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3 Elimination 浙江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大学二年级 浙江大学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英文课件

有机化学英文课件

+ C H 3 C H 2 -O -H + C H 3 C H 2 -O -H
SN 2
+ C H 3 C H 2 -O -C H 2 C H 3 + O -H
H
H
H
A new oxonium ion
11-11
Preparation of Ethers
Step 3: proton transfer to solvent completes the reaction
+
CH 3 CH 2 -O -CH 2 C H 3 + O -H
H
H
proton tran sf er
+ CH 3 CH 2 -O -CH 2 C H 3 + H O -H
H
11-1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Preparation of Ethers
Acid-catalyzed addition of alcohols to alkenes
Acid-catalyzed dehydration of alcohols
• diethyl ether and several other ethers are made on an industrial scale this way
• a specific example of an SN2 reaction in which a poor leaving group (OH-) is converted to a better one (H2O)
CH 3 CH3C=CH2 + H
+ O CH3
H
CH3 C H 3 C+C H 3 +

浙江大学 高等有机化学 英文课件 第二讲

浙江大学 高等有机化学 英文课件 第二讲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Lecture 2Xufeng LinSep., 20092. StereochemistryChirality in ToolsHelixChirality in ArtØDopamine ØL-DOPA ØProdrug ØDecarboxylationL-DOPAIf we consider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chiral compounds in general, there are four different behaviors:1)only one enantiomer has the desired biologicalactivity, and the other one does not show signifcantbioactivity;2)both enantiomers have identical or nearly identicalbioactivity;3)the enantiomers have quantitatively different activity;4)the two enantiomers have different kinds of biologicalactivity.天冬酰胺薄荷OH OH OO OHOHOHOO OHS-(+)-Alkannin (R)-(-)-Shikoninv The toxicity of naturally occurring (-)-nicotine i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unnatural (+)-nicotine.v Chiral herbicides, pesticides, and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lso show strong biodiscriminations.Conditions for Asymmetryq Amines with three different substituents are potentially chiral because of the pseudotetrahedral arrange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and the lone-pair electrons. Under normal conditions, however, these enantiomers are not separable because of the rapid inversion at the nitrogen center.q In contrast to the amines, inversion of configuration for phosphines is generally negligibly slow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is property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chiral phosphines to be highly useful as ligands in 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asymmetric syntheses.q As a result of the presence of lone-pair electrons, the configuration of organosulfur species is pyramidal, and the pyramidal reversion is normally slow at ambient temperature. Thus two enantiomers of chiral sulfoxides are possible and separable.In the case of nitrogen compounds, if the inversion at the nitrogen center is prevented by a rigid structural arrangement, chirality also arises.The bridgehead structure completely prevents inversion.In a three-membered heterocyclic ring, the energy barrier for inversion at the nitrogen center is substantially raised.NomenclatureCl多少对enantiomersdiastereomersNO 2COOH NO 2COOH COOHNO NO 2COOH Br I Br XI Br I BrC C C abaCCCHH3C3C C CHCH3H3C EnantiomersCF2 F2C2 F2CF3F2C CF2 F2CF2 F3C(S)(R)Planar chiralityp S p SChiral centerp S构象分析分子将采取能量最低的几何形状,这种几何形状是通过围绕单键的旋转而达到的。

Chapter 23 Elimination 浙江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大学二年级 浙江大学

Chapter 23 Elimination 浙江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大学二年级 浙江大学

S (C H 3 )2
1 4 %
8 6 % C H 3
23.2.2 E1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在E1反应中离去基团先脱离α-碳,生成的碳正离子再脱去质
子生成烯烃,Zaitsev产物较稳定,生成的速率快,因此成为主
要产物。离去基团是-Br或-+SMe2都符合Zaitsev规律。例如:
( C H 3 ) 2 C H C H C H 3E 1( C H 3 ) 2 C C H C H 3+ ( C H 3 ) 2 C H C H C H 2
然后在非质子极性溶剂(如DMSO)中加热。
§23.2 β-消除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23.2.1 Zaitsev规律和Hofmann规律 卤代烷在消除反应中可能生成两种以上的烯烃时,根据底物结
构和反应条件,可能生成双键上烷基取代基最多的烯烃和取代基 最少的烯烃,取代基最多的烯烃称为Zaitsev烯烃,取代基最少的 烯烃称为Hofmann烯烃。例如:
17%
用同样的碱,离去基离去倾向小的F生成的Hofmann烯烃多,同 一个氟化物,用体积大的碱, Hofmann烯烃的比例就高,离去 倾向大的碘,用体积大的碱也主要生成Hofmann烯烃。
离去基体积大小对消除方向也有影响,例如:
C H 3 C H 2 C H 2 C H C H 3BC H 3 C H 2 C H 2 C HC H 2
酸性增强,形成的碳负离子稳定性提高; (2)离去基团的离去倾向
小。例如:
P h
P h
O A c N O 2 H
O A c -O A c
N O 2
P h N O 2
23.1.3 E2,双分子消除
双分子消除为一步过程。碱从β-碳上夺取质子,离去基团带着

有机化学浙江大学绪论PPT学习教案

有机化学浙江大学绪论PPT学习教案

∆H1 = 435KJ, ∆H2 = 444KJ, ∆H3 = 444KJ, ∆H4 = 339KJ, ∆H1 + ∆H2 + ∆H3 + ∆H4= ∆H总 = 1662KJ 甲烷分子中C-H的键能是每个C-H键的 离解能 的平均 值,为 :
1662 1/4 415.5 (KJ/mol)
第33页/共53页

原子轨道
+ 成键轨道 分子轨道 原子轨道 第27页/共53页
分子轨道能级图
(1)只 有对称 性相同 的原子 轨道, 即“对 称匹配 ”,才 能有 效成键 。
(2)只 有能量 相近的 原子轨 道,才 能有效 成键; 如果两 原 子轨道 的能量 相差太 大,则 成键轨 道的能 量与原 子轨道 能量相 比降低 的少, 不能形 成稳定 的分子 轨道。
• sp杂化轨道是由一个s轨道和一个p轨道参加杂化形成的。 • sp杂化轨道的空间形状为直线形,未参加杂化的两个p轨道
彼此垂直且都垂直于sp杂化轨道对称轴。
2p 2s
sp轨道
p轨道
p轨道
sp轨道
2p 激发
2s
杂化
2 p 轨道 SP 杂化轨道
第25页/共53页
分子轨道理论
• 处理共价 键和分 子结构 的另一 种近似 方法是 分子轨 道法。 • 分子轨道 法通常 是采用 原子轨 道的线 性组合 来处理 共价键 。 • 分子轨道 理论认 为,当 任何数 目的原 子轨道 重叠时 ,就可 形成同 样数目 的分子 轨道。
有机化学
分离、结构、反应和合成
第3页/共53页
有机化学的建立
• 有机化学奠基于在18世纪中叶。 • 19世纪初,1828年德国化学家武勒(F.Wöhler)首先发现用公认

chapter 22 亲核取代反应 浙江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大学二年级 浙江大学

chapter 22 亲核取代反应 浙江大学有机化学教学课件 大学二年级 浙江大学

底物分子中离去基邻位有亲核性的基团时,常常观察到亲核取 代反应的动力学和立体化学都受到强烈影响,原因是邻位的亲 核基团介入了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邻基参与。
§22.2.1 含杂原子取代基
顺-和反-2-乙酰氧基环己醇对甲苯磺酸酯在乙酸中溶剂解都得到 反-1,2-环己二醇的二乙酸酯,但反式异构体溶剂解的速率为 顺式的670倍:
(-)-HO2CCH2CHClCO2H
AgOH
(-)-氯代丁二酸
KOH
PCl5
(-)-HO2CCH2CH(OH)CO2H
(+)-HO2CCH2CH(OH)CO2H
KOH PCl5
AgOH
(+)-HO2CCH2CHClCO2H
(+)-氯代丁二酸
在两步反应中必然有一步发生构型不变而另一步构型反转。这 种反转就称为Walden反转。
O C O C H 3 +
O C O C H 3
O C O C H 3 O C O C H 3
而顺式异构体中的乙酸氧基由于在对甲苯磺酸基的同一边,不 能参与取代过程,因此为正常的分子间的取代反应,生成1-位 碳构型反转产物。邻基参与是分子内反应,因此反式异构体的 溶剂解速率比顺式快,这种现象称为邻助作用(anchimeric assistance)。
由此推测:在反式异构体的取代反应中,2位上的乙酰氧基参与 了取代过程,即从背面进攻1-位碳,取代对甲苯磺酸基,生成 环状中间体(相当于分子内的SN2),然后迅速与乙酸进行第 二次SN2反应,生成构型保持的环己二醇二乙酸酯:
O Ts
O
O
O O C C H 3
C H 3 O
C H 3 O
OC H 3C H 3 C O 2 H O

浙大有机化学课件

浙大有机化学课件

浙大有机化学课件浙大有机化学课件有机化学是综合性大学化学系的基础课之一,也是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医学、高分子化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浙大有机化学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通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有机化学知识上达到掌握烷、烯、炔、二烯烃、芳香烃、卤代烃化合物、醇、酚、醚、醛、酮、不饱和醛酮、取代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胺及其他含氮、硫、磷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五元、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等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用途,周环反应。

掌握化合物的构型、构象等立体表达形式,及有关反应的立体专一性。

初步了解核磁共振、红外、质谱的基本原理,能对简单的结构进行解析。

目录1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性质2 饱和脂肪烃3 不饱和脂肪烃4 芳香烃5 立体化学6 核磁共振、质谱和红外光谱7 卤代烃8 醇和酚9 醚10 醛和酮11 不饱和醛酮和取代醛酮12 羧酸13 羧酸衍生物14 不饱和羧酸和取代羧酸16 其他含氮化合物18 杂环化合物19 碳水化合物20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21 类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22 周环反应23 有机合成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以及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1.2 有机分子的结构:共价键、碳原子的特性及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形象;1.3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表示法:实验式、结构式、投影式;1.4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碳原子的杂化轨道;?键和?键;1.5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振论;1.6 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1.7 酸碱理论:布朗斯特酸碱和路易斯酸碱理论;1.8 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和氢键)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

2 饱和脂肪烃2.1 烷烃的结构:sp杂化;同系列;烷基的概念;同分异构现象;伯、仲、叔、季碳原子的概念;烷烃分子的构象:Newman投影式,重叠式与交叉式构象及能垒。

有机化学课件浙江大学第1章绪论

有机化学课件浙江大学第1章绪论
反应过程中的电子转移、键的断裂和形成遵循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 理。
周环反应
通过电子重排和迁移实现,不经过明显的中间体。
电子转移机理
单电子转移:一个电子从一个 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
双电子转移:两个电子同时从 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
电子转移机理的实验证据:光 谱分析、同位素效应等。
亲核与亲电反应机理
构和性质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04
19世纪中叶,随着原子价理论的提出和确定,以及化 学键概念的建立,有机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在能源、材料、医药、 农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领域中也有 着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质、核酸 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以及药物
有机合成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解决合成过 程中的挑战和问题,如反应效率不高、副产物 多、分离纯化困难等。
药物合成
药物合成是有机化学在医药领域的重要应用,通过药物合成可以制备出各种治疗疾 病的药品。
药物合成的关键在于设计和优化合成路线,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合成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伦理要求,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合法性,同时也需要关 注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除了少数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 酸、碳酸盐等含碳的无机化合物外。
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人们开始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进行 研究,标志着有机化学的萌芽。
输标02入题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合成了尿素,打破了有 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
01
03
20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科学的进步,有机 化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有机化合物的结

【浙江大学】优质课--专业课程《有机化学》全册课件

【浙江大学】优质课--专业课程《有机化学》全册课件

【考核比例】平时20%+期中及测验20%+期末 考核60%=100%
【各部分考核侧重点】
平时: 主要从学习态度是否正确,课堂表现是否积极,回答 问题语言表达和条理是否清楚,问题回答是否准确等方 面考核。可从平时表现以及课堂表现等采集。也可以从 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过程中了解采集。 期中及测验: 主要从学生学习每章知识后是否对问题和知识点进行 梳理总结得到提高方面考核。可从期中及两次测验的考 核情况采集。 期末考核: 主要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理解方面进行考核。从 试卷考核采集。
实验室安全知识
1、事故的预防 (1)在操作易燃、易爆的液体(如乙醚、乙醇、丙酮、 苯、汽油等)时应远离火源,禁止将上述溶剂放入敞 开容器内。 (2)易燃、易挥发物不得倒入废液缸内,应倒入指定 回收瓶中。 (3)化学品不要沾在皮肤上,每次实验完毕后应立即 洗手。 (4)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吸烟。 (5)不能用湿手去使用电器或手握湿物安装插头。实 验完毕应首先切断电源,再拆卸装置。 2、事故处理 (1)着火:要保持冷静、不能惊慌失措。应将火源或 电源切断,并迅速移去易燃物品,用砂或适宜的灭火 器将火扑灭。无论使用哪一种灭火器材,都应从火的 四周向中心扑灭火焰。
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玻璃仪器的洗涤
一般应用毛刷蘸取洗衣粉液将玻璃仪器洗刷干净后,再 用自来水冲洗。若仪器沾有有机物无法洗净时,可用少 许有机溶剂溶解后再洗涤。必要时可用洗液洗涤,再用 自来水冲洗。在某些实验中(如精制产品或用于有机分析 实验),须用更洁净的玻璃仪器,最后还要用蒸馏水或去 离子水淋洗,以除去由自来水带来的杂质。
有机化学实验须知
1、学生要提前10 min 进入实验室,不能穿拖鞋进入实验 室。 2、实验前必须写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不合格不允许 做实验。做实验时只能看预习报告,不能看实验教材。 3、实验时必须听从实验教师的指导,不听从指导者, 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本次实验按不及格论。 4、学生不能自己擅自决定重做实验,否则本次实验按 不及格论。 5、实验中不得有任何作弊行为,否则本次实验按不及 格论。 6、在设计性实验阶段,将开放实验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去基体积大小对消除方向也有影响,例如:
CH3CH2CH2CHCH3 B CH3CH2CH2CH CH2
X
当X的体积增大时,Hofmann产物的比例也增加:Br, 31%;I, 30%;
OTs, 48%; +SMe2, 87%; SO2Me, 89%; +NMe3, 98%。 在另一组实验中,用XC4H4O–作碱,使其体积大小不变,改变
22%
Cl t-BuO–/t-BuOH 91%
9%
F
t-BuO–/t-BuOH 97%
3%
OTs t-BuO–/t-BuOH 83%
17%
用同样的碱,离去基离去倾向小的F生成的Hofmann烯烃多,同 一个氟化物,用体积大的碱, Hofmann烯烃的比例就高,离去 倾向大的碘,用体积大的碱也主要生成Hofmann烯烃。
Chapter 23
Elimination Reaction
消除反应在基础有机化学中讲过1,2-消除。 1,2-消除确实是最常 见的消除反应。但1,1-消除和1,3-消除也是有的:
XC Y
C
XC CY XC CY XC CCY
பைடு நூலகம்
CC XC CY
§23.1 E1, E2 和E1cB
在溶液中进行的多数都是1,2-消除:
X使其碱性强弱不同,结果发现:碱性强有助于Hofmann产物的
生成。这是因为在E2反应的过渡状态中有碱参加,优先进攻哪一
个β-碳上的氢与氢的酸性和位阻有关。例如,下列化合物中:
CH3 B
CH3CHCHCH3
CH3 H B CH3CHCHCH2
CH3 CH3CHCH CH2
X
X
1-位碳原子上氢的酸性比3位碳上的氢强。碱进攻1位碳上的氢所
CH3
CH3CH2CH2NCH2CH3 OH -H2O CH3CH2CH2NMe2 + CH2 CH2 CH3
CH3 CH3CH2CCH3 + OEt E2 CH3CH C(CH3)2 + CH3CH2C CH2
S(CH3)2
14%
86% CH3
23.2.2 E1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在E1反应中离去基团先脱离α-碳,生成的碳正离子再脱去质
§ 23.3 E2反应的立体化学
23.3.1顺(syn)式消除和反(anti)式消除 在E2反应中,H-C键和C-Br键的断裂和π键的生成是同时进行的, 随着反应的进行,α-和β-碳原子逐渐由sp3转变为sp2,而与卤素 和β-氢相连的sp3则转变为p轨道,并在侧面重叠,生成π键。两 个p轨道的轴互相平行时才能有效地重叠。因此,只有H–C–C– X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才能在过渡状态中部分生成π键。能 满足这一几何要求的只有顺叠和反叠两种构象:

HC CX
HC C

+X
CC
促进E1机理的因素有: (1)α-碳上有烷基或芳基,使生成的碳正离 子的稳定性提高。伯卤代烷的消除机理一般不是E1。(2)使用能 使碳正离子稳定性提高的极性质子溶剂,如H2O,ROH, HCO2H 等。(3)β-碳上有烷基取代(不利于SNl)。(4)X的离去倾向大。
23.1.2 E1cB( unimolecular elimination from the cojugate base)
α-和β-碳上的烷基数目多,使烯烃的稳定性提高,生成烯键后 (sp3转变为sp2)烷基之间的排斥力减小,也对消除反应有利。 23.1.6.2 碱性试剂
强碱有利于消除反应;亲核性强的试剂,有利于取代反应。 23.1.6.3离去基因
OTs有利于取代反应,带正电荷的基团如+NMe3,+SMe2等有 利于消去反应。 23.1.6.4溶剂和温度
的条件下进行,可以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23.1.4同位素效应
E2反应的kH/kD=2~8;E1cB反应,当k2>>k–1,即第一步是决速 步时,kH/kD=2~8;E1和其他的E1cB反应,kH/kD≈ 1.0。
23.1.5 E1,E2和E1cB之间的关系 在E2反应中H-C键和C-X键的断裂是协同进行的,但在反应的 某一瞬间, H-C键和C-X键的断裂程度不一定相同,如H-C键断 裂早一些,过渡状态与 E1cB相似(E1cB like);如C-X键断裂早 一些,过渡状态与E1相似(E1 like)。因此,E1cB,E2和E1只是 连续的反应机理谱中3种极限情况,如图23.1所示。
Ph
Ph
H
Cl
Me
Ph
H
Ph
H
赤式
-HCl

Me H
Ph Ph
说明反应为反式消除,在发生反应的构象中,赤式由于两个体 积大的苯基相邻,过渡态的能量较高,反应速率也较苏式慢。
用氘标记的底物进行的研究,证明顺式消除也是存在的。例如, 将5位取代的癸烷衍生物中6位上的一个氢用氘取代,由于有两 个不同的不对称碳原子,共有4个对映异构体,组成两个外消旋 体,苏式和赤式。以苏式为例:
R
H
D
R
R
H
D
R
X
R
D
X
H
R
H
R
H
R
H
D
反式消除
DX
HX
H
H
R
R
H
R R
D
顺式消除
H H
R R
D
H
R
R顺
DX
H R
H R
由反式消除得到的反式烯烃中含有氘,而顺式烯烃中则不含氘, 由顺式消除得到的反式烯烃中不含氘,而顺式烯烃中则含有氘。 将顺式和反式烯烃分开,再分别测定其中氘的含量,就可以标 出E2反应中反式消除和顺式消除所占的份额。实验证明:当离 去基团的离去倾向大,如-Br或-OTs,一般为反式消除;当离去 基团的离去倾向小,如-F或-+NMe3,则以顺式消除为主。其他 因素如碱的强度和体积,溶剂的极性都有影响,但从现有的实 验材料还不能归纳出广泛适用的规律。
极性大的溶剂有利于生成离子中间体的 E1和E1cB;加入冠 醚能使消除机理由 E1向 E2移动。
23.1.6消除反应和取代反应的竞争 消除反应常与取代反应同时发生,影响其比例的因素如下。
23.1.6.1 化合物的结构 能与生成的烯键形成共轭体系的吸电子取代基(CF3, NO2,
SO2Ar, CN, C=O, CO2Et等)都有利于消除反应,特别是β位上的吸 电子取代基使βH的酸性增强,使消除反应容易进行。
极性大的溶剂有利于取代反应,温度高有利于消除反应(消 除反应的活化能较高)。
利用消除反应制备烯烃常用卤代烷和醇为原料。由卤代烷制备
烯烃,效果较好的试剂是t-BuOK/DMSO,喹啉和位阻大的叔
胺,如:
NEt
2
Hünig碱
N
N DBN
N
N DBU
由醇制备烯烃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先转变成对甲苯磺酸酯,
X E1
+
82%
18%
·
OH BF3·OEt2
-H+
+H+
95%
其间还可能伴有重排产物的生成:
+ 5%
BF3·OEt2 OH
90%
-H+
+H+ 10%
+ 0%
-H+ +H+ +H+
-H+
23.2.3 E2反应的区域选择性
在E2反应中离去基的离去倾向、 碱的强度、和体积大小都对区域 选择性有影响。见下表:
Br
Me3C
KOCMe3
H
HOCMe3 Me3C
KOCMe3 Me3C HOCMe3
H Br H
H
在顺叔丁基溴环己烷分子中,溴原子在α键的位置上,它与2,6
位上的a-氢原子及相应的碳原子已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消除
反应容易进行。在反叔丁基溴环己烷分子中,溴原子在e键的
位置上,它与2,6位上的4个氢原子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在同一平
CC
CC
X
E1cB E1cBEli2ke
H
E1 like E1
CC
HC C
X
23.1.5.1 化合物的结构 化合物结构是决定反应机理的最主要因素。E1反应的中间产物 为碳正离子,能提高碳正离子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和不利于E1cB 的结构因素都使消除机理移向E1一端,其中有α-烷基和α-芳基, β-烷基(使β-H酸性降低)。E1cB反应的中间体为碳负离子,能提 高β-位上碳负离子稳定性的因素使消除机理移向E1cB一端,其 中β位有芳基和吸电子取代基。 23.1.5.2 碱性试剂
H C C X -HX
CC
在基础有机中,我们讲到过E1和E2,但实际上还有E1cB:先消除 β-氢,然后再是离去基团离去。
23.1.1 E1,单分子消除( unimolecular elimination)
E1单分子消除是一个两步的过程,第一步是离去基团带着一对 电子离去,底物成为碳正离子,第二步是碳正离子从β位脱去一 个质子,给予碱或溶剂,生成烯键。第一步速率较慢,是决定 反应速率的步骤。碳正离子也是SN1反应的中间体,因此,E1与 SN1是竞争反应。E1机理中C–X键断裂在前,H–C(β)断裂在后:
OAc -OAc
NO2
Ph NO2
23.1.3 E2,双分子消除
双分子消除为一步过程。碱从β-碳上夺取质子,离去基团带着
一对电子离去是协同进行的,在过渡状态中5个原子或原子团在
同一平面上,随后在α-碳和β-碳上生成π键。
H CC
BH CC
-HX CC
X
X
在E2反应中不发生重排。有利于E2和SN2的因素差别较大,在 多数例子中,选择适当的条件可以使与E2竞争的SN2反应尽可能 减少。因此,在合成工作中尽可能使消除反应在有利于E2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