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触探试验ppt课件
岩土测试技术第3章-动力触探试验
02 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通过锤击或落锤的方式,使一定形状和质量的探头贯入土层 ,根据贯入过程中所受阻力和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来推求土层工程性质的原位测 试方法。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通过测量锤击能量、贯入时间和 单位时间内贯入的深度,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质指标。
锤击装置包括锤头、锤杆和支架,用于产生锤击力。
触探杆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传递锤击能量和支撑 探头。
深度测量装置用于精确测量探头贯入土层的深度。
03 动力触探试验的操作流程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目的
明确试验的目标,是为了评估土体的力学性 质、确定地基承载力还是其他目的。
准备试验场地
清理试验场地,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并 按照要求整平场地。
提出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结 论和建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依据。
04 动力触探试验的结果解读
动力触探试验结果的解读方法
原始数据转换
01
将采集的原始动力触探数据转换为击数和能量等参数,以便进
行后续分析。
对比分析
02
将试验结果与标准值或已知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岩土的力学性
质和承载能力。
曲线拟合
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钻杆
根据试验要求选择适合的探头和钻杆,确保 能够达到所需的探测深度和精度。
安装探头和钻杆
将探头和钻杆安装到测试仪器上,并确保连 接牢固。
试验操作步骤
调整测试仪器
根据试验要求调整测试仪 器的各项参数,如落锤重 量、落高、贯入速率等。
进行触探
操作测试仪器,使探头 贯入土体,记录贯入深
度和相应的锤击数。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课件
实验注意事项
1 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试验前,要确保安全措施到位,正确操作设备。
2 数据处理和分析要点
在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准确性和可靠性,遵循相关规范。
结论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
相比传统的孔隙比法,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时性强等优 点。
计算机控制系统
实时记录和分析触探数据, 提供精确的结果。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确定试验点位,检查设备,准备工
探针插入地面
2
作记录表。
控制驱动机构将圆锥探针垂直插入
地面,记录插入阻力和位移。
3
实时记录阻力和位移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记录和显示圆
结束实验
4
锥探针的阻力和位移。
触探试验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 分析,并填写实验报告。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PPT课件
#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简介 -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一种用来确定土壤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的常用地质勘察方法。 - 本课程将介绍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基本原理、设备、步骤和应用案例。
试验设备
圆锥探针
利用圆锥探针的进入阻力来 判断地层物理性质。
探针驱动机构
提供足够的力量将圆锥探针 推入地面。
实验结果分析
圆锥阻力计算方法
根据圆锥探针的阻力和其他参数,计算地层 的物理性质。
地层物理性质的分析
通过分析圆锥触探的数据,确定地层的密实 度、压缩性和承载力等性质。
实验应用案例
实验应用案例一:岩土工程勘察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评估地基承载力、 地基沉降和地下水位等。
实验应用案例二: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12.1 适用范围12.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地基土或加固土增强体的均匀性,判定地基处理效果。
12.1.1[条文说明]动力触探试验还可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等;另外,当具备本地区可靠对比验证经验资料时,根据动力触探试验指标,还可推断地基土或加固土增强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状态、密实度、土的强度、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
12.1.2本方法根据锤击能量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轻型动力触探适用于浅部的填土、砂土、粉土、黏性土等原状岩土以及采用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砂土的垫层和水泥土搅拌桩、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重型动力触探适用于砂土、中密以下的碎石土、极软岩等原状岩土以及采用矿渣、砂石的垫层和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处理砂土地基、碎石桩振冲法、砂石桩、石灰桩、冲扩桩、单液硅化法加固地基;超重型动力触探适用于密实和很密的碎石土、软岩、极软岩等原状岩土以及强夯处理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处理砂土地基、砂石桩、石灰桩。
12.1.2[条文说明]轻型动力触探的优点在于轻便,在判断水泥土搅拌桩的搅拌均匀性等方面有实用价值。
重型动力触探是应用最广泛的动力触探试验,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而且它的落锤能量与标准贯人试验及国际上通用的动力触探试验相一致。
12.2 仪器设备12.2.1动力触探仪由穿心锤、圆锥触探头和触探杆(包括锤座和导向杆)组成。
其规格如表12.2.1所列。
表12.2.1 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设备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落锤质量(kg) 10±0.2 63.5±0.5 130±1.0落距(cm) 50±2 76±2 100±2探头直径(mm)40 74 74 截面积(cm2)12.6 43 43 圆锥角(°)60 60 60触探杆直径(mm)25 42 50~60 每米质量(kg)<8 <13锤座质量(kg)10~15注:重型和超重型动力触探探头直径的最大允许磨损尺寸为2mm;探头尖端的最大允许磨损尺寸为5mm。
动力触探试验
第四节动力触探试验一、概述动力触探(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简称DPT)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可分为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两种。
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的阻抗,也有以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土的阻抗。
圆锥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效较高、适应性强,并具有连续贯入的特性。
对难以取样的砂土、粉土、碎石类土等,对静力触探难以贯入的土层,圆锥动力触探是十分有效的勘探测试手段。
圆锥动力触探的缺点是不能采样对土进行直接鉴别描述,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差。
如将探头换为标准贯入器,则称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简称SPT)。
利用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解决如下问题:1)划分不同性质的土层。
当土层的力学性质有显著差异,而在触探指标上有显著反映时,可利用动力触探进行分层和定性地评价土的均匀性,检查填土质量,探查滑动带、土洞和确定基岩面或碎石土层的埋藏深度等。
2)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和黏性土的状态,评价地基土和桩基承载力,估算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等。
二、适用范围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的适用范围见表7-10三、圆锥动力触探(一)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7-11 的规定。
(二)技术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
动力触探试验
第四节动力触探试验一、概述动力触探(Dynamic Penetration Test 简称DPT)是利用一定的落锤能量,将一定尺寸、一定形状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可分为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两种。
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的变化,对土层进行力学分层,并确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地基土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通常以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来表示土的阻抗,也有以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土的阻抗。
圆锥动力触探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效较高、适应性强,并具有连续贯入的特性。
对难以取样的砂土、粉土、碎石类土等,对静力触探难以贯入的土层,圆锥动力触探是十分有效的勘探测试手段。
圆锥动力触探的缺点是不能采样对土进行直接鉴别描述,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差。
如将探头换为标准贯入器,则称标准贯入试验(Standard Penetration Test 简称SPT)。
利用动力触探试验可以解决如下问题:1)划分不同性质的土层。
当土层的力学性质有显着差异,而在触探指标上有显着反映时,可利用动力触探进行分层和定性地评价土的均匀性,检查填土质量,探查滑动带、土洞和确定基岩面或碎石土层的埋藏深度等。
2)确定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确定砂土的密实度和黏性土的状态,评价地基土和桩基承载力,估算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等。
二、适用范围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的适用范围见表7-10三、圆锥动力触探(一)动力触探类型及规格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类型可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其规格和适用土类应符合表7-11 的规定。
(二)技术要求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规定,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触探杆最大偏斜度不应超过2%,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同时防止锤击偏心、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每分钟宜为15~30击。
《动力触探试验》课件
对地下水的影响
在动力触探试验过程中,可能会 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 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
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
动力触探试验的测试结果受到人 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操作人员 的技术水平、经验等都会对测试 结果产生影响。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
总结词
一种高精度的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使用两个传感器分别测量锤击能 量和贯入阻力,适用于精确测量土层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
总结词
试验结果准确度高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由于采用两个传感器,可以更准 确地测量锤击能量和贯入阻力,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土层 承载力和变形参数。
总结词
试验成本较高
详细描述
双桥探头动力触探试验由于需要使用更多的传感器和设 备,因此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其高精度和可靠性也得到 了广泛应用。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总结词
一种适用于坚硬土层的动力 触探试验方法
详细描述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使用一个 圆锥形的探头,通过旋转和 贯入来测试土层的承载力和
变形参数。
总结词
目的
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以了解土层的承载能力、变形模量、基床系数等参数,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工作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利用锤击或落锤产生的 冲击力,使探头贯入土中。
动力触探试验的原理基于牛顿运动定 律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力和位 移的变化,可以推导出土层的力学性 质。
探头在贯入过程中,将受到土层的反 作用力,通过测量反作用力的大小和 锤击次数,可以得到土层的工程地质 性质参数。
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试验1、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动力触探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探头和探杆打(贯)入土中,根据贯入的难易程度即土的阻抗大小判别土层变化,进行力学分析,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通常以贯入土中的一定距离所需锤击数来表征土的阻抗,以此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建立经验关系,用于工程实践。
动力触探可分为轻型、重型和特重型。
轻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一般粘性土地基承载力;重型和特重型动力触探可确定中砂以上的砂类土和碎石类土地基承载力,测定圆砾土、卵石土的变形模量。
动力触探还可以用于查明地层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均匀程度和确定桩基承载力。
2、动力触探所用主要设备1)动力触探设备类型和规格应符合表17.36的规定。
2)动力触探设备主要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1)轻型动力触探探头外型尺寸应符合图17.14规定。
材料应采用45号碳素钢或采用优于45号碳素钢的钢材。
表面淬火后硬度HRC=45~50.(2)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探头:外型尺寸应符合图17.14规定,材质应符合17.14.2、2)款要求。
图17.14轻型动力触探探头外形尺寸图17.15重型、特重型动力触探探头外形尺寸②探杆:每米质量不宜大于7.5kg 。
探杆接头外径应与探杆外径相同。
探杆和接头材料应采用耐疲劳高强度的钢材。
③锤座直径应小于锤径1/2,并大于100㎜;导杆长度应满足重锤落距的要求,锤座和导杆总质量为20~25kg 。
④重锤应采用圆柱形,高径比1~2。
重锤中心的通孔直径应比导杆外径大3~4㎜。
3、试验要点1)动力触探作业前必须对机具设备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启动。
部件磨损及变形超过下列规定者,应予更换或修理。
(1)探头允许磨损量:直径磨损不得大于2mm ,锥尖高度磨损不得大于5mm ; (2)每节探杆非直线偏差不得大于0.6%; (3)所有部件连接处丝扣应完好,连接紧固。
2)动力触探机具安装必须稳固,在作业过程中支架不得偏移;动力触探时,应始终保持重锤沿导杆垂直下落,锤击频率应控制在15~30击/min ;动力触探的锤座距孔口高度不宜超过1.5cm ,探杆应保持竖直。
《动力触探试验》课件
选择试验场地
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 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试
验。
准备试验设备
确保所有试验所需的设 备都已准备齐全,并处
于良好状态。
人员培训
对参与试验的人员进行 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试 验目的、操作流程和安
全注意事项。
试验过程
01
02
03
04
安装设备
按照试验要求,正确安装和调 试设备。
进行试验
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试验 ,并记录相关数据。
建议措施
根据试验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措施,如调整设计方案、加强施 工管理等,以提高工程质量。
05
CATALOGUE
注意事项与安全措施
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 业培训,熟悉操作规 程和安全要求。
操作过程中应保持稳 定,避免因震动或移 动导致设备损坏或人 员受伤。
操作时应穿戴防护眼 镜、手套等个人防护 用品,防止受伤。
等参数。
分类与应用
动力触探试验根据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探头类型,可以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动力触 探试验。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中型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碎 石土和岩石。
动力触探试验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检测和地质勘察等领域,是 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之一。
02
CATALOGUE
06
CATALOGUE
相关法规与标准
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规定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要求、岩土工程勘察、地基计算、基础设计、桩基、土 方、基坑支护等方面的内容,是进行动力触探试验的重要依据。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动力触探试验方法ppt课件
(5)本试验一般用于贯入深度小于4m的土层。必要时,也可
在贯入4m后,用钻具将孔掏清,再继续贯入2m。
9
2.重型动力触探 (1)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探杆与竖直线的最大偏差不 得超过2%。触探杆的连接应保持平直和牢固。 (2)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落下,落锤高度为(0.760.02) m。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太大。 (3)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15-30击。打入过程应尽可能连续, 所有超过5min的间断都应在记录中予以注明。 (4)及时记录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其方法可在触探杆 上每0.1m划出标记,然后直接(或用仪器)记录锤击数;也可以记 录每一阵击的贯入度,然后再换算为每贯入0.1m所需的锤击数。最 初贯入的lm内可不记读数。 (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15m; 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的侧壁摩阻影响。
16
土,20~30cm为一阵击;软土,3~5击为一阵击),并(3-11)
式换算为每贯入10cm的实测击数,再按(3-12)式进行杆长击
数校正。
n10 N28 S
(3-11)
可查表3-2。
N28=N28
(3-12)
(3)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1)《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41-2003)规
(2)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0.500.02)m,使其自由下落。 记录每打入土层中0.30m时所需的锤击数。
(3)若需描述土层情况时,可将触探杆拨出,取下探头,换 钻头进行取样。
(4)如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0.30m所需锤击数超过100击 或贯入0.15m超过50击时,即可停止试验。如需对下卧土层进行试 验时,可用钻具穿透坚实土层后再贯入。
动力触探 ppt课件
2.重型动力触探 (1)试验前将触探架安装平稳,使触探保持垂直地进行。垂 直度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触探杆应保持平直,连结牢固。 (2)贯入时,应使穿心锤自由落下,落锤高度为(0.760.02) m。地面上的触探杆的高度不宜过高,以免倾斜与摆动太大。 (3)锤击速率宜为每分钟15-30击。打入过程应尽可能连续, 所有超过5min的间断都应在记录中予以注明。 (4)及时记录每贯入0.10m所需的锤击数。其方法可在触探杆 上每0.1m划出标记,然后直接(或用仪器)记录锤击数;也可以记 录每一阵击的贯入度,然后再换算为每贯入0.1m所需的锤击数。最 初贯入的lm内可不记读数。 (5)对于一般砂、圆砾和卵石,触探深度不宜超过12~15m; 超过该深度时,需考虑触探杆的侧壁摩阻影响。
标准贯入使用的 仪器除贯入器外与重 型动力触探的仪器相 同。我国使用的贯入 器如图3-5。
二、试验方法 (一)轻型、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的测试程序和要求 1.轻型动力触探 (1)先用轻便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0.3m处,然后对所
需试验土层连续进行触探。 (2)试验时,穿心锤落距为(0.500.02)m,使其自由下落。
动力触探基本原理也可以用能量平衡法来分析。
3.3 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
1.检查核对现场记录 在每个动探孔完成后,应在现场及时核对所记录的击数、 尺寸是否有错漏,项目是否齐全;核对完毕后,在记录表上签 上记录者的名字和测试日期。 2.实测击数校正 (1)轻型动力触探 1)轻型动力触探不考虑杆长修正,根据每贯入30cm的实测 击数绘制N10~h曲线图。 2)根据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对地基土进行力学分层,然后 计算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 (2)中型动力触探 贯入时,应记录一阵击的贯入量及相应锤击数(一般粘性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PPT课件
第19页/共41页
二、触探锤击数的修正(对于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1、探杆长度修正(对于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N N'
第20页/共41页
2、地下水影响的修正
N63.5 1.1N '63.5 1.0
第21页/共41页
三、 绘制Nx-H曲线
第22页/共41页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第2页/共41页
• 可以获技得术地特基土点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 判定地基土的均匀性 • 具有钻探和测试的双重功能
第3页/共41页
圆锥动力触探测试的优点:
(1)设备简单,坚固耐用; (2)操作及测试方法容易; (3)适用性广; (4)快速,经济,能连续测试土层; (5)有些动力触探,可同时取样,观察描述; (6)经验丰富,使用广泛。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测试设备与测试原理 • 第三节 测试程序与要求 • 第四节 测试数据处理 • 第五节 测试精度影响因素 • 第六节 测试成果的应用
第1页/共41页
• 圆锥动力触探测试(DPT)
• 利用一定质量的落锤,以一 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 格的圆锥形探头打入土层中, 根据探头贯入的难易程度 (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探 头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 示)判定土层性质。简称动 力触探或动探。
• 锤击数越少, 土的颗粒越 细;
• 锤击数越多, 土的颗粒越 粗。
动力触探直方图及土层划分
第28页/共41页
二、 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1、轻型动力触探确定地基土承载力 广东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5
(3)70年代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在试验设备类型上趋 于统一和标准化,加快了发展进程。
(4)目前,已成为我国粗颗粒土的地基勘察测试的主 要手段。
ppt课件.
6
四、动力触探试验的分类
1.国际分类 1974年和1982年在欧洲召开的二次国际触探学术会议,
对动力触探测试方法的统一起了推动作用。会议建议按使 用穿心锤的重量(或锤击能量)的不同,将动力触探分为: 轻型(≤10kg)、中型(10~40kg)、重型(40~60kg) 及超重型(>60kg)。 2.我国分类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二、试验方法
(1)将穿心锤穿入带钢砧与锤垫的触探杆上; (2)将探头及探杆垂直地面放于测试地点; (3)提升穿心锤至预定高度,使其自由下落撞击锤垫, 将探头打入土中; (4)记录每贯入30cm(或10cm)的锤击数; (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预定试验深度。
件传输能量效率等因素的影响,要损失一部分能量,应
进行修正:
ppt课件.
11
Ep=e1 e2 e3EM
或直接采用势能定义:Ep=H×Mg(H表示落距) 或近似为 Ep=0.6EM Ep——平均每击传递给圆锥探头的能量; e1——落锤效率系数,对自由落锤,e1≈0.92; e2——能量输入探杆系统的传输效率系数,对于国内通 用的大钢探头,e2≈0.65 e3——杆长传输能量的效率系数,随杆长的增大而增大, 杆长大于3m时,e3≈1。
缺点: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较差。 适用土类:对难以取样的各种填土、砂土、粉土、碎石
土、砂砾土、卵石、砾石等含粗颗粒的土类。
ppt课件.
4
三、动力触探技术的发展
1. 国际上 动力触探的发展历史较长。最先在欧洲各国得到
广泛应用,就是因为这些国家广泛分布着粗颗粒土层 及冰积层,取土样比较困难,适合采用动力触探方法。 2. 在国内 (1)50年代初由南京水利实验处引进推广。 (2)至50年代后期得到普及,很多单位做了很有价值的 试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使用经验。
ppt课件.
12
h H
(3)探头贯入土中所作的功
W Rd Ah N
Eph——贯入度; NhomakorabeaN——贯入度为h的锤击数。(因此, Em h/N表示锤击一次的贯入度)
Rd——探头单位面积的动贯入阻力 (J/cm2);
A——探头的截面积(cm2)。
W
图4-1 动力触探功能转换 原理示意图
ppt课件.
13
(4)能量转换与守恒 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落锤的势能→锤击动能
ppt课件.
15
第三节 仪器设备、试验方法 及技术要求
一、仪器设备 二、试验方法 三、技术要求
第 一、仪器设备 三 节 1.轻型动力触探
包括导向杆、穿心锤、锤垫、
试 验 技
探杆和圆锥探头五部分,见图4-2。 重锤的提升有人力和机械两种。
术
要
求
ppt课件.
17
2.重型动力触探 重型、超重型设备与轻型设备相似,只是在尺寸和
重量上有差别。另外,重型动探试验一般都采用自动落 锤方式,在锤上增加了提引器。提引器可分为内挂式和 外挂式两种。
(1)内挂式提引器:利用导杆的颈缩,使提引器内的活 动装置(钢珠、偏心轮或挂钩)发生变位,完成挂锤、 脱钩及自由落锤的过程。
(2)外挂式提引器:利用上提力完成挂锤,靠导杆顶端 所设弹簧锥或凸块强制挂钩张开,使重锤自由落下。
→探头做功,因此,能量平衡:(见图4-1)
Ep
W
Rd Ah N
Rd
Ep A
N h
Ep As
(h/N=s,表示平均每击的贯入度)
或
N Rd Ah
Ep
ppt课件.
14
二、原理表述
当规定一定的贯入深度h,采用一定规格(规定的 探头截面、圆锥角、重量)的落锤和规定的落距,那么 锤击数N的大小就直接反映了动贯入阻力Rd的大小,即 直接反映被贯入土层的密实程度和力学性质。因此,实 践中常采用贯入土层一定深度的锤击数作为圆锥动力触 探的试验指标。
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定义 (dynamic penetration test,DPT )
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
概 土中,根据打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来判别土层工程性质的
一种现场测试方法。
述 判别指标采用的是贯入一定深度的锤击数。
ppt课件.
3
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及适用性
优点:试验设备相对简单,操作方便,适应土类较广, 并且可以连续贯入。
ppt课件.
10
第 一、公式推导
二 (1)动力触探试验的理想自由落锤能量计算
节 试
Em
1 2
Mv 2
验 的
M——落锤的质量(kg);
基 v——锤自由下落碰撞探杆前的速度(m/s)。
本 原 理
(2)能量损失修正 实际的锤击能量与理想的落锤能量不同,受落锤方
式、导杆摩擦、锤击偏心、打头材质、形状、大小、杆
我国《土工试验规程》(SD128-86)将动力触探分 为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其规格及适用土类见表4-1。
ppt课件.
7
表4-1 圆锥动力触探的类型及规格
类型
轻型
重型
超重型
直径(mm)
40
74
74
探头规格 截面积(cm2)
12.6
43
43
锥角(°)
60
60
60
落锤
锤质量(kg)
10
63.5
120
1.试验成果 (1)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 (2)定性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状态、密实 度等); (3)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的位置。 2.成果应用 (1)评定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 (2)评定天然地基的承载力; (3)估算单桩承载力。
ppt课件.
9
第二节 试验原理
一、公式推导 二、原理表述
落距(cm)
50
76
100
探杆直径(mm)
25
42
50~60
试验指标N 主要适用土类
贯入30cm击数 贯入10cm击数
贯入10cm击数
N10
N63.5
N120
浅部填土、砂土、 砂土、中密以下的碎 密 实 和 很 密 的 碎 石
粉土和粘性土 石土和极软岩
土、极软岩、软岩
ppt课件.
8
五、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
第4章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试验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试验的技术要求 第四节 试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节 试验的资料整理及应用
第一节 概 述
一、动力触探试验的定义 二、动力触探试验的优点及适用性 三、动力触探技术的发展 四、动力触探试验的分类 五、动力触探试验的目的
第 一 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