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厂喷雾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机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建立一个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机的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安全生产。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前处理车间中药浸膏喷雾干燥机的操作。
3.责任者:前处理车间主任、喷雾干燥岗位操作工及技术质量部QA对本SOP的实施负责。
4.程序:4.1操作步骤:4.1.1检查设备的仪表是否灵敏,是否在校验期内,阀门是否开关灵活,各辅助设备及各联接处密封性是否正常完好,若正常即可投入工作状态。
4.1.2检查设备有无状态标示牌,是否处于清洁状态,并在有效清洁期内,若超出有效期应重新清洁后方可使用。
4.1.3打开油水分离器,放掉其中存留的油水。
4.1.4将浓缩液加入压料罐中,开启蒸汽至80℃以上。
4.1.5接通操作柜电源,指示灯亮。
4.1.6打开蒸汽加热进气阀进行预热。
4.1.7启动风机,并启动电加热补偿。
4.1.8启动风压机,将压力提高至0.6-0.8Mpa。
4.1.9当进塔风达到170-190℃时,压缩空气压力达到0.7Mpa以上时,开启压料罐进气阀,调节遥控阀至压料罐压力为0.04-0.08Mpa,将料液压至喷咀,进行喷雾干燥。
4.1.10调节、控制风压、进塔风温及压料罐内的压力,使流量、风温、风压适宜,高度即告完成,进入生产操作。
4.1.11操作中及时观察干燥情况,并清理喷嘴周围积粉。
4.1.12生产中需临时停止喷粉时,应关闭压料罐的进气阀,打开放气阀,泄去压力,关闭电加热补偿及蒸汽加热器,人工进塔清除粘附于塔内壁上的积粉,待收集桶内药粉渐满需换桶时再关闭将桶迅速卸下,装下新的收集桶,开机继续收粉至塔内积粉收完为止。
4.1.13每件喷粉收集桶上均应加挂桶止,注明品名、批号、重量、生产日期、操作人,交下工序。
4.1.14认真做好生产记录及设备运行记录。
4.2操作标准4.2.1严格控制进风塔风温在170-190℃,出口风温为95-102℃。
4.2.2料液温度为70-90℃。
4.2.3喷液速度:1.0±0.2mm/分钟。
喷雾干燥操作规程

喷雾干燥操作规程《喷雾干燥操作规程》一、目的喷雾干燥是一种常用的粉体制备技术,旨在将液体物料转化为可流动的粉体。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喷雾干燥过程,确保操作安全和产品质量。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喷雾干燥设备,包括压力喷雾干燥器和气流喷雾干燥器。
三、操作程序1. 准备工作(1)检查干燥设备和相关配件的完好性和可靠性;(2)清洁和消毒设备;(3)准备干燥物料,并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2. 调试设备(1)启动设备,并进行设备的加热、压力和气流调试;(2)检查干燥设备的温度、风速和进料速度,确保符合工艺要求。
3. 开始干燥(1)将干燥物料注入进料口,依据工艺要求确定进料速度;(2)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干燥设备的温度和风速;(3)观察干燥过程,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干燥效果。
4. 产品收集和包装(1)待干燥完成后,停止进料,并将干燥好的产品收集到收集器中;(2)对产品进行包装,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手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在设备周围吸烟或使用明火;3.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避免受到干燥物料飞散的影响;4.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理设备和周围环境,确保设备整洁。
五、质量控制1. 进料物料应符合质量要求,确保产品质量;2. 在操作过程中,及时调整设备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六、记录和报告1. 对设备操作情况、产品质量等进行记录;2. 对设备故障、事故等进行报告。
七、术语解释1. 压力喷雾干燥器:利用高压空气将液体物料雾化,并与热空气接触进行干燥的设备;2. 气流喷雾干燥器:利用高速气流将液体物料雾化,并与热气流接触进行干燥的设备。
以上为《喷雾干燥操作规程》内容,操作人员在进行喷雾干燥操作时,应严格遵守规程,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安全。
制药公司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制药公司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规范干燥岗位的操作,避免发生污染或交叉污染。
范围:干燥岗位。
责任:操作人员、岗位负责人、现场QA人员。
内容:
1、生产前准备
1.1.按照开工准备与自检规程,进行开工准备与自检。
1.2.检查干燥设备及配套装置。
1.3.核对需干燥物料的名称、批号、数量,并双人复核。
1.4检查蒸汽管道,阀门有无泄漏。
2.生产操作
2.1将所需干燥物料均匀铺置在不锈钢盘中,铺料厚度不超过2~4cm,将不锈钢盘置料车上,推入热风循环烘箱内,关闭箱门。
2.2启动电源,根据工艺要求设定干燥温度。
启动风机,开启蒸汽阀门,实现自动升温,干燥初期应将排湿手柄置“开”的位置,排湿30分钟后,再置“关”的位置。
2.3经常观察箱内温度,并按要求翻料。
物料干燥后关闭蒸汽阀门,冷却至室温或接近室温时关闭抽风电机。
2.4将干燥后物料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后附上物料卡,注明品名、批号、数量等,交下道工序。
3、生产结束
3.1 按干燥岗位清场规程清场,按热风循环烘箱清洁规程进行清洁,并按有关维护、保养规程进行维护、保养。
3.2 现场QA人员检查合格后,签发清洁、清场合格证,并挂上相应的状态标志。
喷雾干燥塔操作规程范本(2篇)

喷雾干燥塔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喷雾干燥塔的操作管理,保障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喷雾干燥塔的操作人员,包括正式职工、临时工和实习生等。
第三条喷雾干燥塔的操作应遵循安全、稳定、高效的原则,严禁违章操作。
第四条所有操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的内容,并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第五条运行部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其了解相关操作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章操作前的准备第六条每次操作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核对既定的操作步骤和工艺参数,确保准确无误。
第七条操作人员应对喷雾干燥塔进行检查,并确保所有设备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第八条操作人员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喷雾干燥塔的工作特性和操作规程。
第九条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帽子、鞋子,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第十条操作人员应检查现场环境,确保无可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存在。
第三章操作步骤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步骤逐项操作,不得随意改变操作流程。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应熟悉喷雾干燥塔的控制系统,并能够熟练操作。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定的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应根据操作手册,按时清洗和维护喷雾干燥塔,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进行超负荷操作或违章操作。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随时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理流程,掌握相应的应急技能和操作方法。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章文件记录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填写相关操作记录和工艺参数记录。
第二十二条操作人员应妥善保管相关记录,确保操作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喷雾干燥操作规程

喷雾干燥岗位(上)操作规程1、检查1.1 为保证产品质量,设备各部位(主塔、旋风分离、布袋除尘箱、观察孔、引风管道等)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
因此检查设备的清洁程度是整个操作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2 检查塔门和观察孔是否能关上,并检查是否漏气。
1.3 检查塔身底部和旋风分离器底的碟阀是否关好,保证在使用时不出现漏风的现象。
1.4 检查风机、雾化器等的润滑情况。
1.5 检查风机出口处的调节蝶阀是否打开并调节好。
1.6 检查莫若泵(进料泵)的连接管道是否接好,电机与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使用莫若泵时,不能使之空转,以免损坏定子。
须灌水后才能打开,结束时,应及时关进料泵。
1.7 检查干燥室顶部的雾化器及油泵转向、油泵是否正常,以免损坏喷雾头。
1.8 检查蒸汽、鼓风、引风等各开关是否正常。
2、准备2.1 把浸膏从浓缩岗位抽到干燥岗位输送罐后再压入搅拌罐内,准备开机。
2.2 在开机前,询问洁净室操作人员是否做好接粉准备,如准备好那么可以开机。
3.开机3.1 开喷雾干燥机总电源。
3.2 首先开启引风机和鼓风机,然后开启蒸汽阀门并调节蒸汽阀门,使蒸汽压力达到蒸汽加热管道和保险阀可承受的最大压力(一般可以达到0.1-0.15MPa),开三组电加热,并检查是否正常,如正常即可进行机身预热。
3.3 当干燥室进气温度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175°C-200°C)并已稳定时,先开启油泵,后开雾化器,当雾化器达到最高转速时(即变频调速器开至50Hz),立即开启莫若泵,加入料液,调节流量表,室进料量由小到大,直至调到适当的要求(初始进料量过大,将产生粘壁现象)。
料液的浓度(一般在8-20波美之间,适宜10-15波美之间)应根据物料干燥的性质温度来配置,以保证干燥后成品有良好的流动性及细度。
4、喷雾4.1 干燥成品的温度和湿度,取决于排风温度,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尾气温度为一个常数是极其重要的,这取决于进料量的大小,进料量调节稳定,尾气温度是不会改变的。
喷雾干燥操作规范

喷雾干燥操作规范喷雾干燥是一种常见的物料干燥技术,其操作规范的制定对确保干燥工艺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是关于喷雾干燥操作规范的一些建议,以确保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一、工作前准备1.首先,作业人员应熟悉喷雾干燥设备的结构、操作原理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2.检查设备及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工作要求,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燃气、电气、给水等设备正常运行。
3.确认原料符合要求,检查原料的质量和干净度,切勿使用未经处理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干燥操作。
二、操作流程1.启动设备前,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位置。
2.打开燃气阀门或电源开关,调节燃气流量或电源电流,使其稳定在设备要求范围内。
3.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护眼镜、手套等,以保证个人安全。
4.将待处理物料按预定比例加入喷雾干燥设备中,确认加入量符合工艺要求。
5.启动设备,将喷雾干燥设备预热至设定温度,预热时间通常为30分钟以上。
在此期间,检查仪表显示情况,确保各参数正常。
6.将预热后的物料送入喷雾干燥设备,控制入料速度和喷雾压力,使其适应干燥设备的处理能力。
7.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喷雾干燥设备的各项指标,如进出料温度、出料湿度、进出口压力差等,及时调整相关参数,以确保干燥效果和产品质量。
8.喷雾干燥设备操作结束后,关闭燃气阀门或电源开关,切断电源和燃气供应,待设备冷却后才能清洁和维护。
三、安全要求1.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必须经过培训并获得操作资格证书。
2.必须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洁设备内部和外部杂物,确保设备运行畅通。
3.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备规定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勿违章操作。
4.遇到设备故障、事故、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相关负责人,做好事故处理和记录工作。
5.定期对喷雾干燥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如油气管线、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干燥操作,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并经过相关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喷雾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建立喷雾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喷雾干燥岗位的操作,防止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二、范围:适用于中药提取车间喷雾干燥岗位的操作。
三、责任:喷雾干燥岗位操作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QA及车间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四、内容:1.0设备启动前应作如下检查1.1各公用工程是否正常。
(1)电气:380V 50HZ(2)冷却水:喷雾器冷却用(3)蒸汽:蒸汽加热器用6-7KG/C㎡.G(4)压缩空气:脉冲阀用1.2各处的设定值正确否。
(1)电机的热敏继电阻及各电机的额定值(2)干燥室入口温度200-250℃(3)干燥室出口温度90-100℃试定值根据试运转的结果决定1.3各风口、阀等是否在正常位置1.4人孔、视孔应完全封闭1.5各处的安装螺栓、螺母不的松动1.6喷雾器装入安装座上1.7原液、冷却水的软管连到喷雾器上2.0运行2.1合上控制柜内的各自动断路器2.2将送风机、排风机进口风门关闭2.3给喷雾用的水桶注水2.4给原液桶注原液2.5起动冷却水,让冷却水流过冷却器2.6起动雾化器油泵,油泵是否正常2.7起动雾化器2.8起动送风机、排风机,开始时风力为闭开状态,慢慢打开风门以调节到规定风量2.9起动空气夹套风机2.10起动气刷用的风机2.11起动气刷2.12打开蒸汽加热器的蒸汽阀门2.13起动电加热器2.11 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打开水喷雾用阀门,起动进料泵,条件进料泵流量.2.15 热风入门温度儿排风机温度达到规定时把水换成原液打开原液桶阀门,停止喷雾用水2.16边注视热风温度,边调节送风流量及进料泵的流量3.0运行中的点检在连续运转的情况下,经过注意各仪表的数值,并记录测量数据3.1喷雾状态是否正常3.2干燥状态是否良好3.3原液状念,物性是否有变化3.4热风入口温度及排风出口温度的控制是否正常3.5其他温度不得有急剧变化,必须稳定3.6各电机的电流值是否有异常情况3.7雾化器的油冷却器上的冷却水是否在流3.8雾化器是否有异常声音和振动4.0停止4.1停止原液,供给喷雾用水4.2水喷雾5-10分钟后停止4.3停止电加热器4.4关闭蒸汽加热器的蒸汽阀门4.5热风温度在90℃以下停止雾化器,油泵在雾化器停止5-10分钟后停止4.6停止油泵冷却器的冷却水4.7停止油泵4.8热风入口温度在90℃以下停止气刷,气刷用风机,空气夹套风机、排风机、送风机5.0操作中注意事项5.1使用蒸汽前必须彻底排净汽凝水,蒸汽开启时要缓慢进行,进汽不能太急,特别是冬天,以防止突然热胀而损坏加热器或其它部件。
喷雾干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喷雾干燥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一般规定
1.1经过安全和本工种专业技术培训,通过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持证上岗。
1.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关规定。
1.3熟悉木岗位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征和维护保养方法。
1.4熟悉本岗位设备开、停车顺序和操作,以及检查、分析、防止和排除故障的方法。
1.5上岗时,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2开车前准备
2.1岗位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2.2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堵塞现象。
2.3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使用工具。
3操作运行及检查:控制槽内料液温度为70〜80°C,用螺杆泵将槽内料液打入干燥塔内喷嘴中雾化,在干燥塔中雾化料液与热风(由热风炉提供)接触进行干燥,干燥后的产品蔡系减水剂为非粘性粉剂, 用旋风分离和包装袋除尘收集,合格的减水剂产品包装后送入成品库存放。
4停车操作
4.1首先关闭送料泵,然后关闭天然气管道。
4.2确保出风温度低于50°C时,方能关闭供油泵、吸油泵,然后关闭引风,关闭烘干塔电源。
5安全注意事项
5.1停车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
5.2停车时,岀风温度须低于50°C,方能关闭供油泵、吸油泵。
5.3启动、停止送料泵时,须匀速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规范提取车间喷雾干燥岗位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提取车间喷雾干燥的操作。
三职责
提取车间喷雾干燥岗位操作工、班组长、工艺员、QA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车间主任、生产部长负责监督检查,质量部长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四内容
1 生产前检查
按《生产前检查标准操作规程》(99-S0P-06-006)中的有关要求做好文件、物料、现场、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工作,并予以记录。
2 生产前准备
2.1 操作前先将上次的清场合格证(副本)取下,纳入本次批生产记录中,并挂上生产状态标识卡,注明岗位、品名、规格、批号、日期等;需用的设备、容器具等的状态标识也应根据《状态标识管理规程》(99-SMP-08-004)进行更换或标识。
2.2 LPG离心式喷雾干燥机的准备
2.2.1 每次使用前先检查确认该设备已清洁状态牌是否在有效期内。
若过期,则按《LPG离心式喷雾干燥机清洁规程》(99-SOP-07-114)重新进行清洁。
2.2.2 检查已清洁的生产用具及喷雾干燥机部件是否齐全。
2.2.3 按《LPG离心式喷雾干燥机标准操作规程》(99-SOP-01-114)的要求进行装机
2.2.4 启动喷雾干燥机空运转,若无异常,待机。
2.2.5 对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表面、容器、工具等用75%乙醇进行消毒,晾干后备用
3 操作过程
3.1 生产操作前再认真核对所需干燥物料的名称、代码、批号和标识,确保生产所用物料正确且符合要求。
流浸膏倒入洁净料液罐内,关闭干燥底部和旋风分离器下料口处。
3.2 检查管道连接处应装好密封材料,门和观察窗应在关闭状态,并检查应不漏气,进料泵的连接管道应连接到位,干燥室顶部安放喷雾头处应完全盖好,以免漏气。
3.3 当干燥室进口温度达到180~220℃时,开启离心喷头,当喷雾头运行5分钟后(达到最高转速),开启进料泵,加入料液,下料应由小到大,否则将产生粘壁现象,直到调节到适当的要求,料液的浓度应以物料干燥的性质温度来配制,以保证干燥后成品有良好的流动性。
3.4 干燥后的成品被收集在塔体下部和旋风分离器下部的收粉器内,在收粉器内未经充满前行关死上面的蝶阀进行调换。
3.5 将干燥好的干膏收集在洁净容器中,洁净容器内需放入双层洁净低密度聚乙烯药用袋,再将药粉加入袋内,扎紧,称重,内、外各放一张物料标示卡,注明物料名称、批号、毛重、皮重、净重、生产日
期、操作人等,盖好洁净容器盖,按物料定置管理的要求放置指定的区域。
3.6 工艺参数说明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3.6.1 进风温度:180~220℃。
3.6.2 本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由岗位作业人员根据要求具体执行,岗位负责人进行复核,QA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3.7 中间产品放行
3.7.1 干燥好的物料经QA人员确认质量符合要求后,交下工序进行使用,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相关交接记录,或入中间站暂存,办理入站手续,并填写相关入站记录。
4 异常情况处理
4.1 对生产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如生产过程中发生漏汽等)应及时解决或上报,按《异常情况处理管理规程》处理。
4.2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一般故障自己排除,自己不能排除的立即通知机修人员进行检修,挂上“维修中”状态牌,维修好后要再次按清洁规程进行清洁、清场,当设备无法修好时就挂上红色的“禁用”状态标示牌。
5 生产结束
制粒干燥整粒作业结束后,岗位作业人员取下生产状态标志牌、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牌,挂“待清洁”状态标志,并按规定做好清洁、清场、物料标示以及批生产记录填写等工作。
5.1 清洁和清场
5.1.1 准备好清洁、干燥的擦拭设备内、外表面、墙面、地面等不脱落纤维的洁净抹布各1~2块和经清洁、干燥的不锈钢桶2~3只。
5.1.2 生产设备按《LPG离心式喷雾干燥机清洁规程》进行清洁。
5.1.3 生产用容器具按《容器具清洁SOP》(99-S0P-07-008)进行清洁。
5.1.4 按《D级洁净区清洁SOP》(99-S0P-07-006)对总混间进行清洁。
5.1.5 清场、清洁结束后清洁工具按《D级洁净区洁具清洁SOP》(99-S0P-07-007)进行清洁和消毒。
5.1.6 清场、清洁结束后应及时通知QA人员检查,QA人员按要求进行清场检查,符合要求发给清场合格证和设备清洁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按本程序重新清场、清洁,直至符合要求。
5.1.7 取得清场合格证后将清场合格证(副本)挂于操作间门上。
5.2 记录填写
5.2.1 操作完毕后填写清场记录和岗位操作记录,并签名。
5.2.2 岗位负责人对操作结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签名确认。
5.2.3 岗位操作人员应将本批生产操作的有关记录(总混记录、有关偏差处理记录等)汇总,经岗位负责人复核后交车间统一整理。
6 操作过程的安全事项与注意事项
6.1 设备运转中或停机一段时间内,其表面温度比较高,请不要用手去触摸袋滤器、旋风分离器、风管、雾化器、排风机、观察窗等部件。
6.2 在开、闭检查门,拆装风管、旋风分离器、雾化器时,当心手、手指被夹住
6.3 每次开机前,雾化器两个加油口必须加油。
6.4 离心风机出口处的调节蝶阀不要关死,否则将损坏电加热和进风管道。
6.5 各仪表(包括安全阀)应按国家计量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保证准确安全可靠。
6.6 换品种生产时,必须进行彻底清场,待QA检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品种的生产,确保不发生混批或混药事故。
6.7 所使用工器具应定置摆放。
六文件分发
本文件发放到公司质量保证部、生产部、前处理提取车间、喷雾干燥岗位,文件原件由质量保证部档案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