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辅导-《满江红》赏析
爱国主义名篇《满江红》赏析
爱国主义名篇《满江红》赏析爱国主义名篇《满江红》赏析满江红宋·岳飞怒发;中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是一首气壮山河、激动人心的爱国主义名篇。
赏析此文,要领会文章的语言和思想,联系作品的创作背景,对创作意图、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作出准确的把握和判断。
一、解读主题对英雄人物岳飞的解读直接决定了对主题的理解,而对人物的评价在现实中也总是基于一定的“价值坐标系”的。
因此,同一人物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对作品来说,也就会获得不同的主题。
作者通过凭栏远眺所引起的联想,抒发了抗金救国的必胜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岳飞生活在宋金对峙、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
“尽忠报国”这四个字,不只烛照了他三十九年的生活道路,而且凝聚着人民的意志和时代的激情。
岳飞真想继续为民族而战啊,所以在接到班师回朝的圣旨后悲愤万分。
可惜他生活在九百年前,当时“尽忠报国”其实就是“忠君报国”。
在金朝统治者占领中原、直逼江南时,岳飞以奔赴国难为己任,上书要求北征,收复中原。
然而,高宗、赵构与秦桧之流狼狈为奸,不惜牺牲民族利益以求偏安。
《满江红》正是岳飞忱国忱民满腔忠愤的结晶。
“怒发冲冠”,形象地表现出岳飞在南宋处于风雨飘摇之际,那种难以诉说的强烈的内心激愤。
作者在引用荆轲刺秦皇易水送别的故事中“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这一典故时,将自己的遭遇倾注进去,使它有了新的内容和时代气息。
二、识知环境要认识作者岳飞这一典型人物,必须懂得: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展现自己的舞台,它可分为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决定人物的性格,而自然环境使其性格特点充分展示。
岳飞是人文环境阅读中的认识重点,还应认识历史环境,同时分析其所处历史时代的这里包含一个艺术构思问题。
《满江红》岳飞赏析
《满江红》岳飞赏析岳飞《满江红》是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抗金民族英雄岳飞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岳飞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满江红》岳飞赏析,希望能帮到你!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注释】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赏析一】这首气壮山河、传诵千古的名篇。
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
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之势。
但此時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加到鄂州。
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
生于北宋末年的岳飞,亲眼目睹了华夏的山河破碎,国破家亡,他少年从军,以“精忠报国”、“还我山河”的已任。
转站各地,艰苦斗争,为的是“收拾旧山河”。
这首词所抒写的即是这种英雄气。
上片通过凭栏眺望,抒发为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下片表达雪耻复分,重整乾坤的壮志。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十”两句,自伤神州未复,劝人及時奋起,可为千古箴铭,而“八千里路”严峻激烈的复国征战,尚露热血之奋搏,遂以“莫等闲”自我激励,实现其驱除胡虏,复我河山之壮志。
岳飞工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满江红》赏析剖析讲解学习
❖ 陈廷焯:“何等气概!何等志向!千载下读之,凛凛有生气焉。‘莫等 闲’二语,当为千古箴铭。”(《白雨斋词话》)
❖ 张德瀛:“岳忠武‘收拾山河’,《无衣》修矛戟也。”(《词徵》卷 一)
❖ 金庸:“‘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诗,当真说出 了中国全国百姓的心里话。”(《射雕英雄传》)
创作背景
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绍兴六年,岳 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 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岳飞很快发 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 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 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 词《满江红》。
诗词释义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 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 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 远壮阔,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 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 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思想感情
这首词抒写作者渴 望为国杀敌立功的情怀 和抱负,表达了对敌人 的无比愤怒和仇恨,对 雪耻复仇,还我河山, 重整乾坤,振兴宋朝充 满信心的壮志豪情,集 中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 神。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雕塑“岳母刺字”
岳母刺字
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 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 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 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 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 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 "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 终身报效祖国。
《满江红》宋词赏析
《满江红》宋词赏析导语:《满江红》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
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带来《满江红》宋词赏析,欢迎阅读!满江红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江上渡,江边路。
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赏析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左右,戴复古曾在鄂州吞云楼谱写一阕《水调歌头》的词作,《满江红·赤壁怀古》词,约写于《水调歌头》的前后,此时词人正在鄂州、黄州一带漫游,黄州城外有赤壁矶(又叫赤鼻矶),虽有人考证这里并非赤壁之战的战场,但时人可能有些传说,前此又有苏轼的“大江东去”一词,词人过此,也难免生发怀旧的感情,继苏轼之后,再写一篇赤壁怀古词。
这首词,风格豪迈,苍劲有力,在自然朴素的描写中,不时有浓重之笔与用力之笔出现,平淡之中见奇伟。
清人纪昀十分欣赏这首词,觉得它的豪壮之气并不逊于苏东坡。
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复古词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但戴词以朴素的叙述入题,倒也显得自然轻快。
苏词中的周瑜形象,着墨较多,形象较鲜明;复古词写周郎,仅写他“气吞区宇”的英雄气慨,别是一种写法。
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复古词则用浓墨重采,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动魂的大战。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鱼龙”指潜蛰江中的水族动物,杜甫《秋兴》诗有“鱼龙寂寞秋江冷”之句,在千艘列炬的大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再也不会感到孤独,它们因为受到战火的.威胁而感到怒不可当了。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
2019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作者简介】-1、满江红•小住京华,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秋瑾(18751907)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生于福,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建闽县(今福州)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日在浙月年,浏醴起义未果。
1907 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6 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 月15 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18 秋瑾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1898 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 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寓居北京从家出走,年中秋节,1903 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列,心却比男儿烈。
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这是她在1903 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1、满江红·小住京华-【作者简介】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满江红》词四首电子课件教学说课
预习资料速查
作 者
秋瑾(1875—1907),字璿卿,号
简 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
介 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第一批为
推翻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
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1907 年7 月15 日,秋瑾英勇就义于绍兴
轩亭口,年仅32 岁。
预习资料速查
背
景
《满江红》是秋瑾1903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时值八
①通过“我” 演戏的体会引 出“台词”的 话题,设置了 悬念。
范文点评
于发现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 应的。当你用理解的方法去记台词的时 候,你的台词会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 你的表演也将更加吸引观众。②
只背好台词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 分理解人物形象。在舞台上说台词的时 候,你应该明白说台词的不是“你”, 而是你扮演的那个人物。不同的社会地 位、教育背景、家庭出身的人物,在剧 中对同一句台词的处理会有很大不同。 因此,在读剧本、排练的时候,要对角
九年级语文下册
任务三 演出与评议
经过多次排练,相信各位演员已迫不及待地 想要上台了,导演与剧务也一定准备充分、成竹 在胸了。那么,就把大屏幕拉开,让属于我们自 己的舞台闪亮登场吧。
学习目标
1.积极参与戏剧表演活动,注意观察和反思。 (重点) 2.结合自身活动感受,谈谈对戏剧和戏剧表演的认 识。(难点) 3.强化动笔训练,学会欣赏和评价戏剧相关内容, 提高语文素养。(素养)
诗意,抒发了词人对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气魄宏大。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是巾帼英雄
的写照,颇有男子汉大丈夫的气魄,显示了作者不甘雌 伏的英雄形象。
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满江红(小住京华)》备战+中考语文古诗意象+复习
译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 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 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 啊!
“四面”对“八年”,“终”对“徒”,
对 偶 将家国危难和自身感叹巧妙地结合起来,
修辞
形成对偶,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角度
比喻
以汉军破楚的故事自比,说明自己终于与家人 决裂,表达词人冲破家庭牢笼的决心和信心。
⑵词中借典描写中国被列强进逼,前途危殆的处境,表达词人面对列强瓜分
中国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四__面__歌___残__终__破__楚__, __八__年__风__味___徒__思__浙__。”
⑶词中将女儿身与男儿心进行对比,表达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句子是:
“___身___不__得___,____男__儿__列___。____心__却__比___,___男__儿__烈____。”
重点字词
拭 擦。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 侬 我。
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 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
蛾 眉 指女子细长而略弯的眉毛。 这里借指女子。
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 派作蛾眉,殊未屑!
殊 很,甚。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 未 屑 不屑,轻视。是不甘心做女子。
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 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D.如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一样,“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是秋瑾感慨知音难觅的失意和 伤心。
巩固精练
13.秋瑾和李清照两位女词在作品中都表现出对自我命运的不满和抗争,请结 合《满江红(小住京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具体词句进 行分析。
渔家傲 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 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 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品教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满江红》。
具体内容包括:诗词的背景知识介绍,诗词全文的解析,以及诗词中重要词句的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满江红》的作者、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通过对诗词的解析,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词中的重要词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中重要词句的理解,如“怒发冲冠”、“凭栏处”等。
2. 教学重点:诗词的基本意义和背景知识的掌握,以及诗词审美情趣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岳飞的历史图片和简介,引发学生对诗词背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主阅读《满江红》,了解诗词的基本意义。
3. 诗词解析:逐句解析诗词,讲解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仿岳飞“怒发冲冠”的形象,体会其激昂的情感。
5. 例题讲解:讲解诗词中的重要词句,如“凭栏处”、“潇潇雨歇”等。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
六、板书设计1. 《满江红》2. 作者:岳飞3. 背景:南宋,抗金4. 重点词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等5. 诗词意义:抒发爱国情怀,抨击投降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满江红》中的修辞手法,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答案示例:(1)修辞手法:拟人、对偶、夸张等。
(2)感悟:《满江红》表达了作者岳飞坚定的抗金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词背景知识的掌握,提高诗词解析的深度和广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岳飞的其他诗词作品,了解南宋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词中重要词句的理解。
《满江红》赏析(精选5篇)
《满江红》赏析(精选5篇)《满江红》赏析篇1《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⑴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
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⑵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⑶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⑷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
⑸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⑹等闲:轻易,随便。
⑺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⑻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⑼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译文我怒发冲冠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
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
壮怀激烈,三十年勋业如今成尘土,征战千里只有浮云明月。
莫虚度年华白了少年头,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
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只想驾御着一辆辆战车踏破贺兰山敌人营垒。
壮志同仇俄吃敌军的肉,笑谈蔑敌渴饮敌军的血。
我要从头再来重新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参考赏析创作背景第一种说法:岳飞第一次北伐,即岳飞30岁出头时所作。
第二种说法:公元1136年(绍兴六年)。
绍兴六年,岳飞第二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
但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
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镇守鄂州时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第三种说法:《满江红》创作的具体时间应该是在岳飞入狱前不久。
参考解读岳飞诗词,虽留传极少,但这首《满江红》英勇而悲壮,深为人们所喜爱,它真实、充分地反映了岳飞精忠报国、一腔热血的英雄气概。
岳飞《满江红》二首赏析
传承发展:作品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被演绎和诠释,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后人对《满江红》的评价和解读
文学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历史地位:作为岳飞的代表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思想内涵:体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艺术特色: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艺术手法
章节副标题
04
《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艺术手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壮志未酬和英雄气概,突显作者的悲愤和壮志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壮丽的景色,抒发作者的豪情壮志和情感
排比句式: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言气势,使情感更加充沛和激昂
比喻手法:通过比喻来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两首词的艺术手法对比分析
意境创造:两首词都注重意境的创造,通过描绘生动的பைடு நூலகம்景和形象,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联想。
比喻和象征:两首词都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抽象的情感和理念得以形象化表达。
语言特色:两首词的语言风格各异,一首豪放激昂,另一首则婉约柔情,体现了岳飞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情感表达:两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一首重在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另一首则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爱国情怀:表达了岳飞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
忧国忧民:体现了岳飞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
忠义精神:彰显了岳飞的忠诚与义气,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壮志豪情:抒发了岳飞对胜利的信心和壮志凌云的豪情,彰显出英雄气概。
两首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
主题:两首词的主题均为表达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热爱与忠诚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秋瑾《满江红》阅读理解复习练习《满江红》秋瑾【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简析】1903年春,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无心国事。
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均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这首词是她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
三、翻译我在京城居住时间不长,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节。
因为花圃里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明净。
四面的唱响的楚歌逐渐停歇了,终于把楚军攻破歼灭了,冲破了家庭婚姻的牢笼。
结婚八年的感受,只思念自己的故乡浙江。
我为上天强行使我成为女子而苦恼,对自己的女性身份很不顾惜。
今生我身体虽然不能进入男子的行列。
但我的心却比男人还要刚烈。
推想我此生的性情,经常因为关心他人而热情高涨。
那些鄙俗的人,以他们的胸怀,谁能了解我啊?英雄陷入困境,应当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广大的人世间,到哪里才能寻找到知音呢?泪水都打湿了我的衣襟。
四、内容理解1.这首词表达出秋瑾怎样的思想感情?以及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心情。
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此句写京城的天气特点,在菊花的映衬下,京城秋色更加爽朗洁净。
秋天毕竟是让文人感伤悲秋的时节,这里用“秋容如拭”反衬内心的苦闷。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两句。
这两句写国家和个人的处境,前一句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典故。
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中国当时遭受八国联军的侵略,孤立无援,处境危急。
也指自己冲破了婚姻家庭的牢笼。
“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透出诗人对婚姻的不满,结婚八年,只思念自己的故乡,委婉表达出夫妻关系的疏离。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评课稿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评课稿1. 引言《满江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也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将对《满江红》这篇课文进行评课,从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总结,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2. 课文内容《满江红》是一首描写昔日英雄辈出的历史时期的诗歌,诗中描绘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以及当时的英雄豪杰和忠诚爱国精神。
通过描述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并熟记《满江红》的内容和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掌握诗歌的韵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兴趣。
3.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导读、朗诵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教学方法4.1 导读通过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起学生对《满江红》课文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历史与诗歌的探索欲望。
同时,导读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满江红》的内容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4.2 朗诵与品味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示范朗诵《满江红》,并引导学生跟读。
通过朗诵,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美,并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4.3 合作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满江红》中的重要情节、人物形象和诗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小组成员交流。
这种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4 分析与解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句分析《满江红》中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
在分析与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读诗歌的能力。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作者简介】-1、满江红·小住京华,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秋瑾(18751907)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生于福,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湖女侠”,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建闽县(今福州)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日在浙月年,浏醴起义未果。
1907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6 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18秋瑾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1898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寓居北京从家出走,年中秋节,1903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阜城门外泰顺客栈。
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不久即东渡日本留学。
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列,心却比男儿烈。
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这是她在1903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秋瑾《满江红》原文、译文及赏析(有无答案)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闺瑾,字璇卿,号旦吾,乳名玉姑,东渡后改名瑾,易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秋千,曾用笔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其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曾自费东渡日本留学。
积极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三合会、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
1907年,她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事泄被捕。
7月15日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自幼虽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她性格豪放,秉性聪慧,少时就喜舞剑,善骑马,蔑视封建礼教,具有反抗精神。
秋瑾18岁时,嫁给湖南人王子芳。
王子芳,名子芳,字廷钧,是一个暴发户的浮荡子弟。
1898年前后王子芳用钱捐了个户部主事的小京官,秋瑾跟随丈夫到了北京,词中“小住京华”指的是这回事。
在寓京期间她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并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要求妇女独立与解放。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子芳发生冲突,从家出走,寓居北京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年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这是她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2满江红·小住京华原文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注释】①京华:京城之美称。
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为京华。
②四面歌残终破楚:此处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
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满江红》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将军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飞将军《满江红》古诗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岳飞《满江红》古诗赏析篇1岳飞将军这首《满江红》,是很引人注目的名篇。
为什么这首词第一句就写“怒发冲冠”,表现出如此强烈的愤怒的感情?这并不是偶然的,这是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的结果。
因此,必须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才能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岳飞将军在少年时代,家乡就被金兵占领。
他很有民族气节,毅然从军。
他指挥的队伍,英勇善战,接连获胜,屡立战功。
敌人最怕他的队伍,称之为“岳爷爷军”,并且传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将军乘胜追击金兵,直至朱仙镇,距离北宋的京城汴京只有四十五里了。
金兵元气大伤,准备逃归,还有不少士卒纷纷来降。
岳飞将军看到这样大好的抗战形势,非常高兴,决心乘胜猛追,收复中原。
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当时的宰相秦桧,为了和金人议和,一日连下十二道金字牌,令岳飞将军班师回朝。
岳飞将军悲愤万分,说“十年之力,废于一旦!”秦桧把岳飞将军看成是他投降阴谋的主要障碍,又捏造说,岳飞将军受诏逗留,抵制诏令,以“莫须有”(也许有)的罪名,将他害死。
岳飞将军被害时,才三十九岁。
了解了这些情况,对这首词中充满的强烈感情,就不难理解了。
上片写作者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
开头这几句写在潇潇的雨声停歇的时候,他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抬头遥望远方,仰天放声长啸,“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
“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
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是艺术夸张,是说由于异常愤怒,以致头发竖起,把帽子也顶起来了。
“三十功名尘与土”,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努力抗战的思想。
三十岁左右正当壮年,古人认为这时应当有所作为,可是,岳飞将军悔恨自己功名还与尘土一样,没有什么成就。
“八千里路云和月”,是说不分阴晴,转战南北,在为收复中原而战斗。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
九年级语文下册《满江红》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满江红》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文词,理解作者岳飞抗金的壮志未酬,以及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词的内容主要包括岳飞抗金的经历、他的抱负和志向,以及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满江红》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赏析能力。
3. 通过对《满江红》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于国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满江红》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赏析《满江红》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课本、练习册。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岳飞的照片和他的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岳飞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 理解词意: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词的内容进行解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 赏析词句:让学生挑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进行赏析,分享自己的感受。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续写《满江红》,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满江红》板书设计:满江红岳飞抗金→忧国→壮志未酬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满江红》的内容。
答案:岳飞在《满江红》中表达了自己抗金救国的壮志未酬,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2. 请从《满江红》中挑选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和热爱,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壮志凌云。
3.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满江红》,让学生了解了岳飞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他的忠诚和热爱国家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1 《满江红》赏析
这首词是言志之作,表达了作者匡国济世的凌云志向。
词的上片写与王子芳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致秋誉章书》),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
首先写中秋佳节暂住北京的情景,菊花盛开,秋色明净。
“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写秋色,但主要是用来说明冲破家庭牢笼后怡然自得的心情和愁苦的心理。
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要冲破家庭牢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并不过分。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
“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佳节应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作者却寓居客栈,不免有“人比黄花瘦”的冷落之感。
但想到八年奴仆不如的生活,而今破楚自立,又不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喜悦之情。
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来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别具匠心。
词的下片写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巾。
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
离家出走以后,下一步怎么办?这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平日诗人,虽以肝胆相照,真诚恳切,但不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
现在离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何处去找知音?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不觉伤心落泪,也是很自然的。
“何处觅知音”?这对当时的秋瑾来说,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她的前途和事业。
特别在封建社会里,一个女子的叛逆行为,究竟能得到多少人的同情和支持?所以作者清醒地估计到“必知音之难遇,更同调而无人”的困境(《致琴文书》)。
这种担心和忧虑,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状况。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
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