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成果(降低3200m3h机组分子筛电加热器故障率)
制氧QC成果

经确认此项 为非要因
氩提取率低对高纯氧杂质含量
高纯液氧纯度低的 主要原因
1、填料层的 高度不够, 分离效果差。
2、回流液体量 偏小,流动阻力 较大。
3、操作人员业务 水平不高。
七 、制定对策
针对上述三条主要原因,QC小组成员依
据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如下:
对策表
序 号
要因 项目
高纯液氧塔
对 策
经确认此 项为要因
分析,认为填料层高度富余量偏小, 而实际操作中高纯液氧塔中杂质氩 和甲烷的含量分别为6.45×10-6和 2.6×10-6,超过设计值(氩: 1.5×10-6,甲烷:0.3×10-6)。
确认方法四:
设计要求阻力稳定在2.5kPa 左右,而实际记录显示运行阻力 经常在1.9至2.6之间波动,填料 层阻力波动导致精馏分离的效果 差。
九、效果检查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摸索出 阻力、液面和杂质含量等有关参数的控制范 围,精心操作和调整,20000m3/h制氧机系统 液氧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下面是相关的 比较数据:
1.效果比较
(图中所有数据 来源于制氧厂生产技 术科)
氩 、 甲 烷年 的高 月纯 含液 量氧 图中 2008
效果验证:氩含量由6.45×10-6 下降为4.06×10-6, 甲烷含量由2.6×10-6下降为0.63×10-6。
对策实施二:
检修时,打开粗氩塔塔体,检查发现高 纯液氧塔抽口位置被堵1/3,将堵塞的管道 清理通畅,更换变形的管道弯头,重新校正 塔体。
效果验证:重新投用高纯氧塔后,阻力稳定在 2.5kpa左右,阻力、液面等参数波动的幅度明显 降低。
提高高纯液氧产品质量制氧厂运行二工段qc小组二00九年十二月小组名称成立时间小组性质组长人数运行二工段qc小组199804现场型江光忠10人小组成员姓名年龄职务文化程度江光忠38副工段长大学杨振斌36班长大专吴建刚39班长高中万仲文44班长高中一小组概况吕峰38班长高中刘珍荣35班长大专王伟40班长大专史常青34班长大专江志纯39女工委员大专吴长文39班长高中tqm教育时间
盐阜集团QC成果简介《降低客车途中故障率》

“降低客车途中故障率”成果简介小组简介:江苏盐阜公路运输集团车辆修理公司“金扳手QC小组”成立于2005年1月,现有小组成员9人,平均年龄41岁。
小组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生产一线,从小处着手,选择可操作性较强的课题进行探讨。
2007年《降低柴油发动机增压器故障率》、2009年《提高车辆二级维护一次送检合格率》、2010年《提高车辆维修服务质量满意率》、2011年《降低举升机故障率》、2012年《降低漆膜修补起泡率》活动成果,受到了省质协、省交协表彰。
QC小组连续5年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车辆修理公司是一个客运维修企业,保证车辆技术性能良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组在本轮活动中,注重实效,在课题选择上从小处着手,倾听大家意见。
QC 小组于2013年2月-5月对车辆修理公司2012年1至6月份承修的360多台客车途中故障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共发生故障39台次,平均每月发生故障6.7台次,月故障率为1.79%。
大家认为车辆途中发生故障在给旅客出行造成不便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声誉,有必要进行探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小组结合公司下达的故障率1.30%的目标和2012年6月份故障率只有 1.29% ,在家达成共识只要通过努力 1.30%的目标可以实现。
小组成员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认为目标是可行的。
并对途中故障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频次排列图和关联图得出10个末端因素:1、材料、配件进货质量把关不严;2、驾驶员缺少培训; 3、修理人员缺少维修经验;4、维护不及时; 5、踏板气压传动部分故障; 6、制动分泵损坏;7、打气泵皮带过松; 8、打气泵故障;9、放气安全阀损坏; 10;管路接头漏气。
并对10个末端因素进行分析,确认修理人员缺少维修经验;维护不及时;踏板气压传动部分故障;打气泵故障;打气泵皮带过松;管路接头漏气导致故障的主要因素(症结)。
小组成员对要因进行了核实,并制定出对策计划,小组成员按照分工,对照计划表分别实施了对策措施。
电力行业优秀QC成果-减少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次数

02
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了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
1
2
3
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优化远动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故障次数。
通过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减少了维修成本和人力成本。
通过改进系统的监控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实地指导
派遣专家团队到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实地指导,帮助企业快速掌握该成果的应用技巧。
网络推广
利用电力行业网站、论坛等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和应用。
组织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向全国各地的电力企业和相关单位推广该成果。
提高系统稳定性
通过推广该成果,可以有效提高一体化远动系统的稳定性,减少故障次数,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QC小组成立
在实施过程中,QC小组采用了多种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因果分析法、对策表等,对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
实施过程
经过实施,一体化远动系统故障次数得到了有效减少,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电力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果效益
持续改进:虽然QC小组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体化远动系统可能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因此,需要持续关注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以实现持续改进。
QC成果总结与展望
CATALOGUE
04
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远动系统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体化远动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频繁出现故障,给电网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提高锅炉运行可靠性QC成果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姓名
性别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年龄
职称
50 高级技级
47 高级工程师
39 高级工程师
39 高级工程师
35 中级工程师
35 中级工程师
38 中级工程师
38 中级工程师
31 高级工程师
34 中级工程师
30 中级工程师
36 高级工程师
曹永齐
二次风门 开关不到 位
制粉系统 故障率高
对二次风 门进行重 新标定
减少故障 率
消除二次风门 开关不到位
将制粉系统故 障率降至最低
利用停机时间对二次风门进行重新标定、调试,确 认开关到位。 制订定二次风门定期检查、试验方案
1. 加强制粉系统设备可靠性管理 2. 并定期提供制粉系统治理周报; 3. 将制粉系统中磨煤机、给煤机检修维护任务
很强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
与#3机组类型、燃煤及设备条 件均相同的#4机组在同期假造
了连续运行262天的佳绩。
人员优势
标杆的力量
由此得出结论:确定的目标是可行的
第一次PDCA循环 现状调查
#3机组非停事件表
时间
灭火后对系统检查情况
简单原因分析
2008.2.15/22:10
未见异常
制粉系统故障
2008.5.21/01:25
实施三:
组织实施 更换烧损的燃烧器
2010年9月,小组对 #3炉#1、4角燃烧器 进行了更换。
同时,对其他燃烧 器进行了检查、检 修,确保燃烧器完 好。
更换后的 燃烧器
实施四:
组织实施 二次风门开关不到位
除灰脱硫脱硝专业QC成果发布

(3) 式中:Vair为标准状态下热一次风气体积流量,Nm3/h;qvNH3 为标准状态下NH3体积流量, Nm3/h ;qmNH3为NH3质量流量,kg/h。 QC 成果发布 根据风机轴功率计算公式,可计算出热一次风所消耗送风机功 率。 N V P 10203600 (4)
(烟风阻力+脱硝+脱硫)
QC成果发布
脱硝系统消耗蒸汽所附加煤耗 本电厂脱硝系统所消耗的蒸汽分别来自辅汽联箱和屏过蒸汽。其中尿素溶解 和各个罐体及管道的伴热系统所用蒸汽来自辅汽联箱,SCR催化剂系统吹扫所用 蒸汽为品质较高的屏过蒸汽。蒸汽压力一般为1.2-1.9MPa,温度为200-340℃。 由于本电厂脱硝系统所用蒸汽没有流量计,不能直接计算所消耗蒸汽所含能量。 由于伴热系统所用蒸汽为持续使用且用量较大,催化剂吹扫所用蒸汽量少且为间 断运行,因此,计算可以通过废水坑的疏水变化来计算脱硝系统所消耗蒸汽所耗 费的能量。公式为: Q=q2(h3-h4) QC成果发布 式中Q为系统所消耗蒸汽中的能量,kJ;h3为气态蒸汽的焓,kJ/kg;h4为液态水 的焓,kJ/kg。 反应器及其烟道的保温散热导致的烟气温降以及反应器及其烟道漏风导致的烟气 温降本次计算不予考虑。
QC成果发布 二期单台机组脱硝系统附加煤耗计算结果
名 称 单 位 附加煤耗数值 -0.8864686(BMCR) 0.45455(BMCR) 0.013636(BMCR) 0.0484 1.41(BMCR) 0.00143 1.0415474 引风机 电加热器 高流量循环泵 伴热及吹扫蒸汽 热一次风 尿素溶液输送泵及 尿素溶解罐搅拌机 总附加煤耗 g/kWh g/kWh g/kWh g/kWh g/kWh g/kWh g/kWh
QC成果发布
QC小组成果报告书(提高运行机组凝汽器真空)

QC小组活动成果报告课题名称:提高运行机组真空,达到节能降耗目的小组名称:运行五值攻关小组发布人:一、选题及目标确定:1.选题理由汽轮机真空系统是火电厂的一个重要系统,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对于300MW机组来说,在主蒸汽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凝汽器真空每下降1kPa,除了主机功率约下降2~2.5MW之外,其他辅机设备的负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凝汽器真空偏低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须对真空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日常的监视和防范措施,将运行机组的真空保持在最佳真空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机组的正常、经济运行。
2.活动目标:由于真空系统比较庞大,复杂,影响凝汽器真空的因素很多,如凝汽器结构和管材、凝汽器冷凝面积、真空系统严密性、循环水温度、循环水量、抽气系统能力等。
其中,有些已在设计制造环节中确定,如凝汽器的内部结构、管材、抽气系统布置和容量等;有些是受气候和环境因素影响的,如循环水度、潮位等。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影响凝汽器真空的主要因素是凝汽器管的传热系数、真空系统的严密性、循环水量、抽气系统抽气能力等。
因此,应针对真空系统的常见故障制定好防范措施,确保真空系统的正常运行,做到经济运行、节能降耗。
3.活动目标确定可行性分析及依据:本QC小组成员技术业务水平素质高,现场经验丰富,对本课题进行多次理论及实际的研究和探讨,并对以往有关真空系统故障案例进行分析学习总结,参考了大量有关文献初步制定治理措施,完全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现状调查:对于300MW机组来说,在主蒸汽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凝汽器真空每下降1kPa,除了主机功率约下降2~2.5MW之外,其他辅机设备的负载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机组煤耗升高3.099g/kwh 。
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凝汽器真空偏低的原因很多,所以必须对真空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日常的监视和防范措施,将运行机组的真空保持在最佳真空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机组的正常、经济运行。
分子筛纯化系统电加热器调功柜故障排除

J i a n g s u , P .R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I n 2 0 00 0 m /h a i r s e p a r a t i o n p l a n t ,l o s i n g o f n u t s o f c o n n e c t i n g b u s b a m i n wi in r g c ha mbe r o f e l e c t ic r
n e c e s s a r y p o we r c o n t r o l p a ne 1 .W h e n t h e h e a t i n g t e mpe r a t u r e r e a c he s a b o u t 1 5 8 o C a f t e r a b o u t 1 5 mi n u t e s’h e a t i n g b y p o we r c o n t r o l p a ne l o f e l e c t ic r h e a t e r ,t h e ma i n b r e a k e r t ip r s a n d p o we r c o nt r o l pa n e l o f e l e c t ic r h e a t e r s t o p s . He r e,t h e t r o u b l e c a u s e s, c o r r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a n d t h e e f f e c t s a r e i nt r o du c e d, a n d t h e o p t i mi z i n g me a s ur e s f o r e l i mi n a t i ng h e t r o u b l e a r e d e s c ib r e d.
湖北省优秀QC成果

湖北省优秀QC成果1. 背景介绍湖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行政区域,在过去的几年中,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在提升湖北省的产业质量和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本文将介绍湖北省优秀QC成果的一些具体案例和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湖北省优秀QC成果案例2.1 汽车制造行业湖北省在汽车制造行业取得了一系列优秀的QC 成果。
例如,某汽车生产厂商在质量控制方面实施了全面的过程管控和持续改进措施,成功提升了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检测标准和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汽车厂商成功降低了产品的不良率,并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2.2 医疗设备行业湖北省的医疗设备制造企业也在QC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举例来说,在某家医疗设备制造企业,他们采用了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
此外,该企业还注重用户需求的调研和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信任。
2.3 食品加工行业湖北省的食品加工行业在质量控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某家食品加工企业在QC方面加强了对原材料的严格把控和检验,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该企业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3. 湖北省优秀QC成果的关键因素湖北省取得优秀QC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
3.1 领导重视湖北省政府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了相关企业的质量管理。
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质量控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为企业的质量改进提供硬件和软件条件。
3.2 技术创新湖北省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在质量控制方面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在汽车制造行业,湖北省的企业通过引进智能制造技术和机器人应用,提高了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质量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
0
平均故障率%
制图人:杨慧明
制氧维检作业区
目标值% 项目
制图时间:2013年1月10日 7
目标值可行性分析 P D C A
1.小组成员对3200m3/h机组分子筛电加热器2012年1月份— 12月份故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2012年分子筛加热器故障率统计分析图表
项目 加热器仪表显示
故障率 加热器控制阀门
项目
气源压力值Kpa 规定值Kpa 稳定性 介质
备注
参数
450
400~500
稳定
氮气
制表人:杨慧明
制表时间:2013年4月15日
确认分析:分子筛加热器污氮气进加热器仪表控制阀门气源稳定,压力 0.45KPa在规定要求范围内,仪控阀门可以正常开启。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杨慧明 确认日期:2013年4月15日
综上所述,3200m3/h机组分子筛电加热器月平均故障率降至0.625%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制氧维检作业区
10
加热炉膛 污氮气量
不足
加热管耐 热性能差
原因分析
加热管烧损故障原因系统图
污氮阀门开度不够 污氮管道法兰泄漏
加热管功率不足
加热管管壁薄
加热器加热 管超温加热
加热时 间超时
加热器无 法断电
真空开关 粘连
加热管 烧损故 障时间
真空开 关状态
201202 完好
201204 完好
201205 完好
201206 完好
201210 完好
201212 完好
制表人:杨慧明
制表时间:2013年5月4日
确认分析:通过查看2012年电气点检记录以及现场检测,加热器现场配电柜内 真空开关完好,符合加热器电气运行要求,处于无故障状态。
从12年电加热器故障率统计调查来看,加热器月平均故障率达到了 1.039%,大于分厂要求值0.625%。
降低分子筛电加热器故障率
制氧维检作业区
5
活动计划进度表
PDCA
活动阶段
活动内容
课题选择 目标确定
P
目标可行性分析
原因分析
确定要因
制定对策 D
对策实施
效果检查 C
效益测算
标准化
A 总结及打算
计划进度:
制氧维检作业区
1-2月
活动进度(月份)(13年1月--13年12月)
3-4月
5-6月
7-8月
9-10月
11-12月
制表人:杨慧明 制表时间2013.1.5
6
目标确定
PDCA
一、确定目标值:
分子筛电加热器月平均故障率由1.039%降至0.625% 。
1.2
1.039
1
故障率
0.8
0.625
0.6
0.4
使用造成加热管局部过热,从而发生烧管事故。
确认结果:
是要因
确认人:杨慧明 确认日期:2013年4月15日
制氧维检作业区
16
要因确认
PDCA
• 确认五:真空开关传动机构故障 • 确认方法:现场检测 • 标准要求:加热器现场配电柜真空开关完好,触头间距
符合要求,无粘连现象,正常断电执行率100%。
• 确认内容:加热器现场配电柜真空开关触头间距符合要 求,无灰尘积垢,无粘连现象,真空开关机械传动机构 动作灵敏可靠。
2013.5 现场 王云峰
制表人:杨慧明
制表时间2013.4.5
制氧维检作业区
12
要因确认
PDCA
• 确认一:仪表气源压力不足 • 确认方法:现场检测 • 标准要求: 500KPa≥仪表气源压力≥400KPa。 • 确认内容:加热器污氮气进口气动阀门气源压力稳定,满足要求,污氮气阀门在加
热状态时能够灵敏开启。
本钢集团有限公司
BENXI STEEL GROUP CORPORATION
2013年4月
降低3200m3/h机组分子筛电加热器 故障率
制氧厂维检作业区
QC活动过程记录
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制氧维检QC小组
成立日期
2007年9月
降低3200m3/h机组分子筛电加热器故障率
小组成员简介
注册编号
13QC-BYZY-01
0
1.236
0
0.310
0
0.310 0.318
0
0
0
0
0
0
0.938
0.656 0.610 0.635 0.610 0.952 0.922 0.310 0.635 0.61 0.952 1.533 9.035
0.329 0
0.985
0 0
0.920
0 0
0.635
0 0
0.920
0 0
1.270
0 0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杨慧明 确认日期:2013年4月22日
制氧维检作业区
15
要因确认
PDCA
• 确认四:电加热器断电不及时 确认方法:调查分析 标准要求:加热器加热单次加热时长 105min,断电间隔时间≤2min。
• 确认内容:生产岗位人员是否在加热器加热再生结束后及时切断加热器加热电源电源,避免 加热器空负荷加热。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杨慧明 确认日期:2013年5月4日
制氧维检作业区
17
要因确认
PDCA
• 确认六:加热炉防雨罩更换不及时 •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 标准要求:加热炉防雨装置完好率100%,无漏水渗水现象。 • 确认内容:加热器加热炉防雨装置完好有效,能够很好的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雨水
序号
末端因素
验证方法
标准要求
时间 地点 确认人
气源压力稳定,500KPa≥仪表
1 仪表气源压力不足 现场检测
气源压力≥400KPa。
2013.4 现场 杨慧明
法兰垫片完好,4200m3/h≥污 2 污氮管道法兰损坏 调查分析 氮量≥3600m3/h 。
2013.4 现场 冯广范
3 加热管选型错误
加热电压220V;管壁厚2mm;加 现场检测 热功率6.5KW/根 。
45
2
43
断电不及时
20121015
加热管烧损
140
105
35
2
33
断电不及时
20121112
加热管பைடு நூலகம்损
135
105
30
2
28
断电不及时
20121210
加热管烧损
230
105
125
2
123
断电不及时
制表人:杨慧明
制表时间:2013年4月28日
确认分析:经调查分析,加热管在每次烧损故障都存在断电不及时现象。致使加热管在空载负荷下
制图:杨慧明 制图时间:2013年3月20日
制表人:杨慧明 制表时间2013.3.5
从分析情况来看,分子筛电加热器加热管烧损故障是造成故障率高的问题症结。
制氧维检作业区
9
目标可行性分析
PDCA
3.通过分子筛电加热器故障类别饼分图可以看到,电加热器加热管烧损故 障占加热器年度故障率的72%。如果能将加热管烧损故障解决55%,可以将加 热器月平均故障率降至0.625%的目标值。
确认结果:非要因
确认人:杨慧明 确认日期:2013年4月20日
制氧维检作业区
14
要因确认
PDCA
• 确认三:加热管选型错误 •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 标准要求:加热管加热电压220V,壁厚≥1mm,加热功率6.5KW/根。管材质
能够满足加热温度载荷。
• 确认内容:加热器加热管规格型号是否与加热器说明书规定要求相符,加 热管壁厚是否小于要求值,材质是否满足加热要求。
故障率 加热管烧损
故障率 加热器电气部件
故 障率 其他故障率
合计
12/01 0.310
0 0.610
0 0 0.920
时间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12/07 12/08 12/09 12/10 12/11 12/12
合计
0
0
0
0
0
0.308 0.300
0
0
0.318
日历运行时间(min)=加热器周期加热时间(min ) ×周期 数(次) ×运行天数(天)
加热器周期加热时间:105min;24小时周期运行次数6 次;运行天数按月份实际天数统计。
制氧维检作业区
4
选题理由
PDCA
分厂要求 实际现状
分子筛电加热器月故障率≤0.625%
2 1.8 1.6 1.4 1.2
制氧维检作业区
13
要因确认
PDCA
• 确认二:法兰密封垫片损坏 • 确认方法:现场调查 • 标准要求:污氮管道法兰垫片完好,密封紧凑,无氮气泄漏,满足氮气进加热器量
为: 4200m3/h≥污氮量≥3600m3/h 。
• 确认内容:加热器污氮管道是否有漏气,污氮量是否满足再生气量要求。
加热管烧损故障发生时间
2013.4 现场 冯广范
加热时间105min;冷吹加热断 4 加热器断电不及时 调查分析 电间隔≤2min。
2013.4 现场 李育宁
5
真空开关传动机构 故障
真空开关机械传动机构良好, 现场检测 正常断电完好率100%。
2013.5 现场 李育宁
6
加热炉防雨罩更换 不及时
现场调查 防雨罩完好,故障率为0。
1 0.8 0.6 0.4 0.2
0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