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 简单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

2. 个性心理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在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某一个年龄阶段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4.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5. 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6. 性格:是指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7.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没有妨碍其心理效能发挥的困扰,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最大潜能,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良好适应状态。

8.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是指人类为了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而制定和采取的各种卫生原则和卫生措施的总和。

9. 广义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的获得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狭义学习(人类学习),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0. 广义的知识学习既包括个体对知识的接受,也包括个体对知识的发现;狭义的知识学习,专指学生的知识学习,是间接经验的学习。

11. 学习动机:所谓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因素或内在动力。

12.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他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的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

13. 成就动机:是学习动机中最重要的心理成份,指个人希望从事对他们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取得完满的结果。

14. 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为的愿望。

15. 认知内驱力:是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倾向。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等。

3.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在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

4.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5.情境性教学:情境性教学是情境性学习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情境性学习在情境化的活动中完成学习。

它包括四个基本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化的过程、真实的互动合作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

6.支架式教学:教室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共同完成某种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

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

7.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8.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动能的反映,他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9.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括以下3种成分:给定信息、目标和障碍。

10.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面临问题情境而没有现成方法可以利用时,将已知情景转化为目标情境的认知过程。

11.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12.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13.移情:就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能力。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51.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52.道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53.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54.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76.压抑:是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况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景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
77.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
78.回归:是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是,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
88.心理疲劳:并不是单纯身体能量的消耗而引起,而是审理疲劳的主观感受,或是由于心理原因所致。
89.神经系统疲劳:是指大脑神经兴奋消耗能量超过恢复过程而产生的疲劳。
90、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均可以被认为是禀赋优异儿童。
91、智能不足儿童:是指具有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行动的适应行为的儿童。
84.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
85.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定或衡量。
86.可教性智能不足:一般认为,智商50-75为轻度智能不足或可教性智能不足。
87.肌肉疲劳:是指肌肉在持续和重复伸缩之后能量减弱,工作效率组建减弱的现象。
55.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成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制: 即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它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的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并从课程体系出发,整体安排它们的顺序、授时课数及期限。

3、校园文化: 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文化等。

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5、体育:是授予学生有关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6、个体发展的内发论: 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7、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8、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类课程,它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

综合课程也被称为广域课程或大范围课程。

9、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原是教学系统论、教育工艺学术语之一,指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

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内容、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在现代教育意义下的教学策略,指在一定教学观指导下,教师根据一定的情境,合理处理教学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

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在一定理论框架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10、陶冶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1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12.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2.场依存型:倾向于把外在的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知觉受环境影响大,属于外部
定向者,这一类人属于场依存型的人。

3.场独立型:倾向于依据内在的标准进行信息加工,他们的知觉不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干扰,
属于内部定向者,这一类人属于场独立型的人。

4.学习: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
久的变化过程。

5.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观察者
来说是新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6.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首次提出“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人们对自
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7.技能: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活动方式。

8.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
要。

9.动机: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其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10.学习迁移:(简称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11.问题:所谓问题,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
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12.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定量研究:又称为“量化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采用观察、访谈、事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解释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记录、描述客观对象的表现来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间接地搜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料,从而弄清事实,通过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问题,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或控制以揭示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因和发展规律,这种研究目的是接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教育理论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行动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及其同事、学生、专业研究者)单独或者共同进行的以提高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反省研究。

设计型研究:旨在通过形成性研究过程来检验和改进根据有关原理和先期研究而做出的教育设计,它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际,看其效果如何,根据来自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直到排除所有缺陷,形成一种更为可靠而有效的设计。

设计型研究承担者改进实践和完善理论的双重使命。

心理发展: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的持续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准备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图示: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迁移或概括。

同化:个体在反应和作用于环境(即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2.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5.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6.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7.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8.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10.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它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12.认知风格: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图示: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我们可以把图式看做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14.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5.强化: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叫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常用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

2、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3、实验研究:它是在某种控制情境中探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4、相关研究:研究者并不创造某种情境,只是对自然界发生的一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变量理否相关的结论。

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分为三种情况:(1)正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

(2)负相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少。

(3)零相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

5、描述性研究:不涉及探导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只是对一些有趣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描述,这类研究就是描述性研究。

麦兹在1978年进行了一项观察与访谈相结合的描述性研究。

6、发展:指的是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身心变化,即发展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7、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也叫生物因素的发展,指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

个体的生理发展过程是一种内发过程,即个体按照自身预定的程序和节奏而自然成熟、成长的过程。

8、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包含两种过程:一种是“渐进论”的观点,即认为从婴儿到成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连续量变过程。

另一种是“阶段论”的观点,即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不是一个连续量变的过程,而是经历一系列有着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非连续过程。

9、先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时受之于父母的遗传素质。

后天因素:是指个体出生以后所接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影响。

10、自然成熟论:心理学家彪勒等人认为,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奏与生物因素的自然成熟相联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按生物因素自身预定的程序及节奏自然成熟的,外部环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或减慢心理发展的速度,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心理发展的内部节律。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育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它具有双重任务,理论上承担着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得以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实践上承担着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提高教育效能的任务。

2、准备性(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3、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存储知识,图式是人们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人们在后天的教育下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不断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

4、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自己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发生量变的过程。

5、顺应: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会存在一定偏差,原有观念会发生调整以顺应新知识的接纳。

6、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表现出定向性的特点。

7、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伙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ZPD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

8、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变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支架要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进行调整。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一、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兼有理论性的应用性学科,是介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二、学习(出材料分析题,融合学习的定义回答)
广义: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它与成熟、疾病或药物等因素无关,而且不一定表现出外显行为。

狭义:人的学习。

三、知识
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储备在长时记忆中的关于各种事物的特性与关系以及个体自身如何完成各项任务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信息及其组织。

四、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人类一种习得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五、态度与品德
态度:经过学习而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组织状态,或反映倾向性。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六、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

亲历学习:通过反应结果获得的学习。

七、社会规范
社会组织根据自身需要提出的,用以调节其成员的社会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

八、学习迁移
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对他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和行为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

九、学习动机
是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育情境中主体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有效促进的机制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它具有双重任务,理论上承担着心理学科理论在教育领域得以向纵深发展的任务,实践上承担着根据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提高教育效能的任务。

2、准备性(量力性)原则: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

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适应性是指学生的准备应保证他们在新的学习中可能成功,学习时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经济而合理”。

3、图式: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人们以图式的方式存储知识,图式是人们对环境进行适应的认知结构。

人们在后天的教育下通过同化顺应等方式不断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图式。

4、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即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自己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相联系,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发生量变的过程。

5、顺应: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也就是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新观念与原有观念会存在一定偏差,原有观念会发生调整以顺应新知识的接纳。

6、平衡化:指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表现出定向性的特点。

7、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前者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更有能力的伙伴合作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ZPD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与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

8、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变少,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

支架要随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进行调整。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如: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等。

教学内容:是教与学过程中药实现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内容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他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学校教育: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通过设计教学情景、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等,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建构、并获得相应态度的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对学习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促使其进一步改进的过程。

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准备:学习着原有知识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人格:亦称个性,决定人的内隐行为和外显行为,并使其与他人有稳定区别的内部准备状态和心理特征。

学习:广义的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活动,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对广义的学习理解: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1,学习引起的是学习者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某种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习得的. 3,学习所引起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3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学生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材质的过程.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联结学习理论:学习实际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结。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3.知识: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4.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5.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7.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8.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9.非正式群体: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10.配置性评价:也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1.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12.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不同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是不一样的。

因而,性格便成为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3.有意义学习:是指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个体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联系的过程。

14.理解问题: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主要是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并尽可能地达到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56个

教育心理学 名词解释 56个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互动为主)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3、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程、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这些现象是所有人都具有的。

4、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与阶段过渡发展规律的学科。

5、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6、心理卫生: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

其消极方面指防止和治疗心理疾病;积极方面则指要引导和保持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和发展,从而能在正常的活动和发展中培养健全的人格,发挥心理的功能,保持和增进积极的情绪,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的理想。

7、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个体由于应激、冲突或挫折而导致心理丧失平衡时用来解脱烦恼、减少不安、恢复心理平衡的适应性心理功能。

8、身心发展:广义的心理发展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心理发展即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心理变化。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不断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与品德的过程。

9、品德心理结构:是指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中介过程所涉及的心理成分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或动力机制。

品德形成的过程: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定型结构。

10、心理气氛:是指群体中占优势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表现,其中包括人们的心境、情绪体验、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对待活动的态度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等。

1、精细加工策略:这类策略主要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其记忆的一些学习策略。

精细加工的关键就在于怎样将所学的新信息与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

包括形象联想,谐音法。

11、组织策略:?群集:也即我们平时所讲的归类,它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对零散、个别的项目、单元进行分类与排列,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形成简明有序的结构,使学习者易于理解与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自己整理的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希望对即将考老师的同学有所帮助。

祝各位同学都能考上教师~~名词解释: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直觉。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中的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期间,个体对于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与人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的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习的特征: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受以下条件制约:1.新学习的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他认为组织学习的原则有: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原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况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的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反映的结果。

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倾向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成分),行为成分。

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道德的成分包括:道德认知(核心成分),道德情感(分为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问题解决:是指个体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

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作用:激活,定向,强化,调节。

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要求凭借自己能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以及妥善地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在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帮助下,接触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简答题:第一章:一、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科学理论上的指导作用①对教育现象提供不同于传统常识的新观点②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③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干预学生的行为2.研究方法上的指导作用①帮助教师应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问题②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的、持续的研究第二章:一、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二、小学生观察力:1.从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发展到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

2.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确的知觉。

三、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1.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2.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4.注意的范围较小。

四、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特点: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意义记忆开始发展。

从增长速度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形象记忆发展变慢,抽象记忆发展变快。

五、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1.有意想象不断发展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3.想象的创造性增强六、小学生情感发展特点:1.情感内容不断丰富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3.情歌的稳定性日益增强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儿童在9-12个月的时候获得客体永恒性,在这一阶段的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图示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示,思维仍受直觉思维的影响,儿童还存在“万物有灵论”的现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思维具有刻板性,儿童尚未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性,具体逻辑思维,获得了物质守恒的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思维是以命题的形式进行的,能够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假设和演绎推理。

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进行系统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不在恪守规则。

八、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4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6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5.自我统一性角色混乱12-20岁九、性格的特征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第三章一、学生学习的特点:1.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2.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加涅学习的分类: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运动技能5.态度三、桑代克的联结说:准备律:学习者在进入某种情境时所具有的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到某种反应的学习。

练习律:对于已经形成的某情境与某反映的联结,正确的重复这一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

效果律,指一个联结的结果会对这个联结有加强或削弱的作用。

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四、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强化,实施奖励负强化,撤销惩罚。

五、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结构,程序,强化。

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解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的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

知识不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

2.学生观: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面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学习观: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要主动地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构建即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经验体系的过程。

第四章一、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3.学习材料的内容。

二.如何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水平:1.扩充利用感性经验2.运用变式和比较3.知识的系统化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5.照顾不同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因材施教。

三、知识巩固的途径: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2.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有效的记忆方式,是学生获得良好的记忆效果3.合理组织复习四、概念教学的建议:1.概念分析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3.运用变式4.运用比较5.正例和反例的辨别第五章一、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内潜性,观念性,减缩性。

操作技能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训练要求: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形成可以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培养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二、加里培林心智技能理论: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三、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

第六章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道德阶段1-2岁2.他律道德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岁,权威阶段5-8岁3.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2岁4.公正道德阶段12岁之后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①服从与惩罚的定向②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2.习俗水平①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②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3.后习俗水平①墨守陈规和契约定向②良心和原则的定向三、影响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知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第七章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和功能固着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①帮助学生牢固的掌握知识②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③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策略和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避免机械式的练习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三、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下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答错题时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第八章一、需求层次说:马斯洛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些需要从低到高排成一个层次,较低的需要至少得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