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简介

合集下载

丁肇中赞美词

丁肇中赞美词

丁肇中赞美词丁肇中,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人物。

他对于中国的贡献可谓是多方面而深远的,无论是在教育领域、科技创新还是国家发展方面,丁肇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下面我将从教育、科技和国家发展三个方面,对丁肇中的赞美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丁肇中在教育领域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担当。

他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之一,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教委主任等职位。

丁肇中深信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石,他大力倡导振兴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很多富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政策。

他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素质教育和品格教育,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等。

通过他的努力,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卓越贡献。

其次,丁肇中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是中国的核科学家,领导和参与了我国的核能事业和核武器研发。

他积极倡导科学精神,坚信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关键所在。

丁肇中致力于引进先进的科技知识和技术,推动国内科技研发能力的提升。

他鼓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的才智和勤奋为中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之一。

最后,丁肇中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他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国家政治,担任了多个重要职位,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丁肇中在国家治理和发展中具有远见卓识,他的智慧和决策能力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他提出的民生为本、科技创新、生态文明等理念,引领中国朝着富强、民主、文明的方向发展。

丁肇中的谋略和智慧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信心,成为国家发展的引领者和榜样。

综上所述,丁肇中以其卓越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为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在教育、科技和国家发展方面的杰出成就,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

我们应当学习丁肇中的奉献精神和担当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丁肇中的功绩永垂不朽,他将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被后世所铭记和景仰。

部编版-语文-高一-《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素材 丁肇中简介

部编版-语文-高一-《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素材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6月18日,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大师丁肇中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山东日照寻根祭祖。

丁肇中

丁肇中

丁肇中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

实验物理学家。

祖籍山东日照。

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1936—1949年,丁肇中随双亲到过中国许多地方。

他童年没有进校受过正规教育,但接触了不同省份的文化、历史和方言,也聆听过许多常到他家访问的学者的讨论。

1949年丁肇中进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6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由于丁肇中对物理学的贡献,他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

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学院院士。

他曾被密歇根大学(1978)、香港中文大学(1987)、意大利波洛格那大学(1988)和哥伦比亚大学(1990)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他是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

他曾获得过许多奖章,如1977年获美国工程科学学会的埃林金奖章,1988年获意大利陶尔米纳市的金豹优秀奖及意大利布雷西亚市的科学金奖章。

他也是《原子核物理B》(Nuclear Physics B)、《核仪器方法》(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和《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ing)等科学期刊的编委。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素材 丁肇中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第14课《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素材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6月18日,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大师丁肇中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山东日照寻根祭祖。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

丁肇中的“一问三不知”作者:薛峰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21年第04期丁肇中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名誉教授。

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有记者问丁肇中:“您的每一个人生选择都很正确,您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丁肇中答:“不知道,可能侥幸吧!”记者又问:“难道其中没有必然的联系吗?”丁肇中摇摇头答:“不知道。

”记者并不死心,继续追问:“那么您是如何让每一次选择在日后不后悔的呢?”丁肇中两手一摊说:“对不起,我实在不知道。

”记者困惑地说:“我发现今天访谈中您说得最多的词就是‘不知道’。

”这次,丁肇中作出了正面回答:“是的!我不知道的绝对不会说知道,这也算实话实说吧!”三个“不知道”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意外,但丁肇中简短而朴实的解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无独有偶,丁肇中访问山东大学时也接受过媒体采访,记者问他:“物质和反物质最大的特点是两者相遇就会变成能量、变成光,瞬间又湮灭了,是这样吗?”丁肇中答:“我不知道。

”记者又问:“很多人把反物质和暗宇宙想象成黑暗世界,很恐怖,认为它代表了邪恶,您怎么判断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丁肇中回答:“不知道。

”记者再问:“爱因斯坦说他没有什么资本,成年后才开始思考时间和空间问题,为什么偏偏是他创立了相对论?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丁肇中答道:“这个问题我更不知道了。

”(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5期,有删改)丁肇中教授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敢于当众说出自己“不知道”,这不仅无损于他科学家的形象,反倒凸显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

丁肇中“一问三不知”的故事启示我们:谦虚与诚恳是难能可贵的品德,它们与伟大永远是近邻,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人的心灵,帮助人走向成功。

適用话题:独特个性、谦虚、严谨、诚恳等。

丁肇中的故事

丁肇中的故事

丁肇中的故事“在雨季的时候,一个像波士顿的城市,在一秒钟之内也许要落下千千万万的雨滴。

如果其中的一滴雨有着不同的颜色,我们就必须找出那一滴雨。

”丁肇中就是凭着这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惊人毅力,发现构成物质的第四种基本粒子──J粒子,因而在1976年成为继杨振宁、李政道之后,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裔科学家。

1936年1月27日丁肇中在父母访美期间,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安阿伯,3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

那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也展开了侵华的计划,他就在兵荒马乱的中国境内度过了四出逃难的童年生活。

当时他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革命志士,两人忙于工作,祗好将他交给外祖母照顾。

她那刚毅果断的性格,对丁肇中长大以后要求严格的处事作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2岁那年,丁肇中跟随父母到台湾定居,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那时刚好是日本结束对台50年的统治,留下了严格和有效率的教育制度。

中学时代,丁肇中不但勤奋好学,而且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凡事查根究底,直到融会贯通为止。

他这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考上了台北最好的高中。

为了满足追求真理的欲望,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化学和物理,而且在这两门学科上奠定了比其它同学更稳固的基础。

1956年他独自远赴美国,在密执安大学工学院读书。

由于英语不好,刚开始美国的同学都不愿与他交往。

语言不通甚至使他连生活也成了问题。

幸好他并没有气馁,反而刻苦学习。

到了第二学期,他不但掌握好英语,而且各门功课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使他获得奖学金,以维持生活,继续读书。

经过一年的学习,他发现自己对数学和物理有浓厚的兴趣,于是转到理学院继续升学,并在短短的六年内取得两个学士学位和物理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立志要从事研究工作,于是选择了在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份薪金较低的工作。

一年后他到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担任讲师,67年起转到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

他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quantumelectrodynamics)、电弱统一理论(Electroweaktheory)、量子色动力学(qunatumchromodynamics)的研究。

丁肇中

丁肇中

丁肇中1、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至今),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2、主要成就发现J粒子,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3、世人对他的评价《丁肇中传》对丁肇中的评价: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第一位用中文发表获奖演说的人,赢得了全世界华人的敬重。

丁肇中曲折地成长经历、敢于创新的大师风采、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三、人物镜头汇总:丁肇中的传奇一生1、【青年】学习生涯1936年2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镇。

他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

他的数学、物理成绩优异,对历史学也很有兴趣。

1956年8月底,丁肇中只身一人到美国安阿伯市的密执安大学留学。

在大学里,他废寝忘食,埋头书斋,图书馆一实验室一食堂一宿舍,是他生活的轨迹。

尽管美国大学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却很少看到丁肇中的身影。

同学们嘲讽他:塞缪尔(sarnuel是丁肇中的美国名字)真是个怪人,学习顶呱呱,可惜不合群。

在学习上,丁肇中并不满足于几本教科书以及教师指定的参考书,他决心系统地、深入地搞清整个近代物理学的来龙去脉,及时地、广泛地了解近代物理学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他饶有兴趣地研究物理学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博览物理学期刊。

尽管丁肇中刚去美国时,口袋里只有100美元,而且举目无亲,英语也不太纯熟,但经三年努力之后,他获得了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

过了两年之后,他又荣获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这时,丁肇中再次面临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是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呢,还是经商、教学跟丁肇中一块的台湾省美国留学的同学中,有的准备带着文凭回台湾,求个一官半职,也有的打算继承家业做买卖。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

整体感知
1、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科学研究中的实验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1、理清课文思路,完成填空。
应有 格物 致知 精神
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当今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细读文本
1、演讲者在“情系中华”征文颁奖活动中发表这样的 演讲有什么现实意义?
征文活动的主题是“情系中华”,丁肇中写了《怀念》一文、深切 怀念了自己的父亲, 惜此表达了对祖国和故土的思念。在颁奖会上,他 谈起自己的父亲,并由父亲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自己则受中西方两种 教育,自然地过渡到谈中国学生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话题”由于演讲 者是科学家,而且接受中西方教育,深知二者差异,所以他谈教育问题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丁肇中先生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作者针对中国学 生的实际状况,依据自己对中西方教育的深刻认识,从传 统教育入手,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 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敢于怀疑求 真、靠实践发现事实的真相。
2、这篇演讲是如何层层推进、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的?
这篇演讲的主体部分首先提出演讲的主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 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之后从中国传统教育引出“格物致知”。并与现代 学术关联起来。在具体分析中,演讲者先讲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 知,并举了明代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例子;再讲现代观念中真正的“格物致 知”的内涵和重要性。谈完“格物致知”的精神后,演讲者将目光放到中 国学生身上,并以自己在国内和国外的求学科研经历,特别是受挫的经历, 吿诫大家要摆脱传统教育偏理论轻实验的缺点。最后,他又从学术研究话 题,扩大到如何应对当下的世界环境,提升了演讲的现实意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课件
格物致知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深入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从 而在各个领域取得突破和创新。
03 丁肇中的格物致知精神
在科学研究中的体现
01
02
03
坚持实验验证
丁肇中教授在科学研究中 始终坚持实验验证,认为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真正理 解物理现象的本质。
追求精确测量
3
提高科学研究的品质
格物致知精神要求科学家具备严谨的态度和求真 的精神,有助于减少学术不端行为,提高科学研 究的品质和公信力。
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格物致知精神鼓励个人勇于质疑和挑战权威,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格物致知精神要求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深入探究,寻找根本原因,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丁肇中在台湾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 后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密歇根大 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学士和博士学 位。
科研经历
丁肇中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 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从事 科研工作,并成为美国公民。
学术成就
粒子物理学研究
获得诺贝尔奖
丁肇中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包括发现胶子喷注、研究重 味粒子的性质等。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丁肇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认为只有将理论知 识应用于实际中,才能真 正掌握和理解。
对后辈的影响和启示
追求卓越
丁肇中的格物致知精神激励着后辈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追求卓越, 不断探索未知领域。
跨学科交流与合作
他的跨学科合作理念启示着后辈科研人员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 与合作,以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独立思考与批判性思维
丁肇中教授对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视,对培养后辈科研人员 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简介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简介

发现J粒子,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简介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世界着名实验物理学家,复旦大学荣誉教授。

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9年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7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发现胶子喷注,1982年确定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领导AMS组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丁肇中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丁肇中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致力于阿尔法磁谱仪项目研究-运用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和暗物质的来源。

丁肇中人物生平经历1943年到1945年,丁肇中曾在四川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现重庆磁器口小学)读书。

1949年,丁肇中12岁时随其父去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就读。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的台湾省立工学院(今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8年,读了特雷尔的一篇论文,他指出用高能电子加速器在短距离上对量子电动力学(QED)所做的各种检验的含义,对于怎样把某一类费因曼图从3μ介子的μ介子产生中分离出来,丁肇中同布洛茨基合作进行了理论计算。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0年,与美国人凯·路易丝·库恩尼(Kay Louise Kuhne)结婚,生有两个女儿。

丁肇中语文课文

丁肇中语文课文

丁肇中语文课文
丁肇中,中国科学家和教育家,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开发的奠基人之一。

然而,除了在科学领域的贡献,丁肇中在语文教育方面也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丁肇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语文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他认为,语文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背诵和记忆,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丁肇中主张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

他认为,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并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丁肇中还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籍,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丁肇中的语文课文也非常有特色。

他善于选取生动、有趣的文章作为教材,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

丁肇中的语文课文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

他经常选择具有积极向上、励志的故事作为课文,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受到积极的影响,激发他们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丁肇中的语文课文在中国的教育界广泛传播和应用。

许多学校和教师都采用了他的教材,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总之,丁肇中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对语文教育的贡献不容忽视。

他的语文课文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道德品质为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生动有趣的教材,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丁肇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今后的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丁肇中

丁肇中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故事——丁肇中丁肇中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人物简介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聘任仪式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丁肇中教授

丁肇中教授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1936年1月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三个月后随父母回中国,祖籍为山东省日照(父亲出生于日照,母亲出生于海阳)。

早年在中国上学,其父为山东大学毕业生,曾在山东大学任教。

1949年丁肇中随其父去台湾省,1956年去美国。

1994年被聘为山东大学名誉教授。

1959年密歇根大学毕业。

1960年、1962年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78年获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1963年由福特基金资助在日内瓦的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

1964-196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66年在联邦德国汉堡任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小组负责人(他后来发现J粒子用的新探测术是在汉堡试验成功的)。

1967至1969年任美国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物理系副教授、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4年他与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教授里希特几乎同时发现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这种粒子的寿命等于其它任何粒子的一千倍),即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因而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美国政府的劳伦斯奖。

1978年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以及美国艺术科学学会会员。

除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外,主要还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在汉堡)工作。

1975年以来多次应邀来中国访问并进行学术交流,受聘为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名誉教授。

1977年秋,在访华期间,向邓小平同志建议中国科学院派遣物理学家参加他在德国汉堡进行的MARK-J实验。

1978年1月,中国10位物理学家到汉堡,参加了MARD-J实验的国际合作。

此后先后有一百多名中国物理学家和研究生到他领导的实验组工作和学习。

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中国科学家在L3探测器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分析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高能物理实验中占有一席之地。

1992年7月4日被中国科技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导学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丁肇中及其思想背景;2. 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3. 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对当代社会和个人的启迪。

导学内容:一、丁肇中简介丁肇中,生于1954年,中国闻名科学家、教育家,曾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北京大学传授。

丁肇中擅长物理学钻研,尤其在粒子物理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不仅在学术上有着杰出的表现,还积极倡导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提倡人们通过观察事物来获取知识。

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概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丁肇中提出的一种思想方法,强调人们应该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探索事物背后的规律和本质,从而获取知识。

丁肇中认为,只有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三、《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核心观点1. 观察事物:人们应该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2. 思考问题:对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思考和分析,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3. 获取知识:通过观察和思考,获取新的知识和见解,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

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启迪1. 对于个人:通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 对于社会:倡导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可以增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对个人和社会的启迪,并分享各自的见解和体会。

2.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观察实践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并撰写观察报告。

3. 辩论赛:组织一场关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辩论赛,让学生就不同观点展开辩论,培养他们的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活动,学生们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丁肇中

丁肇中

丁肇中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

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

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

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

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

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

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

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丁肇中

丁肇中

丁肇中1、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至今),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2、主要成就发现J粒子,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3、世人对他的评价《丁肇中传》对丁肇中的评价:在所有诺贝尔奖得主中,他是第一位用中文发表获奖演说的人,赢得了全世界华人的敬重。

丁肇中曲折地成长经历、敢于创新的大师风采、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都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

、三、人物镜头汇总:丁肇中的传奇一生1、【青年】学习生涯1936年2月27日,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镇。

他的中学时代在台湾度过。

他的数学、物理成绩优异,对历史学也很有兴趣。

1956年8月底,丁肇中只身一人到美国安阿伯市的密执安大学留学。

在大学里,他废寝忘食,埋头书斋,图书馆一实验室一食堂一宿舍,是他生活的轨迹。

尽管美国大学里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却很少看到丁肇中的身影。

同学们嘲讽他:塞缪尔(sarnuel是丁肇中的美国名字)真是个怪人,学习顶呱呱,可惜不合群。

在学习上,丁肇中并不满足于几本教科书以及教师指定的参考书,他决心系统地、深入地搞清整个近代物理学的来龙去脉,及时地、广泛地了解近代物理学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

他饶有兴趣地研究物理学大师们的经典著作,博览物理学期刊。

尽管丁肇中刚去美国时,口袋里只有100美元,而且举目无亲,英语也不太纯熟,但经三年努力之后,他获得了数学及物理学硕士学位。

过了两年之后,他又荣获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这时,丁肇中再次面临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是继续从事科学研究呢,还是经商、教学?跟丁肇中一块的台湾省美国留学的同学中,有的准备带着文凭回台湾,求个一官半职,也有的打算继承家业做买卖。

丁肇中创新事例素材

丁肇中创新事例素材

丁肇中,1936年出生于美国,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因在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而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在科学研究中始终保持着创新的精神。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等多个领域,并且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丁肇中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他的研究中,他始终坚持探索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不断推翻旧的观念和理论。

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只有不断挑战旧的理论和观念,才能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

在丁肇中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很多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比如J/psi粒子、胶子等。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和宇宙的认识,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丁肇中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上。

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实验和观测才能真正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

因此,他非常注重实验和观测的研究方法,不断改进实验装置和技术,提高观测精度和灵敏度。

在丁肇中的研究中,他设计了许多非常复杂的实验装置和技术,比如大型电子对撞机、高能光子束等。

这些装置和技术不仅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丁肇中的创新精神还体现在他的科学态度上。

他认为,科学研究是一种严谨、客观、理性的过程,必须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因此,他非常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断强调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在丁肇中的研究中,他始终坚持用数据说话,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重大发现”或“轰动效应”。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实验验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成果。

总之,丁肇中的创新精神是他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研究中,也体现在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上。

他的创新精神为其他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丁肇中简介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4课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简介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1.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一、生平经历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在台湾长大,荣获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华裔物理学家。

1936 年 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娜堡,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

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土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土学位,1962 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63 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份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

1969 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

1977 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土。

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土学位。

1976 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ψ粒子获诺贝尔物奖金。

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

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

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1976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丁肇中在1980写了一篇自传性的文章《在探索中——一个物理学家的体验》。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引用了叶剑英元帅的《攻关》诗: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丁肇中说他于1936年1月27日出生在美国,但出生3个月后,父母又把他带回到中国。

他说:“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我一直是一个难民,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

丁肇中获诺贝尔奖作文

丁肇中获诺贝尔奖作文

丁肇中获诺贝尔奖作文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

1952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发现了原子核结构的基本原理”。

这是诺贝尔奖史上第一个华人得主。

丁肇中教授,一生为中美科技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曾任美国副总统、美国物理学会主席等职,被称为“中国的爱因斯坦”。

1956年,丁肇中回国时,曾遭到美国一些人的激烈反对。

有人说他是“汉奸”,有人说他“背叛祖国”……
丁肇中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到祖国。

回国后不久,丁肇中就领导了中国第一个核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和核物理研究工作。

由于当时国内十分困难,他提出“用最简单的设备做最复杂的工作”来研制原子弹和氢弹。

他利用自己在美国所学到的核物理知识和实验技术,带领大家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中国第一颗氢弹),成为当时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技术的国家。

—— 1 —1 —。

八年级下册语文14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14课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14课笔记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二、字词积累。

1. 字音。

肇(zhào)埋没(mái)彷徨(páng huáng)2. 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获得知识。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三、文章结构。

1. 提出问题(1 - 2段)- 引出“格物致知”这一话题,指出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 以王阳明“格”竹子为例,说明传统儒家“格物”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2. 分析问题(3 - 12段)- (3 - 5段)分析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

- 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 传统的中国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 (6 - 12段)阐述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 (6 - 10段)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以实例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通过讲述“我”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

- (11 - 12段)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 解决问题(13段)- 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四、论证方法。

1. 举例论证。

- 文中举了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传统的儒家“格物”的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

- 举自己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的经历,具体地阐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肇中简介
丁肇中(Samuel Chao Chung Ting )(1936年1月27日-),美国实验物理学家。

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镇,华裔美国籍,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丁肇中,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的安娜堡,他的父母本想让他出生在中国,不过当他父母在访问美国的时候,他提前出生了,所以,丁肇中成了美国公民。

在出生的两个月后丁肇中随父母回到中国。

由于中国那时是在战乱时期,丁肇中童年没有接受到传统的教育,直到他12岁,主要由他的父母在家里教育他。

丁肇中12岁到了台湾,经过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台北市成功中学。

一年后转学到建国中学读书。

1955年高中毕业后,丁肇中考进台南市国立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由于其中一个科目被当,心有不满的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修习工程学、数学和物理学。

1959年,获得数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

1962年获得物理博士学位。

1963年,他获得福特基金会的奖学金,到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

1964年起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5年成为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

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系教授,1969年任教授。

1977年起任托马斯·达德利·卡伯特讲座教授。

1970年任美国物理协会粒子和场研究项目顾问,并任《核物理通报》副主编。

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包括量子电动力学、电弱统一理论、量子色动力学的研究。

他所领导的马克·杰实验组先后在几个国际实验中心工作。

2000年受聘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2005年6月18日,受聘为曲阜师范大学名誉校长。

2005年6月18日,蜚声中外的物理学大师丁肇中携妻将子回到故乡山东日照寻根祭祖。

2011年12月21日,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2012年12月,受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咨询委员会主席。

2013年3月9日受聘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特别顾问。

2014年10月18日受聘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名誉教授。

丁肇中的思维与交流方式极其独特,初次与其交流会让人觉得他思维混乱。

但仔细听来就会了解到,他的思维并非混乱,而是他想说的事情过于复杂以至于无法用语言合理表示出来。

这点是想必听过他讲座的人都深有体会。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
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丁肇中团队借助阿尔法磁谱仪已发现68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

发现J粒子
1965年起,丁肇中领导的实验组在联邦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束流能量为7.5×109eV)上进行了关于量子电动力学和矢量介子(ρ,ω,φ)的一系列出色的实验工作,其中包括光生矢量介子、矢量介子衰变的研究、矢量为主模型的实验检验、ρ、ω、φ介子光生相位的测量和ρ、ω介子干涉参数的精密测量等,推进了对矢量介子的认识(见介子)。

还在实验上证明了量子电动力学的正确性。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3.3×1010eV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质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因为“丁”和英文字母中的“J”形似。

与此同时,美国人B 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

后来(1975)人:O们就把这种粒子叫作J/ψ粒子。

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的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

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为此丁肇中和里希特共同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

量子电动力学
丁肇中的研究工作以实验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中心。

到目前为止,他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有:(1)反氘核的发现;(2)25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表明电子、μ子和τ子是半径小于10-16厘米的点粒子;(3)精确研究矢量介子的实验;(4)研究光生矢量介子,证实了光子与矢量介子的相似性;(5)J粒子的发现;(6)μ子对产生的研究;(7)胶子喷注的发现;(8)胶子物理的系统研究;(9)μ子电荷不对称性的精确测量,首次表明标准电弱模型的正确性;(10)在标准模型框架内,证实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

热心培养高能物理人才
1981年起,丁肇中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合作组——L3组,准备在欧洲核子中心预计在1988年建成的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将在质心系能量为1011eV 能区中寻找新粒子,特别是电弱理论预言的黑格斯粒子(见黑格斯机制),并研究Z0及其他粒子物理新现象。

L3组共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

丁肇中热心培养中国高能物理学人才,经常选拔中国青年科学工作者去他所领导的小组工作。

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领导“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探索反物质
1998年6月2日,美东部时间凌晨6时零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腾空而起,机内载中、美等国共同研制的“阿尔法磁谱仪”进行运行实验,此举揭开了人类第一次到太空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的序幕。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一个大型国际合作科学实验项目,实验由丁肇中教授领导,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瑞士、德国、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7个研究机构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仅中国参加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不下200人,其目的是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这次在航天飞机上运行的“阿尔法磁谱仪”传回的数据,从接收到的1%数据判断,它工作正常,并出现了预想的反质子,但由于数量太少,尚无法说已经发现了反物质。

阿尔法磁谱仪将随航天飞机返回地面。

下一次将在2002年再一次进入太空,并在太空逗留3—5年,下半年将组建阿尔法太空站,第一批组件将于1998年11月20日首次进入太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