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报告本次实验的目的是制备培养基,为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下面将从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及讨论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验步骤1、准备物质:本次实验需要的物质有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氯化钠、琼脂、蔗糖、粉红色指示剂等。
2、称量:按照配方称取所需要的物质,放置于烧杯中。
3、加水:将溶液加到烧杯中,使用热水搅拌溶解。
4、调pH值: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同时加入酸、碱溶液调整其pH值。
5、加入琼脂:琼脂在液态时将其加入培养基中,在0.5小时后,将烧杯放入水浴中,加热至琼脂溶解。
6、灭菌:将培养基热量至65℃进行灭菌处理。
二、注意事项1、称量精准:由于配方中各种物质的比例不同,所以在称量时应该特别注意精准。
2、调pH值准确:必须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的加入酸、碱溶液,使pH值调整在适宜的范围内。
3、琼脂的加入和热力均匀:琼脂的加入需要在液态状态下进行,加入方法应该温和,慢慢地注入。
在加热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热力的均匀分布。
4、灭菌时间和方法:都应该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保证灭菌的效果。
三、结果及讨论培养基制备完成后,我们使用其进行实验,成功得到了所需的细菌菌落。
同时我们也根据实验结果对制备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1、物质的准确称量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
2、pH值的调整应详细了解各个物质对呈酸、碱性的影响。
3、琼脂的加入要在合适的液态下进行,加热过程要均匀。
4、灭菌的方法和时间应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是制备培养基,为细菌的分离、培养和纯化提供良好的条件。
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步骤并严格注意了一些细节问题,最终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更加深入了我们对实验的了解。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如何制作母种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如何制作?
(1)马铃薯制备。
将马铃薯洗净,削去皮与芽眼,切成薄片。
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保持20分钟,用4~8层纱布过滤,取滤液补足水量至1000毫升。
(2)培养基制作。
继续用小火加热滤液,并准确称取其余各种药品。
过秤一种,校对一种,全部无误后,加入马铃薯汁中搅匀。
琼脂最后加入。
加入前先用冷水将琼脂条浸泡5~10分钟,捞起撕碎后慢慢加入锅中,边加入边搅动,直至完全溶化。
(3)分装试管。
将培养基趁热倒入漏斗中,分装试管。
每批要用大小一致的试管,装量要相同,约为试管长度的1/5。
分装时,注意不使管口沾上培养基。
分装好的试管立放在试管架上,待琼脂凝固后塞上棉塞。
然后每5~10支试管扎成一捆,棉塞部分用双层报纸包好防潮,竖着排放在手提式高压锅的消毒桶中准备灭菌。
(4)棉塞制作。
取一块完整的棉花,大小厚薄根据试管口直径而定。
做法是:左手握紧棉絮,从边缘往内卷成圆形,右手捏住棉絮光头,将毛头往试管口塞入2/3,外头留1/3,呈馒头形。
棉塞松紧适度,与管壁紧贴无缝隙。
- 1 -。
各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配方一萨氏(Sabouraud's)培养基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麦芽糖40克水1000毫升先把蛋白胨、琼脂加水后,加热,不断搅拌,待琼脂溶解后,加入40克麦芽糖(或葡萄糖),搅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1、营养肉汤培养基牛肉膏 0.3克蛋白胨 1.0克NaCl 0.5克水 100毫升pH 7、0~7、2在烧杯中加水,称取牛肉膏、蛋白胨与NaCl,加热溶化后,调节pH值至7、0~7、2。
分装,加棉塞,高压蒸汽灭菌即成。
常用于培养细菌。
2、营养琼脂培养基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增加20克琼脂即成。
常用于培养细菌。
3、肉汁蛋白胨液体培养基牛肉 500克蛋白胨 10克NaCl 5克pH 7、1~7、2取新鲜牛肉500克,去净脂肪、筋腱后,绞碎或剁碎,加水1000毫升浸泡,15℃下放置12小时或50℃下放置半小时。
用纱布将肉汁过滤,补足失水。
向肉汁中加入蛋白胨与食盐。
将肉汁加热,放入苏打(碳酸钠)至红色,调整pH值。
分装,高压蒸汽灭菌。
将上述已灭菌得培养基用棉花滤去凝集得蛋白质,制成液体培养基,如需制成固体培养基,可在每100毫升液体中加入2克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再次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于培养细菌。
4、高氏一号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克K2HPO4 0.05克MgSO4·7H2O 0.05克KNO3 0.1克NaCl 0.05克FeSO4 0.001克琼脂 2克水 100毫升pH 7、2~7、4在烧杯中加水95毫升,加热至沸腾,取可溶性溶粉2克,用5毫升水调成糊状,倒入沸水中与匀。
再称取其它药品,陆续加入烧杯内(待一种药品溶解后,再加入第二种药品)。
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失水,调pH值至7、2~7、4。
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
本培养基常用于培养放线菌。
5、马铃薯蔗糖培养基马铃薯 200克蔗糖 10克琼脂 20克水 1000毫升自然pH称取200克马铃薯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失水。
36种常用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汇总

36种微生物常用培养基配制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mL,pH7.4~7.6。
2.高氏1号培养基(用于放线菌培养)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0.5g,K2HPO4•3H2O 0.5g,MgSO4•7H2O0.5g,FeSO4•7H2O0.01g,水1000mL,pH7.4~7.6。
配制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
3.马丁氏(Martin)培养基(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真菌)K2HPO41g,MgSO4•7H2O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1/3000孟加拉红水溶液100mL,水900mL,自然pH,121℃湿热灭菌30min。
待培养基融化后冷却55~60℃时加入链霉素(链霉素含量为30μg/mL)。
4.马铃薯培养基(PDA)(用于霉菌或酵母菌培养)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水1000mL,配制方法如下:将马铃署去皮,切成约2cm2的小块,放入1500mL的烧杯中煮沸30min,注意用玻棒搅拌以防糊底,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加糖,再补足至1000mL,自然pH,霉菌用蔗糖,酵母菌用葡萄糖。
5.察氏培养基(蔗糖硝酸钠培养基)(用于霉菌培养)蔗糖30g,NaNO3 2g,K2HPO4 1g,MgSO4•7H2O0.5g,KCl 0.5g,FeSO4•7H2O0.1g,水1000mL,pH7.0~7.2。
6.Hayflik培养基(用于支原体培养)牛心消化液(或浸出液)1000mL,蛋白胨10g,NaCl 5g,琼脂15g,pH7.8~8.0,分装每瓶70mL,121℃湿热灭菌15min,待冷却至80℃左右,每70mL中加入马血清20mL,25%鲜酵母浸出液10mL,15醋酸铊水溶液2.5mL,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20万单位以上)0.5mL,以上混合后倾注平板。
*注意:醋酸铊是极毒的药品,需特别注意安全操作。
各种培养基配方范文

各种培养基配方范文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基础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不同的微生物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养分和环境条件,因此培养基的配方需要根据微生物的需求来进行调整。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培养基配方。
1.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配方:-蛋白胨或复合氮源:10g-酵母浸出物:5g-葡萄糖:1g-NaCl:5g-K2HPO4:2g-MgSO4:0.2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2.牛心提取物琼脂糖培养基配方:-牛心提取物:3g-高级琼脂糖:15g-葡萄糖:10g-NaCl:5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3.玉米浸出物琼脂糖培养基配方:-玉米浸出物:4g-高级琼脂糖:15g-酵母浸出物:1g-NaCl:5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4.LB琼脂糖培养基配方:-液体LB培养基:10mL-高级琼脂糖:15g-NaCl:5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 5.血寒养基配方:-羊血:50mL-肉浸出物:3g-酵母浸出物:3g-肉汤培养基:1L-红细胞素:5g-高级琼脂糖:3g-pH调节至7.0后加水至1000mL6.厌氧培养基配方:-肉浸出物:5g-酵母浸出物:5g-NaCl:5g-蒸馏水:900mL- 加入0.1%的L-cysteine:10mL-pH调节至7.0后用氮气替换空气注意事项:-培养基中的成分应严格按照配方比例加入,并保持无菌。
-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高温高压灭菌以保证无菌。
-不同的微生物可能对一些成分非常敏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培养基的pH值应根据微生物环境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在7.0左右。
-配好的培养基应存放在4℃的冰箱中,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成分分解。
这只是一些常见的培养基配方,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需求,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配方的调整。
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根据微生物的特性和实验目的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实验室中常用的培养基有很多种,包括通用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富集培养基等。
下面以常用的LB培养基和M9培养基为例,介绍它们的配制方法。
1. LB培养基(Luria-Bertani agar)LB培养基是一种通用培养基,适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
它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氯化钠。
配方如下:-蛋白胨:10克-酵母提取物:5克-NaCl:10克-精制水:1000毫升步骤如下:1)在一个大容量烧杯中加入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NaCl。
2)加入适量的精制水,搅拌溶解。
3) 将溶液移至一个继续器中,并用精制水补足至1000ml。
4)蓄满培养基的瓶子,盖上盖子,并使用自动压力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将瓶子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将压力调至15磅(每平方英寸)。
2.M9培养基M9培养基是一种无机盐培养基,常用于细菌的生长和培养。
它的配方相对简单,由无机盐、葡萄糖和维生素B1组成。
配方如下:-Na2HPO4:6克-KH2PO4:3克-NaCl:0.5克-NH4Cl:1克-葡萄糖:0.4克-维生素B1:0.1克-精制水:1000毫升步骤如下:1)在一个大容量烧杯中加入Na2HPO4、KH2PO4、NaCl和NH4Cl。
2)加入一部分的精制水,搅拌溶解。
3)加入葡萄糖和维生素B1,搅拌均匀。
4) 将溶液移至一个继续器中,并用精制水补足至1000ml。
5)蓄满培养基的瓶子,盖上盖子,并使用自动压力灭菌器进行高压灭菌,或者将瓶子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将压力调至15磅(每平方英寸)。
以上是LB培养基和M9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的简要介绍。
当然,实验室中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培养基,它们的配制方法也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细菌类型进行调整。
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应当注意严格按照配方比例配制,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并注意高压灭菌的操作安全。
实验室36种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方法

实验室36种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方法实验室养菌基是为微生物的培养和研究提供合适营养和条件的培养基质。
不同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实验室通常需要配制多种不同的培养基。
下面是36种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一、通用培养基1. 营养琼脂培养基(Nutrient Agar)营养琼脂培养基是一种通用的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的培养。
其配方为:蛋白胨10克、葡萄糖5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毫升。
将以上成分溶解、调节pH至7.0-7.2,加入琼脂,高压灭菌,倒入平皿中,待凝固后用。
2. 营养肉膏培养基(Nutrient Broth)营养肉膏培养基是一种通用的液体培养基,适用于大多数微生物的培养。
其配方为:蛋白胨10克、牛肉提取物5克、葡萄糖5克、蒸馏水1000毫升。
将以上成分溶解、调节pH至7.0-7.2,高压灭菌,分装,即可使用。
3. 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MacConkey Agar)大肠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用于选择和鉴定大肠杆菌。
其配方为:蛋白胨17克、葡萄糖1.5克、恶瓜胆汁5克、硼酸紫0.5克、亮矾0.09克、蒸馏水1000毫升。
将以上成分溶解、调节pH至7.0-7.2,加入琼脂,高压灭菌,倒入平皿中,待凝固后用。
4. Sabouraud脱氧胆汁蔗糖琼脂培养基(Sabouraud Dextrose Agar)Sabouraud脱氧胆汁蔗糖琼脂培养基是用于真菌的培养和鉴定。
其配方为:脱氧胆汁10克、蔗糖40克、琼脂20克、蒸馏水1000毫升。
将以上成分溶解、调节pH至5.6-6.4,高压灭菌,倒入平皿中,待凝固后用。
二、选择性培养基1. VC菌属选择性平皿培养基(Vogel-Johnson Agar)VC菌属选择性平皿培养基是用于选择和鉴定Voges-Proskauer菌属(如克雷伯菌)的培养基。
其配方为:葡萄糖1克、琼脂15克、盐酸75克、蒸馏水1000毫升。
将以上成分溶解、加热煮沸,冷却至55-60°C,加入胆盐酯高压灭菌,倒入平皿中,待凝固后用。
培养基制作方法

(一)肉汤培养基肉汤培养基是常用的液体培养基,也是制备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基及其他某些培养基的基础。
【材料】鲜牛肉(去脂肪和肌腱)、蛋白胨、氯化钠、pH试纸、10%碳酸氢钠、试管、三角烧瓶、蒸馏水等。
【方法】1.将新鲜牛肉500g切碎或搅碎,加水1000ml,放4℃冰箱或冷处浸泡过夜,然后煮沸30min,放凉,使残余的脂肪凝固,再用绒布或滤纸过滤,将滤液补足为原量。
此溶液称为肉水或肉浸液。
2.1000ml肉水中加入蛋白胨10g、氯化钠5g,加热溶解,放凉。
3.用精密pH试纸测酸碱度,用10%碳酸氢钠校正pH为7.2左右。
过碱时,可用10%醋酸校正之。
4.分装于试管中或三角烧瓶中,15磅(121℃)高压蒸气灭菌20~30min。
如用市售的牛肉膏代替新鲜肉水时,可将牛肉膏溶成0.3~0.5%的水溶液,再如上法制成培养基。
(二)普通琼脂培养基普通琼脂培养基是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包括普通琼脂平板和普通琼脂斜面两种,前者用于分离纯种细菌,后者用于增殖纯种细菌或保存菌种。
【材料】①肉水200ml ②蛋白胨2g ③氯化钠1g ④琼脂5g ⑤无菌平皿、灭菌试管、三角烧瓶等。
【方法】1.按上记数量把肉水、蛋白胨、氯化钠和琼脂放到三角烧瓶中,加热溶化。
2.趁热用pH试纸测酸碱度,用10%碳酸氢钠校正pH为7.2左右。
3.15磅高压蒸气灭菌20~30min。
4.趁热将溶化的培养基倒入灭菌平皿内,每个平皿倒入约15ml,凝固后即成普通琼脂平板培养基;如趁热将培养基倒入灭菌试管内,再将试管斜放试验台上,凝固后即成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
琼脂系由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俗称洋粉,具有100℃溶化,40℃凝固的特性。
细菌不能分解琼脂,故无营养作用,仅是固体培养基的赋形剂。
普通琼脂培养基也可用市售的营养琼脂粉(含有普通琼脂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并已调好pH)制备,用法见产品说明书。
(三)血液琼脂培养基有些细菌其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可用血液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方一萨氏(Sabouraud's)培养基
蛋白胨10克琼脂20克麦芽糖40克水1000毫升
先把蛋白胨、琼脂加水后,加热,不断搅拌,待琼脂溶解后,加入40克麦芽糖(或葡萄糖),搅拌,使它溶解,然后分装,灭菌,备用。
1.营养肉汤培养基
牛肉膏 0.3克
蛋白胨 1.0克
NaCl 0.5克
水 100毫升
pH 7.0~7.2
在烧杯中加水,称取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加热溶化后,调节pH值至7.0~7.2。
分装,加棉塞,高压蒸汽灭菌即成。
常用于培养细菌。
2.营养琼脂培养基
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增加20克琼脂即成。
常用于培养细菌。
3.肉汁蛋白胨液体培养基
牛肉 500克
蛋白胨 10克
NaCl 5克
pH 7.1~7.2
取新鲜牛肉500克,去净脂肪、筋腱后,绞碎或剁碎,加水1000毫升浸泡,15℃下放置12小时或50℃下放置半小时。
用纱布将肉汁过滤,补足失水。
向肉汁中加入蛋白胨和食盐。
将肉汁加热,放入苏打(碳酸钠)至红色,调整pH值。
分装,高压蒸汽灭菌。
将上述已灭菌的培养基用棉花滤去凝集的蛋白质,制成液体培养基,如需制成固体培养基,可在每100毫升液体中加入2克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再次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于培养细菌。
4.高氏一号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
可溶性淀粉 2克
K2HPO4 0.05克
MgSO4·7H2O 0.05克
KNO3 0.1克
NaCl 0.05克
FeSO4 0.001克
琼脂 2克
水 100毫升
pH 7.2~7.4
在烧杯中加水95毫升,加热至沸腾,取可溶性溶粉2克,用5毫升水调成糊状,倒入沸水中和匀。
再称取其它药品,陆续加入烧杯内(待一种药品溶解后,再加入第二种药品)。
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停止加热,补足失水,调pH值至7.2~7.4。
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
本培养基常用于培养放线菌。
5.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蔗糖 10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自然pH
称取200克马铃薯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补足失水。
在上述滤汁中加入10克蔗糖、20克琼脂,加热使琼脂熔化。
分装后,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于培养酵母菌。
6.麦芽汁培养基
将从啤酒厂买来加有啤酒花的麦芽汁,装入锥形瓶中,加塞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于培养酵母菌。
7.察氏培养基
NaNO3 2克
K2HPO4 1克
KCl 0.5克
MgSO4 0.5克
FeSO4 0.01克
蔗糖 30克
琼脂 15~20克
水 1000毫升
自然pH
分装,加棉塞,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于培养霉菌。
8.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培养基
黄豆芽 100克
葡萄糖 50克
琼脂 15克
水 1000毫升
称取新鲜黄豆芽100克,放入烧杯中,加1000毫升水,煮沸30分钟,用纱布过滤,补足失水。
再加葡萄糖(或蔗糖)50克,琼脂15克,加热至融化,补足失水。
分装,加棉塞,高压蒸汽灭菌。
常用于培养霉菌。
9.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培养基)
乳糖 10克
蛋白胨 5克
NaCl 5克
K2HPO4 2克
2%伊红水溶液 20毫升
0.35%美蓝水溶液 20毫升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pH 7.2
1.配制溶液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
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将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热至完全融化。
并不断搅拌,以免琼脂糊底烧焦。
2.调节pH值
用pH试纸(或pH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pH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10%HCl或10%NaOH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pH值为止。
3.过滤
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
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
4.分装
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
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
如果要制作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则须将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
分装时,一手捏松弹簧夹,使培养基流出,另一只手握住几支试管或锥形瓶,依次接取培养基。
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附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
装入试管的培养基量,视试管和锥形瓶的大小及需要而定。
一般制作斜面培养基时,每只15×150毫米的试管,约装3~4毫升(1/4~1/3试管高度),如制作深层培养基,每只20×220毫米的试管约装12~15毫升。
每只锥形瓶装入的培养基,一般以其容积的一半为宜。
5.加棉塞
分装完毕后,需要用棉塞堵住管口或瓶口。
堵棉塞的主要目的是过滤空气,避免污染。
棉塞应采用普通新鲜、干燥的棉花制作,不要用脱脂棉,以免因脱脂棉吸水使棉塞无法使用。
制作棉塞时,要根据棉塞大小将棉花铺展成适当厚度,揪取手掌心大小一块,铺在左手拇指与食指圈成的圆孔中,用右手食指插入棉花中部,同时左手食指与姆指稍稍紧握,就会形成1个长棒形的棉塞。
棉塞作成后,应迅速塞入管口或瓶口中,棉塞应紧贴内壁不留缝隙,以防空气中微生物沿皱折侵入。
棉塞不要过紧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管、瓶不下落为合适。
棉塞的2/3应在管内或瓶内,上端露出少许棉花便于拔取。
塞好棉塞的试管和锥形瓶应盖上厚纸用绳捆札,准备灭菌。
6.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
培养基灭菌后,如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须趁培养基未凝固时进行。
(1)制作斜面培养基。
在实验台上放1支长0.5~1米左右的木条,厚度为1厘米左右。
将试管头部枕在木条上,使管内培养基自然倾斜,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2)制作平板培养基。
将刚刚灭过菌的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和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点燃酒精灯,右手托起锥形瓶瓶底,左手拔下棉塞,将瓶口在酒精灯上稍加灼烧,左手打开培养皿盖,右手迅速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约倒入10毫升,以铺满皿底为度。
铺放培养基后放置15分钟左右,待培养基凝固后,再5个培养皿一叠,倒置过来,平放在恒温箱里,24小时后检查,如培养基末长杂菌,即可用来培养微生物。
改良的Fries氏液体培养液:蔗糖30g、酒石酸铵5g、NH4NO3 0.5g、KH2PO4 1g、
MgSO4·7H2O 0.5g、CaCl2 0.1g、酵母浸汁0.5g、蒸馏水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