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件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合集下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ppt课件

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因农 民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 怀。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词目 题之解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牌名,不是题目, 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 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 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 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 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 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云起雨将至 的天气。
11、与“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语”义相
近的两句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作业 理解背诵并 默写这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作者是
(
)他是
明月别枝惊鹊,
清7风、半这夜首鸣词蝉中;的七对八偶个句星有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8意、把通握过诗本词节的课(的音学韵习)我美们、懂(得意了境学习)诗美词和要注 ( 含蓄)美。
9、词表达了词人( 被美妙的夜色和丰收的 前景所陶醉 )的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10、《西江月》描写了江南夏末秋 初月夜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愉快 的感情。 其中最能表现词人这一心情的句子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采用了 侧面 烘托的写法。词中描写的天 气由 月明天晴 发生了变化,变成
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
3.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等句中可以 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4.这首词描写的是 夏 季节,从清风、、鸣蝉、、蛙声,看得 出。
5.其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 为一体的句子是稻花西江香月夜里行黄说沙道丰中完年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词目 题之解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牌名,不是题目, 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 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 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90字 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 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 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阙)之间的联系。
云起雨将至 的天气。
11、与“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语”义相
近的两句诗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作业 理解背诵并 默写这首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作者是
(
)他是
明月别枝惊鹊,
清7风、半这夜首鸣词蝉中;的七对八偶个句星有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8意、把通握过诗本词节的课(的音学韵习)我美们、懂(得意了境学习)诗美词和要注 ( 含蓄)美。
9、词表达了词人( 被美妙的夜色和丰收的 前景所陶醉 )的感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整
10、《西江月》描写了江南夏末秋 初月夜的景色,抒发了词人 愉快 的感情。 其中最能表现词人这一心情的句子是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采用了 侧面 烘托的写法。词中描写的天 气由 月明天晴 发生了变化,变成
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
3.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等句中可以 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4.这首词描写的是 夏 季节,从清风、、鸣蝉、、蛙声,看得 出。
5.其中表明词人畅谈丰收的欢快之情,与自然景物融 为一体的句子是稻花西江香月夜里行黄说沙道丰中完年整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

第3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准字音
解析诗题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 首词的题目。
时间:夜晚。 地点: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 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事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豪放派词人,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曾遭贬职,在黄沙闲居多 年,对黄沙一带非常熟悉。
课后习题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间是__夏_天__的__夜_晚____, 地点是_ 有山有水_的__农__村_田__野___,西江月是__词__牌_名___,夜行黄沙 道中是___题_目____,表达了诗人对_ 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_ 爱 之情。
发散思维
(2)古人常常借月亮遥寄自己的思念,请你写出两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 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 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朗读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词句品读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段导读
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 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 乎也在争说丰年。
拓展应用
词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 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读准字音
解析诗题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 首词的题目。
时间:夜晚。 地点: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面。那儿风 景优美,农田水利条件好。 事情:行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豪放派词人, 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 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曾遭贬职,在黄沙闲居多 年,对黄沙一带非常熟悉。
课后习题
(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时间是__夏_天__的__夜_晚____, 地点是_ 有山有水_的__农__村_田__野___,西江月是__词__牌_名___,夜行黄沙 道中是___题_目____,表达了诗人对_ 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_ 爱 之情。
发散思维
(2)古人常常借月亮遥寄自己的思念,请你写出两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之 时。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 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朗读节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词句品读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句段导读
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 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 乎也在争说丰年。
拓展应用
词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 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西师版语文五下第八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公开课课件

词题之解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牌名,不是题目,这首词的题目 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 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上至 90字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令,但有两段,故称 双调。双调的词要注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 下阙)之间的联系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 下起了轻微的雨。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 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店 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在“路转溪头” 后才忽然见到。 可以看出词人刚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 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境之中怡然自得。
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 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 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 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在争 说着丰收年。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雨山前。
选择一项你喜欢的作业
★A. 请把这首词中你最欣赏的诗句写下来。 ★B. 如果你想画,拿起你的画笔,画一幅简单的夜行黄沙道图。 ★C.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明月别枝惊鹊,清风 半夜鸣蝉”一句所展现的画面,不少于100字
《清平乐· 村居》/497655.html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顽皮,通“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D.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并背上几首。 ★★学完这首词,如果你也想写诗,那就大胆地行动吧!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
宋· 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PPT课件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注释
1 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 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 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 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
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创作年代】南宋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学习目标:
学习古诗《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并背诵。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 月惊鹊未安枝。”
3、别枝:斜枝。
4、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5、见:同“现”。
6 、西江月:词牌名。
7、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作者姓名】辛弃疾
【作品体裁】词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思想和 党的十 九大精 神,贯彻 全国教 育大会 精神,充 分发挥 中小学 图书室 育人功 能
西师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课件1

词题之解
• 《西江月》是这首词的曲牌名,不是题目, 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词按 字数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 字以内为小令,91字以上为长调,58字以 上至90字为中调。这首词有50字,仍属小 令,但有两段,故称双调。双调的词要注 意上、下段(又称上片、下片或上阙、下 阙)之间的联系
诗中情怀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溪流小桥,构 成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在望的喜 悦心情以及闲适的心境。
不农 比家 市乐 朝农 争家 夺乐 陆恶复 游。乐
,
----
诵之行云流水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写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农村 之时。
辛弃疾一直关心人民疾苦,常常因农民 的丰收在望而喜悦,也为百姓疾苦而伤怀。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 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
三点雨山前,旧时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诵读诗歌
西江月
辛弃疾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头 / 忽 见。
下阕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 下起了轻微的雨。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 描写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精品ppt课件

“忽现”把夜行人急寻茅店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都表现出来了。
岭上景色:
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 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岭下景色: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 仿佛是在争说丰年。
天气变化及词人愉快的感受: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的阵雨。过去熟悉的 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路转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 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 的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______。写 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 年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是词牌, “夜行黄沙道中” 是题目, 题意是“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路上”。
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岭上景色:
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飞起,引起树枝摇曳; 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声声蝉鸣。
岭下景色: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使人觉得 仿佛是在争说丰年。
天气变化及词人愉快的感受: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的阵雨。过去熟悉的 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路转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 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4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 的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9/9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3
谢谢欣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词人______。写 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 年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是词牌, “夜行黄沙道中” 是题目, 题意是“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路上”。
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优秀课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绘了 夏天夜晚的静谧,想象了秋天的丰收 景象,表现了词人丰收之年的喜悦和 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诵读诗歌
朗诵这首词,并划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 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明 月 / 别 枝 / 惊 鹊, 清 风 / 半 夜 / 鸣 蝉。 稻 花 香 里 / 说 丰 年, 听 取 / 蛙 声 / 一 片。
七 八 个 星 /天 外, 两 三 点 雨 / 山 前。 旧 时 / 茅 店 / 社 林 边, 路 转 / 溪 桥 / 忽 见。
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柳永、晏殊、欧阳修、南唐后主李煜、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范仲淹、苏轼、辛弃疾、岳飞等。
常见词牌名:
卜算子 如梦令 长相思 浣溪沙 清平乐 虞美人 卖花声 破阵子 菩萨蛮 忆江南 蝶恋花 渔歌子 临江仙 沁园春 浪淘沙 念奴娇 满江红 卜算子 江城子 水调歌头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 “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意思是词人 在夜晚行于黄沙道中,点明了_时__间______和 __地__点_____,时间是夏___天__的___夜_,晚 地点是 __有__山__有___水__的___农__村__田。野 词题点明了词的内容,即吟咏_田___园__风__光。
【意思】:
天边偶尔还看得见七八颗星星, 转眼间山前便洒落了两三点雨滴。
正在着急避雨,在溪桥转弯处, 忽然看到了社林边一向熟悉的茅店。
思考:词人是怎样描写天上的“星”和“雨”
的?下阙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七八个星”,言星之稀少。“两三点雨”,写 雨点洒落的稀疏,暗含着静谧和清爽之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精品课件

宁静
美好
➢下阙中,景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天别外枝七惊八鹊个,星清,山风前半两夜三鸣点蝉雨。。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倒装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为什么明明是熟悉的茅店,这里确是惊喜的忽见呢?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复习导入
诗题
画面
《宿建德江》
描绘了月下江 边泊舟
《六月二十 七日望湖楼
醉书》
描绘了一场西 湖边来去匆匆 的暴雨
诗人状态 愁——孤独
醉——豁达
走近作者
辛弃疾,号稼轩,是我 国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家 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 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 在他六十八年的人生历程中, 曾遭贬职,先后有二十余年 是在江西上绕闲居多年
愁
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 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这首词勾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的盛夏月
夜图,抒发了词人眼见丰收在望的喜 悦和怡然自得的心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横斜的树枝片。
在稻花香里,农民们
地
说着丰年,耳边传来
。
➢这样的乡村夜晚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喜鹊,微微 的凉风,鸣叫的夏蝉,清新的稻花香, 蛙声一片,这一切多么美好。
词牌
题目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夜晚在黄沙道中行走。
辛弃 宋疾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上片写晴,下片写雨。这两句描写 一场骤雨即将瓢泼而下的气象。 词人写明星而不写乌云,只用七八 个星星来暗示乌云布满天空。 “两三点雨”说明雨点很大,不紧, 疏朗,将骤雨的前奏写得逼真。
稻花香里说丰Biblioteka ,听取蛙声一片。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两句点明了季节是在夏天,正是稻谷扬 花的时候。 稻花飘香,蛙声一片,又闹又静,乡土气 息更浓厚了。词人为农家感到由衷的喜悦。在 这作者把蛙拟人化了,写蛙懂得“说丰年”, 既生动地渲染了连蛙也为之欢唱的丰年景象, 使之更为突出鲜明,也映托出人逢丰年的喜悦。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 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 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 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 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辛弃疾(1140.5.28-1207.10.3) 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 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 村)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 派词人和爱国者,与苏轼齐名, 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 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 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 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 “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 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 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 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 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 此亦足矣。”
清 明 月 别 枝 惊 鹊 ,
西 江
辛 弃 疾
月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先以惊鹊写明月,明月出来了, 树枝上的鹊儿一见到光惊飞不定。 次写鸣蝉,半夜还有蝉鸣,可见天 热,为下片写雨伏笔。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xiàn
岭上景色: 月光十分明亮,鹊儿被惊醒了,从树枝上 飞起,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吹拂,传来 声声蝉鸣。 岭下景色: 清风送来一阵阵稻花的清香,传来一片青 蛙的叫声,使人觉得仿佛是在争说丰年。 天气变化及词人愉快的感受: 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在山前下起了轻微 的阵雨。过去熟悉的在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在 “路转溪桥”后才忽然见到。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下面是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 的一项是(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①( 诸葛亮 )借东风——巧用天时 ②( 刘 备 )借荆州——有借无还 ③( 徐 庶 )进曹营——一言不发 ④( 李 逵 )打宋江——过后赔礼 ⑤( 猪八戒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大雨将至,急忙避雨,本来很熟悉茅 店的位置,一时竟找不到了,可见词人刚 才是怎样的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 意境之中怡然自得,路转了一转,嘿,茅 店不就在眼前吗? “忽现”把夜行人急寻茅店不着而突 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都表现出来了。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的作者是南宋 爱国词人______。写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热爱大自 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西江月”是词牌, “夜行黄沙道中” 是题目,题意是“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路 上”。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下册 夜 行 黄 沙 道 中
西 江 月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路 转 溪 头 忽 见 。 边 , 社 林 店 茅 旧 时
两 三 点 雨 山 前 。 外 , 天 星 八 个
七 取 蛙 声
听 花 香 里 一 片 。 年 , 丰 说
稻 风 半 夜 鸣 蝉 。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