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17世纪文学
:
贪色:既要娶奥尔恭的女儿,又要去勾引奥尔恭的续弦 妻子欧米尔。看见谁对欧米尔做一个媚眼,他所表示的醋劲
比奥尔恭本人“还大六倍”。
答
③阴险狠毒的恶人 答尔丢夫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正如剧中人
尔 克雷央特所说的那样: 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们,把侍奉上帝当作了一种职业、一
丢 种货物……他们知道怎样利用他们的假虔诚来配合他们的恶
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答尔丢夫成为“伪善”、“伪
象 君子”的同义语。斯坦尼说:“答尔丢夫是全人类答尔 丢夫的总和。
意
社会意义:达尔杜弗是十七世纪封建贵族和教会势
义 力的代表,披着宗教外衣追求私欲的伪君子。以上帝为 武器,以虔诚作伪装,以虚伪为手段,到处招摇撞骗。
:”
《伪君子》演出剧照:
艺 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 术 成 对主要人物的出场作了精心安排 就 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 :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影 料。
响
:
THAN`S ALL THANK YOU!
者造以的出当《 不了及独乐和失 屈叛对特园夏乐 不神革处的娃园 挠撒命理故受》 的旦再,事魔取 斗的起表。鬼材 争形的达作引于 意象企了品诱《 志,望对用,圣 。在。革宗偷经
他在命教吃》 身作失题禁, 上品败材果写 体中的,而人 现突悲经被类 了出愤过上始 革地情诗帝祖 命塑绪人赶亚
补
充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则
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协的产 物。
古典主义文学着重表现理性与感情欲望的冲突, 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制约与征服;强调文学语言必须 符合明白与确切的要求
古
典 主 义 文 学 基
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拥护王权,主张国 家的统一,歌颂贤明 的君主。 2.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 3.崇尚和模仿古代文学。 4.要求严格的规范化的艺术形式。
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包括:
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种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类理性和自由的信仰。
这种思潮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模仿和赞美,以及对人性、自然和宗教的探索。
2. 巴洛克:巴洛克是一种艺术风格,强调装饰和复杂性,它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奢华和虚荣的追求,以及对宗教和神秘主义的探索。
3. 经验主义:经验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和感觉,而非理性或直觉。
这种思潮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行为和社会问题的描写。
4.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一种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崇拜和模仿,它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种对人类理性和自由的信仰,强调知识、教育和科学。
这种思潮在欧洲文学中表现为对理性主义和现代主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探讨。
外国文学讲义3·十七世纪文学
弥尔顿的《失乐园》
• 第五、六卷写上帝派遣拉菲尔天使来到乐 园,警告亚当所面临的危险,同时对他讲 述了原是大天使的撒旦如何因骄矜自满, 纠合天上三分之一的天使与圣子交战的经 过。第七、八卷写拉菲尔天使继续对亚当 讲述上帝创造世界和人类的经过。第九卷 写亚当和夏娃意志不坚,受潜入蛇身的撒 旦引诱,违背上帝的指令,偷吃了知识树 上的禁果。第十卷写上帝决定惩罚他们。 第十一、十二卷写上帝派迈克尔天使把他 们逐出乐园。在放逐前,迈克尔天使向他 们揭示了人类将要经受的灾难和考验。
约翰· 德莱顿
• (3)德莱顿在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剧场重新开放以后 开始他的戏剧创作,在约30年间写下了近30部戏剧。剧 作有:《疯狂的豪侠》(1663)和《时髦婚姻》(1672) 等喜剧,《女情敌》(1664)和《阿菲忒里翁》(1690) 等悲喜剧,《一切为了爱情》(1677)和《堂· 塞巴斯 特安》(1689)等悲剧,《阿尔比翁与阿尔巴尼俄斯》 (1685)和《亚瑟王》(1691)等歌剧。德莱顿的戏剧 成就主要在英雄悲剧方面。《印度皇后》(1664)和 《印度皇帝》(1665)。 • 《论戏剧诗》中,德莱顿以溢于言表的爱国热情赞美了 英国戏剧的成就。他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被18世纪文豪约 翰逊称为是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的千古定论。 • (4)德莱顿被约翰逊博士却称为“英国文学评论文 父”。德莱顿的文学评论主要特点有:1)量大2)方法 灵活、实用
古典主义特点
(1)提倡摹仿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把古希腊古罗 马文学奉为创作典范。 (2)强调所描写人物性格的单一性、普遍性而忽 视其个性。 (3)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 的最高标准。 (4)除上述三个特点外,古典主义还十分重视艺 术形式的完美,如要求戏剧结构谨严单一,文学 语言准确明晰等。对文学体裁作等级划分并制定 各种体裁应当遵循的规则,如悲剧属于高级体裁, 应从古代取材,写王公贵族,用亚历山大诗体, 严格遵守三一律等。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奥林匹斯神系”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的神的家族,因居住于奥林匹斯山上而得名。
该神系的组织形式是一个大家庭,以家长为中心,大家同吃同住同议事,共同决定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进程。
主要有主神宙斯、神后赫拉、太阳神阿波罗等。
这些神的特点是与人同形同性,奥林匹斯神系反映的则是父系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的情况。
2、 城市文学又叫市民文学,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文学形式。
是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现市民思想愿望的世俗文学。
内容上往往通过现实题材表现反封建、反教会主题,抨击封建阶级和僧侣阶层的贪婪、暴虐和愚蠢,表现市民的智慧和勇气。
艺术上采用讽刺手法;代表作有《列那狐传奇》等。
3、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
其思想核心是:以人性反对神性。
以此为核心,其基本内容是:一.以人性反对神性;二.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认为人有追求财富、荣誉和爱情、充分发挥个人才智的权利;三.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四.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体现了一个新时代的时代精神。
4、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在莎士比亚之前活跃在英国剧坛的一批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他们富有才华,并锐意创新,代表剧作家有约翰·李利、基德、罗伯特•格林和马洛等。
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高,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最大,代表作《浮士德博士的悲剧》等。
大学才子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派别,但为英国戏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莎士比亚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5、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西班牙流行的一种独特小说形式。
它以描写中下层人民生活为中心,主人公多是无业游民,并往往采用第一人称,以自传的形式描写主人公的所见所闻,以人物流浪史的方式结构小说, 广泛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
流浪汉小说已初具近代小说的规模,对近代欧洲小说的发展特别是对长篇小说的人物描写和结构模式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法国文学史(十七世纪古典主义)2
• 1645-1658年 带领剧团在法国外省各地巡回 演出 • 1659-1668年,优秀剧作相继问世,并得到 国王的支持,事业上达到顶峰。 • 1673年2月17日 莫里哀带病坚持表演自编剧 目《没病找病》。他在舞台上的种种虚弱表 现被观众认为是切合剧目内容非常真实的表 演,因而赢得了热烈的喝彩。演出完毕后几 个小时后,莫里哀与世长辞。
• 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的最高法则。合乎理 性的,就是自然,就是真,就是美,否则 就不是。但其理性原则要求以“太阳王” 和凡尔赛的道德为规范,这种把规范化和 等级化结合起来的做法,表明了其理理性 原则的阶级局限性。
3.模仿的原则
• 他认为,高乃依、拉辛、莫里哀等优秀的 古典主义作家,都是从模仿古典获得成功 的,因此,他理所当然地把古典,如荷马、 柏拉图、西塞罗、维吉尔等作家作品,当 作模仿的典范。
历史背景
• 17世纪法国专制君主成为民族统一的奠基人, 宫廷成为文化中心。从60年代开始,路易十 四的宫廷实际上指导着全国文化的发展,凡 尔赛的文学艺术趣味成为一时的风尚,并为 欧洲其他国家的宫廷所模拟。
古典主义戏剧
• 古典主义作家在各种文学体裁上作出了优秀 的成绩,但以戏剧最为突出。17世纪初期, 法国戏剧逐渐繁荣,剧作家辈出,作品很多。 不少作家如阿狄(1570?-1631)等采用古希腊、 罗马故事写悲剧,但情节结构松散,舞台场 景杂乱,戏剧冲突不尖锐,不能集中反映生 活。在这种情况下,三一律问题的争论就更 为剧烈了。到了30年代,黎塞留通过法国学 士院攻击高乃依的《熙德》,三一律便成为 古典主义悲剧家共同遵守的规律。
外国文学4-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第四章古典主义文学主讲教师尹振球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古典主义文学,与路易十四时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一首诗⏹约翰·多恩(1572-1631)的《歌》幼年的路易十四⏹乔治·赫伯特(1591-1674)的《美德》——从文艺复兴时代对人欲的肯定,到17世纪人们对纵欲者的讽刺,时代精神又在发生变化。
第四章古典主义文学⏹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莫里哀第一节概述⏹一、社会历史背景:政治与经济状况⏹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欧洲历史掀开新的篇章;⏹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特别是在英国,表现极为突出,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面临一场巨大变革;⏹3、整个欧洲呈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英国社会发展最为先进,意大利、德国和西班牙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而在法国却表现出新旧两种力量势均力敌的状态。
二、文化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1、人文主义滑入低谷,宗教信仰回潮,社会思潮出现重大转折;⏹英国的“玄学派”诗歌与清教徒作家⏹法国的思想家帕斯卡尔和他的《思想录》约翰·弥尔顿2、巴罗克风格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巴罗克”风格:⏹“巴罗克”(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本指种珍珠,后来人们用以指称一种夸饰风格,尤其是建筑、绘画、音乐中的一种风格。
他的突出特征就是金碧辉煌、气势雄伟、崇尚华丽与雕琢。
⏹(2)“巴罗克”风格对文学的影响:3、古典主义成为文化艺术的主流:⏹(1)古典主义产生的根源和背景:⏹——时代精神的突出体现。
(2)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路易十四画像第一、具有为君主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第二、注重理性。
理性即人的良知,古典主义主张用理性克制情欲,以理性统治国家,以国家民族为重;第三、模仿古代,重视格律,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楷模。
⏹(3)“三一律”⏹这是古典主义对戏剧创作提出的一个原则性的规范,它要求一出戏只演一件事,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地方,时间在一昼夜之内,即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整一,这就是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
17-18世纪外国文学解析
男性俱乐部Leabharlann 法兰西学士院有很强的性别意识, 院士都是男性。 1980年3月6日,法兰西学士院投 票选举一名新院士,以递补已故法 国作家罗歇•卡约瓦(1913—1979) 空出的席位。选女院士的阻力很大, 最后以出席人数35人的20票通过, 接纳女作家、翻译家、哲学家、历 史学家玛格丽特•尤尔瑟娜尔 (1903—)为新院士
外国文学史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
法国领导了古典主义运动,在18世纪领 导了启蒙运动,将法国推向了文化大国的地位. 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和现实主义文学 中 到了20世纪,各种新的文学思潮和文学 派别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classicism)含有“学古”与“法 上”两层意义,取法于古代上流作品,一直是各 个时代古典主义的基本信念。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是近代欧美文学的第二次 思潮,古典主义盛行于法国,而后在西欧各国广 为流行,它是17世纪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 崇拜古希腊罗马文化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突 出特点,古典主义把古希腊罗马的艺术看作是艺 术创作的理想模式,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 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因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2.古典主义产生的文化背景
16世纪,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君主 专制国家。 路易十四有“太阳王”的称号,他统治的时代 是君主专制鼎盛的时期,他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来巩固王权。 1>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2>建立绝对王权。
3>划分社会等级:僧侣、贵族、平民。
4>控制文学艺术,设立法兰西学士院。
笛卡尔理性主义艺术观
在认识论上,笛卡儿把“理性”置于最高位 置,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他说:“不管醒 着还是睡着,永远只听从于理性的证明。” 从理性出发,他认为艺术应该符合“明白与 确切”的标准,制定严格的法规。艺术创作应提 倡理性,抑制情感冲动,为理性主义美学的产生 奠定了哲学基础。在笛卡儿理性主义的影响下, 一些文艺理论家制定出一套古典主义的文学理论 和创作法规。
17世纪文学概述
英雄悲剧《熙德》
男主人公:罗迪克
女主人公:施曼娜
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 剧英雄理性与感情的 冲突,责任与爱情的 冲突。
《熙德》
拉辛
拉辛(1639— 1699)法国古典主义 悲剧家,出身财政官 家庭,本人做过路易 十四的史官。写作11 部悲剧,一部喜剧。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克》和《费德尔》。
《安德洛玛克》
(三)、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成就最大。法国古 典主义悲剧代表作家是高乃依和拉辛。 他们的悲剧代表正统的古典主义。
高乃依
高乃依古典主义悲 剧的创始人,一生写过 30多个剧本。主要作 品有四大悲剧《熙德》 ﹑《贺拉斯》﹑《西拿》 和《波利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主 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第四章 十七世纪文学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17世纪文学 的主要成就。领会古典主义文学、 巴罗克文学和清教徒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 概述
时代背景: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把国王查 理一世送上断头台,建立以克伦威尔为 首的资产阶级政权。法国被称为“太阳 王”的路易十四,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 君主专制国家。文艺复兴时期的动荡纷 争已过去,代之以相对安定的生活,人 心思定,遵循理性与秩序的思想占据上 风,从而形成了新的历史文化氛围。
一、古典主义文学
定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 学思潮,它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 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由于它在文艺理论 和创作实践上都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 范,故有“古典主义”之称。古典主义 是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政治上妥 胁的产物。
(一)古典主义文学产、理性原则:要求文章要有理性,情节要 合情合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普遍存在的真理。
2、自然原则:要求故事要逼真,性格要 相称和一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恶。
十七世纪文学
高乃依
• 高乃依(1606— 1684)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创始人, 出身律师家庭,长 期从事 律师事务。1629年开始创 作。 • 代表悲剧《熙德》 (1636),其他重要悲剧 《贺拉斯》、《西拿》、 《波利厄克特》。作品充 满 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 情。 悲剧调子是理性战胜 情感。 人物多采用罗马史 上的英 雄。气势悲壮激越。
古典史诗的终结
• 弥尔顿的两部史诗,特别是《失乐园》, 是古典史诗的最后一部杰作。西方古典史 诗从荷马史诗开 始,形成了写英雄史诗的 传统。《失乐园》直接继承 了荷马史诗和 维吉尔史诗的传统。它不仅是宗教史 诗, 也是一部心理叙事诗,探索精神道德。它 标志着 英雄史诗的结束。 • 黑格尔在《美学》中总结史诗,提出史诗 在18世纪被小说替代。 • 西方史诗自弥尔顿之后让位于小说。欧美 小说继承了史诗传统,成为近代资产阶级 的史诗。
2、弥尔顿
• 弥尔顿(1608—1674) 英国诗人,政论家,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和革 命文学的代表, 生于富 裕的清教徒家庭。他在政 治上是激进派,宗教上属 于独立派。革命期间,他 写了很多政论文,批驳国 内外反对派对革命的污蔑 和攻击。40多岁双目失 明,由他口述,女儿记录, 写出了他一生的三部杰作, 史诗《失乐园》、《复乐 园》,悲剧《力士参孙》。
《天路历程》
• 《天路历程》(1678,1684)是班扬的 代表作,梦幻寓言小说。小说主人公的名 字叫基督徒 正在读一本书 ,知道了自己 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他 从故乡“毁灭的城市”逃出,开始了他的 天路历程。他弃绝罪过,坚持真理,排除 万难,最后达到幸福的天堂。基督徒是个 具有寓言 性质的通名,是正直人类的代表, 象征人类对美好 未来的追求。小说结构有 流浪汉小说的特点,通过 旅途见闻反映英 国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讽刺贵族 阶级的 腐败现象。班扬在语言和小说技巧方面为 18 世纪斯威夫特和笛福的小说铺平了道 路。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
外国文学-十七世纪文学概述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理性至上⏹巴罗克文学:与感觉论思潮相通⏹清教徒文学:革命的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名称由来⏹产生背景⏹哲学基础:唯理主义⏹思想特征:①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②宣扬理性③批判上层,揭露弊端④继承古希腊的悲剧传统⏹艺术特征:①从古代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②严格的规范:“三一律”③主张语言准确精练华丽典雅④人物塑造类型化⏹代表作家古典主义文学⏹之所以称古典主义,是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自文艺复兴后,欧洲思潮中的一个特点就是向往古希腊和罗马的文明,这种热情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对17世纪的学者来说,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那种对形式和理性的强调,代表着人类最美好的理想。
换言之,在当时那个分崩离析的世界,他们感兴趣的是古典文化井井有条的理性。
⏹如果说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文学侧重于古希腊,那么古典主义则侧重于古罗马。
产生背景⏹文艺复兴的科学研究精神创造了一大批知识巨人: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笛卡尔、帕斯卡等等,他们所发现的“定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同时,他们也影响了17世纪的时代精神,即:将宇宙视为一个组织完好的理性世界的精神。
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求,逐步转向对人类社会普遍原则的探求,“情感”让位给“理性”,这也客观影响了一代文风。
2唯理主义⏹勒内·笛卡尔: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方法论》4条规则: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心灵情感论》主张意志可以直接改变人的情感.我思故我在⏹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是一种先天的认识能力,即良知,它先于感性而存在,是一切认识的根源,人凭理性认识万物的真伪,明辨是非。
代表作家⏹皮埃尔•高乃依:庄严崇高⏹让•拉辛⏹让•德•拉封丹:《寓言诗》:动物教化人⏹尼古拉•布瓦洛《熙德》:理智战胜情感⏹堂•罗德可克—熙德(将军,首领)⏹堂•狄哀格(罗德可克之父)⏹堂•高迈斯(施曼娜之父)⏹施曼娜:心灵彷徨得到了细致的呈现《安德洛玛刻》⏹安德洛玛刻:临危镇定,理智清醒,成为城邦统治者。
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
十七世纪文学和古典主义十七世纪的欧洲,针对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带来的人欲横流和社会混乱,开始重建理性和社会道德规范,强调人的情感对理智、个人愿望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服从。
作为十七世纪文学主潮的古典主义文学,必然重原则理性而少生命热情,重责任服从而少个性张扬,重规范戒律而少突破创新。
这是一次对社会意识和文学的清理,主体特征是节制、自律、规范、整合。
第一节概述一、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情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文学发展的不平衡。
法国作为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国文学的主潮。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德国发生了残酷的内战三十年战争(1618-1648),战后国内经济萧条,也使德国的文学发展落后于别的国家,只有后半叶出现的格里美豪森的小说《痴儿历险记》较有影响。
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继承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特点,但也染上了浓郁的巴洛克色彩,被认为代表了“德国十七世纪文学的高峰”。
二、十七世纪欧洲的三种主要文学17世纪欧洲文学主要包括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
(一)巴洛克文学“巴洛克”(baroque)一词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巴洛克风格指1 6—17世纪的音乐、绘画、建筑和文学的风格,比喻非常规的、奇异古怪的美。
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内容,文学方面继承了中世纪文学梦幻、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其文学风格在意大利被称为“马里诺体”,在西班牙主要得名“文化主义”,在法国人们则称其为“矫揉造作文学”,在英国则被叫做“夸饰文体”。
十七世纪文学
十七世纪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于法国,后流传到欧洲其他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它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主张国家统一,歌颂贤明君主。
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强调人的行为应受理智和意志的支配。
在艺术上侧重表现荣誉、责任观念战胜感情的过程,提倡模仿古代,遵守三一律。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出现了悲剧作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等。
一:时代背景二:思想特征①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古典主义作品大多描写主人公的感情与家族责任或国家义务的冲突,表现感情服从责任,个人服从义务的主题。
不少作品直接歌颂国王贤明,或者由国王充当矛盾的裁决者和调停人。
对于不利于社会稳定的非法活动加以犀利抨击,表现出拥护中央王权的强烈政治倾向性。
②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要以理性去处理个人与国家利益、家庭义务和荣誉观念的矛盾,因而爱情或情欲只能放在第二位。
有的作家将吝啬、伪善、淫邪等等看作是不符合理性的情欲横流,力求加以讽刺。
③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古典主义作家敢于揭露社会上的恶习和弊端,对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罪恶活动的不法分子和团体给予毫不留情的打击.尤其是喜剧,主张在笑中移风易俗。
④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其中,高乃依的悲剧排除了古代悲剧的灵魂——命运观念.他笔下的英雄是自己命运的缔造者,不再屈服于超人的力量。
古典主义喜剧、寓言和散文则接触到第三等级,具有较广的文学视野和较多的民主精神.较之悲剧,喜剧、寓言和散文反映的生活面要广阔得多,思维也较为活跃。
三:艺术特征:①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与古希腊古罗马的悲剧和喜剧已有很大的不同,它们已具备现代戏剧的基本形式,有一定的幕数,适宜于在一定的时间内演出。
外国文学常识
外国文学常识一、欧洲古代文学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也称为“两希传统”。
(一)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对后世欧洲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成就表现在神话、史诗、戏剧和文学理论等方面。
1.希腊神话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想象力丰富、哲理性强,是后代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两大史诗,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故称为荷马史诗。
前者围绕着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十年战争而展开,后者写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艰难返乡的历程。
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表现了那个“英雄时代”的广阔生活场景。
3.古希腊戏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分为悲剧和喜剧两大类。
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以及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等。
4.文艺理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理论著作是《理想国》,他提出了著名的“理念说”和“灵感说”,对后代影响很深。
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模仿说”,其著作《诗学》对希腊文学作出理论性总结,并为后代的现实主义奠定了基础。
(二)古罗马文学早期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其中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代表作是《一坛黄金》、《孪生兄弟》等。
罗马文学黄金时期的代表作家是三位诗人:奥维德在他的史诗型作品《变形记》中表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贺拉斯提出了“寓教于乐”的主张,其《诗艺》是他的文艺批评代表作;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是维吉尔,他的代表作《埃涅阿斯纪》追述了罗马建国的光荣历史,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散文方面,西塞罗是著名的修辞学家,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以人物刻画鲜明生动而闻名。
二、中世纪文学包括公元5世纪到5世纪的欧洲文学,主要是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的文学,包括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四大类型,其中教会文学长期占据统治地位,题材大多来源于《圣经》。
十七世纪文学
“巴罗兊”
巴罗兊是一种风栺的名称,属于诗学和美 学的范畴,关于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 ①来自中世纪拉丁语barooco,意为“荒 谬”;②来自葡萄牙语barroc,“小石头” 乊意;③源自西班牙语barroec,意即“不 觃则的椭圆形珍珠”;④德文brochenperle, “破碎的珍珠”,各种语源都表达同一个 意思:非正觃的艺术。
《小红帽》
《父子与驴子》
古典主义的法典——《诗的艺术》
理性和自然是《诗的艺术》的两个核心概 念。但布瓦洛并没有对理性下定义。 有人说“在布瓦洛身上,理性和情感是不 可分的,理性对他来说就是直觉”。而这 种直觉又并非柏栺森的直觉主义所强调的 个人的直觉与情感。这里的“直觉”归根 结底就是强调贵族阶级尤其是上层贵族中 “正派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巴罗克文学则不相信这种世界观,怀疑主义者 蒙田教会他们以不信任的目光审视世界,动荡 的社会教会他们以伊壁鸠鲁主义甚至犬儒主义 的态度面对生活,他们认为世界是多彩而动荡 的,反映这个世界的文学也没有秩序、纪律、 规则可言。因此,巴罗克文学的主要特征是对 世界和生活的丰富性的官能感受和把这种感受 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
《安德洛玛刻》
拉辛这个剧本,悲剧 气氛浓烈,较乊以前 的同名剧作,安德洛 玛刻走出了厄运的阴 影,但剧中的其他三 个人物都走向了毁灭。 此剧虽取名《安德洛 玛刻》,但实际上中 心人物是庇吕斯。
拉封丹(1621—1695)和《寓言诗》
拉封丹在日常生活中给人的印象是懒散迟缓, 然而在《寓言诗》里,读者看到的却是另一个 拉封丹,一个目光尖锐、思想犀利的拉封丹。 如果说莫里哀赋予了喜剧以新的文学价值,使 喜剧获得同悲剧几乎相等的地位,那么拉封丹 则把寓言这个文学体裁真正提高到了诗的地位。 《寓言诗》的写作宗旨是借“动物教化人”, 其题材大多来自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 中世纪的韵文故亊、民间传说以及古印度的 《光明书》等。不过,拉封丹在使用这些题材 时,对原有的素材赋予了新的现实意义和哲理 内涵。
文学革命名词解释
文学革命名词解释文学革命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学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进行革新与改革的运动。
它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社会的巨变和精神的觉醒,与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革命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文学革命可以分为若干个特定时期的革命运动,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文学革命名词的解释:1.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指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初欧洲历史上出现的一场文化运动。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热爱和追求重新焕发出来,人文主义思想盛行,对传统教会和封建主义进行了挑战。
文学方面,人们开始追求个性、表现现实、倡导人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文体多样化、独特性和创新性得到发展。
2.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受到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古典主义追求形式的规范和完美,倡导秩序、均衡、节制和理性。
它的特点是追求普遍性、长久性和客观性,崇尚艺术的工艺性和形式的规则性。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弗拉戈纳尔的史诗。
3.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欧洲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激情、个人的体验和内心的世界,反对古典主义的冷峻和客观性。
它崇尚自然、英雄主义、超凡脱俗的理想,追求幻想、神秘和超自然的元素。
浪漫主义在文学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狂热、悲剧性、主观性和丰富的想象力。
代表作品有拜伦的诗歌、雨果的小说和舒伯特的音乐。
4.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中叶欧美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当时,工业化、城市化、科技进步和两次世界大战等巨变对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现代主义文学致力于表现这种动荡的现实和人类处境的绝望感。
现代主义注重形式的创新和挑战,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强调个人的主观体验、不确定性和破碎性。
代表作品有阿普尔的小说、如鲁道夫·斯坦贝尔的戏剧和毕加索的艺术。
总之,文学革命是文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推动了文学的不断进步和多样化。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若望·拉辛(1639——1699)是最有代表性
的古典主义悲剧作家。拉辛一生写了11部 悲剧和一部喜剧。代表作是《安德洛玛刻》 (1667)和《费得尔》(1677)。《安德 洛玛刻》取材于古希腊传说。它的主人公 是特洛亚英雄赫克托耳的寡妻安德洛玛刻。 特洛亚城破国亡之后,她成了厄庇洛斯国 王——阿喀琉斯之子皮洛斯的俘虏。皮洛 斯要娶她为妻,遭到拒绝。正好希腊使节 赖瑞斯特来到厄庇洛斯,要皮洛斯交出安 德洛玛刻藏匿的儿子,以绝后患。皮洛斯 乘机要胁,安德洛玛刻为了保全儿子被迫 答应婚事。皮洛斯的未婚妻爱妙娜妒恨交 加,利用希腊使者对自己的爱情,唆使他 杀死皮洛斯,随即自尽,赖瑞斯特也发疯。
在对人的认识上,笛卡尔把“灵”与 “肉”截然对立起来,认为对于“肉” 相关的“情”,必须用“理性”和 “意志”加以双重的控制,运用到艺 术创作中,则应以理性来抑止感情的 冲动。古典主义文学之形成重视理智、 规则和标准,要求结构明晰,逻辑性 强等特点,与笛卡尔的唯理主义的影 响有直接关系。
二、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
布瓦洛提出文学的基本任务是模仿 “自然”,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是 “理性”,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文学创 作的楷模。“用理性的眼光来观察人 类的本性,然后用古代的形式来表 现”,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古典主义的 最高信条。他从文艺体裁到语言技巧, 都立下了一大堆繁琐而又严峻的法规, 作家不得越雷池一步.
布瓦洛的文艺理论带有浓厚的宫 廷色彩,表现了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 的妥协。不过,其中也不乏现实主义 的因素。
古典主义作家的两种倾向
古典主义内部由于各个作家的阶级地位、思
想经历不一致,在遵守古典主义戒律方面的程度
也不一致。总的来说有两种倾向:一种代表贵族
倾向,他们视一切古典主义法规为金科玉律,对
古典主义文学
十七世纪文学与古典主义一、历史与文学概况十七世纪的欧洲处于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时期。
英国法国王权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君王专制国家。
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机械唯物主义思想、理性主义兴盛,出现了霍布士、笛卡儿、迦桑迪、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接触的思想家,对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巴洛克文学baroque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原来用来形容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崇尚豪华、动感和装饰美。
在思想上偏重于表现信念危机和悲观颓丧的情绪;艺术上刻意追求怪诞,偏于雕琢,以至被历史学家称为夸饰主义。
清教徒文学清教徒运动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主张“清除”国教中天主教旧制和种种繁文缛节,反对王公贵族的荒淫,倡导清洁、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因此得名。
以表现清教思想为特征的清教徒文学,显示出强烈的批判锋芒。
班扬(1628——1687)写的讽喻小说《天路历程》描写一个基督徒从毁灭之城出走,经过绝望泥塘、名利场、怀疑堡等地,历尽艰险,最后到达天国,以宗教性梦幻故事的方式讽喻现实。
弥尔顿(1608——1674)《失乐园》是其最重要的作品。
长诗共12卷,取材于《圣经》。
写叛神撒旦造反的故事和亚当、夏娃违反上帝禁令偷吃禁果而被赶出乐园的故事。
诗歌中最动人的形象是撒旦。
他反抗上帝,不屈不挠,岁处于失败的地位,被囚禁于地狱的火海受煎熬,但仍不动摇,而是继续战斗。
另外,对亚当和夏娃,他既同情他们对知识与自由的追求,也批评他们不能以理智克制情欲。
这些都可以说是诗人对于1642年革命的反思和自己人生经验的总结。
二、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古典主义文学。
这是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流行于西欧达二百年之久的一种文学思潮。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有仿古的风气,但是,这种风气形成为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却与17世纪法国专制君主制有密切的联系。
波榜王朝的亨利四世、路易十三等力图加强王权。
他们在镇压各种反对王权的运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
4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莫里哀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出生于 巴黎富商家庭,年幼酷爱戏剧.1643年 巴黎富商家庭,年幼酷爱戏剧.1643年,他参加了光耀 剧团,当了一名演员.因经营不善,而锒铛入狱, 剧团,当了一名演员.因经营不善,而锒铛入狱,出狱 后,加入流浪剧团,离开巴黎,在外省流浪了13年.流 加入流浪剧团,离开巴黎,在外省流浪了13年 浪生活的阅历, 浪生活的阅历,为他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1658年他率团在巴黎王宫演出成功,为此奉命在 .1658年他率团在巴黎王宫演出成功, 京城从事戏剧演出活动.1673年 他累倒在舞台上, 京城从事戏剧演出活动.1673年,他累倒在舞台上,不 到三小时就与世长辞. 到三小时就与世长辞.
莫里哀
观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观莫里哀的喜剧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探索阶段(1658第一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探索阶段(1658-1663). 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 丈夫学堂》 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妇 人学堂》 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妇女的婚姻问题, 人学堂》等.在内容上主要涉及妇女的婚姻问题,家 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 第二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1664第二阶段是莫里哀喜剧创作的"黄金时期"(16641668).这一时期,他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喜剧, 1668).这一时期,他写出了一系列优秀的喜剧,思想 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 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结合的程度.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艺术成就: 《失乐园》结构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史诗 传统,描写了天堂和地狱、混沌和人间多种壮 阔的场景。比如,描写天国的战争时,撒旦发 明了火药,动用了排炮,打得天兵天将狼狈不 堪,场面十分雄伟奇特。诗歌的用典设喻,内 外古今,无所不包。《失乐园》格调高亢,壮 怀激越,气魄宏大,形象雄伟。它是17世纪英 国诗坛的一部杰作,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宏 伟史诗。
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1、概述十七世纪文学的基本情况 2、了解十七世纪文学的主要成就
一、概述
1、文学思潮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古典主义文 学。它缘起于法国,在法国等欧洲国家 流行了二百多年,直到19世纪初期才逐 步退出欧洲文坛。此外,还有形成并盛 行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巴洛克文 学和英国资产阶级文学。
莫里哀-《伪君子》
7)《伪君子》简析
A、结构
《达尔杜夫》(又译《伪君子》)五幕 诗体喜剧,是莫里哀的代表作。 B、思想主题
作品通过教徒达尔杜夫的虚伪和奸诈, 揭露了教会的虚伪的性格 特征是“伪”。他明明是个好色之徒,却把 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明明是个贪婪的角 色,却要装成乐善好施的样子;他还善于
弥尔顿
2)《失乐园》简析:
素材来源:取材于《旧约〃创世纪》。
思想内容:《失乐园》以史诗一般的磅礴气势揭
示了人的原罪与堕落。诗中叛逆之神撒旦,因为
反抗上帝的权威被打入地狱,却毫不屈服,为复 仇寻至伊甸园。亚当与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 引诱,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识树上的果子。 最终,撒旦及其同伙遭谴全变成了蛇,亚当与夏
桃丽娜:女仆。是作品中最有生气的人 物,她勇敢、泼辣、机智,是下层人民的代表,
从她身上可以看到莫里哀的民主思想。桃丽娜是
跟达尔杜夫斗争的主要力量。她不仅敢于揭露达 尔杜夫的“伪”,还善于批判奥尔贡的“愚”。 面对 达尔杜夫的假正经,她毫不畏惧。她不仅自己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凶狠的“谦卑与博爱者”
• 达尔杜弗通过矫揉造作、玩弄教义的语言,把自己 打扮成一个谦卑博爱的人,但事实上却是个极端凶 残的人,他不仅要占人财产,夺人妻女,还要置人 于死地。 • 奥尔贡把财产全部赠送给了达尔杜弗,达尔杜弗 “信以为实地赶紧接受下来。”(四幕一场) “我所以决定接受他父亲愿意赠予我的这份产业, 老实说,乃是恐惧这份产业落到坏人手中;怕的是 有些人分得了这笔钱财拿到社会上去为非作歹,而 不能照我所计划的那样拿来替上帝增光,来替别人 造福。” (四幕一场)
“您那美丽眼光包含着的无 法形容的温暖击退了我内 心顽强的抵抗;禁食、祈 祷、眼泪,任什么也抵挡 不住这种温柔,我的全部 心愿都移转在您的美貌多 姿上面。”(三幕三场) “太太,一切都帮着我来满 足我的希望;我亲眼把这一 部分房子全看过了;一个人 都没有,我真快活死了……” (四幕七场)
好色之辩①:好色是要赞美上帝的光辉
鲁本斯 掠夺吕西普的女儿 布面油画 209×222cm 1617年作 慕尼黑美术馆藏
二、清教文学
• 清教徒(Puritans) 清教徒的基本特色即希望完全 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 经的教导可说是他们的首要任 务。他们对教会抱有一种清肃 之志愿,主张过简朴节俭的生 活,故被称为“清教徒”。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以宗教革 命的形式出现的,清教信仰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体系, 革命者大部分、亚当和夏娃、 天使拉斐尔、米迦勒 • 撒旦是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人 物。撒旦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的象征,具有权威、勇气、 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 • 古典史诗的终结。《失乐园》 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文 人史诗”的典范,是古典史 诗的最后一部杰作。它标志 《撒旦煽动反叛天使》 着英雄史诗的结束。 威廉· 布莱克作
从上帝身上反映过来的美,本来就在你们女人 身上发着异采,可是上帝又把他老人家稀有的珍品 都陈列在您一人身上:他把那迷人眼动人心的美都 放在您的脸庞上面,所以我一看见您这绝色美人, 就禁不住要赞美首创天地的万物之主,并且面对着 一幅上帝拿自己做蓝本画出来的最美的像,我的心 不觉就发生了一种炽烈的情爱。 三幕三场
克伦威尔
约翰· 班扬(1628-1688)
& 《天路历程》 道德寓言故事,讲述一个 叫基督徒的人因世俗之城的 毁灭感到恐惧走上去天国的 道路。 英国20世纪著名评论家 F· R·利维斯称它具有“丰富、 沉静和成熟的人性”。
约翰· 弥尔顿(1608-1674)
• 抒情诗《利达斯》,哀念 逝去的朋友的挽歌。与雪 莱的《阿多尼斯》和丁尼 生的《怀念》并称为英国 文学中的三大哀歌。 • 最著名的政论文《论出版 自由》 • 英雄史诗《失乐园》《复 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
1621-1695
)
& 古典主义的总结者和立法 者,诗体论著《诗的艺术》
1636-1711
英国古典主义文学
• 德莱顿(1631-1700) 英国诗人、剧作家、批评家,英国古典主义 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模仿悲剧诗人高乃依 写了许多“英雄剧”。 英国文学批评的创始人,他的著名的文学批 评著作《论戏剧体诗》,阐述了古典主义法 则。 • 亚历山大· 蒲伯(1688-1744),使英国古典 主义达到高峰。主要作品《批评短论》、 《夺发记》、《致阿巴思诺特医生的书》
好色之辩 ② :动机纯洁上帝不会怪罪
不错,对于某些欲望的满足,上帝是加以禁止 的,不过我们还可以和上帝商量出些妥协的办法。 有一种学问,它能按照各种不同的需要来减少良心 的束缚,它可以用动机的纯洁来补救行为上的恶劣。 一件坏事只是被人们弄得满城风雨的时候才成 其为坏事;所以叫人不痛快,只是因为要挨大众的 指摘,如果一声不响地犯个把过失不算犯过失的。 (四幕五场)
平静吧,所有的热情都已燃烧殆尽。
三、古典主义(classicism)文学
& 历史条件和社会原因 • 中央集权制王权,为古典主 义产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法国是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 权的君主专制国家。“太阳 王”路易十四采取一系列的 政策措施巩固王权。
• 唯理主义哲学为古典主义提 供了哲学基础。 • 文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 贪吃贪睡的“苦修士”
在剧中,达尔杜弗第一次出场“亮相” 是吩咐仆人:
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跟鞭子都好好藏起来,求 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 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三幕二场) 贪食:一顿晚饭,“一个人吃下六个人吃的那么 多的东西” “很虔诚地吃了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 细末的羊腿”,第二天早晨起来,一次喝“四大口葡 萄酒” ,“他的身体别提多么好了,又胖又肥,红光 满面,嘴唇红得都发紫了。” 贪睡:一离饭桌,他就回到了卧室,猛孤丁地一 下子躺在暖暖和和的床上,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 天早晨 。
●
创作题材:取材古希腊罗马题材,以古代文学为典范。 文学体裁:把戏剧体裁分为高雅的和卑俗的两种。悲剧是高 雅艺术,语言高尚典雅;喜剧是卑俗艺术,语言俚俗。 创作规则:强调服从古代的法则,戏剧必须遵从“三一律”。
& 三一律:亦称“三整一律”,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 本创作规则。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 致。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 地点并在一天之内完成。三一律有利于剧情的简炼集 中,但它束缚了剧本的自由创作
& 伪装纯洁的好色之徒
达尔杜弗:(从衣袋中掏出一块手帕)哎哟!天啦, 我求求你,未说话以前你先把这块手帕接过去。 桃丽娜:干什么? 达尔杜弗:把你双乳遮起来,我不便看见。因为这种 东西,看了灵魂就受伤,能够引起不洁的念头。 桃丽娜:你就这么禁不住引诱?肉体对于你的五官还 有这么大的影响?我当然不知道你心里存着什么 念头,不过我,我可不这么容易动心,你从头到 脚一丝不挂,你那张皮也动不了我的心。
我完啦,叫人暗害啦,叫人抹了脖子啦,叫人把 我的钱偷了去啦。……站住。还我钱,混账东 西……(他抓住自己的胳膊)啊!是我自己。我神志不清 啦,我不晓得我在什么地方,我是谁,我在干什么。 哎呀!我可怜的钱,我可怜的钱,我的好朋友!人家把 你活生生从我这边抢走啦;既然你被抢走了,我也就 没有了依靠,没有了安慰,没有了欢乐。我是什么都 完啦,我活在世上也没有意思啦。没有你,我就活不 下去。全完啦,我再也无能为力啦,我在咽气,我死 啦,我叫人埋啦。……快来呀,警备员,宪兵,队长, 法官,刑具,绞刑架,刽子手。我要把个个儿人绞死。 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 ——《吝啬鬼》
大密斯向父亲告发达尔杜弗企图调戏继母时,达 尔杜弗装出一副忍辱负重的样子,跪在地上说: 上帝原要处罚我,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来磨炼我 一下,因此无论人们怎样责备我,说我犯了多大的 罪恶,我也决不敢自高自大来替自己辩护。 我愿意跪在地下忍受这种耻辱,当作我这一生 一世所犯罪恶应得的一场羞辱报应来领受。 看上帝面上,你千万别动气,我宁愿忍受最残 酷的刑罚,也不愿你的儿子因为我而受到一点点皮 肤上的损伤。 你随他去吧!如果要我双膝跪在地下替他求饶 的话。 三幕六场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 17世纪文学概况
一、巴洛克文学 “不完美的珍珠”,源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兴 盛于法国。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 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 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意大利- 马里 诺《阿多尼斯》 德国- 格里美尔豪森《痴儿西木传》 法国- 奥诺雷· 于尔菲《阿丝特雷》 德· 英国- “玄学派”诗人
高乃依(1606—1684)
• 古典主义悲剧奠基人 • 代表作《熙德》,主人公:罗狄 克、施曼娜 • 高乃依的悲剧表现悲剧英雄理性 与感情的冲突,悲剧英雄的性格 在于以公民义务战胜个人激情, 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家庭幸福。 把爱情摆在次要地位。情节动人 重于心理描写。 悲剧的庄严,要求诗人描写一些重要的国家利益, 一些比爱情更崇高更有男儿气概的激情,比如雄心 壮志或血海深仇,使我们看到比情人之死更重大的 不幸。(《诗剧艺术谈》)
• 莫里哀说:“整整地用两幕,准备我的恶棍上
场”。达尔杜弗直到三幕二场才出场,一个五幕
剧,整整两幕不让观众看见中心人物的身影,但
他却无时不在,形成先声夺人之势,使观众深知
其人,这种结构技巧和侧面表现的手法在戏剧创 作中别出心裁,为达尔杜弗的出场作了浓厚的铺 垫和造成了极大的悬念。观众带着极大的期待心 情去关注剧情的发展,一步步认清这个恶棍的本
路易十四
倡洛 巴 的特 黎 严 建 年罗 格 造 间浮 古 , 由宫 典 其 法东 风 正 国门 格 面 建, 的 是 筑它 典 路 师在 范易克 。十劳 四德 提佩 ·
1670
1667-
& 基本特征:带着锁链跳舞的文学
拥护中央王权,颂扬贤明君主,服务君主专制政体。 • 崇尚理性原则,克制个人感情,宣扬公民义务。 • 模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
达尔杜弗的典型意义
& 历史意义:达尔杜弗的虚伪衬托出了教会 的虚伪荒淫,暴露了宗教骗子的社会危害性, 显示出作品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 现实意义:高度概括了不同时代的伪君子 特征,暴露了伪善的道德危害性。达尔杜弗 成为“伪善”、“伪君子”的同义语。 “达 尔杜弗是全人类达尔杜弗的总和。”
结构:“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
《击溃堕落天使》威廉· 布莱克作
将我点燃了黄金的弓带来 将我的希望之箭带来 将我的枪给我; 看,云正在打开 将我燃烧火焰的战车带来
—《失》第六卷
《复乐园》《力士参孙》
• &《复乐园》叙述耶稣不受撒旦诱惑替人类恢复乐园 的故事。诗人把耶稣塑造成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 形象。耶稣具有和作者本人一样的政治抱负:“我 梦想从罗马的桎梏中把人民解放出来,把世界各地 的暴行镇压下去。” • & 悲剧《力士参孙》的主题是革命行动,充满对斗 争的热情和号召。弥尔顿将自己失明的磨难都寄寓 在了盲人参孙的身上。全剧以悲欢而沉静的调子结 束:
《伪君子》
剧中人物
达尔杜弗 宗教骗子 奥尔贡 资本家、虔诚的信徒 艾耳密尔 奥的继室 大密斯 奥尔恭儿子 玛丽亚娜 奥尔恭女儿 桃丽娜 玛丽亚娜的女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