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心理健康论文-幼儿生活习惯及养成教育模式
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社会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是为了帮助孩子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能够帮助孩子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勤洗手、整理书包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增强自理能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如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整理物品等,帮助他们逐渐独立和自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促进社交能力发展:通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
例如,当他们学会礼貌用语和友好交往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友谊。
4.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还能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丢垃圾、保持环境整洁等。
这些习惯不仅可以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身边环境意识。
二、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1. 饮食习惯养成:幼儿园可以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吃饭、咀嚼慢慢吞咽、吃饭时保持安静等。
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饮食品味,提供多样化的健康饮食,引导他们养成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 生活自理习惯养成:幼儿园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脱衣物、梳理自己的头发、整理个人物品等。
同时,也可以教育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剪指甲、刷牙等。
3. 礼貌与交往习惯养成:幼儿园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来培养孩子们的礼貌和交往习惯,如请说“请”、“谢谢”等。
并且教育他们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友善的交往方式,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
幼儿园身心合一: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活动
幼儿园身心合一: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活动在幼儿园阶段,身心合一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活动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健康和幸福。
幼儿园教育应该不仅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注重身心健康的培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身心合一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活动,并共享一些针对幼儿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观点和理解。
1. 提供健康饮食教育幼儿园应该加强健康饮食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幼儿园,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和互动,向孩子传授关于膳食均衡、营养均衡的知识,启发他们对健康食物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利用孩子的日常饮食情况,进行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引导,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 培养运动习惯身体锻炼是保持健康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通过组织各类体育活动和游戏,激发孩子对运动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幼儿园还可以结合户外环境,进行户外活动,让孩子在自然中感受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热爱户外活动的习惯。
3.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幼儿园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心态。
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学会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技能,让他们能够自如地应对各种情绪和压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表扬鼓励,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够获得肯定和自信。
4. 家校合作促进养成幼儿园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活动需要与家庭相互配合。
幼儿园可以开展相关的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关于儿童健康养成的知识,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也可以通过家校互动的形式,及时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和情绪状态,对孩子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5.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多样化,注重情境教学和体验式学习。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案 生活习惯养成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一、引言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是幼儿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在形成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模式,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制定并实施贯穿幼儿园生活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案至关重要。
二、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性1.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是幼儿成长发展的重要一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2.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园所生活,提高园所的生活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3.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幼儿的成长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案的设计原则1.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2.注重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儿的积极参与。
3.方案要注重实践操作和激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培养其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方案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注重家园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
四、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案的具体内容1.饮食习惯培养a.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和规律,不挑食,不偏食。
b.注重餐桌礼仪的培养,教育幼儿端正坐姿,懂得分享和感恩。
2.卫生习惯培养a.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洗脸等卫生习惯。
b.教育幼儿爱护环境,自觉保持环境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观念。
3.作息习惯培养a.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安排,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
b.教育幼儿自主整理书包和个人物品,养成自律的生活习惯。
4.行为规范培养a.培养幼儿基本的礼貌和行为规范,如问候、感谢、道歉等。
b.教育幼儿尊敬师长,遵守园所纪律,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案的实施策略1.制定详细的方案实施计划,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估等,确保方案的全面、系统性。
2.结合课程教学,将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融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通过活动、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幼儿园养成教育论文
幼儿园养成教育论文幼儿园中班养成教育论文篇一《浅谈中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摘要:幼儿期是良好个性形成、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
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
著名教育家若井邦夫说:“婴幼儿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迅速变化和发展之中,是最适合培养习惯的时期。
”所以教师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必须使幼儿在身体、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功和幸福。
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养成教育是幼儿人格发展的需要。
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
现在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生活自理能力差;任性、懒散、怕苦、缺乏责任心;纪律意识差、依赖性强。
而处于中班年龄段的幼儿虽然在意识上要比小班孩子好,自控力也有所提高,但还是需要成人的帮助与提醒。
一、帮助幼儿了解“良好生活习惯”的概念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班的幼儿年龄较小,在家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由家长包办或代办,根本不需要幼儿自己动手,因此他们不了解哪些是需要养成的生活习惯,哪些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就更加没有准确的概念。
因此,教师要先把有关生活常规的概念传授给幼儿,如吃饭前要洗手、睡觉时要把鞋子放整齐、小椅子要轻拿轻放、玩具玩好要放回原处等等。
幼儿只有在明白了这些概念以后,他们才能学着遵守生活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在帮助幼儿了解这些概念时,教师也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把养成教育纳入主题活动整合课程,让幼儿在有趣的主题活动中认识正确的生活习惯。
二、老师注重自身习惯的养成,为幼儿树立榜样幼儿都具有爱模仿的天性,在平时的生活中不管是电视里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不管是人类还是小动物,他们都会会刻意地去模仿。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论文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摘要】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强,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习惯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便会错失良机,积习难改,习惯成自然。
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措施。
【关键词】培养幼儿习惯“幼儿”是指“3-6岁的儿童”,“习惯”是指一个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觉就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行为。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对幼儿实施养成教育,全面贯彻新《纲要》、《规程》,从儿童外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促进幼儿内部素质的发展,以保证幼儿健康的身心,培养兴趣、获取经验、启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幼儿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幼是非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差,会出现各种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早晨睡懒觉幼儿爱睡懒觉,早晨不能按时起床,这是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
这样的孩子一般也同时存在晚上不能按时上床睡觉的问题。
要想纠正过来,首先家长应确定孩子每天需要多长时间的睡眠,制定出合理的作息时间,晚上到时间就应督促孩子上床睡觉。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半岁前婴儿睡眠约需15-20小时;1岁约需15-16小时;2-3岁约需12-14小时;4-6岁约需11-12小时;7岁以上约需9-10小时。
培养训练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就是不要抱着睡或拍打、摇床睡,不要口含乳头或吸吮手指睡。
所谓定时而有规律,则是指幼儿睡眠时间不超过晚上10点,因为10-12点是人的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保证这段时间的睡眠对孩子的发育成长极为有利。
2.不爱洗脸刷牙学龄前的小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洗脸、刷牙的道理,在他心目中只觉得模仿大人的行为好玩。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生活习惯养成
幼儿园健康教育与生活习惯养成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最早开始接触到的学习环境,也是他们开始了解和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地方。
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饮食、运动、个人卫生等多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健康教育与生活习惯养成。
饮食与健康合理的饮食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础。
幼儿园应该提供多样化、均衡的饮食,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例如,每日提供五谷杂粮、肉类、蔬菜和水果,鼓励孩子们尝试并慢慢接受不同的食物种类。
此外,幼儿园还应该教导孩子们咀嚼食物的重要性,避免暴饮暴食,养成细嚼慢咽的良好习惯。
运动与健康适度的运动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该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运动机会,如户外活动、室内锻炼等。
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锻炼身体,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运动,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
个人卫生与健康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幼儿园应该重视个人卫生教育,教导孩子们正确刷牙、洗手、洗澡等基本卫生习惯。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培养孩子们保持疾病预防意识,如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嘴、打喷嚏时用手肘遮住等。
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也有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情感与健康幼儿园是孩子们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健康的心理状态,还有助于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幼儿园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合作游戏等方式促进孩子们与父母、老师和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他们的友谊和爱心。
这样的教育促进孩子们形成健康的情感依恋,以及积极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安全与健康幼儿园应该注重安全教育,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和如何预防事故发生。
例如,教导孩子们如何正确过马路、如何正确使用玩具等。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建立安全规则和制度,保证孩子们在幼儿园内外都能享受到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环境与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幼儿园健康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家长和老师们都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首先,幼儿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睡眠习惯等。
在饮食方面,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培养孩子的饮食均衡和健康意识。
在卫生方面,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等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有效预防疾病和保护孩子的健康。
在睡眠方面,家长和老师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他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其次,幼儿的行为习惯也是需要培养的重点。
比如,要教育孩子养成礼貌的行为习惯,学会尊敬长辈、友善待人;要教育孩子养成自理能力的行为习惯,学会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要教育孩子养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学会节约用水、保护植物等。
这些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最后,家长和老师在培养幼儿生活习惯时,需要注重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以身作则,成年人要做好榜样,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教育孩子。
其次要注重引导和激励,要用温和的语气和方式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孩子继续保持好习惯。
最后要注重耐心和坚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坚持,不能急功近利。
总之,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好习惯乐园:养成教育与行为养成计划
一、引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幼儿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幼儿园不仅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乐园。
养成教育与行为养成计划在幼儿园中得以充分展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好习惯乐园的重要性以及养成教育与行为养成计划的意义。
二、幼儿园好习惯乐园的重要性1. 为什么幼儿园是好习惯乐园?幼儿园是孩子们进入教育系统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接触社会的开始。
在这个芳龄阶段,孩子们的行为养成非常关键,好习惯的养成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作为好习惯乐园的地方,将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2. 幼儿园对孩子的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在幼儿园,孩子们将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共享、互助等社会性的行为。
这些都将成为孩子们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幼儿园对于行为养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幼儿园的教育,孩子们将逐渐建立起礼貌、守纪律、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这将成为他们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养成教育与行为养成计划的意义1. 养成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养成教育是指通过训练、引导等手段使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仅会影响孩子们的行为,更将影响他们的性格和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中,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2. 行为养成计划的指导作用行为养成计划是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习惯制定的一系列计划和方案。
通过行为养成计划,幼儿园老师将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这种计划的制定将在孩子行为养成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对于幼儿园好习惯乐园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作为好习惯乐园的地方,其重要性远远超出了教育知识本身。
通过幼儿园的养成教育和行为养成计划,孩子们将建立起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规范,这将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幼儿园好习惯乐园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深入了解了幼儿园好习惯乐园的重要性以及养成教育与行为养成计划的意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华中师范大学自考本科学前教育论文09级李思论文摘要:从养成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幼儿身上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并提出在关健期施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
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等方面。
在家庭中,根据幼儿认知的发展一给学习模仿能力的提高,华章应起带头示范作用,让幼儿模仿良好习惯,并很好的深入自身。
幼儿园教育要以各科教学为基础,渗透良好行为教育的内容,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习惯,进行教育,使幼儿在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引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于幼儿时期如何进行培养,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行幼儿的行为教育,及时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因此,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现有阶段的重点,也是对幼儿教育提出的一种要求。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父母的教养方法不当,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使幼儿任性、骄傲,懒惰等不良习惯),导致相当部分幼儿形成了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如何对其进行教育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正文一、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一)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内容(一)道德习惯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
一个人有了优良的道德习惯,才能拥有其精神财富。
(二)活动习惯活动习惯是指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活动行为方式.(三)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四)劳动习惯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善于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
二)不良行为习惯(一)道德习惯不良行为习惯:不礼貌,不关心他人、不关心集体,不遵守纪律,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注意个人安全,不诚实守信,不爱护公共财物,欺弱凌小等。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论文]
刍议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摘要:幼儿园教育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教育轻保育的倾向,本文针对常见的误区,提出了在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等方面需要加强的内容和具体标准,并着力就园领导、教师和家长应承担的工作和技巧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988年7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聚会。
记者问其中一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说:“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吗,应该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
”他还说:“在幼儿园里学到的东西,只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别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别人有困难时我要帮助,用东西摆放整齐,做错了事情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等。
从根本上讲,我认为这些最重要!”可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一、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现状与反思目前有不少家长和教师把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看做是幼儿教育的硬任务,而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行为技能的训练作为软任务,在幼儿发展中存在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
不少幼儿回答问题头头是道,但一旦让他们付诸行动却不尽如人意,如不能正确洗手,洗手出于应付糊弄,饭后不愿漱口,不能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
如果任由这一情况发展下去,那么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畸形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一生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俗话说:“学千学万,不如养成好习惯”。
幼儿园《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与家长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可见在幼儿阶段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是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习惯培养的的内容很多,笔者着重探讨在幼儿园阶段重点培养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和礼仪习惯。
这三种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孤立进行的,是渗透在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在每个环节当中都应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培养 幼儿园健康
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培养一、概述幼儿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幼儿园既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都应该重视幼儿园的健康生活习惯培养。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展开探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二、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的意义1. 健康生活习惯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所养成的生活习惯对其之后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够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为之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 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对孩子的长远影响幼儿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为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则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造成影响。
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培养至关重要。
三、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的关键内容1. 饮食习惯饮食是健康的第一道门,幼儿园应该注重对幼儿的饮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鼓励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让孩子养成规律进餐的习惯,并且要注重食物的多样性,避免偏食。
2. 运动习惯幼儿园生活一般以活泼轻松为主,但也应该鼓励幼儿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有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
3. 卫生习惯在幼儿园,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养成洗手、洗脸、刷牙等日常卫生习惯,并且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这些习惯对于孩子日后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 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对于幼儿的身心发育尤为重要。
教育工作者要和家长合作,帮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5. 心理素质培养幼儿园的教育应该关注孩子的生活态度、人际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和快乐。
四、幼儿园健康生活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1. 榜样示范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他们的行为和态度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生活习惯教育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
幼儿园生活习惯教育涵盖了许多方面,涉及到孩子的饮食、卫生、礼貌、自理能力等方面。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和指导,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健康均衡,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成长。
幼儿园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包括早餐、午餐和零食,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并逐渐培养孩子的膳食规律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游戏活动来向幼儿宣传卫生知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导孩子如何正确洗手、如何保持个人卫生习惯,锻炼他们自理能力。
三、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对孩子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形式,教导孩子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孩子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促进自理能力的培养自理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逐渐学会穿衣、洗脸、刷牙等个人生活自理技能,帮助他们培养独立和自信的品质。
五、家园合作促进习惯养成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
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与相关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教育情况,并在家庭中延续幼儿园的教育经验,共同促进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人际交往和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生活习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对幼儿园生活习惯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六、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生活习惯在幼儿园,游戏和活动是教育孩子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生活教育
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生活教育是关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学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这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讨论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
一、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1. 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能够防止传染疾病的发生。
这些习惯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 社会适应能力在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他们适应集体生活。
养成整理书包、自己穿脱衣物、守时等习惯,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3. 学习态度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至关重要。
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爱惜书籍、尊重老师和同学的习惯,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态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幼儿园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和策略1. 身教作为教育者,必须要以身作则。
教师要以良好的榜样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样,孩子们会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深刻的影响,自发地去模仿、学习,最终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2. 激励奖励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善于用激励和奖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孩子养成了良好的饭前洗手习惯,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来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情境教育在幼儿园中,可以通过情境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家校合作家长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参与者。
幼儿园要和家庭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中的表现,鼓励孩子在家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校共同配合,从而全面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5. 循序渐进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在幼儿园中,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以渗透式教育为主,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急于求成,要给予足够的耐心和时间。
论文-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
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锁事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抱着或爷爷奶奶背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老人、两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
吃鱼吃虾时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
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全自动化”的环境。
如此这般,父母辛苦,幼儿受害,害在何处?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交往能力受到影响。
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积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好习惯养成最佳时机论文
幼儿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心理学家认为,从幼儿期起就要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作为幼儿老师对孩子进行成功的养成教育,是对幼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选择培养幼儿优良习惯的最佳时机,是这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选择得当将会事半功倍。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培养,并且要将循序渐进与持之以恒相结合,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遵守社会公德,为其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一、利用课堂主渠道,以游戏形式养成良好习惯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我们抓住幼儿爱玩的心理特征,把穿衣、穿鞋、收拾玩具等内容编成不同形式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中,主动地去想、去动、去做。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较好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
例如:利用“娃娃家”的游戏教幼儿学习有序地穿脱衣服,请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自己喜爱的娃娃,并为小朋友准备了娃娃的衣服:裙子、上衣、裤子等,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布娃娃穿衣服的游戏。
在玩的过程中,让小朋友知道衣服各部位的名称,如衣领、衣袖、裤腿、纽扣等,并告诉小朋友穿每个部位衣服的方法。
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很快掌握了诀窍,这时候我们再教他们自己穿衣服。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了让孩子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我们不仅在《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表》中特别增加了户外游戏、区角游戏、手工等课程,还在这些课程中教幼儿一些日常运用的经验。
比如系鞋带,在手工课上,我们拿彩带教孩子在小椅子上扎蝴蝶结,孩子们做得很漂亮,进而学会了系鞋带。
三、孩子良好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切忌拖延时间上一届的班级,由于我接手之初没有严格要求幼儿在离开座位时必须把椅子摆在桌子下面,以至于幼儿离开座位就走,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在要求幼儿改正这个坏习惯,可是还是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今年新接本班幼儿,开学第一天,我就严格要求幼儿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摆放在桌子下面,一个星期后每个幼儿都能自觉地做到,一举取得成功,可见时机把握的重要性。
幼儿园健康教育好习惯养成 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家长和老师都十分重视。
幼儿园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孩子们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好习惯的养成。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幼儿园中,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的重要保障。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均衡的午餐,避免过多的油腻食物和糖分摄入。
- 在课堂上进行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健康的饮食,为他们树立榜样。
- 不给予孩子过多的零食,培养孩子们的耐饥饿能力和规律的饮食时间。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通过幼儿园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2.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中,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们定期洗手,特别是在饭前、饭后和上厕所后要重视洗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 鼓励孩子们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口腔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教育孩子们养成定期洗澡、换衣服等卫生习惯,培养他们讲究个人卫生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定期组织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如户外跑步、游戏竞赛等,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益处。
- 教育孩子们养成每天定时运动的习惯,如晨练、放学后的户外活动等,让他们养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论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是幼儿时期,除了家庭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外,学校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希望孩子学习能考个高分,而忽略了对孩子品质、能力的培养。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临终时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馍,等儿子临时学习并做好送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他留给儿子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可见,他临死前还不忘教儿子自立、自强的习惯,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难道不是个启发吗?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而且要教会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战,要从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1996年一本期刊的编辑部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学生中同时进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个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亲,美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两位填了自己的父母亲,而中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10个人"中填的大多是电影明星、球星等。
幼儿园养成教育: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
幼儿园养成教育: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和行为模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孩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
健康生活习惯不仅对孩子目前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还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幼儿园养成教育应当注重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计划。
1. 早餐习惯在幼儿园养成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早餐习惯至关重要。
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保持稳定的能量供给以及促进身体发育。
幼儿园应当制定早餐习惯养成计划,鼓励孩子坚持吃早餐,提高他们对早餐重要性的认识。
2. 锻炼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身体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幼儿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体育课程,激发孩子们对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 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直接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
幼儿园应当重视饮食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师们应当引导孩子选择健康的食品,鼓励他们远离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幼儿园养成教育中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吃早餐、进行体育锻炼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将有助于孩子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养成教育中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非常重要。
这一阶段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方式和身体健康。
幼儿园应当充分重视这一方面的教育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成计划,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注重自主选择在实施幼儿园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
在制定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时,可以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选择健康生活习惯的能力。
结语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相信读者对幼儿园养成教育中的健康生活习惯养成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习惯会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需要重点关注儿童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1.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健康饮食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食材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养成多样化的饮食习惯,培养他们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和节约食物的意识。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能有效预防儿童感染传染病,保护他们的健康。
幼儿园应该引导儿童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他们在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保持环境整洁,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至关重要。
幼儿园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引导孩子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培养他们按时吃饭、午休和参加户外活动的生活规律。
4. 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良好的礼仪习惯不仅是社交交往中的必要技能,更是一种文明素养的体现。
幼儿园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礼貌用语、行为举止等,让他们懂得尊重老师和同学,懂得共享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
5. 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安全意识是儿童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重要保障,而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是从幼儿园开始的。
幼儿园可以通过模拟演练、科普教育等方式,教育孩子们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情况时的自救逃生方法,培养他们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总结回顾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饮食、卫生、作息、礼仪和安全习惯将影响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应该注重全面素质培养,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的观点通过对幼儿园儿童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我深切意识到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老师和家长要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也应该注重游戏化教学,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生活习惯及养成教育模式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
如通过他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
三是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这使得我们在幼儿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
因此,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1、养成性教育模式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
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
因此,对幼儿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
仅有益于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在操作上,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即采用养成性教育模式。
2、补偿性教育模式
由于家庭、托幼机构等的教育缺陷以及幼儿心理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
不少幼儿表现出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对于这些已经出现了心理障碍的幼儿,除了应加大养成性教育的力度之外,还应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以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对他们的心理障碍实施有效干预。
这种补偿性教育模式在幼儿时期的使用不仅重要,而且比等幼儿长大成人之后再进行干预,效果要好得多。
二、模式实施的原则
模式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心理特征,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
1、发展性原则
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心理及其问题。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应以发展幼儿良好的品质为主要任务;其次,有些心理问题只是某一时期、阶段的一些特殊情况,随着幼儿年龄的增大,这些问题可能自然减轻甚至消失,在实施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非价值性评价原则
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会涉及到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的评价问题。
有时,对幼儿实施一些心理测量、诊断是必要的。
但对这些测量、诊断的运用应特别慎重,因为运用不当,反而会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3、主体性原则
幼儿也有他们自己的尊严、意志及人格,任何轻视他们人格的言行,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对抗。
因此,在操作中,应尊重幼儿,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4、协同性原则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与游戏、体育、音乐、美术等活动的结合、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应重视幼儿行为、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同发展;对自己出现心理障碍的幼儿还应特别注意养成性教育和补偿性教育的协同进行。
5、游戏性原则
幼儿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游戏、学习和劳动。
而游戏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游戏之中,可以使幼儿比较容易接受有关知识,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也就
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
6、成功性原则
由于幼儿的主动注意时间较短,因此,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让幼儿有成功的快乐体验,以使他们能较长时间专注于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三、模式的具体实施
从养成性教育模式看,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情境教育
让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作出有效的行为对策。
这种方式能帮助幼儿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提高幼儿判别是非的能力、经受挫折的能力,增强社会适应性。
2、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家庭与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同步的教育,但具体方法可有所不同。
如在幼儿园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分享与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游戏进行,那么,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一主题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
家园同步教育,往往比单方面实施教育的效果更好。
3、典型教育
通过给幼儿一个典型的形象,让他们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学习典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
幼儿多直观思维,模仿力强,这种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行为练习
让幼儿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幼儿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5、讲授教育
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浅知识,提高幼儿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但这样做,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内容贴切、适宜。
此外,尝试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母爱教育等均可有选择性地加以采用。
补偿性教育模式主要在以下两种:
1、行为问题的矫治
运用奖罚的原则,改变或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其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
这类方法简单易行,不要求寻找行为问题的根源或提高认知水平,在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的幼儿身上运用,大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2、通过游戏矫治
为幼儿设立一个特别的游戏室(角),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
个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幼儿本身的情绪而导致的问题比较有效,而集体性的游戏矫治对解决由社会适应困难引进的问题较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