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一读懂古诗词解答
? 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
? 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
练中悟3
? 东坡 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 ——起,破题,写景。
? 市人行尽野人行。 ——承,接上句,写景。 ? 莫嫌荦确坡头路, ——转,由写景转入议论。 ? 自爱铿然曳杖声。 ——合,收束全篇,显志。
2017高考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一)
? 如何读懂古诗词
??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教学目标 :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练中悟2
?
2006 辽宁卷
? 东坡① 苏轼
?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 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貌。
?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 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 得清澈。
? 这起承转合 是古人作诗遵循的章法结构, 顺着它就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领悟诗的 真意。
从诗歌的结构章法入手
读懂古诗词
(一)起承转合
“起”即起句 “承”是承接 “转”是转句 “合”是结句
练中悟1
2011 江苏卷
?
春日忆李白 杜甫
?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起
?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承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四章古诗词鉴赏一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37
专题一掌握关键的读懂古诗能力——读懂比答题更重要一、古诗类别附:诗体解释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规矩很多。
3.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每段的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二、古诗基本特点与结构特点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2.结构特点诗⎩⎪⎨⎪⎧ 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 (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 词⎩⎪⎨⎪⎧ 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 抒情(主)一、读出标题信息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1.从标题推知写作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2018年全国卷Ⅱ诗歌标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江苏卷“寄和州刘使君”、浙江卷“送王昌龄”,都对诗的具体内容及情感的触发点作了提示或概括。
这类标题,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
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诗歌鉴赏(一)如何读懂古诗词
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 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 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 •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 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 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 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怎样才算读懂?】
1. 明白表层意思
• 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景物
2. 领会深层意思
•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 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词”;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和尾句,明感情主旨。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高三总复习语文课件 如何读懂古诗歌 (读懂方能做对)
娇· (片)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①
)
(次)
赤壁
怀古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②
)
(苏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
轼) 下阕 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片)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抒情(主)
月。(④
)
参考答案:(1)①承 ②转 ③合 ④抒情 (2)①主句写景 ②尾句过渡 ③写景 ④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
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 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正对 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不同的角度抒发 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 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鲁迅旧体诗《自嘲》颈联“横眉冷对千
反对 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对待敌人与亲人的两种态度放在一起,对比 鲜明 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 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陆游《游山西村》中颔
(二)明辨古诗歌的语言 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它离开了口语与一般书面语,成为一种特异的 语言形式,既遵循语言规范,又时时欲超出语言规范。古诗语言的“变形”:在 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 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见义。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艺 术效果。增加语言容量,以取得多义的效果;强化语言的启发性,以取得写意传 神的效果。但语言的“变形”都是服从表情达意的目的,而非文字游戏。
串对 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句说“疑无路”,下句说“ 又一村”,语意上形成上下承接,略有转折的语法关系
[即时体验] 1.根据对古诗结构特点的理解,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1)
诗歌鉴赏第一课:如何读懂诗歌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 益诗友。
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要注意:
1、注意准确理解字词,要有一定的常识积累。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 图与情感侧重点。 3、注意语言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 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填充内容 调整语序 整合句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 完整的句子。
古典诗歌中词序的颠倒
• 1.主语与谓语倒置。 •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 杜甫《江村》)意即“堂上燕自去自来,
水中鸥相亲相近”。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 崔颢《黄鹤楼》)意即“晴川(晴朗的原 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 萋”。 •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 意即
• 思家步(于)月(下在)清宵(里)立,忆弟看云(于)白日眠。
• 举例: • 如梦令·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
• 补充省略: • (我看见)昨夜雨疏 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我)试问卷帘人, • (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 • (我)说,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典诗歌中词序的省略
• 1、主语省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我)与君离别意,(我们)同是宦游人。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平明(我)寻白羽,(白羽)没在石棱中。
古典诗歌中词序的省略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绝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四读——“意 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 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 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 感情。
杨柳 黄昏 梅花 青鸟
长亭 芭蕉 翠竹 鸿雁
孤帆 寒霜 松柏 雁足
离别、游子 驿路 浮云 凄凉、悲愁 杜鹃 苦雨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音信、思乡 尺素
4、边塞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 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 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 典例:《出塞》(王昌龄)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渔家傲》(范仲淹)
5、羁旅行役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 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 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 《秋思》(马致远) 《旅夜书怀》(杜甫)
总结:
读 懂 诗 歌 八 法
一读题目 二读作者 三读情语 四读意象 五读注释 六读题干 七读典故 八读题材
牛刀小试
(高考真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思考: 诗歌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 解读方法: 读题目、读作者、读意象、读情语、读题干 参考答案: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铺垫;第三句“泪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 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整体指导:读懂诗歌诗句语言“变形”是诗歌语言的独特现象。
律、绝、词、曲具有较为固定的格式,为了符合格律的要求,作者在创作诗歌时有时需要语言“变形”。
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类活用、意象组合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
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借助精练的语言来表现,抓住这些关键字句,就能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古诗中的一两个字或诗眼句往往能揭示古诗的情感,这样的字句叫“情感语言”。
抓住了这些字句,就能又快又准地把握诗歌的情感。
(一)看“变”点1.省略成分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会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
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成分技巧运用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歌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例3】找出下列诗句中的省略成分。
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李弥逊《春日即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题思路诗句①的上句很好理解,即雨丝如网一般想要把春留住;下句如果也这样理解,就显得不合逻辑。
所以我们在理解的时候应把诗的下句里省略掉的主语“天色”补进去,即落花一片狼藉,天色接近黄昏。
诗句②的上句中的“争”为状语,其后省略掉谓语“送”,如果将“争”误解为谓语“争夺”,势必贻笑大方。
参考答案:①省略主语。
下句应为“落花狼藉(天色)近黄昏”。
②省略谓语。
上句应为“五陵年少争(送)缠头”。
2.语序倒装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如何读懂古诗
猜 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 想 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①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
西园”。 (点题)
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句就有“寒月上东岭,
泠泠疏竹根”。
读 诗
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 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
情另很外寂,寞古。人那还有么一,个作写者作为习何惯会,通寂常寞在呢诗?的再开联头系一 两句写就作破背题、景点就题可。知这晓样了,。我们带就着可对以标依题据的标疑题,问了,解我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 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 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 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
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读标 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 题 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②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
安)人
③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思考: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 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练习: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 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 无限之吟唱。
落,昔无日的情繁最华是已台荡城然柳无,存,依如旧梦烟一笼场十,里取而堤代。之的是兵
【荒六使帝注马朝诗王】乱旧人荒民事联①不,想淫台聊 今 到享城生 之 唐乐:。 视 王的旧诗昔朝场址人如,所在凭来怀。吊者古南台视伤京城今今市古,。玄迹六武,朝湖用的对 先旁比 盛,的 后六手 衰朝法 的时回 命是顾 运
第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读懂诗歌(附答案)
一、导入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老子》二、考纲要求1. 能阅读浅近的古代诗文。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诗歌鉴赏题考什么?咏怀(其一) [三国魏]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如何读懂一首诗?一要“读进去”:江雪 [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该诗是作者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时所作。
二要“展开来”:苏小小墓李贺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
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注]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钟情于建康才子阮郁,但为阮家所阻,遂于忧伤中咯血而死,时年十九,葬于西湖畔西泠之坞。
译诗:在西陵坟墓间,幽兰上每一滴露水,都如一只沾泪的眼睛。
没有可以用作同心丝带的物件,而袅袅青烟里绽放的花朵,又总是隐没在无边的黑暗里。
绿茵茵的青草如毯,碧森森的松树似盖,风一样清冷的衣裳,水一般幽凉的佩玉。
一乘小小的油壁车,夜色中一个凄清的身影静静守候。
那翠色的烛光如豆,光影黯淡,幽幽闪烁。
西陵坟墓下啊,寒风吹着冷雨……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⑴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译诗]昨天夜里秋风劲吹,袭入了大唐的关隘,寒云低压,边月清冷,笼罩着西山岭豁。
更督催部属猛将进军,追击那骄横敌虏,搏杀战场,不要让敌人的一马一卒跑掉。
例2 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全国Ⅱ卷)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诗词的4个角度”笔记整理
“4角度”读懂诗歌大意角度一:读“标题”信息题目是诗词的眼睛,是诗词内容和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词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1)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4)揭示诗歌的线索;(5)表明诗歌的题材;(6)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从题目抓住题材是较为实用的方法,题材即写的是什么,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高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考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词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能较快地深入到诗词的内容中去。
角度二:读“作者”信息要真正读懂一首诗歌,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读诗歌时,必须注意作者的遭遇、境况,注意作者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
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
同为边塞诗,唐朝的与宋朝的就不同。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高中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讲——明确考纲,快速读懂诗歌一、明确考纲《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 级。
(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风格。
(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达到了什么效果,等等。
诗歌的形象包括意象、人物形象。
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语言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炼字”“炼句”和语言特色。
表达技巧主要是考查诗歌的章法和技巧。
【考情分析】近三年(2017-2019)高考全国卷Ⅰ、Ⅱ、Ⅲ共9套试卷的诗歌鉴赏文本选取以七言律诗为主,有七言古体诗、乐府诗和五言古体诗的节选,也有五言律诗。
这9首古诗的作者均是唐宋有名的大诗人,甚至是有某种雅号的大诗人,比如诗神苏轼、诗王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等。
从题材上看,题材非常丰富:为国选材即景,酬赠嘱咐亲人,题卷戏赠友人,未及第后即景抒情叙事,题卷抒怀,咏古抒怀,题画酬赠,投谒主考明志,劳动场面描绘等。
所选诗歌篇幅精致,情感真挚丰富,写作技法巧妙,文化氛围浓郁,语言优美流畅,风格独具,艺术价值很高。
从这9套试卷诗歌鉴赏的选材来看,可以发现所选诗歌除了少量的即景抒情诗,诗歌鉴赏作为最高能力层级(鉴赏)要求的题目,更多地注重诗歌的交际功能:酬(戏)赠、投谒、题卷、题画等。
这是高考诗歌鉴赏选材的一大特征。
古代诗歌从来不是束之高阁的,也不仅仅是艺术品位或者把玩,更多的是实用功能。
这些功能在现在来看变成了交际雅趣,让生活充满文化气息。
这9套试卷重在考查“如何写的”“怎么写得这么好”“写了什么”这三方面,“写了什么”是最新出现的趋势。
这种命题思路有效地真实地检验了考生是否读懂了诗歌、领会到诗歌的意蕴。
诗词鉴赏-2读懂诗歌
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 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 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 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 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 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 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 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人因永王叛乱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今 贵州铜梓一带),流放途中经白帝城,遇赦放 还,又顺流返回江陵。这首诗作于返回途中。 这首诗是不是意在表 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只把这首诗当作是 一般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就不容易领会诗中 达诗人游览三峡时的欢 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此传达出来的诗 快心情? 人无限欣喜的心情。这首诗就是借景来表达诗 人获释放还时喜悦欢快的思想感情的。
注:该诗写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 注释? 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 这是一首写景诗。景中的 苦闷和愤恨,所以它既是写景诗,也是 情怀是什么呢? 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三、注意把握一些常见的又和现代汉语 有所不同的诗文词语: 1、漫 不要。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始皇陵》) 2、忍 不忍心。 坠素翻红各自伤,青楼烟雨忍相忘。 (宋祁《落花》) 3、处 表时间,意思是“……的时候”。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四、利用题材类型帮助理解。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遗迹 这首诗借石头城的萧条景 或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 象,寄托国运衰微的感慨。 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 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古诗词理清古诗结构特点结构即思路,把握古诗的结构,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知晓大意。
(1)古诗常见思路结构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议论(第四句最重要)①一般结构:起承转合②两句铺陈,两句议论或抒情③前三句铺陈,第四句揭示中心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议论(主)①四分法:起承转合②二分法:前两联为第一层,后两联为第二层③三分法:首联为第一层,中间两联为第二层,尾联为第三层词上阕(片)首句渲染气氛写景(次)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片)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主)(2)起承转合——以《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为例起即起句。
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承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反接和以类连比。
是“起”的延伸、拓展。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一层,转出他意,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合是诗文的结尾,往往是针对上面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表现,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
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对偶)对仗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
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
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
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在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
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
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
三、鉴赏古诗语言特点1. 古诗语言特点——读懂“诗家语”古诗语言是语言的变形,是语言中的最高形态。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含蓄,言简义丰。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精品PPT共26张)
二读诗人:知人论世功夫深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 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 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 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 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篮舁:即“篮舆”,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晋书·孝友传 ·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 扶持。” 宋·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①从题目上来看,有“酬”“ 和”“赠”“次韵”“答”等 字眼。②或表谢意(含婉拒)情 感,或表深情,或表干谒,或 表心志。
内容 情感
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大致有以下几 种方式: ①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②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 但不必用其原字。 ③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④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 序都须相同。
诗歌的题目,有的有标志词“酬、和、赠、次韵、答”,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情感,如“怀、思、送、寄、 答”等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即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又”“惟”“空”“可”“岂”等。需要引起注意。 ③明确“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在 中间及小序中;隐性“情语”一般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①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早春之 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 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②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 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作文范例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高考试题中,文学鉴赏题材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是历年来高考的必考考点,涉及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等几个方面,因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的考查全面深入而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但考生考试中诗词鉴赏得分普遍较低。
究其原因,在于诗词读不懂,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
其实,对于古诗词,我们如何读懂,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下面我就在考场上考生如何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词谈谈我的一些方法.。
1看标题: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3)作品的感情基调;(4)诗歌的主要内容;(5)诗歌的题材。
了解这些特点,将为你解题提供一个捷径,例如:根据标题我们就可以推测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
①《春日秦国怀古》(周朴):通过踏访秦国故地,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②《山中留客》(张旭):通过描写山中景致,表达了诗人以美景留客之情
2识作者:联系作家的创作风格及作品的背景。
所谓“文如其人”,每一个作家,他的作品都会体现出一种风格,有了这些知识储备作基础,这将大大降低做题的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意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因参加范仲淹为首的革新集团,为 人所弹劾,被削职为民,闲居苏州沧浪亭,隐居不仕, 作此诗。 (1)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总结方法
•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思路点拔] 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 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 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 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 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 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 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
总结方法
•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 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 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 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请找找下列两首诗的“情感关键词”。
• ✿ 在高考题目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考生的瓶颈。
一、考纲要求: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达的基础
2017高考专题复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 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 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 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 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 要分析。 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分)结合注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 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 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 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 返。 “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 印象。
答 题 指 津 顺 口 记
总结方法
•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 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 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 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 处朝代国势、朝政…… •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 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 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 (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 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 作者的思乡之情。
总结方法
•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 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 例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意 象 与 情 感
月 杨 菊 梧 浮 亮 柳 花 桐 云 思乡 、思亲;人生的园 满、缺憾;幽静、美好
离别、留恋、伤感、春 天的美好;
高洁、隐逸
凄凉悲伤 漂泊
意 象 与 情 感
杜 鹧 寒
鸿
鹃 鸪 蝉
雁
凄凉、哀伤
旅途艰险、离愁别绪 悲凉
思乡怀亲之情、
羁旅伤感 、指代书信
谈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 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 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 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 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 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 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3.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2015年浙江)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年江苏)
总结方法
• (一)看标题,抓题眼 •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 作用。 • 1、有些题目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 2、有些题目揭示了作品的线索; • 3、有些题目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 • 4、有些题目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 •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鉴赏诗词莫要慌 平心静气细思量 先从标题来入手 再借注解来相帮 诗中意象要注意 暗示形象和思想 题干务必要精读 一字一句不能放 扣住词句来作答 自己不要乱主张
诗歌鉴赏(一)
❀ 如何读懂古诗词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四、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练习1: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
重要信息。 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年全国Ⅰ)
2.《残春旅舍》(2015年全国Ⅱ)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注: ①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 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 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例六
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 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
总结方法
•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 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 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 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 则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
总结方法
• (七)看尾句 ,卒章显志 •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 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 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 当重要的作用。 •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天涯” 。 • 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
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写的是什么 内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写的是紧张而艰苦的军旅生活,对于揭示盛唐 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起了很 好的衬托作用。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但是将 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 不减,从而有力地反衬了将士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