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与培养基

合集下载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与培养基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与培养基
工业上用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假 丝酵母(Candida)、类酵母(Saccharomycodes)等,用于酿酒(Brewing) 、制造面包、制造低凝固点石油、生产脂肪酶(lipase),以及生产可 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菌体蛋白等。
3、 霉菌(mould)
在液体沉浸培养中由于搅拌器( agitator)的作用,常常形成短的分支旺盛 的菌丝体,或呈分散生长,或呈菌丝团状生 长。它的最大经济价值在于能产生多种抗生 素(antibiotics)。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 素,有60%以上是放线菌产生的,如链霉素 、红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等。
常用的放线菌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属:链 霉菌属、小单孢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等。
由于发酵工程本身的发展以及遗传工程的介入,藻类(alga )、病毒(virus)等也正在逐步地变为工业生产用的生物。
尽管如此,目前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是十分不够的。已经 初步研究的不超过自然界微生物总量的10%左右。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据统计已超过一千三百多种,而大规模生 产的不超过一百多种;
微生物酶有近千种,而在工业上利用的不过四五十种。可见 潜力是很大的。
4、 放线菌(Actinomycetes)
放线菌因菌落呈防线状而得名。它是一个原 核生物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在含有 机质丰富的微碱性土壤中较广。大多腐生,少数 寄生。
放线菌主要以无性孢子进行繁殖,也可借菌 丝片段进行繁殖。后一种繁殖方式见于液体沉浸 培养(submerged cultures)中。其生长方式是 菌丝末端伸长和分支,彼此交错成网状结构,成 为菌丝体。菌丝长度既受遗传性的控制,又与环 境相关。
霉菌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凡生长在 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的 真菌(fungi)统称为霉菌。

发酵工艺 第2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

发酵工艺 第2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

微生物菌种保藏机构名称和缩写
中国 缩写
ACCC
SH IA CCGMC AS-IV
CAF
IFFI
ID IV CIVBP
名称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 心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中国林业科学院菌种保藏管理中 心 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 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最常用的工业微生物
放线菌
– 链霉菌属 – 小单孢菌属 – 地中海诺卡氏菌 – 米苏里游动放线菌
藻类
藻类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 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 它们一般被认为是简单的 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 较高等的植物有关。虽然 其它藻类看似从蓝绿藻得 到光合作用的能力,但是 在演化上有独立的分支。 所有藻类缺乏真的根、茎、 叶和其它可在高等植物上 发现的组织构造。藻类与 细菌和原生动物不同之处, 是藻类产生能量的方式为 光合自营性 ;琼脂(棕 藻)
国外重要菌种保藏机构
1、ATCC:美国模式培养物(菌)保藏中心 2、NRRL:美国农业部北方开发利用研究部 3、CSH:美国冷泉港研究所 4、IAM:日本东京大学应用微生物研究所 5、IFO:日本发酵研究所(大阪) 6、NCTC:英国国立标准菌种收藏所 7、CBS:荷兰真菌中心保藏所
三、生产中常用菌种的分离、选 育(screening )
(一)微生物菌种的分离 四步骤: 样品采集 增值培养 纯种分离 生产性能的测定
1.施加选择压力分离法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主要是利用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其生长繁殖对环境和营 养的要求不同,如温度、pH、渗透压、氧气、碳源、 氮源等,人为控制这些条件,使之利于某类或某种微 生物生长,而不利于其他种类微生物的生存,以达到 使目的菌种占优势.而得以快速分离纯化的目的。如 可以控制培养时的氧,可将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分开;通过控制温度,可将嗜热微生物和非嗜热微生 物分开;控制pH,可将嗜酸、嗜碱微生物分离等。在 分离培养基中也可以加入不同的抗生素或试剂来增加 选择性。如在分离放线菌和细菌时,可加入抗真菌抗 生素;分离真菌时,可加入抗细菌药物。

发酵工程(2)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发酵工程(2)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淀粉酶活力极强,多作糖 化酶使用;具有较强的蛋白质 分解能力,可用于制造腐乳。
华根霉 ( Rhizopus chinentis )
酿酒所必须的重要霉菌,也是 酸性蛋白酶和腐乳生产中的重要菌 种。
2、毛霉 ( Mucor )
鲁氏毛霉 ( Mucor rouxianus ) 能糖化淀粉且能生成少量酒精;能产生
6、醋酸菌 (Acetobacter)
➢ 不形成芽孢,G-,好气性 ➢ 可生产醋酸.
7、棒状杆菌 (Corynebacterium) ➢ 是谷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的高产菌.
8、短杆菌 (Brevibacterium)
氨基酸、核苷酸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菌种,也是酶法 合成生产辅酶A的菌种.
9、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5、假丝酵母 (Candida)
➢能形成假丝,液体培养时能 形成浮膜。 ➢可生产SCP、甘油、脂肪酶。
6、红酵母 (Rhodotorula)
➢有明显的红色或黄色色 素,很多种因生荚膜而形 成粘质状菌落。 ➢可由菌体提取大量脂肪、 -胡萝卜素。
7、棉病针孢酵母 ( Nematspora gossypii )
2、葡萄汁酵母 (Saccharomyces uvarum)
与酿酒酵母相似,主要的区别在于葡萄汁酵母能发酵 棉子糖和蜜二糖。
3、汉逊酵母 (Hansenula)
此属酵母多能产生乙酸乙酯,从而增加产品的香 味,可用于酿酒和食品工业。
4、球拟酵母 (Toruiopsis)
此属酵母有些种能产生不同比例的甘油、赤藓 糖、阿拉伯糖;有的能利用烃类生产蛋白质。
复筛 不纯 第四次平板分离
第三次菌种保藏
第四次原种斜面
初步工艺条件摸索
再复筛

发酵工程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

发酵工程第二章发酵工业菌种



④抑菌圈法 抑菌圈法所用的工具菌是一些抗生素的敏 感菌。将待检菌涂布于含高浓度的工具菌的平板培养基 上进行培养,若被检菌能分泌某些抑制工具菌生长的物 质,如抗生素等,就会在被检菌的菌落周围形成工具菌 不能生长的抑菌圈,从而使被检菌很容易被鉴别出来。 采用抑菌圈法,不仅能筛选抗生素,还能筛选某些酶类。 例如,Meevootison等提出一套利用抑菌圈筛选青霉素 酰化酶产生菌的方法。工具菌是一种对6-氨基青霉烷酸 敏感而对苄青霉素有抗性的黏性沙雷氏菌,这种菌只有 当苄青霉素尚未被别种微生物的青霉素酰化酶转化为6氨基青霉烷酸时才能生长。将工具菌与苄青霉素混合于 平板培养基中,然后将待检菌涂布于平板上,进行培养, 周围出现抑菌圈的菌落就是青霉素酰化酶产生菌。


③生长圈法 生长圈法所用的工具菌是一些营 养缺陷型菌株。将待检菌涂布于含高浓度的工 具菌并缺少工具菌所需营养物的平板培养基上, 进行培养,若某菌株能合成工具菌所需营养物, 在该菌株的菌落周围就会形成一个浑浊的生长 圈。 例如,用嘌呤缺陷型大肠杆菌作为工具菌,与 不含嘌呤的培养基混合倒平板,在平板培养基 上涂布含菌样品并恒温培养,周围出现生长圈 的菌落即为嘌呤产生菌。
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菌种的筛选: 通过常规生产性能测定,进一步筛选产物合成能
力较高的菌株。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括形态、培养
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 耐受最高温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艺等。

菌种保藏
等。
第二节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菌种的来源

根据资料直接向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工厂或菌种 保藏部门索取或购买;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二章_工业发酵菌种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二章_工业发酵菌种

代表微生物类型 革兰氏阳性球菌
高产培养基设计的几个原则




制备一系列的培养基,其中有各种类型的养分成为 生长限制因素; 使用一聚合或复合形式的生长限制养分; 避免使用容易同化的碳源或氮源,防止分解代谢物 阻遏; 确定含有所需的辅因子(Co2+,Mg2+,Mn2+,Fe2+); 使用pH缓冲剂以减少pH变化; 前体、促进剂及抑制剂的采用。

酶发酵生产常用的微生物
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黑曲霉 米曲霉 青霉 木霉 根霉
生产的酶类
α -淀粉酶、蛋白酶、β -葡聚糖酶、碱性磷酸酶等 谷氨酸脱羧酶、天冬氨酸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 糖化酶、 α -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果胶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 酶、核糖核酸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 糖化酶和蛋白酶、氨基酰化酶、磷酸二酯酶、果胶酶等 葡萄糖氧化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磷酸二酯酶、脂肪酶、凝乳酶、核 酸酶等 纤维素酶等 糖化酶、 α -淀粉酶、转化酶、酸性蛋白酶、核糖核酸酶、脂肪酶、果 胶酶、纤维素酶等

样品的预处理

目的:提高分离效率 方法:


物理方法:热处理(减菌);膜过滤法(浓缩); 离心法(浓缩) 化学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某些化学成分来增加特
定微生物的数量。
几丁质——放线菌;CaCO3——嗜碱性放线菌

诱饵法
石蜡、花粉、蛇皮、毛发等
分离方法的选择

根据目的菌有无选择性特征来选择分离方法 菌种的营养特征独特 选择性分离 生长特征独特 无选择性特征 根据产物的特征进行 随机分离


增加混合菌群中所需菌株数量的一种技术 技术特点: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 或不利于目的菌以外的其他菌型生长的条件 培养方式 分批培养方式:以最大比生长速率 (μmax)筛选, 存在选择压力的控制、移种时间和次数等问题 连续培养方式:以比生长速率( μ)筛选

发酵工程习题

发酵工程习题

第一章发酵工程概述复习思考题1.发酵的传统概念与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是指什么?2.发酵工程的概念是什么?3.试述微生物工业发酵的基本过程4.发酵工程与传统酿造化学工程相比有什么特点?5.试述微生物发酵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特点。

6.分析发酵工程的一般特征,同时存在哪些不足?7.发酵工业中使用的发酵罐有什么特征?8.什么是气升式发酵罐,有什么优点?9.发酵过程的优化概念,目的,内容分别是什么?10.工业发酵常见的发酵方式有哪些?其中主流发酵方式是什么?为什么?11.什么是分批发酵和补料分批发酵?分析两种发酵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12.连续发酵的特点及不足有哪些?13.什么是固态发酵和混合发酵?14.什么是发酵工程的后处理?发酵工程后处理技术有什么要求?发酵液的特点?15.下游工程中的目的产物有什么特点?16.用图表示发酵工程下游技术的过程。

第二章微生物菌种选育复习思考题1.工业化菌种的要求有哪些?2.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有哪些?3.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4.菌种选育分子改造的目的是什么?5.什么叫自然选育?自然选育在工艺生产中的意义是什么?6.什么是正突变?什么是负突变?什么是结构类似物?7.什么是诱变育种?常用的诱变剂有哪些?8.什么是种子的扩大培养?9.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与要求有哪些?10.种子扩大培养的一般步骤有哪些?11.在大规模发酵的种子制备过程中,实验室阶段和生产车间阶段在培养基和培养物选择上各有何特点?12.菌种复壮的方法或措施有哪些?13.如何防止菌种衰退?第三章发酵机制及发酵动力学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能荷、糖酵解、TCA循环、HMP途径、甘油发酵、初级代谢、次级代谢、反馈抑制、阻遏、同工酶、协同反馈抑制、营养缺陷型、抗性突变株、分解代谢阻遏、代谢控制发酵2.比较糖厌氧发酵和糖好氧甘油发酵的机制3.简述微生物柠檬酸发酵机制4.说明柠檬酸发酵过程中氧的重要性。

发酵工艺原理知识点归纳

发酵工艺原理知识点归纳

所学内容:1、菌种:选育、培养、保藏;2、发酵的概念、原理、参数控制;3、介绍一些产品的发酵过程第一章绪论一、发酵1、发酵的定义:培养生物细胞(包括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微生物)来制得产物的过程。

2、发酵工业:根据有无风味要求分为酿造工业和发酵工业。

3、实现发酵需具备的条件:①适宜的微生物;②保证微生物进行代谢的条件(pH、营养、温度等);③进行发酵的设备;④有提取精制产品的方法和设备二、发酵工业的沿革①天然发酵阶段:嫌气发酵、非纯种培养(靠的是经验),质量不稳定。

②纯种培养技术的建立:巴斯德认识到发酵是由微生物所进行的化学反应;柯赫建立了单种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技术。

——表面培养、产量少③通气搅拌发酵技术的建立:青霉素④代谢控制发酵技术:运用动态生物化学、遗传学知识,控制生物合理代谢。

⑤开拓发酵原料时期;⑥基因工程阶段三、发酵工业的范围1、微生物菌体发酵:酵母、微生物菌体蛋白(scp 单细胞蛋白)、藻类、活性乳酸菌制剂、真菌、生物杀虫剂。

2、微生物酶发酵:工业应用的酶大都来自微生物发酵。

3、微生物代谢产物发酵初级代谢产物: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是菌体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如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类脂、糖类等次级代谢产物:菌体生长静止期中,某些菌体能合成在生长期中不能合成的、具有一些特性的产物,如抗生素、生物碱、细菌毒素、植物生长因子等4、微生物转化发酵:利用微生物细胞的一种或多种酶把一种化合物转变成结构相关的更有经济价值的产物的生化反应,特点是特异性强,包括反应特异性、结构位置特异性和立体特异性。

最古老的生物转化就是利用菌体将乙醇转化成乙酸的醋酸发酵。

5、利用生物技术所得的生物细胞发酵①消除环境污染;②保持生态平衡;③湿法冶金;④利用生物技术所得的生物细胞发酵四、发酵工业的特征1、发酵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2、微生物菌种的选育及扩大培养3、发酵设备选择及工艺条件控制4、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5、发酵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五、发展趋势第二章工业微生物的生长与产物的生物合成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繁殖快、吸收转化快、适应性强、容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代谢类型多。

第二章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其培养

第二章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其培养

河内根霉 [R. tonkinensis Vuille-min]
结节根霉 [R. nodonus Nannyslowski]
甘薯根霉 [R. batas Nakazawa]
小麦曲根霉 [R. tritici Saito] 代氏根霉 [R. delemar (Boidin) Wehemer et
Haannzawa]
• 初级阶段——自然选育
• 发展阶段——代谢控制育种 (近代)
• 高级阶段——从诱发基因突变转向基因 重组,定向育种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培养
4
§2 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菌种
• 微生物在工业上的用途:
-直接利用微生物菌体 -利用其代谢产物 -利用它的酶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培养
5
一、霉菌(Mould)
乳酸、反丁烯二酸,能转化甾族化合物, 耐高温(45℃能生长)
9.无根根霉 [R. arrhizus Fischer]
功能:能产生乳酸、反丁烯二酸、丁烯二酸, 脂肪酶,能对甾族化合物骨架C-6β、C-11α 起羟化作用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培养
22
少根根霉(低倍镜见假根)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培养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 及其培养
•发酵工业对微生物菌种的要求 •常用的工业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菌种选育和优化技术 •菌种的培养(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培养
1
• 发酵工业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基础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原核生物界
支原体、螺旋体、蓝绿 藻、放线菌
第二章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及培养
18
例如:胆固醇

发酵工程(2)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发酵工程(2)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孢子丝盘卷成球形孢囊,内形成孢酵母菌
单细胞真核,主 分布于含糖质较多的 偏酸性环境中,如水 果、蔬菜、花蜜和植 物叶子上,以及果园 土壤中。
1、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又称啤酒酵母。细胞多为圆形、 卵形,能产生子囊孢子。能发酵 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半乳糖 等多种糖类,但不发酵乳糖和蜜 二糖。
5、白地霉 ( Geotrichum candidum )
➢ 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
➢ 白地霉菌体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可供食用和饲 料用,也可用来提取核酸,在废料废水的利用上很 用价值。
6、产黄头孢霉 ( Cephalosporium chrysogen ) 头孢霉素、先锋霉素
3、游动放线菌属 (Actinoplanes)
➢ 一般不形成气生菌丝,孢子球形,有时端生1-40 根鞭毛,能运动。 ➢ 济南游动放线菌生产创新霉素(creatmycin; 1964).
4、诺卡氏菌属 (Norcadia)
➢ 菌落较小,边缘多呈树根 毛状。 ➢ 生产利福霉素、蚊霉素等
5、孢囊链霉菌属 (Streptosporangium)
4、青霉 ( Penicillum )
产黄青霉 ( Penicillum chrysogenum ) 生产青霉素,也可用来生产葡萄
糖氧化酶、葡萄糖酸、柠檬酸和抗坏 血酸。
娄地青霉 ( Penicillum roqueforti ) 属不对称青霉组,具有分解油
脂和蛋白质的能力,用于制造干酪; 该菌孢子能将甘油三酯氧化为甲基 酮。
第二章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选育与扩大培养
第一节 发酵工业常用微生物 第二节 菌种来源 第三节 菌种选育 第四节 种子扩大培养 第五节 菌种保藏

《发酵工程》02 工业发酵菌种选育

《发酵工程》02 工业发酵菌种选育

(2)增殖培养
➢目的: 富集目的微生物,让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 占优势,使筛选变得可能。
富集方法 1、养分 3、培养时间
2、pH条件 4、培养温度
等一切能提高目的微生物相对生长速度的手段,培养(固体、 液体;分批连续)后使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
(3)纯种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
真菌(青霉素、头孢等)
一些产芽孢的细菌 植物或动物来源
问题:生产抗生素的微生物能不能用于生产氨基酸?
微生物(包括动、植物细胞)几乎可以生产 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 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只有特定的微生 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例: 礼来(Eli lilly),花了10年的时间从40万株微 生物中,发现了三种有潜力的新抗生素。
• 细菌(bacteria):常用的有枯草芽孢杆菌、 醋酸杆菌、棒状杆菌、短杆菌等。
短杆菌:GA、Gln、lys…… 枯草芽孢杆菌:淀粉酶(BF7658)、碱性蛋白酶等 地衣芽孢杆菌:HASS(耐高温α-淀粉酶) αAmylase 苏云金芽孢杆菌短:杆B菌T生物农药…棒…状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丙酮、丁y酸ea等sts的发酵
啤棒酒状酵杆母菌
• 酵母菌(yeast):属单细胞真核生物,主 要分布于含糖较多的酸性环境中。常用的 有:啤酒酵母、假丝酵母、类酵母等。
啤酒酵母:酿酒、辅酶类物质的发酵
酒香酵母:酿酒
汉逊酵母:酿酒,用于乙酸乙酯的发酵
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生产,石油发酵
霉菌
• 霉菌(mould):喜偏酸性环境。可用于生产多种 酶制剂、抗生素、有机酸及甾体激素等。
黑曲霉:柠檬酸工业、酿酒业、糖化酶 黄曲霉:酱油生产,面酱 青霉菌:青霉素的生产 红曲霉:红曲制造,南方红曲酒(女儿红);红色;豆腐 乳 赤霉菌:赤霉素的生产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
流加发酵是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发酵形式。
发酵产品及分离提纯工艺
固液分离技术、细胞破碎技术、浓缩分离技术、精制技术、结 晶技术等
四、发酵工程的发展历史
发酵现象→酿造食品工业→非食品工业→青霉素→抗 菌素发酵工业→氨基酸,核酸发酵(代谢控制发酵) →基因工程菌→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大规 模培养→藻类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动物
发酵罐试验
摇瓶试验
三、发酵工业生产流程
发酵过程的操作方式
三种模式:间歇发酵、连续发酵和流加发酵 间歇发酵又称分批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除气体进出外,与外
界没有其它的物料交换。分批发酵是一种操作简单并且广泛使 用的发酵方式。
连续发酵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培养系统内添加新鲜的培养基, 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培养系统内培养液的体 积维持恒定,使微生物细胞处于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的微生物 发酵方式。
一般采用无菌空气作为氧气来源,高空采风,经空 气压缩机加压后采用加热灭菌或过滤除菌。
微生物种子的制备
一般都是由保存于冷冻管及砂土管或冰箱中的斜面 菌种开始,在正式使用前要先转接到新鲜斜面培养 基上活化后,再用于种子扩大培养。
扩大培养的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固体培养或液体 培养两级不同方式。
菌种筛选
成品
三、发酵工业生产流程 发酵原料的预处理 原料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异。 1.淀粉——利用前需变成糊精或葡萄糖。 方法:酸水解(高压、耐酸)、酶水解法 2.糖蜜——加热杀菌和用水冲稀,也可加酸处
理后再补充无机盐。 3.碳氢化合物:石油脱蜡——一定馏分的石油
经冷却脱蜡而获得的凝固点在-10℃的油,加 入适量无机盐进行接种发酵。
细菌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具有环状DNA染 色体,以典型的二分分裂方式繁殖。 根据形态可分为三类:

发酵工程第二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

发酵工程第二章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随机分离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针对菌种从样品中分离所采用的
方法,实际发酵工业上菌种分离的步骤要有很多 步骤。
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长 培养特性。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增殖:人为的通过控制养分或培养条件,使所需
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包
工业上常用的微生物菌种
③ 霉菌: 工业上常用的霉菌有根霉、毛霉、红曲 霉、青霉等,主要生产酶制剂、抗生素、有机酸 和甾体激素等。
④ 放线菌: 工业上常用的有链霉菌属、小单胞菌 属和诺卡菌属,主要用于生产多种抗生素。
⑤ 担子菌: 即常说的蕈菌,主要用于生产多糖、 药物开发。
⑥ 藻类: 工业上常用的藻类有螺旋藻、单烈藻等, 主要用于生产食品,替代能源等。
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
(三)培养分离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生物
的混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在 这一步,增殖培养的选择性控制条件还应进一 步应用,而且控制得细一点,好一点。纯种分 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利用不同种类微生物生 长繁殖对环境和营养要求不同,人为控制这些条 件,使之利于某类或者某种微生物生长,不利于 其他微生物生存,以达到使目的菌占优势,从而 快速分离纯化的目的。
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性、 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度、生 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值、提取工艺等。
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
从自然界中分离培养微生物是菌种选育的重要和基础的 步骤。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分离培养方法能揭示一个试样 中所包含的所有微生物总数和种类。

[理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第二章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3

[理学]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 第二章  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3

第 二
Ⅴ.生长因子:硫胺素、生物素、对氨基苯甲
章 酸、肌醇等
培 养
功能:酶的辅助部分,维持生命活动;
基 的
Ⅵ.水分
制 功能:生化反应均在水溶液中进行;




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
第 二、培养基的类型

章 1.依营养物质的来源分类
培 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也称组合培养基
基 (多用于定量研究);半合成培养基,(用
第 二
3.酸酶结合法

培 养
酸酶法 酶酸法







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
二、淀粉酸水解理论基础

二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的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着: 章 水解反应、复合反应、分解反应;其中水解 培 反应是主要的。
养 基 的 制 备 与 灭 菌
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
第 ㈠淀粉的水解反应
二 章
1.淀粉水解过程 淀粉 糊精 低聚糖 葡萄糖
培 2.淀粉酸水解反应动力学

基 属于单分子一级反应类型:

dc k c dt
制 备
3.影响酸水解的因素
与 灭
主要因素:酸的种类、浓度、水解温度、时间

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
第 ㈡葡萄糖的复合反应
二 章
在淀粉的酸糖化过程中,水解生成的葡萄糖

养 2.添加化学药剂处理法:

的 添加青霉素法、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抗氧
制 剂法

与 灭
3.追加糖蜜法

第一篇 微生物工业菌种与培养基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2章-发酵工业菌种

【发酵工程】余龙江版-第2章-发酵工业菌种
在不同水体的水样中加入一定的底物如蔗糖、多糖及蛋白 质等,同样可以促进水中微生物的增殖。
培养过程中可加入低浓度的抗真菌剂以抑制真菌的生长。 另一富集方法是在培养烧瓶中添加细菌“附着材料”,如
无菌的植物组织或土壤浸出液。 通过改变培养温度和培养周期可选择性富集嗜冷性细菌、
中温菌和嗜高温菌。
次代培养及纯化步骤
1. 采样
(2) 采样对象
土壤、水、空气及枯枝落叶等,以土壤为主。
从土壤中采样要考虑土壤的以下特点:
① 有机质含量和通风状况
耕地、菜园 山坡上的森林
(有机质丰富、通气保水性能好)——细菌、放线菌
(有机质丰富、阴暗潮湿)——霉菌、酵母菌
沙土、无植被土壤、新开垦的生土、贫瘠的土地
——微生物少
② 取样的土层深度:5-25cm
3. 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的策略
(2)控制培养条件
➢ 溶氧浓度——好氧/厌氧 ➢ 高温——嗜热微生物 /非嗜热微生物 ➢ PH——嗜酸性/嗜碱性
4. 菌种分离
平板划线分离法 稀释分离法 毛细管分离法 小滴分离法
• 稀释倒 平板法
稀释分离法
• 平板 涂布法
注意:必须要做多个浓度的稀释分离平板。
1. 采样
③ 土壤的酸碱度
偏碱——细菌、放线菌 偏酸——霉菌、酵母菌
④ 土壤的植被状况
葡萄成熟时——根部酵母菌增多
⑤ 地理条件
南方土壤比北方土壤微生物含量多
⑤ 季节条件
秋季菜土样最理想
2.样品的预处理
(1)物理方法
热处理:根据目的菌较非目的菌的耐热性高 从而增加目的
菌的比例。
膜过滤法:浓缩水中的微生物细胞。 离心法:同上。
植物体上细菌的分离:无菌富集,加植物浸出 液适度培养取样,洗涤,取1ml经适度稀释后涂 布平板。

发酵工程 第二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

发酵工程 第二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制备原理和技术
第二章 发酵工业微生物菌种 制备原理和技术
发酵工程 工业生产水平的
生产菌种的性能 发酵和提取工艺条件
三个决定要素
生产设备
获得优良的生产菌种是实现高水平发酵工程工 业生产的第一环节。
本章内容
第一节 发酵工业常用的微生物菌种
第二节 自然界中微生物菌种的选择性分离
第三节 微生物菌种的选育
第四节 微生物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第五节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扩大培养 第六节 种子培养基及其制备
集的培养物到固体培养基,分离优势微生物的单
菌落。

移种时间是关键,应在所需菌占优势时移种。
连续富集培养(恒化式富集培养)

改变限制性基质浓度来控制两种菌的比生长速率。 用于连续发酵生产的菌种选育特别适合。
固体培养基的使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常用于分离酶产生菌,选择培养基中常含有所
需的基质,以便促使酶产生菌的生长,并在菌落
使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使筛选 1. 目的:
变得可能。
2. 两种方案:
(1)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采用特定的有利于 目的微生物富集的条件进行培养,使目的微生物 占优势,以实现快速分离纯化的目的。 (2)随机分离法:不能提供任何有助于筛选产生 菌的信息时,只能通过随机分离法进行分离。
(1)施加选择性压力分离法
酵母(既是微生物又是真核细胞)
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 安全性好; 比哺乳动物细胞操作简单; 具有一定的修饰蛋白的能力。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表达系统
具有准确的转录后修饰功能; 具有产物胞外分越功能,便于下游产物分离纯化; 具有重组基因的高效扩增和表达能力; 具有贴壁生长特性,也可进行悬浮生长; CHO很少分泌自身的内源蛋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酵母菌(yeast)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核生物( unicellular eukaryote),在自然界 中普遍存在,主要分布于含糖质较多的的酸性环境中,如水果、蔬菜 、花蜜(nectar)和植物叶子上,以及果园土壤中。石油酵母( petroleum yeast)较多地分布在油田周围的土壤中。 酵母菌大多为腐生,常以单个细胞存在,以发芽形式进行繁殖。 母细胞体积长到一定程度时就开始发芽。芽长大的同时母细胞缩小, 在母子细胞间形成隔膜,最后形成同样大小的母细胞。如果子芽不与 母细胞脱离就形成链状细胞,称为假菌丝(pseudomycelium)。 工业上用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假 丝酵母(Candida)、类酵母(Saccharomycodes)等,用于酿酒(Brewing) 、制造面包、制造低凝固点石油、生产脂肪酶(lipase),以及生产可 食用、药用和饲料用酵母菌体蛋白等。
尽管如此,目前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是十分不够的。已经 初步研究的不超过自然界微生物总量的10%左右。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据统计已超过一千三百多种,而大规模生 产的不超过一百多种; 微生物酶有近千种,而在工业上利用的不过四五十种。可见 潜力是很大的。 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酵母菌、霉菌和放 线菌。
一、培养基的类型和用途 天然培养基 化学成分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各种植物和动 物组织或微生物的浸出物、水解液等物质(例如牛肉膏 、酵母膏、麦芽汁、蛋白胨等) 合成培养基: 使用化学成分和数量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 使用于实验室范围作有关营养、代谢、分类鉴定、 生 物测定及选育菌种、遗传分析定量研究工作。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对生产有利,这种突 变成为正突变。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孢子)悬液的制备
平板分离
挑选单菌落(注意形态的观察) 发酵试验
二、诱变育种 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 称为诱变育种
诱变剂:能够提高生物体突变频率的物质称为诱变剂 物理:紫外,快中子 诱变剂
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
产物
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
可操作性要强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
菌无关)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三、工业生产常用的微生物
由于发酵工程本身的发展以及遗传工程的介入,藻类(alga )、病毒(virus)等也正在逐步地变为工业生产用的生物。
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 。
孢子培养基:
供制备孢子用的培养基。基质浓度(有机氮) 要低些,否则影响孢子的的形成。无机盐要适量, 否则影响孢子的数量和质量。
常用的有麸皮、大(小)米,无机盐、蛋白胨 等配制的琼脂 斜面培养基。
2、防止菌种衰退的措施
如果菌种已经发生退化,产量下降,则要 进行分离复壮。
菌种的分离: 。
• 对于已衰退的菌株采用单细胞菌株分离 的措施,即用稀释平板法或用平板划线法, 以取得单细胞所长成的菌落(colony),再 通过菌落和菌体的特征分析和性能测定,就 可获得具有原来形状的菌株,甚至性能更好 的菌株(strain)。
5、 担子菌(Basidiomycetes ):所谓的担 子菌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菇类(mushroom)生物 。担子菌资源的利用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如多糖(polysaccharide)、抗癌(anticancer)药 物的开发。 近几年来,日本、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对香菇 的抗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香菇中的 “1,2-β-葡萄糖苷酶”及两种糖类物质具有抗 癌作用。
6、藻类(alga): 培养螺旋藻,按干重计算每公顷可收获60吨,而种植大 豆每公顷才可获4吨;从蛋白质产率来看,螺旋藻是大豆28 倍。 培养珊列藻,从蛋白质产率计算,每公顷珊列藻所得蛋 白质是小麦的20-35倍。此外,还可通过藻类将CO2转变为 石油,培养单胞藻或其他藻类而获得的石油,可占细胞干重 得5%-50%,合成的油与重油相同,加工后可转变汽油、煤油 、和其他产品。 有的国家已建立培植单胞藻的农场,每年每公顷地培植 的单胞藻暗5%干物质为碳水化合物(石油)计算,可得60 吨石油燃料。此项技术的应用,还可减轻因工业生产而大量 排放CO2造成的温室效应。国外还有人从“藻类农场”获取 氢能的报道,大量培养藻类,利用其光合放氢作用来取得氢 能。
在液体沉浸培养中由于搅拌器( agitator)的作用,常常形成短的分支旺盛 的菌丝体,或呈分散生长,或呈菌丝团状生 长。它的最大经济价值在于能产生多种抗生 素(antibiotics)。从微生物中发现的抗生 素,有60%以上是放线菌产生的,如链霉素 、红霉素、金霉素、庆大霉素等。 常用的放线菌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属:链 霉菌属、小单孢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等。
半合成培养基:既含有天然成分又含有纯化学试剂 的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外观呈固体的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凝固剂量低于正常量 液体培养基: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
(生物)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一菌的无
色代谢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用肉眼区别于该菌 与其他菌。
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
生长方式是菌丝末端的伸长和顶端分支,彼此 交错呈网状。菌丝的长度既受遗传性的控制,又受 环境的影响,其分支数量取决于环境条件。菌丝或 呈分散生长,或呈菌丝团状生长。
工业上常用的霉菌有: 藻状菌纲的根霉、毛霉、犁头霉,子囊菌纲的红 曲霉,半知菌类的曲霉、青霉等; 产品: 酶制剂(enzyme preparation)、抗生素 (antibiotic)、有机酸(organic acid)及甾体激素 (steroid hormone) 等。
Hale Waihona Puke 如对芽孢杆菌(Bacillus),可先将菌液用 沸水处理几分钟,再用平板进行分离,从所 剩下的孢子中挑选出最优的菌体。 某些菌株即使进行单细胞分离,仍不能 达到复壮的效果,则可改变培养条件,达到 复壮的目的。 如AT3.942栖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icola) 的产孢子能力下降,可适当提高培养温度, 恢复其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选择一种有利于高产菌株 而不利于低产菌株的培养条件。
3、
霉菌(mould)
霉菌不是一个分类学上的名词。凡生长在 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网状或絮状菌丝的 真菌(fungi)统称为霉菌。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大量存在于土壤、 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等处。它喜欢偏酸性 环境,大多数为好氧性(aerobiotic),多腐生, 少数寄生。霉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它以无性 孢子和有性孢子进行繁殖,大多以无性孢子 繁殖为主。
二 菌种的复壮
• 通过分离达到复壮: 在琼脂平板划线、涂布或与琼 脂培养基混合培养再分离,达到菌落 纯 采用单细胞或单孢子分离法达 到细胞纯 • 通过寄主体达到复壮: 将菌株接种到寄主细胞进行繁 殖达到复壮。
三 菌种保藏(strain preservation)
基本原理:根据菌种的生理、生化特点,人工 地创造条件,使菌种的代谢活动处于不活波状态。 要求:维持菌种的存活和减少菌种的变异,尽 量使菌种保持原来优良的生产性能。 保藏时首先选择优良纯菌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 体如孢子( spore)、芽孢 (gemma)等;其次是要 创造一个有利于休眠的环境条件,如低温、干燥、 缺氧和缺乏营养物质的,即可达到降低其代谢活动 ,延长其保存期的目的。
工业生产常用的细菌有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cs) 醋酸杆菌(Acetobacter) 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短杆菌(Brevibacterium)
用于生产: 生产淀粉酶(amylase) 蛋白酶(proteinase) 乳酸(lactic acid) 醋酸(acetic acid) 氨基酸(amino acid) 肌苷酸(inosinic acid)
保存方法:
应能较长期地保存原有菌种的优良性能,使菌种稳定,同 时也要考虑到方法本身的经济简便。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保 存方法,以便长期保藏。 酵母菌:定期移植斜面低温保藏法。也可采用石蜡油封 保藏法。 霉菌:沙土管保藏法。 细菌和放线菌:一般细菌以采用冷冻干燥保藏法为佳。 放线菌可用沙土或冷冻保藏法保藏。
诱 变 育 种
保藏及扩大试验
第四节种子扩大培养
一、 种子扩大培养的任务
1、提供相当数量的代谢旺盛的种子。接种量大,发酵时 间则短。 2、得到纯而壮的培养物,还要获得活力旺盛的、接 种数量足够的培养物。
不同产品的发酵,决定种子扩大培养的级数。
第五节 培养基及其制备
培养基是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生物合成各种 代谢产物所需要的、按一定比例配制的的多种营养 物质的混合物。 培养基组成对菌体生长繁殖、产物的生物合成、 产品的分离精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重要的影 响。 微生物的营养活动,是依靠向外界分泌大量的 酶,将周围环境中大分子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 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在借助于细胞膜的 渗透作用,吸收这些小分子营养来实现的。
第二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与保藏
一、微生物菌种衰退的原因
1、原因 一是菌种保藏不妥; 二是菌种生长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是遇到不利 的条件,或是失去某些需要的条件; 三是经诱变获得的新菌株发生回复突变,从而丧失 新的特征的情况。 连续传代是菌种退化的直接原因。 衰退菌株的特点:个体或群体特征发生变化;生产 能力降低;代谢能力降低;发酵周期延长;抗不良环境 能力降低。
{
化学:硫酸二乙酯,亚硝基胍
原种(出发菌株)纯化斜面培养完全培养 基同步培养离心洗涤玻璃珠震荡分散过滤 单细胞或孢子悬浮液 自然分离(对照液)活菌计数 诱变处理 诱变处理预备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