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闲情赋并序》

合集下载

陶渊明的脱俗与入俗——《闲情赋并序》新探

陶渊明的脱俗与入俗——《闲情赋并序》新探

陶渊明的脱俗与人俗——《闲情赋并序》新探

李春芳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

摘要:陶渊明的

关键词:陶渊明;闲情赋并序;脱俗;入俗;矛盾思想

“世俗”是“流俗”、“非宗教”的意思.指人们生活在非宗教的现实的社会中.具有社会人普遍具有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思想行为不能超出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即社会人所普遍具有的人性特征。“人俗”即是言行在“世俗”之中。与他人不二;“脱俗”就是超出“世俗”。遗世独立。

在后世很多人的心目中.陶渊明应该是一个脱离现实、与世隔绝、高逸放浪的隐者。他应该不染尘俗、绝情绝虑、不食人问烟火,甚至应该达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即是老子说的“太上忘情”之境界。总之.陶渊明是不会也不该有强烈的爱情追求的。可是陶渊明竟然写出了让人匪夷所恩的《闲情赋并序》。

正如杜甫(《遣兴》)所言:“陶潜脱俗翁,未必能达道。”陶渊明是人不是神。他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这正是他的入俗之处。但他的追求自成高格,遗世独立,这也正是他的脱俗之处。

《闲情赋并序)之脱俗之处

萧统说“自璧傲瑕。乃在闲情一赋”。乃是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判断是非曲直。儒家强调诗歌应发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的社会作用,诗歌表达情志应该受到礼义的规范和限制。是否具有教化功能是判断文学抒情是否正当的唯一标准。在萧统看来。男女之情不登文学的大雅之堂.强烈地抒发男女之情简直如同洪水猛兽.这在俗人还可理解和忍受。发生在自己的偶像身上.简直难以接受。

陶渊明的脱俗之处和令人肃然起敬之处正在于此。他敢于大胆地追求美好的爱情;他的爱情品格高逸,超凡脱俗;他能够冲破男尊女卑的社会藩篱.勇于抒发对女性平等自由的爱情。梁启超在

陶渊明散文代表作

陶渊明散文代表作

陶渊明散文代表作

陶渊明散文代表作

陶渊明散文代表作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这些带来了解与学习了?

其散文代表作主要有三部分:

一、赋辞

《归去来兮辞》《闲情赋》《感士不遇赋(并序》

二、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五柳先生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

并序》

三、疏祭文

《与子俨等疏》《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

关于陶渊明的散文的写作

陶渊明的散文创作文风独特,是我国历史上文苑上独树一帜的标杆,奠基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陶渊明的散文代表作有《五柳先生传》及《桃花源记》,这两篇是最能体现陶渊明的性情和思想的作品。

《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形式是采用正史记传体,用简单平淡的笔触着重描写生活中的情趣,对于平时的生活事迹只是寥寥几笔。如此写法将五柳先生不同流合污的性格、形象勾勒的面面俱到,塑造了一个怡然自得、安乐知足的隐士形象。这个散文的风格情怀具有记叙的特点,是陶渊明创立的。

《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界,里面的人充满纯真和善良。他们靠着自己的劳动来获得幸福,简简单单,没有勾心斗角。这个美好的“世界”体现了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强调陶渊明理想境界的独特性。陶渊明向往与追求舒适平和的生活,不再仅限于对自身的考虑,更多的是为广大百姓和社会着想。尽管“桃花源”只是个虚拟的世界,但是这个理想却是十分难得的.,表现了陶渊明由己及人的过程和升华。

陶渊明散文的语言简单干净、充满真挚之情,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有趣,从侧面表述了自己的理想情感和追求。此类散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独具一格。陶渊明散文的出现打破了当时骈文盛行的格局,魏晋南北朝的文学风格开始从单一走向多元化。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2)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译文

首先,《闲情赋》对男女爱情大胆泼辣、生动细腻的描写,对后世写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深刻影响,提供了丰富经验。杨升庵说:“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尽丽情,深入冶态。裴硎《传奇》、元氏《会真》,又瞠乎其后矣。”他只提到了裴硎和元稹,其实《闲情赋》在历代文学家中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真可谓衣被作家非一代也。

其次,《闲情赋》在语言风格上也很有它的`特色,迥异于陶集中的其他诗文的风格。众所周知,陶渊明在运用语言上朴实无华、清新自然,在描写农村景物与生活时甚至引用农民的口头语言。而此赋的语言,适应其文体的特点和内容的需要,一改其语言风格的常态,变得缠绵悱恻、富丽华美、柔婉多姿。如写佳人仪态、美貌只用廖廖数语“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神仪妩媚,举止详妍”便把佳人楚楚动人的神态及内心世界,合盘托出了。特别是写“余”追求佳人失败后的复杂心绪时,“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令人叫绝;写思念而不得见时丧魂失魄的样子,“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再确切不过了。

再次,《闲情赋》构思奇特,抒情细密,丝丝缕缕充满张力,如水波层层相涌,高潮处汹涌奔腾,回落时仍有暗流回还,绵延起伏,终而不绝,纵然“憩遥情于八遐”,留下的却是余波未平,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感慨万千。

最后,《闲情赋》中的景物描摹、声光细节,无不细腻工巧,配合近似影视分镜头般的心理刻绘,达到了情景交融高度和谐的程度。“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于是悲从中来:“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由此可见,陶渊明不愧为写景抒情的大手笔。

文言文《闲情赋》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闲情赋》原文及译文

【导语】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思想家。他的⽂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是分享的⽂⾔⽂《闲情赋》原⽂及译⽂。欢迎阅读参考!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谅有助于讽谏。缀⽂之⼠,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妙不⾜,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期有德于传闻。佩鸣⽟以⽐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云。悲晨曦之易⼣,感⼈⽣之长勤;同⼀尽于百年,何欢寡⽽愁殷!褰朱帏⽽正坐,泛清瑟以⾃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以流眄,含⾔笑⽽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云依⼭。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详妍。

激清⾳以感余,愿接膝以交⾔。欲⾃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之我先。意惶惑⽽靡宁,魂须臾⽽九迁:愿在⾐⽽为领,承华⾸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为带,束窈窕之纤⾝;嗟温凉之异⽓,或脱故⽽服新!愿在发⽽为泽,刷⽞鬓于颓肩;悲佳⼈之屡沐,从⽩⽔⽽枯煎!愿在眉⽽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茵之代御,⽅经年⽽见求!愿在丝⽽为履,附素⾜以周旋;悲⾏⽌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为影,常依形⽽西东;悲⾼树之多荫,慨有时⽽不同!愿在夜⽽为烛,照⽟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藏明!愿在⽵⽽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辍⾳!

陶渊明生平及作品

陶渊明生平及作品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

陶渊明《闲情赋》译文(最新)

陶渊明《闲情赋》译文(最新)

啊,她的绰约风姿多么瑰丽飘逸,而与众不同、秀丽绝伦。她的美貌可谓倾城倾国、绝艳殊色,她的美德的传闻又令人心生向往。只有玎珰作响的玉佩才比得上她的纯洁,只有高洁的幽兰才能与她一较芬芳。于是我将一片柔情淡化在了俗世里,将高雅的情志寄于浮云。悲叹着时光易逝晨曦又到了迟暮,如何不让人深深感慨人生艰勤;同样将在百年后逝去的那时终止,为何人生中欢欣如此难得而愁绪却是时时不断!那时她撩起大红帏帐居中正坐,拨泛古琴而为之欣欣,纤长的手指在琴上拂出佳音,雪白的手腕上下作舞使我目为之迷。顾盼之际美目中秋波流动,时而微笑言语而不分散奏乐的心神。乐曲正奏到一半,红日缓缓向西厢那边沉。略作悲伤的商宫的乐声在林中久久回荡,山际云气缭绕白烟袅袅。她时而仰面望天,时而又低头催动手里的弦作急促的乐声,神情那么风采妩媚,举止又那么安详柔美。

她奏出的清越乐声使我心动,渴望与她接膝而坐作倾心的交谈。想要亲自前往与她结下山盟海誓,却怕唐突失礼受之谴责,要倩青鸟使递送我的信辞,又怕被别人抢在前面。心下如此惶惑,一瞬间神魂已经不知转了多少回:愿化作她上衣的领襟呵,承受她姣美的面容上发出的香馨,可惜罗缎的襟衫到晚上便要从她身上脱去,长夜黯暗中只怨秋夜漫漫天光还未发白!愿化作她外衣上的衣带呵,束住她的纤细腰身,可叹天气冷热不同,变化之际又要脱去旧衣带而换上新的!愿化作她发上的油泽呵,滋润她乌黑的发鬓在削肩旁披散下来,可怜佳人每每沐浴,便要在沸水中经受苦煎!愿作她秀眉上的黛妆呵,随她远望近看而逸采张扬,可悲脂粉只有新描初画才好,卸妆之时便毁于乌有!愿作她卧榻上的蔺席呵,使她的柔弱躯体安弱于三秋时节,可恨天一寒凉便要用绣锦代替蔺席,一长年后才能再被取用!愿作丝线成为她足上的素履呵,随纤纤秀足四处遍行,可叹进退行止都有节度,睡卧之时只能被弃置在床前!愿在白天成为她的影子呵,跟随她的身形到处游走,可怜到多荫的大树下便消失不见,一时情境又自不同!愿在黑夜成为烛光呵,映照她的玉容在堂前梁下焕发光彩,可叹平旦日出大展天光,登时便要火灭烛熄隐藏光明!愿化为竹枝而作成她手中的扇子呵,在她的盈盈之握中扇出微微凉风,可是白露之后早晚幽凉便用不到扇子,只能遥遥望佳人的襟袖兴叹!愿化身成为桐木呵,做成她膝上的抚琴,可叹一旦欢乐尽而哀愁生,终将把我推到一边而止了靡靡乐音!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然而,《闲情赋》是陶渊明创作的辞赋中唯一的一篇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作品。此文不仅在表现上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它填补了陶集中没有爱情描写的空白,表现了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男女爱情的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在陶集中占有显赫的地位。《闲情赋》在艺术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与译文

陶渊明的《闲情赋》原文如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盼,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

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绵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阔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荫;傥行行之有觌(dí),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凄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dān);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伺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陶渊明《闲情赋》全文及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全文及赏析

《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

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闲情赋陶渊明

闲情赋陶渊明

闲情赋陶渊明

闲情赋陶渊明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闲情赋》全文欣赏,欢迎参考~

闲情赋陶渊明篇1

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留在后世人心目中最为深刻的印象,就是所谓的远离社会、回避现实、庄重肃穆之类。所以,诗人凸现出的那种高傲超脱、不懂人情和老气横秋的脸谱与形象,就成为千余年来人们习以为常、难以消除的印记。大约在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陶渊明27岁的时候,曾写了一篇《闲情赋》,却异常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以炽热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赞美女性、热爱美丽、青春激荡、大胆追求爱情的另一面,也是非常活泼可爱的一面。现将诗人所写的《闲情赋》试译如下,以供读者朋友品味:

她是那样有着瑰丽潇洒的优美姿态,她是那样有着绝佳秀色而脱俗超群。她的容颜倾国倾城且娇美艳丽,更期待着将美好的品德与声名传播。像佩戴的玉石一样纯洁,像幽香的兰草一样芬芳,在世俗之中她是那么柔情淡泊,并且怀抱着高雅的凌云志向。

伤悲的是晨曦短暂倏忽又到夜晚,感慨的是人生有许多的辛劳勤苦。生命总是同归于百年之期,为何寡欢而又多愁!撩起红色的帷幔正襟端坐,弹奏清丽的琴瑟来表达自己的欢欣,纤细的指尖传送出美妙好听的声波,洁白的衣袖也随之上下轻舞。美丽的眼睛顾盼生辉也流光溢彩,隐含着悦耳的言语又好似甜美微笑实难分辨。鸣奏的曲调已将近一半,日光的影子也移动至西窗前面。悲凄的秋风叩响着树林,飘动的白云缭绕在山峰。她仰首凝视着天空的景色,低头不停地抚弄着琴弦。神态气度是那么妩媚多姿,一举一动更显得灵巧可爱。

东晋诗人陶渊明《闲情赋》(附译文)

东晋诗人陶渊明《闲情赋》(附译文)

《闲情赋》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的赋作。这是陶渊明作品中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一篇,不仅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

此赋描写了一位作者日夜悬想的绝色佳人,作者幻想与她日夜相处,形影不离,甚至想变成各种器物,附着在这位美人身上。全赋沿用比兴手法,情思缭绕,逐层生发,词藻华丽,变化自然,既写出美女的姿色,又写出了美人良好的品德和崇高的志趣,因此获得后人“如奇峰突起,秀出天外,词采华茂,超越前哲”的高度评价。

《闲情赋》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并因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攘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諐,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陶渊明《闲情赋》原文翻译和赏析

《闲情赋》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指斥世俗的邪恶,抨击现实的黑暗,是陶渊明辞赋创作的主要内容。然而,《闲情赋》是陶渊明创作的辞赋中唯一的一篇无论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很独特的作品。此文不仅在表现上一反陶渊明一向的风格,而且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也不同于陶集中的其他作品。它填补了陶集中没有爱情描写的空白,表现了陶渊明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男女爱情的不可多得的名篇佳作,在陶集中占有显赫的地位。《闲情赋》在艺术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

文言文《闲情赋》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闲情赋》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闲情赋》原文及译文《闲情赋》

魏晋:陶渊明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

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凄惨而矜颜。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陶渊明的诗歌名句

陶渊明的诗歌名句

陶渊明的诗歌名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惜时》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惜时》

4.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5.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陶渊明《赠羊长史·并序》

6.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陶渊明《赠羊长史·并序》

7.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

8.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

9.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陶渊明《咏贫士》

10.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1.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陶渊明《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12.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陶渊明《桃花源诗》

13.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陶渊明《桃花源诗》

14.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陶渊明《形影神三首》

15.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6.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17.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8.有酒有酒,闲饮东窗。——陶渊明《停云》

19.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20.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21.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22.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

23.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24.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解读陶渊明《闲情赋并序》之“十愿”歌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2.7《诗三首》之《归园田居(其一)》解读陶渊明《闲情赋并序》之“十愿”歌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解读陶渊明《闲情赋并序》之“十愿”歌

《闲情赋》“十愿”: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衿之宵离,愿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与床前。

愿在昼夜而为影,常附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衿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伟大诗人陶渊明他用奇特的想象,把自己幻化成各种器物:

一愿自己是美人衣服的衣领,能承托美人的芳容,但悲哀的是罗衿到了夜晚就离开了美人,埋怨那秋夜漫长;二愿自己是美人衣裳的腰带,能束着她纤细窈窕的身躯,但嗟叹冷热温凉的不同的季节,美人啊,有时脱去旧的换上了新衣;三愿自己是美人头发上的光泽,在美人的肩上梳刷着飘飞的发丝,但悲哀的是美人屡次沐浴,使自己随着白水流去而干枯;四愿自己是美人描眉的黛色,随着美人的顾盼而远望,但悲哀的是脂粉尚且新鲜,美人啊,有时毁掉再化上浓妆;五愿自己是芦苇为美人编织成席,使美人柔弱的身体在三秋都得到安逸,但悲哀的是被有纹彩褥子替代,刚过一年又要换成新的;六愿自己是美人脚上的绣花鞋,附着在美人的洁白的脚上跟着她周旋,但悲哀的是她行动举止有节制,让我孤独地躺在她的床前;七愿自己是她白天夜晚的影子,常常跟随着她奔走东西,但悲哀的是那高树有太多的树荫隐没了我的身影,感慨有的季节却又有所不同;八愿自己是夜晚美人窗前的烛台,在窗扉之间照着美人娇羞的容颜,但悲哀的是那月亮发出柔柔的光,掩灭了我的身影藏匿了我的光明;九愿自己是修竹数竿为美人编织成扇子,让她温柔地握着我扇出悠悠的凉风,但悲哀的是那薄薄白霜覆盖大地的早上,美人啊,却顾看着衣袖把我放在一边让我归思难收;十愿自己是树中的梧桐,作成美人膝上弹奏的琴,但悲哀的是在美人高兴之极却引来悲凉,最后生气地推开我而停止了琴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
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
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
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
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
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
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
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
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
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
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
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
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
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
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
竟寂寞而无见,独悁想以空寻。
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
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就寒。
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
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
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
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
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
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
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
炯炯不寐,众念徘徊。
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
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
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
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
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
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

滞河。
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
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

[注释]
1.褰: (qiān)
2.邕: (yōng)
3.宕: (dàng)
4.眄: (miǎn)
5.愆: (qiān)
6.鬓: (bìn)
7.邈: (miǎo)
8.翳: (yì)
9. 傥:(tǎng)
10.觌:(dí)
11.燮:(xiè)
12.粲:(càn)
13.憩:(qì)
14.遐:(xiá)
15.奕:(yì)

[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人。曾作过一些地方的小官,任彭泽令仅八十余日就弃官归隐。过着躬耕的田园生活,贫困而死。陶渊明的诗,表现他对显示生活的不满,对社会政治的腐败有所批判,抒发了他高尚的志节和情操。归隐以后,他亲自参加劳动,接触了人民生活,写了一些赞美劳动生活的田园诗。诗歌语言自然朴素,清简而又平淡,形象生动,韵味深永,具有独创的艺术风格,对后代田园诗的创作有极大的影响,是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但他感到改变现实无能为力,诗中有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有《靖节先生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