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版边塞诗-高考复习古典诗词鉴赏学案 - 副本

合集下载

边塞诗导学案学生版2

边塞诗导学案学生版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导学案主备人:唐晓葵审核:高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探究鉴赏边塞诗一般方法。

3、感悟边塞诗的美学风格,激发爱国情怀。

【学习重点】辨析边塞诗的意象和感情内涵。

【学习难点】合作研究边塞诗的表现手法第一、二课时一、自主学习1、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

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边塞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这样奇情壮彩的边塞征战诗便大大发展起来,成为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2、边塞诗的特点及常用意象①是浓郁的汉代情结。

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

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左贤(匈奴贵族封号,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常以太子为之)。

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

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②是鲜明的边地风貌。

常见的自然景观:黄(风)沙、白(长)云、冰川、雪山、大漠、黄河、秋月、孤城、边关;常用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战马;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碛西(碛,读作气,是唐朝对西域的称呼)、轮台(一般指轮台县,地处天山南麓)、龟兹(qiūcí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夜郎(是秦汉时期在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塞外、雁门、漠北、玉关、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黄河;常见的乐器:羌笛、胡笳、琵琶、芦管、角、鼓;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边塞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类诗歌的特点和答题技巧2、掌握边塞诗中寄托的感情3、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边塞诗表达的情感【课前预习】一、知识超市1、边塞诗的概念通过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武之事,歌颂边塞风光的壮丽,表现戍边的艰辛,对战争的厌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等情怀。

2、边塞诗的情感①歌颂边塞风光的壮丽②戍边的艰辛③对战争的厌恶④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⑤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课堂探究】一、阅读课内两首边塞诗,回答如下问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1.这首诗的颈联分别是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二、做题方法总结:三、当堂练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相关练习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①衡阳雁去:衡阳,地名(今属湖南);传说,雁南飞到衡阳即止,衡阳的回雁峰即因此而得名。

②燕然未勒: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后汉书.窦宪传》载,窦宪出击匈奴,追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而还。

1、上阕写景,这些景物有怎样的特征?其作用是什么?2、下阕“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课堂小结:【课后拓展】唐代各时期边塞诗:1、初盛唐边塞诗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边塞诗学案

边塞诗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特点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学习过程:一、导入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边塞诗形成于汉魏六朝时代,兴盛于唐代,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他们被称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派。

二、整体感知:1、边塞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整体感知边塞诗的意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际,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得出意象:塞外、衡阳、雁、角声、长烟、落日、孤城、浊酒、燕然、羌管、霜、将军、征夫2、学生分析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表达的感情从“浊酒一杯家万里”体现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从“燕然未勒归无际”体现出作者深沉的忧国爱国的感情。

总结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三、找出典型的边塞诗,学生分析情感,教师总结。

1.初唐诗和表达的情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诗和表达的情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豪迈,勇敢,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诗和表达的情感: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总有些悲壮,惋伤之情。

)4.宋代诗和表达的情感: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虽然洋溢着爱国的热情,却有了报国无门的愤懑,归家无望的哀痛。

与盛唐时相比多了一些凄厉,一些惆怅。

)四、边塞诗的特点(一)标志边塞诗标题——(二)边塞诗内容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2、统治者------穷兵黩武3、家乡------思乡念亲4、将士------ 艰苦生活、报国豪情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课题:边塞诗导学案(四)边塞诗语言特点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五)边塞诗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六)边塞诗常见意象1、与战争有关地名: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七)边塞诗的主旨五、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高考设问方式】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解题指导】1、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

高考边塞诗复习学案

高考边塞诗复习学案

边塞诗鉴赏一、有关知识:1、边塞诗概念:边塞诗是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战争状况与男儿豪情壮志的诗歌。

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

2.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①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风沙;②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雁飞鹰扬、箭飞马走;③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

④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

3.把握作品的时代特征①盛唐:边塞诗多抒写为国征战者死而无悔的壮志豪情。

基调壮丽,明快、昂扬向上,但不回避战争的艰苦。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②中晚唐诗:国势开始衰微,昂扬向上中多了几分悲壮、悲凉、感伤。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③宋朝:外侮不断,国难当头,诗中多了报国无门的愤懑、悲凉、和惆怅。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书愤》)“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4、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①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

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高考诗歌鉴赏边塞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特点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一、高考真题体验1、(2015新课标全国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

(5分)【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

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2、(201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

④(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①眀河:银河。

②太清:指天空。

③散关:即大散关。

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答:____________【答案】(1)(3分)[要点]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边塞诗学案学生用

边塞诗学案学生用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边塞诗
设计人:颜庭学审核人:张红霞时间:2010年12月20日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

2、摐(音窗):击。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

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

高考专题复习:边塞军旅诗学案

高考专题复习:边塞军旅诗学案

边塞军旅诗·学案一、了解概况边塞诗是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

地位: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典型地反映出时代的风貌,其所表现的悲壮、雄壮的境界,使人耳目一新,令人喟叹不已。

发展概况: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代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兴盛原因:盛唐时期国力强盛,拓土开疆,为边塞军旅诗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许多文人或投笔从戎,或漫游边塞,使得边塞诗蔚为大观。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相关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拓展。

代表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常见意象人物:单于、都护、将军、征人、胡儿;景物:秋月、长云、雨雪、风沙;器物:金鼓、旌旗、烽火、长云、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刁斗、雁飞鹰扬、箭飞马走;部分涉及商队、骆驼等;地名:(胡羌羯夷指少数民族)碛西轮台龟兹夜郎;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阳关、凉州、楼兰、雪山、大漠、孤城、边关、黄河。

乐器:羌笛、琵琶、胡笳、芦管、角、鼓音乐:《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

这些意象的特点(意境):荒凉、单调、旷远、开阔。

三、常见思想情感及术语(一)判断依据1、和平年代,主要表现了边关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以及高尚情操;多以豪放旷达为主,而且诗歌写作气势恢宏,意境开阔(个别诗歌只歌颂战士,揭露将帅的无能、腐败)2、战争年代,尤其是衰世,多数表达了将士们反战、厌战情绪以及对国家时事的忧虑之情,对家乡亲人的担忧之情。

3、共同的思想感情是思念,边关千里,乡愁万里。

(二)常用术语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_边塞诗的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_边塞诗的

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边塞诗课前热身: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一、什么是边塞诗边塞诗,以歌咏边塞风光为主,充分显现了战争的状况与男儿的豪情壮志。

边塞诗兴盛于唐代,与田园诗恰成对比。

其兴起的原因,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许多青年投身塞外,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而塞外的风光迥异,黄沙、孤城、衰草、胡尘、羌笛、边月,种种新的生活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其中主要的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王翰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二、边塞诗派的特色,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1.在诗的风格上,奔放雄伟,慷慨激昂,以气象雄浑见长;语言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如: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2.在诗的体裁形式上,以七言歌行为主,也有若干七言绝句,因为七言诗句法多变化,适足以显现慷慨雄浑之气。

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高考复习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高考复习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鉴赏导学案 通用(免费下载优秀版)

黄沙百战穿金甲——边塞诗鉴赏导学案学习目标:、能读懂诗歌,会准确描述诗歌内容、能够准确读出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能够根据不同类型的提问准确答题知识链接:、什么是边塞诗: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到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从地名和民族名看: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单于;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感情特点: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主旨: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烘托、用典、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明确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通过典型意象的开拓,体察这些特定的景物描绘出的特定的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把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的时代背景密切结合起来,做到知人论世。

()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体味边塞诗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课前自主学习:、从军行(其四)(七言绝句)(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楼兰,古国名,这里泛指西部边地少数民族政权。

()从诗中看,唐代边防军驻地在哪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说说第三句在诗中的作用。

()如何理解首句中的“暗”和三句中的“穿”?试解说一、三句的具体意思。

课上合作探究:、塞上听吹笛(七言绝句)(唐)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高考语文边塞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高考语文边塞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

边塞诗鉴赏专题复习学案一.边塞诗考点有:1、字词、语句的理解。

对字词的理解,重在考查:①对词义的理解。

主要是考查正确解释诗中实词的语境义。

如对《望蓟门》“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中“危”字意义的考查,对“烟台一望客心惊”一句中“客”所指代的对象的考查,皆属此类。

②在诗中的表达作用,如《望蓟门》中“望”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海畔云山拥蓟城”一句中“拥”字的作用。

③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描绘的景象。

如《凉州词•其一》要求学生通过解读语句来描绘诗中所写的边塞景象。

2、写作手法分析。

写作手法的分析,其考查点多为语言风格、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

①明确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学生还应该积累一些描述语言风格的固定术语,这样有助于准确标书作品的语言特色。

②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如果诗中有议论性语句,多为直接抒情。

边塞诗中的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选特定的景抒特定的情;借眼前之景抒一己之情)、怀旧用典(回顾往事,景中寄情;借助典故,抒发襟怀)。

③修辞手法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定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并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法的,它们在传情达意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这就要求学生对常见的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基本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方能答题。

④对诗眼的准确把握与理解。

答这种题时,学生首先要理解该字的基本含义;其次是展开想象,体会这个字在句中描绘的景象;最后,结合诗歌的思想感情,说明该字是如何活化画面,构筑意境,表达情感的。

⑤ 表达方式的选用及其作用。

如“‘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考查的就是表达方式的选用及其作用。

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表达方式类型: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且了解其各自的作用。

二、边塞诗的特征:1.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汉塞归雁胡天大漠长河琵琶马上沙场征战黄河孤城羌笛杨柳玉门关大漠红旗关门洮河土谷浑长征龙城胡马阴山天山雪横笛《行路难》碛里征人月2.意境:壮阔、苍凉、雄浑、高昂3.掌握边塞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3).描写边塞山川景物、生活艰苦的;(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6).痛斥君主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7).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8).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3.艺术风格和技巧。

醉卧沙场君莫笑——高考边塞诗复习学案通用教案

醉卧沙场君莫笑——高考边塞诗复习学案通用教案

醉卧疆场君莫笑——高考边塞诗复习教案主备人:江舟审校人:聂欣华【复习总结】从年(江苏卷,柳中庸《征人怨》)、年(重庆卷,王昌龄《参军行》)和年(天津卷,张籍《凉州词》)所选边塞诗的考察状况看,命题的着眼点主要落在对诗歌的境界、感情以及表达技巧的理解剖析上。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固然波及的边塞诗不多,但作为古典诗歌中一朵亮丽的奇葩,复习时不行不屑一顾。

.边塞诗知识小结①.边塞诗的含义:边塞诗是指以歌唱边塞军旅生活或描述边塞奇怪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一类诗歌。

盛唐期间国力富强,拓土开疆,在边塞军旅中形成一种近似“建安诗人”的写作环境。

很多文人或弃文就武,或遨游边塞,进而使得这种诗作蔚为大观。

边塞诗以其乐观高亢、豪放的基调解雄浑壮美的境界典型地反应出时代的精神风采,特别余悲壮、雄伟的境地,令人耳目一新,令人感喟不已。

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朝边塞诗杰作。

②.边塞诗的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参军”等字词,如柳中庸......的《征人怨》(年江苏卷)、王昌龄的《参军行(其二)》(年重庆卷)等。

③.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四个方面:....⑴描绘塞外奇丽壮阔的奇怪的自然风光和风气风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光喻冬景,描绘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⑵抒发参军报国、立功立业的英豪激情,如王昌龄的《参军行(其四)》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炯的《参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等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激情。

⑶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如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以如霜月光和似雪荒漠两个模糊意象创建了绵绵乡思的典型环境,“不知”两字写出征人迷茫心情,“尽”字写出征人无一例外的不尽乡愁。

⑷反应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一生活的扰乱和损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唐诗复习之边塞诗学案学生版

唐诗复习之边塞诗学案学生版

唐诗复习之边塞诗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边塞题材诗歌的特点,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2、鉴赏归纳边塞诗歌的主题。

一.边塞诗的产生与发展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初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强大的边防和高度自信的时代风貌;另一方面在于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入幕制度”的刺激。

文人普遍投笔从戎,赴边求功。

正如杨炯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诗句“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城。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岑参诗句“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走马川行》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

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

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

盛唐诗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顶点。

此后中晚唐并没有出现边塞诗的大家,但题材有所扩展。

二、鉴赏指导1.盛唐边塞诗的特点(1)题材广阔:一方面包括:将士建立军功的壮志,边地生活的艰辛,战争的酷烈场面,将士的思家情绪;另一方面包括: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民族交往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前者为主要题材。

(2)意象宏阔: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

(3)基调昂扬:气势流畅,富有崇高感。

(4)体裁兼善:歌行、律绝皆有佳作。

2.边塞诗常见思想主题(1)抒写将士杀敌卫国、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

(2)表现征夫与亲友的离情别绪,家中妻子的离恨,表现思乡思亲的主题。

边塞征战诗鉴赏学案(网络资源组合与个人编写)

边塞征战诗鉴赏学案(网络资源组合与个人编写)

边塞征战诗的鉴赏【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熟练掌握边塞诗歌的常见题材内容、写景特点以及表现手法。

3、鉴赏边塞题材的诗歌。

边塞诗的内容一般是描述边塞奇异风光、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军旅生活和惨烈的战争场面。

一、边塞诗的思想情感1、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3、如杜甫的《兵车行》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曹松——《己亥岁》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4、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课堂随练】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边塞诗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边塞诗教案

边塞诗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唐代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同上课时安排:2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学生背诵几首边塞诗——杨炯《从军行》、高适《燕歌行》、岑参《走马川行》、杜甫《兵车行》。

二、介绍边塞诗及主要特点A.什么是边塞诗:(简介“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蔚为大观。

所以说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

读边塞诗应注意的几点:赏析边塞诗,他们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体味每首诗的整体风格,领会作者熔铸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时代风貌。

B.边塞诗的特点:1.反映主题:(1)抒发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揭露将领的腐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3)作战艰苦——“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轮台九牛二虎之力月风夜吼,一川啐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4)反映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2.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2)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3)烘托——“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三、边塞诗特点——最能体现国运兴衰1.初唐诗风: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之诗风: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高二语文边塞征战诗学案

高二语文边塞征战诗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古代诗歌的题材分类(三)“边塞征战诗”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并运用读懂诗歌的办法读懂边塞诗;2、欣赏边塞诗所传达的情感之美;3、思接当下:面对战争你会抒发什么情感……。

自主学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行路难五首(其三) 贺兰进明君不见荒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娥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深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这首诗就是从这个角度着笔的,反映了思妇与戍边将士的分离之苦。

B.“春花落尽”“秋风始高”将人物的情感置于时序转换中,揭示出人物望眼欲穿、度日如年的心境。

C.“荡子事征战”与“娥眉守空闺”对举,前者为“因”,后者为“果”,透露出诗人对征战的批判之情。

D.“蜂不窥”“燕不栖”是对暮春和初秋景物的描写,营造了冷寂的氛围,衬托了戍边将士孤独、寂寞的处境。

2.“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乌夜啼”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二、边塞诗:边塞诗是指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军民生活包括军民的衣食住行,自然风光指边塞不同于中原的独特自然风光,把这些作为题材写进诗歌,就构成了边塞诗的意象。

标题往往带有“行”“、“军”、“塞”“、“戍”“、“征人”、“”塞上”“、塞下”“、从军”等字词。

三、边塞诗产生的原因①唐朝的国力强盛,不断开疆拓土,使得疆域越来越大,边境线越来越长,边疆越来越远,这样就容易发生战争。

②唐朝文人为了入仕纷纷前往军营当幕僚,客观上促进边塞诗的发展和繁荣。

③唐代流行一种尚武行侠的精神,文人喜欢到边塞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如: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少年行》“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合作探究一、边塞征战类诗歌高考考查角度:内容、情感、手法二、鉴赏边塞征战诗的方法:1.知人论世(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成败)2.体味艺术手法,整体感悟(对比、用典、间接描写、景物烘托等)3.推敲诗人写作情感三、常见意象:请指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象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意象是:“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的意象是:“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的意象是:“扰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意象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月古今伴烽烟,醉卧沙场看征云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边塞诗复习
一、边塞诗概况
(一)、概念
边塞诗派:是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二)、标志
边塞诗标题——常含“塞、征、军、塞上、塞下、征人、从军”等字词。

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等。

(三)、代表诗人
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翰、王维等。

以岑参、高适为最著名,故又称岑高诗派。

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的《出塞》、王维的《使至塞上》等都是唐代边塞诗杰作。

二、边塞诗内容
1、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2、统治者------穷兵黩武
3、家乡------思乡念亲
4、将士------ 艰苦生活、报国豪情
5、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三、边塞诗风格——雄壮豪迈
四、边塞诗语言特点
豪放旷达,有的雄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
五、边塞诗常用手法
借景抒情、对比、衬托、象征、比喻、夸张、用典、渲染、虚实结合等
六、边塞诗常见意象
1、与战争有关地名: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受降城、边关、玉门关;2、与战争有关的少数民族称呼:
胡、羌、羯、夷、单于、吐谷浑
3、与战争有关的景物: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明月、雪山、黑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景物的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4、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5、与战争有关的乐曲:
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七、边塞诗的主旨
1、歌颂将士奋勇杀敌、以身许国的豪情。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的《从军行》
等诗句直接抒发了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2、表现自己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
3、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

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一边是现实中无定河边悲哀凄凉的丈夫枯骨,一边是妻子梦境中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对照,凝聚着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描写征人念远思归、想念亲人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乡愁。


5、描绘美满幸福生活、向往和平的。

6、揭露军中苦乐不均、深切同情的。

7、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8、描摹塞上异域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春景喻冬景,描写了塞外玉树琼花的雪景。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八、边塞诗时代特点
1、盛唐: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如: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
2、中、晚唐:国势渐衰,昂扬向上的基调依旧,但悲壮惋伤的成分渐多。

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3、宋代:外侮不断,国难当头,感情或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如: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但是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的主旋律。

【学案一】
1说说下列诗歌表达了什么内容(包含思想感情)及运用了什么手法?
(一)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内容:。

手法:。

(二)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碛(qì,沙漠之意)
内容:。

手法:。

(三)春怨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内容:。

手法:。

(四)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内容:。

手法:。

(五)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内容:。

手法:。

(六)己亥岁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注释:公元879年(乾符六年,即“己亥岁”)镇海节度使高骈就以在淮南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功绩”,受到封赏,无非“功在杀人多”而已。

令人闻之发指,言之齿冷。

内容:。

手法:。

(七)破阵子(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内容:。

手法:。

【高考设问方式】
1、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这类诗的常见表现手法有哪些?
【解题指导】
1、根据诗歌标题判定是不是边塞诗。

2、其次,分析意象、意境特点。

3、抓情感关键词、联系时代背景等把握思想情感
4、分析作者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题时要用到“对比、夸张、动静结合、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类术语。

【例题解析】
1、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问题:(1)、前两句是写景,所写景物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2)、本诗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特点,请略作分析。

【高考真题演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07山东卷)
出关①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

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