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数学优质课说课 古典概型
说课稿 人教版 数学 高中 必修3 《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古典概型》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开展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高中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概率初步,对概率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并未形成完整的分析随机事件概率的思想和方法。
而高中学生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积极性较高,根据这些特点,从模拟试验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概率模型探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模拟试验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归纳总结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模拟试验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本节课的重点为: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即尚未学习排列组合,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二、活动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
注重课程中的过程性评价,无论是在学生开始遇到问题、产生疑惑、给出猜想的时候,还是在逐步思考、交流、探索的教学过程中,我都会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比如,在探讨概率计算方法时,我将先请一位平时善于解决数学问题的学生来回答,并请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评价,然后再请大家给出不同的意见,从而形成良性的互动,在学生们的思维碰撞之中,正确、完善的解法将自然形成。
古典概型说课稿参考模板范本

古典概型(说课稿)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典概型》。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评价六方面来阐述我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古典概型》位于苏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
是在学习随机事件之后,几何概型之前。
所以本节内容是随机事件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几何概型的基础。
本节课所讲的基本概率知识,是以后数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准确求出基本事件及其个数;(2)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3)推导和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感受化归的重要思想,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其事件发生的概率,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1、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2、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难点:1、判断一个随机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2、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三、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采取引导发现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借助实物试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观察类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生学法学生通过“试验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解惑过程,体验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过程,体会学以致用和数学的严谨之美,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情景引入二、类比归纳、引出概念三、例题分析、加深理解四、练习反馈、强化目标五、总结概括、提炼精华上述五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从数到形,螺旋上升。
多层次、多角度地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进行对重点难点的突破。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 提出问题、情景引入课前模拟实验:教学活动: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并提出2个问题;学生实验并回答问题,科代表统汇总结果和问题答案课前模拟试验:(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观察哪个面朝上的试验。
高中数学教案古典概型

高中数学教案古典概型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熟练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灵活应用古典概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教学内容:
1. 古典概型的概念和性质。
2. 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3. 古典概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古典概型的概念,并激发学生对此的兴趣。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介绍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教师布置几道古典概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四、拓展(10分钟)
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古典概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古典概型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古典概型
1. 定义和性质
2. 计算方法
3. 应用实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灵活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典概型》说课稿(附教学设计)

《古典概型》说课稿一、教材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A)版》第三章中的第 3.2.1节古典概型。
它安排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学生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根据本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这是为了给古典概型下定义的语言表达而铺垫)(2)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由于课标要求计算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故结合实例理解并能判断古典概型是关键)(3)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由于还没有学习排列组合,故初中学习的列举法(树状图等)是计算的关键手段)2.过程与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两个试验的观察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骰子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
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
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古典概型》这一节分为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为古典概型的概念、概率计算公式及三个例题。
全国高中数学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古典概型》说课(人民大学附中王海)

人教A版必修3《3.2.1古典概型》教学设计说明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王海一、本课数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A)版》第三章中的第3.2.1节古典概型。
它安排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学生还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根据本节课在本章中的地位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基本事件的特点;(这是为了给古典概型下定义的语言表达而铺垫)(2)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由于课标要求计算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故结合实例理解并能判断古典概型是关键)(3)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由于还没有学习排列组合,故初中学习的列举法(树状图等)是计算的关键手段)2.过程与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两个试验的观察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骰子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
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
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古典概型》这一节分为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高中数学说课——古典概型比赛说课稿

3.2.1 古典概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A版、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第一课时。
针对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主旨,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评价反思五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古典概型是一种古老而特殊的概率模型,可以说没有古典概型的研究就没有概率学的产生。
它的引入既能避免大量的重复试验,又能得到概率的精确值;学习它有利于深入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厘清学生生活中困惑的概率问题。
古典概型也是学习几何概型的基础,在概率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改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要求,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个数理解并掌握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两个课前数学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观察类比各个实验结果,归纳、猜想、证明出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各种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概率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概率的热情。
在古典概型概念探究和辨析时采用团队协作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结合学情制定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实验是否是古典概型以及确定基本事件的个数。
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了解概率的意义,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性质,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这三者形成了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自主学习。
在能力上,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数学应用意识仍不足。
情感上,在教师激励下多数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但由于能力发展不均衡,仍有小部分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教法学法分析为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我设计了娱乐化的数学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展示、直至产生质疑、参与点评,尽可能增加学生课堂参与度,将时间、空间还给学生。
高一数学说课教案--古典概型(赵亮)

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材及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
作
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
用
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理论依据或意图
教 分学
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
重 件的概率。
点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 求,制订教学重点。
析教 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
学 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
难 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即 尚未学习排列组合,以及学 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制定了教学难点。
▃ ▄ ▅ ▆ ▇ █ █ ■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 ▄ ▅ ▆ ▇ █ █ ■ ▓
让学生从问题的相 同点和不同点中找出 研究对象的对立统一 面,这能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同时 也教会学生运 用对立 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来分析问题的一 种方法。
教师的注解可以使 学生更好的把握问题 的关键。
项 目 教二
内
容
例 1 从字母 a, b,c,d 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
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思 分析: 为了解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字 学 典排序的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
新 问题?
课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
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
而不是概率。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 析 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 展示模拟 试验的操 作方法和 试验结 果,并与 同学交流 活动感 受,教师 最后汇总 方法、结 果和感 受,并提 出问题。
古典概型说课课件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与学法
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多媒体与上台演示相结合,致力于改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得教学过程活动 化,学习过程自主化,知识过程体验化,将 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过 程,体现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学法分析
由身边实例出发,学生在不断的矛 盾冲突中,通过“老师引导”,“小组讨 论”,“自主探究”等多种方式逐渐形成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
新课预知(下节内容安排)
探究下列问题的区别与联系: ①同时掷两个骰子,一个骰子掷两次; ②有序,无序; ③有放回,无放回。
§3.2.1古典概型
1.基本事件的概念: 2.基本事件的特点: (1)- - - - - - (2)- - - - - 3.古典概型的特点: (1)- - - - - - (2)- - - - - -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教法与学法
知识:(1)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2)掌握古典概型的特征及概率计算公式; (3)会求一些简单的古典概率问题。 能力:(4)发展学生类比→归纳→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 体验特殊→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5)用具有现实意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 创新思想。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 问题诊断:
(1)对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理解不够深刻。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求解兴趣。 (2)对基本事件的求取容易产生重复或遗漏。 突破“古典概型的判断、基本事件的求取” 两个教学难点。 (3)解答过程不规范。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类比归纳 形成概念
合作交流 探究公式
《古典概型》说课稿

《古典概型》说课稿一、说教材《古典概型》是北师大版高中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古典概型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学习好本节课内容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后面几何概型的学习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接下来,我来谈谈我班学生情况。
高中的学生他们对于知识具有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并且他们喜欢合作、探讨式学习,对数学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对概率的思想已具备,本节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判断古典概型,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能够利用概率公式求解一些简单的古典概型的概率。
【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提升运用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增加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典概型的概念以及概率公式。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
五、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采用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方法,意在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一)导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会先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随机事件概念,并让学生说出相关的概念,然后我会拿出4个球(2个白球和2个黑球),这4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白球代表奖品,4个人按顺序依次从中摸球并记录结果,每一个人摸到白球的概率一样吗?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很容易说出概率一样。
高一数学优质课比赛教案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教学目标:1. 通过实例对古典概型概念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体验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 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能运用所学概念求一些简单的古典概率,并通过实例归纳和总结出概率的一般加法公式.3. 通过对古典概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随机事件概率的实际意义.实施方案:1、借助抛硬币、掷骰子的试验,使学生初步理解基本事件的两个特点,并由学生举例,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随机试验中出现的基本事件有等可能,也有不等可能的情形;2、引导学生从具有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试验中概括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3、从掷硬币、骰子试验的有关概率计算中归纳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4、借助问题背景及动手操作,让学生不断体验基本事件与古典概型的特征充分认识到它们在运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中的重要性,尝试用概率知识解析实际问题,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教学的重点不是“如何计算概率”,而是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举出大量的古典概型的实例与数学模型使学生概括、理解、深化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及概率计算公式。
同时使学生初步能够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并能够合理利用随机、统计、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效解决有关的概率问题。
落实的途径:(1)本课题中古典概型是核心概念,但基本事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对学生正确认识与获得古典概型的概念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基本事件概念中有如下的两个特点:①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②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2)通过举实例的方法,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重要的特征:结果的有限性与等可能性除了教材中掷硬币与掷骰子外,还可以举学生身边的事件,如班级里选班长等(3)通过画树形图和列表的方法,落实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求解(4)通过变式训练的方法,提升学生掌握古典概型中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的分析方法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古典概型优质课比赛说课教案(配有相应PPT课件,见教学课件文件夹内) 精品

古典概型(一)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之后,学习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
古典概型安排在这一节,是因为古典概率公式推导要用到加法公式,学了古典概型后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避免了大量重复试验。
有利于进一步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助于几何概型的学习,也可以为以后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能培养学生建模的思想,同时它与生活联系密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加学生的兴趣。
2.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3.教学难点:(1)对古典概型两个特点的理解。
(2)确定在一个古典概型中试验的所有基本事件二、目标分析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以及教材内容的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对比,归纳的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注重化归,数形结合,分类思想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各种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创新思想;通过参与探究活动,领会理论与实践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导悟学启发接受诱导问题探究激励知识完成应用1.教法我采用:(1)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试验、设置表格、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一步步地来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多媒体辅助教学,体现直观,突破难点。
2.学法(1)新旧知联系:学生已正确理解了概率的意义,像游戏的公平性,这能促进本节“等可能”的理解。
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苏教版高中高二数学必修3《古典概型》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高二数学必修3《古典概型》说课稿一、编写目的和依据本文档是针对苏教版高中高二数学必修3教材中的《古典概型》进行的说课稿。
《古典概型》是高中数学必修课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古典概型的概念、性质、计数原理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和计数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说课稿的编写依据是教育部发布的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标准以及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教材,同时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编写。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古典概型的性质和计数方法;–能够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采用课堂讲授与情境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古典概型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古典概型的概念和性质:–古典概型的定义;–古典概型的性质和基本计数原理。
2.古典概型的计数方法:–基本计数法则;–排列与组合的计数方法。
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古典概型的计数方法上,包括使用基本计数法则、排列和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与引入(5分钟)•利用问题情境引入古典概型的概念,并介绍古典概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点讲解(20分钟)•简要介绍古典概型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解释古典概型的计数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计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计算练习(20分钟)•给出一些计数问题,让学生运用古典概型的计数方法进行计算练习;•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加深对古典概型计数方法的理解。
4. 拓展应用(10分钟)•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古典概型进行解决,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应用场景和限制。
5. 总结与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古典概型的概念、性质和计数方法。
最新古典概型说课稿10篇

古典概型说课稿最新古典概型说课稿10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古典概型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典概型说课稿 1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来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第三章第2节古典概型。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及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请老师、同学们加以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承接着前面学过的随机事件的概率及其性质,又是以后学习条件概率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已到高一下学期学生,刚经过高一上学期的适应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也有差距。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的概率,对随机事件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古典概型的判断与计算,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针对我班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给予以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如下: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难点:古典概型的判断及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成古典概型。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试验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和特点。
(2)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抽离出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推导出古典概型下的概率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1)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2)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条件判断是否为古典概型,及应用公式解决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讲解

高中数学古典概型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对高中数学中的古典概型进行详细讲解。
古典概型是概率论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涉及到随机现象中的等可能性和排列组合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掌握其基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等,并对排列组合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但可能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实例,以直观和逻辑并重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典概型的相关内容。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采用不同难度的问题设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掌握古典概型的特征和判断方法;(2)掌握排列组合在古典概型中的应用,能够运用排列组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学会运用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准确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4)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其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4)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价值认识;(2)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积极、主动、探究的态度,使其具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3)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中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培养其严谨、理性的思维品质;(4)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事实,遵循规则,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古典概型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价值观。
古典概型的说课稿

古典概型的说课稿一、说教材古典概型作为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主要围绕古典概型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概率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下:1. 承上启下:本文在概率论知识体系中,起到了连接前后知识的桥梁作用。
它既是对之前所学概率基础知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概率问题打下基础。
2. 知识拓展:通过学习古典概型,学生可以了解到概率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高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3. 方法论培养:本文通过讲解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古典概型的定义:介绍什么是古典概型,以及它与其他类型概率的区别。
2. 古典概型的性质:阐述古典概型的基本性质,如有限性、等可能性等。
3. 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介绍如何计算古典概型,包括直接计算法、树状图法、排列组合法等。
4. 古典概型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古典概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掌握其性质和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概率论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古典概型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和性质,尤其是等可能性的概念。
2. 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3. 学会运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古典概型说课稿

人教版古典概型说课稿一、说课背景与目标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古典概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是概率论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掌握计算古典概型事件概率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分析1. 古典概型的定义古典概型,又称为等可能概型,是指在一次试验中,所有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各个事件发生的次数来确定其概率。
2. 计算方法对于古典概型,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该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数除以所有基本事件的总数来计算。
即 P(A) = m/n,其中 m 是事件 A 发生的基本事件数,n 是所有基本事件的总数。
3. 实际应用古典概型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掷硬币、掷骰子等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都可以通过古典概型的方法来解决。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并掌握其概率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培养学生运用古典概型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明确古典概型的定义,掌握其概率的计算公式。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古典概型进行概率计算。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古典概型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掷硬币的例子,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
2. 讲解概念详细解释古典概型的定义和特点,并通过板书进行强化。
3. 例题演示展示并解析几个典型的古典概型问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有六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并且他们都是互斥的,由于骰子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六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 。
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
(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
经概括总结后得到: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
思考交流:
(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先让学生尝试着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教师再讲解用树状图列举问题的优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习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试验结果的有限性和每一个试验结果出现的等可能性,观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格、情感、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制订而成。这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概念,养成数学习惯,感受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古典概型
琼海市嘉积中学赵亮
项目
内容
师生活动
理论依据或意图
教
学
过
程
分
析
一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
教学重点
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即尚未学习排列组合,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了教学难点。
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找出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再概括总结得到的结论,教师最后补充说明。
学生互相交流,回答补充,教师归纳。
将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渗透到具体问题中来。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因此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
课题
古典概型
项目
内容
理论依据或意图
教
材
分
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数学3(必修)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
通过课前的模拟实验的展示,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随着新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观察对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
思
考
交
流
形
成
概
念
在试验一中随机事件只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并且他们都是互斥的,由于硬币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两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 ;
(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特点(2)的理解:在试验一中,必然事件由基本事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组成;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出现偶数点”可以由基本事件“2点”、“4点”和“6点”共同组成。
学生观察对比得出两个模拟试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给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并对相关特点加以说明,加深新概念的理解。
在课上,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
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
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而不是概率。
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试验一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2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
试验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
例1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有“A”、“B”、“C”、“D”、“E”和“F”6个,并且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
让学生从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中找出研究对象的对立统一面,这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教会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
教师的注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问题的关键。
项目
内容
师生活动
理论依据或意图
教
学
过
程
分
析
二
思
考
交
流
形
成
概
念
例1从字母 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试验中,有哪些基本事件?
分析:为了解基本事件,我们可以按照字典排序的顺序,把所有可能的结果都列出来。利用树状图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列出来。
我们一般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果,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基本方法,一般分布完成的结果(两步以上)可以用树状图进行列举。
(树状图)
解:所求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
, , ,
, ,
观察对比,发现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