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 丁肇中
怀念丁肇中阅读理解答案
《怀念》(丁肇中)阅读理解答案【题目】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怀念丁肇中父亲去世了。
父亲突然而又安详地去了。
去年8月我第一次感到不祥的兆头。
我在新加坡到汉城的旅途中,飞机中途停在台北机场,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得悉他已经不能说话了。
去年年底,他的情况已很严重了,医生对他的病已经做了结论。
四星期前,我去看望了他,推着轮椅陪他在台湾大学医院做最后一次放射性治疗,他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了,然而他依然很平静和安详,庄严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件。
他为我们的小儿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还请我的继母为我小儿子特地刻了一颗名章。
他非常艰难地亲自为我的妻子、他的孙儿女,以及他在北京的姐妹们写了信。
1月19日当我向他告别时,他为我写了一首中文诗,鼓励我不要满足于已经做过的一切,而要继续地不断前进。
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他一点也不为他自己担忧但是我十分悲伤,我觉得我要永远地失去他了。
父亲的一生,即使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总是能泰然地处置他个人的事情,并且能始终清晰地理解和理智地分析一切事物。
对父亲的回忆,最早可追溯到我5岁的时候。
那是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日子。
那时我们全家都在重庆,当时,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实在防空洞中度过的。
那天父亲告诉我,以后日本的轰炸会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日子也会慢慢地好过些了。
我7岁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参观了重庆的一个工业展览会。
展览会上的那些新机器和工具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那时父亲是重庆大学的教授,母亲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教授。
这一年我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父亲常常向我讲述上个世纪以及本世纪的一些伟大科学家,如法拉第、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希尔伯特和冯·卡门的故事。
他们的成就以及父亲谈起他们时的神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能正是童年的这些印象,使我立志要成为一个科学家。
从父亲那儿,我开始知道了原子这个名词。
那是在1945年8月轰炸广岛以后,他向我讲解了什么叫原子,以及它的应用在世界历史事件中的含义。
采访丁肇中印象
采访丁肇中印象作者:顾迈男来源:《百年潮》2010年第12期丁肇中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裔科学家。
我与丁肇中教授相识,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
在与他的交往中,我时常想起他在获得诺贝尔奖时的那段著名演讲:“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这段话,充分表达了丁肇中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也使我对他产生了敬意。
初次采访1979年秋季的一天早晨,我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访时,听说了丁肇中要来中国访问、讲学的消息。
在这之前,我对丁肇中一无所知。
丁肇中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已经多次来中国访问,可我无缘与他相见,他的名气和成就是那样的显赫,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对他的采访报道工作,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对此,我有些踌躇,为了完成好采访任务,决定求助中国科学院当时的负责人方毅。
听了我的想法后,方毅说:“丁肇中教授对我国培养实验物理人才,很热心。
我们的高能加速器(也就是目前正在运行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成后,很需要他的帮助,希望你能像采访报道李政道那样采访报道丁肇中。
”我一般是在正式采访本人之前,先做外围采访,对于将要报道的人物有足够了解之后,再与采访对象接触。
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了充足的素材,不至于临时慌乱。
就这样,在丁肇中到来之前,我用半个月的时间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到丁肇中实验组工作过的科学家唐孝威、郑志鹏等人,阅读了丁肇中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后写的文章《个人的回忆》。
正当万事俱备时,不料直接采访丁肇中时却遇到了麻烦:中国科学院外事局美大处的负责人以种种借口,拒绝安排我直接采访丁肇中。
那时,我年轻气盛,一气之下把他告到了方毅那里。
很快,方毅的秘书郭日方便通知我说,方毅批评了那位负责同志,他们已经安排我到北京饭店会见并采访丁肇中。
就这样,我与这位物理学家的交往就这样开始了。
那是一个晴朗的秋日。
午后,我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北京饭店旧楼的一个会客室里。
印象丁肇中
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编辑:王慧美编:马晓迪B06青未了印象丁肇中中华泰山□秦岭枫34年前,因为一种新粒子的发现,他荣膺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年他40岁。
身为华裔的他,用中英两种语言发表获奖致词,自诺贝尔奖设立的76年以来,汉语第一次响彻颁奖大厅:“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34年后,带领着几百人的团队,他仍然矢志不渝地求索在物理学最前沿,在给我们的题字中,他写道:“最前沿的科学是需要百分百投入的。
如果你想从事物理,尤其是实验物理,那么,你就需要奉献你的一生,其他的皆不重要。
”另外一个宇宙是什么样子记得最初接到丁肇中专题的拍摄意向,是在2009年的8月。
听着山东省科技厅翟厅长介绍到欧核中心、反物质、地下100米、环形轨道长达27公里的电子对撞机,不由地圆睁双眼。
当时,美国小说家丹·布朗的畅销书《天使与魔鬼》及同名电影仍在热潮中,草坪上随意走动着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欧核中心,安装着瞳孔识别系统的实验室,“反物质”以及与反物质与物质相遇时可能爆发的巨大能量,成了许多普通人懵懵懂懂却又热议的谈资。
按照宇宙大爆炸学说,宇宙是150亿年前由大爆炸产生的,那么爆炸以前是真空,什么都没有。
在爆炸的时候温度非常高,有电子的话就应该有正电子,有物质就有反物质,才能平衡起来。
那么宇宙经过150亿年以后,由反物质所组成的宇宙到哪里去了?会不会有反星系、反星球?同在欧核中心,同是反物质这样一个焦点,只是现实中的主人公是华裔科学家丁肇中。
上世纪90年代,在他的带领下,美国、意大利、瑞士、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共同研制阿尔法磁谱仪(简称AMS )———空间反物质与暗物质探测系统,并计划将其运载至国际空间站,在太空中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
如果磁谱仪能发现一个反氦核,就可以推断宇宙中存在反星系;发现一个反碳核,就可以进一步推断有反星球的存在。
有人问丁肇中: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另外一个宇宙另外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丁肇中说,意义是满足好奇心。
丁肇中怀念原文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启示
丁肇中怀念原文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启示大家一起来学习吧!第十八章人生苦难:在人类文明的舞台上看尽了人世沧桑的贝多芬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不会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倒霉。
他有着许多欢乐和希望。
”就是对于那些坚强地承受住命运之重的伟大心灵的赞美与敬意,正因为有他们,世界才显得格外丰富与精彩。
贝多芬曾经遭遇过耳聋、失聪、失恋等厄运,但没有击垮他,他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并且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超越常人的创造力;罗斯福曾被认定只能活到39岁,但最终成功应对了严酷的环境和各种挫折而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虽然两次订婚又两次解除婚约,三易其稿,却仍然抱病工作,将悲剧的结局完全置于观众接受的可能性之下……面对这一切,贝多芬说:“人在自然面前是何等渺小啊!我要在我有限的生命里追求永恒的快乐!”他在《第九交响曲》的献辞中表达了自己此刻所拥有的幸福感觉——“我是世间最富有的人”,是因为我心中充满了爱。
人们往往忽略甚至漠视后者。
很少有人去细究贝多芬此言的深层含义。
真正懂得这句话内涵的人,都会对它肃然起敬。
面对坎坷困顿,我们该做什么?人生路漫漫,怎样走好每一步是需要智慧的。
“坚忍”二字或许能给你一点启迪。
只要用冷静理智的头脑审视自己的处境,问一问自己是否已竭尽全力。
纵使不断退缩也罢,拼死奋战也行,至少你还可以守住仅存的本心,因为勇敢即不逃避。
从根本上讲,哲学与神秘的命运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互补益。
古往今来,多少伟人在屡屡与死亡擦肩而过后,才取得巨大成功。
被称为科学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李政道博士曾言,他并不算是个“天才”,因为“我对世界上一般天才所用的方法完全不同,必须靠‘比较笨’的办法,慢慢研究……我喜欢把复杂的事情分析简单化。
”这是他的特长,当年诺贝尔物理奖评委会把诺贝尔奖颁给他时连声说:“我不知道!”因为他实验了几百次,付出了毕生代价,才提炼出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那种量子态。
人们似乎很难理解他这样做的动机。
但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被关进孤岛,茫茫黑夜,寂寞恐惧,再加上身体虚弱、饥寒交迫,你会怎样呢?这样想来,便释然了。
怀念 丁肇中读后感
怀念丁肇中读后感
《怀念》一文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父亲去世后所写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回忆了自己年少时的经历,追忆了父亲对自己一生的影响。
我们从小到大,会从不同人口中听说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会慢慢长大中明白其含义。
在这篇《怀念》中,丁肇中先生述说着自己对物理的兴趣、在物理学上的成就离不开父亲的影响。
父亲会带小小的丁肇中去参加工业展览会,那些机器和工具对小小的作者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也是从父亲口中,自己第一次听到诸如法拉第、牛顿等科学家的名字,让小小的作者对物理产生兴趣,并励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当然有其道理。
但我觉得无论儿子和女儿都要富养,当然此“富”非物质上的富,而是带着她/他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帮助他/她形成正确的三观,培养他/她遇到问题时,去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能力。
每个人所经历的事、见过的人、读过的书,慢慢的都会内化成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性格,形成自己的道路。
愿我们多看书、多运动,养好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不负人、不负己。
丁肇中祖居文字描述
丁肇中祖居描述
哎哟喂,说起丁肇中祖居啊,那可真是咱这边一块活生生的“老古董”嘞!你晓得不,就在咱村东头,那棵老槐树下头,青砖黑瓦,低调得很,一看就像是能讲出几箩筐故事的老宅子。
走进去,嘿,一股子霉湿味混着木头香,别提多有味道了!院子里头,石板路都被岁月磨得发亮,一脚踏上去,就像是跟过去的人打了个照面儿。
那堂屋里头,挂着丁老先生的画像,一脸严肃中带着几分书卷气,看得人心里头那个敬畏哟!
最逗的是,听说那时候家里头穷,丁老先生小时候还得帮着家里放牛嘞!你想象一下,那么小一个孩子,骑在牛背上,手里还捧着本书看,那画面,简直就是现代版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只不过人家指的不是杏花村,是知识的海洋嘛!
祖居里头啊,还有好多老物件儿,什么砚台啦、毛笔啦,都透着那么一股子古朴劲儿。
你随便拿起一件,都能感觉到沉甸甸的历史感,仿佛能听到丁老先生当年在这里头刻苦钻研的声音。
现在啊,这祖居成了咱们这儿的文化地标,时不时还有人来参观呢!大家都想看看,这位拿了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小时候到底是咋过的。
说起来,也算是给咱村长了不少脸面嘛!
总之啊,丁肇中祖居,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书,翻开它,你就能看到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懈努力,变成世界级的科学巨匠。
每次路过那里,我都得感慨一句:啧啧,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笔记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二、字词积累。
1. 瞭望(liào wàng):登高远望。
2. 缅怀(miǎn huái):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3. 探察(tàn chá):探究审察;考察。
4. 探讨(tàn tǎo):研究讨论。
5. 检讨(jiǎn tǎo):检查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作自我批评。
6. 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文章结构。
1. 提出问题(1 - 2段)- 引出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 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 分析问题(3 - 12段)- 论述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3 - 5段)- 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阐述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 以王阳明“格”竹子为例,指出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错误的观念。
- 阐述“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6 - 10段)-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11 - 12段)-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作者通过自己做实验的经历,如在实验室测量电子的半径等,说明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3. 解决问题(13段)-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即格物致知的精神。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文章主旨。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状况,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希望中国学生具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在学习和科研中培养实践能力。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故事——丁肇中丁肇中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人物简介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聘任仪式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丁肇中的事迹鼓舞了我
丁肇中的事迹鼓舞了我丁肇中,这个名字在中国科技界熠熠生辉。
他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事迹不仅仅在科技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更在我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给予了巨大的鼓舞。
首先,丁肇中的坚持与努力给我树立了榜样。
丁肇中在年轻时就表现出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他在核物理领域的突破不仅仅是天赋的结果,更是他长期的坚持与努力的结晶。
正是因为他的不懈追求,才有了他在科学领域的辉煌成就。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深感自己的学习之路还很长,但是丁肇中的事迹告诉我,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够取得不可思议的成就。
其次,丁肇中的勇于创新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启示。
丁肇中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核物理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不仅仅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去研究问题,更是勇于创新,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他的创新精神在我看来是非常宝贵的。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常常被固定的学习模式所束缚,很难有机会去发现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而丁肇中的事迹告诉我,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再次,丁肇中的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让我深感自豪。
丁肇中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为国家的核武器研究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事迹让我深感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深知自己是祖国的未来,我应该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丁肇中的事迹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奋斗的决心。
最后,丁肇中的谦逊与乐观给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丁肇中是一位非常谦逊的科学家,他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谦虚态度。
他在科学研究中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勇于面对挑战。
这种谦逊与乐观的态度让我深感敬佩。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丁肇中的事迹告诉我,只要保持谦虚与乐观,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总之,丁肇中的事迹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他的坚持与努力、勇于创新、为国家做出的贡献以及谦逊与乐观的态度,都深深地触动了我。
游丁肇中故居
游丁肇中先生故居举世闻名的大物理学家--丁肇中的故居就在我市涛雒镇。
今天爸爸要带我去参观,我高兴得嘴巴都合不上了,来不及吃饭就催着爸爸快点出发。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天是那么兰,云是那么白,路边田野绿绿的,在宽阔的柏油路上开车,就像在绿色的地毯上行驶一样平稳、舒适。
爸爸边开车边向我介绍丁肇中先生的情况:他祖籍日照,从小热爱学习,后来到了国外留学;他发现了一种构成世界的新粒子‚J‛粒子,从而成为了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在获奖的仪式上,他克服了很大的阻力,坚持用汉语发表了演说,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现在正带领他的科研队伍,利用阿尔法磁谱仪,寻找构成世界的‚暗物质‛,从而将探索的领域扩大到了浩渺的宇宙……经过三十分钟的行驶,我们来到了古镇涛雒。
在镇中心十字路口的东南角,有一个古香古色的院落,大门向西。
门口悬挂着丁肇中先生的巨幅照片。
进了大门向东走,有一条大约100米的小路,小路的尽头北边便是故居的核心部分--丁家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民居,它通常是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门门相对的三间房组成的建筑群。
丁家四合院的大门在整个院落的东南角,两扇黑色的大门上用红字书写了‚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楹联。
这可能就是丁家人几百年来恪守的祖训吧!进门是一过道,过道的右边有一小房子,爸爸风趣地说:‚这就是‘传达室’,‘保卫科长’可能就在这里上班‛。
左边到四合院的尽头,是一排门朝北的平房,是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有大通铺。
在一间磨房里我们见到了石磨,还有一个很少见的碓,也是加工粮食的传统工具。
四合院北边的叫‚堂屋‛,是丁肇中先生的祖父母住的,一进门,正面墙是一幅字画,下边是一个长几,上面有一个古朴的老座钟,那摆‚咔嗒、咔嗒”均匀地摆动,仿佛一个超凡脱俗的修行者,来自过去,又将从容不迫地走向未来。
长几的前面有一张大的方桌,方桌的左右各有一把太师椅。
正屋东西两侧各放有两把椅子,这就是他们家会客或者召开家庭会议的地方。
[丁肇中的故国情]丁肇中
[丁肇中的故国情]丁肇中2006年春,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他70寿辰的时候,应邀到中央电视台作客。
当时,丁肇中正在领导着AMS计划,这个计划由十几个国家的500多位科技人员参加。
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1998年就将第一块磁铁通过“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以研究由反物质所组成的宇宙到底存不存在这一科学之谜。
丁肇中在谈到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时,说了这样一番话:“中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所以我在获诺贝尔奖演讲时,就通知瑞典皇家科学院,我要用中文发言。
他们说欢迎,但问我谁做翻译?我说我自己做翻译。
这话见报后,当时那位美国驻瑞典大使就来找我,他说我们和中国的关系非常不好,你用中文是不对的。
我很反感,我说这你管不着,我愿意用什么语言就用什么语言!”丁肇中说,他这样做是希望更多的中国人对他的演讲能够听得懂。
在获得诺贝尔奖这个人生难得的庄严时刻,丁肇中教授为什么坚持用中文发表演讲呢?这是因为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是他的祖国,他的心向往着这片土地。
后来,他的助手陈敏教授讲了那次用中文演讲的详细“版本”。
1976年12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大礼堂里春意融融,在一片暴风雨般的热烈掌声中,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丁肇中健步走上讲台发表演讲。
在这个人生最美好的时刻,丁肇中想:往昔所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在演讲的时候都用英文或法文,唯独今天我这个中华儿女首先得用祖国的文字中文来演讲,然后再用英文!国王、皇后陛下、皇族们、各位朋友: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
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
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丁肇中简介——精选推荐
丁肇中简介国外科学技术界评论说,丁肇中是最有实验能力,最善于观察现象的实验物理学家。
美国《自然》杂志还评论说,丁肇中所从事的工作是沟通中美两国科技交流的一座桥梁。
丁肇中的父母都是中国的大学教授,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他们从中国启程去美国,对密执安州立大学进行访问。
1月26日,就在这所学院里丁肇中降生了。
他在回忆中说:“我的父母希望我出生在中国,可是我却偏偏早产了,我出生两个月后才回到中国。
”他的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乱年代,所以他十二岁以前几乎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丁肇中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外祖母性格刚毅果断,对丁肇中以后严谨刻苦治学,一丝不苟实验,缜密组织研究和严格要求下属等优良作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丁肇中先在大陆度过童年,十三岁去台湾上学,那时他父亲是国立台湾大学的一名教授。
二十岁时,他决定回到他的出生地美国密执安大学继续攻读。
“那时我英文懂得不多,对美国的生活一无所知。
在国内的时候在书上读到许多美国学生是自己挣钱维持生活读完大学的,我告诉父母也这样做。
当1956年9月6日到达美国底特律机场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一百美元。
在那时,有点钱好像已经满不错了。
我举目无亲,不免有几分担心。
”那几年,可以说是丁肇中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他一面顽强勤奋地学习,一面自己挣钱维持生活。
后来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
三年之后的1959年获得物理学和数学两个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硕士学位。
接着在密执安大学物理研究所当研究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丁肇中以博士和福特基金会会员的身份,前往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在柯可尼的指导下用质子同步加速器进行研究。
柯可尼对实验工作的严格与耐心对丁肇中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这段日子以及后来再到日内瓦工作期间,丁肇中的典型生活情况是:一早起来在自取食堂里吃早饭,然后一整天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夜里离开实验室,驱车十分钟回到他的公寓房间睡觉。
认识丁肇中——精选推荐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
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一提起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者丁肇中,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奇人,又是一个怪人。
说到“奇”,丁肇中确实有一段令人惊奇的人生经历。
他祖籍山东日照,祖父曾追随孙中山革命,后牺牲。
他父母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
由于早产,他于1936年2月4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城,两个月后父母回国。
经过一番颠沛流浪,20岁的丁肇中从台湾到父母的母校――美国密西根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学,仅用了5年多时间就获得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一些美国同学都称他为“奇人”。
尔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接着从事科研工作。
如此算来,从念大学到博士再到搞科研,一般人大约需十多年时间,而他只用了6年。
在1974年8月,他经过10年矢量介子实验,发现被称为“物理学十一月革命”的新粒子――J粒子。
他告诉人们:“我做了10年矢量介子实验,才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粒子中找到了一个J粒子。
这就好象在北方地区下了一场倾盆大雨,我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
”由于这一在物理学上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发现,1974年10月18日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是继李政道、杨振宁以后,第三个获得此项殊荣的华人学者。
在颁奖典礼上,他不顾阻挠,坚持用自己的母语――汉语发言。
这种奇人奇事,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多见。
提到丁肇中的“怪”,比他的“奇”更令人叹为观止。
突出表现为两个“不”:一是“不合群”。
美国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学习顶刮刮,就是不合群。
从学习到工作,他的生活轨迹始终是图书馆―实验室―食堂―宿舍。
丁肇中作文素材
丁肇中作文素材
《坚持成就梦想——丁肇中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科学家的故事,他叫丁肇中。
丁肇中爷爷呀,从小就对科学特别感兴趣。
他读书的时候可认真啦,总是努力学习各种知识。
长大了以后,丁肇中爷爷想要探索宇宙的奥秘。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好多人都觉得太难了,劝他放弃。
但是丁爷爷没有听,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为了做实验,丁爷爷常常在实验室里待很久很久,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有一次,实验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怎么都做不出来想要的结果。
丁爷爷没有灰心,他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不断地改进方法。
终于,经过好多好多天的努力,丁爷爷成功啦!他的发现让全世界的人都感到惊讶和佩服。
小朋友们,从丁爷爷的故事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那就是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一直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勇于探索的丁肇中》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丁肇中是谁吗?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
丁肇中叔叔特别勇敢,他总是喜欢去探索那些别人没碰过的难题。
比如说,他想要了解宇宙里那些神秘的粒子。
为了找到答案,他不怕吃苦。
有时候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做实验,那里的条件可艰苦啦,没有好吃的零食,也没有好玩的玩具。
有一回,实验设备出了问题,大家都很着急。
可是丁肇中叔叔没有害怕,他冷静地想办法,自己动手修理。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丁肇中叔叔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去探索,去解决,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变得更聪明!。
丁肇中事迹作文素材
丁肇中事迹作文素材《了不起的丁肇中爷爷》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的故事,他叫丁肇中。
丁肇中爷爷可了不起啦!他特别聪明,特别努力,一直在探索科学的奥秘。
他小时候就对知识充满了好奇,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长大了,他也没有放弃追求,一直在努力学习和研究。
有一次,丁肇中爷爷为了一个科学实验,花费了好多好多的时间和精力。
别人都觉得太难了,可能做不成,但是他没有放弃。
他每天都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他成功啦!这个成功可不是一般的成功,它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又多了好多好多。
丁肇中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做出了不起的事情!《向丁肇中爷爷学习》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丁肇中爷爷吗?他是一位非常非常厉害的科学家。
丁肇中爷爷特别热爱科学。
他为了搞清楚一些科学问题,不怕困难,不怕辛苦。
比如说,有一回做实验,遇到了好多难题,但是丁肇中爷爷没有退缩。
他不停地想办法,不停地改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
而且呀,丁肇中爷爷还特别认真,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细节,他都不放过。
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我们要向丁肇中爷爷学习,学习他不怕困难,认真努力的精神。
以后长大了,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丁肇中爷爷的坚持》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讲丁肇中爷爷的故事。
丁肇中爷爷为了科学研究,付出了好多好多。
他一直坚持着,从来都不放弃。
有一次,他的实验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怎么都做不好。
可是丁肇中爷爷没有灰心,他每天早早地就到实验室,一直忙到很晚很晚。
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终于,他成功啦!他的坚持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们也要像丁肇中爷爷一样,做事情要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丁肇中爷爷,我敬佩您》小朋友们,我要跟你们说一说丁肇中爷爷,他真的太让我敬佩啦!丁肇中爷爷一直在努力探索科学的世界。
有一次,他做实验失败了好多次,但是他没有哭鼻子,也没有说不做了。
而是继续努力,成功了。
他的这种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丁肇中的个人事迹
丁肇中的个人事迹丁肇中,美国实验物理学家,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丁肇中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丁肇中人物简介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与数学系学习。
1960年获硕士学位。
1962年获博士学位,在瑞士欧洲核子中心工作一年。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76年因和里克特彼此独立地发现一种称为ψ/J的新粒子,与里克特分享了197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
实验物理学家。
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
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
1949年丁肇中进入中国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
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念
丁肇中
父亲去世了。
父亲突然而又安详地去了。
去年8月我第一次感到不祥的兆头。
我在新加坡到汉城的旅途中,飞机中途停在台北机场,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得悉他已经不能说话了。
去年年底,他的情况已很严重了,医生对他的病已经做了结论。
四星期前,我去看望了他,推着轮椅陪他在台湾大学医院做最后一次放射性治疗,他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了,然而他依然很平静和安详,庄严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件。
他为我们的小儿子取了一个中国名字,还请我的继母为我小儿子特地刻了一颗名章。
他非常艰难地亲自为我的妻子、他的孙儿女,以及他在北京的姐妹们写了信。
1月19日当我向他告别时,他为我写了一首中文诗,鼓励我不要满足于已经做过的一切,而要继续地不断前进。
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他一点也不为他自己担忧但是我十分悲伤,我觉得我要永远地失去他了。
父亲的一生,即使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总是能泰然地处置他个人的事情,并且能始终清晰地理解和理智地分析一切事物。
对父亲的回忆,最早可追溯到我5岁的时候。
那是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发生的日子。
那时我们全家都在重庆,当时,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实在防空洞中度过的。
那天父亲告诉我,以后日本的轰炸会越来越少了,我们的日子也会慢慢地好过些了。
我7岁的时候,父亲带我去参观了重庆的一个工业展览会。
展览会上的那些新机器和工具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那时父亲是重庆大学的教授,母亲是四川师范大学的教授。
这一年我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父亲常常向我讲述上个世纪以及本世纪的一些伟大科学家,如法拉第、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希尔伯特和冯·卡门的故事。
他们的成就以及父亲谈起他们时的神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可能正是童年的这些印象,使我立志要成为一个科学家。
从父亲那儿,我开始知道了原子这个名词。
那是在1945年8月轰炸广岛以后,他向我讲解了什么叫原子,以及它的应用在世界历史事件中的含义。
1946年至1947年期间,我单独和父亲一起住在青岛。
父亲在山东大学当教授,并为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
父亲把我送到由德国修女办的一所非常严格的天主教学校去上学。
因为在战争年代,我从来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另外,我原来对学校也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在这所天主教学校中,我的学习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非常值得感激的是,我的父母从来不管束我,而总是激励我的兴趣。
他们不像许多中国父母那样强求自己的子女在学校中得到好分数。
我非常留恋和我父亲在山东度过的那一年的生活。
在那里我见到了我的祖母和丁氏家族中的许多成员。
父亲常常带我去看京剧和看电影,却从来不强迫我念书。
由于内战和社会动乱,1947年和1948年在中国的生活是很困难的。
我记得,当我们从我家的第一台收音机中听到济南被解放时,父亲很感慨地谈到,国民党很快就会失去中国!在那些日子里,我和弟弟都得了重病。
父母果断地花费了他们的全部积蓄购买了当时刚刚出现的新药——盘尼西林。
如果他们不那么做,或许我们就不能幸存下来。
1948年以后,我们到了台湾。
父亲开始在台南工学院教书,后来执教于台湾大学。
在那时我开始接受正规化的教育。
在我少年时代的性格形成期间,那时台湾的政治制度是很僵硬的,新闻是被严格控制的,没有言论自由。
那是我对当局组织的一些学生活动很有兴趣。
然而父亲却明显地对当时实施的一些政策持有不同观点。
我在高中学习期间,父亲继续和我讨论关于牛顿、麦克斯韦、冯·卡门及其他科学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伟大贡献。
他给我一本关于法拉第生平的书,这本书对我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我在密歇根大学工学院念书期间,父亲来看过我几次,送给我几本朗道等人写的量子电动力学和现代物理方面的书。
读这些书,对没有受过物理学训练的人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在1957年的圣诞假期中,我将它们读了一遍,书中清晰明了的物理学思想和数学表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几年里,父亲到了美国和她生活在一起。
母亲的病以及她的去世,明显地对父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决定回到台湾而不留在美国继续工作。
1960年,我决定从事实验物理学的工作,而不像当时一些成绩优秀的中国学生那样选择工程或理论物理方面的工作。
我进入了一个中国人几乎不涉足的领域,进入了一个父亲也很生疏的领域。
或许我的决定曾
使父亲感到惊讶或失望,但他确实从未流露出这种感情。
然而,当我开始发表文章的时候,父亲也开始对我的工作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还向我要文章的油印本。
过去的30年间,我的研究工作以及实验结果的意义,成了我和父亲谈论的主题。
父亲非常愉快地接受了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邀请,出席了1976年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典。
他也感到十分荣幸地作为丁小平的客人在1989年10月访问了北京,正式这次访问使他见到了阔别40年的老朋友和姐妹。
由于我参与的实验越来越复杂,工作占用了我越来越多的时间,很少有机会和父亲见面。
然而,每次我们会面,他总是对我的工作表示出强烈的兴趣。
父亲是一个有非常才智的人,他的记忆力极好,有很强的分析能力。
而最突出的是,他总是——即使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也非常安详和平静。
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我少年时代就引导我认识了伟大的科学家们的工作和成就,对我所做的一切总是给予很大的支持,因而,应该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
(选自《瞭望》周刊海外版199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