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书总论
黄元御医书全集阅读笔记
《黄元御医书全集》阅读笔记目录一、基础理论 (2)1.1 黄元御医学理论体系 (3)1.1.1 五运六气理论 (4)1.1.2 三阴三阳理论 (5)1.1.3 五行顺逆篇 (6)1.2 黄元御脉学 (8)1.2.1 诊法总论 (9)1.2.2 脉诊详解 (10)二、病因病机 (11)2.1 黄元御对病因病的认识 (13)2.2 黄元御辨证论治 (14)三、诊断方法 (15)3.1 黄元御望诊 (16)3.2 黄元御问诊 (17)3.3 黄元御切诊 (18)四、治疗思想 (19)4.1 黄元御治病原则 (20)4.2 黄元御方药运用 (21)五、经典医案 (22)六、药物疗法 (24)6.1 黄元御常用药物 (25)6.2 黄元御药物配伍禁忌 (27)七、养生保健 (28)7.1 黄元御养生理念 (29)7.2 黄元御养生方法 (30)八、临床实践 (31)九、学术传承 (32)9.1 黄元御医学影响 (34)9.2 黄元御医学传承现状 (35)一、基础理论《黄元御医书全集》是一部集黄元御医学思想与实践经验于一体的医学巨著。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黄元御的基础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
黄元御的医学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易经》中的阴阳五行理论。
黄元御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做了全面阐述。
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五行构成,人体亦如此。
人体内的脏腑、经络、气血等都与阴阳五行息息相关。
当人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阴阳五行会失去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黄元御强调治病的关键在于调整阴阳五行的平衡。
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我特别关注了黄元御对人体脏腑的认识。
他将脏腑分为阴脏和阳脏,详细描述了各脏腑的功能特点及其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的作用。
他还强调了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如肝与脾、肺与肾等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
这些理论对于理解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在《黄元御医书全集》中,我还学到了关于辨证施治的方法。
陈士铎医书全集
目录分析
他主张博采众长,对于不同学术流派和观点的精华兼收并蓄。陈士铎还追求创新,不拘泥于传统, 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些特点在其目录和内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内科方面,陈士铎详细阐述了多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他不仅疾病的局部表现,还重视整体调理,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对于伤寒的治疗,他主张运用 六经辨证理论,强调对于伤寒传入途径和传变规律的掌握,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陈士铎医书全集》作为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典籍,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医理论和临床 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其目录和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士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 高超的临床技能,以及他在传统医学领域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希望本书的分析能为广大中医研 究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并激发大家进一步挖掘和研究《陈士铎医书全集》的热情。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陈士铎医书全集》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陈士铎医书全集》是一本颇具价值的中医经典古籍,对于中医爱好者及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 座宝贵的财富。我有幸在近期阅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感受良多,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读后感。 我对陈士铎的医学全书给予高度评价。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医的各个方面,如脉诊、辨 证、药理等,而且其阐述方式深入浅出,易于理解。陈士铎精于医道,其医学全书不仅汇集了他 的多年医学心得和经验,更是他对中医理论的独特理解和创新。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陈士铎的医学思想所吸引。他以独到的视角,把中医理论融入到日常生 活之中,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应用。他的医学思想不仅实用,而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给 人以很大的启示。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陈士铎医书全集》目录分析:传统医学与学术价值的体现 《陈士铎医书全集》是一本珍贵的中医学典籍,包含了陈士铎这位清代著名中医师的丰富临床经 验和学术思想。本书通过对该书目录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学术价值和意义。 在《陈士铎医书全集》的目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系列关键词,如“脏腑”、“经络”、“伤 寒”、“内科”等,这些关键词反映了陈士铎医学思想的核心主题。陈士铎特别强调脏腑经络理 论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认为脏腑经络是人体生理病理的关键,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伤寒和内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也在其目录中占据了显著位置,体现了陈士铎 对于常见疾病和全面治疗的重视。 通过对书籍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陈士铎的学术思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他注重临床实 践,强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治疗中。
中医外科学总论第四章
外科在辨别阴阳属性上还有自己的特点, 即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和转归等 各方面的相对性,可直接辨认其为阳证或 阴证。
2.辨阴证阳证
阳证
阴证
发病缓急 急性发作
慢性发作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3 .注重局部
外科疾病的最大特点是 局部症状与体征,不同 的疾病局部表现
重点诊查局部特征是辨 诊查全身和乳房 局部情况外,还应注意区 域浅表淋巴结的变化
腋窝淋巴结有四组,应依次检查。
自腋顶部从上而下扪查中央组淋巴结,然 后将手指掌面转向腋窝前壁,在胸大肌深 面扪查胸肌 组淋巴结; 肩胛下组淋 巴结;最后 锁骨下及锁 骨上淋巴结
2)图像分辨率高,特别是显示空腔脏器较 MRI理想
3)显示急性出血、气体、钙化和结石敏感 4)碘过敏者,不能行增强CT扫描,肝肾
功能不良者,慎作增强扫描
5)具有电离辐射,孕妇和儿童应酌情考虑
MRI
1)有较高的组织对比分辨率,有多种参数的 选择与变化,从而有可能对各种病变的性 质加以判断
2)无损伤和电离辐射,无须注射碘造影剂
3)可以多方位,多平面的成像,对病变的位 置及范围可更准确的加以判断
4)扫描时间相对较长,易受呼吸运动和心脏 血管运动的影响产生伪影
5)带金属异物或金属植入物者,严禁作 MRI检查
6)危重病人不合作,不宜作MRI检查
5.综合分析
现代医学的特点是重在辨病。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先辨病,后辨证。
螺旋CT扫描是通过X线管经过滑环构造做连 续旋转,检查床继续送进,形成无间断地 体积扫描。与常规扫描的本质区别在于, 前者得到的是三维图像,而后者得到是二 维图像。
中医内科学总论2
既病防变:是指医者可根据疾病传变规律,防 其传变 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腑和可能受到影响 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阻断和防止病 变的发展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 范围。以利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取得最好的疗 效。
• 1、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 系统,联合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而 组成的有机联合的整体系统,局部病变是整 体病理反应的一部分,因此,立法选方既要 注意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 促进局部病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 这就是调节整体平衡原则。
• 4、把握动态变化原则 • 疾病的过程是正邪斗争,此消彼长,不断变
化发展的过程,疾病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 的病理特点,因此必须把握其动态变化,分 阶段进行治疗。 • 例如:张某 ,病之初起,其积未坚,治宜消 散之;进入中期,所积渐坚,治宜软化之; 转入后期,正气已虚,则宜攻补兼施,审其 主次处理。
• 5、顺应异法方宜原则
• 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如时令气 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的个体体质因素 对疾病影响更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 根据季节、气候、地区、病人体质、年龄等不 同特点而选用适宜治疗方法,这就是顺应异法 方宜原则,具体包括因时治宜、因地治宜、因 人治宜三个方面。
• 因时治宜:治疗疾病应结合不同季节、不同时 辰的特点,考虑用药的原则,称为“因时治 宜”。四季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 理变化均会产生一定影响。
•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就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 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 药的最可靠依据。
中医内科学总论
为啥要学好中医内科学?
能够独立防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 提高临床和科研能力 学习和研究中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
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
熟练掌握辨证论治的方法 虚心学习,博采众长(多读名医医案) 注重临床实践 合理运用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
如何学好中医内科学
学好中医基本理论 中医思维全程投入 大忌学习时西套中
传统中医内科医师 —— 老一辈纯中医 或懂一些西医基本知识的纯中医,是中 医的中坚力量,具深厚、扎实的中医理 论与临床实践,有丰富临床经验。
中西结合内科医师 —— 西学中或中学西 而以西为主。
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 中西结合以中 医为主。
四、现代中医内科医师
现代医学--西医
中西结合医
世界医学
中西结合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学习方法
概念:掌握概念,了解别名 历史沿革:了解历代对该病证历代的重要学
术思想 病因:记标题 病机:掌握主要的病机及基本病机、病位、
涉及脏腑、病理因素、病理性质、演变与转 归,可用示意图帮助记忆
本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学习方法
分型论治:重点掌握 主症特点、兼症、舌脉 治则、方药、加减 转归:主要并发症,结合病机学习 预防调护:熟悉
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证上有了较大 提高。
(3)治疗学
《肘后备急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治 疗瘿病。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用常山、蜀漆 治疟疾;白头翁、苦参治疟疾;槟榔治寸 白虫;谷皮治脚气。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大量方 药反映了当时的成就。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大法;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李东垣论内伤而重脾胃; 朱丹溪滋阴派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中医总结-总论+阴阳+脏腑+四诊
总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名词解释症(symptom):症状,病人感觉到的异常现象证(syndrome):一组有内在联系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状或体征的集合病(Disease):中医病名相当于一个主要症状或体征阴阳: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学说: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概括为阴阳两种属性;阴阳之间存在着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和宇宙的根本规律。
脏腑学说:在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阐述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奇恒之腑:属于此类的内脏,其功能似五脏,而形态类六腑,且不与其他脏腑相配合。
三焦:为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上焦:膈以上,包括心、肺。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包括脾、胃、肝。
下焦:脐以下,包括肾、小肠、大肠、膀胱、女子胞。
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动力。
问答题0.中医学的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中医学的优势:①医哲交融的整体观念②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④治病与养生相结合1.阴阳的特性相关性:不相关则不分阴阳普遍性:一切相关事物或现象可分阴阳相对性: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2.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阴阳对立制约:任何事物存在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存在;阴阳消长平衡: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并保持相对的平衡;阴阳相互转化: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3.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5.五脏系统肝系统:肝、胆、目、筋、怒心系统:心、小肠、舌、脉、喜脾系统:脾、胃、口、肉、思肺系统:肺、大肠、鼻、皮、悲肾系统:肾、膀胱、耳、骨、恐6.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2)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3)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肝病传脾(木乘土)肝病传心(母病及子)肝脾同病(木郁土虚)肝病传肾(子病及母)4)用于诊断和治疗7.脏腑表里关系8.心的功能1)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
总论1
上篇总论针灸治疗疾病是根据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八纲理论,将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疾病的部位是在脏在腑,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是属寒后热,后虚属实。
然后,根据辨证,进行相应的配京处方,按方施术。
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
以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第一章针灸治疗作用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机体处于经络疏通、气血畅达、脏腑协调、阴阳平和的状态,而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
针灸治病就是通过针刺或艾灸腧穴,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第一节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
中医理论中“不通则痛”,即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病症。
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
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痿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
凡此,均应“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九针十二原》)。
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
如《灵枢·刺节真邢》篇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核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
”解结,就是疏通经脉,使脉道通利,气血流畅。
由于引起经脉不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故《黄帝内经》中又针对不同原因,提出了不同的疏通经络的方法,即“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凡病皆由血气望滞不得直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
”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
内于种种原因引起的经络不通、气血失调,致使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阻滞,气血逆乱,进而导致种种病变。
治疗即应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脏腑功能减退者,属虚证,治宜补虚疏经;经络气血偏盛、脏腑功能亢进者,属实证,治宜活血通络。
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不通则痛”为“通则不痛”。
第十版中医外科学总论后两章
辨痛
(二)疼痛类别 卒痛、阵发痛、持续痛
(三)疼痛性质 刺痛:如针刺,多发生在皮肤,如蛇串疮 灼痛:痛而灼热感,多发生在肌肤,如疖、烧伤 裂痛:如撕裂,多发生在皮肤,如肛裂,手足皲裂 钝痛:疼痛滞缓。多发生在骨与关节,如流痰 酸痛:痛有酸楚感,多在关节,如鹤膝痰
辨痛
胀痛:痛而胀满不适,如血肿、癃闭 绞痛:痛如刀绞,发病急骤,多在脏腑,如石淋 啄痛:痛如鸡啄,伴有节律性痛,多在肌肉,常见于阳证疮疡化脓阶段 抽掣痛:痛时扩散,常伴有放射痛,如乳岩
多顺
多逆
• 阴阳辨证注意几点:
1、局部及全身相结合,如乳疽。 2、辨别真假,如流注。 3、消长及转化,如半阴半阳证。
本 节 完
第三节 部位辨证
“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 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 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
------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
辨肿
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 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股肿,湿疮等。多见于皮 肤病、肛肠病等。
痰: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皮色不变,不红不热。——瘰 疬、脂瘤等。 多见于阴证、肿块性、囊肿性疾病。
气:肿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不红不热,或随 喜怒消长。——气瘿、乳癖等。 (肿块)
(四)肿痛结合辨 先肿而后痛者——其病浅在肌肤 先痛而后肿者——其病深在筋骨
四、辨痒
风胜:走窜无定,遍体作痒,抓破血溢,随破随收,不致化 腐,多为干性。——牛皮癣、白疕
湿胜:浸淫四窜,黄水淋漓,易沿表皮蚀烂,越腐越痒,多 为湿性。或有传染性。——湿疮
热胜:焮红灼热作痒,或只发于暴露部位,或遍布全身。甚 则糜烂滋水淋漓,结痂成片。——接触性皮炎
五字开头的书
五字开头的书
《五十二病方》
《五运六气瘟疫发源》
《五运六气》
《五脏六腑图说》
《五福万寿丹书》
《五方宜苑》
《五法总论》
《五家医案》
《五凤朝阳刀》
《五宝找爸比,妈咪超厉害》
《五字鉴》
《五轮书》
提起“五”字打头的医书,一般会想到《五十二病方》。
这部书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之一,本来没有名字,是出土后整理小组根据内容加上的。
“五”字打头的医书包括一些五运六气方面的书,如明代董玹(字橘斋)撰有《五运六气详解》,清代马印鳞(字长公)撰有《五运六气瘟疫发源》,崔昌龄(字锡武)撰有《五运六气》,都是研究运气学说的参考文献。
清·高思敬(字憩云)撰有《五脏六腑图说》,本书将《内经》脏腑理论及王清任脏腑新说,结合西医解剖知识,逐一绘制
脏腑部位形态图,并加以解说。
后附有五脏补泻温凉药性歌,三百六十穴歌,经络起止歌等。
有一部养生著作《五福万寿丹书》,作者为明代医家龚居中(字应圆)。
该书六卷,前五卷各为一“福”,合为“五福”(一福安养篇,二福延龄篇,三福服食篇,四篇采补篇,五福玄修篇),末卷为“六寿”。
该书内容全面,为研究养生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临证著作,明代芮养仁撰有《五方宜苑》,陈长卿撰有《五法总论》。
二者论治病方法,均存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1934年徐衡之、姚若琴编有《五家医案》,该书汇集了张石顽、喻嘉言、魏之琇、徐灵胎、陈修园五家医案。
每一医家医案前附有医家简单的生平和著作介绍,各家医案选取精当。
四库全书总目提纲·医家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医家类儒之门户分於宋,医之门户分於金、元。
观元好问《伤寒会要》序,知河间之学与易水之学争。
观戴良作《朱震亨传》,知丹溪之学与宣和局方之学争也。
然儒有定理,而医无定法。
病情万变,难守一宗。
故今所叙录,兼众说焉。
明制,定医院十三科,颇为繁碎。
而诸家所著,往往以一书兼数科,分隶为难。
今通以时代为次。
《汉志》医经、经方二家後有房中、神仙二家,後人误读为一,故服饵导引,歧涂颇杂,今悉删除。
《周礼》有兽医,《隋志》载《治马经》等九家,杂列医书间,今从其例,附录此门,而退置於末简。
贵人贱物之义也。
《太素脉法》,不关治疗,今别收入术数家,兹不著录。
△《黄帝素问》·二十四卷(内府藏本)唐王冰注。
《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篇,无《素问》之名。
後汉张机《伤寒论》引之,始称《素问》。
晋皇甫谧《甲乙经序》,称《针经》九卷,《素问》九卷,皆为《内经》,与《汉志》十八篇之数合,则《素问》之名起於汉、晋间矣。
故《隋书·经籍志》始著录也,然《隋志》所载只八卷,全元起所注已阙其第七。
冰为宝应中人,乃自谓得旧藏之本,补足此卷。
宋林亿等校正,谓天元纪大论以下,卷帙独多,与《素问》馀篇绝不相通,疑即张机《伤寒论》序所称阴阳大论之文,冰取以补所亡之卷,理或然也。
其刺法论、本病论则冰本亦阙,不能复补矣。
冰本颇更其篇次,然每篇之下必注全元起本第几字,犹可考见其旧第。
所注排抉隐奥,多所发明。
其称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
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
无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无水者不必去火,宜壮水之主以镇阳光。
遂开明代薛已诸人探本命门之一法,其亦深於医理者矣。
冰名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为京兆府参军。
林亿等引《人物志》,谓冰为太仆令。
未知孰是。
然医家皆称王太仆,习读亿书也。
其名晁公武《读书志》作王 水,《杜甫集》有赠重表侄王 水诗,亦复相合。
然唐、宋志皆作冰,而世传宋椠本亦作冰字。
医书入门基础知识书籍
医书入门基础知识书籍一、介绍医学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医书入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初学者阅读的医书入门基础知识书籍,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二、《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最基础的教材之一,详细介绍了人体各系统的器官、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人体解剖学,有助于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后续学习病理学、生理学等打下基础。
三、《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的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医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生理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如呼吸、循环、消化等,有助于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四、《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病理学和生理学的结合,主要研究疾病的发生机理和病理变化。
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可以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变过程,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五、《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介绍医学影像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
通过学习医学影像学,可以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的原理和技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帮助。
六、《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和应用的一门基础科学,对临床医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药理学,可以了解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信息,帮助医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疾病。
七、结语以上介绍的医书入门基础知识书籍只是医学学科中的一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了解到一些基础医学知识书籍,并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医学专业人士!。
第十版中医外科学总论前三章
毒外出为第一” 阳和解凝膏、犀 常用外科手术。 黄丸、小金丹等 其著作体现了 阴疽名方。 明以前外科的
下部-湿热湿火 中部-气郁火郁
应用“温病三宝” 治疗疔疮走黄。
发展简史
建国以来的发展状况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
外科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共同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 各地相继建立中医学院,编著中医外科学的系列教材。
中医外科学属于中医学的二级学科。 主要内容:疮疡、乳房病、瘿、瘤、
岩、皮肤及性传播疾病、肛肠疾病、 泌尿男性疾病、周围血管疾病、 其他外科病。 明•汪机《外科理例》:“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故以外科 名之”
第二节 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颜色、特征、范围大小、 病程、传染性命名。
附子败酱散、乌梅丸等。
东汉末年,史上最著名的外科 医生,堪称“外科鼻祖”。
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进行死 骨剔除术及剖腹术,是世界医 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 治疗的最早记录,比西方早 1600多年。
发展简史
发展
两晋~宋、元
两晋、南北朝: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 海藻治瘿,狂犬脑组织敷伤 口治狂犬咬伤,开免疫法治狂犬病先河。
中医外科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温志鹏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的范围 第二节 中医疾病的命名原则 第三节 外科基本术语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第一节 致病因素 第二节 发病机理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辨证 第一节 辨病 第二节 阴阳辩证 第三节 部位辨证 第四节 经络辨证(略) 第五节 局部辨证 第六节 辨善恶顺逆
新世纪(第二版)《中药学》总论
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 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附:道地药材歌诀: 东北人参细五味 河南菊地药牛膝
广东陈砂苏薄荷 四川黄连乌芎贝 宁夏枸杞甘当归 青海大黄蒙黄芪 云南三七与茯苓 晋参鲁胶兼浙贝 确定道地药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 ②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③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④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⑤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⑥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⑦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⑧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炮制的方法主要有五类: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1.修治 修治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 ①纯净药材——有挑、筛、刷、刮、挖、撞等方法。 ②粉碎药材有捣、碾、研、磨、镑、挫等方法。 ③切制药材主要有切、铡等方法。 2.水制法 水制法的主要目的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 药性等。常用的方法——有漂洗、浸泡、闷润、喷晒、水飞等。 3.火制法 火制法是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常用的火制法有炒、炙、烫、煅、煨等 炒——炒黄、炒焦、炒炭 ①炒黄是将药物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物固有的气味为度,如炒牛蒡子、炒苏子等。 ②炒焦是将药物炒至表面焦黄,内部淡黄为度,如焦山楂、焦白术等。 ③炒炭是将药物炒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为度,如艾叶炭、地榆炭等。 炒黄、炒焦的目的——是使药材宜于粉碎加工、缓和药性或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 炒炭的目的——是缓和药物的烈性或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炙法——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 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称炙法。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等。 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蜜炙百部、枇杷叶 酒炙——可增强活血之功;当归、川芎、大黄 醋炙——可增强止痛功效或降低毒性;香附、元胡、甘遂、芫花 姜炙——可增强止呕作用;竹茹、半夏 盐炙——可引药人肾和增强补肾作用。黄柏、杜仲 烫法——先在锅内加热中间物体(如砂石、滑石、蛤粉),用以烫炙药物,使其受热均匀, 膨胀松脆,不能焦枯,烫毕,筛去中间物体,至冷即得。砂烫穿山甲、蛤粉烫阿胶珠。 煅法——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质地松软,易于粉碎,便于有效成分得煎出, 以充分发挥疗效。如:龙骨、牡蛎、棕榈炭、血余炭。 煨法——煨法是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或用吸油纸与药物隔层分开进行 加热的方法。其目的是除去药物中的部分挥发性及刺激性成分,以缓和药性,降低副作 用,增强疗效。
中医各家学说
第一章总论知识点1.奠定中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黄帝内经》2. 后世医家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和发挥各家学说的基础是:①社会的需要②对前人医学成就的继承③个人勤奋④哲学理论基础3.《礼记》所说的“三世医学”是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4. 中医哪些著作被称为“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5.《四库全书》认为:医之门户,分于金元6.哪部著作奠定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7. “方书之祖”是指何书:《伤寒杂病论》8. 六经辨证法则是何人所创:张仲景9. 医经七家是哪几家:《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白氏旁篇》《黄帝内经》《黄帝外经》10.伤寒学派宋以前伤寒八大家代表医家是谁,他们的著作分别是什么: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11.仲景方的特点:①辨证精细、结构严谨;②用药精专、直取无旁;③取效佳捷、误投坏病12.中医四大家是指哪几位:张仲景、李杲、刘完素、朱震亨13. “胃烂发斑”之说是谁的观点:华佗14. 史称“金元四大家”的是哪几位: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李杲1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药多偏于:辛香温燥16. 河间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刘完素17. 河间学派研究的课题主要是:火热论18.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张元素、李杲19.攻邪学派的代表医家是:张从正20. 丹溪学派研究的中心课题是:阳有余阴不足论,相火论21.完善脏腑辨证的医家是:张元素22.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有哪些: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23.“命门”是哪部书提出来的,观点是什么:《灵枢》“命门者,目也”;后世医家又提出哪些观点:《难经》“左肾,右命门”;孙一奎“命门乃肾间动气”;赵献可“两肾之间为命门”24. 金元医家中受运气学说影响的代表医家有:刘完素、张元素25. 金元医家中受理学思想影响的代表医家是:朱震亨第二章伤寒学说及其学派知识点1. 伤寒学派的搜集整理阶段位于:晋唐时期2. 伤寒学派的深入研究与学派形成阶段位于:宋金时期3. 伤寒学派的发展、兴盛阶段位于:明清时期4.对《伤寒论》进行搜集、整理与编次的代表医家是:王叔和5. 首创“方证同条”研究伤寒先河的医家是:孙思邈6. 朱肱研究伤寒创立了什么观点,其实质是什么:①首论六经经络学说;②首倡临证先辨病后辩证之说;实际上是从辨证论治方面研究《伤寒论》的医家7. 朱肱有关伤寒的著作是:《南阳活人书》8. 许叔微:以“八纲辩证”概括伤寒,是一种提纲挈领的方法9. 现存最早的医案专著是:《伤寒九十论》(许叔微)10. 庞安时有关伤寒的著作是:《伤寒总病论》11. 何人倡言“寒毒说”:庞安时12.《伤寒补亡论》的作者是:郭雍13. 《普济本事方》的作者是:许叔微14. 庞安时认为伤寒的病因是:寒毒15. 《伤寒发微论》的作者是:许叔微16.成无己的著作有哪些,主要内容是什么:《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此三书,有注释,有析证,有论方,环环相扣,互为补充。
(其他)第四篇
(其他)第四篇《医学编》综合性医书。
二卷。
清·曾懿撰。
刊于1906年。
作者鉴于当时世医对伤寒、温病分辨不清,以致误治甚多,故着重将伤寒、温病的病情及治法予以明辨。
卷一伤寒、温病证治,主要参考《伤寒论》和《温病条辨》。
卷二为内科杂症、五官科、妇、儿、外科等多种病证治法,并集有作者验方、古方、时方,及民间简易方。
本书现有清光绪刻本,后本书收入《古欢室医书三种》中。
《医学白话》综合性医书。
四卷。
清·洪寿曼编。
于1907年。
本书内容采自前人医着,用白话的形式予以阐述。
为初学者入门读物。
卷一脏腑功能、四诊、治法;卷二-四内伤、外感、妇、儿多科病症,附录杂病简验方。
全书文字浅近并吸取了西洋医学、解剖学的知识,对脏腑部位功能采用图表中外对照介绍。
对中西医汇通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存几种石印本。
《医心方》综合性医着。
三十卷。
日本·丹波康赖撰于982年。
本书辑录整理了我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而成。
内容包括医学理论及各科临床。
卷一治病大体及服药法、合药法等;卷二针灸孔穴;卷三-十四内科杂病及六淫、时行诸病;卷十五-十七痈疽、疗肿等外科病证;卷十八汤、火、金、木及虫兽所伤;卷十九-二十服石;卷二十-二十三妇产病;卷二十四占候;卷二十五小儿病;卷二十六延年、断谷诸术;卷二十七养生导引;卷二十八房内;卷二十九饮食禁忌;卷三十食疗本草(150余种)。
书中每条文字均记明出处,俾读者可以查证,因此文献价值很高。
有许多唐以前已经亡佚的典籍却能从《医心方》中辑出。
全书征引资料比较丰富,是研究唐代以前我国医学文献的重要著作。
其中丹波氏所附按语亦较精采。
但书中也杂有一些糟粕内容。
现有日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医效秘传》伤寒温病著作。
三卷。
原题清·叶桂述,吴金寿校。
本书或有人认为是托名的著作。
刊于1831年。
前二卷以辨析伤寒及伤寒诸证为主,兼论多种温病,俾伤寒温病之辨当有所遵循。
并补入《温热论》;卷三列述阴阳升降之理,切脉审证之要;书末附方80首。
【中医】历代医家医书概述
【中医】历代医家医书概述历代医书概述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历代医药书籍概述 名称 类型 概述《伤寒论》 伤寒、金匮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
十六卷。
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黄帝内经·素问》 经论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黄帝内经·灵枢》 经论 (包括《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是春秋战国前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的总结。
《难经》 经论(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
共有 81 个问答。
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伤寒杂病论》 伤寒、金匮(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
十六卷。
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
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神农本草经》 本草(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
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本草纲目》 本草(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古代医书知识点总结
古代医书知识点总结古代医书是指在古代时期撰写的有关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书籍,包括中医、阿伦医学、印度医学、希腊医学等各种医学体系。
这些医书记录了古代医生们对疾病的认识、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了解古代医学发展历程、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有很重要的价值。
以下是对古代医书知识点的总结。
一、中医学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书。
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一,被认为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它记载了古代医生对于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1. 人体结构与功能《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和气血等组成,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六腑分别主司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如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等,五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另外,气血在人体中起着运行营养、生理调节等重要作用。
2. 疾病的发病机理《黄帝内经》提出了“阴阳”、“五行”、“经络”等重要理论,阐述了疾病的发病机理。
其中,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一旦失去平衡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五行学说则将自然界的五种运动规律(木、火、土、金、水)与人体的脏腑、气血等联系起来,阐述了人体生理的运行规律。
经络理论则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经络系统,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经络来进行调节治疗。
3. 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来诊断疾病。
另外,该书中还介绍了针灸、推拿、草药等多种治疗方法,并讲述了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二、阿伦医学阿伦医学是古代印度的医学体系,主要包括《印度医学经典》《苏士山医书》等医书。
阿伦医学主要强调通过调整患者生活方式和饮食来治疗疾病,其中包括瑜伽、按摩、饮食调节等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和饮食调理阿伦医学认为健康的基础是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只有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饮食结构才能保持健康。
经典古籍医书
经典古籍医书.txt不要为旧的悲伤而浪费新的眼泪!现在干什么事都要有经验的,除了老婆。
没有100分的另一半,只有50分的两个人。
000-神农本草经001-吴普本草002-本草经集注003-新修本草004-食疗本草005-海药本草006-本草图经007-本草衍义008-汤液本草009-饮膳正要010-滇南本草011-本草品汇精要012-本草蒙筌013-本草纲目014-本草乘雅半偈015-本草征要016-本草易读017-本草新编018-本草备要019-本经逢原020-本草经解021-本草从新022-神农本草经百种录023-本草纲目拾遗024-本草崇原025-本草求真026-神农本草经读027-本草述钩元028-食鉴本草029-本草思辨录030-本草纲目别名录031-本草便读032-本草撮要033-本草问答034-神农本草经赞035-本草择要纲目036-得配本草037-本草害利038-本草分经039-雷公炮炙论040-炮炙全书041-炮炙大法042-雷公炮制药性解043-濒湖炮炙法044-要药分剂045-珍珠囊补遗药性赋046-药鉴047-药征048-思考中医049-五十二病方050-名医别录051-千金翼方052-孙真人海上方053-外台秘要054-医心方055-太平圣惠方056-苏沈良方057-博济方058-史载之方059-太平惠民和剂局方060-圣济总录061-鸡峰普济方062-洪氏集验方063-杨氏家藏方064-千金宝要065-卫生易简方066-全生指迷方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068-瑞竹堂经验方069-世医得效方070-奇效良方071-医方集宜072-医方考073-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074-普济方075-肘后备急方076-普济本事方077-严氏济生方078-药征续编079-仁术便览080-中医之钥081-祖剂082-古今名医方论083-种福堂公选良方084-汤头歌诀085-急救便方086-奇方类编087-医方集解088-绛雪园古方选注089-医方论090-串雅内外编091-成方切用092-时方妙用093-时方歌括094-长沙方歌括095-金匮方歌括096-医方证治汇编歌诀097-验方新编098-十剂表099-经验丹方汇编100-199100-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101-药性切用102-退思集类方歌注103-华佗神方104-集验方105-大小诸证方论106-奇效简便良方107-神仙济世良方108-是斋百一选方109-小品方110-惠直堂经验方111-绛囊撮要112-经验奇方113-古方汇精114-外治寿世方115-文堂集验方116-回生集117-本草简要方118-增订医方歌诀119-济世神验良方120-伤寒恒论121-医方歌括122-医方简义123-女科切要124-傅青主女科歌括125-产宝126-女科百问127-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128-妇人大全良方129-沈氏女科辑要131-婴童百问132-女科证治准绳133-小儿药证直诀134-幼科切要135-婴儿论136-活幼心书137-儿科要略138-儿科萃精139-痧疹辑要140-小儿推拿广意141-幼科证治准绳142-女科旨要143-女科折衷纂要144-女科指要145-女科指掌146-女科要旨147-女科秘旨148-女科秘要149-女科经纶150-女科精要151-女科撮要152-小儿痘疹方论15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154-内府秘传经验女科155-幼幼集成156-幼幼新书157-幼科心法要诀158-幼科折衷159-幼科指南160-幼科推拿秘书161-幼科发挥162-幼科概论163-幼科类萃164-幼科铁镜165-竹泉生女科集要166-儿科醒167-保幼新编168-保婴撮要169-活幼口议170-胎产心法171-胎产指南172-胎产秘书173-家传女科经验摘奇175-妇科心法要诀176-妇科秘方177-妇科秘书178-妇科问答179-专治麻痧初编180-张氏妇科181-产鉴182-陈氏幼科秘诀183-麻科活人全书184-麻疹备要方论185-麻疹阐注186-痘疹心法要诀187-评注产科心法188-慈幼便览189-慈幼新书190-毓麟验方191-经验麻科192-达生编193-盘珠集胎产症治194-竹林女科证治195-原要论196-产后十八论197-脚气治法总要198-济阴纲目199-卫生家宝产科备要200-邯郸遗稿201-鬻婴提要说202-颅囟经203-婴童类萃204-医林改错205-金匮翼206-养老奉亲书207-医门法律208-笔花医镜209-血证论210-外科精义211-立斋外科发挥212-外科枢要213-杂病心法要诀214-跌损妙方215-杂病广要216-江氏伤科学217-伤科大成219-跌打损伤方220-外科集验方221-余无言222-跌打损伤回生集223-疡医大全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225-疡科心得集226-外科大成227-阴证略例228-发背对口治诀论229-集验背疽方230-外科正宗231-中风论232-内外伤辨233-内科摘要234-少林真传伤科秘方235-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36-外科十三方考237-外科心法要诀238-外科方外奇方239-外科全生集240-外科启玄241-外科理例242-外科传薪集243-外科精要244-外科选要245-外科医镜246-正骨心法要旨247-正体类要248-何氏虚劳心传249-周慎斋遗书250-奇经八脉考251-金疮秘传禁方252-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253-青囊秘诀254-急救良方255-急救广生集256-订正太素脉秘诀257-症因脉治258-秘传外科方259-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260-脉症治方261-脉确262-接骨手法263-救伤秘旨264-理虚元鉴265-虚损启微266-诊脉三十二辨267-伤科方书268-伤科汇纂269-伤科补要270-慎柔五书271-杨成博先生遗留穴道秘书272-痰火点雪273-万氏秘传外科心法274-解围元薮275-刘涓子鬼遗方276-疯门全书277-医略278-增订十药神书279-疠疡机要280-医学从众录281-疡科纲要282-医门补要283-医源284-仙传外科集验方285-外科十法286-脉诀乳海287-脉诀考证288-痰疠法门289-证治汇补290-外科证治全书291-眼科秘诀292-银海精微293-审视瑶函294-目经大成295-针灸大全29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297-针灸易学298-针灸聚英299-针灸大成300-针灸逢源301-针灸甲乙经302-针经节要303-李翰卿304-杨敬斋针灸全书305-宋本备急灸法306-刺灸心法要诀307-一草亭目科全书308-口齿类要309-子午流注针经310-子午流注说难311-尤氏喉科秘书312-尤氏喉症指南313-白喉全生集314-白喉条辨315-银海指南316-普济方·针灸317-灸法秘传318-走马急疳真方319-明目至宝320-金针秘传321-灵药秘方322-重订囊秘喉书323-重楼玉钥324-重楼玉钥续编325-原机启微326-神灸经纶327-神应经328-秘传眼科龙木论329-针灸神书330-针灸素难要旨331-针灸问对332-针灸集成333-针灸资生经334-针经指南335-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336-推拿抉微337-理瀹骈文338-异授眼科339-眼科心法要诀340-眼科阐微341-喉舌备要秘旨342-喉科指掌343-喉科秘诀344-喉科集腋345-焦氏喉科枕秘346-黄帝明堂灸经347-经穴汇解348-经络全书349-经络考350-经络汇编351-包氏喉证家宝352-炙膏肓腧穴法353-凌门传授铜人指穴354-厘正按摩要术355-灵枢经脉翼356-广嗣要语357-局方发挥358-西方子明堂灸经359-友渔斋医话360-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361-吴鞠通医案362-冷庐医话363-柳洲医话364-医贯365-古今医案按366-侣山堂类辩367-临证指南医案368-存存斋医话稿369-丹溪治法心要370-医经溯洄集371-叶天士医案精华372-一得集373-丁甘仁医案374-三家医案合刻375-上池杂说376-也是山人医案377-客尘医话378-王氏医案绎注379-市隐庐医学杂着380-未刻本叶氏医案381-先哲医话382-回春录383-何澹安医案384-吴医汇讲385-奇症汇386-知医必辨387-肯堂医论388-花韵楼医案389-证治心传390-辨证汇编391-眉寿堂方案选存392-研经言393-重订灵兰要览394-重庆堂随笔395-凌临灵方396-孙文垣医案397-塘医话398-马培之医案399-张聿青医案400-张畹香医案401-曹仁伯医案论402-热病衡正403-寓意草404-程杏轩医案405-慎疾刍言406-叶选医衡407-对山医话408-质疑录409-丛桂草堂医案410-归砚录411-医原412-医暇卮言413-医学课儿策414-医学读书记415-医医医416-续名医类案417-读医随笔418-医学源流论419-王旭高临证医案420-邵兰荪医案421-八十一难经422-内经博议423-素问六气玄珠密语424-医经读425-医经原旨426-素问玄机原病式427-类经428-类经图翼429-内经知要430-黄帝内经素问集注431-黄帝内经灵枢集注432-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433-六因条辨434-素问灵枢类纂约注435-黄帝素问直解436-素问经注节解437-黄帝内经素问438-黄帝内经素问校义439-黄帝内经太素440-中西汇通医经精义441-内经评文442-内经药瀹443-医效秘传444-读素问钞445-灵素节注类编446-古本难经阐注447-难经正义448-素问识449-灵枢识450-难经经释451-黄帝内经素问遗篇452-素问要旨论453-黄帝素问宣明论方454-难经集注455-难经古义456-万氏秘传片玉心书457-伤寒论458-伤寒捷诀459-伤寒总病论460-类证活人书461-注解伤寒论462-伤寒九十论463-伤寒百证歌464-伤寒发微论465-伤寒明理论466-仲景伤寒补亡论467-伤寒寻源468-伤寒直格469-伤寒标本心法类萃470-伤寒六书471-伤寒论条辨472-张卿子伤寒论473-伤寒证治准绳474-伤寒论注475-重订通俗伤寒论476-伤寒溯源集477-伤寒括要478-伤寒缵论479-伤寒贯珠集480-伤寒法祖481-伤寒大白482-伤寒悬解483-伤寒论类方484-伤寒论辩证广注485-伤寒论辑义486-伤寒医诀串解487-伤寒审证表488-伤寒补例489-敖氏伤寒金镜录490-伤寒舌鉴491-增订叶评伤暑全书492-伤寒论翼493-伤寒附翼494-伤寒指掌495-中寒论辩证广注496-河间伤寒心要497-刘河间伤寒医鉴498-金匮要略浅注499-金匮要略方论500-金匮要略心典501-金匮玉函经二注502-金匮玉函要略述义503-脉诀504-脉经505-诊家枢要506-濒湖脉学507-诊家正眼508-三指禅509-湿热病篇510-形色外诊简摩511-金匮玉函要略辑义512-脉理求真513-脉诀刊误514-脉诀汇辨515-高注金匮要略516-临症验舌法517-望诊遵经518-诊宗三昧519-医灯续焰520-察病指南521-察舌辨症新法522-温疫论523-千金食治524-温热暑疫全书525-疫疹一得526-温病条辨527-温热逢源528-时病论529-温病指南530-女丹合编选注531-运气要诀532-备急千金要方533-食疗方534-心医集535-西池集536-性命要旨537-松峰说疫538-寿世传真539-陆地仙经540-宁坤秘笈541-温病正宗542-寿世保元543-温热经纬544-温热论545-达摩洗髓易筋经546-广瘟疫论547-养生秘旨548-养生导引法549-重订广温热论550-养生导引秘籍551-随息居重订霍乱论552-修昆仑证验553-寿世青编554-养生类要555-饮食须知556-瘴疟指南557-华氏中藏经55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559-扁鹊心书560-玉机微义561-明医指掌562-明医杂着563-此事难知564-金匮钩玄565-卫生宝鉴566-校注医醇剩义567-脉因证治568-杂病治例569-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570-丹溪心法571-诸病源候论572-儒门事亲573-古今医鉴574-医说575-医宗金鉴576-医经国小577-医学入门578-医学启源579-医学纲目580-医垒元戎581-兰室秘藏582-韩氏医通583-医学正传584-医学衷中参西录585-卫济宝书586-三消论587-石室秘录588-丹溪手镜589-古今名医汇粹590-轩岐救正论591-痧胀玉衡592-医学三字经593-辨证录594-医学指归595-医学实在易596-医学摘粹597-冯氏锦囊秘录598-简明医彀599-医述600-辨症玉函601-医学心悟602-类证治裁603-医碥604-医学真传605-张氏医通606-中国医籍考607-脉象统类608-丹台玉案609-伤寒论纲目610-幼科释谜611-妇科玉尺612-古今医彻613-药症忌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书总论:
中医必以四圣经典为基础,即《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旁及《千金》《外台》,以后诸书,皆需存疑。
盖儒学坏于宋明,医学坏于金元,金元以下,医学遂分门户,或主脾胃、或主滋阴、或主攻破,皆失其本。
下此以往,谈内经者不识三焦,讲伤寒者不辨六气,语多含糊,自欺欺人,至为可叹。
逮《纲目》一出,《本经》之旨遂大废;《温病》一现,《伤寒》之意乃彷徨。
然天道轮回,有清一代,经方名家涌现非少,唐宗海与黄元御当其魁首。
容川学贯中西,引西洋解剖以明内经;黄氏久浸伤寒,创一气周流以宣六气,诚二圣之功臣也。
夫六气,微妙难明,小子不敏,不能解之,唯能见脏腑之关联。
兹谨遵内经之旨而归纳之,以便学习,未敢杜撰,识者其察之。
人体结构浅说
①脏腑的图形,参看西医解剖图即可,里面唯独缺少心包和三焦。
心包:是横膈膜附属部分,包裹住心脏。
而横膈膜是肝脏生出来的,所以心包的气化从厥阴风木。
仲圣在胸痹证中遇到“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时,用乌梅赤石脂丸(本来是乌头赤石脂丸,本人从倪海厦观点),去掉心包的痰,就是这个原因;
三焦:包括脏腑之间的油脂、皮下的脂肪层、淋巴系统。
这些都是人体内行水的系统,因为水与油不互溶。
三焦从命门中生出,所以气化从少阳相火,而三焦的质是脾脏生出来,土能治水是也。
②运动系统:
骨是肾脏所生,筋膜是肝脏所生,肝脏生出横膈膜,向全身延伸,就是筋膜,全都与横膈膜连在一起,手指脚趾,是筋膜的末端,连无可连,生出指甲,所以从甲可以看出全身筋的形态,纹理太多代表筋缩。
肌肉是脾脏生出,腠理就是皮下的脂肪层,属于三焦系统,里面有许多气化的水(中医所谓的“气”)跑来跑去。
心主血脉,血脉只是见于骨、肌、筋中,腠理和皮里面没有血脉。
肺主皮毛,毛是血生出来的,血管里面的血,被腠理的气引出来,生
成为毛发。
另外,毛孔皆通于肺,人吸气时,全身毛孔同时吸气,呼气时全身毛孔同时呼气。
气血始生
人体内,气化的H2O叫做气,行走在三焦系统,而主管气的老大是肺,肺不停地呼吸把气运到全身各处。
而人喝下去的水要想气化,必须有命门相火的协助,而命门火的来源还是心的君火。
心不断搏动,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当人吸气时,大部分气由气管入肺,少量的气不入肺,循着督脉,携带心的温度经脑、脊柱,到两肾之中命门位置,在此处“点燃”命门火,再循督脉入丹田(男子在膀胱和小肠中间缝隙中,女子谓之子宫)。
而呼气时,除了肺出气之外,丹田气顺着冲脉,上膈膜,从口腔出气(此气与肺之呼吸气不同,谓之“真气”)。
人体内,血管内流动的物质叫做血(废话),而里面的葡萄糖呀、氨基酸呀等营养称为“营气”,实际上是液体,不是气化的,它来自吃下去的食物。
血细胞等等(姑且称为“真血”)不是直接食物营养产生的,是肾水(不是气咯,是有形的液体,或者称为肾精,不这样叫是怕人认为这是生殖之精,两回事)顺督脉入丹田,受到命门火的气化,变成彪悍的气(白细胞
就此生成),再顺着任脉上行,到紫宫穴时进入心脏,受到心火的蒸化,部分白细胞变成红细胞,还有其他的血细胞。
白细胞是非常彪悍的气,常常行走于血管外,承担部分卫气的职能。
哪一天心火不足,红细胞就化生的比较少,这就是血癌的成因,所以治疗上需用到四逆辈。
水谷代谢
水(H2O,包括饮水和食物里面的游离状态的水):人喝下去的水(包含有矿物质),进入胃以后,大部分直接被送入三焦系统,重力作用完全集中到膀胱。
膀胱受到小肠火力(小肠后面就是命门,小肠温度来自命门)的蒸腾,纯H2O蒸汽向上升腾充斥三焦系统(这就是所谓“卫气”),非常热。
卫气碰到人体较冷的部分也会液化成为津液,这也是口水的来源(这就是五苓散中用到桂枝,引心火下到小肠,来增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