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 知识点总结(全)
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社会地理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地理必修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包括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
以下是对该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自然地理知识点1.1 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表面上各种地形的分布和形成的学科。
其中包括地壳构造、地质构造和地貌构造等内容。
通过学习大地构造的知识,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地势分布规律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
1.2 地球环境与资源地球环境与资源是研究地球环境变化、自然资源分布及其利用等问题的学科。
该学科包括了气候与天气、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内容。
通过学习地球环境与资源的知识,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社会地理知识点2.1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研究人口分布、人口变动规律以及城市发展与规划等问题的学科。
其中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迁移等内容。
通过学习人口与城市的知识,可以了解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2.2 农业与农村农业与农村是研究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变迁以及乡村振兴等问题的学科。
该学科包括了农业类型、农田利用、农村产业结构等内容。
通过学习农业与农村的知识,可以了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
3. 中国地理知识点3.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研究中国地理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其中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气候类型等内容。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自然地理的知识,可以了解中国地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
3.2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研究中国地理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学科。
该学科包括了工业布局、交通运输、资源开发利用等内容。
通过学习中国地理的经济地理知识,可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
以上是对地理必修二高一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高一地理必修第二册是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一部分,以下是本册的知识点概述: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其周长约为40075公里。
它的形状和大小对于进行地理研究和制作地图至关重要。
2. 地球的运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有两种基本运动:自转和公转。
自转使得地球产生了昼夜交替,而公转则导致了季节变化。
3. 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是指从地球表面通过北极点的线路到达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长度,而纬度则是从南北两极到达地球表面上某一点的长度。
4. 地球的地理格局地球被划分为七大洲和五大洋,地球上形成了多种地理环境和地理现象。
地球的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1. 太阳系的结构和特点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一些卫星、小行星等组成,其中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
2.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它位于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的轨道上。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地理现象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1.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最外层的薄壳,地幔在地壳之下,地核则位于地幔之下。
2. 地球内部圈层的运动地球内部的圈层运动主要包括地壳的运动和地幔对流。
地壳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而地幔的对流则影响着地球的地理形态。
四、板块构造与地理环境1.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地壳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地质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对流作用下不断移动。
2. 地球地壳运动的地质灾害地质板块的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地壳变形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活和地理环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水资源的利用与水问题1. 水的分布和利用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宝贵,它广泛分布在地表水、地下水和冰雪等形式中。
人类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知识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3、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要学会根据迁入率迁出率大小判断一个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4、世界人口增长的特征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特点①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②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③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知识点二:人口问题1、人口老龄化(1)原因:①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晚婚晚育甚至不愿意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渐下降;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水平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
(2)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3)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纳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等。
2、人口增长过快(1)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阶段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带来的问题:①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②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3)解决措施:①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
高一地理必修2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一地理必修二必背知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人口自然增长1.历程:历史上的人口增长曲线呈“J”形,且有快有慢。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 出生人口×100% 死亡率= 死亡人口×100%总人口总人口注意:①人口自然增长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和人口基数大小的共同影响。
例如,我国目前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但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较大。
②人口地区差异:目前世界人口接近70亿,人口最多的是亚洲,最少的是大洋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欧洲。
世界上超过一亿的国家有11个,由多到少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其中亚洲亚洲国家有6个。
③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自然增长率越大,增长速度越快。
只要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总数就在增加3.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生物学规律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比重等经济基础经济发达程度、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自然灾害上层建筑文化教育水平、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等根本性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人口增长模式-------划分依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 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2 从数值上区分人口增长的模式目前高低界值大约是:出生率的界值是2%,死亡率的界值%,自然增长率的界值%。
(1)“高高低”模式------“原始型”,“传统型”(2)“高低高”模式----“过渡型”(3)“低低低”模式-----“现代型”3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发达国家“低低低”型增长缓慢,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如意大利、匈牙利、俄罗斯、德国已出现负增长发展中国家高低高型,但韩国,古巴,新加坡,乌拉圭已经是三低型由于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人口数量还将增加中国“高低高”型向“低低低”型过渡增长率较低,增加人口多;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基数大人口基数大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选3篇)大家知道吗?地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地理,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1】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运输和通信2. 青藏铁路的起点和终点青海省首府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是世界上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沿线经过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3.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4. 集装箱运输的好处是什么?节约包装材料、简化包装手续、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货物完全、降低运输成本、改善运输劳动条件等5. 世界比较繁忙的航线哪四条①北大西洋航线;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③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④北太平洋航线6. 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业务的任务分别是什么?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邮政通信主要利用交通工具和运输网络传达信函和包裹。
受地形障碍、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电信通信业务主要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等信息。
受地形障碍、太阳活动等影响。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2】1.培养兴趣没有兴趣,学习就会从"享受"变作"忍受",成为负担。
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需求,就学得轻松愉快,动力无穷。
2.学法兼用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
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
因此,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
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一、高一地理必修二主要知识点概述
高一地理必修二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要部分,主要涉及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地理信息系统(GIS)、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地理国情与国家发展战略等知识点。
本章节内容丰富,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及其影响因素
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本节内容主要探讨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为基础,对地球表层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展示和应用的计算机技术。
GIS在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资源调查、灾害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自然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包括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节内容重点讨论自然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五、地理国情与国家发展战略
地理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了解和分析地理国情对于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分析我
国地理国情特点,探讨其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
六、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地理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学术知识,更是一种实用技能。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地理学科在交通规划、农业生产、旅游开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本节将举例说明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时期人口变化特点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人口数量少,人口增长慢生产力水平低,死亡率高农业革命期间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较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寿命提高工业革命开始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生产力、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死亡率逐渐降低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原因分析今后变化趋势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数量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人口增长很快,世界新增人口中,发展中国家占到80%以上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开始趋于缓慢,很多国家实施人口控制措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措施: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引进外来移民发展中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高低高(过渡模式)“三低”模式特点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生产力水平−−−→−不断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林等地区的落后民族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亚、非、拉等洲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如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等)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一地理必修二每章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二每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对于地球的认知是地理学的基础。
本章我们将学习地球的基本结构,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图的使用。
1. 地球的基本结构地球由固态的地壳、流态的地幔和铁镍合金构成的核心组成。
地壳包括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围的一层,表面厚度不均,海洋地壳较薄,陆地地壳较厚。
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呈近似于椭球体,但由于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地球在赤道处略为膨胀,而在两极处略为扁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27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075公里,极半径约为6356.8公里。
3. 地图的使用地图是地球的缩影,是人们观察和研究地球表面地理分布的重要工具。
在使用地图时,需要了解地图的比例尺、方向标和图例等基本要素,以便准确地读懂地图上的信息。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主要介绍宇宙中的地球位置以及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关系。
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条件。
1. 太阳系的形成太阳系由太阳、八大行星以及众多的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
太阳系的形成是由一个巨大的分子云逐渐坍缩而成的,其中太阳质量占据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绝大部分。
2.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的内部行星地带,距离太阳约 1.496亿公里,成为第三颗从太阳算起的行星。
地球的轨道呈椭圆形,公转周期为365.24地球日。
3. 地球与宇宙其他天体的关系地球与宇宙其他天体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例如,地球从太阳获取能量,并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等方式向宇宙释放能量。
第三章:碰撞地壳构造和地理环境本章主要介绍地球地壳的构造特点以及地理环境对地壳形态的影响。
了解地球地壳的构造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地球表面的地理现象。
1. 地壳构造的特点地壳构造是指地壳上地理现象的总体分布格局和形态特征。
地壳构造包括大地构造和小地构造两个层面,大地构造是指地球上大范围地理现象的总体分布格局;小地构造是指地球上局部地理现象的形态特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全6章)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70亿人口日”(2010/10/31);中国13亿人口(2005/1/6)。
[记忆]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理解记忆)6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特点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口诀:欧(北)美摩登全“现代”,亚非拉发展忙“过渡”,发展中国家占多数,世界只好先“过渡”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世界人口迁移口诀:二战前,旧到新,一去不返乡 二战后,发展到发达,打工挣钱回故乡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框架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框架一、自然地理1. 全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1.1 地球的形状与结构1.2 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1.3 大气环流与气候分布1.4 水循环与水资源利用1.5 海洋与海洋资源2. 大陆地理2.1 陆地的形成与地壳演化2.2 地形、地势与地貌2.3 土壤与农业生产2.4 矿产资源与能源利用2.5 内陆水系与水资源3. 生物地理3.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2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3.3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二、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1.1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1.2 人口增长与控制1.3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1.4 城市规划与管理2. 农业与农村2.1 农业的类型与特点2.2 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技术 2.3 农村的变迁与发展3. 工业与工业化3.1 工业体系与工业布局3.2 工业化的过程与影响3.3 工业园区与经济开发区4. 交通与通信4.1 交通方式与发展4.2 交通网络与交通规划4.3 通信技术与信息社会5. 其他人文地理相关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城乡差异、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内容。
总结: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框架共分为两大部分,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然地理部分包括全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大陆地理和生物地理等内容,涵盖了地球的形状与结构、地球的运动与季节变化、大气环流与气候分布等重要概念。
人文地理部分包括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农村、工业与工业化、交通与通信以及其他人文地理相关知识点,例如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农村的变迁与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与影响等。
通过掌握这些地理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全球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联系与影响,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基础支持。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
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高一地理必修2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地球的运动、自然地理现象、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扎实的地理知识体系。
一、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
自转是地球绕着自己的地轴旋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这一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的产生。
公转则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周期为一年,它带来了季节的变化和地球上温度、气候的差异。
二、大气和气候大气是地球的外层气体包裹,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对地球生命至关重要。
大气层中的气候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纬度、海洋和大陆的分布、地形等。
气候类型多样,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等,各具特色。
三、水文循环与河流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不断循环变化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环节。
河流是水文循环中的重要部分,它通过雨水补给,形成地表径流,最终汇入海洋。
河流的流域特征、流向和水文特征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地貌形态及其演变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包括山脉、平原、盆地等。
地貌的形成受到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和外力作用(如水蚀、风蚀)的共同影响。
地貌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变迁。
五、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矿产、水资源等。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一方面,人类依赖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另一方面,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
六、人口与城市化人口分布和迁移受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带来了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高一第2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第2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作为高一学生,我们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第2册地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自然地理环境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似于一个椭球体,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
其赤道直径约为地球两极之间的直径的1.003倍。
2.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自转使得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出现,而公转则造成了四季的变化。
3. 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上空的气体包围层,保持了地球上的适宜气候和生物活动。
4.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大气水蒸汽等。
5. 地壳运动:地球表面的地壳不断发生运动,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
二、人口与城市1. 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全球人口的分布不均衡,主要原因是资源分布不均和地理条件限制。
人口迁移受到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展较为集中的地区。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资源与经济发展1. 能源资源:包括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2. 水资源:水资源是维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发展的重要资源,但也面临着过度利用和水污染的威胁。
3. 农业与农业资源:农业是人类最主要的生产活动,农业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气候等。
4. 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但也引发了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四、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城市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问题等。
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2.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任务,包括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同时也保护未来世代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发展模式。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二地理必背知识点篇一太阳直射点移动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如图示:2.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
高一必修二地理科目知识点归纳
高一必修二地理科目知识点归纳1.高一必修二地理科目知识点归纳篇一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自西向东,恒星日(23时56分4秒),各地相等15°/小时(两极除外),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公转:自西向东,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平均1°/日。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周期为一个回归年。
(3)昼夜交替和时差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4)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5)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6)四季更替和五带四季更替在中纬度地区明显。
夏季是一年中白昼较长,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反之。
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
2.高一必修二地理科目知识点归纳篇二地球运动规律(1)注意从绕转中心、方向、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等方面比较自转与公转的差异,侧重理解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难点内容。
(2)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能看到北极星的地点必定在北半球,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纬度。
(3)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虽然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时针方向不同,但都是自西向东。
(4)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的区别。
3.高一必修二地理科目知识点归纳篇三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审核人:__审批人:__编制单位: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二地理知识点总结篇一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景观及其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综合科学,是高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一地理必修二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地理,每一个知识点都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一、自然环境1.气候与气象地球气候是指一定地域的长期平均天气状况。
通过对气候要素的观测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气候类型、区域气候差异以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2.地表水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的水资源,包括江河湖海、地下水等。
我们要学习地表水的循环和分布规律,了解地表水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地貌与地理环境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主要由地形、地势、地物等要素组成。
通过学习地貌的形成和变化原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基本的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学习人口增长和分布的规律,了解城市化进程及其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重要。
2.农业与农村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农村是农业生产和农民居住的地方。
通过学习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了解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工业与城市工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城市是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我们要学习工业化的过程和城市发展的特点,了解工业对城市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作用。
三、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学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可以提高我们地理科学研究和地理问题分析的能力。
四、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实践活动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要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通过亲身感受和实际操作,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
以上是新高一地理必修二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和归纳。
地理高一必修二常考知识点
地理高一必修二常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自然与人文现象的学科,掌握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常考知识点对于提高地理学科的成绩非常重要。
下面将整理地理高一必修二常考知识点,并结合相关实例进行讲解。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其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科。
它研究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形成、发展、分布和相互关系,以及人类对地球的利用与管理。
二、地球的结构与运动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2.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倾斜。
三、地球的热带与温带气候带1. 气候带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2. 热带气候带特点:全年高温、降水充沛。
3. 温带气候带特点: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四、陆地河流系统与水力资源1. 全球主要河流:长江、尼罗河、亚马逊河等。
2. 陆地河流系统的构成:源头、干流、支流、河口。
3. 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水电站、灌溉、航运等。
五、地球与生命1. 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生物圈、生态位、生物多样性等。
2. 生态环境保护:植被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
六、城市与工业化1. 城市的特点:人口聚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
2. 工业化对城市的影响:工业区分布、城市扩张、环境污染等。
七、地理信息系统(GIS)1. GIS的定义与作用:地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展示。
2. GIS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城市规划、气象预测、资源勘探等。
八、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问题的产生: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
2.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资源保护、合理利用、生态建设等。
总结:地理高一必修二的知识点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地球的结构与运动、热带与温带气候带、陆地河流系统与水力资源、地球与生命、城市与工业化、地理信息系统等。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地球与人类的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地理学提供基础。
为了更好地应对考试,建议同学们多做相关练习,并且结合实际例子,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
矿产资源。
森林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
相对性。
警戒性。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判断: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对人口迁出地: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人口增加,人才的流入,有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政治:政策。
战争,政治中心变更,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因素自然:地形平原,高原,山谷气候:中低纬(温度)。
沿海(降水)河流,供水,运输,军事人文:矿产。
交通。
旅游。
政治。
宗教。
科技。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 AB住宅付租能力最强 BC工业付租能力最强城市等级越大,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级别越高。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的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近期速度慢,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快,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区域联系生产协作联系:工序—协作(布)工业聚集部件—生产(车)工业分散商贸联系:区域贸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课本P2~3图1.2,1.3)⑴时间特点:不断增长,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⑵地区差异: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民族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快。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1.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类型及特点(课本P5图1.6)★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课本P6~7)一、人口的迁移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2.人口迁移分类(课本P8~9图1.8)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1.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环境人口容量(课本P12)1.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评估依据是耕地资源,因为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
2.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特别紧张.3.改善我国人口与环境问题必须贯彻执行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4.结合我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现实,分析我国人口政策的合理性⑴我国资源种类和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利用水平和开发技术低,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进入现代型,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数量大⑶经济快速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补充)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业用地等。
★2.常见功能区: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课本P19~20)一、城市的不同等级(课本P25~26)1.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城市相距较远.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城市服务范围六边形嵌套模式可以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第三节城市化一、什么是城市化(课本P31~32图2.16,2.17)★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和特点(课本P33图2.19)⑴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21.1人口的数量变化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记忆]3、一个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增长速度常见人口问题影响人口政策典型国家举例发达国家缓慢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鼓励生育和移民俄罗斯、德国、日本发展中国家快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困难,环境压力大计划生育中国、印度、巴基斯坦5、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
(记忆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人口模式特点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8、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和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记忆]1.2人口的空间变化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记忆]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4、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5、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1.3人口的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比较及制约因素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1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2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类型团块状条带状组团状分布地区平原地区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延伸地形崎岖不平的丘陵山地举例我国的成都、合肥,美国的华盛顿兰州、洛阳、西宁、宜昌重庆2城市的功能分区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形成功能区3、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记忆]4、住宅、商业、工业功能区比较P20-21 [理解记忆]5、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理解记忆]6、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1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2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2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4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7、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依据:城市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1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2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3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
(德国南部为例2.3城市化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推力: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动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1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2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P35表格 [理解记忆]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1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3.1农业的区位选择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科技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3、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市场、交通因素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和地域化5、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6、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7、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8、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带经营特点:家庭大农场,农场规模大,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发展措施:东水西调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水热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生长(2地形:平原和三角洲,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4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5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6喜爱稻米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一大,一小,一高,三低(1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2单产高,商品率低(原因:A精耕细作B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C人口众多(3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4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区: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修水利工程原因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2交通运输便利(3市场广阔(4地广人稀(5机械化程度高(6农业科技先进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2.大牧场放牧业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有利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地价地(3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发展措施[记忆](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2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4、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5、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1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2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6、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一、经济效益1.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类型名称典型工业部门优势发展地区①原料指向型工业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②市场指向型工业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③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二、社会效益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
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
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三.环境效益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1、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3、环境效益4.2工业地域的形成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1投入——产出的联系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