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含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含答案 精校打印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输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3.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4.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固定了一样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甲只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下列正确的是( )A. 乙>乙>丙B.甲>乙=丙C. 乙=乙=丙D.甲<乙<丙4.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图中“+”表示有,“-”表示无)。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A .甲瓶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B .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要长C .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D .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6.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
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
高中生物高考真题分章汇编(含解析)必修3 第5、6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013广东卷)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答案】A【解析】由于鲈鱼以鱼a、鱼b为食,鲈鱼产量增加,鱼a、鱼b两种土著鱼减少,鲈鱼处在土著鱼的下一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根据能量传递逐级递减,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故A正确;土著鱼与鲈鱼是捕食关系,不是竞争,故B错误;根据营养关系,鲈鱼引入会导致土著鱼先减后增,间接导致浮游动物先增加后减少,故C正确;根据营养关系,浮游植物总量应该先减少后增加,故D错误。
(2013四川卷)6.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答案】B【命题思路】本题借“稻田生态系统”创设情境,实际考查《稳态与环境》中的知识理解推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
属于能力立意题。
【解析】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故A正确;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的方向流动,能量传递效率是不能提高的,只能是10%-20%之间,故B错误;C中精耕稻田受到人的影响,其演替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有差异,故C 正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性外激素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下降,故D正确。
(2013全国卷大纲版)33.(11分)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精选-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学年度-word文档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2019—2019)学年度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
小编准备了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数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数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 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 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 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4.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 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 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多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某营养级生物种类增加时,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减弱[解析]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多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A正确;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B正确;某营养级生物种类增加时,不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增加的生物种类属于入侵物种,则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此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简单,则自我调节能力减弱,D 正确.2.(2019·吉林普通高中摸底)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土壤污染物浓度越高,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越小C.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仍存在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D.水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总数[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3.(2019·南通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B.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C.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的能力就越小[解析]该诗句描述的是草原被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应为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越小,B正确;某些环境恶劣的生态系统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C 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种类及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大,D错误.4.(2019·江苏徐州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试)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是( B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又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类群的种类数,生物类群的种类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二、非选择题5.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的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1)甲昆虫是_植_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肉_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捕食_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具有抗药性_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没有抗药性_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相对稳定_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抵抗力__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自我调节_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预测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通过_负__反馈调节会_逐渐恢复_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恢复力__稳定性.[解析](1)由题图信息可知,乙昆虫的密度随甲昆虫的密度波动,所以甲昆虫是植食性昆虫,乙昆虫是肉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捕食.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其具有抗药性,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其没有抗药性.(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通过负反馈调节逐渐恢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道小题)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3代表的一定是原核生物C.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 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细胞呼吸2、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菌大都是分解者,还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C.生产者不一定含有色素,可以是原核或真核生物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3、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4、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动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6、某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有6条食物链,朱鹮位于第三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朱鹮与鱼类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C.流入朱鹮的总能量小于鱼类和贝类的总能量之和D.大量捕捞鱼类将使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7、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细菌数量增多,沼蟹数量亦增多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8、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有详细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一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3.1935年澳大利亚科学家洛伦佐做了一个实验,刚刚孵化的小鸭看到的第一个运动物体是他本人,而不是母鸭,结果,小鸭记住了洛伦佐,小鸭长大后,会紧紧跟在他后面,这个例子不能说明的是()A.信息的传递具有普遍性B.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个体间传递C.信息传递对生物的生活有重要意义D.在该过程中具有三种类型的信息传递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 250 J/(cm2)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 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6.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增加B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B.③⑤⑧均属于细胞呼吸C. A和B属于捕食关系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7.下列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8.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物质循环8.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M表示遗传多样性,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B9.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ABCD表示四个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则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BC.若M表示种群的个体数目,ABCD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四个不同种群,则A种群所具有的能量一定最少D.若M表示种群的能量值,ABCD表示四个不同的种群,它们构成食物关系,则C的数量增加会导致AB的数目增加10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2024_2025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在一条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去向为( )①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②通过粪便流向蜣螂的能量③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④流入分解者体内A.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C。
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其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即储存在生物体的有机物中;而后一部分能量可通过捕食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另一部分以初级消费者的遗体、残骸或次级消费者粪便的形式流入分解者体内。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属于其上一养分级的同化量。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其次养分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养分级食物的摄入量,f 表示流向第三养分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该养分级的同化量B.图中d含的能量均未被其次养分级同化C.图中e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解析】选B。
b表示该养分级同化的能量,A正确。
d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能量(粪便中能量)未被该养分级生物同化,其次养分级流入分解者的是被其次养分级同化的能量,B错误。
e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C正确。
图中a表示该养分级摄入的能量,b表示该养分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以圈养与放养相比,c值增大,可提高c/b的比值,D正确。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光能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指能量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生态系统流淌的能量不包括各养分级的呼吸量【解析】选C。
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淌是指能量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错误,C正确。
生态系统流淌的能量包括各养分级的呼吸量,D错误。
中学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班别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有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⑤⑥⑧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⑦D.①③④⑤⑧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3.甲是一种能生活在多种土壤中的小型昆虫,常被昆虫乙大量捕食,DDT和aldrin是用于控制这些生物的杀虫剂,aldrin对甲和乙毒性相同,但DDT对乙的毒性比对甲更强,现用DDT和aldrin单独处理田块,如图所示中的哪两个图能分别代表DDT和aldrin单独作用时对害虫数量的影响()A.2和1 B.1和3 C.2和4 D.3和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5.下列有关氮循环中进行固氮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叙述正确的是()A.全是分解者B.只有分解者和生产者C.只有分解者和消费者D.既有生产者,又有消费者和分解者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7.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狐吃了一只兔,狐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D.影响神农架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C.云南山苍子的柠檬酸含量高于浙江的山苍子,这是昼夜温差对其柠檬酸含量的影响D.当草食动物从天然草场的生态系统转移离开后,将看到的现象是植物竞争强度降低8.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10.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
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第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一、单选题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是)(1..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A.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B.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C.限制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D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各代表一定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⑥2.)(.从能量关系看=+⑤A①②.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⑥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②/D③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3..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A.乙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的能量就越少B21.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D下列做法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4.(.向一个湖泊引入水葫芦A.封山育林,减少人为干扰B.捕捉农田里的蛇C.为了杀灭害虫,大量喷施农药D.如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5.(.②③⑥A.④B.⑧C.①⑤⑦D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6..蝙蝠的回声定位”“A.萤火虫发光B.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C.雄鸟的求偶炫耀”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可能发生在)(7..细胞与细胞之间A.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B.种群与种群之间C.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D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的示意图,要使最高营养级生物的产量最高,把能量集中引向最高营8.养级的食物链和生物和之间的关系分别是)CE(.,捕食和竞争A→B→C→E A.,竞争和捕食A→B→E B.,竞争A→DC.,捕食和竞争A→E→CD下面的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图曲线29.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个不同种群的生长和繁衍情况,且已知种群为自养生物,三个种群间存在捕Ⅰ3食关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在生态系统中,图中种群、、依次属于图中甲、乙、丙表示的生态系统成分 1 Ⅲ2AⅡⅠ.大气中的只有通过图中的光合作用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XCOB1 2落.图中与丙中图示生物类群都是异养需氧型的,图中的三个种群都是需氧型的2C Y1.图中三个种群的增长方式都是型,至年间的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Ⅱ“S”2D5 7分析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此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A.图中的生物构成了食物网B.此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C.图中的鸟和虫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D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11..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A.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是行为信息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繁衍同信息传递无关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下列属于群落层次的是)(12..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A.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水池中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分布C.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如图是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13..随着外界干扰增强,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大A.随着外界干扰增强,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大B.流入兔体内的能量至少占绿色植物总能量的10%C.流入兔体内的能量包括兔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D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14.蜀岗西峰的所有蒲公英茱萸湾的全部生物瘦西湖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凤凰岛的④①③②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试五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进入无机环境;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两者均有其自身运行规律,A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反复利用,B错误;“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C正确;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保持其相对稳定,D正确。
2.如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物群落①②大气中的CO2――→③化学燃料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参与过程①和②B.可以通过增强过程②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解析:①过程是产生CO2的过程,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都能产生CO2,②过程表示生物群落吸收CO2的过程,只有生产者参与此过程,A错误;②过程增强导致生态系统吸收的CO2大于释放的量,可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B正确;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C正确;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化学燃料的大量使用,故人类减少对③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正确。
3.如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解析版)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解析版)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解析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功能性单位。
它包括了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生物组成部分,如生物群落和其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系统。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其稳定性的重要性。
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范围内相互关联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而非生物环境则涵盖了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
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生物群落层、生物群落组分层和个体层。
生物群落层从整体上描述了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生物群落组分层则包括了不同种群所在的不同位置和功能;个体层则关注于生物个体的特征与生物群落中的角色。
2.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提供了多种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能源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和生态服务。
能源流动指的是光合作用和食物链中的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使得植物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以供其他生物利用,而食物链则通过食物间的能量传递实现多级能量的流动。
物质循环包括了碳、氮、水和矿物质等元素的循环。
生物通过呼吸、光合作用和分解等过程参与到这些循环过程中,使得有害物质得以转化或降解,并保持了环境中的物质平衡。
生物多样性维持是指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类之间的平衡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能够提供美观的自然景观,还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各种自然资产和生态功能。
例如,森林可以提供木材和空气净化等功能,湿地可以提供水资源调节和防洪防风等功能。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面对各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适应自然变化、抵抗外部冲击并恢复到初始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物种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生物组成的复杂性。
2024_2025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结构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全部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全部金鱼和水草【解析】选B。
生态系统是指在肯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淌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包括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可称为生态系统。
而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全部分解者、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水蚤和分解者、一个鱼缸中的全部金鱼和水草均只包含了生物群落,而没有无机环境,所以都不行称为生态系统。
2.(2024·成都高二检测)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爱护环境,除了必需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需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D.分解者很少【解析】选D。
因为人的尿液、粪便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无机物,而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尤其是分解者,所以为了爱护环境,除了必需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需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B.食草动物均为初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均为次级消费者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不都是自养生物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选A。
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A正确;食草动物均为初级消费者,食肉动物可能为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四级消费者等,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C错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等,细菌属于生物成分,D错误。
【方法规律】依据生物的类型推断生态系统成分(1)自养型生物=生产者:生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和化能自养生物,它们都是生产者。
(最新整理)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测试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 B.蘑菇 C.酵母菌 D.霉菌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声信息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D。
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右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1.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于其他生态系统数量最少的是:( )A 人类B 生产者C 消费者D 分解者12、组成食物链的环节一般不多于6个,其原因是( )A、环境资源有限B、被捕食者不能以捕食者为食C、在每一个环节上都有大量的能量流失D、ABC 3项均是13.右图是以每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多少而绘制的金字塔。
2020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最新整理)
第5章水平测试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D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常绿阔叶林包括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群落是指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除树木之外还有动物、微生物、草本植物等生物,C 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①生产者②分解者③消费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指的是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一种生物只能属于食物网中的一个营养级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肉动物属于第三营养级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答案A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A正确;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B错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等为分解者,食肉动物最低处于第三营养级,C错误;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光合细菌、铁细菌和硫细菌等是生产者,D错误.4.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解析图示的各种成分中既有生物也有无机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正确;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B错误;在题图中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与蝉不能构成竞争关系,C错误;在该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D错误。
2022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7
学习资料2022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7班级:科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0·温州高二检测)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角度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 )A。
大气中的CO2 B.生产者C。
分解者D。
消费者【解析】选A。
从同化作用角度考虑人是异养型生物,体内的碳元素直接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而食物中的有机物归根结底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碳的来源是大气中的CO2.2。
(2020·太原高二检测)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理解,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物质是循环流动的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独立的过程C。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D。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解析】选B。
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物质循环具有循环性、全球性的特点, A正确。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B 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C正确。
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D正确。
3。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
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
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解析】选 A.甲能利用大气中的CO2,所以甲是生产者.甲、丙都有碳流向乙,所以乙为分解者。
丙接受来自甲的碳,是异养生物,但不是分解者,所以丙是消费者。
4。
(2020·大同高二检测)图a、b分别是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的两大重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三个营养级组成C。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红树林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
某地红树林的食物网见图,据图可知不正确的是( )A.水生植物是主要生产者B.该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C.该食物网共有3个营养级D.过度捕捞鱼会影响鸟类的数量【解析】据图可知,水生植物是大部分食物链的第一个环节,所以是主要生产者,另外浮游植物也属于生产者,A项正确;图示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B项正确;同一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别不同,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中最多有4个环节(营养级),C项错误;鱼是鸟类的食物,过度捕捞鱼会使鸟的食物减少,进而影响鸟类的数量,D项正确。
【答案】 C2.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C.蚯蚓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病毒是异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解析】太阳能虽然来源于地球之外,但也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A项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项正确;蚯蚓是需氧型生物,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项错误;病毒是异养型生物,营寄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项错误。
【答案】 B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消费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消费者都是动物A.②B.②③C.③④ D.②⑤【解析】光合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化能合成细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都是生产者,①错。
凡是自养型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都是生产者,②正确。
消费者以现成有机物为食物,一定是异养型生物,③正确。
动物如果以动植物遗体为食物,就是分解者,如蚯蚓、秃鹫等,④错。
有些植物也是生产者,如食虫植物,又能扮演消费者角色,⑤错。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停止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用单位。
小编预备了高二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动摇性单元测试,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此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个..选项最契合标题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维护自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A、展开生态旅游B、开展畜牧业C、添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2.以下生物中,全部属于消费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B. 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3.以下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 )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5.生态系统的能量活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进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进程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流失进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进程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添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1 kgB.10 kgC.125 kgD.1000 kg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以下图表示某终身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无机物的总量。
假定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假设甲的种群数量添加,其能够惹起的结果是(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添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添加8.到南极调查的迷信任务者,为了维护环境,除了必需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需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由于南极( )A.缺少消费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备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动摇性较强B.抵抗力动摇性较强C.恢复力动摇性较弱D.抵抗力动摇性较弱10.森林遭到继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散布空间,保证取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B.③④C.②③ D.①④2.在生态系统中,对下列生物的分析正确的是()A.硝化细菌—自养生物—生产者B.大肠杆菌—寄生生物—分解者C.乳酸菌—需氧生物—分解者D.酵母菌—异养生物—消费者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蚯蚓等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4.下列对各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但其调节能力差B.草原上生活着多种动物,其中主要是两栖类动物C.天然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可循环流动D.任何自然生态系统中,分解者都是必不可少的5.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6.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定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数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数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暴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8. 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假如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于兔子,2/5来自于鼠,1/5来自于蛇,那么猫头鹰若增加20 g 体重,最少需要消费植物()A.600 g B.900 g C.1 600 g D.5 600 g9.国外一些生态学家提倡一种称为“免耕”的农业耕作方式,即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食用部分。
提倡这种耕作方式的目的不包括()A.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B.减轻水土流失C.缓解温室效应D.降低生产成本10.一个池塘内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b+d B.a>b+d C.a<b+d D.a<c+d11.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12.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13.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14.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C.碳循环是单向的D.水循环是单向的15.运用信息传递作用防治害虫的优点是()①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②防止环境污染③防治效果肯定好于化学防治④容易操作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蜜蜂跳舞、雌蛾释放的性外激素等都是行为信息B.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都离不开信息传递C.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17.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19.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下列现象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花香引蝶 B.豪猪遇敌竖起体刺C.候鸟南飞 D.警犬嗅寻毒品20.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2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长期低于能量的输出,该生态系统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B.不发生大的变化C.营养结构越来越简单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保持着动态平衡22.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计划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这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这是因为()A.这样做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B.能量流动损耗大,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23.(广东中山调研)下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可在物种A和物种B之间相互传递B.A物种含有的能量比B物种多C.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捕食关系D.物质在物种A与物种B之间是循环的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草原生态系统的一种描述,此现象能说明()A.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强B.草原生态系统的更新速度很快,生产力很高C.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很强D.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不易受外界干扰的影响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一块农田疏于管理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一块农田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后,它的恢复力稳定性一定降低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9分)下图是一简单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A.海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4)若所有的海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_____会随着发生。
A.水藻的大量增多B.小鱼的数目增多C.海鸟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多27.(15分)下图中甲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食物的生物是________。
(2)请根据甲图中的生态系统,写出乙图中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的所有生物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结果如丙图。
从中可推知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________。
(4)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
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________。
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导致细菌数量增加,通过甲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物关系,引起沼蟹数量增加;同时因含磷杀虫剂的使用,导致藻类数量增加,通过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也会引起沼蟹数量增加,从而造成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实说明,人类活动会引起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减少,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易受到破坏。
28.(10分)2009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作出了降低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50%,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方式引起人们重视。
根据上图回答问题。
(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表示的是________过程,生物群落中的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垃圾资源化、无害化是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可将回收后无法直接利用的有机废物进行发酵处理,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
(3)煤是“高碳”能源,通过燃烧,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入大气圈。
根据上图提出一项实现“低碳”承诺、缓解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图虚线框中的种群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D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 kJ;B种群中的能量为1.3×108kJ。
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中的能量至少是________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