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定风波导学案

合集下载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教学目标1、背诵本词积累名句。

2、分析风雨意象,感受词人的形象,掌握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应对风雨的态度概括抒情主人公形象教学难点感悟词人情怀,知道词人最终“归”向何处【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举例法、师生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课堂小游戏一.导入1、由学生分小组进行比赛,背诵出含有“雨”字或“晴”字的诗句。

(课前去准备,查询我们学过的含有“雨”或“晴”字的诗句,找得越多越好。

2.走进作者,了解背景。

我们学过苏轼的很多作品,大家还记得多少呢(课前去查阅相关资料如作者、作品等文学常识)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板书: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三苏: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

苏轼生活在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变法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弊端反对变法;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当权时,他看到了变法的可取之处支持变法,受到了双方的排挤和打击,一生仕途坎坷三起三落。

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李定等人诬告将他以“谤讪新政”“毁谤君相”之罪弹劾入狱,被囚于乌台,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

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坐牢103天,苏轼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期间未卜生死,一日数惊。

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时候,其子苏迈每天去监狱给他送饭。

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早在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做准备。

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为苏轼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

定风波

定风波
〖学习流程〗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自研自探环节
互动合作环节
展示提升·质疑评价环节
随堂笔记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
互动策略
程序·任务·时间
展示方案
主题·形式·时间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




梳理词意源自1.了解写作背景2.自读本词,梳理词意
3.理解小序交代什么内容
1、小对子:
交流与分享
对子之间交流导学案,选择自己最需要的问题与大家分享,面对面进行交流探讨问题。
一、















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4.概括上下片所写内容
5.本词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二、
精读细研,合作探究
6.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时间:课前自学,
课上2分钟
三、
总结拓展
3分
总结归纳:
拓展延伸:本词的写作特点
《定风波》自主学习导学案
中旗一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041制作人:闫俊英
〖研学专题〗苏轼《定风波》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本词并释义。
2、把握词人形象,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胸怀,进而掌握诗歌中关于人物形象的答体技巧。
3、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重难点】从分析形象掌握技巧,由诗歌内容体会人生哲理.【教法】自主预习在诵读中理解在合作中探究【教具】多媒体【教时】1课时
2、“互助组”
就“品读”“细研”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进行小组讨论。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理解《定风波》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赏析《定风波》的艺术特色,包括意境营造、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

3、培养学生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心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2)赏析词的艺术手法,如象征、对比、以小见大等。

2、难点(1)体会苏轼在困境中表现出的超脱旷达的胸襟。

(2)理解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深层含义。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知人论世法: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词作的内涵。

3、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词中的疑难问题,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悟。

四、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 年 1 月 8 日—1101 年 8 月 24 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2、写作背景《定风波》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所作。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他生活困顿,心情苦闷。

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在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在生活中寻找乐趣。

这首词就是他在一次出游途中遇雨所作,通过对自然风雨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态度。

五、文本解读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教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深入了解苏轼,朗诵并背诵本词。

2、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掌握吟诵技巧,领会重要词句。

(2)合作探究,把握词的感情,感受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

(2)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品读苏轼:1、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林语堂《苏东坡传》)2、也许正是一蓑风雨,铸就了一个旷世奇才,一个士大夫心神往的人格典范,一个民间妇孺喜闻乐道的豪士雅客,一个有一派刚直不屈执著风节的政客、一个有着一颗善于解脱的智慧心灵的智者,和一个有着一副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的善良心肠的天真稚童!(《写不尽的苏轼》)背景链接:《定风波》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和他创作的两赋一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同一年。

苏轼因“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到黄州,贬谪黄州是苏轼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的挫折,也是他内心纠结得最紧、矛盾冲突最厉害的时期。

在他被贬官之前是在浙江湖州当太守,而且还是文坛领袖,如今却变成了阶下囚,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人生的痛苦莫过于失落的痛苦,被剥夺的痛苦,过去那些地位、荣誉,统统被剥夺掉了,在心里产生了强大的反差。

通过诗词可以透视苏轼贬黄时期的心态,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路历程从“失意苦闷”到“乐观坦然”再到“超然豁达”。

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的第三年,着眼点是“道中遇雨”这一小事,借题发挥时所写。

互动导学一、诵读提示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定风波导学案.doc

定风波导学案.doc

定风波【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背诵诗词。

2、赏析、评价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及“雨”意象含义,明析本词的艺术鉴赏手法。

3、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自学【定标自学】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背诵诗词。

特别提醒:认真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标画重点句子。

为能深入理解这首词表现出来的那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有必要把作者在当时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作个简单的回顾。

1、读准字音同行()吟啸()『蓑()烟雨2、写出词意厮:()0:()吟啸:()诵:()3、整体感知: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从原文找照应句子)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对照后,剩下了哪句?(哪句没和小序内容照应?)---------------苏轼为何喝酒?背景穿插: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定风波》这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所作的词作,当时他只做了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 既没有多少俸禄,又处处受到监督。

对话【合作探究】1、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抒情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2、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 ?“竹杖芒鞋”和“马”有什么深刻含义吗?3、“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体验?5、“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感悟?【展示分享】苏轼,宋神宗熙宁年间历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以作诗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即“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后调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杭州知州、颍州知州。

不久又以写文章讥斥朝廷的罪名被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

《定风波》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定风波》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定风波》精品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课题《定风波》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作者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揣摩作者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2、注意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和豪放派诗词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理解词作中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准确把握、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重难点掌握本词的写作技巧和思想情感【预习案】(或基础回顾等)一、基础知识1、写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2、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他认识到自己和朝廷权贵们已经是“肝胆非一家”。

所谓使人追求的“浮名浩利”,对他来说已经是“鹤骨霜髯心已灰”,只能劳神费力,再没有什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穷猿已投林,疲马初解鞍”。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深入了解苏轼,朗诵并背诵本词。

2、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掌握吟诵技巧,领会重要词句。

(2)合作探究,把握词的感情,感受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

(2)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重难点:体会作者面对人生风雨的情怀,学会正确面对人生风雨。

学习方法:反复诵读,自主感知,交流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环节:课前预习,知识链接一、背景链接:《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

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二课前自学:1、注音同行()吟啸()一蓑烟雨()料峭()2、字词释义芒鞋:吟啸:料峭:补充注释:竹杖芒鞋:是失意潦倒、穷困下贱的标志。

骑“马”则是属于官运亨通的达官贵人之列。

向来:刚才,方才之意。

如“失向来之烟霞”3、自行翻译词前小序(在课本上做记录)。

4、反复诵读,尝试背诵。

第二环节:反复诵读,体味感情,合作探究,解读文本一、反复诵读,入情入境1.诵读要领:(1)注意读准字音(2)把握节奏(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3)感受情感(语音的轻重,语气的升降)小组诵读展示(诵读形式由小组自创)。

2.用简单的语言翻译本诗并概括上下片的主要内容。

二、鉴赏品味,自主赏析找出本诗当中你认为写的最好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个人展示)三、重点研讨,合作探究1、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3、试分析本诗的艺术手法4、炼字1.“竹杖芒鞋轻胜马”。

最生动是哪个字?2.“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哪个字最洒脱?第三个环节:课堂小结,深化拓展。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其间,因往相田。

”天气:雨→晴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指拿着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两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故:交代写作缘由。

补充:小序又叫题序,北宋词人张先率先使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使词的题材取向逐渐贴近作者的日常生活,加强了词的纪实性和现实感。

2、解读词的上阙(1)引导学生试着翻译词的上阙,找出上阙的词眼。

明确: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主人公既有的步伐,“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前行,视风雨为无物。

手持竹杖、脚踏芒鞋也没什么可怕,只要你以此为乐,一样可以比骑马还要轻松。

披着一领蓑衣在风雨之中过这一生。

上阙词眼:“一蓑烟雨任平生。

”(2)深入分析词的上阙从词的小序中,我们不难看出,整首词记述的是一次出行遇雨的经历。

那么词的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中的“穿林打叶声”写的也就是实景,那么它又有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呢?明确:“穿林打叶声”暗示政治的风雨。

体现了作者在政治风雨中从容不迫的气度,以及在遭受贬谪时处之泰然的心态。

⑵同学们想像一下手持“竹杖”,脚踏“芒鞋”,走在风雨交加的泥泞道路上,会是怎样的一番情景。

那么词人为何说它“轻胜马”呢?此处的“竹杖芒鞋”与“马”又代表着什么呢?明确:此处的“轻”并不是真正的身体上的轻松,而是一种心理上的轻松。

“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

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是“无官一身轻”。

⑶“一蓑烟雨任平生。

”作为词上阙的词眼,谈谈你对这一句的理解。

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

“任”字有放任自由的意思。

3、解读词的下阙(1)引导学生试着翻译词的下阙,找出下阙的词眼。

定风波 导学案

定风波 导学案

高一语文导学案课题《定风波》课时:1 总课时:2 制作人:黄晓慧制作时间:2018/5/11【教学目标】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②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方面,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③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

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旷达的。

2、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预习检测】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是三父子分别是:;;。

2、解释下列词语①已而:②吟啸:③芒鞋:④萧瑟:⑤也无风雨也无晴:⑥向来:3、解读小序,填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觉4、本词的主旨句是:5、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6、本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答:【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1、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说“竹杖芒鞋”比“马”轻呢?你认为这里的“竹杖芒鞋”和“马”分别有什么深刻含义吗?2、思考:“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烟雨?“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

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

教案:高中语文《定风波》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定风波》。

2. 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 诗中意境和情感的分析。

3. 文学鉴赏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诗句的深层含义解读。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材《定风波》。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文,提醒大家关注诗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2. 提问:大家认为一首好诗应该具备哪些特点?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介绍《定风波》的背景和作者苏轼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逐句解析《定风波》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变化。

三、文学鉴赏方法讲解(10分钟)1. 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意象分析、情感分析、手法分析等。

2. 示范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定风波》中的具体诗句。

3.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自主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学生背诵《定风波》。

2. 请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背诵的重要性。

2. 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和鉴赏。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他们运用文学鉴赏方法自主分析诗文,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教案:高中语文《定风波》六、课堂练习(10分钟)1. 请学生默写《定风波》。

2. 请学生选取诗中的一个意象,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七、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诗句进行讨论。

2. 讨论诗句的意义和作用,以及诗句对整体诗歌意境的影响。

八、分享与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导学案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导学案

嫩江一中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四《定风波》主备人:宋颖审核人:授课时间:2011年5月学生姓名:学号:课前批改:课后批改:【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知任论世”鉴赏诗歌的方法。

2.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中的形象。

3. 理解作者旷达的情怀【学习重点】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学习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知识链接】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显然,这首词是借“道中通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的。

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学习过程】诵读提示: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烟雨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4分)2.从表现手法来看,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襟怀的?3.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有人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具有丰富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拓展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一、引言《定风波》是唐代著名诗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抒发内心痛苦和自我表白的长篇诗。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背景下所感受到的悲凉和无奈。

本文将通过分析《定风波》的内容和艺术特点来探讨辛弃疾创作这首诗的意图和思想内涵。

二、《定风波》的背景《定风波》写于北宋政权宣和年间,当时南方地区处于战乱之中,辛弃疾正身处其间。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正是他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所经历的真实感受。

三、诗歌的结构和意境《定风波》是一首由五言律诗组成的长篇叙事诗。

整首诗共有九十六句,以押韵形式呈现。

诗歌的结构紧凑有序,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诗的开头以辛弃疾自述的方式引出故事情节。

接着,辛弃疾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到战乱的环境中,展示了人民平静生活被战争摧毁的残酷现实。

整首诗的情感气氛一直紧张而沉重。

作者通过运用修辞手法和象征性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和无奈。

特别是在诗的结尾,辛弃疾以婉转深情的笔触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四、诗歌的艺术特点《定风波》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这首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于战乱的观察。

通过描绘战乱环境和人民的痛苦,他希望唤起读者的同情心和对于和平的向往。

此外,辛弃疾在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使诗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的诗句行云流水,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触动。

五、《定风波》的意义《定风波》是以辛弃疾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抒发他对于战乱和痛苦的思考和感受。

诗中对于战争的描绘直触人心,使读者对于和平的向往更加深刻。

同时,《定风波》也表达了辛弃疾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于真爱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让读者感受到他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六、结论通过对《定风波》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在这首诗中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他通过描绘战乱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曲折变化,反映出他对于和平和真爱的向往。

定风波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定风波》教案设计

定风波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定风波》教案设计

《定风波教案设计高一语文《定风波》教案设计》摘要:下面是编整理高语《定风波》教案设计欢迎参考!学习目标、学习“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方法、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人物形象3、理作者旷达情怀、背诵整首诗学习重体会作者豁达人生态学法指导从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角鉴赏诗词知识链接、作者苏轼(037—0)子瞻又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学习程导入二诵感知、诵事项、听录音学习诵3、学生由诵了作品容狼狈已而峭萧瑟3、序交代了哪些信息三、(合作探究)鉴赏评价诗歌人物形象、学生深入更充分感知作品,(人生风雨)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净空)</教案是教师教学设计和设想下面是编整理高语《定风波》教案设计欢迎参考!学习目标、学习“知人论世”诗歌鉴赏方法、学习赏析、评价诗歌人物形象3、理作者旷达情怀、背诵整首诗学习重体会作者豁达人生态学法指导从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角鉴赏诗词知识链接、作者苏轼(037—0)子瞻又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州山(今属四川省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学、法、画元丰三年(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苏轼是宋代学高成就代表并诗、词、散、、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派与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著述宏富豪放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苏轼亦善“宋四”;工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生性放达人率真深得道风交友美食创造了许多饮食精品品茗亦雅游山林、背景宋神宗元丰五年(08)即苏轼被贬黄州三年他准备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沙湖看田归途遇雨所做学习程导入二诵感知、诵事项、听录音学习诵3、学生由诵了作品容狼狈已而峭萧瑟3、序交代了哪些信息三、(合作探究)鉴赏评价诗歌人物形象、学生深入更充分感知作品各抒己见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及理由、问题设计引导学生探究诗人人生态、心世界体会诗人各见(见)()从上片哪几词可以看出作者对偶遇雨什么态?()“蓑烟雨任平生”“蓑衣”与“烟雨”何所指?哪用得哪里?表现了作者怎样人生态?(3)“也无风雨也无晴”与“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否矛盾?怎样理“也无风雨也无情”这句话?这词人是怎样形象?()有人认词是“旷达人语”有人认是“归隐人语”你对怎么看?“归”是归向何方?3、背诵整首诗词四、结节课主要学习“知人论世”鉴赏诗歌方法了作者以见、平见奇通对眼前风雨等闲视描写抒发从容面对人世沉浮胸襟气学习伟人以伟人榜样学习培养爱和特长……愿我们心都能拥有件应对人生法宝……五、作业下面材根据要写不少800场暴风雨突然有人从包里拿出早已准备雨伞顶着风雨前行;有人不惧风雨匆匆赶路;有人屋檐下等着风雨停歇;有人虽没带伞却依然风雨漫步面对这生活场景你更认哪种处事态?请阐述你看法和理由要选角确定立明确体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不得泄露人信息板穿林打叶 (眼前风雨)蓑烟雨 (人生风雨)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净空)。

苏轼《定风波》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苏轼《定风波》优秀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一、目标解读知识与能力: 1.领略苏轼豪放雄健的词风。

2.把握诗歌结构,理解诗歌含义,并熟练朗读背诵。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讨论、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表达的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学习重难点:1.重点: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2.难点: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

二、合作探究:(一)自主预习:1、了解作者,知晓背景:《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

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

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

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2、定风波词牌的由来:《定风波》又作《定风波令》,唐教坊曲。

(二)、合作展示: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答案: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答案: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答案:4.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明确: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明确:6、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7、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三、内化巩固:高考链接: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3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5分)四、知识积累(面对逆境积极心态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定风波》教案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定风波》教案

汇报课题

所用教材人教版必修第四册
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品雨领悟苏轼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设计理念:走近圣贤,聆听教诲,指导人生
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苏轼的诗歌,对其豪放词风已有所了解,但对苏轼面对人生风雨时的那种走向内心、旷达超脱的情怀还感受不深。

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如能真正体味到苏轼豁达的精髓,将对其人生影响深远。

重点难点领悟苏轼的乐观、旷达的情怀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法
程的人生,为后面的教学做必要的铺垫,同时也为深入研究作品提供必要的背景准备。

“疑难处”、“欣赏处”和“深思处”。

适时地加以启发、诱导,会将学生的思考不断引向深入。

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就一堂课而言,下课并不意味着结束。

重要的是,要能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让学生更愿意继续可能永远
板书品雨识东坡
---《定风波》
雨(双关)
/\
自然之雨人生之雨
↓(以小见大)↓
前方亦雨心灵家园
↘↗

2。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二)释词意
阅读课文,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出来,以便我们共同探讨。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雨势如何,是大还是小?
作者是怎样面对的?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诚然轻便,然而在
雨中行走用它,怎么能比“骑马”还“轻”呢?
3、一蓑烟雨任平生。

--序文已说“雨具先去”,可这里为什么又有
“一蓑”,前后矛盾吗?“烟雨”是否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是“料峭”的,
而作者却是“微冷”,怎么理解?这首词是不是他酒后的自我宽慰?
5、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面明明说“道中
遇雨”“已而遂晴”,可这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呢?“归去”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归去”是否相同?苏轼的“归去”
是归向何处?教学反思活动三:体情。

活动目的:把词读透。

《定风波》一词,表达了苏东坡怎样的情感?
课外拓展活动
延伸阅读。

活动目的:全面了解的苏东坡。

相关书目及文章: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方《喜欢苏东坡》
刘艳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编制:杜慧敏校审:高一语文组使用时间:月日【教师寄语】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仆屡起。

----拿破仑【学习目标】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旷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背景介绍】《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

此间他偏居荒野,躬耕自乐。

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课前导学】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何fáng() yín()啸一sōu()烟雨料峭.() xiāo()瑟2、根据译文填词句。

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

抬头看时,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头望望方才风吹雨落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没有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1、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该词中,苏轼通过途中遇雨这种生活小事,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从此“归去”,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

定风波导学案教师版

定风波导学案教师版

《定风波》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学(具体内容略)第二课时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二、指导诵读,培养情感。

(形式多样)三、自主学习,粗知词义。

1)请三名学生分别抄写词前的小序,上阙和下阙。

2)后再请一名学生给词中加点的字注音。

3)最后请一名学生给词中划横线的词语释义。

四、合作探究,赏析该词。

【思考】(可以用指名或抽签的方式提问学生予以回答,根据评分标准评分。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闲适、坦然的心态3.“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4.简要归纳这首词上下阙的意思。

4.简要归纳这首词上下阙的意思。

并归纳该词的主旨。

上片:写冒雨徐行时的景物和心境.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和感受。

主旨是表现词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

5.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形象【讨论】(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主持进行讨论。

共设计两个问题,请各组组长到讲台老师手中抽取题目,然后就此题讨论。

)1.“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四《定风波》导学案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四《定风波》导学案

《定风波》导学案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乌台诗案二、分析风雨意象,概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并学习一语双关的表现手法三、体会作者面对困难挫折时的情感态度课前预习苏轼生平简介宋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71年),苏轼因与主张新法的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保持自己的人格,自请降职为杭州通判,苏轼在此期间做了好多诗,欣赏风物,执政为民。

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以“作诗谤朝廷”之罪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有官职但几近流放。

哲宗元佑年间,高太后临朝,司马光执政,苏轼被召回京。

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掌权,此时的新党已经变质,他们对苏轼的态度变本加厉,苏轼贬惠州,再贬儋州,虽曰贬谪,实为流放。

徽宗即位后,在遇赦北归的途中,卒于常州。

苏轼几乎一生都被贬谪,心中种种忧愤,都成为其创作的源泉。

预习检测:请概述苏轼的生平经历。

乌台诗案苏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在湖州任上。

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文章中的这些话被嫉妒他的新党抓牵强附会的解释为,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的语句,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

新党们决心置苏轼于死地。

经多方营救,最终,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受当地官员监视。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但北宋年间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幸免预习检测:请概述乌台诗案的原由及经过。

被贬黄州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纵情山水,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必修4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导学案.doc

人教版必修4苏轼词两首定风波导学案.doc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勾画批注,理解诗句含义,熟练朗读背诵;2、联系作者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揣摩作者所托之情,所言之志;3、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诗词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联系作者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特点揣摩作者所托之情,所言之志;2、进一步感受豪放派诗词的特点。

【预习提纲】1、参考《赢在45分钟》,了解作者及背景;2、勾画批注,口头梳理诗句意。

导学过程预设一、检查预习:1、字音:宫阙()玉宇()朱阁()绮户()婵娟()2、作者、背景: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

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

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乌台诗案,他被贬到湖州时写了谢上的表文“臣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

表中的话被人摘取,以为他有诽谤朝廷之意。

于是下到御史台狱,那里有柏树,所以也叫柏台,上有乌鸦,故称乌台。

他写的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此心唯有蛰龙知”,差一点被处死。

在这九死一生之后,东坡写了《念奴娇》(大江东去),在黄州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定风波》导学

1、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
生哲理。

属于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

作者自有这种情怀,遇事便触发了。

《东坡志林》
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便写出
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2、乌台诗案
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

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

这案件先由监察
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
案”。

“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
语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和此前所作诗
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

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

乌台诗案前后苏轼诗词风格的变化
首先,在题材上,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了苏轼的“具体的政治忧患”,而后其作品则将侧重
点放在了“宽广的人生忧患”。

其次,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

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
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

他认识到自己和朝廷权贵们已经是“肝
胆非一家”。

所谓使人追求的“浮名浩利”,对他来说已经是“鹤骨霜髯心已灰”,只能劳神
费力,再没有什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穷猿已投林,疲马初解鞍”。

第三,在风格上,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
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溢清。

一:正音。

目的:把音读准。

二:晓意。

目的:把词读懂。

(一)释词义
1、已而:
2、狼狈:
3、吟啸:
4、芒鞋:
5、蓑:
6、料峭:
7、向来: 8、萧瑟:
(二)释词意
1、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2、概括本词的内容.
3、阅读课文,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出来,以便我们共同探讨。

比如,对序文中“雨具先去”,而后文中又说“一蓑”,老师就有点不明白,觉得前后矛盾呀?
课外拓展活动
活动一:延伸阅读。

活动目的:全面了解的苏东坡。

相关书目及文章:林语堂《苏东坡传》、余秋雨《苏东坡突围》、方方《喜欢苏东坡》、刘艳
琴《来生便嫁苏东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