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4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检测中的临床应用和诊断分析
种 临床 症状 , 这 些 症状 的发生 具有 极 大 的偶 然性 而 并 频 发 J 。患者 在 治疗 过 程 中可能 会感 觉 自己头晕 胸 闷 , 但是 ,
对 照 组患者 接 受 常规 心 电图监 测 , 实 验 组患 者接 受 动 态 心 电图 监测 ,其 中动 态心 电图监 测选择 l 2 导 联全 信 息 记 录分 析 系统 来对 患者 进 行持 续 监测 , 并 且在 监 测之 前对 患
次 ,则能 够为 患 者 临床 诊 断提 供 更 多 的指 导和 参 考 ,判 断
因为 体位 改变 诱 发 的S T — T段 图像 变 化 。在 计 算 机 自动 分析 系统 、临床症 状 综合 分 析 下判 断患 者 是否 属于 心律 不
齐 ,并 且 对 患 者 的 最 高 和 最 低 心 率 进 行 统 计 学 分 析 ,并 且
在 人 口老 龄 化程 度 逐渐 加剧 的 影响 下 ,临床 上发 现很 多 中老年 人都 存 在 程度 不 一的 心律 失常 现 象 ,这就 导 致 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 两 组 不 同 监 测 方 式 的 诊 断 效 果 进 行 分 析 ,并 H 分 析 两 种
方法 的实 际检 出率 。
1 . 3 检 测 标 准
者 实 施 多体 位下 心 电图监 测记 录 , 从 而更 好 地 区分 患者 是
在 接受 常 规 心 电图之后 并 没有 发现 任何 异 常 。凶为动 念 心
好 的 进 行 各 种 异 常 情 况 的 捕 捉 ,因 此 如 果 某 种 症 状 出 现 多
电图可 以对 患者2 4 h的心 电图状 况进行 准确 的记 录 ,还能 很
5 2
临床分析心电的异常分析
临床分析心电的异常分析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手段,用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医生能够发现许多心脏问题,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瓣膜病变等。
本文将就心电图异常分析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讨论。
一、心电图基础知识在进行心电图异常分析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正常的心电图通常由P波、QRS波群和T波组成。
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过程,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通过对这些波形的形态、时间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心电图的正常与否。
二、心律失常的异常分析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发生异常,包括心率过缓、心率过快以及心率不规则等情况。
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有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
1.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简称AF)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P波消失,心室率不规则。
房颤患者的心电图呈无规律的细小振动波形,即所谓的f波(fibrillation wave)。
对于房颤的判断,主要以心室率不规则作为重要标准。
2. 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简称VT)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由室性起搏点驱动的快速心律失常,其心电图特点是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率通常在100-250次/分钟。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异常表现是由于室性激动的起止点在室腔内发生,导致QRS波群时间增宽。
三、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异常分析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对应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也有所区别。
1.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相应区域心肌的营养缺乏。
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异常分析主要通过ST段变化进行评估。
ST段是指QRS波群的结束到T波起始的平坦段,当ST段呈现水平或下斜型抬高时,常表示心肌缺血。
2.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表现为特定导联出现Q波和ST段抬高。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干扰性窦—交脱节:是常说的干扰性房室脱节, 窦性激动控制着心房,交界区节律点控制心室, P波和QRS波呈分离状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P 波和QRS波没有固定的时间关系,P波和QRS 波各按自己固有频率出现,P波频率一般稍慢 于QRS波的频率,有些病例P波频率=QRS波频 率,前者称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后者称等 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或房室脱节钩拢现象。 如出现窦性激动夺获心室(QRS波提前出现), 称为不完全性干扰性房室脱节(图十一)。
如何分析心律失常
心电图中的心电现象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电图室
精品ppt
一、如何分析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又称心律紊乱,是学习心电图 课程中最难的一关,搞一辈子心电图的 人,一看到复杂的心律失常,犹如苏轼 描写庐山的诗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常听到不少搞心电图 的人说,心律紊乱越学越乱。
精品ppt
室内干扰现象
室内绝对干扰:当心室内同腔或异腔两 个激动点发出的激动,在室内相遇各激 动心室的一部分,出现一个既非甲也非 乙的中间型QRS波,即室性融合波。此 称为室内绝对干扰(图十)。
精品ppt
室内相对干扰:室上性早搏,室上性心 动过速下传至心室时,恰遇室内的某束 支或分支尚未完全脱离上次激动的相对 不应期,改变了室上性激动在室内的传 导速度或途径,使室上性QRS波变形, 此称为室内相对干扰现象,也即常说的 室内差异传导和迷路传导。
精品ppt
节律重整的心电图表现
心电图上必须存在两个节律点。 早搏后的代偿间期不完全。 干扰性房室脱节或几乎完全性房室阻滞
时,心室夺获后的R—R’间期=夺获心室 前的R’—R’间期,即等周期代偿。或在规 整的R’—R’间期中,突然出现一个长的 R’—R’间期,但长R’—R’间期<2个R’—R’ 间期。
154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观察
154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观察摘要:目的:分析154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情况,了解其自主神经的功能和病情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到我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心率变异情况与病情的关系。
结果:健康受检者的SDNN为(135.19±26.65)ms,心肌梗塞SDNN为(105.31±29.87)ms,心绞痛SDNN为(115.08±31.23)ms,高血压SDNN为(121.02±28.81)ms,其他疾病SDNN为(125.13±26.42)ms,其他疾病的心率变异和健康受检者相比,变化不明显;高血压疾病组的心率变异情况和健康受检者相比明显降低,变化最明显的是冠心病组的患者。
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心率变异性可以有效地反映出患者的心脏神经活动,及时进行心率变异分析,对心率变异存有异常的患者采取措施,对冠心病、心肌梗塞、心绞痛及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心脏神经活动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简称HRV,通过连续测量心电图的R-R间期之间的差异变异数,由专业的人员通过计算机分析,以更好的反映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感神经系统功能的具体状况,是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无创性检测的手段。
相关的研究表明,心率变异降低,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到损害,自主神经失衡和心血管疾病存有密切的联系。
对到我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心率变异和心血管疾病病情的关系,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到我院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15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女66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53.24±8.92)岁,健康体检者74例,冠心病组46例(心肌梗塞19例,心绞痛27例),高血压疾病21例,其他非心血管疾病13例。
应用心电散点图分析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应用心电散点图分析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摘要:心律失常临床上患病基数较大,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难度。
24h动态心电图能够长时间监测患者心脏在安静和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对心律失常检出率很高,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记录数据庞大,需要人工修正,判读方式也较为复杂,临床诊断过程较长。
心电散点图运用非线性分析法,将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数据图像化、具体化,更能直观确诊,实用性较强,能够快速准确诊断,确定患者心律失常病因,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因此本文着重分析与总结应用心电散点图分析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经验。
关键词:心电散点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经验总结1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特征与常用诊断方式总结目前,临床将心律失常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两种。
其中,病理性心律失常疾病可分为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
窦性心律失常包含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包含房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其中房颤较为常见。
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含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室性期前收缩、心室颤动,其中心室扑动、心室颤动是异位心律,若出现心室颤动需及时给予抢救;心脏传导阻滞包含室性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
该疾病对患者具有较强的危害性,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与致残率,预后情况与疾病进展、病因、血流动力障碍等密切相关,及增加猝死风险,随着疾病不断进展,易增加心脏负担,诱发死亡。
心电图监测是对该疾病诊断的常用方法,通过诊断结果对后期治疗起到较好的数据支持,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该病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易被患者忽略,导致病情不断加重,错失最佳治疗时间,同时增加后期治疗难度,因此临床需重视早期患者诊断与治疗。
既往临床对心律失常疾病诊断方法主要采用长程心电图,以动态心电图方法为主,可对心电图数据准确分析,对该疾病识别能力较强,可对心率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能够显著降低漏诊、误诊发生率。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施文雅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分析施文雅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6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及具体诊断结果。
结果: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70.2%,常规心电图为52.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在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上的检出率更高(P<0.05)。
结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导中更具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07-01本研究主要是对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7月—2017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6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根据WHO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
其中男43例,女24例;年龄58~90岁,平均(68.2±7.4)岁;病程0.3~17年,平均(4.2±1.6)年;其中46例心绞痛,2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4例合并高血压,11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10例合并高血脂。
1.2 方法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前3d停止一切药物应用。
先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患者取平卧位,全身肌肉放松,对其心电情况应用BurdickECG-9130P型心电图仪12导联进行检测,纸速25mm/s,增益10mm/mV。
之后立即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24h连续监测其心电变化情况,采用HS9154型记录仪,并对监测结果采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动态、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结果对比
动态、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结果对比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心内科诊断奠定基础。
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结果:予以不同的检查方法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阳性诊断率(84.4%,54/64)显著优于对照组(57.8%,37/64),差异显著(P<0.01)。
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律失常结果的确诊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准确检出心律失常及其类型,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诊断【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1-0086-02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脏类疾病之一的冠心病,其中以老年人为好发人群。
近些年,随着日益加重的人口老龄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要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及时发现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1]。
为此,本研究旨在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心内科诊断奠定基础,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各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
男性78例,女性50例,年龄:以34岁为最小,以75岁为患者的最大年龄,以(52.12±6.76)岁为平均年龄;病程:以1年为最短,以25年为最长,以12.5±2.5年为平均病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常规心电图:患者处于安静、平稳的平卧状态下,行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纸速:25mm/s,保证稳定的基线和清晰的图像。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调查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调查发表时间:2017-08-29T16:43:36.9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作者:周晓玲车菲菲王冰[导读] 冠心病是一种很特殊的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阻塞时,即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目的:探索和探讨在冠心病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情况下,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是否有效。
方法:在这一次研究中,采样的样本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
为了体现数据的合理性,将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使用的普通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而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
接着,记录这两组诊断的成果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对照分析。
结果: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全面诊断、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从而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
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两组对比效果数据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26-01 冠心病是一种很特殊的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阻塞时,即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往往又会加重心脏的缺血,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关症状。
此时如果有一种手段可以尽早的确诊这一类疾病,早期干预,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障有着极大的提高,对于临床的参考、指导意义也会有新的提升。
所以,为了探索探讨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本院特地选取了2014年度到2016年度这个阶段在本院就诊的924位病人案例进行分析并尝试实践和研究。
1.数据和实验方法1.1 样本资料采集采样的样本主要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本院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
动态心电图报告
动态心电图报告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是一种测量24小时内心脏电活动的方法,它可以记录心脏的标准电图,也可以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记录心脏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电图。
动态心电图报告是根据测量结果而生成的一份详细记录,用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和识别潜在的心脏问题。
下面列举三个动态心电图报告案例:1.案例一该患者长期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
动态心电图报告显示心率异常,有不同程度的心律不齐,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频繁。
根据报告,该患者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需进行治疗以避免猝死等风险。
2.案例二该患者体检时被建议做动态心电图检查。
报告显示,患者心率正常,无明显的心律不齐,但在日常活动过程中,有轻度心肌缺血表现。
根据报告,该患者被建议加强日常体育锻炼,适当改善饮食等生活习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3.案例三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繁的心慌、胸闷等症状。
动态心电图报告显示有严重的心律不齐、伴有T波改变等异常。
根据报告,该患者被诊断为心律失常,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预防风险。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报告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检查手段,它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并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如果您的身体有不适症状,建议您及时进行检查,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动态心电图报告有以下特点:1. 长时间监测: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为24小时,能够全面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心脏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全面、更可靠的数据。
2. 便捷有效:动态心电图监测方法简单、无痛苦,只需安装监测仪器即可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工作、锻炼等,不影响正常生活。
3. 高精度数据: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了全天24小时的心电图数据,能够记录每一个心跳的信息,提供高精度的数据供医生参考。
4. 个性化数据:动态心电图监测采集的数据为个性化数据,能够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动态心电图报告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您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心悸、胸痛等,建议及时进行检查以保障自己的健康。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李星;洪文皓;蔡丹【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5(10)6【摘要】目的通过心律失常人群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对比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讨论两种方法的诊断意义.方法使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和牛津动态心电图仪检查心律失常患者400例,比较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对不同年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均比常规心电图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偶发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3.42%,较常规心电图(30.26%)高,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动态心电图检出心律失常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价值较高,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可靠的参考.【总页数】3页(P756-757,766)【作者】李星;洪文皓;蔡丹【作者单位】福建省肿瘤医院心肺功能室,福州市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心肺功能室,福州市350014;福建省肿瘤医院心肺功能室,福州市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0.41【相关文献】1.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分析 [J], 邢晓2.常规12导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诊断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 [J], 李淑娟3.12导联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伴发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J], 许丹丹;焦敬美;张晓晨;解璐4.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 [J], 高丽意;韩伟华;伍丽贞5.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对比 [J], 王黎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心电图(动态)检查效果分析
G C G基 线 稳定 , 保持 图像 清 晰 。完 成操 作 后 还要 加 强 心 电图 维护 , 避 免后 期使 用影 响 检查 结果 。
经 检查 对 照 组 阳性 检 出率 为 3 1 / 4 5 ( 6 8 . 9 %) , 阴 性为 3 1 . 1 % ,观 察组 阳性 检 出率 为 7 1 . 1 %,阴性 为
所 以老年 患病 率较 高 , 如果 疾 病较 严重 , 就会 引起 心
功能补偿失调 ,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 了巨大威胁 。 目前 临床 上 主要 使用 心 电 图对患 者开 展检 测 。随 着 医学 的进 步 ,动 态 心 电图检 测开 始应 用 到心律 失 常
检测中, 检 出率较 高 。本 次研 究 主 要选 取 我 院 2 0 1 5
年到 2 0 1 6年收 治 的 9 0例心 律失 常患 者作 为本 次 研
录, 然后使用计算机 回访 、 人机对话等做 出合理的诊 断, 最终 由临床 主 旨医生 判定 诊断 结果 。检 查期 间 , 禁 止打 电话 , 维 持检 查室 内高 电压 与高 磁场 环境 , 提 高临床检查质量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 ,按下时问按 钮, 并 开展 针对 性处 理I l _ 。
电图 , 快速记 录 , 一般控 制在 2 5 mm / s , 检 查 中 维 持
经过 对 两组 患者 心律失 常 进行 常规 心 电图与 动 态心 电图检查 后发 现 ,观察 组 检 出效 果 明显 高于 对
照组 , 差 异 显著 , 具 有 显著 统计 学 意义 ( P < 0 . 0 5 ) 。具 体 如下 表 1 所示 。 2 . 2 两组 检查 阳性 率 比较
1 . 3 临床判 断标 准
究对象 ,探讨了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心 电图检查 的效
动态心电图对心前区不适患者的诊断价值(附20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心前区不适患者的诊断价值(附200例动态心电图分析)心前区不适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与其本身无特异性[1]。
但反复发作的心前区不适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并可造成患者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因此找出心前区不适的病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是治疗的关键。
我们从2008年起,对200例心前区不适者进行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协助临床明确其原因,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心前区不适的门诊病人200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116例,年龄16-79岁。
且在做Holter检查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发作。
1.2方法采用Philips Holter 2010仪器,携带式记录盒连续记录三通道心电图和回放24小时的心电变化。
记录结果经计算机分析处理,通过二位有经验的心电医师排除干扰因素及电脑分析误差。
200例在Holter检查前均做过普通心电图检查。
2 结果200例患者Holter检查共发现心律失常患者188例,检出率为94%,其中室性早搏102例(多源性室早8例),房性早搏88例,短阵室速12例,短阵房速26例,阵发性房颤20例,房速-房扑-房颤5例,窦房传导阻滞14例,房室传导阻滞16例,间歇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8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阵发性窦速56例。
阵发性窦缓76例,心肌缺血38例,部分患者有两种以上心律失常合并存在。
合并存在的心律失常多为房早合并室早,房早合并房速,室早合并室速。
200例患者普通心电图检查仅发现异常57例,通过对比,Holter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ECG。
3 讨论Holter自60年代便提倡连续记录24小时病人动态下的心电图,因而可回顾性地观察患者在不同时间、各种活动情况下的心律和心率,及心肌供血情况。
一般描记的心电图仅能观察到病人平卧时几分钟内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则由1947年Holter开始,现已发展到在胸前壁安置至少两个模拟V1及V5导联,甚至应用三个导联记录在磁带上,24-48小时后可在分析器上复读患者过去24-48小时的心电图。
24h动态心电图对78例心律失常的临床检测
24h动态心电图对78例心律失常的临床检测发表时间:2013-05-13T14:01:29.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范美桃常国斌[导读] 复杂性心律失常如心房纤颤还可以导致脑梗死的发生,所以,临床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范美桃常国斌(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特诊科 012000)【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50-02 【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
方法对78例心律失常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测,评价动态心电图的价值。
结果24h动态心电图对多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
结论24h动态心电图可检测心律失常发生的种类、发作的频率,可提供心律失常与日常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可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从而正确指导治疗。
【关键词】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心悸、眩晕、胸痛、抽搐等,这些症状发作时常伴随着心电图的变化,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可记录瞬间的心电变化,而动态心电图可满足连续记录的需求,并且能初步判断症状的发生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
患者在日常活动中可携带记录仪检测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该方法为无创性检测方法,可长时间连续记录动态观察患者的心电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大量的信息,对心律失常的发现率明显提高。
24h动态心电图用于定性、定量评价心律失常[1]。
现将我院78例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8例患者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均具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或一过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具体表现为胸部不适、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眩晕、晕厥、抽搐等症状,其中男性30例,女性48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56±3.5)岁,其中冠心病37例,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8例,肺源性心脏病6例,原因不明6例。
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解读与药物调节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
适宜食物与食谱推荐
添加 标题
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 菜等,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
添加 标题
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酸奶、奶 酪等,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功能
添加 标题
低盐、低脂肪、低糖的饮食:有助 于控制体重和血压,降低心律失常 的风险
添加 标题
富含镁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类、 豆类等,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率
郁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 惯,避免高盐、高 脂肪、高糖的食物
遵医嘱按时服药, 定期复查,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调适
保持乐观积极的 心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和作息规律
加强社交活动, 与家人、朋友保 持良好的沟通和 交流
定期进行心理辅 导和咨询,及时 解决心理问题
定期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心律 失常的潜在病因
合理饮食,多吃 蔬菜水果,少吃 高脂肪、高胆固 醇的食物
适当运动,增强 心肺功能,提高 心脏的耐受性
心律失常患者的日常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避免过度劳累
和紧张
定期监测心率和血 压,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适当运动,增强心 肺功能,提高心脏
耐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避免焦虑、抑
室性心律失常:QRS波群 形态、频率、振幅等异常
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 QRS波群之间的关系异常
心房颤动:P波消失,代 之以f波,频率快,振幅小
心室颤动:QRS波群消失, 代之以f波,频率快,振幅 小
心律失常的鉴别诊断
心电图特征: 心律失常的心 电图特征包括 心率、心律、 心电轴、QRS 波群、T波等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奎尼丁、 普鲁卡因胺等,用于治疗心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病例分析”
治疗方法
解释不同的心房颤动治疗方案。
案例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病例背景
描述一个室性心动过速患 者的临床表现。
心电图结果
呈现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 图特点。
治疗方案
探讨管理室性心动过速的 不同治疗策略。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病 例分析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异常引起的一组疾病,从常见的心动过缓到复杂的心 房颤动等多种类型。本课件将提供病例分析,并深入探讨心律失常的病因、 诊断与治疗。
心律失常简介
了解心律失常的定义、心脏电活动基础知识,以及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4 心律失常监测
长时间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如Holter监测。
心律失常治疗选项
1
手术/介入治疗
2
包括心脏消融术、起搏器植入等。
3
药物治疗
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恢复正常心律。
非药物治疗
如心脏康复、生活方式改变等。
案例分析:心房颤动患者
病例背景
介绍一名心房颤动患者的病史 和症状。
心电图示例
展示心房颤动患者的典型心电 图表现。
窦性心律失常
例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等。
室性心律失常
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
其他类型
如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
心律失常的症状与诊断
1 心悸与心动过速
2 头晕和晕厥
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感,心跳快且不规则。
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稳定,可导致供氧不 足。
3 常规ECG检查
通过心电图检查识别心律失常类型。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分析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
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1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
结果:实验组50例阳性,阳性率为62.5%,高于对照组(42例阳性,阳性率为52.5%)(P<0.05);实验组30例阴性,低于对照组(38例阴性)(P <0.05);两组方法监测室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等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40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29例室性早搏成对、38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32例房性早搏成对、28例短阵室上速,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理想,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指导治疗,降低猝死等疾病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效果;诊断价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又将其称之为冠心病(CHD),属于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且在中老人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
这种疾病从大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发生异常从而造成血液中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从而造成动脉内膜上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出现堆积而形成白色的斑块,引起脉粥样硬化病变。
患者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动态心电图(DCG)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心律失常主要手段,且诊断效果理想[2]。
为了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
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16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在我院治疗的16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为(31~79)岁,平均年龄为(56.5±0.8)岁,患者病程为(2个月~25)年,平均病程为(13.5±1.4)年;对照组有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患者年龄为(33~82)岁,平均年龄为(56.7±0.8)岁,患者病程为(3个月~24)年,平均病程为(14.2±1.1)年。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摘要】目的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总结。
方法对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流变学以及电解质检查,然后进行专门的数据分析。
结果 10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基础心律都是窦性心律,其中伴房性心律失常76例(76.0%):房性早搏51例(73.9%),结性早搏15例(19.7%),房室传导阻滞10例(13.2%)。
伴室性心律失常24例(24.0%),在100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器质性心脏病44例(44.0%),其中高血压12例占27.3%,冠心病23例占52.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9例占20.5%。
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可得出心律失常的时间及规律,能够有效反映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律变化,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冠心病为老年人心脏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致死率。
冠心病的发病不易察觉,不具有明显的发病症状,在诊治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
冠心病动态心电图检查通常表现为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其中心律失常为冠心病致死的重要原因。
本文就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有男患者60例,女患者40例;年龄61-85岁,平均(67.55±3.25)岁;患者病程大于5年。
患者的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心悸胸闷。
100例患者中有冠心病35例,高血压4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20例,其中有心力衰竭2例,发作性心绞痛18例。
1.2 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仪,安放10爪电极于患者胸前,导联肢体和加压肢体,将电极粘贴在胸前体表位置,分别在两侧胸骨柄的第二肋间锁骨中线处进行上肢的粘贴,分别在两侧肋缘下1厘米锁骨中线处进行下肢的粘贴,胸导联的位置和常规心电图的电极位置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54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作者:李若汝林宇芬罗苑媚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年第10期
【摘要】目的: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探讨人群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
方法:1754例患者在2007年1月~2009年1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动态心电图室进行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进行统计归纳、对比分析。
结果:1754例共检出心律失常3684例次,其中房早1370(78.1%)、室早1073(61.2%)、短阵房速595(33.9%)、房颤53(3.0%)、束支阻滞69(3.9%)、短阵室速193(11.0%)、房室传导阻滞92(5.2%)、窦缓109(6.2%)、窦房传导阻滞76(4.3%)、其他54(3.1%)。
结论:通过对1754例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发现随着年龄增长,电生理学的改变,老年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发生频率较非老年组高。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23-02
心律失常是老年心脏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威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心血管疾病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亦明显增高的趋势。
心律失常轻者可引起患者不适,严重者可使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导致心功能失代偿,同时还能加重心肌缺血促使病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通过1754例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对发现的各种心律失常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就心律失常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动态心电图检查技术能帮助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不易发现的短暂性心律失常,大大提高其检出率,尤其在老龄社会日益临近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754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门诊或住院患者。
老年组(≥60岁)1140例和非老年组(<60岁)614例。
1.2检查方法采用GE Mars PC型12导动态心电分析系统,胸前安放10个电极,做连续24小时记录。
检测中让患者按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如散步、爬楼、休息、工作照常进行。
经计算机处理回放,去除伪差和干扰,进行编辑分析。
1.3诊断标准依照临床心电图学[1]、动态心电图[2]及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3]提供的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对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记录的心律失常来进行分类分析。
1.4统计学处理比率比较采用EPI 2000比率分析程序进行统计。
2结果
2.1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情况见表1。
24h动态心电图1754例患者,其中老年组1140人,非老年组614人。
绝大部分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早、室早、短阵房速、房颤、束支阻滞、短阵室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等。
2.2用EPI 2000的比率分析程序统计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结果见表2。
用EPI 2000的比率分析程序统计所得:老年组较非老年组易发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短阵房速,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房纤颤、窦房传导阻滞因样本量过低,无法进行比较。
可见,心律失常中房早、室早、房速的发生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人,但在健康人或心脏正常的人亦不少见。
本组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以房性多见,检出率为78.1%,而老年组房早发生率更高。
在老年人房早的检出率比室早明显增高,房性早搏多由于心肌缺血、心房肌纤维化、脂肪浸润、心肌内电位不稳等原因产生,可能是心衰的早期表现之一,因此房性早搏应积极治疗。
短阵房速、频发房早常是房颤的先兆。
房颤可能与老龄化心脏的解剖变化及心房顺应性减低、炎症、扩大、压力增高等有关。
房颤本身不直接危及生命,但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产生明显症状,尤其是使患者发生脑血管栓塞的危险。
本组结果显示心律失常中室早的发生率仅次于房早,不仅见于正常人,更多的见于器质性心脏病者。
室早发生频率和复杂性随年龄增长而相应增加,可能与隐匿性冠心病、左室肥厚、扩张、血浆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及Q-T间期相对延长有关。
临床上应重视伴Q-T间期延长或心肌缺血、坏死、低钾血症等情况下的室性早搏,即使不频发,也可能是发生室速甚至室颤的先兆。
偶发的单源性早搏多无重要意义,一般多在运动后减少或消失。
频繁的室早会使心搏出量显著减少,产生心悸,头晕等症状。
若室早在运动后出现或增多、或呈多源性、或连续成对或成串常提示有器质性心脏病,极频繁的多源性室早预示即将出现室颤。
另外下列基础病变情况下发生的室早可以肯定是器质性的,即使是偶发的,也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观察并予以处理。
①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发作时出现的室性早搏;②急性心肌梗死72h内发生的室性早搏;③洋地黄中毒等药物毒性作用出现的室早;④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时出现的室性早搏;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如患急性心肌炎和心肌病等病的同时出现的室早。
另外,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学[4]认为正常窦性心率变化范围应较大,睡眠时心率在40~60次/分,平均50次/分,但不应<40次/分。
这可能是由于退行性病变侵犯心脏传导系统使窦房结自律性低下,起搏细胞数目减少,功能减退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原因,表现为窦缓、窦停或慢快综合征[5]。
随着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于临床,发现一些老年人心率很慢,最慢心率大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如果心率<30次/min,应当引起临床医生注意。
若窦性心率经常低于
55次/min,伴有>3S的长间歇,则考虑窦房结自律功能不正常,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病窦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传导阻滞在心律失常中较少见,它的出现可能与心肌褐色萎缩及淀粉样变性逐渐加重、冠状动脉硬化、束支传导系统老化变性有关,也可能由于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所致。
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缓慢性心律失常虽比较少见,但老年人发病率相对较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这主要与心脏发生退行性变、淀粉样变、缺血性心脏病等原因致使窦房结、房室结发生缺血、变性、纤维化、坏死等病理性改变有关[6]。
总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随增龄而明显增高的特点,而动态心电图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甚高,因此,对于有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尤其是伴有上述症状的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有必要尽早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无创伤,不受身体状况限制,能够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类型、频度及严重程度,帮助临床及早做出诊断和治疗,及时处理,从而减少老年猝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宛主编.临床心电图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郭继鸿,张萍.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郭继鸿,张海澄.动态心电图最新进展[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4]卢喜烈主编.12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医学出版分社,2007
[5]黄大显主编.现代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6]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4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2009.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