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文化01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3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艺..
大二轮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必修部分/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 3讲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艺
明确考纲 MINGQUEKAOGANG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 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微观排查纠错] (1)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具体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确立。 ( √) (2)孔子的仁、礼思想,老子的无为主张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服务的;孟子的仁政,韩非 子的法治、变革主张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 说明:“君舟民水”首先由荀子提出。 (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本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 ) (5)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的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 √) (6)毕升发明了印刷术。( × ) (√ ) (3)“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皆体现了民本观念,分别由孟子和唐太宗提出。 ( × )
[2015· 山东高考]《尚书· 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B.主权在民 D.道法自然
A.兼爱尚贤 C.以民为本 [命题解读]
本题考查古代的民本思想,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
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①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要把握“理”,就需要“格 物致知”。 ②影响: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 很大。 (2)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②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 “天理”。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第一编
专题整合突破
必修部分/ 模块一 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国和世界
第 3讲
古代中国思想、科技与文艺
明确考纲 MINGQUEKAOGANG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 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微观排查纠错] (1)百家争鸣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变革,具体表现为生产力的进步,奴隶制的瓦解,封建制的确立。 ( √) (2)孔子的仁、礼思想,老子的无为主张都是为奴隶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服务的;孟子的仁政,韩非 子的法治、变革主张则是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的。 说明:“君舟民水”首先由荀子提出。 (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本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 ) (5)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的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 √) (6)毕升发明了印刷术。( × ) (√ ) (3)“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皆体现了民本观念,分别由孟子和唐太宗提出。 ( × )
[2015· 山东高考]《尚书· 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B.主权在民 D.道法自然
A.兼爱尚贤 C.以民为本 [命题解读]
本题考查古代的民本思想,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
3.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①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要把握“理”,就需要“格 物致知”。 ②影响: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 很大。 (2)陆王心学 ①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他提出“心即理也”,求理的方法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②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 “天理”。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与文化[ 高考]
►线索四 以古代艺术形成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梳理汉字、 书法、绘画及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的成就、阶段特征及影响 1.中国文字演变经历了商代甲骨文,秦汉小篆、隶书,魏晋逐 渐成为一门艺术;隋、唐、宋、元时期楷书、草书、行书的 书法艺术成就非凡;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具有审美和实用功能。 2.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从远古时代诞生,经历了战国的成熟、 魏晋的完善、隋唐的高峰、两宋的全面发展到明清文人画突 出成就的历程;绘画艺术类型多样、各具特色;具有“书画 同源”和鲜明的艺术特征。 3.中国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元杂剧的成熟、明 朝昆曲的广泛流传、清代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国戏曲 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体现了戏曲南北交融、走向世界 的趋势。
4.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影响深远,对世界文明发 展和进步贡献卓著;中国古代科技以实用性科技为主,服务 于农业生产;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科技逐渐衰落,没有产生 近代科学。
►线索三 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程为主线,梳理中国 古代文学发展成就、文学特色及体现的文学特征 1.从春秋诗歌总集《诗经》、战国楚辞体、从汉赋的恢弘 气度到唐代诗歌的繁盛,反映出诗歌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 形式。 2.唐代新的文学形式——词兴起到宋代词的兴盛,从元朝 元曲的繁荣到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反映了城市商品经济繁 荣、市民阶层的扩大。 3.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特色各具,流派纷呈,而 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在世界 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线索二 以四大发明为主线,梳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 法、农学、医学等科技成就表现、阶段特征及影响 1.从战国司南、汉代造纸术到隋唐火药、雕版印刷术的发 明,从宋代指南针、火药广泛应用到活字印刷术的完备,中 国四大发明影响深远。 2.从汉代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到明清珠算的应用和普及,从 商代世界最早日食、月食记录到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 说明了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的领先地位。 3.从战国时期的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到明代李时 珍的“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从西汉《氾胜之书》 到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说明了中国古代医学、农学成 就辉煌。
高中历史 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和文化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
“限制君权” 思想
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 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 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
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 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 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史学理论等角度去融会贯通
考点汇总
考题序号 2015·全国文综Ⅱ,24 2016·全国文综Ⅰ,24 2018·全国文综Ⅱ,24 2017·全国文综Ⅲ,24 2016·全国文综Ⅱ,24 2016·全国文综Ⅲ,26 2018·全国文综Ⅱ,27 2018·全国文综Ⅲ,26 2018·全国文综Ⅰ,24 2016·全国文综Ⅱ,41
单元知识概览
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
魏晋
唐宋元
明清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
学派,战国时期孟子、 秦汉加强思想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 控制,秦朝“焚 佛道盛行,
思想 思想,与其他学派形成 书坑儒”,汉代确 儒学出现
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立儒学的独尊 危机
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 地位
核心
想解放的潮流
内容
科技 文化
汉代出现并改
文学 艺 术— —从 辉煌 灿烂 到多 元一 体、 各具 特色
时期
先 秦 、 秦 汉
魏 晋 南 北 朝 到 唐 宋 元
发展历程
奠基发展 ①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②文学:春秋末年,我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具有现实主义特色;战国时期,楚辞创作并盛行;汉代的综 合文体——汉赋,集中体现了当时的文学成就
时期 发展历程 春秋 创立和发展 战国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
高考第二轮复习课件_专题1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区别 专制是从决策方式上来说的,它和民主相对。中央集权是从地方政权与 中央政权的关系上来说的,它和地方割据相对。专制主义随着历史的进步 逐步退出政治舞台,而中央集权一直沿用至今。当今世界,不论是美国式 的联邦制还是中国式的省制,都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
科举制的前世今生 (1)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唐代进一步完善,宋代实行“糊名法”以防止 作弊行为,明清两代发展为“八股取士”,1905年科举制被正式废除。 (2)从1994年开始,中国的中央国家机关开始采用考试的方式选拔公务 员。到今天,全国所有的省份都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
A.体现三省分权制 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解析]
唐朝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分析各选项,A、C、D三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三省没有监察职能 。唐朝中央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台。 [答案] B
分封制、宗法制与现实生活 分封制与宗法制虽然是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但对今天的社会生活仍具 有很大的影响。如在中国的姓氏中,有很多姓就起源于古代的封国,如宋 、鲁、郑、陈等。中国的很多地名的简称也起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与分封制相比,宗法制对今天现实 生活的影响更大一些,如中国尊祖敬宗、重视亲情的传统观念,修家谱、 祭祀祖先等习俗。
2012届高考第二轮复习课件_专题1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第1 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真题1]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
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
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
最新二轮复习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 名师制作优质课件(54张)
第16页
返回导航
2018大二轮化·学历史
解析:选 C。据题干可知,唐宋推行的“物勒工名”,记录下 工人姓名,以“监之”“诛赏之”促使工匠提高官营手工业品的质 量,故选 C 项。材料中“其百工在官者”,反映出官营手工业的 状况,与民营手工业无关,故 A 项错误;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投 放市场,与面向市场无关,故 B 项错误; “功致为上,华靡为下”, 提倡产品实用,但与“物勒工名”无关,故 D 项错误。
第8页
返回导航
2018大二轮化·学历史
解析:选 B。据题干材料“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 十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 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可以得出当 时的田庄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故选 B 项。
第9页
返回导航
2018大二轮化·学历史
第7页
返回导航
2018大二轮化·学历史
2.(2017·山东潍坊二模)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都十 分巨大,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 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体现出当时 的田庄( )
A.土地归封建国家所有 B.存在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呈现出自给自足的特点
3.(2017·四川南充三次适应性考试)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 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 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 300 年”说成“影响后世 300 年”。这一现象表明( )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第13页
返回导航
2018大二轮化·学历史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 水平低;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发 达,农业、手工业繁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 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移,海上和陆路的对外 交往空前繁荣。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文化[1] 2PPT课件
6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2 从历史主干知识即中央集权制角度研判
7
预测演练
3、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4位皇帝穿越了时空隧道,坐 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 体制,功高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 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说: “得了吧,我废除丞相,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 “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 的议论
创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其优点不包括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祖国大一统
C、有利于减少战乱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10
演练主题——解读和运用有效信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
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 任重矣。”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 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18Fra bibliotek预测演练
2、下列图一到图三三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用来论证
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器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21
预测演练
4、下图是宋代纸币的铜板拓片。“宋真宗时,益州十六家富 商联合发行交子,中国的纸币自此开始;绍兴三十年“初命 临安府印造会子,许于城内外与铜钱并行。”上述材料表明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1.3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课件
【解析】选C。材料中的李贽“剃光头发留着长须”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收女弟子”等行为,只 能说明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因此C正确。A、B、D都是 对材料的过度解读。
3.(2018·江苏单科·T21)(12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 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3.宋明理学是佛道化的儒学: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 儒、佛、道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 佛道化的特点,如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并 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三、关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几点认识 1.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不是 抛弃儒学,而是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使其更加符合社 会现实的需要,从而使儒学得到传承和创新。
2.(2016·江苏单科·T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 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 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 李贽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到高峰,注重法度和规范。
(4)宋代,重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书法呈现多样化,追 求个性,忽略法度。 (5)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
(6)清代,世运转衰、抱残守缺、了无生气。 总之,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除自身艺术的发展沿革外,它 还受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且是一定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用艺术的眼光看现世,用现实的 眼光看艺术。
4.影响:中国逐渐失去科技创新能力,经济文化全 面落后于西方,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东西方关系失衡, 中国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西方在近代科技推动下近 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建立了全球优 势。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律总结1: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考点2 手工业的发展: 1、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成就:金属冶炼、纺织、制瓷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内阁首辅 军机大臣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 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 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2)主要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的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统治。
比较问题能力
高考 (2010 安徽文综)郡县制
(2010浙江文综)儒家
趋向 ( 2010 北京文综)郡国并行 思想与道家思想
5、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 创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其优点不包括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祖国大一统 C、有利于减少战乱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两个重点:一是“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中 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二是明清时期君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高考会重点考查我国早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同时考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
二、【考点整合】——依托考纲打基础 课前预习——课本、《走向高考》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措施:秦始皇不给丞相兵权,设御史大夫牵制丞相; 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宋太祖以二府三司等官职分割相权。 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皇权加强。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 设相之急,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 福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相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 文化
第1课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考纲导航】
最新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考纲 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复习 提示
抓住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一条主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最有 影响力的政治制度;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D、都与史实不符
预测演练
4、宋太祖关于“杯酒释兵权”的做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文官与武官的矛盾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百官内部的矛盾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3 高考能力点解读
能力 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要求
(3)否,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 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大臣负责皇帝谕旨 的传达。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 文化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考纲导航】
最新 考纲
复习 提示
1、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D、西汉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
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2 从历史主干知识即中央集权制角度研判
考向 立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内容,如 历代中央机构设置、地方机构设置、选官制度、监察制 度等均是该内容的体现。
高考 (2010 山东文综)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趋向 (2010 上海)皇权与相权
(2010 福建文综)中央监察机制
(2010 广东文综)关于谏官制度的变化
预测演练
3、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4位皇帝穿越了时空隧道,坐 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 体制,功高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 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说: “得了吧,我废除丞相,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 “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 的议论
演练主题——解读和运用有效信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
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 任重矣。”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 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1、分封制度 2、宗法制度
规律总结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原因、内容、影响
考点3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隋唐、宋朝、元朝
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 明朝、清朝
规律总结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趋势?
考点5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的演变 2、监察制度的演变
考向 立意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伴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和君主专 制统治加强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和发展,对当时和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
高考 (2010 四川文综、北京文综)汉代郡国并行 趋向 (2010 江苏)九品中正制
(2010 全国文综)分封制、郡县制
(2010 广东文综)宗法制
预测演练
1、有一幅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
规律总结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才 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科举制度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 考试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1 从古代制度创新与发展角度研判
1、本专题的内容经济学概念较多,学习过程中可注意运 用图表的形式加强概念的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综合必修一和必修三的相 关知识,通过横向知识的综合,加强通史知识的学习。
二、【考点整合】——依托考纲打基础 课前预习——课本、《走向高考》
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古代土地制度
时间
职位
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内阁首辅 军机大臣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 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 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2)主要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的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统治。
比较问题能力
高考 (2010 安徽文综)郡县制
(2010浙江文综)儒家
趋向 ( 2010 北京文综)郡国并行 思想与道家思想
5、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 创论”。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其优点不包括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巩固祖国大一统 C、有利于减少战乱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两个重点:一是“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中 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二是明清时期君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高考会重点考查我国早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同时考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趋势。
二、【考点整合】——依托考纲打基础 课前预习——课本、《走向高考》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措施:秦始皇不给丞相兵权,设御史大夫牵制丞相; 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宋太祖以二府三司等官职分割相权。 共同点: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皇权加强。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 设相之急,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 福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相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 文化
第1课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考纲导航】
最新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考纲 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复习 提示
抓住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一条主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最有 影响力的政治制度;
A、都符合史实 B、只有明成祖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D、都与史实不符
预测演练
4、宋太祖关于“杯酒释兵权”的做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文官与武官的矛盾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百官内部的矛盾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3 高考能力点解读
能力 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要求
(3)否,内阁属于皇帝的顾问内侍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 机构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大臣负责皇帝谕旨 的传达。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科技 文化
第2课时 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考纲导航】
最新 考纲
复习 提示
1、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3、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D、西汉
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
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2 从历史主干知识即中央集权制角度研判
考向 立意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的核心内容,如 历代中央机构设置、地方机构设置、选官制度、监察制 度等均是该内容的体现。
高考 (2010 山东文综)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趋向 (2010 上海)皇权与相权
(2010 福建文综)中央监察机制
(2010 广东文综)关于谏官制度的变化
预测演练
3、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4位皇帝穿越了时空隧道,坐 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 体制,功高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 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说: “得了吧,我废除丞相,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 “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 的议论
演练主题——解读和运用有效信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
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 任重矣。”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唐太宗、宋太祖 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1、分封制度 2、宗法制度
规律总结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原因、内容、影响
考点3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代、隋唐、宋朝、元朝
考点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强化 明朝、清朝
规律总结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脉络、趋势?
考点5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的演变 2、监察制度的演变
考向 立意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伴随着封建经济发展和君主专 制统治加强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和发展,对当时和后世产 生了深远影响。
高考 (2010 四川文综、北京文综)汉代郡国并行 趋向 (2010 江苏)九品中正制
(2010 全国文综)分封制、郡县制
(2010 广东文综)宗法制
预测演练
1、有一幅图是古代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这位官员
规律总结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才 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 (2)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 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3)科举制度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 考试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三、【高考风向标】 考向1 从古代制度创新与发展角度研判
1、本专题的内容经济学概念较多,学习过程中可注意运 用图表的形式加强概念的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综合必修一和必修三的相 关知识,通过横向知识的综合,加强通史知识的学习。
二、【考点整合】——依托考纲打基础 课前预习——课本、《走向高考》
考点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古代土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