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优秀教案: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
四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赣美 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玲珑之美,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能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剔透感和立体感。
3.在类似题材的作品中能够观察、分析、感受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了解玲珑之美的概念及表现方式。
2.通过绘画表现玲珑之美。
三、教学难点1.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剔透感和立体感。
2.通过绘画创造新的玲珑之美。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本课所包含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预计共需两节课的时间:1.知识讲解:30分钟2.实践操作:60分钟3.总结评价:30分钟五、课堂教学方法本课将采用讲授、示范、实践、评价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重点是实践操作环节。
教师将在教学前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讲解,然后通过作品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并在实践环节中进行提问和指导。
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六、教师的角色在这节课中,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和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并充分发挥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力。
七、学生的角色在课堂中,学生的角色主要是实践者和创造者,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玲珑之美作品。
八、教学过程1. 知识讲解(30分钟)本部分主要对玲珑之美的概念及表现方式进行介绍,包括以下内容:1.玲珑之美的概念和表现方式;2.剔透感的表现方法;3.立体感的表现方法;4.常见表现手法示例。
2. 实践操作(60分钟)本部分将通过实际绘画操作引导学生实现以下内容:1.通过线条表现剔透感;2.通过色彩表现立体感;3.通过创造自己的玲珑之美作品。
3. 总结评价(30分钟)本部分主要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包括以下内容:1.对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2.对作品的线条、色彩和主题等方面进行评价;3.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和总结。
九、教学评价本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2.学生对玲珑之美的认识和理解;3.学生对线条和色彩表现剔透感和立体感的熟练掌握和运用;4.学生对自身作品的评价和总结能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2)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2)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玲珑剔透的艺术魅力,通过学习剪纸、玻璃工艺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实践操作,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他们善于观察、想象和创造,但审美能力和手工操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欣赏各种玲珑剔透的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艺术作品。
3.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学会剪纸、玻璃工艺等制作技巧。
2.难点: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艺术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种玲珑剔透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2.演示法:教师示范剪纸、玻璃工艺等制作技巧,学生跟随操作。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剪刀、彩纸、玻璃瓶、胶水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3.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作品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美。
2.呈现(5分钟)介绍剪纸和玻璃工艺的特点,展示制作过程,让学生对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剪纸和玻璃工艺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玲珑剔透的艺术手法运用到其他艺术形式中?学生自由发言,展开想象。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技巧。
小学美术《玲珑剔透的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玲珑剔透的美》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的特点。
2.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3. 能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并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2. 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 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了解镂空的艺术特点。
2. 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的方法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3. 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难点: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作品,剪刀、卡纸等。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卡纸,剪刀,壁纸刀,胶棒,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见过或听说过蛋雕吗?生:没有师:今天老师带大家来见识一下好吗?生:好播放蛋雕视频,同时教师解说:蛋雕,就是在蛋壳上进行的雕刻。
早在我国明清时期,就有逢喜事送鸡蛋的习俗,并在上面涂上颜色或做上绘画,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这是山西的一位蛋雕达人,他不惧困难,凭着自己对蛋雕艺术的热爱,做出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作品。
师:视频播放完了,有谁能说一说蛋雕是如何做成的?生:雕刻师:怎样的雕刻?是表面的浅浮雕吗?生:不是,穿透蛋壳师:像这样的艺术形式,称为镂空。
(板书“镂空”)二、感知镂空,了解特点师:镂空的运用在我国自古就有,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在我国古代,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镂空的艺术呢?出示《镂雕侧神人纹冠状玉器》图片师:同学们看这件作品,它是什么材质?生:石头师:说玉石更为恰当。
再看它的形状像什么?生:帽子师:在仔细看下,雕刻的花纹像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后:人的面部师:对,这就是《镂雕侧神人纹冠状玉器》,距今大约五千年左右。
第十课《玲珑剔透的美》(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第十课《玲珑剔透的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玻璃器具的种类和特点;2.学习玻璃器具的绘画技巧;3.理解玲珑剔透的美的概念。
技能目标1.能够绘制玻璃器具的形态、透明度和质感;2.能够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美。
情感目标1.通过感性体验,体会玲珑剔透的美,增强审美情感;2.发现身边的美,珍惜生活的点滴。
二、教学内容1.玻璃器具的种类和特点;2.玻璃器具的绘画技巧;3.玲珑剔透的美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透明感;2.营造玻璃器具“玲珑剔透”的美感;3.培养审美情感,激发艺术创造力。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表现玻璃器具的立体感和透明感;2.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纯净美;3.如何运用创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玻璃器具形象。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画板和讲解PPT;2.展示玻璃器具实物或图片;3.预备好铅笔、橡皮、水彩笔等绘画工具;4.相关教学资料和绘画范例。
五、教学过程设计1. 热身环节(1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或实物展示玻璃器具,引起学生的兴趣;2.教师让学生观察玻璃器具的形状、透明度和质感,启发学生对玻璃器具的感性认识;3.教师通过简单的绘画练习,引导学生创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玻璃器具形象。
2. 新知讲解(20分钟)1.通过幻灯片和讲解,介绍不同类型的玻璃器具和它们的特点;2.通过范例和操作演示,讲解如何通过线条和色彩表现玻璃器具的透明度和质感;3.通过预备好的教材示例,解读玲珑剔透的美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3. 绘画实践(50分钟)1.教师给学生展示范例,引导学生用铅笔先画出玻璃器具的形状;2.学生根据教师思路和要求,运用色彩渐变、亮度变化等技巧,表现出玻璃器具的透明度和质感;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玻璃器具形象;4.学生完成作品后,互相欣赏和交流,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美和创作的过程。
4. 总结回顾(10分钟)1.教师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教师挑选几幅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一起欣赏和品鉴;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并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热爱艺术,发现生活美。
赣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镂空的相关知识,知道镂空的方法。
2.能依据参考图,设计一幅简单的镂空图案,培养初步设计技能。
3.经历观察、分析、设计、实践的活动过程,学会设计镂空图案的一般方法。
4.感受镂空艺术的魅力,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正确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镂空版拓印的一般方法,会设计简单的玲珑剔透的图案。
教学难点:图案设计体现出镂空的特点。
技术准备:教师:课件、图案、实物投影、电脑。
学生:铅笔、白卡纸、参考图、研究图。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作品,都是什么?展示这几幅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镂空雕刻出来的。
做镂空雕刻,最关键的要镂空,就是镂空版,利用镂空雕刻出来的作品有一种玲珑剔透的美。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种“玲珑剔透的美”。
二、研究分析(一)了解镂空雕刻的特点你再观察这几幅镂空雕刻,有什么特点?小结:必须是双线,线线相连。
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像小车、字还有裙子能够很明显的看出是双线,那,苹果、人,到底是不是双线呢?咱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小结:看来双线可以变化成各种形状。
然后,把镂空版刻掉,托纸、上色。
那么,对于镂空版材料的选择有什么要求?能使用薄纸吗?总结:孩子们,通过我们对图案的整体观察,发现,镂空版图案的特点是:双线,线线相断。
(二)细化设计,运用镂空版特点那么,运用镂空版的特点,双线,线线相断,到底怎样设计一幅拓印画呢?请看,老师这,有一个叶子的简笔画,能不能直接刻制?叶子怎么修改呢?请组长带领组员进行研究汇报:不管采用的是哪种方法,必须要注意的是什么问题?老师这,还有两幅设计图,哪幅更好,为什么?(三)内外设计,掌握不同方法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作品要想成功,必须是双线且线线相断。
老师可要增加难度了,还有信心接着研究吗?老师把叶子画在了苹果的内部,拓印时,既要看出苹果,又要看出叶脉,能直接刻吗?小组汇报:同学们,我们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研究,那么,设计镂空版图案最关键的是什么?。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圆雕和浮雕两种雕刻技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经典雕塑作品的图片、雕塑制作的基本技法介绍等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雕塑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能对学生来说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欣赏经典作品中感受雕塑的魅力,并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体验雕塑创作的乐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圆雕和浮雕两种雕刻技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雕塑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雕塑艺术的热爱,增强对我国传统雕塑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圆雕和浮雕两种雕刻技法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学会欣赏雕塑作品。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雕塑创作,突破创作中的技巧和表现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圆雕和浮雕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欣赏方法。
2.示范法:展示雕塑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小组讨论法:学生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4.评价法: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组经典雕塑作品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对雕塑艺术的兴趣。
2.讲解:讲解圆雕和浮雕的特点、表现形式以及欣赏方法,让学生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
3.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雕塑作品,体验雕塑创作的乐趣。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4.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创作经验。
玲珑剔透的美》美术说课稿
玲珑剔透的美》美术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我是第三位考生,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美术课的说课稿——《玲珑剔透的美》。
首先,我想谈一下对本课教材的理解。
本课选自江西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属于设计应用研究领域。
主要内容是欣赏民间镂空艺术,研究镂空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独立完成一幅镂空创意作品。
通过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提高审美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爱生活,爱艺术”的美好情感。
针对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但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比较弱的特点,我制定了三维教学目标:一是了解镂空的艺术特色,研究和掌握镂空的方法和步骤;二是运用所学的镂空技法,能够创作一幅创意作品;三是通过本课研究,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动手能力,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本次课的教学过程。
首先,我会展示我提前制作的蛋雕作品,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答蛋雕,顺势引入课题《玲珑剔透的美》。
通过展示实物的方式,我希望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我还会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蛋雕、玉雕、核雕、石雕、纸雕等镂空作品,让学生感受镂空作品浑然天成、精巧别致的艺术魅力。
在学生兴趣高涨的时候,我会抛出问题,例如哪种镂空作品相对简单,主要制作过程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作答。
为了加深学生对以上知识点的理解,我还会设置示范点拨的环节。
针对本次课的重难点,我会采用讲述法、示范法、和谈话启发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
在课前,我会准备好相关教案、课件和原创蛋雕作品,并提醒学生做好预,准备好纸、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希望能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镂空的基本技法,把握线条的流畅度和完整性,运用所学的镂空技法创作出一幅创意作品,并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动手能力,培养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谢谢!。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赣美 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明、半透明的定义及画法;2.学习如何通过画法表现透明、半透明物体的特点;3.了解玲珑剔透的景象,了解其对美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观察课程中的茶杯、花瓶等物,理解透明、半透明的定义;2.学生借助图片、文本、老师的示范等多种方法学习画法;3.学生自主思考、实践、评估,并在课后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方法和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美,培养美的审美能力;2.在创造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认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透明、半透明物体的画法;2.学习玲珑剔透的景象,如何通过画法表达对它的表现。
2.教学难点1.实现画法的抽象化,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技巧;2.让学生发现玲珑剔透的美,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1.学生欣赏玻璃球、玻璃杯、水晶等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借助图片、3D模型等实物,了解透明、半透明的定义,并且了解它们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透明、半透明的物体那么让人着迷?人们为什么会从中得到美感?2.学习画法(20分钟)1.通过PPT等工具,讲解如何画透明、半透明的物体,并示范如何画出笔画变化、明暗交错的茶杯等图片。
老师要重点讲解画笔的运用和轻重的变化,通过挑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想要表达真实的虚幻的渴望,COVID19以后,我们需要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望。
2.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尝试画出透明、半透明的物体。
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简单画下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其构造。
3.理解玲珑剔透的美(5分钟)1.通过幻灯片展示或者视频分享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玲珑剔透的景象,感受这种美的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用画法描述这样的场景应该怎么做?4.作品创作(30分钟)1.学生创作自己的画作,先动手画出茶杯等透明半透明物体,再结合课上的颜色运用和构图,将玲珑剔透的美刻画出来。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1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什么是玲珑剔透的美,以及如何通过绘画来表现这种美。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玲珑剔透的定义,并通过例图和步骤图,让学生学会如何绘制玲珑剔透的效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简单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玲珑剔透的表现,可能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玲珑剔透的定义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绘玲珑剔透物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玲珑剔透的定义和表现方法。
2.如何观察和描绘玲珑剔透的物体。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示范、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
2.教师示范用的绘画材料。
3.学生绘画材料。
4.与玲珑剔透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与玲珑剔透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让学生初步感受玲珑剔透的美。
2.呈现(10分钟)介绍玲珑剔透的定义,并通过教材中的例图和步骤图,讲解和示范如何绘制玲珑剔透的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尝试绘制玲珑剔透的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绘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绘制玲珑剔透的物体,加深对玲珑剔透表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绘制自己喜欢的玲珑剔透的物体。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玲珑剔透的表现方法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绘制一幅玲珑剔透的画作,并写在画作背后的感受和体会。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 》说课稿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玲珑剔透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精美的图片、详细的步骤说明和丰富的创作提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新的创作方式。
然而,对于玲珑剔透这一艺术形式,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玲珑剔透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掌握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从观察、分析到动手创作,逐步掌握玲珑剔透的制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精美的玲珑剔透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学生注意技巧和细节。
4.创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展示: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制作方法和创作步骤等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创作水平、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
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的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2)
四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2)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课程。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窗花艺术,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和审美能力。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窗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窗花特点,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制作窗花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体验创作玲珑剔透的美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窗花艺术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窗花艺术多为春节期间的家庭装饰,对于窗花的种类、特点和制作方法的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深入认识窗花艺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窗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窗花特点,学会制作窗花的基本方法,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美感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窗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窗花特点,学会制作窗花的基本方法。
2.难点: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美感的作品,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教学资源,以及手工材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域的窗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窗花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窗花艺术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窗花的起源、发展以及不同地域的窗花特点,让学生了解窗花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新设计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充分认识镂空这种中国传统雕刻技术,了解到我国其他手工艺,感受到我国传统手工艺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名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能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并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名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共有4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4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
不过因为是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美术教育发展地比较缓慢,学生美术基础薄弱,由于学生受家长意识的影响很多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美术学科的学习,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完成,学具也不及时准备,男生作业相对来说比女生的毛糙很多,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的,也有个别学生比较有学习美术的天赋,能很好地完成美术作业,并有所创意。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镂空的艺术特点;2、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的方法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难点: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玲珑剔透的美。
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2011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玻璃的特点及应用进行初步的了解。
2.学生能够把握学习方法,用观察的眼光发现身边的美丽,关注艺术的细节,丰富个人的艺术情趣。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学会根据自己的创意用适当的材料进行创作。
2. 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玻璃的特点及应用,进一步认识美。
2.学生锤炼艺术鉴赏力,用观察的眼光发现身边的美丽。
3.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培养初步的创造能力。
2.2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发现身边的美丽,锤炼艺术鉴赏力。
2.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上课前,老师在教室里摆放一些透明的物品(如玻璃杯、玻璃碟、玻璃瓶、玻璃珠、玻璃花瓶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们进行简单的互动,引导学生们发现这些物品的美丽之处,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玻璃的兴趣。
3.2 讲解与实践环节3.2.1 讲解玻璃的特点及应用1.玻璃是一种透明的、硬脆的质地,分为天然玻璃和人工玻璃两种。
2.玻璃在建筑、制造家居用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艺术工艺品的重要材料。
3.2.2 观察玻璃的美丽之处1.让学生们分组观察老师摆放的玻璃物品,发现其中的美丽之处,并通过讨论与交流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自己发现的成果。
2.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对玻璃的美丽之处的感受,如色彩、形状、光线等。
3.2.3 培养创造能力,进行创作1.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将自己观察到的玻璃的美丽之处运用到创作中去,并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2.学生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如彩纸、透明胶纸、彩笔等,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3.学生们在创作中,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并通过展示作品与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3.3 整理反思环节1.让学生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整理和收集,并召开展示交流活动,让同学们欣赏和评价彼此的创作成果,通过相互借鉴和提出意见,进一步提高创作水平。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玲珑剔透的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A001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玲珑剔透的美》省级名师授课教案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一、教材分析
镂空这种技艺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如剪纸、皮影、玉器等,用镂空工艺制作的物品具有玲珑剔透、线条柔美的特点。
随着文明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这种秀美的艺术也被广泛运用到生活的每个角落,如沙发、茶几、杯垫、桌椅、门窗、屏风、纸盒、灯具等各种家居装饰,质地从纸张、丝织、毛线、纺织等柔软的材料到钢丝、木条、藤艺等硬质材料,应有尽有。
镂空的创作手法有人工的精心雕琢、也有精准的激光雕花、现代镂空设计大胆、亮丽,且已不再局限于小物件的设计,它被广泛运用于大型的建筑外墙、园林雕塑、景观布置上,镂空扩大了空间的通透感,让人类的生活环境变得清雅优美、别有韵味。
镂空的光影效果在日常灯具中也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灯光透过繁复的花纹图案,映出斑驳的图案,顿时让空间变得浪漫动人,透过点状的小孔,则能产生星星一般的光亮,让空间充满童真幻想。
从平面装饰画到立体陈设装置,从传统工艺制品到后现代设计作品,镂空艺术已完全渗透入社会的各个。
玲珑剔透的美教案
2015菏泽市(小学学段)美术教学能手参评教案(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巧手创新单元第 10 课玲珑剔透的美侯蕊曹县第一实验小学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体验了设计应用课的乐趣,掌握设计的基本思路,选择造型,合理利用材料的特性用画、折、剪等方式进行创作。
本课是一节关于镂空工艺的[设计·应用]课,在教材中属于“巧手创新”这一板块。
玲珑剔透,巧夺天工,这就是镂空艺术带给人们的艺术魅力。
镂空这一雕刻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本课教材向我们展示了小到茶壶、花瓶,大到景观小品、建筑外观,镂空艺术无不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面面。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镂空艺术作品,了解镂空工艺这一雕刻技术,体会这一传统工艺独特的韵味,并能用我们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富有创意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从而提升审美、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欣赏和实践,感受镂空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
认识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镂空工艺以及镂空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探究其艺术特点,学习简单的镂空技法,用画、折、卷、剪、刻、粘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镂空造型,并能通过立体作品大胆表达感受。
从而提升审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镂空工艺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欣赏、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镂空艺术作品,学习镂空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难点:品味镂空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富有创意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镂空艺术的作品及相关的学习资料袋。
2、学具:彩色卡纸、皱纹纸、废旧包装盒、双面胶、刻刀、剪刀等。
1、教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演示法、谈话法、引导启发法;2、学法: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动手能力,学生对美术充满热情,乐于尝试新颖的表现手段,并已具备初步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
因此,学法要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以欣赏、观察、交流、思考结合实践,令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借助多媒体资料、现场实例以及体验性学习活动等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 玲珑剔透的美》教学设计1
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是赣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如陶瓷、玉器、宝石等,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玲珑剔透美品的介绍,也有相关的技法指导,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对于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美术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他们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厚。
但同时,学生对于一些专业术语和技法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玲珑剔透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感受玲珑剔透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法,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作品。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玲珑剔透的美,学会欣赏和分析艺术品。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美术技法,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品,让学生感受其美。
2.讲解法:对艺术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玲珑剔透效果的作品。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图片或实物,如陶瓷、玉器、宝石等。
2.准备相关的美术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玲珑剔透的艺术品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其美。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艺术品的理解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展示更多的玲珑剔透艺术品,包括陶瓷、玉器、宝石等,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其造型、色彩、材质等特点。
小学美术赣美版 四年级下册 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新设计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充分认识镂空这种中国传统雕刻技术,了解到我国其他手工艺,感受到我国传统手工艺之美,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名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的特点。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能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欣赏镂空艺术品,让学生了解镂空艺术并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2、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以及小组讨论,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以中国传统艺术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名族自豪感。
3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共有46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24人,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
不过因为是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美术教育发展地比较缓慢,学生美术基础薄弱,由于学生受家长意识的影响很多学生不重视甚至忽略美术学科的学习,部分学生作业不认真完成,学具也不及时准备,男生作业相对来说比女生的毛糙很多,但大部分学生对美术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的,也有个别学生比较有学习美术的天赋,能很好地完成美术作业,并有所创意。
4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镂空的艺术特点;2、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的方法体会到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3、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教学难点:动手设计制作一个简单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5教学过程5.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玲珑剔透的美1、(课前播放音乐《龙的传人》将学生带入情境)同学们,这首歌你们喜欢吗?你最喜欢哪一句呢?是啊,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悠久的时光,留下了许多经典文化遗产。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是艺术宝库里的璀璨明珠。
它们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是我们的信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赣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是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的美术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透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如何运用透视知识创作出具有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绘画兴趣浓厚。
但学生在透视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来提高理解。
此外,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和模仿,但在创新方面还需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掌握透视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审美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如何运用透视知识创作出具有空间感的绘画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示范法:示范如何运用透视知识创作绘画作品。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透视效果的绘画作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评价、交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
2.投影仪、电脑、投影屏幕。
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4.相关透视图片和绘画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具有透视效果的图片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和欣赏。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有什么特别之处?”、“你们想知道关于透视的哪些知识?”2.呈现(10分钟)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包括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透视的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透视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透视知识,培养空间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作品,相互评价、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运用透视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年级美术下册《玲珑剔透的美》教案、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尊重他人,珍惜美好时光。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激发兴趣:展示玲珑剔透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美感,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绘画语言表现玲珑剔透的质感。
二、新授
2.完成作业后,学生需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交流创作心得。
a.自评:学生从绘画技巧、创意表现等方面对自己作品进行评价。
b.互评:学生之间相互欣赏、评价对方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c.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进步。
3.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美术日记,内容包括:
a.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b.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透明物体和光感的表现方法有哪些?
b.如何运用绘画语言准确地表现玲珑剔透的质感?
c.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绘画技巧和心得。
a.教师点评,总结各小组的优点和不足。
b.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课堂练习,500字
1.练习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现玲珑剔透质感的作品。
a.学生自主选择绘画工具和材料。
b.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建议和鼓励。
2.练习过程:
a.学生按照绘画步骤,尝试表现透明物体和光感。
b.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具有个性化的作品。
c.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绘画技巧。
(五)总结归纳,500字
1.作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玲珑剔透的美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和实践,感受镂空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
2、认识镂空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了解镂空工艺以及镂空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探究其艺术特点,学习简单的镂空技法,用画、折、卷、剪、
刻、粘接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镂空造型,并能通过立体作品大胆表达感受。
从而提升审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对镂空工艺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镂空艺术作品,学习镂空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难点:
品味镂空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富有创意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
导入:蛋雕艺术视频欣赏,问题导入,“蛋壳伯乐”用了什么妙招改变了小蛋壳的命运?
板书课题:由镂空艺术引入课题,板书课题:玲珑剔透的美
讨论:学生带问题欣赏视频,观察视频蛋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结:总结图案是雕刻出来的,给人玲珑剔透的美感。
新授:
不同载体上镂空工艺:
初步认识镂空艺术,深入学习,出示图片,欣赏玉器及青铜器上的镂空艺术认识核雕,瓷器雕刻和牙雕发现生活中的镂空物品:
1、引导学生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镂空图案的物品。
2、播放生活中的图片,加深学生镂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的深刻印象
3、展示灯光下的波兰馆,学生欣赏灯光下的独特的视觉效果,认识波兰馆的镂空图案
感知:学生欣赏图片,初步了解镂空艺术的历史悠久,感知镂空技艺精湛。
观察思考:
1、生结合生活家具、周围环境说出生活中存在的镂空图案的物品。
3、学生欣赏。
创作体验:
师引导学生发现用身边的材料制作镂空工艺的立体造型,并说出灯具上雕刻的不同图案,提示创作时要注意立体造型的色彩搭配,引导学生总结制作方法(画、剪、刻、卷、折、粘),师板书出示创作提示,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