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学五年级教案22滴水穿石的启示3、2013
苏教五级上册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文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1、理解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
2、让学生知道,只有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石头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
1、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谁来说说,你对“滴水穿石”这四个字是怎样理解的?2、课文的作者在观赏了安徽广德太极洞内这样一块石头后,欣然提笔,把它写了下来。
看看,课文哪一部分是写“滴水穿石”这件事的?二、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小黑板出示课文第一节)学生自读课文。
这一段文字老师也读了好几遍。
有一个词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这个词是“接连不断”。
(点击词语)你想,这么微不足道的小水滴,往下滴啊,滴啊,不间断,不停止,这多不容易啊。
你们读了这段文字有感想吗?和大家交流交流好不好?(抓住“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些词理解,随学生的交流点击词句)2、不管岁月如何沧桑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绝不停止,绝不放弃,这就叫“持之以恒”(课件出示“滴水穿石”动画图),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3、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把“滴水穿石”这件事说清楚吗?4、“滴水穿石”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在作者眼里,他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吗?它还是一种精神,一种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精神。
第三节最后一段话就说得非常清楚,我们一起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三个人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现代的,有古代的,用一个词说就叫——(古今中外)。
2、(分别出示第三自然段中的名人头像及相应文字)请你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物来读,用心读,把你的敬佩之情放进去读。
(五年级语文教案)22滴水穿石的启示
22滴水穿石的启示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4、体会作者的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2. 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光盘、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22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实现理想持之以恒•乍业设计、安排课内把词语抄写2遍,注意写正确。
完成2号本作业。
课外完成练习册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教学随笔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初步感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在宜兴与安徽的交界处有一个叫广德的地方,有一个太极洞,洞中有个景点一一滴水穿石”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板书:滴水穿石。
这到底是一处什么景观呢?请看一一(出示滴水穿石”景观图)学生说说图意: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
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引出题目,补完整板书:的启示”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2、读文探究:a.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 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生交流,示文字: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二小学五年级教案22滴水穿石的启示2、2013
5、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练习设计
1、造句:
⑴滴水穿石——
⑵启示——网
2、再搜集一个事例,用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先说一说,再写下来。0_vg_[_(v_FH?\_\ Hm8小学教案课件网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成就事业
3、教师提问:第1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主要说了太极洞里滴水穿石的奇观)
4、能解释"状如卧兔"、“圆润”、"楔而不舍"、"奇观"这4个词语吗?
5、谁能用四个字概括这样一个奇观?(滴水穿石)
6、齐读第1自然段。
7、指名读第2自然段。(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8、第2自然段说了什么?(说的是滴水能够穿石的原因:一是目标专一,二是持之以恒)
5、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教师自答:在这句中把三个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表现扣上题意,概括为“滴水穿石”的精神,并指出这种精神正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提问:这一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请用反问语气齐读这句话。(学生读)
能把这个反问句改说成陈述句?(去掉句中的“不”和"吗",把问号改为句号,读出陈述句)
4、谁能联系这一自然段的句子或词语,说说这三个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李时珍是医药专家,他访名医,尝药草说明他目标专一;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本草纲目》,说明了他能持之以恒。爱迪生是发明家,他迷恋于电学实验研究,说明他目标专一;他毕生孜孜不倦,说明他能持之以恒。齐白石是个画家,他数十年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说明了他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3、这一自然段第二、三两句是用的什么表达方式?
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2 (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 2
22 滴水石穿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位名人获取成功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深入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3.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累和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1.继续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另外两位名人获取成功及雨水不能穿石的事例,深入感悟启示。
2.体会文章表达特点,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积累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准备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2.搜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收集、研究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名人艰苦奋斗的经历和伟大精神。
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思考这些现象与教学的关系。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1.出示奇石图片、滴水穿石图片。
师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滴水穿石、鬼斧神工、奇迹、赞叹、奇怪……) 2.引出并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老师强调“滴”字的写法。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教师巡堂,相机指导文中易读错的字。
(2)整体感知,概括课文大意。
3.带问题再读课文,把与“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
(1)读启示。
(2)抓关键词进一步体会、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三)细读课文,理解“启示”1.品关键词,了解现象(1)学生找到描写滴水穿石现象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2)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画出能体现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句。
品读关键词一:“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①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②重点抓住“日雕月琢”中的“日”“月”二字进行品悟,感受水滴的持之以恒。
③体会“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一组近义词在句中连用的表达效果。
品读关键词二:“同一个地方”,体会水滴的目标专一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带有关键词“同一个地方”的重点句,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22课《 滴水穿石的启示 》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2 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课文理解“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等词语的意思。
3. 凭借“滴水穿石”这一现象,初步感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初知道理。
教学难点: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懂得“滴水穿石”的启示,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揣摩图画,揭示课题1、【出示图画】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看到水滴不停地滴,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听到了水滴的声音)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看老师书写这个成语(板书:滴水穿石)谁来读一读这个成语,、人们通过观察这样的现象,得出了一些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3 课文(板书: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
4、请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指导读通1(检查读词。
“滴水穿石”是一个成语,也叫“水滴石穿”。
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四字词语,你都会读吗,(幻灯出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1)指名读,相机纠错。
如“锲qiè”,学生可能读成“qì”。
全班齐读。
(2)同学们,你们已经能够把这些词语读正确了,这非常好。
那么,你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吗,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表达出来吗, 比如,“持之以恒”这个词语,老师以为要有坚定的决心才能做到持之以恒,所以要读得坚定有力。
(师范读“持之以恒”)你也来试试,好吗, 生练读词语。
请几位学生起来分别读几个他刚刚练习的词语,并问问他这样读的原因。
全班同学带着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齐读所有的四字词语。
2(检查读文。
(1)明确内容,各自练读。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认读了生字,朗读了课文。
你认为哪一部分比较难读,请大家再把第3小节读一读,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谁先来读一读第3小节。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
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4、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课前谈话:(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2)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呢?(生自由发言)2、美好的理想对于大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理想有关的文章,我相信大家学了这篇课文后就会有清醒的认识了。
3、齐读课题。
4、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检查预习。
(揭示启示)1、小组检查:生字词和课文2、教师抽查:生字词和课文3、同学们,你知道滴水穿石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吗?(生答)(大屏幕出示)4、哪位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指读、齐读)三、教授课文(一)、品读第一部分:“滴水穿石”的现象师:实现美好的理想要靠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滴水穿石为什么会给我们这么重要的启示呢?让我们走进太极洞,去见识一下“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1、自由读第一节,思考水滴为何能够穿石?师:谁愿意做个导游,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太极洞奇观介绍给大家。
(指名朗读)师:请大家想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自由发言)师:这么微弱的小水滴,一直滴呀,滴呀,绝不后退,绝不放弃,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段话读好吗?(学生自由朗读、指读)2、学习第二自然段虽然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师引读)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阅读一篇关于坚持与毅力的文章,如《愚公移山》等,并思考以下问题:文章中是如何体现坚持与毅力的?你从文章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请在阅读笔记中记录下来。
3.家庭讨论:
与家人分享本节课所学的“滴水穿石”的故事和启示,讨论以下问题:家庭成员是如何看待这一启示的?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4.学生能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书面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滴水穿石的现象和启示,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特点,如形象生动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
3.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滴水穿石的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如“滴水穿石”、“锲而不舍”等,并能结合实际进行运用。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会用事实、道理进行论证。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流利、有感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
“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课文中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启示的?”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指导。
“很好,你们小组的理解很深刻。其他小组的同学有没有补充?”
“‘滴水穿石’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现在,请同学们试着用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附教案)
中心句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 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 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 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 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 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 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自由轻声读文,用“//”试给课文分段, 想想每段的大意。
接连不断 微不足道 本草纲目 谋生 专利权 自勉 滴水穿石 给予 安徽 锲而不舍 孜(zī)孜不倦
持之以恒 小贩 坚持不懈 三心二意 日雕月琢 碳粒
翻山越岭 迷恋 炉火纯青 半途而废
齐读和“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
滴水穿石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三心二意 炉火纯青 接连不断
微不足道 坚持不懈 翻山越岭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 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 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 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 锲而 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 不舍 日雕月琢 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 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 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 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 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 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对照课文填空
李时珍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所以 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如 果我们也能像 李时珍 那样,还有什 么事情做不成呢?
运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三两个 事例,想一想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划出关键词,在你有所感悟的地方写下 自己的感想。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 正规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 小贩、服务员等。但他迷恋于电学 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 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 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
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
)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
课题是——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
2、词语教学。
⑴出示词语第一组:徽锲琢孜炽碳给第二组:恒懈纲贩恋筒权勉铭予⑵自读,读不准的看看书上生字表中的拼音。
⑶指名读生字,每个读2遍。
⑷出示词语领读词语,集体跟读。
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若干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
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
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指名读,任挑一节,5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
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
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锲而不舍:锲:雕刻。
不断地雕刻一件东西。
日雕月琢:琢:雕刻。
不停地雕刻。
微不足道: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
持之以恒:恒,永久。
长久地坚持下去。
迷恋:过分爱好而恋恋不舍。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
五年级《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教案
22《滴水穿石的启示》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自主学习1、我能把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我认为这几个字书写时容易出错。
2、我会读下面的词语,并试着用上其中的词语说说“滴水穿石”这一奇观:滴水穿石三心二意微不足道日雕月琢持之以恒炉火纯青坚持不懈半途而废孜孜不倦接连不断翻山越岭锲而不舍3、请将本课课文认真读三遍以上,不会的词语查字典并标注拼音。
5、我通过的办法,知道了下面词语的意思: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奇观微不足道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半途而废三、小组合作(相信你是最棒的!一定要认真、有效地交流、合作。
)1、第三自然段列举了哪些名人的故事,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一个故事: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故事:2、搜集有关资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人?四、学完后我的收获是?疑惑是?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初步了解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二、自主学习: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水滴为什么能滴穿石块?作者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中悟到的启示是什么?总结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写在课题的下面。
2、自由读课后练习第二题的词语,你认为哪些词的意思和“滴水穿石”是相近的,找出来多读几次。
想一想,还有没有这样的词语了,写在旁边。
三、小组合作(相信你是最棒的!一定要认真、有效地交流、合作。
)如何理解“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这句话?四、课堂练笔: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谈谈你对“滴水穿石”精神的理解,写一篇读后感?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课时教案主备人:协备人:年级:五学科:语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2:滴水穿石的启示
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
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在充分说理的基础上,谈出自己感想的写作方法。
2.学习前后照的结构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它们有的供人观赏美景,有的使人增长知识……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说的是一处奇异景观,还会使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有趣。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释题:滴水穿石的意思?启示的意思?全题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生字正音: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本草纲目小贩迷恋电话筒专利权自勉
铭记给予安徽锲而不舍琢磨孜孜不倦白炽灯碳粒2.生字词释意:
持之以恒微不足道坚持不懈小贩迷恋艺术自勉炉火纯青铭记
3.指名试按小节试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节
1.讲读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节。
(2)看书上插图,再默读第一节,弄懂意思。
(3)教师提问:第一节主要说了什么?
(4)谁能描述一下这一块石头的样子?
(5)谁能用四个字概括这样一个奇观?
(6)齐读第一节。
五、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完成字词练习。
第一教案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洋湖中心小学葛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课本具体语言材料,懂得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看图片,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精读李时珍事例,领悟“滴水穿石”的精神。
4、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总结全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滴水穿石的启示”,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去做。
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前后照应和内在联系,在举例中加深对“滴水穿石”精神的体会,并提高表达能力。
2、“反问句”改“陈述句”。
三、教具准备:PPT课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出示奇石图片、滴水穿石图片。
师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2、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让学生自读课文,明确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一找,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给予锲而不舍(2)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内容?(指生说)(3)师归纳: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三、精读课文,读写训练(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教师PPT出示: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一大奇观。
(指名读)(2)指名学生描述:这水滴是如何滴穿石块的?(3)仔细阅读,这段话中你对哪些词语的感受比较深?谈谈体会。
(4)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点出重点词语“接连不断”、“同一个地方”、“锲而不舍”、“日雕月琢” o并引导学生交流感悟到的内容。
(5)读读“锲而不舍”、“日雕月琢”这两个词,有什么发现吗?(6)师引读: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二)学习第二自然段过渡语”一滴滴微不足道的小水滴,竟能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滴穿了坚硬无比的石块,靠的是它这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滴水穿石的启示_人版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2滴水穿石的启示_人版【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大家齐读课题。
生:〔齐读〕滴水穿石的启示师: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启示〞?生:我认为〝启示〞的意思就是启发我们、暗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师:还有谁想说?生:启示就是一些道理。
师:启示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
是这样吗?滴水穿石到底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师:现在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滴水穿石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启示。
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读完了吗?老师发现同学们刚才读得特别认真。
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吗?老师考考大家怎么样?生:好。
师:〔投影出示〕谁愿意读一下?生:安徽碳粒白炽灯纲目自谋生计小贩迷恋权利自勉师:谁来评论一下?生:我觉得张继豪读得声音很洪亮,字音也比较准确,就是中间的〝哦〞声音可以去掉。
师:去掉口头语。
好的,你再来读一遍。
这一遍他读对了,大家跟读。
生:安徽碳粒白炽灯纲目自谋生计小贩迷恋权利自勉师:读得非常好。
红色的字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生字,观察一下,想想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生:大家来看〝纲目〞的〝纲〞: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字。
大家跟我读〝纲目〞。
请注意这个字的偏旁,它是一个绞丝旁,而不是木字旁或者金字旁。
师:提醒得很有道理。
生:我提醒大家的字是自勉的〝勉〞。
我们想,勉就是勉强的意思,因为没有力气而勉强,所以竖弯钩要把力给包住。
组词:勉强。
大家跟我读。
师:你的想象力很好。
不过注意读音,应该是〝勉强〞〔强读三声〕。
跟老师读:勉强。
平常的学习中要多花力气,才叫〝勉〞。
师:刚才我们读了一些字词。
再回到刚才的问题上: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吗?生: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师:要读准确。
还有没有同学想读?生: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2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滴水穿石、微不足道、日雕月琢、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能正确区分多音字“给”。
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4. 通过布置学生搜集阅读名人成功名言及名人成功文章,以提高学生的搜集资料的能力及阅读能力,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建立雄心壮志,立志成功。
5.通过小练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重点词语“滴水穿石、锲而不舍、半途而废”的意思。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
难点:1、理解文中“顽石”和“滴穿”具体指什么?2、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指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课字词、课文主要内容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在朗读感悟环节,采用快速浏览、讨论、交流、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感情朗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3.借助拓展练习,训练学生的概括、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说理性文章的写法。
四、教与学的准备课文录音、写有字词的幻灯片、写有课文重点句的幻灯片课文插图。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去《奇石馆》看过吗?(生回答)想看吗?(生:想)老师这里有搜集的奇石图片,请欣赏。
出示:奇石图片生看,师加以叙述,也可以找学生说。
师:看完这些天然形成的奇石后,你想说什么?生举手说。
师:还有一块被水滴雕琢成的石头,看后,你一定会有新的感慨或启示。
苏教版5年级教案——《滴水穿石的启示》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在语言环境中辨析“滴水穿石、微不足道(课后题2)”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
区分设问句和反问句中问号的不同用法,体会表达的效果。
2.朗读课文,读懂文章的观点、事例,理清作者的说理的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感知作者从正反两面举例说理的写作方法,理解“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4.结合读书感悟,联系自身生活、学习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作者从正反两面举例说理的写作方法,理解“滴水穿石”带给我们的启示;结合读书感悟,联系自身生活、学习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难点:结合读书感悟,联系自身生活、学习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按要求认真完成预习单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明确主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滴水穿石”什么意思?“启示”是什么意思?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说理性的文章)2.你们还读过哪些说理性的文章?(《说勤奋》)在读这一类文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明确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事例说清自己的观点的。
)3.对于《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他又是如何把这个观点表达清楚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二)识字学词,推进初读。
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
2.检查对四字词语的认读理解。
滴水穿石是一个四字词语,也可以说成水滴石穿。
课文中有许多这样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课件出示)(1)指名读,重点指导“懈”“锲”的读音。
(2)以上四字词语中,哪些词语表达的意思和“滴水穿石”的意思相近?我们先读书,结合所在的句子理解。
(提出任务,在下一个环节进行)(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轮读课文。
最新小学五年级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精品)
小学五年级语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案教学目标:1、能感受课文的叙述层次,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感悟课文各部分内容。
2、在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读中,感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内涵。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分类搜集成语:(1)形容注意力集中、专心的成语:(2)形容技艺水平高的成语:(3)形容勤奋刻苦的成语:(4)形容持之以恒的成语:教学重难点:感情朗读,品悟滴水穿石精神的内涵。
过程预设:一、复习导入映滴水穿石的图片,引导:1、这是太极洞里的什么景点?看到图片上的石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这些词语所描述的情景就是滴水穿石的现象。
2、听到什么声音?听到这样的滴水的声音,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课文用这些词语讲述了滴水穿石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3、看到这样的现象,听着这样的滴水声,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并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作者在想到这些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只要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所有的事情。
二、品读事例1、过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之后,接下来他又是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2、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的事例?映示李时珍的事例。
3、映示自读练习题(1)、从这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努力的结果是:。
(2)、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话?4、学生自读事例,完成练习。
5、讨论交流(1)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随机指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词语不懈努力:哪个词最能体现不懈努力?他二十几年一直干什么?(2)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结果是什么?(3)你认为应该怎样来读这一段话?要点:读好刚才找到的能体现李时珍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精神的词语。
(4)指名练读:师生评议,通过读后评议指导读好翻山越岭等词语,先读好词语再读好句子。
同时提醒学生读好其他要重读的词语如果学生朗读不能很好地处理轻重,则教师范读,范读后,提问:你们听出来老师特别强调了哪些词语?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强调这些词吗?随机介绍《本草纲目》,指导读好本草纲目和巨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这篇课文采用正反说明的方法,把问题说得全面、清楚而具有警示作用。第1-3自然段从正面说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是滴水穿石的原因,第4自然段从反面说明目标不专一,不能持之以恒是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这就是正反说明的方法。在正面说明部分,还举了中外三个名人事业有成为例来说明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给
gei()she()guan()
ji()she()guan()
二、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1、加标点。
2、写出近义、反义词。
近义词:铭记()启示()三心二意()
反义词:铭记()持之以恒()三心二意()
3、造句。
⑴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滴水穿石: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实际试举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板书设计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太极洞奇观滴水穿石定能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教学后记
二、举例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
1、各人根据自己搜集的事例,参看板书内容,组织材料和语句,打个腹稿,轻声说两遍。
2、分成若干4人小组,轮流说一说。
3、推选代表到全班来说。
4、教师评讲,表扬说得好的同学。
5、各自按要求写一写。
三、布置作业
练习设计
一、组词。
纲()贩()筒()恋()
刚()叛()简()峦()
元江第二小学2013~2014学年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李孟飞
时间
课题
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3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总结课文_A;i_v_LfrX@_m]_L]]?小学教案课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