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在大集中后的建设
《新机构监管系统数据报送管理办法》制度宣贯-培训答题
《新机构监管系统数据报送管理办法》制度宣贯-培训答题
1. 数据报送应遵循以下原则中包括 *
时效性(正确答案)
准确性(正确答案)
完整性(正确答案)
有效性
2. 关于数据报送的职责分工,以下哪些部门属于表单责任填报部门? *
人力资源部(正确答案)
资金管理部(正确答案)
信息技术部(正确答案)
综合交易部(正确答案)
3. 职责分工中,表单责任填报部门主要职责是
*
根据监管填报要求完成表单填报,对报送数据的计算口径和计算规则进行明确,确保本部门填报表单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正确答案)
配合信息技术部完成口径优化相关的数据验证测试、上线确认工作(正确答案)
落实数据填报人、复核人、审核人(原则上为部门负责人)(正确答案)
仔细研究报送表单,若涉及其他部门数据的,需与协同数据提供部门共同商定表单细项分工,确保表单完整准确(正确答案)
4.
各部门报送人员按照信息填报时间要求,在新CISP系统内完成数据填报、复核、审核工作,并报分管领导审定(各分支机构需经分支机构负责人审定)
[判断题] *
对(正确答案)
错
5. 在证券公司一个分类评价期内,报送数据出现错误为三次,不会影响分类评价扣分。
[判断题] *
对
错(正确答案)。
证券行业大数据交易系统构建方案
证券行业大数据交易系统构建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4)1.1 行业现状分析 (4)1.2 市场需求调研 (4)1.3 项目目标与范围 (5)第2章大数据技术概述 (5)2.1 大数据概念与特性 (5)2.1.1 概念 (5)2.1.2 特性 (5)2.2 大数据技术在证券行业的应用 (6)2.2.1 数据采集与存储 (6)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2.3 个性化推荐与精准营销 (6)2.2.4 风险管理与监管 (6)2.3 大数据技术发展趋势 (6)2.3.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融合 (6)2.3.2 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 (6)2.3.3 边缘计算与大数据 (6)2.3.4 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7)第3章系统架构设计 (7)3.1 总体架构 (7)3.1.1 数据源层 (7)3.1.2 数据存储层 (7)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层 (7)3.1.4 应用层 (7)3.2 数据架构 (7)3.2.1 数据流向 (8)3.2.2 数据格式 (8)3.2.3 数据存储 (8)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8)3.3 技术架构 (8)3.3.1 分布式技术 (8)3.3.2 大数据处理技术 (8)3.3.3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技术 (8)3.3.4 云计算技术 (9)3.3.5 安全技术 (9)第4章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9)4.1 数据源分析 (9)4.1.1 交易数据: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产品的交易行情、交易量、交易价格等数据。
(9)4.1.2 财务数据:涵盖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财务指标、盈利预测等数据。
(9)4.1.3 市场数据:包括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数据、政策法规等影响证券市场的数据。
94.1.4 新闻与公告:涉及上市公司的新闻报道、公告信息等。
(9)4.1.5 社交媒体数据:包括微博、论坛、博客等平台上的投资者言论及观点。
(9)4.2 数据采集技术 (9)4.2.1 交易数据采集:通过证券公司、交易所等机构提供的API接口,实时获取交易数据。
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经典范例】
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司各证券营业部(以下简称营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水平,防范技术风险,保证日常业务的顺利进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营业部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制定本制度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和公司《信息系统管理实施细则》。
第三条各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须遵从公司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实用以及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
集中统一管理系指在公司系统内,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开发、统一实施、统一采购的“五统一”方式,分步实施推广计算机应用技术,并对计算机应用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
第四条营业部内设电脑部,负责本营业部的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所属营业部。
第二章电脑部工作职责第六条负责本营业部计算机系统的性能管理、维护建设,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一)及时处理证券交易所及有关部门播发的涉及信息系统运行的数据、文件和各类通知;(二)负责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持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三)负责本营业部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开市之前做好系统的运行准备工作,开市期间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处理突发事件,收市后配合清算员完成日结清算等盘后工作;(四)完整、准确地记录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日志;(五)严格按技术事故处理规定要求,及时、准确地处理系统出现的故障,并上报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六)负责交易业务数据、系统数据和其他重要数据、资料的备份及其管理;(七)根据本营业部的业务发展需求,提交应用系统需求报告、软硬件采购计划,报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审批;(八)在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的安排下,承担公司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中涉及本营业部的有关工作;(九)负责本营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类文档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备案。
第七条负责编制营业部计算机设备的统计报表及协助财务部拟定本营业部计算机设备报损、报废计划,报公司信息技术中心审核。
证券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20世纪9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千百万投资者的热情参与。
随着用户数的不断增加,证券公司异地业务的迅速扩展,手工喊价的交易方式根本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刺激了证券业的电子化建设的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与银行、电信领域一样,成为信息化建设的排头兵。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支撑各项证券业务运转的关键。
记者在采访联合证券公司某营业部电脑负责人时获悉,在目前的证券业中,电脑系统维护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成为支撑证券公司的两大支柱,系统维护部门尤其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一旦系统出了故障,将给证券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曾经有一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因电脑故障停止运行20分钟,虽然广大股民在这20分钟之内不见得会抛出或买进股票,但是根据有关规定,证券公司不得不根据这20分钟股票的差价赔给了股民2000万元人民币,给证券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面对这样巨大的压力,证券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一直是在左右摇摆中缓步而行,一方面希望尽快利用新的计算和网络技术提高股票交易效率,方便股民炒股,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股民的行列;另一方面又担心技术的不成熟或管理不到位会引发更多的系统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尤其是出于对网络安全方面的顾虑,大多数券商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内部交易网和外部网采取的是物理分离的方式,防止外来的侵袭。
虽然目前网上股票交易被炒得很热,但是与传统的电话委托交易没有什么分别,证券公司的外部信息网和内部网依然是物理分离的,无法实现真正的在线下单和交易,极大地制约了网络证券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证券信息化对管理层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除了建立好基本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外,如何使这套系统实现设定的目标,牵扯到证券公司的制度建立和管理问题。
各大证券公司是如何解决管理问题的呢?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在证券信息化建设领域比较成功的企业中国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技术中心的主任陈静女士。
2025年证券公司工作计划
(3) 提高信息技术服务质量,为客户优质服务体验。
三、具体措施
1.投资者教育工作:
(1) 定期举办投资者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分享投资经验。
(2) 利用公司官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投资者教育和视频。
(3) 建立投资者教育基地,为投资者实践操作机会。
(3) 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黏性。
四、时间安排
1.第一季度:完成客户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启动证券交易系统研发项目。
2.第二季度:实施客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证券交易系统研发工作。
3.第三季度: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证券交易系统测试和优化。
4.第四季度:评估客户服务质量,总结证券交易系统研发成果,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2) 加强市场研究,发现新的业务机会。
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措施及应对策略
1.服务质量提升:
(1) 设立客户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2) 定期与客户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
2.合规管理加强:
(1) 建立合规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合规问题。
(2) 加强合规宣传和培训,提升员工的合规意识。
3.数字化转型深化:
2.合规管理加强:
(1) 制定严格的合规政策和流程,提升合规意识。
(2) 加强合规培训,确保员工熟悉相关法律法规。
3.数字化转型深化:
(1) 推进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提高业务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2) 加强数据管理和分析,为业务决策支持。
4.创新能力加强:
(1) 建立创新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4.信息技术服务工作: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成为其发展的重要指标。
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确定,对于证券公司的运营管理、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确定意义1. 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重要性信息系统是证券公司的核心业务系统,对于提升公司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提升客户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确定,有助于科学评估证券公司的信息化水平和投入效益,为公司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2. 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确定方法确定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方法可以采用成本法、效益法和市场法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成本法主要是从证券公司的实际投入成本出发,进行合理分摊和计算;效益法主要是从信息系统建设所带来的效益出发,进行投入产出比的测算;市场法主要是从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的投入水平出发,进行行业比较和分析。
二、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的构成要素1. 技术投入技术投入是指证券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技术支持人员的成本。
其中,硬件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等;技术支持人员包括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
2. 人力投入人力投入是指证券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人员成本。
这包括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组成员的薪酬、培训成本和管理成本等。
在信息系统建设投入指标中,人力投入占据着重要的比重,因为人才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3. 管理投入管理投入是指证券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管理成本。
包括项目管理成本、风险控制成本、质量控制成本等。
管理投入直接影响着信息系统建设的进度和质量,是信息系统投入指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4. 其他投入其他投入包括与信息系统建设直接相关的各项成本,如外部交流费用、市场调研费用、数据采集费用等。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
标题: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1. 引言证券公司作为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大量的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运营和客户服务。
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对证券公司的业务运营至关重要。
而信息系统的容量管理则是保障信息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容量管理的概念、目的、原则、标准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旨在帮助证券公司加强对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的认识和实际操作。
2. 容量管理概念容量管理是指根据需求规划、部署和维护信息技术资源,确保系统在预期负载下达到所需的性能水平。
具体来说,容量管理包括对硬件、软件、网络以及其他相关资源(如存储资源、数据库等)的监控、评估和规划。
3. 容量管理的目的(1)保障信息系统性能:通过对系统容量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保证信息系统在正常业务负载下的良好性能;(2)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资源配置,能够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3)预防故障:通过对系统容量的监控和预测,能够及时发现并预防系统性能问题和故障的发生。
4. 容量管理的原则(1)全面性:容量管理应该覆盖所有与系统性能相关的资源,涵盖硬件、软件、网络、存储等方面;(2)周期性:容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和规划;(3)预测性:容量管理不仅要对当前系统负载进行监控和管理,还需要通过预测未来业务需求来进行资源规划;(4)灵活性:容量管理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进行调整。
5. 容量管理的标准(1)系统容量规划标准:根据业务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系统容量规划标准,包括硬件配置、系统性能指标等;(2)系统容量监控标准:建立系统容量监控机制,对系统负载、性能指标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3)系统容量预测标准:通过历史数据和未来业务需求进行系统容量预测,为系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4)系统容量调整标准:根据监控和预测结果,及时进行系统资源调整和优化。
简述中国证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
司广域 网, 满足 高可 靠、 高智能、 高性 能、 高安全性和管理性 的要求 , 为集 中交 易、 上 交易、 网 银证合 作的顺利 实施打 下坚实的信 息
化基础。
【 关键 词】 证券; 息化 ; 信 建设
一
、
信息技术在中国证 券行业应用的历史
方式 , 所有营业 部的信息系统都 要同时进行更 新, 需要投 入大
财经纵横
简述 中国证券行 业 的信 息化 建设
魏 海
( 武汉大学信 息管理 学院,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2
【 摘
要】 随着 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 银行 与证 券业务融合 的趋 势 已不可避免 , 券与银行的代理业务还 有更大的合作 空 证
间, 双方以各 自优势为基础联合拓展 新业务, 形成银证业务的资源共 享, 4 L势互补 的新局面 。 还要 注意构建适合 未来发展的证 券公
证券 公司就无法开展为客户提供信息 易、 算全程无纸化 , 清 并且在 管理、 决策和风 险控制方面 , 也逐 资产和投资需求等情况 , 渐实 现了初步 的信息化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 范围的不断扩大和 服务的工作。() 4 重复投资无法充分利用 资源 。 现有的分布式信
所能发挥 的作用不 断提高 , 信息技术 的影 响力也越来越大 。
四 、 国证 券 行 业 信 息 化 发展 方 向的 自我 调 整 中
() 1 构建支持业务创新的集中式业务处理系统 。鉴于现 有
有效手段和发展趋势 。风险控制系统也是未来证券公 司生存的 的业 务处理系统 扩展性差 , 对新业务 的支 持 比较 困难 , 而在未 根本 。就证券公司信息化发展存在 的问题 来说 , 首先是 信息化 来 的市场竞 争环境 中,一方面证券市场业务创新速度加快 ; 另 嘌 统管理水 平无法 保障安全性 、 复建设 , 重 资源 和资金 的严重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一、引言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证券公司的重要信息系统在业务规模扩大和用户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其系统性能和容量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有效的容量管理可以保证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及时扩展系统容量以满足业务增长的需要。
因此,证券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容量管理的定义与意义1.容量管理的定义容量管理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和存储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和控制,以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扩展。
2.容量管理的意义容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信息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能够依然保持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并且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
同时,容量管理还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容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业务需求优先容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满足业务需求。
系统的容量规划和管理必须以业务需求为基础,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并且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
2.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容量管理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当业务规模增大或者用户数量增加时,系统能够及时扩展容量,以满足业务的需求。
3.数据驱动容量管理需要以数据为基础进行规划和决策。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预测,能够更准确地估算系统的容量需求,并且能够及时进行调整。
4.自动化管理容量管理需要借助自动化管理工具,实现对系统容量的实时监控和调整,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管理效率。
四、容量管理的主要内容1.容量规划容量规划是容量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对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和存储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
容量规划需要结合业务需求和系统的性能指标,对系统的总体容量进行评估和设计,并且能够进行扩展。
2.容量监控容量监控是保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系统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系统的瓶颈和性能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推进集中化智能 助力运维增效——光大证券智能安全多平台网络联动管理系统建设实践
Application 膝麵忘1推进集中化智能助力运维增效—光大证券智能安全多平台网络联动管理系统建设实践文II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晏强杨超刘嵩吴昊效、灵敏、精准的运维管理体系建 r^j设是业务系统稳定运行、业务模式 快速迭代的重要保障。
光大证券本着科技 赋能金融,智慧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持 续在I T技术领域加大自主研发投入,稳 步增强金融业科技应用能力,高效发挥运 维管理体系对业务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实 现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协调发展,为 业务创新、运维效率提高以及风险管控提 供强大的助力=网络运维工作是公司运维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网络系统无法高效稳定的运行,那么建设一流业务系 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将成为一纸空谈。
可以说,网络运维工作的效率与结果直接 制约着业务的敏捷性与安全性,是光大证 券运维体系建设中必须关注的重点智能安全多平台网络联动管理系 统部署与应用实践1.网络运维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网络运 维方式已无法迅速有效地满足不同类型业 务对于网络的差异化需求。
并且随着网络 规模的逐年扩张,网络设备的种类以及数 M的增长不仅对网管系统和网络运维人员 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也凸显了 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网络策略开通工作量较大,且 策略管理难度较高。
光大证券现有数十台防火墙,策略数过超过万条,相关的配置工作全部由网络运维人员手动编写,策略变更较频繁,日变更工作量较大。
2020年全年变更流程达3000条以上,平均每周变更在几十条策略变更工作量占网络运维整体工作量的35%以上。
防火墙之间的网络访问策略关联性较高,配置复杂,随着变更工作S迅速增加,现行的人工模式势必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
同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 (以下简称等保2.0 )中对控制策略集中化与精细化管理有着明确的要求我司网络策略数量大、变更较多,以及风险评估与审核工作难度较大..其次,设备种类多,没有统一管理平台,效率难以提升光大证券网络中部署有四种品牌的防火墙,三种品牌的负载均衡设备以及两种品牌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且相似的命令格式给网络运维人员在修改配置时增加难度在处理较为复杂,涉及设备较多的变更流程时,运维人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登陆多台设备。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发布《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的通知
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发布《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日期】2009.09.07•【文号】中证协发[2009]154号•【施行日期】2009.10.10•【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证券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发布《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的通知(2012修订)(发布日期:2012年12月3日,实施日期:2012年12月3日)废止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发布《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的通知(中证协发[2009]154号)各证券公司会员:为规范证券公司营业部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和安全管理,防范技术操作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保障证券市场稳定运行,协会按照证券期货业信息化领导小组和证监会机构部的要求,制定了《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现予发布,请参照执行。
附件: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二○○九年九月七日附件: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防范技术风险,保障证券市场平稳运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证监会法律法规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规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证券公司应按照信息系统安全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统一规划和建设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全面负责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证券营业部应在所属证券公司的集中统一管理下,制定相应的信息技术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有效支撑。
第四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所属证券营业部适用于本指引。
第五条中国证券业协会对证券公司执行本指引的情况进行指导和督促。
第二章基础环境第六条证券营业部机房建设应符合GB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和GB2887-89《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证券营业部机房应位于证券营业部场地内部,证券营业部场地选址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一)尽可能选择具有市电双路供电的场所;(二)远离强震源、强磁场源和强噪声源,无无线电电磁干扰;(三)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等场所;(四)具有机房空调室外机组安装条件;(五)符合当地抗震强度要求;(六)尽量避免低洼地带。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是为了确保证券公司的重要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保持其正常运行的一套规范和标准。
容量管理是信息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包括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等方面的资源。
本文将介绍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容量管理概述容量管理是指对重要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业务需求。
容量管理的目标是优化系统资源的利用,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容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1.透明性: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透明管理,确保系统用户能够实时了解资源使用的情况。
2.分层管理:根据系统的层次结构,对不同层次的资源进行管理,确保资源按需分配和正确使用。
3.预测性:通过对过去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合理规划未来的资源需求。
二、容量管理的内容容量管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监控: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各项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空间使用率等。
2.性能评估:对重要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包括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等指标的监控和分析。
3.容量评估:根据业务需求,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容量进行评估,包括计算服务器的数量和配置要求等。
4.容量规划:根据容量评估的结果,制定容量规划方案,确保系统能够满足未来的资源需求。
5.容量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信息系统的容量进行调整,包括添加新的服务器、增加存储空间等。
三、容量管理的流程容量管理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数据:收集重要信息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数据,包括服务器的性能指标、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等。
2.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和趋势。
3.评估容量:根据分析的结果,评估系统的容量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容量调整。
4.制定规划: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容量规划方案,包括添加新的服务器、增加存储空间等。
证券集中交易系统解决方案
证券集中交易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现代计算机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四月目录1.1发展背景 (1)1.2产品定位 (1)1.3应用系统规划 (1)1.4网络构建 (4)1.5系统功能 (6)1.6系统优势 (9)1.6.1高效性 (9)1.6.2可靠性 (9)1.6.3可扩展性 (10)1.6.4规范性 (11)1.6.5兼容性 (11)1.6.6功能齐全 (11)1.6.7易用性 (12)1.1发展背景为了加强我国进入WTO后的竞争能力,国内的证券公司迫切需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改进和完善业务,并增强自己的管理决策意识和抗风险能力。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IT系统的风险监控能力、系统安全性、新的金融产品创新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交易的集中成为大趋势。
MCM作为华南地区一流的系统集成商和软件提供商,凭借多年从事电信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工程实施的经验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力量,提出证券集中交易系统设计方案。
MCM证券集中交易系统的核心设计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以业务驱动为基础,强调客户服务及个性化服务。
该系统稳定、可靠、高效、规范、安全,可扩展性强,适应性强,兼容性强。
同时可为证券公司降低管理风险及业务风险;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竞争力。
1.2产品定位为大中型证券公司建立的、高效、稳定、安全、功能齐全的集中交易系统。
该系统将传统分布的以营业部为核心的交易体系从新整合从而上升到以总部为核心的数据集中式核心业务系统。
为证券公司证券交易系统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提供全面优秀的实施,维护,升级的解决方案。
1.3应用系统规划前端系统:前端系统是客户、客户服务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进行证券交易和管理的界面,为减少更换交易系统对客户的影响,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现有客户的交易习惯。
前端系统与通信中间件的通信格式采用FIX(Financial Information eXchange)协议的规范要求,以便于未来公司与其他证券机构进行信息交换。
证券公司交易系统发展历程和新一代交易系统建设研究
1 证券公司交易系统发展历程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19日开业,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作为行业经营机构的证券公司,其交易系统自此随着交易所的变更和市场驱动不断迭代升级。
早期的交易市场都是场内报盘的形式,各证券公司营业部柜员接受投资者的买卖委托,打电话通知公司派驻在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员,由交易员通过交易所的电脑终端(“有形席位”)录入系统,成交后,场内交易员将成交结果电话通知营业部柜员,再由营业部柜员告知投资者,存在沟通和操作上的效率瓶颈。
1993年之后,除“有形席位”交易模式外,交易所提供了“无形席位”的交易模式,证券公司通过卫星报盘系统由计算机向交易所主机发送买卖股票的指令并接收交易所的成交确认数据。
卫星报盘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场内交易环节的效率瓶颈,引出了营业部交易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契机。
卫星自动报盘系统的出现,使得股票委托的瓶颈从与交易所交易员的通信转移到营业部内部,营业部急需一个支持网络自动化的交易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开始出现了以dbf 文件作为交互的行情揭示系统、委托系统,这一时期的交易系统形成了初步的雏形,但仍然不够自动化。
1996年之后,为了方便客户交易和转账,证券公司开始建设电话电话委托系统和银证转账系统。
电话委托的大规模普及推广,极大地方便普通民众证券公司交易系统发展历程和新一代交易系统建设研究何文奇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摘要:证券行业经过30年的发展,证券公司交易系统从无营业部独立交易系统发展到集中交易系统,目前进入新一代交易系统的发展阶段。
随着证券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市场需求越来越多,证券公司正不断探索、建设高并发、高性能、松耦合的新一代交易系统。
本文针对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的发展历程、新一代交易系统发展状况、体系架构、建设关键点、未来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证券公司;交易系统;发展历程;新一代交易系统中图分类号:TP393参与,极大地促进了行业发展,很多营业部的电话委托交易笔数占营业部总交易量的50%以上。
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标准
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标准第一部分B(大)型营业部 (1)一、基础设施 (1)二、网络系统 (4)三、应用系统 (7)四、客户交易及员工办公 (8)五、网络安全 (9)第二部分B(中)型营业部 (9)一、基础设施 (9)二、网络系统 (12)三、应用系统 (15)四、客户交易及员工办公 (17)五、网络安全 (17)第三部分B(小)型营业部 (17)一、基础设施 (17)二、网络系统 (20)三、应用系统 (24)四、客户交易及员工办公 (25)五、网络安全 (25)第四部分C型营业部 (26)一、基础设施 (26)二、网络系统 (28)三、应用系统 (31)四、员工办公设备 (32)五、网络安全 (33)东北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为配合公司营业部转型及新建网络工作,规范营业部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及管理,依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颁布的《证券公司证券营业部信息技术指引》各项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信息技术部制定《东北证券营业部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对大、中、小三B型营业部和C型营业部的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和建设要求,各营业部在系统建设中应遵照执行。
第一部分B(大)型营业部一、基础设施(一)供配电系统1、大楼供电系统应是三相五线制,若是三相四线供电系统则必须提供营业部自行安装地线的合适地方。
电源布线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配至各用电设备,采用桥架上走线方式。
2、营业部电力电缆独立引入营业部总配电柜,电源进线采用三相五线制(即TN-S系统),三相额定电压为380v,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供电频率为50Hz,零线和地线分开设置,零地线之间电压小于1v。
3、配电柜应张贴用途说明, 配电柜内各种开关、手柄、操作按钮应标志清楚,以便操作和检修。
配电柜应设置电流表、电压表,供检查电源电压、电流以及三相间平衡关系。
配电柜应设置中线和接地线的连接装置,中线与地线及配电柜外壳绝缘。
4、营业部应至少配备一种持续供电方式,在供电中断情况下,保证不低于25%的现场交易终端或同等支持能力的其他交易终端在交易时间内持续工作,满足证券营业部客户现场交易需要。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一、前言为了规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制定本项目管理办法。
二、项目管理组织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1)项目发起人:为制定本项目管理办法的公司领导。
(2)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人员。
(3)项目团队成员:为项目的执行者,包括技术专家和业务专家等。
2. 项目管理职责(1)项目发起人:提出项目构思,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确认项目变更。
(2)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组建项目团队,协调各方面资源,进行项目控制。
(3)项目团队成员:按照项目计划完成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三、项目管理流程1. 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经理依据项目发起人的需求,确定项目可行性,撰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项目目的、项目背景和必要性分析、项目概况、项目组成和工作计划、项目资源组织和应用、预算和风险说明等。
2. 项目计划制定经过可行性分析后,制定项目计划,包括项目范围、资源、时间、成本、风险等的详细规划。
同时,项目经理也要综合考虑项目所涉及的技术、法律、风险等方面的因素,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
项目计划制定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项目背景和必要性分析、项目范围和任务分析、项目计划、项目风险分析等。
项目经理将项目计划提交给项目发起人审核,确认通过后继续实施。
3. 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经理按照项目计划,组建项目团队,进行项目实施和管理。
在此过程中,项目经理要不断关注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项目实施管理内容包括:项目组建和人员管理、项目过程监控、项目变更管理等。
4. 项目验收和收尾在项目实施完成后,需要组织验收。
验收包括技术验收和业务验收,技术验收主要是确认项目的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业务验收主要是确认项目成果是否符合预期的业务需求。
验收合格后,完成项目收尾工作,撰写项目总结报告。
四、项目管理规定1. 项目变更管理项目变更是指项目计划、执行过程或成果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项目的任何方面进行调整或修改。
中国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注意: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证监会网站,由ChinaCISSP摘录整理,仅供参考。
摘录者不保证内容的完全正确,关键应用应从正式渠道获得该规范文本。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标第二节原则第三节制定与实施第二章管理体系第一节组织结构第二节人员管理第三节安全管理第四节技术资料管理第三章硬件设施第一节计算机机房第二节远程通信第三节计算机设备第四节局域网络第五节电子交易设备第六节设备管理第四章软件环境第一节系统软件第二节应用软件第三节软件管理第五章数据管理第一节交易业务数据第二节系统数据第六章技术事故的防范与处理第一节技术事故及其防范第二节技术事故的处理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标1.1.1 最大程度地防范技术操作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经营机构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1.1.2 充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国内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推动信息系统建设与技术管理水平的协调发展,提高证券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1.1.3 指导证券经营机构下属证券营业部(以下简称营业部)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化建设和安全管理,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的管理,防止数据遗失、损坏、篡改、泄漏,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
第二节原则1.2.1 安全性原则。
营业部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各环节和硬件、软件、网络通讯、数据、管理制度各方面,都必须贯彻安全性原则。
应当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信息技术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应当使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技术风险的防范意识。
1.2.2 实用性原则。
营业部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管理,注重采用先进成熟技术。
在保障系统安全的前提下,力求避免因不切实际地提高系统安全级别而造成投资浪费;避免因引用任何未经消化吸收的境外安全保密技术和设备而对信息技术管理造成消极影响。
1.2.3 可操作性原则。
信息技术管理规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
营业部根据本规范细化与完善其信息技术管理制度时,也应当力求简单明确,便于对照检查,便于操作。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
证券公司重要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一、引言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证券公司的重要信息系统在日常运营中所承载的压力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和实施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标准。
本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证券公司在信息系统容量管理方面的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业务的顺利进行。
二、定义1.信息系统容量:指信息系统所能承载的工作负荷和处理能力,通常用来描述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性能。
2.容量管理:是指通过监控、分析和调整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业务需求,并提高系统的利用率和性能。
三、目标1.确保系统容量满足业务需求:通过有效的容量管理手段,保证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业务的需求,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通过合理的资源规划和管理,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预测和规划系统容量:通过对系统容量的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容量瓶颈,提前进行规划和调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责任部门1.信息技术部:负责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包括系统容量的监控、分析和调整。
2.业务部门:负责提供业务需求和变更的信息,协助信息技术部进行容量规划和管理。
3.运维部门: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包括系统容量的监控和调整。
五、容量管理的流程1.容量规划: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资源情况,制定系统容量规划方案,包括硬件设备、存储空间、带宽、负载均衡等。
2.容量监控:建立系统容量监控机制,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和分析数据。
3.容量分析:通过对监控数据的分析,发现系统容量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容量调整:根据分析结果,及时采取容量调整措施,包括增加硬件资源、优化系统配置和调整业务流程。
5.容量评估:定期对系统容量进行评估,调查系统容量的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容量规划。
六、容量管理的具体工作1.系统容量规划(1)了解业务需求:与业务部门沟通,了解业务需求和变化,包括高峰期和低峰期的业务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