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合集下载

解析与答案②

解析与答案②

解析与答案②作者: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高考》2020年第01期《嵇康集跋》阅读1.【解析】这句话的大意为:看张芑塘征士的题跋,知道这套书早先出自苏州,时隔三十九年,再次回归故土。

万物的聚散,既让人害怕又让人欣喜。

只是我还不知道汪伯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此书”为“旧出吴门”的主语,两者中间不宜断开,排除A、C两项;“可惧”与“可喜”相对应,或为一词(不断开),或为两词(断开,其前、其后亦断开),可以排除A、D两项。

【参考答案】B(观张芑塘征君跋,知此书旧出吴门,而时隔卅九年,又归故土。

物之聚散,可惧可喜。

特未知汪伯子为谁何耳。

)2.【解析】C项中,“两宾”“两席”指坐两边的席位,面朝东(东向为尊)的人;主人(东家)则是坐东朝两。

【参考答案】C3.【解析】原文中的“久假不归”是成语,这里意思是“长时间借用而不归还”,并非C项所说的友人“离开后一直没有回来”。

【参考答案】C4.【解析】第(1)句重点词:去书、资。

“渌饮”可推知是人名,可不译。

第(2)句重点词:固宜、式微、散佚。

【参考答案】(1)我是从知不足斋得到这十卷书的,渌饮年纪大了身体有病,想用历年藏书去换买参的钱。

(2)这部书出自他家,本来就是合宜的。

他的后人家境衰落,物品大多散失,实在让人感慨啊!【参考译文】六朝人的作品集,流传下来的很少,如果不是善本(指校勘严谨、刻印精美的古籍),有也如同没有。

这十卷《嵇康集》,是丛书堂的手抄本,且经过吴匏庵先生亲自校对,尤其值得珍视。

遍阅各家书目,都没有宋代雕版印刷的《嵇康集》,所以这套手抄本是迄今最好的。

我是从知不足斋得到这十卷书的,渌饮(鲍廷博,号渌饮)年纪大了身体有病,想用历年藏书去换买人参的钱。

去年冬天我曾经写信给他,询问他之前收藏的残本《元朝秘史》,现在果然寄给了我,还附带着送了我这套《嵇康集》以及元刻本《契丹国志》、活字本《范石湖集》,我付了他四十枚洋钱作为酬谢。

闲时在窗下赏玩此书,趁便在这里写了这些话。

2019届(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自助餐:诗歌阅读及写作【35】及答案

2019届(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自助餐:诗歌阅读及写作【35】及答案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诗歌阅读及写作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自助餐35(时间:15分)高考材料作文审题及立意分析11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

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

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

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

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

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12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

大会名誉主席——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

陈省身在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

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

(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满无限敬意。

(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我国在科学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13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分析】多角度入手: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鲍神阅读理解

鲍神阅读理解

鲍神阅读理解昔有人设罝①以捕獐,得而未觉。

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②置罝中而去。

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③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

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

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

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④。

【注释】①罝(jū):泛指捕鸟兽的网。

②鲍鱼:这里指用盐腌渍的鱼。

③怪:以……为奇怪。

④息:平息。

译文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偷地取走了獐。

(过路人)想想又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在网里后离开。

原来的主人归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咸鱼,对此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物不敢拿回去。

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有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痊愈,就更说这神特别灵。

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咸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

咸鱼的主人说,"这是我(放)的咸鱼呀!哪里来的什么神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小题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鲍鱼主过庙下A.鲍/鱼主过庙下B.鲍鱼/主过庙下1C.鲍鱼主/过庙下D.鲍鱼主过庙/下【小题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去()(2)故()【小题3】说说“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的意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小题4】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高三语文大一轮加练半小时: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

高三语文大一轮加练半小时:第42练 Word版含解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李昪,字正伦,徐州人也。

世本微贱,父荣,遇唐末之乱,不知其所终。

昪少孤,流寓濠、泗间,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

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

及壮,身长七尺,广颡隆准。

为人温厚有谋。

为吴楼船军使,以舟兵屯金陵。

昪以功拜升州刺史。

时江淮初定,昪独好学,接礼儒者,能自励为勤俭,以宽仁为政,民稍誉之。

徐温镇润州,以升、池等六州为属,温闻昪理升州有善政,往视之,见其府库充实,城壁修整,乃徙治之,而.迁昪润州刺史。

既而徐知训为朱瑾所.杀,温居金陵,未及闻。

昪居润州,近广陵,得先闻,即日以州兵渡江定乱,遂得政。

昪事徐温甚孝谨,温尝骂其诸子不如昪,诸子颇不能容,而知训尤甚,尝召昪饮酒,伏剑士欲害之,行酒吏刁彦能觉之,酒至昪,以.手爪掐之,昪悟起走,乃免。

后昪自润州入觐,知训与饮于山光寺,又欲害之,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

知训以剑授刁彦能,使追杀之,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由是得免。

后昪贵,以彦能为抚州节度使。

知训之用事也,尝凌弱杨氏而骄侮诸将,遂以见杀。

及昪秉政,欲收人心,乃.宽刑法、推恩信,起延宾亭以待四方之士,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

尝阴使人察视民间有婚丧匮乏者,往往赒.给之。

以故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昪。

天祚三年,建齐国,改元升元。

追尊徐温为忠武皇帝,封子景为吴王。

徐氏诸子请昪复姓,昪谦抑不敢忘徐氏恩,下其议百官,百官皆请,然后复姓李氏,改名曰昪。

六年,吴越国火,焚其宫室、府库,甲兵皆尽,群臣请乘其弊攻之,昪不许,遣使吊问,厚赒其乏。

钱氏自吴时素为敌国,昪见天下乱久常厌用兵及将篡国先与钱氏约和归其所执将士钱氏亦归吴败将遂通好不绝。

七年,昪卒,年五十六。

(选自《新五代史·李昪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知谏以其谋告昪,昪起遁.去遁:逃跑B.及于中途而还,绐.以不及绐:报告C.士有羁旅于吴者,皆齿.用之齿:录用D.往往赒.给之赒:周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既而徐知训为朱瑾所.杀或因寄所.托 B.⎩⎪⎨⎪⎧ 而.迁昪润州刺史而.御六气之辩 C.⎩⎪⎨⎪⎧ 以.手爪掐之以.大中丞抚吴者 D.⎩⎪⎨⎪⎧乃.宽刑法、推恩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昪少时经历颇多坎坷,后为杨行密于战争中所得,最终被送给徐温作养子,他虽不为杨氏及徐氏诸子所容,但始终未忘徐温的养育及知遇之恩。

2021答鲍觉生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1答鲍觉生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2021答鲍觉生书文言文阅读答案C. 而四方雄俊之群旧尝假馆于歙者假:借。

D. 故发愤举仆今昔之恨恨:怨恨。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则群怪以为狂痴而笑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 退而告诸父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 即壮岁师友相从之欢/凌万顷之茫然D. 乃欲积跬步以致千里/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封信历数自己了从幼年至老年的治学经过,将士子争相趋鹜科举的举动与自己孤独中苦心钻研的坚持对比,更凸显了在世俗化氛围中治学的不易。

B. 思慕春秋、南北宋时代,又游历广远,或拜师.或求友,以求问道.这都反映出他渴望追随贤者以及对“道”的孜孜以求。

C. 面对与自己交好的朋友与同辈,袒露真情,真挚感人,倾诉自己求学向道的经历,希望对人有所裨益,丝毫没有说教的意味。

D. 面对继承孔孟之道的宏大志向,认为即使中人之材,如果能有他人的扶持引导,而非独学无友,也一定不会是现在的局面。

4.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岁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而独学之苦反甚于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竭一己之私智微能,委曲与道相从,虽豪杰有所不足。

(2)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孔孟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参考答案】1. D2. D3. C4. 岁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而独学之苦//反甚于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是可断可不断处)5. (1)用尽自己的微薄才智与能力,曲折不顺地随从于道,即使是豪杰之士也有做不到的。

(2)从前我幼稚愚昧,没有考虑自己德行浅薄才智平庸,奋勇地把继承孔孟的学说作为自己的职责,这种志向难道小吗?阅读理解的技巧1.首先要通读全文,对于全文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几个自然段,这个脉络要搞清楚,否则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点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个是最重要的。

高中文言文阅读:(清)吴定①顷邀惠书,省仆动静安否,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

高中文言文阅读:(清)吴定①顷邀惠书,省仆动静安否,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

高中文言文阅读 2019.1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答鲍觉生书(清)吴定①顷邀惠书,省仆动静安否,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叹左右益少通敏之才、可与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他无足怀。

仆八岁入塾,诵四子、六艺之书,慨然愿游春秋之世,追陪颜、曾之伦,执经杏坛,觌②圣人之德辉;又思游南北宋之世,偕杨、游诸人,立程子、朱子之堂,饫闻其训诫;已念二者虽不可得,然乌知今世不有道德渊纯之士,聚群讲学,可扶翼我者?既成童,出与乡闾读书之子游,见其所倾向者,无非科举之学,众人一志,传习成风。

叩以圣贤之道,则群怪以为狂痴而笑之。

退而告诸父兄,始知讲道劝学之风,海内衰歇者数十年矣。

于是怆然内悲,太息向之所志不度也。

年既壮,涉历东越吴楚之交,交游日广以远。

见有嗜好三代旧章法物,以考订为工;有慕秦汉以来之诗歌古文,以文藻风流相尚,私心喜且慕,谓此虽非吾学所急,抑亦可备斯道什一之资,宜以余力讲明其术也。

于是或师焉,或友焉。

盖自幼至今,同志相导之助,莫盛于此时矣。

今者年已五十,足不涉四方,而四方雄俊之群旧尝假馆于歙者,或散或亡,不可复合,无所慰其意。

冀得一二俊秀后进,与之相劝相成;而来游者,类溺没于科举旧习,而不能为之展其志,拓其才。

盖虽考订、辞章之末,鲜有能助我者,况其他乎?呜呼!幼志不可遂矣,即壮岁师友相从之欢,亦渺不可复。

甚矣,岁晚而道益孤也!君子之志于道也,合众人之贤明,以群相诱掖,虽中材企及之而有余,竭一己之私智微能,委曲与道相从,虽豪杰有所不足。

仆之智不逮中人,而偏违众。

有志于道,譬如深居暗室,无人导延,乃欲积跬步以致千里,吾知有画地以终焉已。

向者仆方稚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孔孟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岁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而独学之苦反甚于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此所以中夜伏枕太息,而深以不克成其幼稚之志自悲也。

足下少而才,在门墙中最为笃志于学者,因来书念仆勤拳,故发愤举仆今昔之恨,而一为足下道之如此。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即学即练

2018年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分析综合即学即练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学案3 分析综合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 56110021)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

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

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

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①,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

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

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邪?”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

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

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

”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帝是崇语,车驾遂东。

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

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

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咸得承袭。

”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

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

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

卫尉设次③,光禄给食。

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

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

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选入时略有删改) [注] 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

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

③设次,设置帐篷,供临时居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句意,抓好常见的文言虚词这些断句标志和主谓结构、动宾结构。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突破练2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任务突破练二十三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一组考点强化对点练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2021·新高考Ⅱ卷)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

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

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

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镇合肥,逖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意甚怏怏。

又闻王敦与刘、刁构隙,将有内难。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九月,卒于雍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5分)(2)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

(5分)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2020·新高考Ⅱ卷)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百司惴恐,多患苦之……十五年,卒官。

瑞无子。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有寒士所不堪者。

因泣下,醵金为敛。

小民罢市。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节选自《明史·海瑞传》) (1)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

(5分)(2)小民罢市。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5分)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弘玄先生老而贫,日以著述为事;出无舆从,一童子挟书自随,步履如飞。

间以所序生平示予者如此,可以知其志之所存矣。

先生以国子上舍生,倅霍邑、夷陵。

今世为官,耻不出进士,不肯为尽力。

人亦以非进士待之,虽有志,终不获见。

故予复述先生为两州之迹,其志有足悲者。

使为进士,岂非世之所称才贤者哉?(选自归有光《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1)间以所序生平示予者如此,可以知其志之所存矣。

(5分)(2)人亦以非进士待之,虽有志,终不获见。

答鲍觉生书(清)吴定

答鲍觉生书(清)吴定
足下少而才,在门墙中最为笃志于学者,因来书念仆勤拳[44],故发愤举仆今昔之恨[45],而一为足下道之如此。
注释:
[1]鲍觉生:名桂星,字双五,一字觉生,安徽歙县人。嘉庆进士。初从吴定学古文,后师从姚鼐。[2]邀:迎候,遇到。引申为收到。惠:赐,给。[3]省:问候。动静:举止,起居。[4]通敏:学问渊博,智力聪慧。[5]恚(huì):怨恨。[6]四子:即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7]六艺:即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乐,易,春秋。[8]颜:颜回。曾:曾参。闵:闵损。冉:冉耕。游:游言。夏:子夏。这六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9]执经:手拿经书,从师授业。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处。《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10]觌(dí):相见,见。[11]车服:车驾和服饰。礼器:古代贵族进行祭礼、宴享、婚丧等活动时举行礼仪所用的器皿,又称“彝器”。《史记孔子世家》太史公曰:“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12]杨:杨时,字中立。游:游酢,字定夫,与杨时同为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学生。黄:黄干,字直卿,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朱熹称他志坚思苦,把女儿嫁给他。蔡:蔡元定,字季通,朱熹学生。[13]饫(yù)闻:犹言饱闻,意谓听到很多。饫,饱足。[14]乌:何。渊纯:深厚纯正。[15]扶翼:扶持,帮助。[16]成童:十五岁以上为成童。见《礼记内则》“成童舞象”注。[17]退:与前文的“出”相对而言。指回到家中。[18]太息:大声叹息。不度:没想到,出乎意料。[19]壮:《礼记曲礼上》:“三十曰壮”。[20]东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汉初这一地区为闽越族的一部,称东越。吴:泛指江苏及安徽、浙江的一部分。楚:此处亦是泛指,称长江中下游一带。[21]旧章:古的典章制度。法物:指宗庙乐器、车驾、仪仗等。[22]抑:表转折,犹“然而”,什一:十分之一。资:资助,帮助。[23]讲明:弄懂,追究明白。术:此指考据、辞章等学术。[24]雄俊:雄才俊士,杰出优秀的人物。假馆:借居,寓居。[25]秀髦:英秀优异。髦,俊杰。后进:后生,年轻人。[26]末:末流,最差的一类。[27]鲜:少。[28]遂:实现。[29]甚矣:更加严重。指非常失望与孤独。这里是连接上下文的感叹。[30]因:依,沿袭,此指由来,来源。[31]骐骥:良马。[32]方:此。驽(nú)马:能力低劣的马。十驾:马驾车走十天的路程。马早晨驾车,晚上卸驾,因称一天之程为一驾。[33]策:鞭打,驾驭。[34]诱掖:诱导和扶持。[35]中材:中等、一般的资质。企及:勉力达到,企望赶上。[36]委曲:曲折不顺。[37]跬(kuǐ)步:跨一脚、半步。[38]画地:拘束在狭窄的范围内。[39]鲁:孔子是鲁国人,代指孔子。邹:孟子是邹人,代指孟子。洛:宋代程颢、程颐兄弟为洛阳人,此代指二程。闽:福建。朱熹长期在福建做官和讲学,代指朱熹。[40]艾:苍白色,用为对老年人的尊称。《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此处指老、晚。[41]可:认可。[。[44]勤拳:殷勤恳切。[45]发愤:激动,激切,发泄怨愤。

2019届(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自助餐:诗歌阅读及写作【36】及答案

2019届(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自助餐:诗歌阅读及写作【36】及答案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诗歌阅读及写作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自助餐36高考材料作文审题及立意分析14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

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

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

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

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

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

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

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

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

”长者提醒道。

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

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

年轻人举起了枪……【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

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15 【材料】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

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从不掉泪。

”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分析】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

2019届(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自助餐:诗歌阅读及写作【30】及答案

2019届(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自助餐:诗歌阅读及写作【30】及答案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诗歌阅读及写作高三语文备课组高三语文自助餐30(时间:15分)阮郎归曾觌柳阴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

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

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

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

曾觌词作鉴赏据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记载,南宗、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三月初十,宋孝宗陪太上皇宋高宗,至后苑赏花,“回至清妍亭看茶蘼,就登御舟,绕堤闲游。

(太上皇)倚阑闲看,适有双燕掠水飞过,传旨令曾觌赋之,遂进《阮郎归》。

”可见这是奉旨填词。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说:“咏物固不可不似,尤忌刻意太似。

取形不如取神,用事不若用意。

”此词深得其中之昧。

处处说燕,而终篇无一燕字。

说它写得不像,却很像;说它像,却又不太像,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取其神而不袭其貌。

词人主要通过烘托、陪衬等方法,迂回曲折地描写燕子所处的环境,燕子的声音、动作和体态;同时还借助了明喻和暗喻等手法。

词的起首二句先写环境,后写声音。

庭院深深,杨柳阴浓,渲染了庭院的深邃静。

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唯有双双紫燕,终日呢喃,神态上这就突出了词中的主体。

不径说燕子,仅以“呢喃”二字,从声音上勾画出它的特点,接着后面两句,也以同样的结构,先写环境,后写动作,只是词人的眼先已庭院移到池塘。

一池春水,雨后新涨,碧波荡漾,境极美矣。

此时忽有双双燕子,掠水而过。

这是以环境之静,烘托燕子之动,动静相宜,便产生优美的情趣。

“蹴水忙”三字,可谓得燕子之神。

蹴者,踏也。

你看一只燕子刚从水面上点了一下,飞了过去,紧接着又一只燕子从水面上点了一下,飞了过去……飞燕踏水,前后相续,活生生的一幅飞燕闹春图。

呈现于读者眼前虽不言燕,而生动的燕子形象已入读者眼帘了。

过片二句,通过环境的渲染、烘托,又进一步运用明喻或暗喻摹拟燕子的形象。

用比喻亦不易,“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摹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见张炎《词源》论咏物),其妙亦在似与不似之间。

“萍散漫”,承上片“池塘”而来。

人教版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内蒙古呼伦贝尔中考专题语文中考模拟1.单选题第1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即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不符合技术规范的电动车,将不得生产、销售和进口,超标车退市进入倒计时。

B: 随着庐山风景区迎来首场大雪,使得许多游客纷纷上山观赏美景,以致有驴友在观景时差点遇险。

C: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D: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答案】A【解答】2.文言文阅读第2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鲍君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

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

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

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

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

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不敢持归②问其故③怪之以为神④置罝中而去(2)翻译下列句子。

①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

②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答案】'(1)①拿着', '②原因', '③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 '④离开'(2)①从前有个人(在田野里)设网用来捕捉獐子,(一次)抓了一头獐子而(本主)却没有发觉。

②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解答】(1)①句意:不敢拿回家。

持:拿着。

②句意:问他们原因。

故:原因。

③句意:感到(很)奇怪,认为这是神。

怪:以……为怪(或对……感到奇怪)。

④句意:于是就用鲍鱼放在网里离开了。

去:离开。

(2)①昔:从前。

罝:泛指捕鸟兽的网。

觉:发觉。

句意为:从前有个人(在田野里)设网用来捕捉獐子,(一次)抓了一头獐子而(本主)却没有发觉。

②此:这。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句意为:这是我的鲍鱼,哪里有什么神啊?3.现代文阅读第3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答鲍觉生书①吴定顷邀惠书,省仆动静安否,情重辞温,增仆远望,仆自足下北游,沈默闲处,叹左右益少通敏之才、可与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他无足怀。

仆八岁入塾,诵四子、六艺之书,慨然愿游春秋之世,追陪颜、曾②之伦,执经杏坛,觌圣人之德辉;又思游南北宋之世,偕杨、游③诸人,立程子、朱子之堂,饫闻其训诫;已念二者虽不可得,然乌知今世不有道德渊纯之士,聚群讲学,可扶翼我者?既成童,出与乡闾读书之子游,见其所倾向者,无非科举之学,众人一志,传习成风。

叩以圣贤之道,则群怪以为狂痴而笑之。

退而告诸父兄,始知讲道劝学之风,海内衰歇者数十年矣。

于是怆然内悲,太息向之所志不度也。

年既壮,涉历东越吴楚之交,交游日广以远。

见有嗜好三代旧章法物,以考订为工;有慕秦汉以来之诗歌古文,以文藻风流相尚,私心喜且慕,谓此虽非吾学所急,抑亦可备斯道什一之资,宜以余力讲明其术也。

于是或师焉,或友焉。

盖自幼至今,同志相导之助,莫盛于此时矣。

今者年已五十,足不涉四方,而四方雄俊之群旧尝假馆于歙④者,或散或亡,不可复合,无所慰其意。

冀得一二俊秀后进,与之相劝相成;而来游者,类溺没于科举旧习,而不能为之展其志,拓其才。

盖虽考订、辞章之末,鲜有能助我者,况其他乎?呜呼!幼志不可遂矣,即壮岁师友相从之欢,亦渺不可复。

甚矣,岁晚而道益孤也!君子之志于道也,合众人之贤明,以群相诱掖,虽中材企及之而有余,竭一己之私智微能,委曲与道相从,虽豪杰有所不足。

仆之智不逮中人,而偏违众。

有志于道,譬如深居暗室,无人导延,乃欲积跬步以致千里,吾知有画地以终焉已。

向者仆方稚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鲁、邹、洛、闽⑤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岁今五十矣,而所可者止此。

思欲毕智尽才,责功暮齿,而独学之苦,反甚于前。

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此所以中夜伏枕太息,而深以不克成其幼稚之志自悲也。

足下少而才,在门墙中最为笃志于学者,因来书念仆勤拳,故发愤举仆今昔之恨,而一为足下道之如此。

淮安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淮安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

淮安市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精选附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

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

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

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

君曰:“此不足为也。

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

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

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

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

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

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

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

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

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

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

”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

如期必于秋。

”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

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

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

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

(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1)出下列加下划线中的意思。

①比君往见________ ②君既没________(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治疾多奇验()A.验证 B.经验 C.灵验 D.试验②而吾不及预,命也夫()A.参与 B.预先 C.料想 D.预兆(3)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

苏轼《答毕仲举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苏轼《答毕仲举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答毕仲举书苏轼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

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

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

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

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

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

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

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

美恶在我,何与于物。

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

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

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

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

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

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

静似懒,达似放。

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

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

三复斯言,感叹无穷。

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比:最近B.是天相子也相:祐助C.刍豢满前豢:饲养D.则有间矣间:差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欣然而笑②本期于静而达B.①晚食以当肉②仆常以此自疑C.①若农夫之去草②譬之饮食龙肉也D.①其味与八珍等②抑尚与仆辈俯仰也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

(4分)(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3大题 (一) 考点3 概括与赏析 Word版含答案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练) 高考第3大题 (一) 考点3 概括与赏析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三概括与赏析(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琅嬛福地记(明)张岱晋太康中,张茂先①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

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

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

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

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

”又至一室,藏书愈富。

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

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

”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

茂先爽然自失。

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

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

”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

甫出,门石忽然自闭。

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

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

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

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

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

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

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

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

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

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

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

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

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

【注】①张茂先:名华,字茂先。

西晋文学家。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

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

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

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

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

”介叹息奇之。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

嘉祐末,为监察御史。

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

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

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时乏国用,言利者争献富国计。

尧俞奏曰:“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

”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

皇太后与英宗同听政,英宗有疾,既平,尧俞上书皇太后,请还政。

久之,闻内侍任守忠有谗间语,尧俞谏皇太后曰:“外间物论纷惑,两宫之情未通。

臣谓天下之可信者,无大于以天下与人,亦无大于受天下以公,况皇帝以明睿之资,贯通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诛窜谗人,则慈孝之声并隆矣。

”于是皇太后还政,逐守忠。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

熙宁三年,至京师。

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

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

”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

哲宗立,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

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

六年,卒,年六十八。

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

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献简。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2018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二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二精准突破文言主观概括题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余)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狮。

伯凝虽瞽,性好读书,倩人读之,入耳辄能记忆。

频听之不厌,读者舌敝,易数人不给。

所读书,自经史子集,以至稗官野史,无不淹博。

尤喜谈医书,架上医书不下数百余种,一一倩人读之,过耳亦辄能记忆。

遂究心脉理,尽取名医所辑诸书,日夕研究,遂得其精髓。

凡诊切诸病,触手即知。

伯凝有力,多储药材,复精于炮制,药无不精,服无不效。

凡有病者至其斋头,未尝赍一钱而取药去者,积数十人不厌,舍数百剂不吝,费数十金不惜也。

嗣是寿花堂丸散刀圭,倾动越中。

吾家十世祖为越郡名医,所开药肆,甲于两浙,后以阴功,子孙昌大。

昔人云:“公侯之家,必复其祖。

”伯凝殆即其后身矣。

伯凝尊人六符叔去世早,不得于我婶娘,屡遭家难。

伯凝号泣旻天,卒得“赋隧”。

族中凡修葺宗祠,解释狱讼,评论是非,分析田产,一切不公不法、可骇可愕之事,皆于伯凝取直。

故伯凝之户履常满,伯凝皆一一分头应之,无不满志以去。

伯凝有一隙之暇,则喜玩古董,葺园亭,种花木,知无不为,兴无不尽。

其内弟督兵江干,伯凝为之措粮饷,校枪棒,立营伍,讲阵法,真有三头六臂所不能尽为者,而伯凝以一瞽目之人,无不立办。

则其双眼真可矐,而五官真不必备矣。

故吾谓伯凝似左丘明,似晋师旷,似高渐离。

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

(选自张岱《琅嬛文集》,有删改) 文中作者说“咄咄伯凝,盖以一身而兼有之矣”,试概括全文伯凝“兼有”的具体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学问高,才识过人;处事公正公平;有侠义心肠(仁爱之心、慈悲善良)。

参考译文(我的)弟弟(张)培,字伯凝,乳名叫狮。

伯凝虽然眼睛盲了,可生性喜欢读书,于是请人(为他)念书,耳朵听到就能记住。

连续听也不感到满足。

读书的人舌头读破,换了几个人都不能供应他(听)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定《答鲍觉生书》阅读附答案解析及翻译
傅尧俞,字钦之,本郓州须城人,徙孟州济源。

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

石介每过之,尧俞未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曰:“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

”介叹息奇之。

知新息县,累迁太常博士。

嘉祐末,为监察御史。

衮国公主下嫁李玮,为家监梁怀吉、张承照所间,与夫不相中。

仁宗斥二人于外,未几,复还主家,出玮知卫州。

尧俞言:“主恃爱薄其夫,陛下为逐玮而还隶臣,甚悖礼,为四方笑,后何以诲诸女乎?”
时乏国用,言利者争献富国计。

尧俞奏曰:“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


英宗即位,转殿中侍御史,迁起居舍人。

皇太后与英宗同听政,英宗有疾,既平,尧俞上书皇太后,请还政。

久之,闻内侍任守忠有谗间语,尧俞谏皇太后曰:“外间物论纷惑,两宫之情未通。

臣谓天下之可信者,无大于以天下与人,亦无大于受天下以公,况皇帝以明睿之资,贯通古今,而受人之天下乎?如诛窜谗人,则慈孝之声并隆矣。

”于是皇太后还政,逐守忠。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

熙宁三年,至京师。

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谓之曰:“举朝纷纷,俟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

”尧俞曰:“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论之。

平生未尝好欺,敢以为告。

”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徙许州、河阳、徐州,再岁六移官。

哲宗立,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丞。

元祐四年,拜中书侍郎。

六年,卒,年六十八。

哲宗与太皇太后哭临之,太皇太后语辅臣曰:“傅侍郎清直一节,终始不变,金玉君子也。

方倚以相,遽至是乎!”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曰献简。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B.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C.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D.今度支岁用/不足诚不可/忽然欲救/其弊在陛下/宜自俭刻/身先天下/无夺农时/勿害商旅/如是可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第,即登科。

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

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嘉祐,年号。

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

D.谥,指谥号。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尧俞性格沉静,潜心向学。

他十岁便能写文章,未冠时即登第,但却仍能闭门读书,不事游冶,受到石介赞叹。

B.傅尧俞尽职尽责。

衮国公主与驸马不和,仁宗皇帝袒护公主,将驸马调到外地任职,时任监察御史的傅尧俞上疏指出这种做法不合礼制。

C.傅尧俞正直敢言。

皇太后听信身边奸邪小人的谗言,迟迟不将政事还给英宗。

傅尧俞上疏请求皇太后以天下和公心为重,还政给英宗,并驱逐那些进谗言的小人。

D.傅尧俞公正无私。

王安石推行新法,希望得到他的支持,并许以高官厚位,傅尧俞不为所动,并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新法的态度。

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不然,徒欲纷更,为之无益,聚敛者用,则天下殆矣。

(5分)
⑵安石愠之,但授直昭文馆,权盐铁副使,俄出为河北转运使,改知江宁府。

(5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