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
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
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一、测长仪的基本情况1. Jo5型万能测长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物体尺寸的精密仪器,适用于各种形状和材质的物体的尺寸测量。
2. 测长仪的主要部件包括仪器主体、伸缩杆、读数仪器、测量夹具等组成。
二、安全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关培训并持证上岗。
2. 操作前,必须检查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等。
4. 操作过程中,严禁将手指、手肘等置于夹具周围,以免发生伤害。
5. 操作时请注意不要过度施加力量,以免损坏夹具或仪器。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 将测长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
(2) 检查伸缩杆的杆体是否光滑,并用适量的润滑油进行润滑。
(3) 检查读数仪器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并进行校准。
2. 设置夹具(1) 根据待测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夹具,并将其固定在测长仪的夹具位置。
(2) 调整夹具的张合度,使其适合待测物体。
3. 测量操作(1) 用手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夹具上,调整夹具的张合度,使其稳固固定在夹具上。
(2) 通过伸缩杆将读数指针与待测物体接触,使两者间隔距离尽量小。
(3) 缓慢转动伸缩杆,使待测物体与测长仪的读数仪器接触,直至读数仪器上显示的数值稳定。
(4) 读取并记录测量结果。
4. 结束操作(1) 将待测物体取走,并清理夹具。
(2) 清理仪器表面的灰尘和污渍,保持仪器的整洁。
四、仪器维护1. 每次使用后,应将测长仪仔细清洁并进行检查,确保各部件无损坏。
2. 定期对伸缩杆进行检查,并添加适量的润滑油。
3. 若发现测量结果偏差较大或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维修人员。
4. 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长仪的准确度。
五、故障处理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并检查开关是否损坏。
2. 读数仪器显示不准确:检查读数仪器的灵敏度是否正常,并进行重新校准。
3. 伸缩杆无法正常伸缩或松紧不适:检查伸缩杆是否遭到损坏,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一 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内径》
第一章长度测量实训一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内径一、实训目的1.了解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平面螺旋读数装置的原理及读数方法3.熟悉利用电眼装置测量孔径的方法二、实训设备万能测长仪三、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结构万能测长仪由底座1,测座4,工作台11及尾座13等构成,另备有多种附件,其外形结构如图1—1。
1—底座;2—电源开关;3—测座固定螺钉;4—测座;5—主轴微动手轮;6—测量主轴;7—微米分划板调节旋钮;8—影屏;9—测微旋钮;10—测量主轴的固定螺钉;11—工作台;12—尾管;13—尾座;14—工作台绕垂直轴转动手柄;15—固定手柄;16—工作台绕水平轴转动手柄,17—工作台横向移动测微手轮;18—工作台升降手轮;19—固定螺钉图1—1 万能测长仪2.测量原理万能测长仪测量原理如图1—21—读数显微镜;2—被测量工件;3—刻度尺;4—工作台图1-2 万能测长仪测量原理图进行测量时,被测量长度与测量座中标准线尺基准轴线处在一条直线上,以尾架座测量头作为瞄准定位,以测量座测头作为活动测量点。
测量座测头随被测长度变化而移动,移动量值通过装在测量座上的读数装置读出。
四、万能测长仪的读数装置读数显微镜光学系统如图1—3图1-3 读数显微镜光学系统读数时,在目镜中能同时看到三种不同刻度尺,主刻度尺刻有100格,分度值为1mm,副刻度尺上有10 格,分度值为mm。
另外,还有10圈阿基米德螺旋线〔双线〕,其圆周上刻有100等分的圆周刻线,每格刻度值为1um。
五、测量步骤图1—4为电眼法测量孔径原理图。
1—被测工件2—工作台3—测头4—支持臂架5—电眼指示器图1— 4 电眼法测量孔径原理图图1—5 调整测量中心1.安装小孔测量的专用附件〔电眼指示器,绝缘工作台,支持臂和测量头〕。
〔1〕将电眼指示器插入基座反面的孔座中,并把插头接在仪器的线路上。
〔2〕将绝缘工作台固定在卧式工作台上,并将它调到水平〔见水平汽泡〕,再把另一线头插入绝缘台孔中。
Jo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doc
Jo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docJo5型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1、根据被测量对象和测量方法,装上所需的附件。
2、接通电源,转动测微目镜的调节环以调节视度。
3、测帽的调整,在测头与尾管的测帽之间,垫以1~3毫米的量块,使它们互相接触,调节尾管上的两个调节螺钉,找转折点。
4、在开始测量前必须对读数显微镜的示值进行一次对正,然后用螺钉将目镜固定。
5、将被测件固定在工作台上,利用万能工作台上各个可能的运动条件来寻找转折点,以确定万能工作台的正确方位。
6、测量从读数显微镜中读出示值。
只有转动微调手柄,使毫米刻线置于双刻线正中时,才能读数。
7、使用完毕,关闭开关,取下电源插头。
8、用汽油清洗工作台、测帽及其它附件的表面,并涂上防锈油或无酸凡士林,放入附件箱或干燥器中。
仪器本体用仪器罩遮好。
9、严禁用手触摸光学零件表面。
KCB-33.3齿轮式输油泵操作规程一.系列齿轮油泵的润滑是靠本身排送的液体进行的,(电动机的润滑脂更换,视使用情况而定)。
所以排送的液体必须清洁,若夹带有细小沙尘或金属粉末,对本泵的使用寿命有严重的影响,使用时注意此点。
必要时在吸入管端装置金属滤油网,防止杂质吸入。
滤油网以60-100目时为宜,滤油网的有效过滤面积应大于吸油管截面积的两倍。
二.泵的安装高度,应保证不超过泵所允许的吸上高度,安装管路应有管架、油泵不允许承受管路负荷。
三.建议在吸、排油管路上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以便监视泵的工作状态。
四.油泵未开动前的准备1.在油泵未开动之前应对泵各部进行仔细检查。
A.检查油泵的各螺母及底座上各螺栓是否紧固。
B.检查油泵内的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的转动是否灵活。
2.把吸油接管和排油接管的阀门打开。
3.检查电动机的电源是否接对。
油泵旋向是否与指示箭头方向相同,即面向轴承,顺钟向旋转。
五.油泵工作时的维护1.注意油泵压力表和真空表的读数应符合技术规范。
2.注意轴封的工作状态,倘若漏油,对填料密封结构的泵应将其压紧盖均匀拧紧,但不能过紧,以免发热和密封圈的迅速磨损,漏油时应及时更换油封。
测长仪内径检测工作分解单
1、产品不 固定,产生移 动,不便检测; 2、用力过 度, 产生检测误 差且损伤测头; 3、工作台 不水平, 测量失 真, 结果值比实 际的偏大, 工作 台不前后移动 找最大值, 测量 结果比实际偏 小。
标 定 。 固件 准
垂。 ,齐 头对 测右 径左 内且 直
内径 测头选 择安装
1、 安装测头并螺旋 检测失效, 固定; 造成产品批量 2、 两测头平行并对 性质量问题。 齐。
品产 测检
录记 定判
骤步 骤步 骤步 骤步
:制编
次 次 次 次 项 项 项 项
头 测。 径钮 旋 内紧 锁
。
检查 仪器合 格证
确定该仪器是否检 定且在有效使用期内。
仪器失准, 造成产品批量 性质量问题
仪 格有 合标。 仪,期 长处日 贴效 测张有 证器
片图 片图 片图 片图
果后的样么什成 果后的样么什成 果后的样么什成 果后的样么什成 造做样这不 的目 造做样这不 的目 造做样这不 的目 造做样这不 的目
测长仪内径检测工作分解单
编号:QG03.C0204.09-1) Nhomakorabea1
2
3
校对 内径标 准件
测量位置后轻轻放开使 测头与标准件接触; 3、 左右旋转工作台 使其水平,前后移动工 作台,找最大点置零, 取出标准件。
作 工 节。 柄 调手 台
径 内 入 。 放头 测
1、 将标准件固定在 工作台上; 2、 测头放如标准件
(
点要 点要 点要 点要
骤步 骤步 骤步 骤步
次 次 次 次 项 项 项 项
)
4
5
/
判定是否合格,并 记录,不合格继续调整 再次检测。
料 物 入。 放置 头位 量 测测 至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范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范一、作业前注意事项:1、测量前保证被测工件在检定室恒温不少于2小时;2、测量前先擦洗被测工件,保证测量时被测工件洁净;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操作要轻,严禁撞击测头,严禁对仪器造成大的冲击(击打,碰撞);2、被测工件应轻拿轻放,保证工件完好如初。
三、操作步骤:1、测量前应针对被测工件选择安装合适大小的测头。
2、测量外径:2-1、先进行仪器校准,松开锁紧螺母,让两个测头接触,调节测座位置进行刻线对零并锁紧,接着调节右侧测头的前后和上下在调节微分筒目镜内观察达到最大值,最后松开微分筒目镜下的锁紧螺母,调节其左边的微调使主副尺零刻线完全重合,然后锁紧锁紧螺母,此时读数时0.0000mm;2-2、测量时,安装工件要牢固,并使其处于适当位置,将左端测头移动到接触工件距离以外,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避免升降工件造成撞击而使测量不准确,旋转升降手轮,使工作台升降达到恰当位置,并锁紧,然后慢松开左端测头使其轻轻的接触到工件的表面,旋转前后调节手柄使工作台前后移动,在微分筒中观察使其调节到拐点(最大值),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的刻线处于拐点处(最小值),然后调节工作台的上下看是否有锥度,若有锥度记录下来(如果是测量沟径取其拐点,最小值),调节工作台到达测高位置,多重复上述步骤,使其被测的工件在微分筒内的观测读数不会发生改变为止,锁紧各个锁紧螺母或紧固螺钉,并记录此数据,此时的读数就是被测工件的实际大小值;2-3、如果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大于100mm,则需要用一个外径标准件对测量仪进行校对,将外径标准器安装在工作台上并保证其安装位置准确牢靠,将左边的测头移到接触工件距离以外,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保证安装完毕后工作台升降过程中将不会造成仪器和标准器的碰撞,从而保证读数的准确,升降到预定高度(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使测头缓慢的接触到外径标准器的外径表面,松开测座的锁紧螺母,调节测座左右位置使微分筒的刻度值趋近零,锁紧锁紧螺母,然后调节前后手柄在微分筒中观测取拐点值(最大值),扭动水平扳手调节使微分筒里的观测值处于拐点位置(最小值),重复几次上述步骤,直到读数不会发生改变,松开微分筒下的锁紧螺母调节其左边的微调旋钮使微分筒里的主副尺零刻线对准,此时刻度就对零了,锁紧对零结束后,此时的准确读数应该是外径标准件的实际值; 2-4、测量实际尺寸大于100mm的工件时,安装工件测量的步骤重复“2-2”,但是此时要记录的工件实际数据不是微分筒里的观测值,而是“校准仪器的外径标准器的实际值+微分筒里的观测值”;3、测量内径:3-1、用内径标准器对测量仪进行校准,首先将内径标准器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避免与测钩发生碰撞,并可以使其顺利深入内径标准器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内径标准器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和测座锁紧螺母,使测头缓慢地接触到被测工件的内径表面,调整左边测座的位置使微分筒中的观测值趋近外径标准器的实际值,然后锁紧锁紧螺母,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这是松开微分筒目镜下的锁紧螺母,调整其左边的微调旋钮,使微分筒内的观测值等于内径标准器的实际值,这样测量仪就校对好了;3-2、测量时,首先将工件安装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保证工作台上升的时候不会与测钩碰撞,并使测钩顺利深入工件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工件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使测头缓慢地接触到被测工件的内径表面,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锁紧各个锁紧螺母或紧固螺钉,并记录此数据,此时的读数就是被测工件的实际大小值;3-2、如果被测工件的内径大于100mm,则用范围之内的内径标准器对测量仪进行校对,,首先将内径标准器固定在工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避免与测钩发生碰撞,并可以使其顺利深入内径标准器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内径标准器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座锁紧螺母,调整左边测座的位置使微分筒中的观测值趋近零,然后锁紧锁紧螺母,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这是松开微分筒目镜下的锁紧螺母,调整其左边的微调旋钮,使微分筒内的主副尺零位对齐,这样就对好了可以测大于100mm的内径工件了,此时的零位实际值是进行校对的内径标准器的实际值;3-3、测量内径大于100mm的内径工件时,首先将工件安装作台上,并保证其处于恰当位置且固定可靠,将两个测钩靠在一起,并锁紧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保证工作台上升的时候不会与测钩碰撞,并使测钩顺利深入工件的内孔,旋转工作台升降手轮,使工件到达测高位置并锁紧,松开测量轴的紧固螺钉,使测头缓慢地接触到被测工件的内径表面,调节前后手轮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大值)位置,扭动水平扳手,使微分筒中找到拐点(最小值),多重复几次,直到微分筒中的观测值不会发生改变,锁紧各个锁紧螺母或紧固螺钉,但是此时要记录的工件实际数据不是微分筒里的观测值,而是“校准仪器的内径标准器的实际值+微分筒里的观测值”。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
2022互换性-实验指导书(二)-图文实验二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熟悉测量内经常用的计量器具和测量原理及使用方法。
2.加深对内径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用内径百分比测量内径。
2.用卧式测长仪测量内径。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内径可用内径千分尺直接测量。
但对深孔或公差的等级较高的孔,则常用内径百分表或卧式测长仪作比较测量(一)内径百分表1.百分表的结构和传动原理百分表是应用杠杆、齿轮、齿条等机械传动,将测量杆的微小直线位移经放大后转变为指针的偏转,从而指示出相应测量值的量具。
图2-1所示是百分表的外形和传动原理。
如图2-1(b)所示,有齿条的测量杆上、下移动,带动齿轮22传动,与齿轮22同轴的齿轮23也随之转动,而齿轮23又带动中心齿轮Z,及其同轴上的指针偏转。
游丝的作用力保证齿轮在正反转时在同一齿面啮合,从而消除齿轮啮合间隙所引起的误差。
弹簧是用来控制测量力的。
百分表的刻度盘上刻成100等份,当测量杆移动1mm时指针转一圈,因此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
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有0~3mm、0~5mm、0~10mm三种,可在百分表表盘中的小刻度盘上来体现。
22.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是测量内孔的一种常用量仪,其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一般为6~10mm、10~18mm、18~35mm、35~50mm、50~160mm、160~250mm、250~400mm等。
图2-2所示为内径百分表的结构图。
内径百分表是用它的可换测头3(测量中固定不动)和活动测头2与被测孔壁接触进行测量的。
仪器盒内有几个长短不同的可换测头,使用时可按被测尺寸的大小来选择。
测量时,活动测头2受到一定的压力,向内推动镶在等臂直角杠杆1上的钢球4,使杠杆1绕支轴6回转,并通过长接杆5推动百分表的测杆而进行读数。
在活动测头的两侧,有对称的定位板8,装上测头2后,即与定位板连成一个整体。
定位板在弹簧9的作用下,对称地压靠在被测孔壁上,以保证测头的轴线处于被测孔的直径截面内。
万能测长仪的检定(四)
万能测长仪的检定(四)【要求】调节的不稳定性不超过0.3um。
【检定办法】在测量轴和尾管的测量杆上,安装φ8 mm的平面测帽。
移动测量轴,使两平面测帽相接触,转动尾管测量杆的一个径向调节螺钉,在读数装置中找到最小值,再转动另一个径向调节螺钉,同样找到最小值,反复转动这两个螺钉,当稳定后,分离测得两螺钉在正、反向转动时的最小值。
再转动两螺钉,当转变其位置后,重新按上述办法举行调节找到最小值。
这一调节工作起码举行三次,全部最小值之差应不超过0.3um。
从测量杆上取下平面测帽,安装球面测帽后,按上述办法再举行检定。
(19)测量杆受径向力时对示值的影响【要求】当测量杆上受2N径向力时引起的示值变幻不超过0.5 um。
除去径向力后,示值应恢复。
【检定办法】在测量杆上安装球面测帽。
移动测量轴,使其测量杆上的球面测帽与尾管测量杆上的球面测帽相接触。
借助尾管测量杆径向调节螺钉,将球面测帽调至正确状态(最大值),然后调节读数装置,使其对准某一毫米刻线并读数。
用径向力专用工具,分离在测量杆的左右(或上下)和前后加2N径向力,同时观看仪器的示值变幻,除去径向力后,示值应恢复。
(20)测力的正确性【要求】在测量轴上加三片分量片时,测力应在(2±0.2)N范围内。
【检定办法】将限止杆固定于最上位置,在测量杆上安装球面测帽。
在测量轴的上方加三片分量片后,用测力计与球面测帽相接触,同时在测力计上读数。
测力的检定应起码在毫米刻度尺的上、下限和中间三个位置上举行。
(21)示值变动性【要求】当测量外尺寸时不超过0.3um;测量内尺寸时不超过0.5um。
【检定办法】在测量杆上安装球面测帽。
移动测量轴,使其测量杆上的球面测帽与尾管测量杆上的球面测帽相接触,并将球面测帽调至正确状态。
移开测量轴,在工作台上安装一块50 mm的3等量块,升降和移动工作台,使量块处于测量轴线上,然后移动测量轴,使测量轴和尾管的测量杆上的球面测帽与量块工作面接触,再使工作台按其水平轴和垂直轴转动,找到量块的最小值,并登记读数装置的读数。
万能测长仪典型测量方法举例(一)
万能测长仪典型测量方法举例(一)(1)内测装置内测装置包括大测钩、小测钩、小测钩顶针轴和标准环。
小测钩可测孔径范围为10~100 mm,最大孔深为15 mm。
大测钩可测孔径范围为50~150 mm,最大孔深为50 mm。
小测钩顶针轴可装于尾管孔中,代替尾管安装小测钩用。
标准环主要用于微差比较测量,其上标有刻线标志处的直径尺寸。
(2)装调与测量①测量时,首先安装大测钩或小测钩(由被测尺寸打算)。
大测钩可挺直装在测量轴和尾管的外圆表面上,小测钩则装在测量轴及顶针轴上,此时需卸下尾管将顶针轴(图7.2.15)装于尾管孔中。
顶针轴的端部结构和尾管相像,但顶针轴由4个可调螺钉来调节顶针轴的测杆,使之与测量轴上的测杆同在一轴线上,且一次调节后,可长久多次用法。
而尾管是用两个螺钉和两个弹性套来调节其测杆的,且每次装拆测头或尾管之后,均需举行调节。
图7.2.15 内测装置②测钩装调好后,将标准环装于垫铁之上,注重应使标准环上的标志线通过测量轴线,并用压板固紧。
升高工作台,调节测量轴及尾管(或顶针轴)的位置,使两测钩伸人标准环内并达到适当深度,还要使工作台在测量轴线方向应有较大的双向活动范围。
挂上测力重锤,手扶测量轴,使之缓慢地左移至测钩与标准环壁相接触。
③调节工作台,找正测位,使标准环处于正确位置,随后对准起始值。
起始值可为随意值,此时测量结果要通过容易的运算获得;起始值也可以是整数值(mm);起始值还可以为零值(0.0000)。
但这需要调节即移动囫囵测微目镜头,甚至移动测量座和尾座来实现。
内尺寸测量中常用两种起始值,一为随意值,另一为标准环尺寸值。
④当对准起始值后,把标准环取下,将被测件放在工作台上并加以紧固。
随后调整工作台,使被测件处于正确的测量位置上,此时就可以从显微镜中读数。
当对准的起始值为标准环尺寸时,此读数值就是被测工作的测量结果。
若对准的起始值为随意值,则被测内径尺寸 A=A0+(A2-A1) 式中:A1为对准的起始值;A2为显微镜的读数值;A0为标准环的.尺寸值(此值刻在标准环上)。
万能测长仪的使用方法及测量
万能测长仪的使用方法及测量实验内容: 普通精度尺寸的测量。
用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和孔的直径。
基本要求: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万能测长仪的组成结构。
2.了解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和孔的直径的方法。
二、实验类型本实验为检测实验,属验证型三、实验原理及说明万能测长仪是按照阿贝原则设计制造的。
被测工件是在标准件(玻璃尺)的延长线上。
因此能保证仪器的高精度测量。
它在测量时,是直接把测件与精密玻璃尺作比较,然后利用补偿式读数显微镜观察刻度尺,进行读数。
玻璃刻度尺被固定在测体上。
因其在纵向轴线上,故刻度尺在纵向上之移动量完全与试件之长度一致,而此移动量可在显微镜中读出,如图1所示。
万能测长仪主要由底座、万能工作台、测座、尾座以及各种测量设备附件所组成的。
各部分的构造及用途分别介绍如下:(一)基座主要有底座(图二中1)和万能工作台(图三中20)所组成。
它是用以承受和安放仪器的主要部件和各个附属设备的部分。
(二)测座测座(如图四所示)是由测杆(38)、读数显微镜(34)、照明装置(37)及微动装置(47)所组成。
它可以通过滑座(44)在基座床面的导轨上滑动,并能用手轮(45)在任何位置上固定。
测座的壳体(43)是由内六角螺钉(24)与滑座紧固成一体。
测杆是在壳体中的滚动轴承上运动,它可以通过螺钉(36)固定在其运动范围内的任何位置上。
测杆内部装有一根刻划长度为100毫米的精密刻度尺。
测杆的右端有一个牵绳环(39),在测定内尺寸时,用以牵住重锤的引线而产生一定的测量力。
左端的拉杆(21),则用以牵住作外尺寸测量时重锤引线。
(22)、(23)是两个滑轮,重锤引线跨越于其上。
读数显微镜(34),装于壳体(43)上。
目镜(32)的视度,在测量时可以旋转视度圈(33)调整。
手轮(35)可以带动移动分划板移动。
手轮(31)可以使整组目镜在测量轴线方向作少量移动,测量时可以用其迅速对正零位(或起始值)。
(48)是锁紧螺钉,在移动(31)之前必须先将其松开,对准以后再将其锁紧,然后进行测量。
技术基础综合实验II指导书内容
第一部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一 尺寸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一、实验目的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3、加深理解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的常用术语。
二、实验内容1、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塞规。
2、根据测量结果,按国家标准查出被测塞规的尺寸公差和形状公差,作出适用性结论。
三、测量原理及计量器具说明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而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测量仪。
用量块作为长度基准,按比较测量法来测量各种工件的外尺寸。
图1为立式光学计外形图。
它由底座1、立住5、支臂3、直角光管6和工作台11等几 部分组成。
光学计是利用光学杠杆放大原理进行测量的仪器,其光学系统如图2b 所示。
照明光线经反射镜1照射到刻度尺8上,再经直角棱镜2、物镜3,照射到反射镜4上。
由于刻度尺8位于物镜3的焦平面上,故从刻度尺8上发出的光线经物镜3后成为平行光束。
若反射镜 4与物镜 3之间相互平行,则反射光线折回到焦平面,刻度尺象7与刻度尺8对称。
若被测尺寸变动使测杆5推动反射镜4绕支点转动某一角度α(图2a ),则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2α角度,从而使刻度尺象7产生位移t (图2c ),它代表被测尺寸的变动量。
物镜至刻度尺8间的距离为物镜焦距f ,设b 为测杆中心至反射镜支点间的距离,S 为测杆5移动的距离,则仪器的放大比K 为。
K=s t =btgaa ftg 2 当α很小时,tg2α≈2α,tg α≈α,因此: K=bf 2 光学计的目镜放大倍数为12, f=200mm ,b=5mm ,故仪器的总放大倍数 n 为: n=12K=12b f 2=12×52002 =960由此说明,当测杆移动0.001mm时,在目镜中可见到0.96mm的位移量。
四、测量步骤1、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根据被测零件表面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所以,测量平面或圆柱面工件时,选用球形测头。
万能测长机核查方法
《万能测长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略 2、适用范围:略 3、职责:略 4、核查标准: 量块 型号:100mm 。
5、核查点:100mm 。
6、核查程序:温度:(20±1)℃,湿度:≤75%RH ,被校仪器及标准器在室内平衡温度时间不少于24h ,在每次核查对象检定或校准完成后,立即进行6.1、6.2操作。
获得参考值l s 。
6.1在检定环境条件下,先将测长仪换上球形测头,并使测长仪示值清零,再将100mm 量块放在测长仪的万能工作台上,调整测长仪,使测头与量块接触,测力调整为2N ,测量出量块的长度,记下测长仪的示值,重复测量10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l 0,以上级检定或校准证书给出的修正值δ,求出l s =l 0+ δ,同时准确记录环境温度。
6.2在需要核查时,重复6.1(核查时一组重复测量的次数为6次,取测量平均值l i )操作,得到l ∆=i s l -l 。
7、核查频次及核查时机7.1按照实验室期间核查计划进行定期的期间核查,每年不得少于四次,时间为核查对象检定或校准完成后立即进行赋值,核查间隔不大于4个月。
7.2当核查对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进行期间核查:a . 核查对象出现过载、工作中突然断电、死机、烧保险等非预期使用情况;b . 核查对象出现过剧烈颠簸、碰撞、电压冲击等意外情况;c . 怀疑核查对象计量性能可能改变。
8、核查记录的方式核查记录采用如下格式:期间核查记录9、核查结论的判定及处理9.1核查对象的实验结果s l l -1/|MPE <1时,核查结果判定为:满意。
否则,核查结果判定为:不满意。
9.2当核查结果判定为:满意,证明在用计量标准装置、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到本次期间核查前,保持良好置信度,能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可继续使用。
9.3当核查结果判定为:不满意时,应立即查找造成不满意的原因。
9.3.1如果属环境、人员方面的原因,应进行整改后,重新进行期间核查,直至满意。
精度实验指导书删减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目录学生实验守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基础知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尺寸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1 立式光学比较仪测量外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2 大型工具显微镜测量外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3 万能测长仪测量内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1-4 万能工具显微镜测量内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二平面度和直线度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 2-1 平面度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2-2 直线度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三表面粗糙度及位置误差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1 双管显微镜测表面粗糙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2 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测表面粗糙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3 平行度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3-4 圆跳动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四齿轮综合误差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1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2 齿轮周节偏差与周节累积误差的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3 齿轮齿圈径向跳动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4 齿轮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及公法线长度变动的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5 齿轮基节的测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4-6 齿轮分度圆齿厚偏差的测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基础知识一、检测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1.测量方法①绝对测量。
直接在计量器具的度数装置上读取被测量的全值。
万能测长仪上测量孔径(双钩法和电影法)
实验六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孔径[学习重点]1.了解万能测长仪的工作原理。
2.熟悉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孔径的几种方法。
[仪器用具]万能测长仪、标准环规、被测圆环。
[仪器描述]万能测长仪是一种用途较广的计量光学仪器。
它可对零件的外尺寸进行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也可用来测量内尺寸,如孔径、槽宽,此外,利用仪器附件,还可测定各种特殊工件,如小孔内径、内外螺纹中径等,由于它测量轴处于水平位置,为此仪器称为“卧式测长仪”。
1.原理及结构万能测长仪是按照阿贝原则设计制造的,工件的被测尺寸可放在标准刻度尺轴线的延长线上,因此能保证测量的高精度。
图6-1 测长仪外形图1-测量轴 2-读数显微3-照明装4-牵绳环5-尾架6-尾管7-微动手轮8-调整螺钉 9-微读数调节螺钉 10.11-工作台调节用手柄 12-微分筒 13-旋转手轮万能测长仪是由底座A、万能工作台B,测量座C,尾座D及各种测量附件组成的。
如图6-1所示,底座A是用来承受和安放仪器主要部件的。
测量座是由测量轴1,读数显微镜2、照明装置3及微动装置等组成。
测量轴可在壳体的滚动轴承上运动,测量轴内部装有1根公度值为1mm,长度为100mm的捕瘸攥尾座是由尾架和尾管组成,尾管的一端有微动手轮,转动它可使尾管测头作轴向微动,以满足调整测量起始值时的需要,尾管的另一端是尾管测杆,测杆上可装不同形状的测头。
测量座和尾座都可以在底座的导轨上滑动,并根据测量需要紧固在任一位置。
万能工作台具有5个自由运动:升降运动、横向运动、纵向(测量轴线方向)的自由运动,绕垂直轴的转动和绕其横轴的摆动,调整工作台可使工件的被测尺寸正确地位于标准线的延长线上。
2.仪器读数方法测微目镜的分划板是由100等分的园刻尺及10圈阿基米德螺旋线组成。
标准刻尺二条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成象后正好等于十条螺旋线的间距,因此二圈螺旋线的分划值为1/10毫米,园刻尺分度值为1/1000毫米,目视读数时要求旋动螺钉使某一条双螺旋线对称地对准毫米刻线后再进行读数,如图6-2所示读数为46.3622毫米。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数A1未有变化时,从读数显微镜中第二次读取示
值A2。
则被测尺寸:
L=A2-A1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6、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一、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
万能测长仪测量外尺寸的不确定度,与仪器 的示值误差、温度误差、测帽的选择、被测件的 安装调整有关。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万能测长仪测量外尺寸 L的不确定度为:
1、滚珠轴承 2—读数显微 镜 3—测帽 4—被测件
5—尾管 6—尾座 7—工作台 8—测量主轴 9—玻璃刻度尺
因为被测工件的被测尺寸是在仪器毫米标准刻尺的延长线上,无阿贝误差。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一、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
4、读数原理
读数显微镜装在测量座的壳体上,这种读数显微镜的读数原理 是采用光学游标式。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项目 内容
一、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 二、双测钩法测量孔 三、电眼装置测量孔径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一、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
1、仪器结构
测长仪是一种既可用直接比较测量法,又可用微差 比较测量法对工件进行精密测量的光学计量仪器。
由于仪器结构符合阿贝原则,又称为阿贝测长仪。
测长仪的测量轴是安装在水平 方向,仪器配备了多种附件, 不仅能测量外尺寸、内尺寸, 还可测量内、外螺纹中径等, 应用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通 用性,常称为万能测长仪。
A=d0+(A2-A1) d0为球形测头的直径。
球测头与孔壁接触好的标志是电眼不断闪烁。如果电眼全部明亮则表 示接触压力过大,闪烁时接触压力接近于零。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谢谢!
D测量=D标准+(R1—R0)
万能测长仪检测轴径、孔径
二、测钩法测量孔径
万能测长仪的检定(三)
万能测长仪的检定(三)【检定办法】用3等量块检定。
在测量轴和尾管的测量杆上安装球面测帽。
移动测量轴,使两球面测帽相接触,借助尾管测量杆径向调节螺钉,将球面测帽调节至正确状态(最大值)。
将尺寸为1mm的量块放入两球面测帽之间。
转动微米刻度,使其零线与指标线对准。
调节读数装置或转动尾管测量杆的微动螺丝,使毫米刻度尺的任一毫米刻线处于0.1mm刻度尺的零线,并与螺旋线(或双线)对准。
经上述安装和调节后,依次地将尺寸为1.02mm,1.04 mm,1.06 mm,1.08 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9mm和2 mm的量块放入球面测帽之间,并依次使螺旋线(或双线)与毫米刻度尺的刻线对准并读数,每一点应举行四次对准和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测得值。
读数装置的示值误差,以各点的误差中最大的正误差肯定值和最大的负误差肯定值之和确定。
(13)工作台面与基座导轨面在横向上的平行度【要求】应不超过0.9mm/m。
【检定办法】用光学倾斜仪(光学象限仪)或合像水平仪检定。
检定时,将倾斜仪或水平仪按被检仪器的纵向放在工作台面上,调节工作台,使台面处于水平位置,然后将倾斜仪或水平仪按被检仪器的横向分离放在工作台面和导轨面上,读取倾斜仪或水平仪的读数,这两个读数之差即为工作台面和基座导轨面在横向上的平行度。
这一检定,应在工作台处于升降行程的上、中、下三个位置上举行。
(14)工作台横向移动与测量轴的垂直度【要求】在25 mm长度上不大于0.03mm。
【检定办法】在仪器上安装绝缘工作台,将测微表固定在绝缘工作台上。
卸下测量轴上的测量杆,升降工作台,使测微表处于测量轴线位置。
移动测量轴,使其端面与测微表的测量头相接触,同时使测微表的示值调至零位或其邻近的某一值后,将测量轴固定。
横向移动工作台25 mm,并观察测微表的示值变幻,其变幻量即为垂直度的测量值。
(15)工作台的牢靠性【要求】用球面测帽时,不大于0.2um。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范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范1.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在开始使用万能测长仪之前,应该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组成、操作方法、维护保养等内容,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选择合适的测量尺:万能测长仪通常配备多种不同长度的测量尺,使用时要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尺。
选择太长的尺子可能导致读数不准确,选择太短的尺子可能导致无法测量。
3.清洁测量尺和读数器:在测量之前,要确保测量尺和读数器的表面清洁,并检查是否有损坏或运动不灵活的情况。
如果有损坏,应立即更换或修复。
4.确保测量尺的垂直度:在安装测量尺时,要确保其与被测物体垂直,可以使用水平仪辅助调整。
如果测量尺不垂直,测量结果会受到误差的影响。
5.确保读数器的准确性:在安装读数器时,要确保其与测量尺对齐,并调整零位指针和刻度盘,使其指向零点。
如果读数器未对齐或零位不准确,测量结果会偏离实际值。
6.轻轻触碰被测物体:在进行测量时,要轻轻触碰被测物体,并将其放置在测量尺上。
避免用力推动物体或用手指直接触摸物体,以免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7.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每次测量完毕后,要仔细读取读数盘上的数值,并将数字记录下来。
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避免进行四舍五入,以便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
8.避免震动和风吹干扰:在进行测量时,要避免仪器受到外界震动和风吹影响。
测量时最好保持稳定的环境,避免放置在风口附近或其他有震动的场所。
9.定期校准仪器: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定期对万能测长仪进行校准。
校准过程要遵循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中的指导,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
10.保养仪器:仪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干燥清洁,并定期润滑仪器的运动部件。
如有部件损坏或运动不灵活,应及时更换和维修。
以上是使用万能测长仪的一些操作规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使用仪器时,要认真操作,保持仪器的良好状态,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可靠性。
实验一利用投影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孔径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1 - 实验一利用投影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孔径和螺纹一、实验目的熟悉使用投影万能测长仪测量轴径和孔径尺寸和误差的方法和特点 认真体会局部实际尺寸和尺寸误差的概念。
二、设备与器材投影万能测长仪一台 轴和孔各5个。
三、投影万能测长仪用途投影万能测长仪是一种精密机械、光学系统和电气部分相结合起来的长度计量仪器。
本仪器除可用于对零件外形尺寸进行直接测量和比较测量之外 还可以使用仪器所附有的专用设备进行各种特殊测量工作。
其使用范围如下 1 外尺寸 平行平面被测件的测量 如量块 球形面被测件的测量 如量棒、钢球、内径千分尺 柱形面被测件的测量 如圆柱体直径等。
2 内尺寸 平行平面被测件的测量 如卡扳 孔径的测量 如环规等。
3 螺纹 内外螺纹中径的测量。
4 比较测量 选购卧式投影光学计管或目视卧式光学计管及大小活动测钩即可进行比较测量。
四、仪器规格1 测量范围mm 直接铡量0 100 比较测量外尺寸0 500 内尺寸使用电眼测量装置时1 20 外螺纹中径测量至180 内螺纹中径测量深度为10—50时14 2×70一壁厚2 最小分划值0 001mm 3 测量力一般情况时N 15 2 5 使用电眼装置测量时0 4 仪器示值不稳定性外尺寸测量时仪器示值不稳定性0 3??m 内尺寸测量时仪器示值不稳定性0 5??m 5 直接测量时仪器的准确度①外尺寸测量≤1L 200 ??m ②内尺寸测量≤1.5L/100 ??m L为被测件长度 单位mm 6 万能工作台 1 测微鼓分划值0 0lmm 2 横向行程25mm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3 垂向行程l00mm 4 荷重10kg 7 顶针架最大挟持直径mm 当长度小于85时??180 当长度等于200时??20 8 测帽内径配合尺寸??6H7 9 测量杆与测帽内径配合的外径尺寸??6g6 五、工作原理仪器设计符合阿贝原理 它的投影读数原理如图1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验守则1、精密测量实验室主要是常用量具和光学仪器,要求恒温、恒湿、防尘、防震。
进入实验室后不能乱动仪器,不得高声喧哗,严禁吸烟、吐痰、丢垃圾。
2、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3、进入实验室后要注意听指导教师讲解示范,并经许可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
4、实验时应保持良好的秩序,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注意独立思考,细心观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查出其原因。
5、实验时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否则不能得到要求的测量结果,而且还有可能损坏仪器,另外仪器上的镜头不能用手或布擦,仪器上上防锈油的地方不能用手接触。
6、实验时如遇仪器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7、实验报告是实验成绩的评分依据,必须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1、开机:先将电源打开,然后打开光源开关。
2、测量:1)外尺寸外尺寸测量属于绝对测量(直接测量)。
需先找到基准零点,然后进行测量。
步骤:a、装上活动尾管、测帽(测量轴承内沟径时可选用测沟,测头向外反装),将左边重锤丝线挂上,移动阿贝头主轴使测帽或者测头慢慢靠近直至接触。
调节活动尾管上转折点调节螺丝,找转折点:平面测帽找最小值,球型测帽找最大值。
清零。
b、移动阿贝头,直至被测工件方便固定为止,缩紧阿贝头主轴。
固定被测件,使其被测轴线大致在测量轴线上,可使用条形垫铁将工件垫高以方便测量。
c、松开阿贝头主轴,找转折点,采点。
所得数值即为被测工件尺寸。
2)内尺寸内尺寸测量属于相对测量,需使用标准环规做测量基准。
步骤:a、换上固定尾管,将测钩固定在尾管和主轴上,挂起右边重锤丝线。
将条形垫铁垫在工作台上,环规固定在垫铁上。
b、移动工作台将两测钩置于环规内,找转折点、采点,记住所采点的序号。
c、取下标准环规,将被测件装上,找转折点,采点。
3、注意事项及仪器保养。
1)测量前将测头测帽及被测件表面用软布或者吸油纸沾汽油擦净,测量后需重新涂上,放入附件箱或者干燥箱内。
2)仪器切勿随意搬动,震动,使用时轻拿轻放,切勿猛烈撞击。
3)保持室内清洁,温度控制在20±1℃,湿度60%以内。
4)定时保养涂油。
实验二: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内径一、实验目的:1、了解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孔径的方法;3、巩固孔径尺寸公差及圆度柱公差的概念。
二、实验内容用万能测长仪按相对法测量孔径,并判断其合格性。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阿贝原理将读数精确到0.001毫米进行比较测量孔的直径,并计算孔的公差和圆柱度公差。
仪器和测量原理说明:万能卧式测长仪,是以一精密刻度尺为实物基准,并利用显微镜细分读数的高精度长度测量仪器。
对零件的外形尺寸可进行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它不仅能测量外尺寸,更换附件还能测量内尺寸以及内、外螺纹的中径等。
( 1 )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图2-1 为JD18 投影万能测长仪的外形结构图,它主要由基座、测座和尾座以及各种附件组成。
图 2-1 万能测长仪1- 测座 2- 万能工作台 3- 手柄 4- 尾座 5- 手轮 6- 底座7- 手柄 8- 微分筒 9- 手轮基座是由底座6 和万能工作台2 组成。
在底座6 的左面导轨上装有测座 1 ,右面导轨上装有尾座 4 ,万能工作台装在底座的中部。
万能工作台可做五种运动:工作台的升降运动:旋转手轮9 可使工作台上升或下降。
为了保证万能工作台在承受不同重量的工件时,仍能同样灵活的升降,在底座的右侧内装有一个平衡装置,它的操作是通过底座右侧端的手轮 5 来进行的。
工作台的横向移动:旋转微分筒8 ,可使工作台作0 ~25mm 的横向移动。
微分筒的分划值为0.01mm 。
工作台的摆动:摆动手柄3 可使工作台作± 3 °的左右倾斜摆动。
工作台的转动:扳动手柄7 可使工作台绕垂直轴旋转± 3 °。
工作台的自由滑动:在测量轴线方向上,工作台可自由滑动,滑动范围为10mm 。
测座 1 是由测量杆、读数显微镜、照明装置等组成。
测量杆内部装有一根刻线长度为100mm 的基准刻线尺,这就确定了万能测长仪的绝对测量范围为0 ~100mm 。
尾座4 内装有尾管,尾管头部有测头,尾部有使测头轴向微动的螺丝。
万能测长仪用于测量内尺寸或测量螺纹中径时,必须使用仪器的有关附件(图中未示出)。
( 2 )万能测长仪的测量原理万能测长仪是按阿贝原则设计制造的。
所谓阿贝原则是指被测工件的被测尺寸应处于仪器基准刻线尺的轴线延长线上,以保证仪器的高精度测量。
其工作原理见图2-2 ,进行外尺寸测量时,是直接把被测工件 1 与仪器的基准刻线尺—精密玻璃刻线尺3 作比较测量前先使仪器测座与尾座的两测量头接触,在读数显微镜 4 中观察记下第一次读数值,然后以图 2-2 万能测长仪测量原理1- 工件 2- 万能工作台 3- 精密玻璃刻线尺 4- 读数显微镜尾座测量头为固定器测量头,移动测座,将被测工件放入两测量头之间,通过万能工作台 2 的调整,使被测尺寸处于测量轴线上,再从读数显微镜中观察读出第二个读数两次读之差就是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
由于精密玻璃线纹尺是安装在测量轴线上,因此,在万能测长仪上测量是符合阿贝原则的。
图 2-3 万能卧式测长仪投影读数光学系统示意图读数显微镜的光学系统见图2-3 ,由光源D1(15W)发出的光线经隔热片G1 、绿色滤光片LU1 、聚光镜J1 、直角棱镜和反射镜FA1 后,照明分划值为1mm 的100mm 玻璃分划尺胶合组BI 、BA(BI 是100mm 分划尺,BA 是保护玻璃)。
BI 上的刻线经过50X投影物镜W1 、W2 ,反射镜FA2 、FA3 、FA4 后成像于蜡屏PI 上。
PI 上刻有10 对双刻线他三角标志,因此再通过放大镜FANG 可读至0.1mm ,J 是调灯丝位置用的透镜。
由光源D2(2.1W) 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J2 、J3 和绿色滤光片LU2 后照明到测微分划板FE 后,经过30X 投影物镜W3,反射镜FA5 、FA6 、FA7 后成像于蜡屏PI 上。
再通过放大镜FANG 可读至0.001mm 。
测微分划板FE 是固定的,蜡屏同30X 投影系统是刚性连接的,当蜡屏移动0.1mm 时(即移动一对双刻线距离)30X 投影系统也沿着测微分划板FE 方向移动0.1mm 。
而在测微分划板0.1mm 范围内刻了101 根刻线,因此两刻线的间隔代表1μm ,在投影屏上的视宽约为 1.65mm 。
如图2-3 所示的投影屏上的读数为5.0100mm 。
万能测长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分度值:0.001mm测量范围(mm):0~100mm仪器最大不确定度:测外尺寸:±(1+L/100)μm 测内尺寸:±(1.5+L/100)μm四、实验设备:JD18万能测长仪、量规Φ49.994mm、实测件Φ40H10五、测量步骤:1、根据被测孔的基本尺寸、公差等级及基本偏差查表确定被测孔径的上下极限偏差;再根据被测孔的基本尺寸及公差等级查表得出圆度公差和安全裕度A。
按内缩方式求被测孔径的验收极限:D上验收极限= D max – A D下验收极限= D min + A2、接通电源,调节目镜视度环,使视场内各刻线尺成像清晰。
3、参看图2-1,松开位于手轮9中心之紧固钉,转动手轮9(同时松开两侧之限位螺钉)使工作台2下降到较低位置。
然后在工作台上安好标准环(应使标线的直径方向与尾管大致在同一垂直面上,螺钉压板是旋后一个螺钉来夹紧),如图2-4。
图2--4标准环的放置4、上升工作台,使两测钩伸入标准环内,再将手轮9的紧固钉拧紧。
5、用手扶稳测量轴1,挂上重锤,并使测量轴上的测钩内测头缓慢地与标准环接触(注意:切勿使测头碰击标准环),如图2-5。
图2--5测钩内测头与标准环的接触6、找准标准环的直径位置:缓慢地转微分筒8使工作台前后移动,同时观察毫米刻线的移动情况,刚好至最大转折点时即行停止。
在此位置上,松开紧固螺钉7扳动手柄摆动工作台刚好至最小转折点时即行停止,此处即为标准环正确的直径位置,即可记下读数结果(即为环规的对正值),如图2-6。
图2--6标准环测量的粗调和细调7、用手扶稳测量轴,使测量轴右移一距离(注意:切记不能动尾管,否则比较测量就无基准),稍下降工作台,松开压紧螺钉,取下标准环,换上被测件,按上面同样的测量方法测出被测孔径记下读数,(即为读数值)被测孔径尺寸=读数值-对正值+标准环公称尺寸8、沿被测孔径的轴线方向测三个截面。
每个截面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部位上各测一次,其测量部位如图2-7所示。
图2-7被测件的多次测量位置的变换8、计算被测孔圆度误差:{}f f f fⅢⅡⅠ,,=Omax其中:2min maxd dfⅠⅠⅠ-=2min maxd dfⅡⅡⅡ-=2min maxd dfⅢⅢⅢ-=万能测长仪测孔径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