.4 毕业实习校外基地的数量和岗位过少毕业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者形式,如果独立院校的实习基地过少,这样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实习单位的学生来说,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毕业实习任务而随便找家实习单位,或者找朋友的单位随便盖章蒙混过去,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单位也不是全面了解,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岗位不对称性,作为独立院校的艺术类,更加应该多发掘并签订一些校外实习基地,帮助学生更好的定位,对于招生工作来说,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很关心学生的就业问题,如果实习基地多而且品质好,那么对于招生来说也是一个优势。

3 完善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与校企合作改革的对策建议3.1 教学场地设备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各大高校都开始扩招,同时也是在各大高校拼实力和品牌的竞争,对于学生来说如何选择和毕业后的就业压力也很大,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技能至关重要,因此,艺术类的院校更多的应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既然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那教学方法、场地和硬件设备必不可少,因此对于服装系,如打板室、缝纫机房、熨烫室、摄影室、画室、资料阅览室、创业园等基本的设备必不可少,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的习惯。

3.2 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为了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的机构并熟练技术,在时间设置上面可尽量延长实习时间,如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七个学期的开学,这样学生可以结合暑假进行实习,在第七学期的课程安排上面应开设贴近市场的课程,非必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选择可上课程,因企业培养人才需要时间,时间太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提高了企业培养成本,时间延长自由化也方便学生寻找实习公司,提高学生就业等问题。

3.3 生产实习管理工作的对策(1)毕业实习前期准备工作和成绩考核评定。

这就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殊情况进行分析,而且通知大多是以文字居多,这样如果只是原封不动的发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到文件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开展实习动员大会的时候必须把毕业实习的重要内容,实习心得要求、实习注意的事项、实习结束需要交的文件、上交时间等用PPT或者表格的形式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

加强学生对毕业实习的态度,把毕业实习当作一门必修课来对待,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学院任务,随便找个单位实习,从事普通劳动力,做简单的事情,这样是无法达到实习目的,一定要和自身所学专业或未来发展方向相对应,成绩考核必需让学生严格按照企业正式员工的标注来进行考勤和综合表现评分,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评分各占总分的40%和60%。

把在实习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写一篇实习心得。

(2)毕业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

对于艺术系的学生,首先采用的分散实习,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自我的了解,选择需要去的公司和公司职位,鼓励学生自主找实习单位,通过在自主寻找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同时也可以培养口才锻炼自我推荐的独立能力。

其次学生可以了解学校提供的实习基地的经营方向和品牌结合自身的爱好进行选择,对于实在找不到实习单位的学生又没有特殊要求的,学校教师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在统一安排到学院签署的实习基地的实习。

(3)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的双重指导。

根据自身擅长的领域选择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学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校外导师应做到在实践应用技能、安全等指导,校内导师因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进行辅助指导,做到取长补短、多样化和资源共享。

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尽快调整心态适应环境,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处理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校内导师也可以通过了解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更新教学内容,改善今后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4 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一体化4.1 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院针对系部的专业签署实习基地,并且(下转第347页)此的狠手吧?!要知道,琴锤敲击琴弦的那一瞬间的力量决定了琴声音的大小,但是这个声音是有弹性的,那是琴弦,不是机器,不是炮弹。

总之,只有仔细用心去揣摩如何触键,想方设法弹出好听的声音,这才是真正有品位的演奏者,你的层次也才会变得更高。

3 动情——成就演奏的灵魂如果那么不讲本体,抽象概括的讲,音乐到底是什么?音乐有哪些性质与特征?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音乐究竟对这个问题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里一段关于音乐的定义: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分为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乡村音乐、原生态音乐等,在艺术类型中,音乐是比较抽象的艺术。

音乐让人赏心悦目,并为您带来听觉的享受。

还有一种解释:音乐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效果的声频,出自人类本体的最初生命运动,它们伴随人类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起源而起源,伴随人类发展而发展。

它们不是人类身外之物,也不是人类最初的物质生产,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感于外物存在的人类最初精神活动的产物。

通过这两种解释我们不难总结出音乐的一些特性: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

不发声就没有音乐,所以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首当其冲;绘画作品在时间中凝固不变,而音乐则在时间的流动中变化起伏,直到最后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有发声就要有听者,我们的耳朵带给我们听的享受,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这点毋庸置疑。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情感”成了所有音乐特性里最值得研究的内容。

人们常说,音乐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是哺育情感的乳汁,是启迪智慧的钥匙……现实社会中音乐真有这样神奇的公用吗?其实,音乐给人的应该远远超过音乐本身。

我们少数民族的同学,无论是蒙古族,达乌尔族,鄂温克族,每当本民族的歌声从你的嘴里唱出来的时候,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淋漓尽致的自豪与舒展。

尤其是唱一些简单上口的民谣,家乡的小曲的时候,这种情感就更为真实和动人。

我是那么的欣赏和赞叹!这就是发自肺腑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才是你真正的自己。

现在说钢琴。

首先,器乐要想达到声乐那样直接的对人的感染似乎更难了一些。

因为乐器本身首先是一个发声的工具,没有了语言这个载体就更难让人理解它要表达的意思。

但是它所要传达的仍然是音乐,是音乐就要有音乐所具备的所有特性。

不要以为你面对的就是一个机器或工具,不要让所谓的技巧太多的牵制你的心灵,无论你弹奏的是哈农,599,还是肖邦,贝多芬。

首先要对音乐本身充满想象力。

那一个个音符就像带领你去遨游的雄鹰,我们会经过山川,海洋,田野,森林;会跟你最亲密的人窃窃私语,会有旁人喋喋不休的唠叨,也会有对手激昂愤慨的争论,甚至会出现在战场上浴血厮杀。

请记住“音乐不是人类身外之物,也不是人类最初的物质生产,而是一开始就是一种富有情感的感于外物存在的人类最初精神活动的产物”。

以上,笔者用第一人称的方式通过生动的举例和解释,阐释出教师在钢琴课日常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和方法,这样的探讨利于教师掌握具体操作流程,并且利于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教学案例相结合,创造出更新的实用性。

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探讨方式,将学术论文的实用性进行实践性的拓展。

不足之处有待探讨和论证。

参考文献:[1]葛德月.朱工一钢琴教学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孙维权,巢志钰.世界著名通俗钢琴曲欣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4]李弦,李茂林.车尔尼作品299弹奏提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5]于一丹.钢琴缓慢训练的要点分析[J].北方音乐,2014(15).(上接第335页)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如:针对企业需要的人才模式指定企业培养班,大一新生,可以先由企业挑选形成,并制定奖学金制度,企业培养班的老师也可以由企业的人员来进行教学,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一体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